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MambaDay。在兩年前的今天,Kobe退役了。
關於他,我寫過太多太多。專欄、fb、甚至在《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一書中,都有提及。由討厭到敬佩,兩年前更特意到美國觀看他的最後客戰,看完之後竟悄然淚下 - 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年少時曾經被主觀感覺蒙蔽雙眼,到許多年之後的今天,才知道要有那份專注、那種勇於接受挑戰的決心、還有對勝利接近病態的執著,是有多麼困難。
離開舊崗位三年多了。這幾年來的發展尚算平穩,自然心存感激;如今事業上即將面對新挑戰,公司會有新的嘗試,說完全沒有擔心是騙人的,但同時又非常興奮。重看一遍高比的故事,願我也能以 #MambaMentality 去面對那未知的未來。謝謝Kobe,謝謝你二十年來的啓發。以下引舊文一篇:
//二十年光陰宛如白駒過隙。閉起雙眼,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一幕幕畫面還如斯立體:阿基里斯腱斷掉,冷靜得像個沒事人般射入兩記罰球才蹣跚退場,對手是勇士;權力交替,從湖人手上接去西岸、甚至聯盟霸者火炬的,也是勇士;退役一戰成全球焦點,而同日同時間的另一邊廂,有一隊球隊正在挑戰史上最佳的常規賽戰績,那支亦是勇士。當日狂轟60分未有讓風頭被搶,這天於史達普斯中心迎戰勇士的比賽中高掛球衣,就顯得自然不過。
關於高比,我寫過很多。由討厭到佩服、由不知天高地厚的黃毛小子到已年近不惑,或許廿個寒暑當中有太多片段,才覺時間加倍飛快。我仍記得大學的第一個暑假透過電視看到高比首度奪冠;到他退役前夕,任性的推掉工作,跑到美國現場看他最後一次作客比賽,身邊已多了個太太,頭頂也添了些風霜。二十年呀。
在高比高掛球衣前的這晚,我的臉書上都是他歷年來的精華片段。其實早就看得滾瓜爛熟,卻依然忍不住翻看再翻看。一個頂著爆炸頭的8號仔用誇張的飛身入樽或第二時間上籃取分當然精彩得沒話說,但其實那刮了光頭的24號,以紮實的基本功去詮釋比賽,才更加令我著迷。環顧當今聯盟,三分波越射越遠,體格夠強就直接「牛」開防守者好了;相比之下,高比那種倚仗步法,預測對手反應後才作出相應策略的食腦打法,彷彿不見了影踪。絕非作出比較 - 是我老了吧,總覺即使踏著半場線的三分球有多凖,也不及高比一個刺探步後過人、或搖晃膊頭後轉身進攻來得精彩;Shoulder Fake之後他會是仰後跳投?還是把對手騙得撲空,然後一欠身探步上籃取分?把那盒重看得太多的錄影帶一再重播,仔細的嘴嚼著這些細節;縱然畫面充滿雪花,卻還是真的趣味盎然。8與24,都配得上高掛的榮譽。
大概,喜歡與討厭他的人一樣多 - 或許討厭他的人比較多一點,又或者佩服他亦不會說出來。因為那個喜歡或討厭的理由,在本質上其實並沒有甚麼分別:他自負自大,只堅信自己的得分能力;但若無這份自負自大,我們應該無緣目睹一場81分的經典賽事;他目空一切,初出茅廬就揮手叫名將馬龍走開;他呼喝隊友、他個人主義 - 又想想,湖人三連霸後再添兩冠,又何嘗不是建基於這份對勝利的執著?喜歡他,因他做了許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討厭他,因他做了許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夠膽公開說能於一對一擊敗勒邦占士,半點轉彎抺角都沒有;夢幻一隊是眾人心中的神級隊伍,有點常識都不會嘗試拿來作比較,高比卻氣定神閒的認為由他領軍的美國隊能夠獲勝,結果惹來訕笑。面不紅氣不喘說一些旁人眼中離經叛道的話,那不是自大,而是自信 - 他是真心相信自己有那種能力。自大往往是空口講白話的同義詞,自信卻是源自二十年來日夜渾洒汗水、凌晨四時的苦練、落敗後獨自留在場館練跳投;喜歡就笑,對著不喜歡的人和事,當面就說句:Too Soft。再想想自己,職場之中,想說句真心話都要瞻前顧後,上一次我口講我心,到底何時?這個時候,就開始佩服他的自信與率直。你想做而沒做到的,他做了;你想說又不敢說的,他統統不加修飾就說出來。但因為世俗不容許,贊同這做法的人只佔極少數,就只能不動聲色,暗自叫好。
自負也好,自信也好,無法否認的是,是這份心態造就了這個高比拜仁。本想短寫幾句然後早點睡,早上再爬起來看球衣退役儀式,結果卻越寫越長。沒辦法,陪伴你成長的球星,一生能遇上多少個?也許我還有一個,或兩個的二十年,但物換星移,一切都不再一樣;未來會有更多球星出現,但肯定不會再有一個高比;即使再有一個高比,我也沒有青春去追逐了。
再見了,我的青春。//
(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NgKaHimVince/posts/1729465857116035)
(相關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a.13587605980…/1578418275554128/…)
#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
#KobeBryant
#BlackMamba
#NikeXNBA
#NikeConnect
#NikeBasketballHK
平穩同義詞 在 小小兔大戰情緒怪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已死的完美直線 >>
劇痛過後,原來我不是「平靜」,而是「麻木」,就像被打了麻醉針一樣的空洞茫然。
我絲毫感受不到地心吸力,輕飄飄地流浪,沒有根,沒有方向。失去動力,休息再多也疲累得想昏倒。身體感官持續麻木得喪失了對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再也感受不到情緒、味覺、痛楚、恐懼、飢餓、冷熱、分辨晝夜等。
我丟了腦袋,神智和意識不太清醒,更突然失憶,忘掉過去很多的點滴。從前懂問「爲何而活」,原來很能幹,至少腦部在思考。現在嘛,生死皆可,生活上的種種亦然。因爲「想不想」和「喜不喜歡」是建基在情感上,所以對現在的我來説,「接受」和「抗拒」是同義詞,沒有任何分別。
抑鬱時再不懂餓或不想吃,至少會有「應該」進食的概念,但現在連「應不應該」也不再存在。給我吃就吃,沒有我也不會想起「食物」這兩個字。「爲了生存,我們需要/應該進食」,原來是一個很複雜的邏輯性問題。當腦袋停止運作的時候,我想不起,也無法理解。
不過,我很佩服自己仍然可以與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言語的無力。用心感受的,才是最真實的世界。身體沒有感覺,内心沒有情感,與活死人無別。
雖然現在很辛苦,但我連想擺脫的意識或欲望也沒有。這個狀態比情緒崩潰更折磨,也更孤獨和有口難言。平常人羡慕我失憶和感受不到痛苦,同路人羡慕我的情緒平穩。身體感官失去知覺,更超出常人的理解範圍。我不懂解釋,我不想被誤會,我不想更受傷。
但可以的話,我寧願用一次重鬱發作來交換。我開始很懷念精神狀態從高處往下墜落的重量和離心力,也想感受到在谷底的傷痛欲絕。能有負面情緒、感到痛楚和懂得哭,原來也是恩典,我日後會更珍惜。
這陣子特別不想吃藥。不用靠鎮靜劑,我已經很安靜,甚至過分安靜,別抑壓我至死寂。不用靠情緒穩定劑,我的情緒已經比平常人更穩定,堪稱是一條已死的完美直線。我終於「正常」了。
不止第一次進入麻木的狀態,但如此大規模的還是第一次。就是身體用來保護自己,免受無法承受的傷痛的自然防護機制吧?對不起,我開始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還是去睡了。至少,我能感到疲倦,也挺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