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大減速》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上面,當列車突然剎車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被往前拋。只有在事後回顧過去,你才會察覺,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快向前移動了。我們就像是被往前拋的乘客,誤以為世界仍然在加速,卻沒察覺到周遭的一切已經開始放緩。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ow-dow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大減速》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在這本書裡,他揭露了一個人們很難察覺的事實:「世界並非加速前進,而是開始慢下來了」。這些成長趨緩的領域包含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
近代的人們覺得快速成長是常態,但是作者以實際的數據顯示,趨緩的成長和穩定的步調才是世界得以永續生存的條件。而綜觀各項領域的指標來看,各國的發展漸漸邁向更加緩慢、穩定和平等的狀態。只是在這些樂觀的背後,仍有一道不能忽視的難題:世界平均溫度的增溫速度持續加快。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趨緩的成長是好事,不需要因此擔憂,而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往真正重要的事。這本書多達480頁且偏內容「硬」,篇幅有大量的圖表和資訊,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書中呈現的「事實」反而很有意思,因為它刷新了我的老舊認知。以下針對書中概念導讀並且列出我覺得有省思的部分。
.
#鐘擺效應
.
這本書多達67張圖表,作者在他的官方網站公開全部的圖片,並且都有「GIF 動畫」的呈現方式。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搭配這些動畫,讀起來更加生動。要讀懂這本書首先要懂一個叫做「鐘擺效應」的原理,如同下圖所示,當鐘擺擺盪從左邊的「高點 1」逐漸加速擺盪到「低點 2」的時,速度最快。當鐘擺從「低點 2」擺盪到右邊的「高點 3」時,速度緩慢下來直到靜止為零。
作者透過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就是,人類在近代工業化和數位化的年代,一直體驗到了「高點 1」到「低點 2」的「加速時代」。可是自從1970年代開始,世界的各項指標其實漸漸地減速,變化越來越慢,實際上是走入了「減速年代」。只是人們的心中仍然有一種錯覺,覺得時代會越來越加速,變化會越來越快。但實際的情形卻剛好相反,這本書就是在說這件事。
.
#獨特的時間線圖
.
這本書中使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時間線圖」來詮釋所有的資料。比起常見的只看「時間vs.總量」的趨勢圖,這種時間線圖可以表示出數值的「變化的速度」,用這個方式更能清楚顯示各種趨勢的演進。在這個時間線圖中,Y軸仍然代表數量的絕對值;X軸則用來代表「變化的速度」,越往右邊的資料點代表「增加的速度越快」,越往X軸左邊的資料點代表「減少的速度越快」。接下來的各項討論會引用作者官網的動畫來說明。
.
#趨緩的人口數量
.
作者直言,從來就沒有「人口定時炸彈」這種東西,世界的人口成長必定會持續趨緩。作者的這項觀察,也同樣在讓我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大為改觀的《真確》書中被詳細提及。
以下這張圖呈現了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成長預估,從2017年以來人口的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來到了2090年人口會達到110億人。作者針對世界各國的人口成長做了更細緻的統計,他認為聯合國高估了這個成長,真實的人口數字到了2090年應該只是會落在90億人左右。
作者分析了中國的人口狀態,不同於我之前以為中國還會有人口紅利,現在中國呈現了一種「穩定」的階段,就像鐘擺已經擺到頂端,人口增加的速度正準備降低了。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國家日本,則已經正式走入了「減速」的階段,人口的增加速度持續降低。放眼望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成長都即將邁上這兩種階段。
同樣減速的還有「生育率」。整個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進步、嬰幼兒死亡率的降低,讓人可以少生好幾個小孩。當人們相信社會有辦法照顧你,會生得更少或只生一個,因為不再需要養兒防老。尤其當女性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權利提高之時,她們有權提出與傳統父權社會不同的聲音,她們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生、要生幾個。
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試圖提升生育率,但是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我回想到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仍不樂觀」這類新聞,這究竟是「經濟不景氣」貨「政府不爭氣」惹的禍?還是「全民教育程度高」和「女性擁有更平等的權利」?從書中的資訊給我的想法是,人口和生育率的趨緩,不是一件壞事,它本身就是世界必然的趨勢。
.
#趨緩的經濟成長
.
隨著人口增長的趨緩,許多人一定會認為經濟恐怕就此完蛋,會不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趨緩了?對,一定會。作者統計了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某一特定時期在某一特定地區內,所有完成的貨品和提供的勞務之總值),整理成以下這張圖。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世界整體的GDP總值雖然持續上漲,但是成長的速度都已經慢了下來。其他的經濟指標例如學貸、車貸、房貸和國債,總額雖然持續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都出現了趨緩。如同動畫的鐘擺一樣,經濟的成長也開始減速。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的成長更加趨緩,但是這對地球的生態永續反而是好事,更少的製造、更少的汙染、更少的浪費。這或許是一個經濟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這個經濟趨緩的過程,在西方常被誤認為是經濟下滑,或者跟中國的崛起扯上關係。實際上,從書中的資料不難看出,中國正出現史上最大的生育率趨緩,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時在急劇減速。作者對這件事下的結論是,這其實只是資本主義轉型結束的新狀態。因為資本主義強調的成長和擴張本身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穩定狀態」。
我從書中的各類觀察發現,作者從英國學者的角度去分析美國、歐洲、亞洲、大洋洲各國的狀態,其視野更顯得宏觀。歐洲(尤其北歐)各國已經開始適應這種趨緩,打造許多對應的社會福利和機制,而且人民幸福指數高居世界之巔。只有美國老大哥認為自己的經濟砸鍋是中國的錯,這也不難看出美國想要奪回世界霸權地位的別有居心,但我認為即使美國最後「贏了」這場經濟對抗,資本主義的歡樂派對將無以為繼。
.
#趨緩的知識數量
.
作者認為,全世界的「數位數據總儲存量」雖然持續呈現指數級的成長,但是有意義和值得留存的「知識資訊量」並沒有以指數成長。數位訊號讓我們容易「複製」、「傳遞」和「儲存」,但光是儲存大量無用、過時、多餘的資訊,對於人類知識的增進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維基百科從2001年開站以來,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急速攀升,到了2007年增加的速度達到最高峰,但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反轉。自此之後的每一年,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都持續減緩。雖然到了2019年的條目總數超過了600萬筆,但是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全世界大多數的人感興趣的事情介於100萬到200萬件之間(百科全書紀載的數量都遠少於100萬則),因此之後增加的條目都比起以前的「更不有趣」。現在追加的新內容,充斥著一堆只有條目的標題和簡介、卻沒有詳細內容的「小作品」等著別人去補充資訊。垃圾資訊量的成長速度遠高於真正的知識資訊量。
還有另外一個跟知識資訊量有著類似趨緩跡象的東西:「書籍」。根據書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新書數量的增加速度也持續在減緩,看起來新數據和新想法的產出速度都在減緩下來,作者評論道:「這是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我自己反思的事情是,不要隨著資訊洪流起舞和追隨「更多」的資訊,反而要仔細篩選、挑揀高品質的內容。要去主動連結和創造出自己的洞見,或許,「少」即是多。
.
#加速中的地球暖化
.
作者談了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都正在「減速」,這對地球永續是好事,對社會公義是好事,但是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危機:「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下圖可以發現,溫度的變化一直往右上角發展,代表增溫越來越快。這個數據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呈現很強的關聯,遠在2010年左右還有許多反對地球暖化的學說,但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實際的數據,幾乎沒人在辯駁暖化效應正在惡化的事實了。
作者引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 潭雅.斯蒂爾(Tanya Steele)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第一個知道自己正在毀滅地球的世代,也是最後一個還能做些什麼的世代。」雖然人類對於衛生、貧窮、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也克服了許多難關,但是對於溫室效應的挽救,卻顯得束手無策。
如同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和災難,其嚴重程度不斷打破歷史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平均溫度上升的必然。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趨緩的現象。只能祈禱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戲碼盡快落幕,或是美國什麼時候才要覺醒帶領世界各國一起迎戰真正的敵人「地球暖化」?人類是否能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役,或者事後回顧去奚落當初的無所作為?
.
#後記:放慢不是壞事
.
《大減速》的作者透過這本書帶出一個觀念:「人類過去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停滯和緩慢成長的平衡狀態,就只是沒有像現在這麼『急遽變化』而已。」我們正走向逐漸的減速,只是當停滯到了極點,又會出現下一次的加速變化(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從書中的各類數據看來,以及世界各方面的趨勢顯示,這是一個成長趨緩的年代(除了溫度加速上升)。我們要警覺那些舉著大旗吶喊「加速經濟成長」和「重返成長榮耀」的人物和口號,事實是趨勢早已改變,而且舉世皆然。我們已經不是乘坐在加速的列車上,也不該繼續乘坐下去。
作者認為趨緩帶來的另一項好處,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質問,那些「我們祖父母和父母輩沒有質問過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代變化得太快、出現太多新鮮事物了。未來我們遭遇的無論科技、經濟、生活模式的變化速度,都可能會來越慢(看看令人失望的 iPhone13),如何降低自己對加速的期待,過上理想和滿足的生活,成了我們這代人的新課題。
最後,我想引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Bezos)談打造商業策略的一句話:「與其問未來什麼會改變,不如問未來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以這個回答去打造你的事業。」套用到我們自己的人生,享受親人、朋友和家庭的快樂相處時光,或許就是那件不會改變的事情。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思考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並以此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LOW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jW9fkV
使用期限:9/26~10/2
.
感謝 聯經出版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彼得爸與蘇珊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
幼兒 圖 像 紀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小孩越玩越聰明 🔔 歐美三大玩教具品牌聯合開團
🔔 Learning Resource、Smart Games、Janod
➡ 團購表單:https://gbf.tw/ax3oi
➡ 雯章心得:https://yehyeah.com/lr/
我喜歡買可以玩很久的玩具,就可以看出小孩的進步,自己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這次國外三大知名玩教具品牌聯合開團,讓大家一次買足。
美國Learning Resources是專門開發設計教具的品牌,很多幼兒園、早療機構都使用,做為教學輔助的教具,更榮獲多項大獎。
法國Janod最有名的就是磁鐵遊戲書,丸柚學校暑期課程,也有買這個磁鐵書送每個小朋友,還有磁鐵世界地圖,真的很值得收藏。
比利時SMART GAMES最有名的就是童話故事桌遊,設計很可愛也可以玩好幾年。
我們家玩了兩年多,很多都沒有玩膩。不僅好玩,更可以促進多方面的發展。文章有詳細的介紹喔。
------
✅ LR轉轉齒輪建構系列超好玩,齒輪除了可以平面延伸之外,也可以變成立體的。只要轉動一個齒輪,其他都會連動一起轉,超好玩!讓孩子認識齒輪連動原理,培養專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覺得至少要買100pc才夠玩。寵物樂園多了動物還有摩天輪,丸子比較愛這組。
✅ LR超級水果派柚子很愛,玩了兩年還沒玩膩。有兩支小夾子可以夾水果。透過夾取的動作,可以訓練手部精細動作的靈活度,並且學習分類顏色、分辨形狀、數數…等等。
✅ LR溜溜軌道丸子超愛,可以自己拼湊磁鐵軌道,看球滾下來很刺激。可以吸在冰箱或是白板上,創造不同的軌道讓球滾到終點。
✅ LR我會看時鐘時針無法硬轉,要轉分針才會動。可以了解時鐘的運作。上面有標示秒數。有很多張活動卡,可以讓小朋友紀錄自己平常生活作息的時間。還有數字時間和時鐘配對卡
-----
Smart games把經典童話故事做成桌遊,小孩都很喜歡。從外觀設計到玩法,都有非常多巧思。每套都有附贈一本圖畫故事書,可以練習說故事的能力。
每款都有兩種玩法,有分不同難易度,可以從3歲玩到7歲。每款都需要動腦筋解題,可以訓練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更能促進多項發展。像是空間概念、策略規劃、解決問題、邏輯推理、語言表達…
✅ Smart games三隻小豬是要把不同形狀的房子放進遊戲板裡面,一種是要把小豬關進去,避免被大野狼吃掉。另一種是小豬蓋房子,小豬要在房子外面。需要花很多時間嘗試,很好玩。
✅ Smart games小紅帽是要把正確的路徑放到遊戲板裡面,幫助小紅帽走到奶奶家。進階玩法是,要讓大野狼跟小紅帽走到奶奶家,但大野狼路徑要比較短,因為故事裡大野狼是先到奶奶家的。
✅ Smart games睡美人是走迷宮遊戲,有四片拼板,有四種難易度。要讓王子通過荊棘迷宮到城堡救出公主。另一種玩法是,要把噴火龍擋住王子的路,不讓王子通過。
------
✅ Janod磁鐵世界地圖真的很值得入手,我還沒看過市面上有類似的東西!上面有中英文地名,還有各國家特色與文化風情。運用拼圖的方式,讓小孩更容易記住地理位置。台灣也有在裡面喔!有繩子可以掛在牆上,不占空間。
✅ Janod磁鐵書的造型就是一本硬殼書,盒蓋就是磁鐵板,很精美。磁鐵厚實質感很好。有非常多款式。小雯最推薦有趣的臉、四季、交通工具、英文字母拼字、幾何創意拼。
------
➡ 團購表單:https://gbf.tw/ax3oi
➡ 雯章心得:https://yehyeah.com/lr/
➡ 運費計算:本島滿1500元免運,未滿收$100,外島運費均收$280,國外不寄送。
➡ 付款方式:刷卡/匯款(虛擬帳號)
➡ 出貨日期:10/3 結團後陸續出貨
➡ 客服資訊:
客服信箱:morefuncreate@gmail.com
客服電話:02-22883985
----
加入後才不會漏掉開團訊息
▶️ 團購社團:https://reurl.cc/Kkr4Qm
幼兒 圖 像 紀錄 在 竹亭聽雨 - 小咪媽咪三寶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開團 🚗#Qbi益智軌道磁吸玩具🚗 #親子同樂
最受大人小孩歡迎的Qbi積木團來了,100%台灣團隊設計製造,結合磁性積木➕軌道車車➕空間組合➕益智闖關遊戲,從小到大有不同玩法的益智STEM玩具就在這🔥
🛒專屬優惠👉https://reurl.cc/pxdeR8
Qbi益智軌道磁吸玩具是一套很紅的創新玩具,透過各種形狀的磁吸積木建構成具有高低起伏與轉彎分岔的軌道,搭配不插電 #迴力車 或 #慣性車,憑藉起跑力道與速度來跑完全程的有趣益智遊戲。2021年新款還新增了彈跳橋以及貨車送水果遊戲,跳到橋上ㄉㄨㄞㄉㄨㄞ更有動感與挑戰性了!
先來看好玩開箱文👉https://0rz.tw/drQTC
這次開團有三種系列:
1⃣ #成長探索系列
【幼幼同樂組】適合2~4歲,軌道有白框線較顯眼,還有超級市場送貨組好好玩
【兒童同樂組】適合5+歲,全新彈跳橋更有挑戰性,有斜坡和停車場,組合變化多
2⃣ #擴充系列
【成長探索包】包含彈跳橋+超級市場送貨組與基本方塊,適合擴充經典系列或任何Qbi積木組,相容度100%
3⃣ #經典系列
【經典同樂/雙人/獨享組】適合3+歲,軌道有黑框,搭配斜坡和停車場,經典耐玩
經過小咪媽咪三寶們的實玩紀錄,發現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玩法,真的好耐玩~
👶2Y團團➡當成積木塊來堆疊排列,但Qbi的磁吸設計很特別,不管從哪個方向接觸都可以吸附上去,因此嬰幼兒玩起來更直覺簡單。積木顏色鮮明還可以認識色彩。
👦3.5Y球寶➡超愛車子,可以學習按照圖卡來拼湊較簡單平面的軌道,或是自己嘗試串接一條軌道來嚕車車。
👱♀️6.5Y小小咪➡適合兒童組的年齡,會按照圖卡拼出複雜的立體結構關卡,也能試著控制車子順利過關。有時也會跟球寶用Qbi積木來蓋建築玩車車扮家家酒遊戲。
👩🦰小咪媽咪➡陪玩時忍不住嘗試各種組合,試看看能不能挑戰成功,玩得最熱衷😆
Qbi益智軌道磁吸玩具既有各種角度都能吸附的磁性積木的拼湊樂趣,又能玩軌道車遊戲,每顆方塊都有六種軌道形狀,還能搭配斜坡、彈跳橋、停車場、送貨通道....等配件組合出各式各樣不同的地形,最後讓慣性車或迴力車順利抵達終點則考驗玩家的手感與力道控制,真的是一款很有趣的益智闖關遊戲! 大人小孩們都像在玩遊戲過關斬將的感覺,但又能遠離3C螢幕,真的是魅力無窮的一款玩具,非常值得趁這檔限時優惠團購買回家!
❤️🧡💛💚💙
■ 團購連結: https://reurl.cc/pxdeR8
■ 團購日期: 9/13 ~ 9/19 23:59
■ 開箱文: https://0rz.tw/drQTC
■ 跟團禮:
買【幼幼同樂組】 送 #慣性小跑車乙台(顏色隨機)
買【兒童同樂組】 送 #兒童卡片挑戰卡*20題
買【經典同樂組 】送 #幼幼學習圖卡第一集
幼兒 圖 像 紀錄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研究顯示
給寶寶看視覺圖卡
可以幫助寶寶的視覺發展及神經發展
於是我們就買了圖卡想說來個美好的親子互動
(光用想的就覺得那畫面好美啊)
但實際上卻是.........
=========================================================
上一集⬇︎
Vlog | PressPlay新辦公室開箱Tour
https://youtu.be/IF-s7WSRrBA
熱門影片:
彼得爸與蘇珊媽水中生產 | 溫柔生產 | 全紀錄 :https://youtu.be/6SqVOTw5buk
cody有了一日褓母 | 今天爸媽放風去 Feat.古娃娃、喵喵:
https://youtu.be/m8ETJJMSPyc
孕婦畫肚皮迪士尼系列:
https://youtu.be/Hg5JGpzoodw
抓到了有個洞 | HRV交車:
https://youtu.be/h8FqxkBpHxc
Cody爸比媽咪先回家囉:
https://youtu.be/WoS_mr07qIE
susan水中生產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sQSXpYOifmY
彼得爸與蘇珊媽婚禮mv:
https://youtu.be/pz3mfpYxj0I
彼得爸與蘇珊媽求婚紀錄:
https://youtu.be/dEQhWmkiDiE
=========================================================
拍攝工具⬇︎
相機:canon 80D iphone 7 Gopro5
麥克風:RODE video mic pro
腳架:JOBY GorillaPod Focus & Ballhead
空拍機:dji spark
=========================================================
剪輯工具⬇︎
final cut pro
=========================================================
幫我們一起完成字幕吧⬇︎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wxjIrUCgWmOKN1oDqiL_lA&tab=2
=========================================================
視覺發展 X 神經發展 X 專注力 X 親子互動
為什麼Baby需要視覺圖卡 ?
★視覺發展★
「六個月的幼兒視力發展大概到0.6左右,直到一歲視力才會跟成人相同。所以這段期間內,如何促進視力發展,對眼睛的刺激很重要。零到六個月時可以使用黑白顏色對比的簡單圖案視力卡,來刺激小嬰兒的眼睛,促進視覺發展。」---------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許庭榕
★神經發展★
研究指出,嬰兒在兩個月大時,視覺神經的連結處會快速發展!這時看越多視覺刺激的圖卡,神經能發展得越好。
規格:
20張圖卡,雙面設計,共40種圖案;盒裝,32K(130*188mm)。
商品特色:
1.安全——採用圓角設計;環保大豆油墨印刷,幼兒獨立操作時也不擔心。
2.方便——單卡操作,可置於嬰兒車,每日替換主題;或由家長操作,左右移動,增進幼兒追焦能力。——盒裝設計,方便收納。
3.專業——與國內新銳畫家xixi合作,專為台灣寶寶設計,貼近生活——奶瓶、小熊、小企鵝等圖素,貼近Baby生活,有效刺激視覺&腦力發展。
4. 豐富—— 張數多,家長與幼兒可同時使用,互動。可愛、高彩度的圖像設計,能有效吸引幼兒注意。
名人推薦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 小兒神經科 主治醫師 許庭榕 專業推薦 =
合作邀約⬇︎
petersusan0625@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IZcol60aUQ/hqdefault.jpg)
幼兒 圖 像 紀錄 在 路RuSiR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次的DLC除了佛萊迪親自上場之外,還多了新的人物以及電影場景中的新地圖呢!
更多影片點這裡→https://goo.gl/JzrWb4
黎明死線播放清單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_A7cMYip1Q&list=PLq0LLEuv4Oogp4GUabNfBJmO54SaIonC3
友情演出:阿神、阿蛇、工藝、條紋
另譯:黎明殺機
※發問前請先點開完整資訊※
目前因為副頻道直播有點問題,暫時改回主頻道開台,紀錄檔依然會在副頻道上傳。
每天何時直播什麼遊戲都會在臉書專頁寫明,有時變更或耽誤請見諒。
主頻道直播網址 https://gaming.youtube.com/user/nksh20434/live
──台龜──(請遵守下面這一隻,牠很兇的。聊天台時規則較少但還是麻煩拿捏一下)
∵嚴格禁止「劇透/破梗/提示/教學/建議(遊戲有挑戰才好玩)、讓人不悅的言論(包括87)、求關注(實況很容易沒看到)、洗頻」違者禁言,情節嚴重者直接封鎖。
∵重複性高不回覆「聊其他遊戲、問幾點開幾點關、這什麼遊戲好不好玩要不要錢、幾歲住哪帥不帥開不開視訊」一律刪除,重複留言者禁言。
∵其他備註「w會無法顯示、留言頻率限制在10秒、影片留言請在同一串、沒有頭香沙發、暫停新增好友名單、請勿觸及任何個資、可以宣傳其他頻道但是一場直播限一次、推薦遊戲請至臉書專頁」煩請遵守。
∵管理員很辛苦請不要爭論(爭論者直接禁言),直播時容易混亂或誤判,如果有誤鎖或是需要解鎖請於臉書專頁私訊。若是直播中言論讓你感到不開心,請於臉書專頁告知,我會誠心道歉。
∵這裡是我們的玩樂房,吐口水,就別怪人賞你巴掌。我脾氣很差也管很多,要是不能乖乖的,就去別的台吧,人生苦短,有更適合你的頻道。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usiru20434
《巴哈小屋》http://home.gamer.com.tw/homeindex.php?owner=NKSH20434
──配備──(能否跑動遊戲請直接詢問原價屋或巴哈討論板)
直播程式:OBS / 剪輯軟體:Aviutl
CPU:i7 6700 / RAM:DDR4-2400 16G
主機板:技嘉GA-H170-D3HP
顯示卡: MSI GTX970 4GD5T OC 鎧甲虎
鍵盤:Tt eSports Knucker
螢幕:Acer KG271
滑鼠:雜牌電競滑鼠 / 耳機:ROCCAT KHAN PRO
麥克風:Blue Yeti USB
電腦桌:租房子附的 / 椅子:人體工學升降椅
──簡介──
直播主:路(RuSiRu)、魚仔
年紀:6歲、16歲
感情狀況:放閃中
寵物(貓):點點、琪琪、燈燈
居住地:暫居地球
台龜馴養員:楊廣、南瓜、楓語、小小貓
Discord管理員:奈特、萌萌、楊廣、南瓜、楓語、小小貓
──常見問題集──
Q: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A:系統錯亂,無法判別。
Q:帥不帥 A:有自信就帥,而我很有自信。
Q:要不要露臉 A:臉書專頁有照片,視訊不開,你是看顏藝還看遊戲?如果真的想看,請自行在螢幕右上角貼一張宋仲基的照片,。
Q:為什麼看不到訂閱 A:只有聰明的人才看得到。
Q:有沒有女朋友 A:請往上拉,答案在上面。
Q:圖像是誰畫的 A:魚仔。
Q:魚仔是誰 A:是笨蛋。
Q:魚仔是我的誰 A:說出來會閃死你喔。
Q:年紀多大 A:請往上拉,答案在上面,比較小那個。
Q:你有用變聲器嗎 A:小朋友可能會當真,我只好說沒有了,真可惜。
Q:要怎麼樣才能當管理員 A:可以倒過來默寫台龜請再聯絡我。
Q:哪裡人 A:外星人。
Q:住哪裡 A:你心裡。
Q:有沒有玩手機遊戲 A:沒有。
Q:為什麼不玩手機遊戲 A:我覺得電腦遊戲比較好玩。
Q:怎麼認識阿神的 A:加拿大北方墜機時認識的。
Q:為什麼多人影片的時候都不太講話 A:怕搶到話。
Q:為什麼想開實況 A:這要從三百年前說起,是個可歌可泣的勵志故事,不過我怕字太多你會不想看,所以簡單縮成三個字。因為,我開心。
Q:為什麼不和誰誰誰一起玩 A:管那麼多,你住海邊喔?
Q:為什麼不玩什麼什麼遊戲 A:唉唷,海龍王喔?
Q:這款遊戲不是玩過了嗎? A:這家爌肉飯不是吃過了嗎?認真?
Q:為什麼一直說早安 A:等我想到再告訴你。
Q:幾點關台 A:直播就跟愛情一樣,什麼時候結束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當下。
Q:畫質怎麼這麼差 A:剛上傳都是360P,可以晚點再看,至於直播畫面差,可能是網路問題。
Q:怎麼這麼LAG A:機房有人打翻泡麵了。
Q:這款遊戲好玩嗎 A:就跟人生的意義一樣,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Q:這款遊戲多少錢在哪裡下載 A:請自己找,小時不Google,長大豬隊友。
Q:遊戲漢化在哪邊找 A:真的真的找不到再問我。
Q:沒有信用卡要怎麼買Steam的遊戲 A:請搜尋"VISA金融卡"。
Q:有沒有養寵物 A:請搜尋"路的小虎爺記事"。
Q:我是學生嗎 A:已經不在學校念書了,但是人生的課題永遠沒有學完的一天。
Q:是不是全職Youtuber A:不是,我的正職是守護宇宙和平。
Q:喜歡看電影嗎 A:喜歡。
Q:喜歡看動畫嗎 A:喜歡。
Q:喜歡看漫畫嗎 A:喜歡。
Q:喜歡吃美食嗎 A:喜歡。
Q:喜歡看書嗎 A:喜歡。
Q:喜歡長澤雅美嗎 A:喜歡,我也喜歡戶田惠梨香和新垣結衣。
Q:如果我媽和魚仔同時掉到水裡要救誰 A:救魚仔,因為我媽會游泳,笨蛋魚仔不會。
Q:為什麼想開實況 A:......給我往上拉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LGpqsBEcmA/hqdefault.jpg)
幼兒 圖 像 紀錄 在 【我是未來人圖像記錄師1】圖像記錄師,記錄蝦咪毀?《青春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根據調查,未來5年內,有500萬個工作會消失,但也因為新領域、新科技發展,將會創造約20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聽完一場演講卻不 ... ... <看更多>
幼兒 圖 像 紀錄 在 Cupos享畫。視覺圖像記錄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Cupos享畫。視覺圖像記錄, Taipei, Taiwan. 6249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 13 were here. 享畫──帶你碰撞出一趟好奇與可能性的奇妙旅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