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也能拍成這樣🎥
近年來,廣告和電影(短片)的分界越來越模糊。以傳統的廣告而言,通常帶有明確的商品和行動呼籲,並且在有限的篇幅和主打大眾易讀性之下,往往在視覺語言上並不需要過度講究。然而,台灣電力公司近期發佈的最新形象廣告,卻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堪稱是近期我看過最有質感的廣告作品之一。
當中以線條帶出律動的方式,讓人想到臺北市政府《2017 臺北世大運-TAIPEI IN MOTION》形象廣告(劉耕名、尹國賢、程紀皓執導)。而其中快速移動的光影,也呼應了台北金馬影展《金馬57年度 CF》形象廣告(徐漢強執導)的片尾標誌動態設計(齊慕夷設計)。
在短短 140 秒之內,許多自然和人文景象交錯而成的蒙太奇畫面,也讓我不自主地聯想到了許多電影的場景——《星光雲寂》的湧動雲海、《異星入境》的壯闊山谷、《X戰警2》的水庫大壩、《小丑》的上升階梯、《登月先鋒》的眼神輝映、《南巫》的汪洋孤舟、《日子》的店鋪街景、《幻愛》的地鐵炫影、《007:空降危機》的大樓霓彩,與《悲慘世界》(2019)的方格住宅等等。
雖然全片沒有台詞、亦無字幕,但卻由活潑且色彩溫和的線條與幾何圖形貫穿其中,展現原始素材影像與電腦特效後製的緊密契合度,也導引著觀眾的目光。好的影像本身即有自己的生命和多層解釋的可能性,在刻意不考究原創作者的動機和此些元素的象徵意義之下,我試圖提供一些自己的觀察和想法。
首先,全片以噪動的手持攝影揭開序幕,將觀眾置於大自然之中。崎嶇的山稜線、跌宕的雲海、蜿蜒的林間,昭示著一種不安,抑或是為接下來的旅途而感到按耐不住的興奮。緊接著,我們從大自然的不規則線條,輾轉來到了人工而整齊的都市天際線。方格的道路、對稱的窗格、平行的枕木紋、置中的階梯,一切是如此的井然有序,卻彷彿少了一點生氣。
此時,我們看到紅色的光線從柏油路上拔地而起,緩緩往上拋出,劃過了整座城市的上頭。而在彼處,另一束黃色的光芒呼應而起,從大海生成、掠過平原、穿過山谷,逐漸劃成一個圓圈。第三條藍光,則是穿梭在玻璃帷幕大樓之間,在窗戶和太陽能光電板上反彈折射,最終形成一個浮動於城市之上的大方形。
創作者透過畫面置中的固定形狀作為發想,一連串的快速剪輯分別串起了黃色的圓(鳥瞰的叢林和山谷)、藍色的方(電塔、大樓、美術館、展演中心),以及紅色的三角形(健身房、三叉路口、機車海)。若引用古人「天圓地方」論,那麼或許圓就代表著天(大自然),方則是以地作為延伸的城市風景(文明與文化),而三角形或許可以解釋為安居天地之間,和諧、穩定生活的人們。
彷彿回應著片頭的慢動作與靜態冥思,片末則彷彿按下了氦氣的衝刺開關,以三色線條/三色圖形快速地引領著觀眾穿山越嶺,從都市一路飛到了海岸邊。三條色光隨著電纜收束成一。鏡頭持續快速往右橫移,所到之處烽火般接連亮起,點亮了一戶戶人家、點亮了一家家生計,鏡頭拉遠一看,更是點亮了一座輝煌的城市。
片尾,謎底揭曉,上班族若有所思地看著遠方莞爾,三個圖形拼湊成台電的標章。片中精心安排的水庫、風電機、太陽能光電板等等,以及大自然與人文社會共榮和諧意象,不難看出業主想要強調的永續願景。而影像中埋藏的各種有趣隱喻,例如以開關和啟動象徵迎向明天的希望,也讓我們看見,除了達成宣傳目的之外,廣告影像仍蘊含更多的想像和可能性。
.
.
▍影像廣告這裡看:https://fb.watch/v/4-CHu6DHg/
▍尋找台灣之力-創意分享活動詳情請見留言區
#尋找台灣之力創意分享
#活動大獎AirpodsPro
#本篇為拋磚引玉
序幕帷幕 在 大人物 - 創意生活設計好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屏東 #落山風藝術季 倒數一週!
全台唯一玻璃帷幕「 #看海美術館」、鏡面沙灘歇腳站在屏東!經過兩年的籌備,第二屆屏東落山風藝術季在有著「落山風之吹風看海地」之稱的屏東縣 #車城鄉 海口港揭開序幕,這次活動共有 34 組風動藝術裝置、當代聲響藝術音樂會、社區劇場以及在地文創工作坊等。
活動以《 逆風旅行 Headwind Odyssey 》為主題,規劃「氣象電影」、「科幻經典」和「時間旅行」三大主軸,以「喜愛迎風挑戰的旅人」為創作精神,製作 #裝置藝術、建築、雕塑、音樂、多媒體、攝影、平面設計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品。例如李維睦的「飛魚來了」和「走那飛魚」兩座因風轉動的魚形裝置、李蕢至以沙丘為靈感的大型竹編藝術裝置「風之夢土」,佇立在沙灘上隨風互動、極具詩意!
在南國的艷陽下讓髮絲暫時失去控制,體驗「羨海風、迺藝術季」的快感吧!
━━━━━━━━━━━━━━━━
Info|屏東落山風藝術季「逆風旅行」
時間:即日起至 2021/03/01(一)
地點:車城海口港
━━━━━━━━━━━━━━━━
👇🏻👇🏻👇🏻 第一則留言看風動裝置藝術作品
#大人物 #藝術季 #屏東
序幕帷幕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隨風舞動、顛覆想像
來屏東落山風藝術季 走訪海口小鎮逆風之旅
經過兩年的籌備,第二屆落山風藝術季18日在「落山風之吹風看海地」(車城鄉海口港)揭開序幕,這次活動共有34組風動藝術裝置、當代聲響藝術音樂會、社區劇場以及在地文創工作坊等。屏東縣長潘孟安、縣議員盧玟欣、林采穎、車城福安宮主委曾寶文、恆春半島觀光產業聯盟理事長林榮欽、屏東縣民宿協會理事長林淑敏、車城鄉民代表會主席陳政雄等地方仕紳均到場參與。縣長潘孟安表示,活動將持續展覽至明(110)年3月1日,邀請全國遊客趕快安排假期,來屏東「羨海風、迺藝術季!」
「經過落山風的洗鍊,讓恆春半島子民更顯強韌!」,縣長潘孟安表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東北季風翻過中央山脈於恆春半島陡降,形成強勁的落山風,是舉世罕有的地理現象。自小在恆春半島長大的他,最了解它的威力,過去落山風吹來了甜美洋蔥,但也吹走了許多遊客來遊玩的心,所以他們對落山風是又愛又恨。透過縣府團隊努力打造藝術季活動,讓藝術家和在地居民共同構想及創作,把「風」融入「藝術」,讓「風」被看見,也希望遊客們一起親身體驗這塊成長的土地。
「化一切阻力為助力,展現屏東驕傲!」縣長潘孟安特別強調,在近三個月的落山風藝術季活動展期間,屏東縣內同時還有「四重溪溫泉季」、「屏東聖誕節」以及1月底即將開幕的「屏東綵燈節」活動,屏東縣政府歡迎大家可以規劃個三天兩夜的屏東小旅行,但也呼籲大家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秋冬防疫專案,在出入公共場所時須配戴口罩,開心出門遊玩也要平安回家。
「原來我的家鄉這麼美」、「在海口村生活這麼久,第一次看到有這麼多人來」,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傳播處表示,2018年首辦第一屆藝術季活動時,收到許多的迴響與回饋,構思能夠凝聚社區情感的活動非常不容易,不只是吸引外地旅客的到來,還需要時間沉澱以及在地民眾的認同與參與,而這些都是對主辦方最大的鼓勵。
今年的活動中,以《逆風旅行Headwind Odyssey》為本屆主題,規劃「氣象電影」、「科幻經典」和「時間旅行」三大主軸,以「喜愛迎風挑戰的旅人」為創作精神,製作裝置藝術、建築、雕塑、音樂、多媒體、攝影、平面設計等不同領域的共計34座藝術品。例如李維睦的「飛魚來了」和「走那飛魚」兩座因風轉動的魚形裝置、李蕢至以沙丘為靈感的大型竹編藝術裝置「風之夢土」,佇立在沙灘上隨風互動、極具詩意!
明年1月2日則安排「海口風市集—藝術小農市集」及音樂會,邀請美秀集團、淺堤、問題總部、U.TA屋塔等樂團演出,以各自的方式詮釋本次藝術季「逆風旅行-科幻旅人」的主題。活動閉幕前最後一個週末(2月27日),則有市集及由劇團─「斜槓青年創作體」以海口社區為戲劇創作主題的社區劇場,帶領觀賞者進入海口港的故事裡;當日也有國際聲響藝術家為落山風藝術季創作的當代實驗聽覺饗宴,為「落山風藝術季」帶來有別傳統的閉幕。
此外,今年藝術季除了藝術裝置及系列動靜態活動外,在活動的基地─車城鄉海口港也同時做了硬體設施的大整修;原先的海口港候船室成了「看海美術館」,這是全台唯一面海的美術館,除保留既有的玻璃帷幕造型外,內部也針對後續的藝術展覽空間作了規劃,屋頂增設的觀景步道更可以一覽中央山脈尾段的山海大景,預期未來將是網美朝聖的拍照打卡地。原本的魚市場則成為待(呆)風樓,讓來往的旅人可以在此休憩、看海、發呆,未來也將配合活動辦理市集活動。
原沙灘旁的公用廁所則化身成「沙灘歇腳站」,在基本公廁外,更增設淋浴功能讓來遊玩的遊客可以簡單梳洗,整體建築外型也配合景觀進行改裝,走上2樓的景觀台就能一覽海景第一排,堪稱是全台最美的公共廁所!
更多活動相關資訊,可上「落山風藝術季」臉書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