【2021金酸莓獎完整入圍名單】
.
以表彰爛片為名的金酸莓獎方才公布了本屆的入圍名單。波蘭情色片《禁錮之慾》與《杜立德》分別獲得六項提名,為本階段最大「贏家」。具有競逐奧斯卡實力呼聲的《絕望者之歌》與《芭樂特電影續集》都獲得提名,其中扮演小鎮老婦的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似乎被認為過度轉型以迎合奧斯卡品味,難逃金酸莓獎一酸(註1)。
.
許多耳熟能詳的明星遭到點名,包括退休的鋼鐵人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凱特.哈德森(Kate Hudson)以及因為被控性虐伴侶而遭到好萊塢冷凍的西亞.李畢福(Shia LaBeouf)。有些人則是常客,例如才以《原鑽 Uncut Gems》(2019)提名去年「救贖獎」,被認為洗刷爛演員惡名的亞當.山德勒(Adam Sandler),又以個人兩項提名強勢回歸。
.
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近年完全不挑戲,爛片連發,竟以三部片演出獲得提名,也是亮點。其他老牌巨星如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ar)也獲得入圍,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則有點衰,因為《極地守護犬》遭受詬病的特效而被牽連。
.
與過往立場一致,金酸莓獎一樣會在入圍名單中彰顯強烈的政治立場。最爛電影今年選了紀錄片《Absolute Proof》,這部右派陰謀論之作指控中國人涉嫌操縱2020年大選結果。而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芭樂特電影續集》設計,最後竟也囊括最爛男配角與最爛銀幕拍檔兩項提名。
.
(註1):過去有兩位演員分別以同一部電影的演出分別提名奧斯卡獎與金酸莓獎,即同時獲得最好與最爛的評價。分別是《酸甜苦辣母女會 Only When I Laugh》(1981)的詹姆斯.可可(James Coco)以及《楊朵 Yentl》(1983)的艾美.歐文(Amy Irving),不過他們當時在兩邊都沒有獲獎。具有奧斯卡呼聲的葛倫.克蘿絲今年也有機會創下紀錄。
.
.
完整入圍名單如下:
▅▅▅▅▅▅▅▅▅▅▅▅▅▅▅▅▅▅▅
●
●
【最爛電影】
《禁錮之慾 365 Days》
《Absolute Proof》
《杜立德 Dolittle》
《逃出夢幻島 Fantasy Island》
《幸福剛剛好 Music》
▅▅▅▅▅▅▅▅▅▅▅▅▅▅▅▅▅▅▅
●
●
【最爛導演】
Charles Band《All 3 Barbie & Kendra movies》
Barbara Bialowas & Tomasz Mandes《禁錮之慾》
Stephen Gaghan《杜立德》
Ron Howard《絕望者之歌 Hillbilly Elegy》
Sia《幸福剛剛好》
▅▅▅▅▅▅▅▅▅▅▅▅▅▅▅▅▅▅▅
●
●
【最爛男主角】
Robert Downey Jr.《杜立德》
Mike Lindell (The “My Pillow” Guy)《Absolute Proof》
Michele Morrone《禁錮之慾》
Adam Sandler《萬聖節救星修比 Hubie Halloween》
David Spade《小姐妳哪位 The Wrong Missy》
▅▅▅▅▅▅▅▅▅▅▅▅▅▅▅▅▅▅▅
●
●
【最爛女主角】
Anne Hathaway《他的最後願望 The Last Thing He Wanted》《女巫們 The Witches》
Katie Holmes《託陰2:布拉姆回來了 Brahms: The Boy II》
Kate Hudson《幸福剛剛好》
Lauren Lapkus《小姐妳哪位》
Anna-Maria Sieklucka《禁錮之慾》
▅▅▅▅▅▅▅▅▅▅▅▅▅▅▅▅▅▅▅
●
●
【最爛男配角】
Chevy Chase《The Very Excellent Mr. Dundee》
Rudy Giuliani《芭樂特電影續集 Borat Subsequent Moviefilm》
Shia LeBeouf《The Tax Collector》
Arnold Schwarzeneggar《Iron Mask》
Bruce Willis《Breach》《綁票追殺令 Hard Kill》《惡夜救援 Survive the Night》
▅▅▅▅▅▅▅▅▅▅▅▅▅▅▅▅▅▅▅
●
●
【最爛女配角】
Glenn Close《絕望者之歌》
Lucy Hale《逃出夢幻島》
Maggie Q《逃出夢幻島》
Kristen Wiig《神力女超人1984 Wonder Woman 1984》
Maddie Ziegler《幸福剛剛好》
▅▅▅▅▅▅▅▅▅▅▅▅▅▅▅▅▅▅▅
●
●
【最爛銀幕拍檔】
Rudy Giuliani與他的褲子拉鍊《芭樂特電影續集》
Robert Downey Jr.與他完全不具說服力的威爾斯口音《杜立德》
Harrison Ford與看起來超假的CGI狗《極地守護犬 Call of the Wild》
Lauren Lapkus & David Spade《小姐妳哪位》
Adam Sandler與他的低能聲音《萬聖節救星修比》
▅▅▅▅▅▅▅▅▅▅▅▅▅▅▅▅▅▅▅
●
●
【最爛劇本】
《禁錮之慾》
《All 3 Barbie & Kendra Movies》
《杜立德》
《逃出夢幻島》
《絕望者之歌》
▅▅▅▅▅▅▅▅▅▅▅▅▅▅▅▅▅▅▅
●
●
【最爛前傳、重拍、惡搞及續集電影】
《禁錮之慾》
《杜立德》
《逃出夢幻島》
《萬聖節救星修比》
《神力女超人 1984》
▅▅▅▅▅▅▅▅▅▅▅▅▅▅▅▅▅▅▅
.
.
(圖為入圍最爛銀幕拍檔的《極地守護犬》。)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 2002-JUN. 29 第二次延坪海戰 / 《延坪海戰》Northern Limit Line (00:08:20) ▶ 1908-JUN. 30 通古斯大爆炸 / 《頂尖對決》The Prestige (00:29:29) ▶ 19...
布魯斯 威 利 最後 一部電影 在 帥狗HandsomeDog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復仇者聯盟4暴雷⭐️
稍早讀了由「Marvel電影世界觀百科」分享的羅素兄弟訪問文章
內容對於我的終局之戰BUG說官方有更明確的說明。
訪問內容很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閱,這邊只針對跟BUG比較有關的重點進行說明。
1.只要你穿越了就一定會產生新的時間線。
2.隊長確實回到過去跟Peggy生活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宇宙,MCU主宇宙不存在兩個隊長。
3.隊長過完他想要的人生回再回到MCU主宇宙。
4.隊長帶回來給獵鷹的盾牌是來自另外一個宇宙的,至於怎麼來的沒人知道。
問題點:隊長為什麼沒有從時光機裡出來?
很遺憾訪談中並沒有聊到這個問題
或許是因為這對官方而言並不是問題,畢竟他們只需要輕筆一揮就能夠圓滿這個問題
例如是另外一個宇宙的Tony送他回來的都可以。
結論:它不是BUG,更接近一個開放性的結局
儘管它當下真的會讓人看得有些錯愕,不過隊長得到他應得的且畫面美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官方未來會不會解釋隊長為什麼沒有透過時光機回來
這部分我們只能期待有一天能夠看的到。
訪談文章:https://xw.qq.com/ent/20190429007983/ENT2019042900798300…
#復仇者聯盟 #終局之戰 #超級英雄
(本文涉及電影「重大」劇情透露,點閱前還請注意)
隨著《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正式上映,在過去一週以來,世界各地的粉絲已經在網路上針對本片的故事情節展開了各式各樣的討論。
究竟電影裡的某些安排是怎麼一回事?背後是否又藏有某些訊息?對這些問題感到疑惑的朋友們,或許可以參考The New York Times日前針對本片編劇克里斯多夫˙馬庫斯(Christopher Markus)與史帝芬˙麥菲利(Stephen McFeely)進行的這篇專訪。
重點節錄如下:
◎ 編劇難題
提到《無限之戰》與《終局之戰》的劇情設計,馬庫斯與麥菲利表示他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其實在於為薩諾斯(Thanos)以彈指毀滅宇宙一半人口的事件安排一個適當的時機。若是彈指過早發生,《無限之戰》將會變成一部沒有結局、同時又有點反高潮的電影;而相對地,該怎麼讓消失的人口在適當的時機歸來則又是另一個難題。
最後,兩位編劇選擇讓《終局之戰》裡的逆向版彈指事件較晚發生,雖然其他配角與新進英雄的戲份受到了壓縮,但本片也因此變成了一部非常屬於復仇者聯盟(Avengers)創始元老、描述他們面對失去與傷痛的電影。
關於戲份分配與倖存者選擇的問題,兩人的主要考量點在於:必須讓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和鋼鐵人(Iron Man)攜手面對事件發生後的慘狀,而由於黑寡婦(Black Widow)與隊長在《終局之戰》裡都會有較多的感情戲,因此在《無限之戰》裡,這兩名角色的主要表現都只是負責武打動作。
不過有趣的是,索爾(Thor)反而是少數在兩部電影裡都有豐富表現與深刻故事線的角色。馬庫斯對此便感慨地說道:「以一個曾被大家覺得很無聊的角色來說,現在的他真的已經變得非常有用了。」
◎ 退休計畫
出乎許多觀眾意料的是,在電影的開場片段裡,氣憤難平的索爾就已經在「花園」斬下了薩諾斯的頭顱,為這名「瘋狂泰坦」(Mad Titan)的一生劃下句點,提到這個安排背後的緣由與意義,兩位編劇如此進行了說明。
麥菲利:「那時我們一直在苦惱這個問題。這個傢伙手上擁有終極的武器,他根本可以預測到事態的發展,這真的太荒謬了。我們的腦袋燒了好幾個禮拜,然後某一天,執行製作人陳貞(Trinh Tran)卻說:『難道不能就這樣把他殺掉嗎?』我們便開始思考:『當我們把他殺掉之後會發生什麼事?為什麼要殺他?為什麼他願意讓你殺死他自己?』
馬庫斯:「這強化了薩諾斯的信條。他已經完成了使命。我們並不是要讓他變得很像基督一般,但那感覺更像是:『如果我必須死亡,那麼我現在馬上就能赴死』。」
◎ 黑暗的開場
以一部充滿特效與動作場面的好萊塢票房大片來說,《終局之戰》開場一小時的氣氛無疑是黑暗、低迷的。站在編劇的角度,這樣的安排或許充滿風險,但透過觀眾對《無限之戰》結局的反應,馬庫斯與麥菲利也意識到:觀眾這些年來可能早就已經對類似的情節感到麻木了,《無限之戰》卻難能可貴地讓大家在戲院為之動容、落淚,若《終局之戰》沒有延續那樣的感情,只會讓觀眾有被愚弄的感覺。
麥菲利也說道:「在大部分超級英雄電影的第二幕裡,他們或許只有5分鐘是輸掉的,但在這裡卻是整整5年的時間。」
◎ 角色旅程
《終局之戰》裡的角色旅程其實發端自兩位編劇在《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拍攝期間的腦力激盪。兩人構思了角色們「如果……會變得怎樣?」,進而討論出各種可能性。包括:如果索爾變胖了?娜塔莎(Natasha)選擇封閉自己?隊長開始抑鬱?東尼(Tony)擁有自己的家庭與人生?浩克(Hulk)變成了真正的超級英雄?克林特(Clint)變成了冷血的殺人機器?也因此我們便有了這些角色在電影裡的新樣貌。
馬庫斯:「當我們開始為《終局之戰》互扔點子的時候,我們的發想是索爾將會踏上一場復仇之旅。但我們突然發現,在上一部電影裡,他也一樣踏上了復仇之旅啊!這傢伙從頭到尾根本都在做同一件事情!而他失敗了,每回皆是如此。那麼我們不如把他逼到牆角,看他會變成什麼模樣吧。」
麥菲利:「於是他變成了酗酒的胖子。」
另外,兩位編劇曾打算將聰明版浩克用在《無限之戰》裡,變成瓦干達(Wakanda)大戰時布魯斯(Bruce)與浩克妥協後的人格產物,但最後還是將這個構想保留到了《終局之戰》裡才展現出來,並與角色的低潮相互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黑豹》、《驚奇隊長》等電影開始拍攝時,兩部《復仇者聯盟》早就已經籌備了好一段時間,因此劇本裡其實並沒有太多配合觀眾反應調整的空間,但對兩人來說,可以在《黑豹》問世後見證試映時群眾對《無限之戰》瓦干達字卡片段的歡呼反應、還有《驚奇隊長》上映後帶來的正面影響,這些都是相當令人欣喜的一件事情。
◎ 未能登場的角色
在兩位編劇非常早期的構想裡,生命法庭(The Living Tribunal)這位出自漫畫的角色曾有機會在泰坦星(Titan)的大戰中出現,但這名神級人物的存在顯然會讓整個Marvel電影世界觀的結構出現本質性的變化,單單讓他露面肯定會引發許多問題,因此這個構想最後未能通行。但兩人也表示Marvel Studios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並沒有完全廢棄這個點子,甚至開玩笑地在訪談中表示生命法庭的影集已在籌備當中。
◎ 時空攔截
在《終局之戰》的早期規劃階段,凱文˙費吉曾提議讓時間原石(Time Stone)的力量成為故事的核心,進而使用時空旅行的元素,但兩人絞盡腦汁了許久之後,卻意識到這樣的構想很有可能摧毀整部電影-尤其故事裡的「麥高芬」(MacGuffins)高達6種,每次回到過去都可能改變某些事物,如此一來便難以迴避掉各種問題。最後,馬庫斯與麥菲利利用了上集未登場的蟻人(Ant-Man)與量子領域(Quantum Realm)作為某種「漏洞」,並構思了電影裡「改變過去不會改變未來的」時空理論。
◎ 那些未能誕生的平行時空
在兩位編劇早期的構想裡,復仇者們執行「時空攔截」的時間點和電影最後呈現的選擇有所差異。原本東尼曾有機會前往阿斯嘉(Asgard)的金黃宮殿借用宇宙魔方(The Tesseract)與乙太(Aether),並在隱身狀態下與識破自己存在的海姆達爾(Heimdall)有場打鬥;索爾與珍(Jane)也會有一段很長的對手戲,甚至還有眾人前往神盾局(S.H.I.E.L.D.)「三飛飾」總部(Triskelion),其中一人驅車拜訪奇異博士(Dr. Strange)的情節。
在當時的構想階段裡,莫拉格星(Morag)的場景也會變得更加複雜-因為收藏宇宙靈球(The Orb)的神殿根本還在海平面底下,那個片段也因此提昇了道具佈景製作的難度。但那樣的安排並沒有辦法讓過去的薩諾斯在適當的時點介入整個故事,因此電影最後還是採用了《星際異攻隊》的開頭場景。
而以上的這些安排通通是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
馬庫斯:「那時我們一直試著避免回到《復仇者聯盟》的時間點,因為那樣的安排實在太老油條了。」
麥菲利:「但我們的想法並不是一直都正確的。」
馬庫斯:「那些明顯的選擇因為看起來很明顯,反而明顯過頭了。」
最後,在導演喬˙羅索(Joe Russo)的提案下,《終局之戰》還是讓主角方回到了2012年的紐約大戰。
◎ 復仇者集結
電影最後的大戰無疑是本系列截至目前為止的最大高潮場面,這個包含海量角色的戲碼也是本片拍攝期如此之長的其中一個理由,而當中的各種對白設計雖然充滿樂趣,但也同樣令人絞盡腦汁。為了讓角色可以適當地相互對話,兩位編劇也刻意將戰鬥設定在一個有各種廢墟和遮蔽物的場景,以給予他們在戰鬥中喘息的空間。
關於電影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女英雄集結橋段,兩人也說明他們如此安排的理由。
麥菲利:「當時我們曾有過非常多的討論。這樣的安排是令人欣喜的嗎?還是會顯得有些迎合呢?我們一直不斷、不斷地來回討論,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真的太愛那個場景了。」
馬庫斯:「《復仇者聯盟》系列其中一部份的樂趣一直都是隊伍集結的部份。Marvel已經累積了一群數量非常龐大的角色陣容,你有一群瘋狂的外星人,有一群威猛的女性,甚至還有三、四個人身穿鋼鐵人的裝甲。」
◎ 「等會見。」
提到黑寡婦在佛米爾星(Vormir)的犧牲,兩位編劇如此解釋:
麥菲利:「在我們心中,她的旅程在她有機會讓整個復仇者聯盟死而復生之際就已經來到終點了。她來自一個充滿虐待、恐怖、心靈控制的成長環境,所以當她來到佛米爾星,並且有機會讓自己的家人回歸於世的時候,那就是她願意用來作為交換的代價。對我們來說,最困難的部份在於,我們一直都很擔心大家會沒有足夠的時間哀傷。畢竟整個世界面臨的風險仍在,他們當下仍未解決眼前的問題。但我們可是失去了一名份量很重的角色,一名女性角色,我們該怎麼榮耀她?我們擁有的只有這些男性視角,所以我們讓這一大群男性為一名女性的死亡哀傷。」
馬庫斯:「東尼最後有自己的葬禮,娜塔莎卻沒有。這有一部份是因為東尼是一位非常知名的公眾人物,但她一直以來則都只是一道暗碼,給她一個葬禮未必能忠於這名角色。重點在於,索爾在碼頭邊拋出了一個最大的問題:『我們有無限原石(Infinity Stone)啊!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她死而復生?』」
麥菲利:「但那是一場永恆的交易。當你將她帶回來之後,你就會失去原石。」
事實上,兩位編劇也曾考慮過讓鷹眼(Hawkeye)犧牲的安排,但本片視覺特效製作人珍˙安德達爾(Jen Underdahl)在閱讀劇本初稿之後卻批評:「你們怎麼可以從她身邊將他奪走!」馬庫斯與麥菲利也因此意識到,如果犧牲的是克林特,那麼本片的故事將會變成他死亡又無法與家人團聚的恐怖走向,讓娜塔莎在此退場或許才是較為恰當的安排。
◎ 旅程的一部分
那麼,為什麼東尼在電影的最後也必須犧牲?
兩位編劇認為,雖然沒有強制性的規定,但本片的其中一個核心思想一直是讓東尼的旅程走向終點,由他開啟一切,也由他結束一切,因此即便他們有非常好的理由取悅觀眾,最後還是選擇了讓東尼退場的安排。但這樣的死亡並不是哀傷的悲劇-縱然東尼已無法再與妻子小辣椒(Pepper)、女兒摩根(Morgan)共享天倫之樂,但那依然是一場偉大的死亡。他掙得了一輩子渴求的事物,獲得了永恆的退休與安息。
馬庫斯:「在某種層面上,他一直是映照史帝夫˙羅傑斯(Steve Rogers)的一面鏡子。史帝夫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啟蒙,走向了利己主義,東尼則步入了無私之中,他們兩人都獲得了自己的終點。」
兩人也說明了隊長最後的結局。
麥菲利:「打從我們最初勾勒的雛型開始,我們就知道隊長將會得到屬於他的那支舞。在這個獨立的主題上,我開始失去自己的判準,分不清到底哪些單純是粉絲服務,哪些又是真的對角色有益的安排。因為我認為,這對角色來說是有益的,但同時又給了觀眾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是一件好事嗎?我也不知道。但我會這麼告訴你:那的確讓人心滿意足。他延宕了自己的整個人生,只為了完成自己的責任,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都不打算賜死他的理由所在。因為那並不符合角色的成長曲線。隊長的角色曲線應該是:我終於得以放下自己的盾牌,因為我已經掙得了這樣的權利。」
馬庫斯:「如果一名英雄沒有犧牲,你就無法在這電影中透過他累積出你需要的那些事物。這就是他們之所以成為英雄的原因,重點從來都不是他們的超能力。」
https://www.nytimes.com/…/m…/avengers-endgame-explainer.html
布魯斯 威 利 最後 一部電影 在 張世賢Marc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年快樂!🎉🎉🎉
敬請大家支持我的另一個網站,不是會和大家分享一些好的電影或戲劇,也希望能夠更貼近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372647169860382/posts/614566282335135/
馬可先生真心推薦-《異裂》
如果把這部電影當成超級英雄電影之類看的人,一定會很失望,因為你會看不懂電影裡面的玄機,但如果你是把它當成探討人性的劇情片來看,你會發現,很多時候電影裡面要講的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這是一部奈蘭馬沙在探討人性無限可能的一部電影,然後這種可能往往都會被我們的長輩或是身邊的人去抹殺,這就是這部電影19年來想要告訴你背後的真正意義!
小時候,我們都會憧憬某些超級英雄,然後我們也相信,我們一定有某種可能能夠像他們一樣,但是往往這時候,你的長輩、兄弟姐妹,甚至是朋友,都會有一些暗示性的言語要你放棄這樣的想法,然而當你放棄的時候,你就真正失去了某一種潛在性的力量!
在《驚心動魄》中,我們看到了玻璃先生為了要找尋和他一樣擁有潛在能力,但是是和他完全相反類型的超人類,於是設計了一場火車災難,令火車上的乘客罹難,不過這場火車災難當中,卻存活了一位毫髮無傷的大衛,然後玻璃先生用了一系列的方式,讓大衛相信自己的潛在能力,就像是漫畫書中的超級英雄一般,應該用來幫助需要的人,但是最後大衛發現了玻璃先生就是策劃火車災難的幕後始作俑者,甚至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他選擇離開,成為一個私下行俠仗義的隱士。
故事到了《分裂》,一個曾經受過家暴傷害的凱文,心靈深處為了保護自己,開始創造出了各種人格,然而這些人格有部分相信,人類是可以超脫自身的能力,成為擁有原始動物般力量的"野獸",所以他們開始抓沒有受過傷害的年輕女生來做獻祭,在過程中,凱文展現了自己23種不同的人格,他們用信念,創造出了"野獸"的存在,像"野獸"這樣的超人類,不但可以刀槍不入,甚至還可以攀簷走壁,然而凱西的出現,讓他發現到世界上也有像他一樣受過傷害,純潔的靈魂存在,於是最後他放過了凱西,讓釋放出來的"野獸"逃出了動物園的地下室!
最後故事來到了《異裂》,在大衛追捕野獸的過程當中,被一位自稱是精神治療師的艾莉醫師帶領軍隊,把他們抓到了精神病院,這位艾莉醫生試圖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玻璃先生、大衛以及凱文身上發生的超人類變化,她聲稱他們是因為額葉有過傷害,才造就他們身上的異常變化,試圖用催眠的方式瓦解他們的信念,讓他們相信自己並非超人類,然而這樣的方式是有用的,大衛和凱文身上的人格都同樣的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質疑,但是聰明的玻璃先生卻沒有上當,反而在意想不到的時候,重新建立了大衛及凱文的信心,利用了精神病院的攝影器材,讓世人看到了超人類的存在與對決,但意外的是,原來玻璃先生佈這個局佈了19年之久,因為火車意外,造就了大衞的超級力量,同樣也是因為這起意外,令凱文的父親喪生,才讓凱文繼續遭受母親的虐待,產生了多重人格,造就了"野獸"的誕生,當一切的真相浮出檯面之後,最後迎來的卻是悲劇,因為不願讓世人知道超人類存在的政府單位,利用他們各自的弱點,殘酷的殺害了他們,就像是超級英雄當中,蝙蝠俠利用氪星石傷害超人一般,抺殺了他們!
只是沒想到玻璃先生棋高一著,最後還是向世人証明了超人類的存在,也証明了只要相信,人是會有無限可能的!
馬可先生認為,這三部曲的設計真的心思細膩,而且詹姆斯麥艾維的演出實在厲害,把24個人格完全分明的詮釋出來,而且故事的起承轉合近乎瘋狂且完美,再加上布魯斯威利和山謬傑克森與安雅泰勒喬伊的演出,讓人著實覺得精彩,真的是今年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但是建議要先把驚心動魄和分裂看完,才能理解三部曲真正的故事內容,希望馬可先生的推薦能夠讓大家覺得這部電影更加好看!
#驚心動魄
#分裂
#異裂
布魯斯 威 利 最後 一部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 2002-JUN. 29 第二次延坪海戰 / 《延坪海戰》Northern Limit Line
(00:08:20) ▶ 1908-JUN. 30 通古斯大爆炸 / 《頂尖對決》The Prestige
(00:29:29) ▶ 1998-JUL. 01 世界末日 / 《世界末日》Armageddon
(00:36:39) ▶ 626-JUL. 02 玄武門之變 / 《貞觀之治》The Rise of the Tang Empire
(01:17:56) ▶ 1863-JUL. 03 皮克特衝鋒 / 《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 Vampire Hunter
(01:35:03) ▶ 1776-JUL. 04 美國獨立日 / 《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
(01:47:55) ▶ 1943-JUL. 05 庫斯克會戰 / 《我們的父輩》Generation War
(02:08:37) 結語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6/29~07/05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1P1tQqDjPMU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hcbh3in1xg0855k92di85u/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2002-JUN. 29 第二次延坪海戰 / 《延坪海戰》Northern Limit Line
2002年6月29日,由日韓合辦的世界盃足球賽中,南韓對上土耳其的季軍戰當日上午,兩艘北韓獵潛艦跨越北方分界線,隨即遭到兩艘南韓海軍艦艇攔截。雙方擦槍走火發生為時18分鐘的海上衝突,造成南韓軍6人死亡,18人負傷,一艘船艦沉沒。
.
▶ 1908-JUN. 30 通古斯大爆炸 / 《頂尖對決》The Prestige
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在今日的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河附近上空發生巨大爆炸,影響範圍超過2150平方公里,推測等同1000枚廣島原子彈的威力。由於爆炸地點偏僻,20年後才開始有科學家做系統性調查;爆炸原因不明,普遍認為是隕石撞擊。
.
▶ 1998-JUL. 01 世界末日 / 《世界末日》Armageddon
由麥可貝所執導,金牌製作人 傑瑞布洛克海默監製,布魯斯威利、班艾佛列克、麗芙泰勒等人主演的科幻災難電影《世界末日》在美國首映;儘管評價褒貶不一,但本片票房表現創下亮眼成績,全球吸金5.53億美金,是1998年最賣座的電影。
.
▶ 626-JUL. 02 玄武門之變 / 《貞觀之治》The Rise of the Tang Empire
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朝首都長安城太極宮的玄武門率眾發動政變;李世民親手殺害了長兄,同時也是王儲的東宮太子 李建成,以及四弟齊王 李元吉,迫使父親立自己為儲君,掌握京師兵權,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王室政變之一。
.
▶ 1863-JUL. 03 皮克特衝鋒 / 《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 Vampire Hunter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1863年7月1日在賓州蓋茲堡發生的「蓋茲堡之役」則是死傷最多的血腥戰鬥。「皮克特衝鋒」是蓋茲堡戰役的最後一天,南方邦聯軍 羅伯特李將軍向北方聯邦軍發動的大規模突襲,不到一小時的衝鋒,最終以5萬人傷亡的失敗作結。
.
▶ 1776-JUL. 04 美國獨立日 / 《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
由約翰亞當斯、班傑明富蘭克林、湯瑪斯傑佛遜、羅伯特李文斯頓、以及羅傑謝爾曼五人起草的《獨立宣言》,正式在大陸會議上由56位代表共同簽屬,宣告著北美十三殖民地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的合法正當性,也為日後的《美國憲法》打下基礎。
.
▶ 1943-JUL. 05 庫斯克會戰 / 《我們的父輩》Generation War
庫斯克會戰爆發於1943年7月上旬,是德蘇戰爭 / 東方戰線在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聯取得決定性勝利反攻後,德軍進行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攻擊。德軍近三千輛戰車對上蘇軍五千輛戰車,在庫斯克遼闊的草原上,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裝甲車會戰。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布魯斯 威 利 最後 一部電影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黑暗騎士三部曲 #邁向天能 #諾蘭全解析
最新影片: 《最後生還者》如何將遊戲化為藝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1JVdvfdD8Y --~--
歡迎再度來到「看懂諾蘭系列」,在這個系列之中我集將歡迎再度來到「看懂諾蘭」系列,這個系列將會帶各位回顧並且深入解析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所有作品,而這一部要來解說的,是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一集《蝙蝠俠:開戰時刻》
第一集《蝙蝠俠:開戰時刻》:https://youtu.be/biXnYy2-RV0
第二集《黑暗騎士》:https://youtu.be/zOnzIW3-7YE
第三集《黑暗騎士:黎明升起》: https://youtu.be/EjlXZsOLDWA
00:00 開場簡介
01:25 劇情回顧
03:11 諾蘭手法
03:55 蝙蝠俠的恐懼
05:47 蝙蝠俠的信念
07:37 反派對立層次
13:57 蝙蝠俠代表什麼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Adam and Eve ...and Batman: https://youtu.be/L0-XU8ZMb_Y
Just Write: https://youtu.be/p-PfEE5kveE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IMDb 票選最佳電影第三名【黑暗騎士】
囊括奧斯卡八項提名.IMDb 9.0 爛蕃茄 94% 超高評價
歡迎來到失序的世界
看蝙蝠俠對決高譚市最惡名昭彰的頭號罪犯——小丑
克里斯多夫諾蘭 導演作品 黑暗騎士三部曲
【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5月29日(週五)起 磅礡重返大銀幕 IMAX 同步上映
克利斯汀貝爾 米高肯恩 希斯萊傑 蓋瑞歐德曼
亞倫艾克哈特 瑪姬葛倫霍 摩根費里曼
《黑暗騎士》(英語:The Dark Knight,中國大陸譯《蝙蝠俠:黑暗騎士》,香港譯《蝙蝠俠—黑夜之神》)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由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監製及執導。本片是諾蘭所執導的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DC漫畫旗下角色蝙蝠俠為主角,是2005年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續集。影片由克里斯汀·貝爾、希斯·萊傑、麥可·凱恩、亞倫·艾克哈特、蓋瑞·歐德曼、瑪姬·葛倫霍及摩根·費里曼等人主演。電影中,布魯斯·韋恩/蝙蝠俠(貝爾飾演)、詹姆斯·高登(歐德曼飾演)與哈維·丹特(艾克哈特飾演)聯手打擊高譚市的黑幫,但其行動被高智商罪犯小丑(萊傑飾演)所破壞,後者企圖削弱蝙蝠俠的影響力,並讓高譚市陷入混亂。導演對本片的基本概念,來自漫畫《蝙蝠俠:漫長的萬聖節》中,小丑首次出現的兩段故事。
上映後,電影收穫積極的評價,部分影評人將其列入2000年代最佳的電影及超級英雄電影之一[8][9]。除此之外,電影也在票房方面打破許多紀錄[10],並憑藉超過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全球票房第46高的電影(未考慮通貨膨脹)[11]。而在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黑暗騎士》共奪得八項提名,最後榮獲最佳音效剪輯以及最佳男配角獎兩項大獎,後者由在拍完該片後去世的萊傑拿下[12]。續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是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於2012年7月20日發行。
#黑暗騎士 #諾蘭全解析

布魯斯 威 利 最後 一部電影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 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我們》是一部非常需要消化咀嚼的電影,
在看完之後,它所提出的問題可能比給予的解答還多,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所隱藏的象徵以及訊息比《逃出絕命鎮》還多。
在開始之前,我想請你們先回想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一段文字,講述美國各處的神祕地下管道,各種鐵路和維修通道。
這些管道實際上真的存在,還是導演喬登皮爾的另一個象徵?
我在看到這段文字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歷史上的「地下鐵路」,
這地下鐵路其實際不在地下,也不是鐵路,
而是美國奴役時期,解放人士幫助黑人逃脫南方的組織系統。
表面上看來,這段文字只是在鋪陳接下來要發生的故事,
但是其實是在奠定整部電影的象徵調性。
在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之中,請記得,
儘管喬登皮爾一再說這不像《逃出絕命鎮》是個政治電影,
但是這段文字,從一開始就預示了它絕對不只是表面的眼見為憑。
首先,一個極簡的劇情回顧,
女主角艾德蕾德小時候在海灘遊樂園走失,到了一個鏡子迷宮之中,
看到一個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分身,從此受到嚴重創傷,
時間來到數十年後,她現在已經成家立業,與家人再度來到那個海灘。
殊不知當天晚上她們就被各自的分身攻擊,
在逃走之後發現幾乎各地都發生這種詭異的現象。
殺掉他們的分身之後成功逃走,
但是我們發現,當年的影子其實將真正的愛德蕾德抓到地下掉包,
所以現在活下來的,其實是分身。
一如《逃出絕命鎮》,喬登皮爾高明地在電影的一路上灑下麵包屑,
鋪陳各種線索,而不是像奈沙馬蘭近年的劇情轉折往往來得有點莫名。
從第一個畫面,電視旁的錄影帶就暗示了接下來的劇情:
《七寶奇謀》主角們在地下的探險;
The Man with Two Brains,其中的科學家發明將意識轉移到體外的頭腦的方式;
以及C.H.U.D 講述下水道的變種怪物到地面上攻擊人群的故事。
有趣的是喬登皮爾在國中時的第一任女友的父親就是C.H.U.D的導演,
the more you know…
接下來也有不少線索,
一家人在海灘上走時影子長得不尋常,暗示著接下來影子分身的出現,
以及在海灘上「紅色」的飛盤剛好蓋住「藍色」的野餐布圓圈,
象徵身穿紅色的影子淹沒地上那些住在藍天底下的人。
再來,蓋博在其中一部分講了一個敲敲門笑話:
「敲敲門」「誰在那」「你」,
結果當天晚上敲他們家門的,還真的是他們自己。
但是也許最難發現的,是這些影子拿剪刀的原因,
艾德蕾德在小時候自己走丟時,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玩剪刀石頭布,
而其中的女生則說:「你老是出剪刀」,
這個在被抓走前最後的記憶之一,就是她選擇剪刀作為武器的原因。
當然,剪刀也有其象徵性的意義,以及眾多提到麥可傑克森的部分,
這些都留到待會再深入討論。
當然,對於愛德蕾德其實是影子的這個轉折也有不少線索,
在電影中,愛德蕾德的影子名叫Red,我就姑且翻作小紅,
為了避免困惑,我在接下來會以他們在劇情大部分的角色來稱呼,
穿白色的叫愛德蕾德,穿紅色的叫小紅。
我們在回憶片段之中看到愛德蕾德在走失之後突然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在這個轉折之後,才知道她不是因為創傷,
而是因為她是來自地下的分身,本來是不會說話的。
相反來說,小紅是唯一會說話的影子,正是因為她原本是來自地面上。
而她沙啞而且有如肺部塌陷的聲音,是因為當年她被勒昏所造成的傷害。
而愛德蕾德的真正身分也解釋了她的諸多行為,
諸如在車上彈手指時並沒有跟上音樂的節拍,
或是不善與人交談,
還有在家人都在吃速食的時候,只有她自己吃著草莓,
大概是因為她在地底吃了太多兔子肉,從此就不太吃肉了。
以及在恩布列死後還特地自己下車,表面上是要確認她死了沒,
但是其實是想要在她死前給她最後的安息。
以及看到布魯托緩緩走向火焰時驚恐並且歇斯底里的反應,
都印證了她其實自己是個影子這件事。
但是還有個特別值得探討的面向-愛德蕾德最後真的還是影子嗎?
有沒有可能,小紅,也就是真正的愛德蕾德,
在被殺的那一刻將意識轉移回了假愛德蕾德身上?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愛德蕾德在殺了小紅之後發出了有如野獸一般的嚎叫,
你可以解釋成她只是在那一刻失控而顯露出她的本性。
不過小紅掌控了她的身體這個解釋也不無可能,
因為愛德蕾德提到她來到這裡之後彷彿全身被烏雲壟罩,
有可能是在她來到地面之後不斷地試圖切斷與地面下的連結,
但是地面下的小紅卻不斷試圖加強這個連結,最終的目標就是搶走愛德蕾德的身體。
另一個線索則是愛德蕾德在救出傑森之後撥頭髮這個動作,
我一直不太明白她在此處撥頭髮的意義,直到我看了第三次,想到這個可能性之後,
才意會到:
小紅的髮型是沒有瀏海的,
也許她在把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愛德蕾德身體裡之後,
下意識地把自己的頭髮撥回留了多年的髮型。
當然,這只是個理論,
在可能性程度上,
大概是「無限之戰的布魯斯是洛基假扮的」之上,在「瓦里斯是個美人魚」之下。
麥可傑克森在這部電影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從愛德蕾德走失當天身上穿著的「顫慄」T恤,
到影子們穿著的單手手套,
到身上穿的紅色工作服,幾乎都跟麥可傑克森有關。
甚至連影子們僵硬不自然的動作,都讓人想起「顫慄」之中的殭屍。
但是這只是個有趣的彩蛋嗎?喬登皮爾只是單純很迷麥可傑克森嗎?
剛剛那是反問句,你以為這是什麼電影?
談麥可傑克森之前,得先知道「雙重性」這件事
某種程度上,在這個IG、網紅的時代,「如何被看見」的重要性早就遠遠大於真實了。
我在Fyre紀錄片以及《英格麗向西》那部影片之中都一再談到,
網路世代只想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只想看到別人最正向一面的心態愈來愈明顯。
這種虛假的雙重性,不斷壓抑自己的影子,
就如《我們》之中住在地底下,永遠不見天日的分身。
雖然說《蝙蝠俠:開戰時刻》之中最著名的台詞
「重要的不是我是誰,定義我的是我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就是
我們是否將毫不考慮前因後果地將這句話套用到所有事上,
讓我們被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所綁架?
就如《我們》之中影子的由來,只複製了身體,但是無法複製靈魂。
繼導演處女作《逃出絕命鎮》令當代影壇驚為天人、並為反諷社會議題類型的驚悚片樹立新標竿後,奧斯卡獎得主喬登皮爾即將帶來自編自導的全新原創驚悚作品。
《我們》以北加州海岸為拍攝背景,由猴掌製作公司(Monkeypaw Productions)製作,女主角由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露琵塔尼詠歐所飾演。故事描述一位女子雅德蕾德威爾森和她的先生蓋博,帶著兩個孩子(莎哈蒂萊特喬瑟夫、伊凡艾利克斯飾)一起到夏天度假住的海濱房子,打算度過一個恬靜的夏天。
但一段過去難以啟口的傷痛卻如鬼魅般出現在眼前,接二連三的怪異巧合也相繼發生,對於家人即將遭遇不幸事件的強烈預感,讓雅德蕾德恐懼到達臨界點。
當他們和朋友泰勒斯一家(艾美獎得主伊莉莎白摩斯、提姆海德克、卡莉薛頓、娜亞薛頓飾) 共度一個令人緊繃的海邊聚會後,雅德蕾德和先生及孩子們回到度假小屋休息,卻在進入黑夜的房子前,看見令人毛骨悚然的四個人影,正手牽手站立在他們的車道上…《我們》描述了一個和樂的美國家庭在一夜之間必須挺身對抗一群難以解釋敵人:他們自己的分身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