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精選:廚具、食品、醬料,#年前最澎湃的一團》
富士甚、韓國高湯包、北海道鬆餅粉、小豆島義大利麵醬、仙台辣油、讚岐烏龍麵、蒟蒻麵、九鬼系列、北海道海帶芽。Remy美型鍋&Dr. Hows絕美卡式爐。
★#這裡購 https://reurl.cc/ZQOXRg
. 即日起至1/23(六)截止。
. 滿3000免運並贈送九鬼芝麻粉一包。
. 凡購買Dr. Hows卡式爐,整張訂單也免運。
-
#這次的新品實在太威了!!(吃與用的都是!)
超級適合冬天吃鍋及過年煮食聚會,說什麼都要來一團。上次有跟到團的,趕著手刀衝去補貨前,記得看一下新品介紹喔!
-
【#先說好吃的】
■#日本富士甚高湯包■ (三種口味)
這一團的時間我本來很猶豫,因為年前有點忙,然後英國封城,阿龐沒學校可以上(眼神死)。就是因為富士甚的這一包「雞白湯鍋」,一天隨便加點肉片、蔬菜、丸子、豆腐,再倒入稠白的高湯。(乳化濃稠的程度,也是一看驚艷。大家可以看看照片。)
天啊!本來只是想隨便煮個火鍋打發肚子,在高湯倒進去的那一秒馬上升級到餐廳等級的火鍋。
馬上傳了訊息(還半夜!)跟我的可愛窗口說:#來開!!(東西好吃,寫起文超有靈感的啊!)(看我落落長的發文就知)
最近開團,我都會私心的在Ig先開跑一天。「雞白湯鍋」才一天就被買的轉預購!欸!大家!我都還沒介紹耶!是識貨還是腦粉啊?(絕對是前者🤣)
(現貨是結團後馬上出貨,預購則是一月底出貨。)
另外還有「大腸鍋」跟「地獄鍋」。必須提醒大家一下,大腸鍋高湯裡沒有大腸喔!(還是只有我這麼期待著?🤔)腸鍋是日本鍋物的一種,使用牛、豬的大小腸為主要材料熬製成的湯底,很適合當作任何高湯底,或是煮火鍋、煮粥。
「地獄鍋」是使用辣味豆瓣醬調製而成。我不太能吃辣,這包請格仔老公試吃,心得是:辛辣開胃(?)喜歡麻辣鍋的務必試試看這包「有風味的辣高湯鍋底」。
-
■#富士甚醬料■
「燒肉醬汁」,用來醃豬、牛肉片,簡單配上洋蔥絲、蘑菇,超下飯的一道簡單菜。當然也能用來醃烤肉,或是當刷醬。還有「炸雞醃醬」跟「壽喜燒醬汁」,冬天就是要吃炸物跟鍋物啊!
-
■#韓國高湯包■(五種口味)
「人參雞」#裡頭有一整隻雞!!看過我分享限動的朋友人人抓狂留言:「#這實在是太過份了!!」對!真的有夠超過!我本來想說這麼重(一包有扎扎實實的1公斤),隔袋摸一下疑似蠻有料,預期的是有雞腿這樣。想不到是如同包裝上照片的用,是一整隻雞!
根據傳統韓國宮廷養生方式,將珠雞放入人參、糯米、梗米、大棗、大蒜等養生食材並經精心熬煮。肉質超柔軟完全不乾澀,連骨頭的酥脆可口。
「牛排骨湯」也是真心有料,一包裡有好幾塊牛排骨。精選高品質的牛排骨及新鮮優質瘦肉,放入傳統大鐵鍋中長時間熬煮,味道清甜濃郁並富含營養。
可以直接加熱,單獨做為湯品食用,也可以當鍋底,加料加麵,快速不妥協美味的餵飽一家人。
還有「神仙雪濃湯」、「香辣牛肉湯」、「濃厚牛筋湯」,可以選擇。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富士甚或是韓國高湯包,都是經過高溫滅菌包裝,可在 #常溫長時間保存,不佔冰箱空間,非常方便。
‼前300名有優惠價,五包各一,1319元;四包各一999元;人蔘雞湯四包組,1280元。
-
■#麵食■
#讚岐烏龍麵
在家就能自己煮出彈Q的麵條。搭配「秘傳醬油」或「仙台萬能辣油」,湯麵、乾麵都超級美味!
#生義大利麵(粗、細)
用純水跟14小時低溫熟成方式製作,做出Q彈口感的麵條。6-7分鐘就煮好了,不像乾燥的義大利麵都要煮十分鐘起跳。我鍾愛粗版的義大利麵,有非常令人滿足的嚼勁💕
#NAKAKI蒟蒻麵
以前我吃過的蒟蒻麵都偏脆(跟真麵口感差太遠的意思啦!),所以蒟蒻麵一直不在我的廚房購物清單裡。最近英國封城了近一年,體重計感覺壞去,想說偶爾用蒟蒻麵取代一般麵。NAKAKI蒟蒻麵,連澱粉控阿龐都會跟我搶著吃,我以前吃的實在差太多了!這款蒟蒻麵是好吃的,不會有捨棄「澱粉」麵食的勉強感。
除了單購,表單裡還有搭配柚子醋、大豆麵、小豆島青醬的划算組合。
-
■#醬料、#湯品■
#小豆島義大利麵醬
我們這兩罐是 #日式義大利麵醬!(既是日式也是義式的概念😀)歐洲還真的沒有!
舉例來說:
小豆島的紅番茄醬,比義式的番茄紅醬,在口感上更渾厚、甘甜,也少了酸度。平常不吃紅醬義大利麵的阿龐,只要拌了小豆島紅番茄醬,他可以吃上一大盤。
我個人則是超愛微辣蒜香十足的青橄欖醬,滿滿的橄欖果實細末,除了拌義大利麵好吃之外,用在中式乾拌麵,或是炒菜加一匙,都香氣十足。
#仙台萬能辣油
三款:紅小辣,黑微辣、山椒辣油(綠)。兩個字 #必買!!!而且強烈懇求你,#務必多買!!!仙台辣油不是一味的(舌頭痛而已)的那種辣,是有層次,有風味的辣油。只要一小匙,拌上喜愛的麵條,你絕對鄙視市面上那些麵量少的可憐,又貴貴的乾拌麵!
三款香氣不太一樣,我超愛「紅小辣」跟「黑微辣」,兩罐滋味是一樣的只差在辣度,我不太能吃辣,這兩罐都在我愛的辣度範圍內。
#和風湯包
起一鍋水,丟兩包湯包進去,煮滾後蓋鍋蓋轉小火,就有一鍋清高湯。跟「釜玉特選秘傳醬油」及「仙台辣油」,是我的「湯麵三寶」(文章:https://reurl.cc/5q51Qq)
做白菜滷時,我也愛加一包進去一起燉,滿滿的海味跟白菜超搭!
#沖繩沖泡式海帶芽
號稱「沖泡式」,也真的只要用滾水沖泡,就能快速得到一碗海帶芽湯(約莫一分鐘,這麼快速),而且完全免調味!
有時候想加很多很多澎湃的料,硬要「煮」就是了啦!🤣 我會薄切雞胸肉,再準備些豆腐丁,滾水煮3分鐘,雞肉熟透,就是一鍋快速又澎湃的海帶芽湯了!
-
■#九鬼系列■
#芝麻醬
不用複雜的介紹或食譜分享了,我都直接當麵包抹醬耶!超奢華,也超好吃!濃郁滑順的芝麻抹醬,大家一定要試試看啊!
#金白純正胡麻油
「任何料理加了胡麻油,滋味馬上立體了起來!」金白胡麻油,香氣比較優雅恬淡,可以用在任何料理上提味,不用擔心胡麻香過於強勢而蓋過食物的原味。
#九鬼黑芝麻粉
聞名已久,我第一次在英國亞洲超市看到它的身影,眼睛一亮馬上拿了兩包,一試成主顧!粉末真的細緻到冰牛奶、豆奶都能毫無障礙的溶解。好喝,不太甜,更健康。
-
■#北海道鬆餅粉、餅乾、麵包預拌粉■
4種口味:可可、抹茶、楓糖、黑糖。
我們一家三口兩大一小,通常一包的份量剛好能是一頓很飽的早餐。如果當零嘴或點心,半包就很足夠。
做法有夠簡單,照著包裝上說明,打散鮮奶及雞蛋,鬆餅粉分次邊攪拌邊加入,「喇喇ㄟ」就好。
同步開團的Remy不沾鍋,是煎鬆餅的好朋友。奢華點我會用奶油,在意熱量的可以稍微抹點植物油就好。大片鬆餅,直接用湯杓舀麵糊入鍋。我更常做裝可愛的迷你版本,就用擠花袋會比較好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LEGUMES DE YOTEI做出來的鬆餅口感,不是一味的鬆軟,是有彈性的Q鬆,趁熱吃或是故意放涼吃,都超美味!
我自己的排行榜是:黑糖、楓糖、抹茶、可可。
這次還試用試吃了「北海道餅乾預拌粉」,做出來的成品遠遠超乎我的預期耶!想試試看烘焙,又擔心烘焙不簡單的朋友,很建議可以從預拌粉著手。
先買起來!我接下來會再發一篇「百變的餅乾預拌粉」文章。
-
■#再來說好用的■
#Remy多功能萬用不沾鍋鍋
每間廚房都必須備有一只不沾鍋!(至少一只!)
友善好用,極少出錯的不沾鍋,能將廚房新手的煮食挫折度降到最低。一只忠實安心的不沾鍋,更能讓廚房高手做起料理,猶如順手拈來般的自在。
會開#日本Remy不沾鍋 團,不可諱言的「全靠她的美色」吸引我,尤其是鍋蓋上揚起的流線鍋蓋握把,#美成這樣!市面上的其他不沾鍋,誰能跟她比!
不少網友上回只買一只Remy Plus,等這團要把另外兩款Wide(淺寬版的大平底鍋,直徑28cm )跟Mini(小湯鍋,小深鍋,直徑20cm)買齊。
新朋友可以參考我這一篇文章介紹 https://reurl.cc/OqV187
款式、大小、特色、配件、優惠方案,一次介紹給你參考。
-
本來要為大家壓軸介紹,有夠美的「韓國Dr. Hows卡式瓦斯爐」,BUT我的那台還在飛(台英斷航,包裹延遲。我哭😭)
看她這麼美,又會煮東西(喂!),不用等我介紹了吧?有需要的請放入購物車!!好啦!等我收到,我一定補上介紹,而且常常用給你看。
‼重點還有,購買Dr. Hows卡式爐,整張訂單免運。
-
★手刀衝這裡 https://reurl.cc/ZQOXRg
康揚多功能頭靠組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各位家長分享陳鈺萍醫師超級精彩的文章!
幾乎每一段都可以當成一堂課來上!
重點1: 人類嬰兒相對於其他哺乳類嬰兒是早產兒, 許多功能(特別是腦部)的發育要仰賴母親
重點2: 嬰兒一與母親分離就會哭,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轉,因為沒有媽媽等於沒有奶等於活不下去
重點3: 母嬰的肌膚之親,對寶寶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的生長發育,都是很有幫助的。寶寶腸胃吸收更好,免疫功能發展更健全。寶寶比較不緊張,體溫較高,血氧濃度也較高。寶寶較少哭泣,睡眠品質較好,與媽媽之間建立的信任感與滿足感,也幫助媽媽對哺育母奶更有信心、奶量更足、餵得更久。
重點4: 母嬰同睡,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互相影響的。雖然醒來的次數較多,對寶寶來說,可能就是這樣降低了呼吸中止發生的機率,對媽媽來說,雖然睡眠一直中斷,可是統計起來,媽媽感覺睡得好與睡得飽的比例卻遠遠多於母嬰分眠的媽媽。母嬰同眠時,媽媽與寶寶睡眠是同步的,也就是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媽媽也醒了。
結論: 如果沒有特殊狀況(孩子生病,母親生病或上班),就讓母親和嬰兒待在一起吧! 讓嬰兒想吃就餵,無限暢飲,就是哺乳最容易成功的捷徑了,因為這就是哺乳動物的自然法則啊!
真心建議大家把文章看完,各位會更了解母嬰是一體且互相影響的!
[母乳哺育與母嬰同眠] 陳鈺萍醫師
(內容整理自 Texbook of Human Lactation by Hale & Hartmann's)
睡眠與夜奶,一直是許多媽媽的困擾。
就生物學來講,寶寶出生後至少頭一年中,跟媽媽一起睡與夜奶是必要的。長久以來,考慮新生兒的問題,母嬰是一體的,不可分的。寶寶出生之後,是子宮內到子宮外,母子關係的延續。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透過羊水,聽著媽媽的聲音,聞媽媽的氣味,跟媽媽一起動,感覺媽媽的血管跳動與呼吸,出生後,母嬰一直在一起,延續這樣的熟悉感,而臍帶與羊水的功能就改由母奶來替代。
要談到母嬰的關係,就必須從演化的觀點來看。十九世紀工業化之後,西方國家在這個世紀以來捨棄演化觀點,也捨棄傳統文化母嬰關係的密切,將新生兒問題單獨討論,以至於越走越偏,把母嬰越推越遠,甚至公共政策還提出親子同睡是危險的,而不去細究之中的原因(床墊太軟?母親抽菸?)。以至於這世紀以來,配方奶與母嬰分離,反而製造出更多的危險與問題。(相對於西方所謂的先進國家,一些西方世界視為落後原始的地方,維持母乳哺育與母嬰同眠,反而沒有睡眠呼吸中止這些問題。)就自然演化來說,母嬰是一體的,雙方在生理上、心理上,互相影響。母乳哺育應該是由嬰兒來主導(寶寶餓了,有需要就喝,而不是照表操課),母嬰一直在一起,延續子宮內的連結才是對寶寶最好的照護方式。
寶寶出生時,腦容量只有成人的1/4,無法自己移動,除了哭以外,無法讓照顧者知道他要什麼。如此不成熟,需要照顧者全心的照顧。就演化方面來說,人類因為要進化成雙腳站立,空出雙手來使用工具,骨盆腔越變越窄小,腦容量越變越大。所有其他胎生動物寶寶的頭都比骨盆腔出口小,獨獨人類寶寶的頭比媽媽骨盆腔大,所以對人類來說,生產是危險與困難的。也因為如此,寶寶要在頭還沒大到生不出來前就出生。即便和人類的近親猩猩比起來,人類出生時相對不成熟許多。可以說所有的人類寶寶若要跟猩猩寶寶比,都算早產兒。所以母嬰更加不能分離,寶寶許多功能的建立,器官的發育,都還要靠媽媽呢!
跟其他哺乳動物比起來,母奶中的脂肪與蛋白質比例較低,含的卡路里(熱量)也較低,所以寶寶必須賴著媽媽,頻繁的喝奶。但是因為腦容量出生時只有成人的1/4,頭兩年要長到80%,所以乳糖(腦部發育必須的成分)占很高的比例。而嬰兒一與母親分離就會哭,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轉,因為沒有媽媽等於沒有奶等於活不下去。以獅子為例,獅子的奶脂肪與蛋白質含量高,熱量也高,獅子媽媽可以外出獵食12小時之後再回來餵獅子寶寶,媽媽離開時寶寶也不會哭(而且媽媽要離開那麼久,哭會招來敵人)。所以有一派說法說是寶寶哭不要理,可以訓練他獨立,餵食要按時間,這些就生物演化觀點來說都是不對的。
一般的觀念會認為寶寶的呼吸,是自我調節的,不會受他人的影響。然而,寶寶跟媽媽在一起,寶寶的呼吸會受媽媽影響,也就是媽媽可以幫助呼吸系統尚未完備的寶寶,讓他呼吸更規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已經開始練習呼吸了。最早在21周,就可能有呼吸動作,寶寶到30至31周大時,就已經有40%的時間有呼吸。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呼吸動作配合媽媽的心跳頻率,也就是媽媽心跳兩下,寶寶呼吸一次。觀察懷孕30周的媽媽24小時,發現寶寶的呼吸頻率每個小時都不同,媽媽吃完飯後2-3小時是最頻繁的時候。另外,凌晨4點至7點也很頻繁,推論此時媽媽血糖濃度最低,周遭環境最安靜,寶寶專心地配合著媽媽的血流聲音,調節呼吸頻率。把一隻有呼吸動作的機器泰迪熊放在患有呼吸中止的新生兒旁,寶寶呼吸中止的頻率減少了60%之多。要引發呼吸動作,靠的是呼吸中樞的二氧化碳濃度。寶寶在媽媽身邊,媽媽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幫助寶寶引發呼吸動作。另外媽媽呼吸時胸部的起伏,也對教導寶寶呼吸有幫助。已有研究報告證明與媽媽同床的寶寶,呼吸比跟媽媽不同床的寶寶規律多了。這也可以證明睡眠呼吸中止而猝死的問題,不會發生在母嬰同床的寶寶身上。
當寶寶趴在媽媽身上時,無論是早產兒或是足月兒,寶寶呼吸規律、能量運用更有效、血壓較低、長得較快、壓力較小較安心。這些數據告訴我們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感覺傳達,調節了寶寶尚未成熟的生理系統。所以,母嬰是一體的,嬰兒不該離開媽媽。
已有許多研究報告證實母嬰的肌膚之親,對寶寶無論是生理上心理上的生長發育,都是很有幫助的。觸覺的刺激,經由迷走神經的傳導,可以使寶寶腸胃吸收更好,免疫功能發展更健全。同時寶寶比較不緊張,體溫較高,血氧濃度也較高。寶寶較少哭泣,睡眠品質較好,與媽媽之間建立的信任感與滿足感,也幫助媽媽對哺育母奶更有信心、奶量更足、餵得更久。即便是其他哺乳動物,剛出生時與人類相較起來成熟許多,與母親分離,仍舊會造成心情憂鬱、心律不整、體溫降低、壓力上升、睡眠不好、容易感冒‧‧‧等許多問題。所以,要討論寶寶的問題,不該只著眼於寶寶,母嬰是一體的!
當公共政策,社會潮流,認為母嬰該分開、寶寶哭了不要理、配方奶對寶寶比較好‧‧‧這些觀念「荼毒」母親們近一世紀之久之後,近幾十年來終於開始改觀。(西方國家母乳哺育的最低點在1972年,之後一些有心的媽媽們組成推行母乳哺育的義工組織之後,才慢慢改善。)舉個例子來說,孩子哭的時候,媽媽是會噴奶的!孩子哭要媽媽不去抱,是何等的酷刑啊!除了一般大眾的觀念要改善之外,醫學也該改。可以說新生兒科也是建立在母嬰分開來考慮的基礎上,這幾十年才漸漸改變。幾十年之於一世紀,我想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西方社會,認為母嬰該分開是長久累積下來一些宗教上、道德上、文化上的推論。這些包括:1.人性本惡說,認為孩子如果不從小訓練管教,會被寵壞。2. 怕小孩看到爸爸媽媽在做愛。 3. 有些媽媽承認為了控制家庭人口數而殺嬰(這段如果有興趣的,可參考《母性》這本書,新手父母出版社出版,裡頭對殺嬰行為有詳細的分析與討論),所以教會禁止媽媽與寶寶同眠。4. 社會價值觀認為要盡早讓小孩自律、自我控制、獨立。5.專家的產生,父母養育小孩轉向醫生、專家求助。6. 過分強調夫妻之間的愛,認為不該讓小孩介入破壞。7. 過分強調新科技的優點(認為配方奶優於母奶、會動的玩具刺激優於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肌膚之親)。在英國,約莫一世紀前,一位很有影響力的醫師Truby King,寫了一本《英國的母親》,教導媽媽們如何當母親,書中建議母嬰分房睡且要照嚴格的時間表餵食與睡覺。在美國,Dr. John Watson全力支持與推廣此一論調,還加入心理學,認為這樣對小孩的身心健康來說是最正確的。Watson強調,晚上父母與小孩接觸越少越好,時間越短越好,如有需要,不要超過輕拍三下與額前一吻。之後陸續有許多所謂的專家,師承此一學派,加以發揚光大,甚至在媒體大力宣傳。當然也有一些學者提出相反的看法,然而這些聲音被淹沒了,父母被教導著如何順應時勢,訓練小孩,儘管他們內心本能與這些所謂正確的方法是完全相反的。之後的科學研究當然也以這樣的基礎論調去研究,無怪乎研究結果更加強了這些觀念是正確的!
據研究,全世界有44%至75%的媽媽是與小孩一起睡的。甚至說,把西方國家分開來看,在其他地方沒有媽媽是跟寶寶分開睡的。而母嬰同眠的形式最常見的是寶寶挨著媽媽身邊睡在同一平面上。這樣對寶寶同時有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的刺激,與媽媽的互動。在UC Irvine 醫學院與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Mother Baby Behavioral Sleep Laboratory,針對寶寶與照顧者的睡眠,已經做了20年的研究。歸納母嬰同眠,短期的益處,對媽媽來說包括:睡得較多、對睡眠品質較滿意;對寶寶的生理反應較敏感;較有能力解讀寶寶釋放的任何訊息;奶量較充足;泌乳激素濃度較高延長產子間隔;很快的呼應寶寶的需求;對上班媽媽來說有較長的親子相處時間。對寶寶來說包括:增加母奶量,時間跟次數都增加了;增加寶寶睡眠的時間;較少哭泣;對媽媽溝通的敏感度增加;淺眠時間(第1.2期)較多,深眠時間(第3.4期)較少,但就年紀來說是適當的;心臟跳動次數增加;減少睡眠第3.4期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清醒時表現較佳。觀察的寶寶年紀是11至15周大,這些寶寶挨在媽媽身邊睡,晚上平均約1.5小時要喝一次奶。喝奶的時間與次數增加,對媽媽跟寶寶都有益。母嬰同睡,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互相影響的。雖然醒來的次數較多,對寶寶來說,可能就是這樣降低了呼吸中止發生的機率,對媽媽來說,雖然睡眠一直中斷,可是統計起來,媽媽感覺睡得好與睡得飽的比例卻遠遠多於母嬰分眠的媽媽。母嬰同眠時,媽媽與寶寶睡眠是同步的,也就是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媽媽也醒了。
一直以來,認為寶寶一覺到天亮,才是對寶寶健康最好的。其實這是不對的,一直處於深沉睡眠當中,寶寶反而容易發生睡眠呼吸中止而猝死。撇開攸關生死不說,獨睡的寶寶,據統計,反而較容易發生睡眠障礙與睡眠問題。這些獨睡的孩子,長大上學後,也較容易被老師認為難以控制、較不快樂、還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也就是當初獨睡的本意是要盡早訓練小孩獨立自主,孩子反而因為嬰兒期沒得到該有的安全感與滿足,影響到日後的表現,適得其反。而與母親同眠的孩子,日後對自己較有自信,較快樂,較不怕與人接觸,較不容易有精神上的狀況。
關於親子同眠的安全可參考台灣兒科醫學會網站http://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14
(photo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pcb.10153050…/1015305018504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