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吃菜菜】 #好好案例
一向不吃菜菜的好好,主動告訴我『想要吃菜菜』我滿頭霧水?心裡想著發生什麼事?只想吃肉肉的好好怎麼了?
我試圖表現淡然,不讓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成人的反應過大,反而會讓孩子認為這是一件很特別的事。
「媽咪聽到了,好好說今天想要吃菜菜」
▶️重複孩子的話,確認訊息一致
『吃菜菜才會長得好高』小蘿蔔頭點頭如搗蒜
「對啊,營養均衡的吃菜菜肉肉跟飯飯,就會長高長壯」我夾起非常小的一口青菜,放到好好的盤子裡。
▶️認同孩子說的理由,給予孩子最小的挑戰。
好好一口氣吃掉,看似跟我炫耀的說『我有吃菜菜了,我會長大』
「媽咪覺得你進步了,你今天自己說要吃菜菜,媽咪就不用擔心你營養不均衡,那你還想要再吃一點嗎?」
▶️有意義的讚美孩子,鼓勵孩子再試試看
『好~』
夾了一小口高麗菜放上盤子,到最後好好卻沒有吃,在好好下餐桌之前我提醒他。
「這個是好好說要吃的菜菜,還沒有吃掉呢,你想要把他吃掉嗎?」
▶️提醒孩子自己的決定
『不想要!』老二耍賴的口吻再度出現。
「媽咪聽到你說不想要吃了,今天好好有吃一口菜菜,媽咪覺得已經很棒,也許明天好好還可以再選一口菜菜吃?」
▶️不要被孩子的反抗而影響當日用餐的好結果,把事件收在餐桌氣氛最好的這個時刻。
『可以,我有吃菜,長高高就可以搭火車了』
孩子不吃青菜,真的是媽咪很苦惱的問題啊!
但是,孩子為什麼在幼兒園吃青菜,在家裏卻不願意吃呢?
時常是因為「有選擇」
在幼兒園裡,老師對孩子一視同人,先吃完的孩子就能下餐桌玩,為了想要趕快下去,孩子只好把菜菜吃掉。
在家裏卻不是這樣的,孩子反倒可能因為不吃菜菜,成人擔心營養不足中而得到更多喜歡吃的,像是肉肉或是水果~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怎麼可能吃不喜歡的食物呢?
又或是跟孩子在餐桌上陷入權利鬥爭,無論你是用哄騙的,獎懲的,通常還是無解,搞得家長跟孩子都很頭痛。
我家的規定是「至少要吃一口」
再小口我都能接受,放到嘴巴裡咬咬又吐出來我也可以接受。
可是在好好身上我得承認沒有做到,因為老二的自然魅力太可愛了,好好又很喜歡吃飯,時常讓我忽略他不吃青菜這件事(因為他百分比都長得很好嘛)
📌當孩子主動的有動機想要吃青菜時(像好好就是想長高搭火車)請不要急著一次給他好多菜,讓孩子在吃菜菜這件事情上有美好的回憶,而非停在怎麼吃媽咪都覺得我吃太少菜的惡夢中。
💡究竟好好能保持吃菜菜多久?我也非常疑惑啊,拭目以待?😂
圖說:想跟好好看故事又害怕哭哭的亮亮。
#這是大怪獸版本寶寶版很溫馨不可怕喔
🔸Kidsread 下單連結:https://gbf.tw/qofy3
💰挑不出來要買什麼教材的夥伴請轉救救媽咪破荷包,有學姐們一起陪你討論,只破荷包不踩雷:https://reurl.cc/Q6jkEb
📌小提醒,Kidsread 付款時間比較短,要儘快付款才不會讓好不容易搶到的優惠跑走囉~早點下單的也會比較早收到,一起認真陪伴孩子吧✨
救救媽咪破喉嚨的團印事宜明天我會再寫一篇文介紹喔~不急不急啊!審核則是結團才開始。
#好亮育兒日誌
#大V聊教養
幼兒園哭多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好陪伴孩子,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當孩子平安誕生,我們只是完成了生理上父母的任務,
教養的每一天,卻讓我們做好心理父母的責任與使命,
孩子的反饋與互動,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傳承的美麗與可貴,
陪著孩子長大,也讓自己成熟,是親子之間的愛讓彼此共好。
每個父母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有機會去學習、去成長,如何去做一個稱職的、盡其在我的、游刃有餘的父母。
孩子幾歲,我們就當了幾年的父母,而且還要靠不停地覺察與修正,找到親子之間最容易溝通與相處的模式,好好陪著孩子長大,同時也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起初,只有大兒子時,我是個嚴格的母親,生活起居作息,都一板一眼的執行。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我都很審慎的對待與回答,所以養就了哥哥很便己的口才和思考邏輯,甚至有很強的好勝心、榮譽心,和追求完美的個性。
常常在白天,我處罰過他或是兇過他,在夜裡,看著他熟睡而可愛的臉龐,會流著淚跟他說對不起。即便每次處罰過他之後,我一定會抱抱他跟他說媽媽很愛你,達成母子和解,但在夜深人靜時,我還是經常因為自己的教養方式而陷入後悔,這種複雜與錯亂的教養心情,一如在迷霧中找著出路,你知道自己一定能出得去,卻又徬徨驚恐於一時找不到出口。
弟弟出生後,兩個孩子個性截然不同,我也用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有一天,我們母子三個人在玩,二歲半的祐亨突然說:「媽媽,妳要用看弟弟的眼睛看我!」。
我笑著回答:「媽媽看你的眼睛,跟看弟弟的眼睛,是同一雙眼睛啊!」
他說:「不一樣,妳看弟弟的眼睛都在笑,看我的眼睛都好生氣。」
當時,我的心真真實實受到震撼。為此,我寫了一篇文章敘述這個故事。那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一次覺醒。
我自以為給了孩子一樣的愛,但孩子接受的卻是不一樣的感受。我要努力的,就是在付出與接收之間,讓那感覺誤差的距離拉近,讓愛不致於在傳遞中被誤解、被錯判、甚至孩子根本沒有接受到那份愛。
那份覺醒也讓我發現,自己需要的愛要學習說出來。
哥哥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個禮拜,因為他學習能力強,也很會陳述校園發生的事,所以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也適應得很好,更期待一周後要在學校午睡。
但當開始在學校午睡時,問題與衝突才正式浮現。他抗拒午睡,最後甚至抗拒上學。那時,幼兒園的園長跟我說:「祐亨媽媽,我發現妳在潛意識中,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是啊!難怪我對他這般嚴厲、這般認真、這般在乎,我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竭盡所能地教導他,只因為我希望他是一個完美的小孩?!
天啊!我都不是一個完美的大人了,我到底對孩子做了什麼事?我常常會忘記他還是一個在學習中成長的孩子,卻戴著看大人的濾鏡在檢查孩子,這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二次覺醒。
這份覺醒也讓我回想到跟大學同學對話時,提到我並不想生養孩子這件事,因為我無法面對不完美的孩子。原來深埋在心底的心病,要自己去扒開來治療才可能痊癒。
當弟弟也慢慢成長,兄弟之間開始會有衝突、有口角、有肢體上大大小小的碰撞,因為我太在乎關係的和諧,他們之間所有發生的事,我都太認真對待,造成孩子們愈來愈會爭寵,最後終於壓垮了我的理智線。
有天,我真的要衝上四樓去跳樓,想要一死百了,留著他們自己再去爭、再去吵、再去後悔。孩子們哭著、抱著我,我也在哭。三個人筋疲力盡地哭成一團。
不論是當下或如今回想起這件事,我都自責不已,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好媽媽,實在是太任性了!
我發現原來的情緒是會生病的,所以開始看心理學的書,也回觀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探詢問題的緣起,剖析自己為何會有如此的情緒表現。後來,我明白了這是種報復心態,源自於小時候。當時父母在吵架後,母親會離開家去外地工作。這一離開,從來都不知道會是多久。小時侯我最害怕的事,就是回到家見不著母親。母親一消失,不知道又會是多少個日子,我又得經歷深深的期盼與無盡的等待。
因為我失去過母愛,那份痛苦始終沒有被消化,所以我也想讓孩子嚐嚐那份失去的痛苦。拿自己受過的傷害來傷害孩子,這種報復的心態,著實令我不寒而慄。我怎麼可以傷害他們,報復他們?我要做一個好大人。
於是,我有了教養孩子上的第三次覺醒。我找回在童年中受傷的自己,用現在成熟的自己去療癒童年受傷的心靈。
在第一次覺醒中我發現,每一對新手父母一定都有過慌亂而不知所措的困頓時期,雖然我們很愛孩子,卻不一定很會照顧孩子,因為沒有經驗,會用自己以為愛孩子的方式來給孩子愛,比方說,我們打孩子、罵孩子,是因為我們要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因為愛他,但孩子只接收到被罵、被打的討厭和恐懼,他怎麼會覺得那是父母在愛他呢﹖愛孩子,是要用耐心好好跟孩子說話,是要為孩子示範正確的做法,在心平氣和地說與做中,孩子才可能學習到正確的事,你付出的愛才可能真正的被傳遞與接收。
在第二次覺醒中,我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樣,常常用大人的濾鏡來看孩子,在心中都有一個完美孩子的模範,以為孩子學一次就會,聽一次就懂,無法忍受孩子會犯錯、會吵鬧,會發脾氣甚至會頂嘴,這些狀況在只有生養一個孩子的時候特別明顯。因為獨生子女享有父母的一切照顧,父母也自然會把所有的期望與想像都投射在他的身上,但孩子跟我們一樣,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更何況他還只是在努力學習與成長的小孩。
很多人在教養孩子發現問題後,會重新審視自己跟原生家庭間尚未解決的課題,這也是我在第三次覺醒中的深切反省,因為我們想把孩子教養好,就必須去面對自己生命中尚未處理好的事情,比方說跟父母和手足的關係,還有相處模式。如果沒有透過覺察與改變,我們會很自然復刻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直接套用在對待下一代身上,但這樣做卻不一定正確。
教養就像是面對自己生命的鏡子,我們在看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之後,會發現他說的話、做的事,怎麼都跟我們這麼像﹖這樣的發現,會讓我們對教養的態度更慎重,更謹言慎行。同時,發現生養孩子的不容易之後,會讓我們回過頭感謝父母當初的養育之恩,並藉機修補之前親情有漏洞或缺損之處。
為人父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覺醒中,找回失去的自己,慢慢變圓滿與睿智,這需要我們持續保持學習。
#感謝孩子,讓我學會如何成為好父母。
我們把孩子從子宮中擠壓而出生,孩子卻把我們擠入自我成熟的陣痛之中,因為我們要給孩子做示範,所以要不停學習與優化自己。看著是我們在教養孩子,但孩子帶給我們的反饋和省思,其實遠比我們付出的多。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你才不會覺得自己在付出中,一直在被虛耗與掏空。
保持覺察與調整,協助孩子完成階段性的需求與成長,當孩子愈長大,父母也愈成熟,生活就會如倒吃甘蔗,愈來愈甜蜜與和樂。
延伸閱讀: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幼兒園哭多久 在 兒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的孩子上學哭了多久?│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58
上篇選擇幼兒園的峰迴路轉文,獲得一些媽咪共鳴,看著那些留言,想想我們還真是不容易啊,對自己的工作可能都沒那麼周詳和毅然決然,孩子的事就是馬虎不得。更覺得大家多分享自己的經驗,真的多少能幫助到正拿不定主意的家長,或正難熬的父母。
豬寶上學一週,除了第一天傻傻地被牽進去,很平靜地說再見,接下來每一天上學都要上演委屈的類虐嬰情節。看他這樣哭,對媽媽真的是虐啊!幾次在家看我換衣服就哭了,讓我心生「不然今天請假好了」的念頭,想想慈母多敗兒,我若不夠堅定,他便無法堅強了。不只耐心,每天早上都在考驗我的創造力和演技,想一個最好玩的誘因,讓他期待放學。
接送路上,偶爾會看到其他媽媽抱著同樣哭臉的孩子,站在距離學校一個轉角的屋簷下,溫柔地安撫孩子;也有媽媽推著推車,孩子走在前面邊哭邊生氣,媽媽一臉習以為常的無狀態;當然有一些瀟灑的男兒,下了車,頭也不回,自己走進學校,機車上的爸爸倒也乾脆,咻地離去。曾有個家長在等紅綠燈時跟我說,習慣就好,他的孩子都哭半年了,我還真哭笑不得。
然而,不管是哪個狀態,我都感覺到愛,和一種大人正在學習當家長的可愛。令人欣慰的是,老師們很包容這些不夠俐落的羈絆,常蹲在一旁一起等待,等孩子跟家長都整理好情緒,等我們都能舒服些放開彼此的手。不過,還是希望豬寶一天比一天哭得少啦,否則每滴眼淚都在凌遲媽媽的心呀!你的孩子上學哭了多久呢?
他上學後,一家生活明顯起了變化。小孩好容易被制約,於是,我們的作息都更靠近他一些,我竟然比從前早睡,認真吃三餐。週末,他一樣七點多就朝氣蓬勃地起床,為了消耗他的體力,再讓他規律午睡,我們想盡辦法規劃、填滿行程,無形中把週末過得分外充實。
週日晚放倒豬寶後,我癱坐在沙發上,跟老公說:「我怎麼覺得這週末比以往都累。」他大笑認同,卻也心滿意足。這樣的變化,對我們一家來說很正面;於心理層面,我們也更能感受到相處時間寶貴,不得浪費。缺點就是多了一堆東西要洗,三色碗、運動服、睡袋、棉被等,還要幫他刷室內鞋!容易嗎我們?
說來說去,我能在這裡笑著回顧,我知道是因為我們信任這間學校、信任孩子。我很意外自己在他第一天上學時,絲毫沒有想哭的感覺,不是我很捨得,而是期待大過不捨,我知道他會很棒。儘管他早上還是會哭,每天回家後的心情和食慾都很好,一週內技能值激增,第二天就學會自己脫鞋,第三天主動幫我洗碗,第四天開始會叮嚀我走路慢慢走、爸爸開車要慢慢開。
回想之前與K幼兒園的糾葛,也許我是真的不夠信任吧!才會滋生那麼多煩惱和疑惑。如今,我們只有保持好奇也格外珍惜,跟孩子一樣,從頭學習教育、學習當家長;永遠張開手臂,期待他奔過來跟我說,今天在學校玩了什麼、開不開心。
撰文、攝影:薰鮭魚
薰鮭魚│斜槓到不行的地方媽媽,育有一兒豬寶。正職網路媒體總編輯,兼差各類文字工作,偶爾韓貨連線,夢想開奶茶廳。專業是文字,專長是把小孩養得很大;例如身高PR97的豬寶,和家裡那隻體重上看16公斤的肥貓。生活有時很像鬧劇,可能老公太像諧星, 薰鮭魚的採訪手記 、豬寶的IG: zubaobaoyuan,歡迎光臨。
官網版:
https://www.er-taiwan.com/blog/posts/%E5%85%92%E7%89%A9%EF%BD%98%E8%96%B0%E9%AE%AD%E9%AD%9A-ep58-%E4%BD%A0%E7%9A%84%E5%AD%A9%E5%AD%90%E4%B8%8A%E5%AD%B8%E5%93%AD%E4%BA%86%E5%A4%9A%E4%B9%85%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