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如何扭轉創作者在數位世界的困境◼︎
距離我上一次發行 NFT 〈知的所有〉已經過了快三年,接下來我將陸續推出新的 NFT,雖然這個詞從去年開始變得比較常見,但近來還是有不少人問我 NFT 到底是什麼?對音樂產業的意義又是如何?我想還是有必要好好說一下。
「什麼是NFT?」
用一個實體的收藏來比擬,我上個月透過網路在紐約 Morrison Hotel 藝廊,買了一張 Jeff Buckley 《Grace》專輯封面攝影(如圖)。這家藝廊所售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攝影師用原始的底片沖洗、簽名,再附上一張證書,若是限量作品還會寫上編號。
「這跟 NFT 有什麼關係?」
這就是一個實體世界的 NFT。
NFT 包含兩個部分——區塊鏈 token 和連結的內容。 Token 代表的就是簽名和證書,內容就是那張照片,只是兩者都是數位版的。
「但 NFT 的內容不用購買也可以得到。」
沒錯,所以購買 NFT 不是為了得到內容,甚至樂於和更多人共享這個內容,這是和實體最大的不同。
目前 NFT 競拍最高價的紀錄保持人——數位藝術家 Beeple,在數位藝術社群本來就頗有名氣,也累積了很多粉絲,但過去主要收入是來自接商業案而非創作。這個作品是他過去十幾年來,每天創作一件,累計超過五千幅數位藝術作品的集結,NFT 的內容則是把這五千幅作品拼成一個檔案,所以購買的人並不是買內容來欣賞的,因為每一幅畫縮小後都看不清楚細節了,真要欣賞,每一幅作品在網路上都看得到。購買的目的就是為了收藏。
這個改變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它產生了一個讓創作者和閱聽者雙贏的質變:
在數位世界裡,
過去,創作者銷售作品,必須限制內容的使用權。
現在,創作者銷售作品,是開放內容的使用權,並且鼓勵大家分享。
「所以買這個 NFT 買到什麼?」
買到的是這件作品的「由創作者所認證的所有權」。內容的部分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得到沒錯,甚至下載到硬碟裡,但只有持有這個 NFT 的人,可以說「我擁有這件作品」,而且在區塊鏈上做出無法偽造的證明。
「所有權的意思是著作權嗎?」
不是。就像你買一本書或一張唱片,你也不能隨意翻印這個作品,你只是擁有這個物件的所有權。
「那 NFT 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收藏的價值。
至於如何衡量這個價值,Beeple 在某一次訪問裡所提到的觀點我很認同,他表示,作品的價值來自於其受歡迎程度和流傳的廣度 (popularity),而數位作品因為沒有原始實體的存在,反而跳脫了空間的桎梏、可以用更多樣的方式被呈現,一幅畫可以出現在每個人的手機上、台北街上的廣告燈箱、紐約博物館內的 LED、東京的一棟建築物投影⋯⋯在不同空間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被呈現欣賞。
完美複製、無所不在,就像 Matrix 裡的電腦人 Mr. Smith,內容的病毒式擴散其實也就是這樣,而創作者也期待這件事的發生。
「所以 NFT 是不是都這麼貴?是在炒作嗎?」
作品的總體價值 = 單價 x 數量。一張經典唱片單價 20 美元好了,若賣 1000 萬張就是 2 億美金,那它的價值自然還超越前面 Beeple 的作品。所以創作者若是想讓粉絲們都能夠收藏,自然會提高發行量、降低價格,讓一般人也能入手。我認為若發行量和實體相當,那價格也不應該與實體有太大差距。
另外舉一個數位原生的例子,知名的 podcaster 寶博士日前在 OURSONG 發行 NFT,每個 NFT 就是一集 podcast,定價 8.4 美金(約 240 台幣)、總量 42 個,都是瞬間完售,等於為它的節目每集增加了 10000 台幣的收益。用 240 塊收藏一集你喜歡的 podcast 支持播客合理嗎?我覺得超級合理。
但高價是不是等於炒作?舉一個 Wu-Tang Clan 的例子,他們在 2015 發行了一張限量 1 張的專輯《Once Upon a Time in Shaolin》,最後競標以 200 萬美金拍出,但如果武當幫就是把這張唱片當成藝術品,只要讓一個人、而不是讓粉絲們擁有(這也的確是他們這麼做的概念),要賣這麼貴我也不會說是炒作。
若說的是二手市場的炒作,這不是只發生在 NFT,在實體世界一直都存在,但 NFT 在這方面有一個優點。
以前實體作品轉手賣出的利潤即便再高,也不會有一毛錢回到創作者身上,但目前幾個主流的 NFT 市場(包括 OURSONG),都採用了同一項標準,每一次二手交易都會回頭分潤 10% 給創作者,這讓限量作品即便在完售後,創作者都能持續享有作品增值的好處。這是唯有數位化才能達到的。
「所以這對音樂產業有什麼意義?」
過去 20 年間,我們不斷要在兩難間作出抉擇——到底要讓「內容有價」?還是讓「內容廣為散佈」?最後看來大家選擇了後者,讓音樂幾乎免費,再用其他的方式(演出、業配、週邊)來產生收益。
但難道,這兩者一定得二選一嗎?創作者真的無法直接靠販售音樂維生嗎?還是我們過去銷售的方式錯了?
沒有數位化的年代,我們想收藏一張專輯,很簡單,去買這張專輯的唱片,但購買一張唱片的目的不只如此,它還伴隨著「聆聽」的使用性。也因此,「使用」和「收藏」這兩件事是被綁定的,你必須收藏,才能使用。
iTunes Music Store 用數位的方式直接延續了這個概念(我以前創辦的 iNDIEVOX 也是),但隨著行動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普及,消費者選擇了串流。
如今,我們每天在影音串流閱聽各種內容,使用和收藏兩件事被分開了,使用內容不需要收藏、收藏也不是為了使用(買完黑膠唱片後還是主要用串流來聽的人請舉手)。既然如此,何不就把這兩件事分開?
「收藏歸收藏,使用歸使用。」
就像最前面提到的 Jeff Buckley 照片,我打算把它掛在錄音室的牆上,一邊看我的「歌神」一邊配唱。若純就使用性來說,我大可花 1/100 的價錢買一張海報即可,但透過收藏這件作品,彷彿我和影像裡的那一片刻有了更直接的連結。因此,我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收藏,使用是次要的。
記得幾年前我受邀去參加鄭麗君部長所主持的一場圓桌會議,她問我:「區塊鏈是否能解決盜版問題?」我的回答很簡單:「不行。」在數位的時代,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徹底解決盜版問題。
現在我依然這樣認為,但不同的是,若我們能破除從實體所繼承而來,「使用」和「收藏」兩種權利必須被綁定的觀念,那盜版的問題就可以直接被忽略,因為它無法傷害創作者應得的收益,甚至會為作品的帶來更大的收藏價值。
我想像我兒子 20 年後和他同學的對話會是這樣的:
「嘿,你知道最近 XXX 在 YouTube 破五億次點播的那首歌嗎?我超喜歡的!」
「我也是啊!我有它的 NFT!」
未來的世代,一切都數位化了、音樂隨處可得、人們生活在真實與多個虛擬宇宙之中,當他們喜歡一首歌、一支影片、一集 podcast,除了多點播幾次讓創作者得到微薄的分潤和求得到乾爹之外,要如何「收藏」作品來讓創作者得到更直接的回報?
我認為就是 NFT。
數位世界中「內容有價」和「廣為散佈」可以並存,我相信是創作者們的夢想,但現在,它真的有機會成真。
最後,我要來實踐自己所寫的,把這篇文章變成 NFT。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你願不願意花 4.2 美元來收藏它?
購買這篇文章的 NFT:
https://www.oursong.com/song-share-card/jgrdeno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靈異MV】十個鬧鬼的MV,原來好想你,掌心和五月天的MV也有,但是真相是?。。。。。HenHenTV奇異世界#18 五個靈異M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ifHfmNxCk 五月天的靈異MV:https://www.youtube.com/watc...
「底片 炒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Ancajaier 章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閒聊] 二十幾年的機價雜感- 看板photo 的評價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2022年拿底片的人是不是變多了(第5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底片變貴了嗎?》... - Whatevergraphy電影底片工作室 的評價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這個老東西#7]水原希子同款底片相機。CONTAX T2 的評價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底片炒作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底片炒作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底片炒作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閒聊] 二十幾年的機價雜感- 看板photo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底片 炒作 在 #分享#關於底片 - 攝影板 | Dcard 的評價
底片 炒作 在 Ancajaier 章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攝影盜竊 / 65萬美金】
昨天的紐約攝影頭版,是關於前幾篇提到的、現今其中一位最知名的攝影師 Steve McCurry。
McCurry 的助理被控盜用及印刷他的照片、私自出版他版權的書籍而遭到逮補,其中也包含了 McCurry 最著名的照片 「阿富汗少女」。他的助理所盜竊的財產總價值高達 $654,258.02 美金,驚動了馬格蘭在紐約、倫敦、巴黎以及東京的辦事處,一整天工作室的電話響個不停。
我的上司說,McCurry 平常為人非常溫和,不管是私下和馬格蘭團隊的相處,或是接受雜誌媒體採訪,他永遠是笑臉迎人,有問必答,但是在他自己的工作室裡卻是對助理非常嚴格,當面對攝影專業他的態度就會變得嚴謹。這個盜竊的助理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經被 McCurry 解雇,警方還在調查所有的細節和賠償的事宜。
https://nppa.org/…/steve-mccurrys-assistant-charged-654258-…
關於攝影作品版本數量的制定,在台灣還比較陌生,一般攝影師都會為照片制定版本數量來提高作品價值。
舉例來說,一張照片如果制定 "Edition 10",表示這張照片只能被印出十次,世界上就只會有這十張照片,賣完第十張就不會再有,因此照片賣到越後面的 edition,價格就會越來越高,這也是收藏家以及畫廊用來炒作藝術品的手法之一,但同時也可以保護攝影師的作品不被私自印刷盜賣。
Ps. Steve McCurry 與他的成名作「阿富汗女孩」的這張肖像出自攝影師 Tim Mantoani 之手,是一系列以超大畫幅相機和大張寶麗來底片,拍攝「名攝影師與他們的成名作」的肖像:
http://petapixel.com/…/portraits-famous-photographers-icon…/
Photo by Tim Mantoani - Behind Photographs
底片 炒作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李旭彬-《災難風景》
刻意使用傳統的技法,在黑白暗房調出柔暖的畫面,嘗試著展現出來一個形式與內容互相取笑的災難風景。驅車駛過河床上的臨時便道,搶著要運出去的農產品,依舊與汛期對抗著。鋪在崩落土石上的柏油路,除了救災車輛與當地居民之外,多了光鮮亮麗的休旅車。原來,災難也只是一個風景。
台灣的山區,因為很多的歷史因素與文化經濟的衝突,長久以來一直有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而這些現象隨著地球暖化造成的氣後異常,一一的讓我們提早去面對這些現象所造成的後果-災難。
此次創作題材將針對2009年88風災受創的楠梓仙溪上游,有原住民族、觀光資源、外來經濟作物,以及民宿過度開發的問題。不採用傳統的紀實攝影方式來呈現問題,以地形地貌本身的改變與景觀來訴說土地目前的狀況。
媒材的選擇以傳統的老式木架相機,使用4”x5”的頁式底片,並以黑白方式呈現。一方面借用攝影所天生擁有的證據力,客觀的描述災難在一年之後土地呈現出來的現況;另一方面使用傳統的黑白地景攝影技法,刻意將災難本身的氛圍抽離,讓影像在乍看之下變成一禎禎安靜的風景。再加上刻意經由傳統暗房的調色技法,讓黑白影像呈現暖調的灰黃狀態,讓時間變的老舊,讓一個一年的災難顯得古老。相對於新聞炒作的嗜血畫面,以及網絡傳播的瞬時性,古典的做法延長了災難的生命,消弭了災難的恐慌。只剩下,安靜的風景。
底片 炒作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靈異MV】十個鬧鬼的MV,原來好想你,掌心和五月天的MV也有,但是真相是?。。。。。HenHenTV奇異世界#18
五個靈異M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ifHfmNxCk
五月天的靈異M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LW4gNoyB0
靈異MV: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DmTspyQd8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一首歌曲可以爆紅,除了有好聽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之外,一個好看的MV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帶出一首歌的意境,也就是因為這樣,唱片公司投資很多錢和心機去做好一個MV,但是也有傳聞一些MV裡面有出現靈異事件,聽說如果有靈異事件的MV大部分都會爆紅的。今天我們就來看有哪幾個MV,還有哪一個片段是有出現好兄弟的踪影。
如果你也喜歡這個稀奇古怪,奇異世界的影片,也記得訂閱HenHenTV,順便按這個小鈴鐺,如果有影片更新,你就會第一時間收到通知的。
好!我們開始今天的主題就是10個鬧鬼的MV
10. 好想你 (四葉草)
這一首由黃明志作曲作詞朗朗上口的歌,在1.42秒的時候,有拍到在西門紅樓旁邊的大樓,類似好像有人跳樓。我來給大家看看那個片段。。。。。。。現在我們Zoom前去。。。放慢鏡頭。。。這不可能是衣服掉下去吧。。。。哪有這樣重的衣服呢?但是新聞沒有人跳樓的報導。。。那些媒體就說是炒作啦~等等。。。但是看這個片段的時候,真的有點毛毛的。。。
9.愛是甜的
這首發行於1993年的經典靈異MV,在影片的2.47秒那一刻,在窗外出現了一個黑影。。好像是一個小孩子。讓我們來看看那一個片段。。。。。現在讓我們來Zoom前去,放慢鏡。。。
這可能是鄰居的小孩亂入吧?但是你看不到它的樣子,感覺相似背對著鏡頭。有傳聞這是MV導演死去的兒子來探班。。。也有人說是盆栽。。。的確有點像。。。。盆栽。。。
8. 掌心 (無印良品)
這首歌讓全世界的人認識了光良品冠,聽說在1.24秒在背後出現了一個白色影子。。。而且窗戶的鏡子自己滑開了,拍攝地點是在台北舊監獄。。。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段畫面。。。現在讓我們放慢鏡,zoom前去看。。。。我在看這一段的時候,真的心裡面毛毛的。有人說是工作人員在裡面用腳推開鏡子。。。但你看,這裡面像是有人嗎?
7. 玫瑰園 (李玟)
這首歌是李玟初期的作品,在MV的後半段,在3.24秒的那一刻,有一個白色的影子飄過。。。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片段。。。。讓我在放慢鏡頭給你們看看。。。。看到那個好像帶這帽子的女人飄過嗎?也有人說那是底片重複曝光的畫面,但是你們看像嗎?
6.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五月天)
有傳聞在MV的2.27秒,在下方的有個披頭散發的人影在那邊爬著。。。。。。。。。。讓我們Zoom前一點給你們看看。。。究竟是工作人員還是靈異事件。。。我看到的是比較像是穿紅衣的工作人員吧。。。是吧?辛苦了幕後的工作人員
請看下一部
底片 炒作 在 2022年拿底片的人是不是變多了(第5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interfoldbeer wrote:目前拿底片相機的主力基本上都是2000年出生左右的 ... 卡到fuji 底片停產,但整體底片需求增加,柯達漲價,價格炒作現象也跟著 ... ... <看更多>
底片 炒作 在 底片變貴了嗎?》... - Whatevergraphy電影底片工作室 的推薦與評價
些稀有與停產後而炒作的價格,大多數的底片並不是那 麼難以親近。如果有一天底片終會消失,那麼身處於這 個時空,我們得要慶幸這個時代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參 ... <看更多>
底片 炒作 在 [閒聊] 二十幾年的機價雜感- 看板photo 的推薦與評價
光是想主題就拿捏不定,本文想說的是:對於近年來底片機價隨著「復古」、「與眾不同
」的購機市場而跟著逆風高飛的故事。不寫在臉書或其他社群媒體,選在這個幾百年沒發
文的地方,也是因為,這裡是我接觸網路攝影資訊的開始。
23年前,我15歲,接手了姊姊因就讀廣設科而必須購買使用的Nikon fm10,據媽媽說那台
含kit 鏡要一萬零五百。對攝影沒興趣的姊姊在讀完攝影課後就被我要來機子,我再盧著
媽媽買了一顆Sigma 28~200mm, f3.5~5.6的旅遊鏡,也要九千八。就這麼一機一鏡玩過整
個高中生涯,擁有班上最多同學照片的人肯定是我。
大學唸了電影系,原本對攝影自性滿滿的我,在看到由機械齒鉤間歇帶動,每秒曝光24張
的電影機之後,才發現 I know nothing,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總之在電影系裡,我終於不是唯一一個拿著單眼相機的同學,而且機機們一台比一台高檔
,我看過最高單價的大概是某位同學拿的Leica M3(大一耶!)
雖說我不會也沒錢能在器材上與人比較;但在學得更多知識後,還是感到:「就算買不起
神兵、至少也要有點堅兵」,像是定焦大光圈、可隨意轉動角度且GN值夠高的頭閃。多虧
了當時的奇摩拍賣(還不是Yahoo耶!)我用少少的零用錢買了些品相不佳的二手貨。像
是Nikon FM2,在清單上可以翻十幾頁,我當然是看價格低的幾頁,兩千五,但幾年後更
換葉片快門;Nikon SB28閃燈(四千吧,記憶模糊)Nikor 50mm f1.8(兩千不到)等。
那之後好長一段時間也沒再升等器材了,反正也買不起大三元;反而是發現底片、沖洗、
掃描的重要性。(我大二開始,應該是2001年吧,印相片已經逐漸萎縮,客人都要掃描檔
就好)我開始只買專業片、來這裡查詢大大們推薦的沖印店家。但如今的那些店家有的收
了,即使存留下來,他們的沖掃機台也仍是當年的。
某天一位同學聊到他去跳蚤市場買衣服的事,還跟我說到:「那裡有好多老相機耶!」引
起了我的興趣。當時是我大三吧,班上的同學雖然還沒人拿數位單眼,但消費等級的dc
已經十分普遍。某個週六,我一反大學生的常態,起個大早(或是根本還沒睡?)去了福
和橋跳蚤市場,開了另一個眼界。確實有不少攤子在賣相機:玩具相機、即可拍、傻瓜相
機、當然也有高檔貨。只要你識貨,而老闆不識的話,就能夠便宜入手(但心裡會背負著
”這可能是贓物”的道德罪孽感)。我在那裡曾三千元買下Nikor 50mm, f1.4外加135mm,
f3.5,也在那裡展開「一代銘機」的體驗生涯。一千五的Canon ql 17、五百塊的miu 2
(但押錯寶,買來修掉一千五)、Minota himatic g(五百)、Konica C35(五百)....
..
我稱之為RF狂熱期。此外我還接觸到冷門機,像Kodak disc film(只能純觀賞)、110相
機(我比lomo還早開始玩)。
而當時的網拍市場也不遑多讓,賣家們釋出的底片機多到任君挑選,且因供過於求,價格
殺到谷底。但我倒是沒有繼續購機,我因為一台光華玉市的海鷗相機(一千八)而栽進了
120的世界。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勉強算是以攝錄影蹭飯吃,手上的機子無論靜態動態
皆是數位。這幾年遇到一些20幾歲的新血,問我有沒有玩過底片機。我拿起2011年後才出
現的智慧型手機隨手一查,才發現當年那些拋售的銘機根本回到新機價!(這樣說好像誇
張了點)看那些說著想買miu2、XA、現場監督、Contax T1, 2, 3的人,我很慶幸我當年
便宜玩到了,更慶幸進入了價格尚未被炒作的中片幅......當然啦現在的中片幅也不能為
你
賺錢了,充其量是個放假時帶出門附加照相功能的啞鈴。
喔對了,photo buy板根本是目前漲幅最小的底片機市場,底片不只有銀鹽味,還有人情
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40.1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oto/M.1617221905.A.056.html
※ 編輯: MIYAMOTO (49.216.240.152 臺灣), 04/01/2021 04:21:43
推RF mount的情況下,EF鏡頭價格可能一瀉千里。
※ 編輯: MIYAMOTO (49.216.240.152 臺灣), 04/01/2021 12:03:26
營網拍的。櫥窗裡面齊全的pentax67鏡頭平均都是萬円,我記得看到最貴的一顆也就三萬
多円,當時只恨自己沒錢。
15年我去倫敦,在Arsenal出口剛好有家沖洗店,我沖掃一卷120要18鎊,確實是貴,但人
家給我5k畫質。
04/01 15:20
04/01 18:08
擺明了就是解析度不夠!才會在發現數位單眼的錄影市場後,趕緊推出紅線圈的二代、三
代。但 Nikon也不爭氣啦,操作介面輸給Canon、Sony。
※ 編輯: MIYAMOTO (49.216.240.152 臺灣), 04/02/2021 00:25:17
※ 編輯: MIYAMOTO (49.216.240.152 臺灣), 04/02/2021 00:33: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