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愛琴海:伯羅奔尼薩 Peloponnese。柯林斯Corinth、納夫普利翁Nafplio】
https://sherowang.blogspot.com/2021/09/20180922-peloponnesecorinthnafplio.html
小夫妻的希臘行程來到伯羅奔尼薩半島,
這是個許多人在教科書上都讀過,
卻鮮少有旅客會在造訪希臘時選擇的地區。
.
實際上,這座半島在希臘歷史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半島上的文明早在史前的愛琴時期就已經有亞該亞人就在此處建立了政權,
傳統上認為這個政權就是後世發掘出的邁錫尼文明,
在古希臘時期,伯羅奔尼半島上陸續建立了科林斯、阿爾戈斯、斯巴達等興盛的城邦,
這些城邦後來成為波希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主要角色,
在整個希臘世界裡,這裡曾經是遭受過最多動亂侵略的地區,
也因此養成了半島上剽悍勇敢的民族性,
爾後在希臘獨立戰爭中,這座半島又再度成為戰爭起義中的主角,
最初的起義和最終的獨立之戰,都是在這裡爆發的,
因此這裡可以說是奠立了希臘獨立基礎的地方~
.
這座半島上不僅僅孕育出了悠久的歷史,
更有著各式各樣的希臘神話傳說,
其中又以我們造訪的柯林斯衛城最為有名:
宙斯擄走了河神的女兒,河神來像人類智者西西佛斯打探消息,
西西佛西於是和河神講條件:
"你可以用一條終年永不間斷的泉水,來交換女兒的下落"
河神於是賜給科林斯山間終年不歇的泉水,以換取女兒在宙斯手上的消息。
然而為西西佛斯卻因透漏了訊息而受到天神的懲罰,
必須每天從山腳將巨石推上柯林斯衛城的山坡,
然後放手往旁邊站去,再眼看著這個大石頭滾到山腳下面,
日復一日的墮入推石頭上山的輪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2. 哲學的起源 陶國璋:我們通常認為蘇格拉底是第一位自稱為Philosopher的哲者。 蘇格拉底(Socrates,399B.C.服毒) 波希戰爭之後,斯巴達沒落,雅典代之而為希臘中心。蘇格拉底正是雅典人 當時許多Sophists從殖民地來到雅典,宣揚可以傳授智慧,教導雄辯術(rhetori...
希臘 智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任讓妳當一個堅強的女人,但對的人,他會跟妳一起做回小孩】
生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太久,我們會忘記很多形容詞看似敵對,其實能夠同時存在,甚至,他們本就該歸為一類。
近期,令我體驗最劇烈、思考最刻骨的問題大概就是:一段感情關係裡,如果我是一個「像小孩」的伴侶,是不是就等於我不夠成熟?不夠堅強?一個女人的身上,能否具有孩子的氣質之餘,又能擁有悟道者的經驗與智慧?
理性的哲學論述中,老子、尼采跟愛默生,他們協助我「驗證我的經驗」;而名人故事中,我感謝林志玲、胡杏兒,以及好萊塢巨星奧黛莉赫本,他們也用己身情感歷練向我訴說一個概念:
一個孩子,一個智者,兩者非但不衝突,甚至,當一個人觀賞事物角度充滿彈性、心臟強悍,他們最終的靈魂狀態都是復歸嬰兒。
—
最近,演員胡杏兒的老公李承德被嘲笑「妻子能力比較強」、只會吃軟飯。
胡杏兒反擊,李承德萬分支持她闖蕩演員夢、花很多時間幫忙協助家務,最終,她說句發人深省的話:
「我的前任,他們讓我當一個成熟堅強的女人;可是我的老公,他讓我當一個小女孩。」
這個至關重要的理由,讓當時 35 歲、剛結束一段 7 年感情的胡杏兒重新相信感情。
胡杏兒曾與演員黃宗澤交往 7 年,男方屢屢劈腿被拍到,私下對胡杏兒百般挑惕,胡杏兒還曾被網紅嘲笑:「她對抓姦肯定不陌生吧?」
和黃宗澤的感情,胡杏兒努力做一個大度的女人,卻忘了這樣的大度讓她難以「放鬆」與「放心」,男方只想自己舒服、不願意顧及她的感受來行事。
林志玲多年情路曲折,她在 44 歲時男星 Akira 互為人生伴侶。
Akira 說:「志玲是一個喜歡帶給大家溫暖、個性成熟有智慧的女人,但是志玲在我這邊,她永遠都可以做一個小女孩。」
好萊塢傳奇女星奧黛麗赫本,有過兩段慘烈婚姻,最後一段感情是與 Robert Wolders 相伴 11 年直到過世。
剛交往,奧黛麗赫本 51 歲,問到為什麼選擇男方?她說:「因為他(Robert Wolders)能夠讓我當回小孩,他是我靈魂的雙胞胎。」
胡杏兒、 Akira 和奧黛麗赫本說的「小孩」,不是任性和公主病,不是一吵架就亂發脾氣的不理性,不是拒絕溝通的冷暴力,這些都不是小孩,那叫小屁孩。
他們口中的小孩,指的就是展現本質。
我可以放心在他身邊流露我的脆弱跟焦慮;我可以勇敢嘗試很多「不傷害他人跟自己」的冒險;遇到矛盾時,我能放鬆訴說感受;我可以撒嬌和裝可愛,是大器優雅的女強人,也可以是耍奶音的小妹妹,這都是我。
以上他都會陪伴妳,有耐心去理解妳,不會輕易批判妳。
-
胡杏兒、林志玲和奧黛麗赫本,走過人生半輩子,她們均選擇想和「能讓她們成為孩子」的男人相守,在於當兩人都能理解彼此「小孩的那一面」,並心甘情願接受,才是最扎實的安全感。
小孩,就是本質。
話說,這個「本質(小孩)」的內核又是什麼?以神秘學或心理學來論,有個名詞,內在小孩。
很多人錯把過度防衛、龜毛控制、害怕展現情緒、逃避溝通視為「內在小孩」,為此沾沾自喜,以為這就是找到自我,殊不知這個「自我」在感情裡不但傷害別人,到頭來是損傷自己,錯把屁孩當小孩。
愛默生在散文《論愛情》提到他心目中的理想關係。
「美好的愛,他們能讓對方打開『純真靈魂』的那一扇門,哪怕這扇門後有瑕疵,可戀人們會勇敢將其指出、互相調整,卻也不會相見互怪,反而雙方都會感到開懷。」
兩人都有足夠心胸去接納對方,對彼此擁有寬恕和理解的慈悲,這個行為本身不就像個小孩了嗎?
尼采和老子,他們不約而同指出「精神上成為孩童」有多重要,一個是「專心致柔,能如嬰兒乎」,另個則言:「孩童是天真而善忘,一個新的開始,一個神聖的肯定。」
這兩者,呼應愛默生筆下的「純真靈魂」。
內在小孩,原來是歷經人生滄海桑田、嘗遍情愛苦痛,仍願意選擇「勇敢付出給愛」的堅強之人,心胸夠寬大,他們終將歸返己身本質的原廠設定,在不具體傷害他人的狀況下綻放自己,因為他們不再害怕「受傷」這件事。
他們的智慧將從傷痕累累中破曉,進化為一個不再逃避、願意放下因恐懼失控而產生的自我設限,做一個熱愛探索世界,同時也接納世界的孩子,哪怕這世界有時真的他媽的雞歪。
—
但是,誰說內在小孩就不會有焦慮?
連神仙也得定期下凡歷劫,跟七情六慾抗戰;希臘羅馬眾神,祂們連七情六慾都不想戒,但也不妨礙祂們擁有真善美、對老百姓慈悲以待。
神仙都不可能完美,你的伴侶也是,他的內在小孩必然有你看不順眼的地方,但就像愛默生講的,倘若你也是小孩,你們反而會因為在討論調整的過程裡「開懷」。
再來,一個發展成熟的內在小孩,他在面對情緒時會發洩,但自己也會解決、不會遷怒到你身上,於是身為伴侶,有耐心陪著便是,但這並不代表對方表露他的情緒就是「不成熟」,人類本來就有負面情緒,一直隱忍反而不太正常吧。
能找到另外一個「敞開心胸的小孩」,一起擁有童真,這種老靈魂可遇不可求,如果找不到,很多智者寧願單身一輩子。
畢竟能讓內在小孩舒展,你不見得多著急要人陪你。
但請記得,找一個成為內心開放的小孩當伴侶吧,有生之年能遇到,要我等多晚都沒問題。
希臘 智者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周震宇的聲音魅力學》自序
【成為人聲力量的收集者,也成為創造者】
在某些時刻,我會深深著迷於人聲,並且從中得到的力量。
二十六年前,教我配音的王蕙君老師對著懵懂的我說:
「震宇啊~你以為我教你的是配音嗎?
我教你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她充滿權威又循循善誘的聲音,
在我進入配音圈之後,越發如雷貫耳,
影響了我的整個職業生涯。
二○○七年,我和太太在法院公證結婚,
當法官詢問新人是否願意結為夫妻時,
我太太那一聲「我願意」,
是那麼從容、冷靜、篤定,
我聽到了她對我們婚姻的信心。
二○一四年,我在恩師楊田林老師的指引下,
參加了陳怡安博士的「生命對話與敏感度訓練」,
在輪到我分享生命故事時,我侃侃而談,
他老人家聽完之後給我的點評是:
「震宇~你剛剛做了很棒的lecture(講課)。」
當下我沒有聽懂,尚且沾沾自喜。
結訓回到家,我反覆聽著老師的回饋錄音檔,
赫然發現我錯了! 這是一門學習對話的課程,
我竟然自動進入「講課」模式,而不是在與人「對話」!
老師的聲音不帶責備、沒有貶低,
而是充滿智慧的如實反饋,
四兩撥千金的打開了我對人的敏感度。
回想起來,大學時代好哥兒們模仿郭富城講話的聲音,
笑鬧著陪我走過青澀歲月;
孩子第一次開口叫我「把拔」的聲音,
純粹、美好得找不到字詞可以形容 ;
我母親抱著我女兒、兒子說話的聲音,
溫馨到整個空間彷彿都冒出愛心 ;
父親在我婚禮上致詞那喜悅又驕傲的聲音,
以及學員在下課之後特別來向我道謝的真誠聲音……
這些給過我力量的人聲,
我都收藏在記憶中,
它們總是能夠喚醒那些我經歷過、連結了歡愉與感動的時刻。
人聲的存在,就是為了要與他人互動、交流,
促進彼此的理解、提升存活的機率。
在溫飽不成問題的現代社會,
用適當的感情、適當的聲音來說話
更是我們與人建立關係,
取得精神資源、情感資源的重要方式。
威斯康辛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來絲莉•塞爾策(Leslie Seltzer)
曾經過作一個母親的聲音對女兒的生理影響的實驗,
她發現「在人際關係中,聲音對荷爾蒙的調節,
具有與身體接觸同樣強大的力量」,
人聲可以隔空影響另一個人,豈可小覷?
法國耳鼻喉科醫師,同時也是語音矯正師尚•亞畢伯(Jean Abitbol)
在他的著作《好聲音的科學》裡提到:
「人聲是一種需要和他人配合的樂器。
我們說話或唱歌,都是為了某個人,讓他聽見,
為了一群觀眾,讓他們聽見。」
而人聲的力量,就在於能夠調動他人內心的潛力、感情、動機。
一位稱職的老師或教練,
會善用自己的聲音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潛力 ;
一位優秀的演員,會知道如何透過自己的聲音
去引動觀眾的感情 ;
一位銷售高手,會在介紹產品時,
巧妙的用聲音去點燃潛在客戶的購買動機 ;
一位敏感度高的醫師,
會讓他的聲音成為醫治的一部分,使患者感到安心 ;
一位有實力的領導人,
絕對不會忽略自己聲音裡所傳達的非語言訊息,
因為大家都豎起耳朵在聽他。
配音工作的經驗告訴我,
人聲離開了「角色」便不會有力量。
希臘哲學家Galen的名言「聲音是靈魂的反射鏡」
是我授課時最常引用的金句,
聲音就像靈魂一樣,看不見、摸不著,
需要有個實體可以附著,
當我們開口說話,聲音可以附著在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上面,
加持這個角色的「說話內容」,
當角色、語意(也就是說話內容)和語氣(也就是聲音)三者同步時,
影響力便水到渠成。
因此,當我跨入教學領域,
我便把「聲音九大原型」編進教材裡面,
帶領學員從這九個原型當中
體驗玩聲音的快樂、琢磨不同原型的聲音魅力。
天真者、凡夫俗子、英雄、梟雄、
智者、丑角、情人、照顧者、王者這九大原型
各有不同的聲音特質,
這些聲音特質不只出現在戲劇的角色當中,
更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我將這九種原型的聲音特質,
視為九種不同的聲音力量,
我們可以透過學習來打開自己的聲音彈性、
擴大自己聲音的力量。
儘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要原型,
卻不妨礙我們去學習其他原型-既學習性格裡的正向特質,
也學習聲音裡那份的獨特力量,
讓自己可以朝著平衡各原型特質的境界修練,
成為圓融的存在。
蔣勳老師在《美的覺醒》有個優雅的提問: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思考聲音在我們生命裡所扮演的角色。
到最後,聲音會不會是一個聽覺走向心靈的過程?」
作為聲音表達教育工作者,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萬法歸宗,所有的外在修練,
都是在呼應自己心智進化的需求,
因為「美好的聲音-竟然是我們自己心裡面的渴望」。
我熱切期盼有緣相遇的每位讀者、學員、朋友
都能透過「聲音九大原型」的學習,
打開自己的聽覺敏感度,成為人聲力量的蒐集者,
讓自己腦袋裡的「人聲資料庫」庫藏豐富,
並且去找到、聽到、正視自己的人聲力量,
在每一次開口說話時,
有意識的去發揮自己聲音裡的力量,
創造出利己利人的價值,成為人聲力量的創造者。
希臘 智者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2. 哲學的起源
陶國璋:我們通常認為蘇格拉底是第一位自稱為Philosopher的哲者。
蘇格拉底(Socrates,399B.C.服毒)
波希戰爭之後,斯巴達沒落,雅典代之而為希臘中心。蘇格拉底正是雅典人
當時許多Sophists從殖民地來到雅典,宣揚可以傳授智慧,教導雄辯術(rhetoric)。
蘇格拉底深受吸引,到處尋訪智者,開始其追求真理之途。結果失望而回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陳亮(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陶國璋:哲學起源自存在的陌生感;陌生感不是到達新的地方,不認識路途,不習慣當地的生活方式而感到不自在。它是從熟悉中驀然退下,與存在打一照面,赫然面對我竟然存在著,世界竟然存在著這事實,我已存活於世界之中這事實。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ecH93M-A7Q/hqdefault.jpg)
希臘 智者 在 大力神篇十一期】希臘最慘人馬喀戎,求死不得的智者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當一個英雄挺累的,除了先天的條件外,經歷了肉體和心靈的磨難,才能夠造就不朽。赫拉克勒斯即使出生就強大無比,但前四次的試煉就已經考驗了他的 ... ... <看更多>
希臘 智者 在 中正大學哲學系- 修昔底德與希臘智者文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修昔底德與希臘智者文化】 「非要在現實中看到理性不可的意願」 柏拉圖相信正義者恆幸福,不義者恆不幸。 即使現實中似乎有許多正義的人遭逢不幸、不義者橫行霸道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