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的六月。
<寫在英國脫歐後>
去年九月,我造訪了法國北部的諾曼地,親臨歷史現場: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之一: 諾曼地登陸時死傷最慘重的奧巴哈海灘。海灘全長六點四公里,海岸相當陡峭,地勢易守難攻。1944年六月六號,美軍包括陸軍第一師在內的四萬三千多名士兵,拂曉出擊,從英國橫跨英吉利海峽,冒死搶灘登陸。由於當天海象非常惡劣,士兵嘔吐暈船狀況非常嚴重,許多人一下船還無法適應,立刻被德軍的砲彈炸得血肉模糊。
雙方一路激戰,盟軍前仆後繼,冒著槍林彈雨往前衝,靠著強大的決心與意志,於搶下奧巴哈海灘。美軍損失了兩千五百名士兵寶貴的生命。當天沙灘上橫屍遍野,海水染成鮮紅,不曉得花了多少時間才褪去。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把這段歷史拍成「搶救雷恩大兵」的開場,而且極為血腥。但他說,他不想刻意淡化什麼,因為真實的歷史比這個更殘酷,他希望大家看了他的電影,能不要忘記當年為了希特勒,人類付出多少代價。
海灘上立了一個紀念碑,造型像是彎曲的利刃,設計者說: 他以此紀念碑紀念父親們、丈夫們、兒子們、因為他們始終對法國人民心懷希望,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其中一片昂然而起的鋼片雕塑取名為「兄弟之愛」的羽翼,提醒法國人不要忘記這些為他們戰死的盟軍,如何發揮兄弟之愛,離開自己溫暖的家鄉,遠赴陌生國度為素昧平生的法國人捐軀沙場,文末寫到:「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自己以及對他人,所懷抱的責任。」
迎著徐徐海風,看著一波波浪濤猛力拍打沿岸,又碎成片片,宛若以肉身迎向砲彈,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戰士。我不禁思索,到底是甚麼樣強大的信念,能讓這麼多人為了陌生人犧牲生命。是因為恐懼希特勒不倒,歐美文明僅剩的英國美國也將淪陷? 但若不是因為早年一連串的孤立、姑息主義,讓希特勒坐大,1944年又何須上演如此壯烈的史詩歷史劇?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深切檢討過去數百年來互相征戰,在二十世紀又爆發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的悲劇,於是有了歐盟的構想,希望歐洲永保和平,數十年努力下來,心願終於實現了,歐盟還因此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誰知英國竟然冷不防開了第一槍。
但這不是沒有脈絡可循。二十一世紀開始,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極大的貧富差距,開始撕裂階級。願意加入全球化的族群,多半是所謂的菁英階級,他們說著流利的多國語言,加入跨國大企業,周遊各國無往不利,全世界的勞工,資本為他們所用,但那些原本在英國利物浦小工廠上班的工人,或是美國底特律汽車工廠工作的中產階級,卻可能因為遠在印度,越南的人力更低廉而失業。全球化只是剝奪他們美好生活的噩夢,再加上移民湧入搶工作,搶生存,更讓他們備感威脅。
英國脫歐,推倒了第一塊骨牌。接下來會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嗎?
我非常憂心,但我們也不能盲目把責任都推給選擇關起交流大門的選民。因為享受全球化好處的人類,對另一大半的人類處境顯然是漠視的,沒有聆聽他們的怒吼,他們的痛苦,他們當然關起交流大門,希望保護自己不要再受傷。中產階級的急遽消失,正是世界走向極端的深層隱憂。
這個世界有歐巴馬,有梅克爾,努力堅持他們認為人類該走的路,打開大門,收容難民,負起大國該有的責任,不厭其煩地一再跟人民溝通,也有川普等見縫插針的政客,利用選民的恐懼獲利,極右派在歐洲各國的崛起,也是蠢蠢欲動。
我仍然堅信,那天在諾曼地海灘看到的人類最高貴的情操: 為了不認識的受難人民,發揮兄弟之愛,伸手相救,甚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那矗立在諾曼地軍人公墓一望無際的雪白十字架,正慈悲凝望七十多年後的人類,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要如何為下一代的幸福快樂,做出抉擇。
「幸福工廠巴哈」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劉軒蓁 Rayr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林益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幸福工廠遊戲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幸福工廠遊戲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閒聊] Satisfactory (滿意、幸福工廠) 30% off - Steam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Satisfactory 幸福工廠》#1 遊戲只是EA但意外的好玩 的評價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閒聊] Satisfactory (滿意、幸福工廠) 30% off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免費Steam 遊戲- 中文台灣討論區| 請問有兩人就可以玩的遊戲嗎 的評價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作者a05150707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幸福工廠巴哈 在 [閒聊] Satisfactory (滿意、幸福工廠) 30% off - Steam | PTT Web 的評價
幸福工廠巴哈 在 林益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在英國脫歐後>
去年九月,我造訪了法國北部的諾曼地,親臨歷史現場: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之一: 諾曼地登陸時死傷最慘重的奧巴哈海灘。海灘全長六點四公里,海岸相當陡峭,地勢易守難攻。1944年六月六號,美軍包括陸軍第一師在內的四萬三千多名士兵,拂曉出擊,從英國橫跨英吉利海峽,冒死搶灘登陸。由於當天海象非常惡劣,士兵嘔吐暈船狀況非常嚴重,許多人一下船還無法適應,立刻被德軍的砲彈炸得血肉模糊。
雙方一路激戰,盟軍前仆後繼,冒著槍林彈雨往前衝,靠著強大的決心與意志,於搶下奧巴哈海灘。美軍損失了兩千五百名士兵寶貴的生命。當天沙灘上橫屍遍野,海水染成鮮紅,不曉得花了多少時間才褪去。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把這段歷史拍成「搶救雷恩大兵」的開場,而且極為血腥。但他說,他不想刻意淡化什麼,因為真實的歷史比這個更殘酷,他希望大家看了他的電影,能不要忘記當年為了希特勒,人類付出多少代價。
海灘上立了一個紀念碑,造型像是彎曲的利刃,設計者說: 他以此紀念碑紀念父親們、丈夫們、兒子們、因為他們始終對法國人民心懷希望,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其中一片昂然而起的鋼片雕塑取名為「兄弟之愛」的羽翼,提醒法國人不要忘記這些為他們戰死的盟軍,如何發揮兄弟之愛,離開自己溫暖的家鄉,遠赴陌生國度為素昧平生的法國人捐軀沙場,文末寫到:「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自己以及對他人,所懷抱的責任。」
迎著徐徐海風,看著一波波浪濤猛力拍打沿岸,又碎成片片,宛若以肉身迎向砲彈,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戰士。我不禁思索,到底是甚麼樣強大的信念,能讓這麼多人為了陌生人犧牲生命。是因為恐懼希特勒不倒,歐美文明僅剩的英國美國也將淪陷? 但若不是因為早年一連串的孤立、姑息主義,讓希特勒坐大,1944年又何須上演如此壯烈的史詩歷史劇?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深切檢討過去數百年來互相征戰,在二十世紀又爆發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的悲劇,於是有了歐盟的構想,希望歐洲永保和平,數十年努力下來,心願終於實現了,歐盟還因此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誰知英國竟然冷不防開了第一槍。
但這不是沒有脈絡可循。二十一世紀開始,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極大的貧富差距,開始撕裂階級。願意加入全球化的族群,多半是所謂的菁英階級,他們說著流利的多國語言,加入跨國大企業,周遊各國無往不利,全世界的勞工,資本為他們所用,但那些原本在英國利物浦小工廠上班的工人,或是美國底特律汽車工廠工作的中產階級,卻可能因為遠在印度,越南的人力更低廉而失業。全球化只是剝奪他們美好生活的噩夢,再加上移民湧入搶工作,搶生存,更讓他們備感威脅。
英國脫歐,推倒了第一塊骨牌。接下來會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嗎?
我非常憂心,但我們也不能盲目把責任都推給選擇關起交流大門的選民。因為享受全球化好處的人類,對另一大半的人類處境顯然是漠視的,沒有聆聽他們的怒吼,他們的痛苦,他們當然關起交流大門,希望保護自己不要再受傷。中產階級的急遽消失,正是世界走向極端的深層隱憂。
這個世界有歐巴馬,有梅克爾,努力堅持他們認為人類該走的路,打開大門,收容難民,負起大國該有的責任,不厭其煩地一再跟人民溝通,也有川普等見縫插針的政客,利用選民的恐懼獲利,極右派在歐洲各國的崛起,也是蠢蠢欲動。
我仍然堅信,那天在諾曼地海灘看到的人類最高貴的情操: 為了不認識的受難人民,發揮兄弟之愛,伸手相救,甚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那矗立在諾曼地軍人公墓一望無際的雪白十字架,正慈悲凝望七十多年後的人類,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要如何為下一代的幸福快樂,做出抉擇。
幸福工廠巴哈 在 [閒聊] Satisfactory (滿意、幸福工廠) 30% off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steam頁面: 中文名:滿意(幸福工廠) 價格:30% off , 314元epic:30% ... liuichi200111/21 02:17多人LAG要去改設定檔,巴哈有相關文章,改了會改善. ... <看更多>
幸福工廠巴哈 在 [閒聊] Satisfactory (滿意、幸福工廠) 30% off - Steam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閒聊] Satisfactory (滿意、幸福工廠) 30% off ... 17樓 → liuichi2001: 多人LAG要去改設定檔,巴哈有相關文章,改了會改善 11/21 02: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