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生活態度嘅始祖:陪你讀《莊子.逍遙遊》】
終於嚟到DSE中文範文最後一篇啦,徇眾要求陪大家讀《逍遙遊》,希望喺考試前幫到大家。
▍主旨想講乜?
《莊子.逍遙遊》(節錄)係莊子同惠子兩個人嘅對話,標題《逍遙遊》代表莊子佢本人隨遇而安、嚮往自由嘅生活態度。
相信大家都睇過《多啦A夢》,裡面大雄每次自己fail咗,就會發爛咋投訴多啦A夢啲法寶無用。惠子用自己嘅財物大葫蘆同大椿樹大而無用為理由,去請教莊子,其實就係借機串莊子平時講嘢好多FF,聽完都用唔著。
但由於莊子一向chill過比卡超,佢不單止無嬲,仲同惠子講咗兩個故事,教佢如何take life easy,唔好一日到黑諗啲嘢有用定無用。因為佢相信:只要放下執念、順應自然,人嘅思想同周圍嘅事物可以融為一體、相生並齊。去到呢個境界嘅話,「有無用」、「要點用」 人都可以由自然決定。正所謂「辦法總比困難多」嘛,莊子講嘅道理就好似同學平時作文拆題咁,輕鬆啦!
▍物件同比喻
大葫蘆(大瓠)
魏王曾經送過大葫蘆種子俾惠子,佢種咗出嚟發現裝水會爛,用嚟做勺又太大無位擺,結果打爛佢算數。莊子聽到即刻話佢眼光狹窄,個葫蘆大最多咪拎去做浮板游水囉,你打爛咗佢就得返個桔都無。
龜裂膏(不龜手之藥)
莊子同惠子講,有個宋國人家族做洗衣生意,賺嚟賺去都得幾舊金。佢自己研究出一隻醫手部龜裂嘅藥,就一百金賣條藥方俾個客,仲好開心咁同屋企宣佈脫貧。點知個客轉頭就拎去sell吳王,又俾佢咁好彩做咗將軍帶兵打贏仗,仲分到封地。其實莊子就係想講,同一件嘢有人識「用大」,有人識「用小」。
大椿樹(大樹/樗)
惠子終於頂唔順莊子,用一棵生喺路邊、枝幹不規則嘅大椿樹,譏諷莊子講嘢太理想主義,無人會buy。莊子霸氣反駁:「無用又如何?棵樹就算種喺山卡啦,你鐘意可以去散步遮陰,擺喺到又唔會俾人劈,無用又有乜所謂呢?」。
▍時代背景係乜?
經過咗春秋時期嘅長年混戰,東周已經被諸侯群雄割據,七國咁亂(真係打剩七個國家)。莊子出身嘅宋國出咗個殘酷不仁、荒淫無道嘅暴君,宋國更因為咁而被齊、魏、楚三國剿滅。
另一邊廂,各國為咗增強戰力而廣納人才,諸子百家學說喺民間盛行,尤其係儒家同墨家兩派。莊子面對戰爭同百家爭鳴嘅亂世,主張反其道而行,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勸人唔好捲入任何政治爭端之中。
▍作者係邊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姓莊名周,即係發夢自己係隻蝴蝶嗰位莊周。佢係道家思想嘅代表人物,承繼前輩老子。莊子思想嘅特色就係「無為」同「反戰」,同當時好多爭名逐利、為貴族服務嘅讀書人相反。相傳楚國國君曾經重金請莊子做佢相國,但最後都俾佢派卡。
因為對莊子嚟講,心靈快樂逍遙比名利更重要。佢選擇喺漆園做管理員,平日除咗觀察園內動物嘅行為,就係同佢老友惠子傾吓人生哲理,識嘅其他人亦都只係平凡嘅市井百姓。雖然係咁,但佢卻可以喺各種相遇中,重新思考「得失」、「利害」呢啲觀念,所以到終老一刻依然無拘無束。
▍重要句子(具背誦價值):
「夫子固拙於用大矣。」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心也夫!」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小知識:
漢朝初期文、景二帝創下嘅「文景之治」德政,其實就係開國以來採用道家「清靜無為」思想治國嘅結果。「無為而治」嘅特色係順乎民情、與民休息,著士兵回鄉耕田生產、只徵收低稅,而皇帝本人亦過著樸素嘅生活,因此國家能夠安定繁榮。但事實上,莊子嘅政治思想更接近無政府主義。
============================
#DSE範文 系列:
#1【賄賂敵人只會令自己滅亡:陪你讀《六國論》】
https://goo.gl/xnpwiV
#2【想溝女定為國為民?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https://goo.gl/mwBBty
#3【如果有得打三國無雙,蘇東坡一定會用周瑜:陪你讀《念奴嬌•赤壁懷古》】
https://goo.gl/sNNxWV
#4【如何情緒勒索你老細:諸葛亮《出師表》】
https://goo.gl/dsxGXM
#5【面對無恥強敵,弱國只能強硬應對:陪你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https://goo.gl/3Pjvz4
#6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陪你讀《魚我所欲也》】
https://goo.gl/KtqE4i
============================
"Oh Readly?" - Flip a page everyday.
#一班鐘意睇書又想荼毒大家睇書嘅90後
#多多指教
============================
有文學野想分享?
歡迎各位Reader Inbox我地🐱
廉頗藺相如列傳主旨 在 島聚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陪你讀《魚我所欲也》】
DSE中文試卷一倒數最後兩日,今日同大家討論下《魚我所欲也》呢篇文章,重溫一下呢篇文到底係講D乜!
▍主旨想講乜?
呢篇係一篇議論文嚟嘅,言簡意賅,唔長得過大家係社交媒體見到嘅千字文。孟子咁話,魚同熊掌都好正,佢都想要,如果只可以選擇一樣,佢會要熊掌;生存同正義都好正,兩全其美就最好,但如果唔得,寧願為左正義放棄生存。
孟子認為,生存梗係正,但有D野佢覺得仲正過生存;死梗係難受,但有D野令人難受過死;一個人一旦認為世上有野正過生存、厭惡得過死,咁就唔會選擇苟且偷生,唔會靠某種不義嘅手段保全性命。「認為世上有野正過生存、有野厭惡得過死」呢種精神,孟子認為唔係聖人先有,而係一般人都有,只要係人,有人性,有高於禽獸的追求,都會咁諗嘅。
佢進一步舉例。俾一碗粥你食,你就可以生存。但如果你粗聲粗氣咁俾人,踩過先俾人,即使果個係乞衣,都唔會鍾意,都會拒絕,呢個係人嘅本性。但亦有人唔理三七廿一,係著數就要,唔理果件事係咪公義,就好似接受人地踩過嘅食物一樣,係唔符合人既本性,係「失其本心」。
▍時代背景係乜?
孟子生活嘅時代,係春秋戰國嘅後期。比起孔子果個時代,孟子嘅時代,戰爭更加多,更加殘酷,列國嘅政府更加唔講以前嘅規則,為左防守或者吞食其他國家,開徵好多雜稅,同埋開始推行更大規模既徵兵,令戰爭波及所有平民百姓。(係更遠古嘅古代,戰爭係貴族之間嘅事,平民係無資格打仗嘅。)
▍作者係邊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個名叫孟軻,據《史記》講係孔子門人子思嘅徒弟。佢接受孔子思想,並且加以發揮。佢嘅特點係好鐘意同人辯論。孔子向各國國君推銷自己嘅仁政思想,係用一般傳教方式;孟子就鐘意同人辯論,去說服佢地。
當然孔孟二人都唔太成功,不過呢個唔係話佢地文字或思想有咩問題,佢地甚至好有說服力,孟子經常講到對方駁唔到自己。不過當時嘅國家為左實際利益,都唔會採用佢地果套。孟子雖然經常同人辯論,但又話「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我都唔想辯論架,係迫不得已)。
▍重要句子(具背誦價值):
1.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小知識:
係西方,都有一句類似「魚與熊掌」既格言。就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係1849年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寫嘅。不過佢最著重既係「自由」,孟子最著重「義」,所以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呢個講法。
============================
#DSE範文 系列:
#1【賄賂敵人只會令自己滅亡:陪你讀《六國論》】
https://goo.gl/xnpwiV
#2【想溝女定為國為民?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https://goo.gl/mwBBty
#3【如果有得打三國無雙,蘇東坡一定會用周瑜:陪你讀《念奴嬌•赤壁懷古》】
https://goo.gl/sNNxWV
#4【如何情緒勒索你老細:諸葛亮《出師表》】
https://goo.gl/dsxGXM
#5【面對無恥強敵,弱國只能強硬應對:陪你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https://goo.gl/3Pjvz4
============================
"Oh Readly?" - Flip a page everyday.
#一班鐘意睇書又想荼毒大家睇書嘅90後
#多多指教
============================
有文學野想分享?
歡迎各位Reader Inbox我地🐱
廉頗藺相如列傳主旨 在 島聚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面對無恥強敵,弱國只能強硬應對:陪你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宋詞、散文,好似好輕鬆,今次嚟到篇幅好長嘅《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不過唔駛驚,文章篇幅雖然長,但大部份都係細緻嘅描寫,只要掌握重點,理解文章內容,都可以好輕鬆。
▍篇文主旨想講乜?
《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講過好多人,但節錄嘅主角就只係藺相如。篇文主要讚揚藺相如嘅才智,以及佢忠心耿耿為國效力,甚至以必死決心向祖國貢獻嘅高風亮節。其實簡化地講,《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只有兩大重點同三段劇情,分別係:
兩大重點:
1. 藺相如係難得嘅忠臣,值得學習
2. 秦國強大但無恥,弱國趙國要以才智同計謀先有機會取勝
三段劇情:
1. 藺相如持和氏璧出使秦國,後完壁歸趙
2. 藺相如陪趙惠文王到澠池見秦王,避免趙王受辱
3. 藺相如同廉頗交惡,到成為生死之交
▍劇情一:
完壁歸趙咁出名,大家應該都識,其實就係出自第一段劇情。話說趙國得到舉世無雙嘅玉器「和氏壁」,而秦國想用15個城池同趙國換,但秦國咁唔守信用,好明顯攞到玉之後唔會交城出去;但唔同秦國交換,又驚直接比佢攻打,結果陷入兩難,唔知點算。
輾轉之下,就由藺相如帶和氏壁去秦國,結果真係發現秦王無意守信用,於是藺相如就以性命威脅,將和氏壁攞返手上,並偷偷地派人將和氏壁完好無缺咁帶返去趙國,於是就係「完壁歸趙」了。藺相如離開秦國之前同秦王講:「如果秦國先將15座城交比趙國,趙國又點敢唔交出和氏玉呢?放心比我返去啦!」於是藺相如亦都順利離開左秦國,但結果秦國都無同趙國交換城池,大家就當無左件事lu,無再講過,即係唔存在啦~
▍劇情二:
後兩段劇情相對短啲,第二段劇情講到藺相如經過完壁歸趙事件後已經上位,當時秦王約趙王到澠池(地名)見面,去嘅話趙王驚死,但唔去又好似向人示弱咁,結果都係要去,但就由藺相如陪同。
澠池之會期間,秦王叫趙王演奏樂器,但就比秦國史官寫成「秦王命令趙王奏樂」,於是藺相如再次以必死嘅決心同聰明才智,要求秦王為返趙王奏樂,比趙國史官寫返做「秦王為趙王奏樂」,兩邊打和,Super!
之後,秦國群臣叫趙國送15座城嚟賀秦王壽,之後藺相如即刻話請秦國以咸陽(秦國首都)為趙王賀壽,結果又係兩邊打和Super,亦順利避免趙王受侮辱。
▍劇情三:
劇情三呢,同劇情二都幾有關,事關澠池之會完左之後,因為功勞大,藺相如再比趙王升官,官位甚至高過廉頗,於是就引來廉頗不滿。藺相如出身寒微,又係文人,廉頗作為將軍,認為佢得把口,唔似佢有戰功,當然不滿。
藺相如因為咁,之後見到廉頗就迴避,但就比藺相如嘅門客質疑佢竟然怕左廉頗,但藺相如連秦王都唔驚,又點會驚廉頗?其實,藺相如認為秦國咁強大都唔敢向趙國郁手,純粹係因為藺相如同廉頗兩位坐陣。藺相如相信,假如自己同廉頗交惡,只會益左秦國,以國家為重,佢唔可以同廉頗反面。
廉頗知道左呢件事之後,非常自責,於是走去向藺相如負荊請罪。結果,兩位就成為左惺惺相惜嘅生死之交。
▍時代背景係乜?
《廉頗藺相如列傳》發生於戰國時代,當時秦強而趙弱,弱國為求生存空間可以話相當為難。
面對無恥嘅強敵,只有強硬應對,弱國先可以爭一口氣。為趙國呢個弱國效力相當唔容易,但作為忠臣、愛國者,藺相如可以話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廉頗藺相如列傳》出自西漢司馬遷嘅《史記》,本書寫成於西漢,咁係儒家思想背景下,當然要讚揚高風亮節嘅忠臣,因此大力推舉藺相如嘅功德,可以話理所當然。
▍重要句子:
1. 「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2. 「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3. 「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
▍小知識:
《廉頗藺相如列傳》入面多次提到秦強而趙弱,但其實趙國唔係真係咁弱。普遍認為趙國係戰國七國之中數一數二嘅軍事強國,亦長期係秦國嘅最大敵人。
最為人稱道嘅,係趙武靈王(趙惠文王阿爸)推行既「胡服騎射」軍事改革。為左對抗敵人,只能by any means necessary:從此,趙國人要著胡服,學習騎馬、射箭,最終組成左一隊強大嘅騎兵軍團,戰鬥力之高,令其他六國刮目相看、聞風喪膽。文中提到嘅「秦強趙弱」,某程度上只係相對上嘅強弱,千其唔好因為咁就睇小趙國啦。
============================
#DSE範文 系列:
#1【賄賂敵人只會令自己滅亡:陪你讀《六國論》】
https://goo.gl/xnpwiV
#2【想溝女定為國為民?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https://goo.gl/mwBBty
#3【如果有得打三國無雙,蘇東坡一定會用周瑜:陪你讀《念奴嬌•赤壁懷古》】
https://goo.gl/sNNxWV
#4【如何情緒勒索你老細:諸葛亮《出師表》】
https://goo.gl/dsxGXM
#5【面對無恥強敵,弱國只能強硬應對:陪你讀《廉頗藺相如列傳》】
https://goo.gl/3Pjvz4
============================
"Oh Readly?" - Flip a page everyday.
#一班鐘意睇書又想荼毒大家睇書嘅90後
#多多指教
============================
有文學野想分享?
歡迎各位Reader Inbox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