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韓國瑜,再見蔣經國】
2020-01-06 | 江昺崙
#分享
🔗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20/01/06/010602
#韓國瑜的暴起暴落
韓國瑜人生最巔峰的時刻,是在2019年3月29日,他到中國公開會見澳門及香港中聯辦、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回台之後,被隨扈們高高抬起,在機場接受支持者熱烈歡迎,很像明日即將登上總統大位一般,意氣風發。
當時他應該無法預料,會見中聯辦主任及林鄭月娥帶來「一國兩制」的後續效應,是造成了他在2019年由盛轉衰的遠因,仿若被隨扈高舉之後,又重摔下來。
隨著香港在六月爆發反修例抗爭,台灣人對於一國兩制的恐懼加深;更因為2019年元旦新年,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將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劃上等號,導致蘇起傳授給韓國瑜的「九二共識」盾牌也發揮不了作用。
從此,韓國瑜雖然不斷以激烈言行召喚支持者的向心力,但他的支持者圈子越縮越小,言行的偏激化也越來越與主流脫節,因而失去了中間選民的支持,固守剩下三成上下的基本盤。
#蔣經國的遺產
隨著韓國瑜的氣勢由盛轉衰,非泛綠的政治人物開始搶奪所謂「蔣經國的遺產」。
有個笑話是這樣的:
蔣經國在晚年臨終之前,重臣們為在他身邊,想問他屬意誰當接班人?結果蔣經國嘆了一口氣,說:「你等會兒…。」
不久就過世了。眾人以為蔣經國說的是「李登輝」,於是李就接班了。
當然真實歷史不是這樣,這只是在講獨裁者過世之後,因為沒有內定繼承人,所以造成一個各派系大老之間的真空,而李登輝就趁著這個矛盾,扶搖直上,在1990年的二月政爭之後,正式成為國民黨的領導人。
然而李登輝也是在蔣經國體制下,是以本省籍優秀技術官僚的身份脫穎而出,所以日後李登輝的憲政改革,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確保與保守派能達到平衡的方式來進行。所以說李登輝雖然是有本土派的格局,但他始終無法真正進行「革命」,只能說他擾動且破壞了國民黨的獨裁專政的系統。
不過李也留下了後遺症,就是他養大了地方的本土派國民黨,例如王金平、張榮味及曾振農等人,這些本土派系在外省精英衰敗之後,成為了國民黨的真正骨幹,就連韓國瑜事實上也是寄居於雲林張榮味底下,因張家提拔他到北農任職,才有了舞台。不過這講遠了,地方派系並非本文重點。
重點是,李登輝並沒有完全接收蔣經國的遺產,但也沒有革命——完全改寫蔣經國的歷史,只進行了溫和的憲政改革。因此蔣經國的遺產,就像傳說中海賊王的秘寶一樣,大家都想要爭奪,搶到的人就可以成為總統一樣。
#後蔣經國時代
筆者曾經寫過一文,蔣經國的影響力之所以對後世如此強大,是因為1970年代他執政之後,台灣經濟因為美國因素而逐漸轉型,多數出生於戰後嬰兒潮、並成長於這個年代的台灣人,對於這一段突飛猛進的歲月都有著非常美好的記憶。
假使你小時候家裡連文具、鞋子都買不起,到了剛出社會的時候,月收入也只有幾千元左右,但過了一二十年,只要你聽從政府(國民黨)的話,不要有事沒事去參加黨外運動,你就能當上了中階主管,或者有了穩定生意,月收入就能翻幾倍,到五位數甚至六位數。你可能會出現「白手起家」的自信感,也會出現「有志者事竟成」的幻覺,認為國民黨的統治真的是好棒棒,只要安分守己就能「五子登科」,人生成就全部達成。
這就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偏向「懷念威權」的原因,而這個世代因為目前是社會的中堅份子,就大概是像柯文哲在台大醫院擔任中階主管的角色,主流社會的話語權都被他們掌握,出身於解嚴後的年輕人,雖然不怎麼認同他們的觀點,但也都要應付稱是。這也是蔣經國死後,他的思想仍深深影響、甚至控制著台灣社會的因素之一。
「後蔣經國時代」從1990年李登輝正式就任總統開始,至2020年剛好三十年,這段期間仿若大海賊時代,大家都想要搶海賊王留下來的秘寶。
原本第一個快要搶到秘寶的人是宋楚瑜。宋楚瑜當過蔣經國的英文秘書,成為了獨裁者的「桌頭」,後來在新聞局長任內,雷厲風行查禁各種書籍刊物,箝制言論自由,可以說是「國民黨戈培爾」(納粹宣傳部長)的角色。1994年宋楚瑜選上第一任民選省長,模仿蔣經國「走入基層」的風格,獲得本土派系一致好評,因此成為「接班人」的呼聲很大。
蔣經國的秘寶(遺產)魔力在於,擁有的人可以獲得60%左右的民意基礎,在1994年唯一一次的省長選戰,宋楚瑜拿到56%的選票(4%被朱高正拿走),陳定南只拿到38%。
不過宋沒想到,李登輝隨即「凍省」,架空宋楚瑜權力,並提拔同為本土官僚出身的連戰,讓連宋之間的矛盾加深。因此2000年在國民黨分裂之下,加上內部「興票案」的攻擊,宋楚瑜意外落馬,由陳水扁登上大位。
宋楚瑜拿到秘寶,魔力卻被李登輝及連戰橫刀截斷,他非常憾恨,於是組成親民黨,準備四年後奪回權力。沒想到,這一走就是二十年,選了四次總統外加一次台北市長,總統之夢卻越行越遠。
陳水扁八年執政,雖然試圖抵抗蔣經國的影響力,但他是少數執政,所以甫上任就拜訪前特務頭子王昇,取得政權穩定;再宣佈「四不一沒有」,保證自己的兩岸格局不會超過前朝李登輝。縱使到第二任,陳水扁開始走「一邊一國」路線,但他的政治危機同時也陸續引爆,讓他無力處理後蔣經國時代的問題。
第二個搶到遺產秘寶的人是馬英九,跟宋楚瑜一樣,馬也出身英文秘書,桌頭的工作,是蔣經國的好學生——話說蔣經國神話裡面有一招虛幻的「廉政親民」功夫,後來馬英九習得「廉政」,宋楚瑜習得「親民」,各得半部招式。
馬英九的運氣比宋楚瑜好很多,1998年他以溫和清新的形象,擊敗了陳水扁當上台北市長,從此選戰無往不利,成為國民黨的新興共主,取得秘寶成為蔣經國接班人,一路當上總統。
2008年之後,套句馬英九選總統時的口號,對國民黨支持者來說就是「正直跟善良都回來了」,意思就是「美好的蔣經國時代回來了」,而馬英九每年一定也會固定到慈湖謁陵,象徵傳承蔣經國的「遺志」。
不過馬英九沒有學到宋楚瑜的「親民」招式,晚期馬政府出現內憂外患,內政上社會分配無法處理妥當,外交上又因「服貿協議」而引發三一八事件,這些危機凸顯了馬英九的缺點:溫和有餘而魄力不足。國民黨支持者認為馬英九的形象太過軟弱,以至於被民進黨及反對者的氣勢壓過,終於導致2014年到2016年的選情崩盤。
#柯韓崛起
拿到蔣經國遺產(秘寶)的第三個人,是柯文哲。柯文哲一開始雖然是以「墨綠」的形象登場,但其實2014年9月,尚在競選台北市長的時候,就曾說出:「蔣經國時代對於政府官員操守及政商關係的嚴格規範,應該成為台灣政治的典範,值得所有執政者學習」。
當時的本土派非常驚訝,因為經歷過林宅滅門血案、陳文成事件的「墨綠」人士,根本不可能肯定蔣經國,所以大家都在猜測是否是柯文哲故意講給泛藍聽的,想爭取泛藍選票。但很多泛綠人士開始對柯文哲產生質疑,成為「第一代柯黑」。
結果後來證明,柯文哲的路線就是要往蔣經國靠攏,他強調的素人治理,就是呼應蔣經國的廉政親民。柯文哲不僅認為蔣經國是台灣政治的典範,更在2019年香港爆發抗爭之後,建議習近平也來學習蔣經國的治理方式。
柯文哲曾經在2014年說過:「什麼是你不願意拿出去做交換的?那個叫核心價值。」後來也證實了,「尊蔣」確實是柯文哲一路走來,唯一沒有交換出去的核心價值。
柯文哲在選上台北市長之後,原本盤算大致上是:國民黨自馬英九之後,再也找不到有力的蔣經國繼承者,他可以拿到淺綠的票源,又奪取蔣經國遺產這一塊秘寶,喚起中間選民的認同,就算國民黨推派參選人,但他左右互搏,讓藍綠兩黨支持度限縮到各三成的基本盤,他就有機會當上總統。
不過千算萬算,柯文哲沒預料到韓國瑜的登場。韓國瑜原本只是柯文哲為了與雲林張榮味結盟的「中間人」身份,沒想到他到市議會備詢,跟王世堅唇腔舌戰,打出名號。於是柯文哲對韓國瑜十分激賞,還一度考慮要讓他當台北市副市長。韓國瑜也在議會說:「十六年來只有柯文哲當我是個角色。」
但沒想到,韓國瑜異軍突起,選國民黨黨主席未果,被分到高雄去「開疆闢土」,原本眾人皆不看好韓國瑜在綠營票倉能有多大作為,卻沒想到2018年5月正式參選後,鬆動了綠營的盤勢——蔡英文與陳其邁冷靜的精英形象,完全不及韓國瑜「親民」的言行,就此扭轉了18年大選的局勢。
而國民黨的支持者,好像又看到了「天命」,蔣經國的秘寶,終究「後繼有人」。因此泛藍陣營甩開柯文哲,重新集結回到國民黨的旗幟底下,也拉回了一度被柯文哲吸走中間選票,到2019年4月之前,韓國瑜聲望如日中天,仿若即將接掌總統大位。
當然,韓流崛起,直接導致柯文哲與韓國瑜的對撞,雙方都想繼承蔣經國的遺產,於是柯文哲開始研發原子彈,希望透過尖酸刻薄的言語,找回主流社會對於他的「經國先生路線」的肯定。
#三十年民主之路
之所以「後蔣經國時代」會維持三十年之久,就是因為主流社會一直沒有機會、或者根本沒有意願去處理歷史遺緒及轉型正義的問題。掌握話語權的群體,就是前述戰後世代的中產階級,對自己太過自信,因此失去了從歷史、美學到甚至對「自由平等的理解」,這些概念全面反省的能力。
為什麼台灣社會在2018年之後,會出現瘋狂的「韓粉」?就是因為雖然社會思潮已經慢慢在轉變,委婉地說就是「典範轉移」。但是仍有上述那樣型態的人們,不願意直視這樣的轉變。
例如他們認為教育改革之後,學校給學生過多的自由,禁止體罰、禁止老師辱罵學生,才會「一代不如一代」,卻沒有正視到以前的威權教育,隱藏多少階級歧視與校園霸凌,造成多少台灣人的心靈受創,型塑了日後一些讓晚輩很難理解的思想與性格——比方說拿性別差異、性別氣質當玩笑話,在他們成長的年代或許無傷大雅,在今日的年輕人看起來,卻是非常傷人的話語。
一直到今天,整個社會還在承受威權時期遺留的無形創傷。最終這些創傷,成為集體 引爆的「業力」。就是這些轉型不過來的人們,對於21世紀的不安與恐懼。他們擔心民主轉型、教育改革、婚姻平權及各種改革會讓社會崩潰。但事實上台灣社會越來越穩定且進步,崩潰的只有他們的家父長權威。所以韓國瑜成為他們的理由,讓他們集結起來,想要找回1980年代強權統治下的安定感。
(當然有些韓國瑜的支持者,是因為1949年後一、二代外省移民的原鄉認同感,這樣的情感無可厚非,所以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經過2019年的政治震盪,2020年應該是個機會,蔡英文若能勝選,民進黨取得國會半數以上的席次,代表蔡英文與民進黨撐過了第一任的民意測試,未來成朝著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方向繼續前進,台灣在下列兩大因素下,或許將能正式擺脫蔣經國的歷史遺緒:
1、柯韓潮流的消退
柯文哲保守性格自不待言,他經常嘲諷女性,卻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裡;而韓國瑜則代表國民黨尚未擺脫的殖民者性格,例如他到台東,對原住民說:「看到原住民這麼熱鬧就想唱歌,唱『娜伊路娃、娜伊亞娜亞嘿』,…太快樂了,像來到不同的世界…原住民很陽光很快樂,樂觀與希望,讓他心情都轉好了。」但是「母語仍然要在家學」。
這樣非常典型的殖民主義話語,韓國瑜卻能很自然流暢的脫口而出,代表韓的時空仍凍結在1980年的威權時代,以為國民黨自產自銷的「中華文化」還是如此光輝燦爛,還能獲得主流認同。
但從2019年柯文哲與韓國瑜的言行,在年輕人社群中屢屢被拿出來譏笑嘲諷就知道,他們的影響力正在退去,而且直接與新生代的價值觀正面碰撞。柯韓及其支持者們的主觀意識越強,越不願意反省,與其他社群之間的衝突就更加劇烈。
而在新生代看見香港「一國兩制」的悲劇之後,產生堅定的國家主權意識後,愈發質疑柯韓的「發大財」口號,於是世代之間終將一戰,假若1月11日大選結果出來,民眾黨政黨票不如預期,以及韓國瑜落選,就代表了這兩人的「蔣經國路線」是失敗的,蔣經國的遺產,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核廢料。
柯韓潮流如同正常民主社會偶爾出現的民粹主義水痘,當我們平安度過「我現在要出疹」的階段而痊癒之後,或許就能相對產生一些免疫力吧。
2、轉型正義工程啟動
2018年雖然在民進黨國會優勢之下,成立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但保守派的反彈很大,整個社會對於轉型正義也停留在「二二八」及「政治鬥爭」這樣粗淺的概念。所以當前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私下說出:「我們是東廠」這樣自我嘲諷的話的時候,就被國民黨拿出來大做文章。造成促轉會主委下台,而代理主委楊翠在立法院裡面,也遭受到了國民黨的羞辱。
不過至少轉型正義的工程開始了,促轉會開始進行白色恐怖的平反工作,大多數的政治受難者被撤銷罪名,而他們的故事也開始被改編成戲劇、舞台劇等藝文創作。年輕一輩的學生,因為少了諸多歷史包袱,對於白色恐怖歷史也容易產生素樸的正義感及同情感。
有幾個相關的現象作為指標,象徵台灣社會開始接納、反思自身的歷史:2018年全聯公司一則關於陳文成的廣告,意外收到大量迴響,雖然有正反兩極的評價,但是過去禁忌的,或者刻意被冷處理的敏感歷史,能重新回到台灣人的視野,本身就值得留意的現象。另外赤燭公司創作的恐怖遊戲《返校》在2019年改編成電影,竟然形成一股潮流,震撼並感動了許多台灣年輕人,一句「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成為2019年流行語之一。
另一項是對於史明的再理解,以及美麗島事件40週年的紀念與肯定。史明象徵著基進的台灣民族主義、甚至是武裝獨立革命路線,在戒嚴的年代幾乎是被當成「恐怖份子」一樣的角色。例如1990年代初期的清大獨台會事件,當事人廖偉程等,就是因為閱讀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而獲罪。
但近十年來,史明及台灣民族主義再也不是當年的毒蛇猛獸,隨著社會的民主開放,年輕人不但樂於接受史明的思想,甚至主動扛起台灣獨立大旗——2019年史明逝世之後,上千人遊行到凱達格蘭大道追悼,即是明證。而美麗島四十週年,《蘋果日報》推出封面復刻版的美麗島紀念專刊,也收到大量正面回應,甚至是搶購熱潮。
上述這些文化現象,慢慢累積堆疊,形成了新興的台灣想像共同體。新生代的台灣人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對於族群、性別及階級的平權觀念也越來越清晰,台灣社會即將擺脫後蔣經國時代的威權幽靈,真正發展出成熟的民主社會。
#迎向明日的憲政改革
2020年元月二日,參謀總長沈一鳴不幸在搭乘黑鷹直昇機前往勞軍的途中,與侍從官黃聖航等八名將官墜機身亡。這樣不幸的事件卻緩和了因為選舉而激化的社會對立,藍綠各黨都約定休兵,共同哀悼國殤。在國家最傷痛的時刻,卻意外出現了台灣「軍隊與國家」的再理解與再認同,而參謀總長沈一鳴彷彿也成了新的「軍魂」典範。也實質證明解嚴後「軍隊國家化」的成功。
並且,今年選舉有十數個政黨參與不分區的選舉。特別是小黨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泛綠各黨都提名了不少優秀的候選人,但可惜台灣選制對於大黨比較有利,選民可能會在關鍵時刻自動進行棄保或配票等操作。未來我們的民主社會更加成熟、及泛藍政黨萎縮之後,或許有機會迎來新的「憲法時刻」,由社會各界充分討論選舉制度改革,例如增加國會不分區席次分配,或以內閣制的方式選出國家領導人等等新的形式。
若然,則基進黨、綠黨及時代力量等政黨,不必再為「大綠小綠」路線而困擾,可以在穩固主權的條件下,堅持自己的政治路線到底,甚至以「左翼台獨」路線與民進黨的中間保守路線抗衡。
2020年,應該是台灣擺脫蔣經國威權遺緒的一年、擺脫一國兩制威脅,重新找到台灣國家定位的一年,也是重新思考民主自由,公平正義價值的一年。
期待1月11日投票之後,台灣社會能向韓國瑜說再見,向蔣經國與他的威權年代說再見!
(作者為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一個人能煩惱變老、變醜,是幸福的,然而生命中有許多限制,尤其當生老病死突然臨到,心理的恐慌難以言喻,多麼希望今天像昨天一樣平凡。親子天下嚴選作家#葉揚、數感實驗室創辦人 #賴以威、921受災戶小緁與資深相聲演員 #宋少卿 4個人生故事,述說經歷生離死別後,最要珍惜的是真實陪伴,相聚時刻。 00...
「廖文凱過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Elisa Lin 林依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男孩團、偶像團、天團;失控- 精華區out-of-contr 的評價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五月天怪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情報] 怪獸FB/IG更新- 看板MayDa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樂團主唱過世的八卦,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樂團主唱過世的八卦,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情報] 怪獸FB/IG更新 的評價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情報] 怪獸FB/IG更新- 看板MayDay | PTT偶像團體區 的評價
- 關於廖文凱過世 在 賀柏穎ptt 的評價
廖文凱過世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要拍一部電影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特別是要有一個值得拍的故事,或者一個值得拍的人.
通常,除非是虛構的故事,否則,怎麼把真人真事的真人抽離?
我認為"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這個故事值得被拍成電影,但我卻對於這個人值不值得,或者說,需不需要,強烈的惴惴不安.
所以我堅持,王老師這個人的前半生,特別是牽涉到原生家庭的部分,輕輕帶過,看過原著小說的人不要怪編劇,這是我的堅持,因為我的父母仍在,我希望將這個部分降到最低.
我真心希望這個關於教育人的故事被看見.
而不是只有這個人被看見.
我希望教育的成分大於這個人.
但我仍惴惴不安.
從洽談,簽約,腳本,開拍,我的惴惴不安始終如影隨形.
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最終無法完全感動我自已的原因.
一般來說,電影的初剪不會讓外人看片,包括原著作者,因為沒有配樂沒有音效,但製片非常尊重我,讓我參與看初剪片,老實說,看完之後,我的惴惴不安更強烈了.
這個人的色彩是淡了,但這個故事怎麼也沒拍出我期待的感動?
更詭異的是,我唯一的感動,只出現在電影最後的幾分鐘.
那虛構,或者說改編的幾分鐘.
那份失落的感動,或許是因為害怕被教育圈批評吧!
教育圈都知道,不可能正式教師第一年就談調動,不可能學生成績好就會考績加分,不可能考上研究所就可以調動,我必須承認我事先沒有再三確認台詞,拍攝中也沒有一直盯場,所以這些對話都是在電影拍攝完成後,第一次剪片完,我受邀看片,才提出的疑惑.
跟製片通了很長的一通電話,排山倒海的訴說著我的不滿意,製片耐住性子,等我都說完了,才一一解釋.
最多的答案是:這不是紀錄片,是商業片.必須考量觀影對象不是只有老師,而是更大一群的社會大眾.
社會大眾不會明白教師介聘規則,不會了解教師積分來源,不會了解只有教育界才會了解的調動申請各種方式.
我稍稍妥協,但仍要了初剪的片子,我希望再仔細看一次,然後列出希望修改調整剪輯的段落.
我列了28點.
製片親自帶著初剪片子南下爽中陪著我看,一一解釋.
能夠刪去的,就刪去了.比如說:地震前,王老師不斷買零食糖果誘惑學生上課認真的畫面.
我並沒有想過這樣做,我也沒有錢這麼做,即便為了戲劇感,我都堅持不要.
比如說,王老師帶著水果去醫院探視地震受傷的學生,被學生吼罵離開.
我並沒有這樣,我的學生也沒有這樣,即便為了製造衝突,我都堅持不要.
比如說,地震後王老師改變教學,但是原始影片呈現的是更多更多上課提問,但全都是"課文填充"的提問,學生熱烈搶答的畫面.
我的提問並不是只停留在這種低階層次,我的改變教學也不是這樣,即便這樣的畫面比較熱鬧,我都堅持不要.
比如王老師纏著校長問調校,比如王老師計較著積分等等.
諸如此類,刪剪了不少.
能夠調整的,就透過配音、剪接、重拍等等方式調整.
也因為再一次仔細的看了片子,所以才發現我忽略了很多製片及編劇用心安排的對話,比如對於班長跟阿肥解釋點數的意義、同學集資幫大仔換鞋子並要求他用功念書還點數、王老師解釋跳蚤市場不是要誘惑學生等等等,這些都是我事先要求劇情呈現的重點,其實製片及導演也都做到了,但因為我在看初剪片時,太聚焦在我不能釋懷的點,卻完全忽視了劇組的努力,我立刻也向製片道歉.
當然,最遺憾的是我們全校師生一起入鏡,補拍國樂團獲得冠軍凱旋歸來的部分,沒有被我爭取成功放入正式電影畫面,而是以花絮呈現,我覺得非常遺憾跟抱歉.
這部分,是我最終沒有被說服的地方,我仍耿耿於懷.
這是以教育人的眼光來看.
那麼,以原著小說讀者的觀點來看呢?
2011年,我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了這本十一萬字的類自傳,幾乎是未經潤飾修改的原稿出版,那時的我,並沒有像現在一樣有一些知名度,這本書作為記錄自己人生的意義,大於對教育界發揮甚麼影響力.
因為是自傳,所以在這本書的前半段,聚焦在我的成長歷程,轉折點是因為地震,因為學生的呼喚而留下,後半段則是留下來之後,我跟我的夥伴努力了什麼.
這本書出乎意外的暢銷,第一刷7000本,兩天後就二刷.目前是三版28刷.
這意味著超過20萬人買了這本書.
這超過20萬人的感動絕大部分不僅是因為後半段著墨的我們在爽中的努力,更多的是因為前半段的我的成長、我的困頓、我的掙扎、、、,因此襯托出我的留下、我的選擇、我的信念、、、有多不容易.
這樣的感動,是因為這樣的對比.
我的意思是:即便不是王政忠這個人,任何一個這樣的對比,都令人感動.
但我希望淡化這個人,淡化這段生命歷程.
因為我的父母仍在.
準確的說:是父親仍在.
他是所有苦難的主因,不論我的,或是我的原生家庭的.
書,即便再暢銷仍是小眾,何況暢銷是意外,但電影,需要宣傳行銷,在原著已經如此暢銷時,我不願意這些苦難這個原因變成行銷.
這樣的堅持,讓閱讀原著小說的感動,在看電影的時候,失去了一大部分的支撐點.
也就是我說的,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如果抽離了大部分的真人生命歷程,這個生命力十足的真事就失去了原本最動人的基底.
所以被原著小說感動的讀者,在這部電影中,需要更多的自我補足閱讀記憶,才能找到曾經的感動.
也所以不曾看過原著小說但被老讀者帶進去電影院的觀眾,應該會被不斷提醒強調:書不是只有這樣,書更令人感動.
我都明白,但,這是我的選擇.
而且,我堅持.
所以,我必須跟電影公司說抱歉,因為我的堅持,讓你們對於這部電影原本的期待無法完整,也因此委屈了你們犧牲更多原本可以主打的行銷賣點,讓這個原本在台灣就不大眾的故事題材,在宣傳上,更加舉步維艱.
你們盡了全力了,是我不好,很抱歉.
當然,也要跟原本對這部電影抱有高度期待的原著小說讀者說抱歉,讓你們的預期有落差,但我相信你們會接受我的堅持,電影裡消失的那些生命歷程,書裡文字有你們熟悉的答案,你們都知道的.
無論如何,都謝謝你們成全了我的堅持:讓教育被看見,而不是這個人被看見.
關於教育圈觀點,關於讀者觀點,這是我的回答.
關於觀眾觀點呢?
我的確被問了不少問題,但我只想公開回答下列這一個,其餘的問題,就請訊息我,如果我有時間,我就會回答你.
為什麼2011年底就簽了電影合約,卻遲遲拖到2016年開拍?
首先,就電影劇本編寫手法而言,必須是同一批學生在國中三年的變化,觀眾才會記得誰是誰,不可能找10批學生演員來演出書裡記錄的10年,而,要把這本書裡紀錄的我們在爽中10年的努力濃縮成3年,用110分鐘以內的影像呈現,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特別是,中間還有一年王老師要去當兵!連當兵快兩年都濃縮成一年退伍了,你看劇本有多難寫!當然,我前面提過的我的堅持,也讓劇本編寫的難度更高.
其次,我希望在爽中發展到一定水準時才拍攝上映,而不是透過電影為爽中宣傳招生.這一點,我們做的還不錯,電影在2017上映時,爽中的學校經營已經很不錯,許多因為看了電影親自跑到爽中來參觀的熱血觀眾,都會有"哇!學校經營的比電影裡拍攝的狀況還棒ㄟ!"的驚呼,這一點,讓爽中更加分.
最後,則是電影版權的轉手問題,2011年原本是楊登魁先生的公司跟我簽約,後來因為楊先生的意外過世,所以公司改組,版權由郭木盛先生重新取得.我得非常謝謝郭大哥的堅持,因為在楊先生過世,公司改組時,電影拍攝這件事我已經完全擱下,放棄簽約,是郭大哥一路堅持,多次到爽中拜訪溝通,最終才又重啟電影拍攝工作.
好的,要寫到最後了.
電影已經下檔了,二輪片也播過了,今天,有線電視台也播了,我的惴惴不安也可以放下了,所以我選擇在今天寫下我一直放在心裡,想跟大家說的事.
有多少人的生命故事能被拍成電影?
我真心由衷感激.
謝謝郭大哥,沒有你就沒有這部電影.
謝謝過去到現在的爽中夥伴,沒有你們就沒有這部電影的故事.
謝謝一路支持守護著爽中的鄉親父老們,沒有你們,我們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其實,我特別要說的是電影裡那個廟的主委就是廖爺爺廖奶奶的化身,看過書的都知道,是他們老人家在爽中國樂團最困頓的時候支撐著我們,哪裡有主委主動到學校捐錢這麼簡單的事?沒有!只有他們四處奔波為我們牽線籌措資源,他們才是庇佑我們的那個力量.
謝謝是元介,雖然在我的堅持下,你失去了可以更戲劇化演出的著力點,但你的用功與認真,讓王老師仍然保有我希望傳達的形象.
謝謝劇中的學生演員,雖然921地震離你們很遠,但大多數是素人演員的你們,已經盡了全力詮釋了那個年代,我的那些孩子純真卻強韌無比的生命力,即便有影評人挑剔了你們圍繞著王老師問"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的那些片段顯得僵硬,但我不忍苛責,你們沒有經歷過那些創痛,但你們的確盡力投入揣摩了.
謝謝真實生活中的爽中的學生,雖然這部電影始終沒有完全感動我,但,仍有幾個片段,會讓我淚流.
爽中重建落成,學生搬著桌椅,畫面空拍的時候.
學生擠在王老師辦公桌前背誦語文,王老師扒著便當的時候.
學生集資換球鞋的時候.
國樂團全國賽的時候.
是的,只有那些真實的你們與真實的我的生命歷程重疊的畫面,才會讓我感動不已.我唯一一次在映後出席說話淚崩,就是不小心看見那最後的5分鐘,雖然畫面呈現的是虛構的穿越時空虛實穿插,在我腦海裡,卻是我們一起走過的那20年,真真實實的辛酸甜美交錯的20年.
當然,你們一定也知道,創立國樂團參加比賽,並不會讓我可以申請調校,相反的,在我曾經挫折沮喪想要離開的時候,這反而成為我走不開的原因之一。
終於,最後的最後了.
有多少人的生命歷程沒有機會被拍成電影?
這也就是我答應簽約拍攝的原因.
看過書或者認識我的人,都應該可以感受到,我從未消費九二一,消費偏鄉,或者,消費如同我一般歲歲年年月月日日守著教室,守著學生的老師夥伴們,連起心動念都沒有.
我原本只是想記錄我自己的某一段與學生們,與校內夥伴們一起走過的人生歷程,後來感受到了這一段紀錄的文字的確鼓舞或慰藉了在台灣許多不知名的角落的老師們,他們如我們一般,落腳在某一塊土地,安定在某一個校園,然後播種深耕.
無論後來是否離開,那段曾經用心經營過的師生情感,始終真真切切雋刻在彼此生命中的某一段章節.
無論是長或短,始終是一段生命影響生命的歲月.
更後來,有更多老師以外的百工百業也從這一段我的生命歷程紀錄裡獲得力量,他們看見了自己雖然身處不同場域,但同樣在面對生命中許多無可違逆的困境時,跌倒了,掙扎著再站起來,拍掉身上的泥巴,然後,再拉了身邊的誰誰誰一把,一起站起來.
因為這樣的感動,所以有了這部電影.
我一直記得前年(2016)五月開拍記者會,偌大的現場只有屈指可數的媒體到場,一年過去,去年(2017)七月的第一支預告片意外在一個禮拜內吸引超過一百萬點閱率,八月的媒體試映會獲得一致好評,九月的上映記者會影音平面網路媒體塞爆會場以及未上映就吸引超過400場的包場。
我們真實感受到有這麼多人關注、喜歡及推薦這部雖然平實卻動人、小品卻溫暖、淡然卻勇敢、明知會落淚卻仍然淚流不止、來自教育卻觸動百工百業、描述一個老師卻投射千萬你我生命故事的電影。
謝謝所有走進戲院的朋友,謝謝你們願意從關注變成行動、從心動變成入座, 電影上映的那幾天,我在學校遇到兩個特地回鄉走走的中年人,他們都是中寮人,但離鄉工作許久,因為這部電影,他們回到久違的故鄉,他們的老家在921地震中倒了,沒有重建,他們離開了傷心的地方,但因為看了這部電影,終於再次回家。
我也記得在出席某場映後座談時,在樓梯間遇到一個坐著輪椅的婦女,他認出我來,拉着我的手,淚流滿面,她說他在地震時失去雙腿,辛苦的生活着,她從沒有放棄,但偶爾會沮喪,這部她看了三次的電影,讓他更有力量推着雙輪,繼續迎向人生。
中寮不一定是你的故鄉,也不是我的故鄉,我只是因緣際會落腳在這個異鄉,因為一場地震,讓我發現生命與工作的價值。我知道我也許不會再回故鄉,每個故鄉或許都是流浪的起點,但我知道我不會再離開這裡,這個異鄉,是我流浪的終點。
你不一定經歷過921地震,我也沒有在921時失去我的軀體的任何一部分,我只是在那一聲聲「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的呼喚裡,看見一顆顆需要修補的心,我知道失去的或許不會重來,但愛與希望會讓孩子看見未來,我知道我或許可以選擇為了成就自己的人生而轉身離開,但是,學生,讓我明白老師為什麼存在。
你也有自己的故鄉,或許這部電影,會讓你想起久違的那些人那些事;你也有自己的選擇,或許這部電影,會讓你更明白你為了什麼而存在。
這是我最後一次為這部電影說話,我其實不是很習慣這樣為自已說話,過去20年,一直到此刻,老師一直都在,沒有離開,這,才是我一直在說的話。
真的,我只是一直很認真很認真做著我這一生最愛的事.
就如同我在每一場演講最後,都會說的這幾句話:
我是2008年POWER教師全國首獎,2011年SUPER教師全國首獎,2014年師鐸獎全國獎,我是台灣唯一個三項全國首獎的老師.
但這本書,這部電影在告訴你,我還有一個最大的獎,一個無可取代的獎.
那個獎就是:我是個老師.
廖文凱過世 在 Elisa Lin 林依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週末過得愉快嗎?週末結束前來看看雀斑樂團 Freckles「不標準情人」專輯裡最新的MV ”知道嗎“!一直覺得這首歌聽了心情會很好,因為會想到自己身邊朋友!聽完了記得要趕快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喔!
Music by 雀斑樂團 / 製作 by 林依霖 / 混音 by 王爺斯禹 Swing Wang
Did everyone have a good weekend? Before the weekend ends, check out Freckles' newest music vid "Do You Know?" from their album "Imperfect Lover." It's such a feel good friendship song and always puts me in a happy mood. Remember to dedicate it to your own good friends!
Music by Freckles / Produced by Elisa Lin / Mixed by Swing Wang
終於完成了一小串落落長長的名單,都是在2017這個美妙匆忙的一年,給予重要的專業技術、支援行動還有心靈慰藉的藝術家們!謝謝你們的慷慨,好多的時候望著你們的背影不免深深堪憂,人的一生是否真的就像電影說一樣,是不是真的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減法題... 如果沒有正確的意會到這道題有多麼高深,我們是不是就這樣越來越小然後相聚的一刻又將越來越少?
2017 雀斑樂團共同協力credit
攝影視覺:劉哲均、姚登元、乒乓影像出租工作室、叮咚 Dingdong Lee
設計視覺:Chou Yi、潘昱州 Panyuchou、楊士慶、Sawada Chen
音樂工程與監製:林依霖、黃欽聖、王爺斯禹、當道音樂 Downtown Music Studio
歌曲OP:相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與企劃執行:相知國際、陳瑞凱、江季剛、陳曉萱、鄭宏章、林以潔、劉才煒、張勃星、黃嘉雯、吳璨彣
音響工程:吳佳倫、廖文凱、鄭凱元
特別感謝:
Leo王、KAO!顏社、糯米糰馬念先、翁光煒 Wico Weng、魏如萱、何欣穗cia cia 、八十八顆芭樂籽、阿強、BB彈、許珮、洪申豪 & VOOID、COISiMOZ (何灝) 、鐵男王子評、寺尾佳之、瑪莉咬凱利、傷心欲絕、羅尊龍、Angel Baby、大象體操、旺福樂團、台北野餐俱樂部、台灣樂團潮、台北週末音樂不斷電、大港開唱音樂祭、Wake Up覺醒音樂節、KUMA TRIBE 黑熊部落露營音樂祭、巨獸搖滾、元氣唱片行、陳謙、Waiting Room 、再造藝文聲響實驗室、早秋咖啡、好多咖啡、REVOLVER TAIPEI 、台北 月見君想、2manyminds Records、小白兔橘子唱片行、花/卵/星、灰咖啡、江山藝改所、傲頭厝展演空間、The Wall音樂展演空間、永豐-傳 Legacy展演空間、台中 Legacy Taichung 、女巫店、高雄 LIVE WAREHOUSE、水星酒館、台南 TCRC前科累累俱樂部、Lola蘿拉冷飲店、BEANS & BEAT、河岸留言、台南 U11 Performance Art Space 拾壹庫展演空間、樂人 Session、吹音樂、台北之音廣播電台、中國廣播公司、Bravo電台、警廣Radio... 太多地方太多浪漫的人情,真的太感謝太感謝太愛你們了 (名單陸續的增加中...)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卻非常令人痛心的,是過往兩年中經常擔任我們現場攝影師-叮咚老師的妻子陳棋子女士,也是長期與癌症對抗的病患,在去年的時候離開了我們。她病床上臨終前的最後一晚,依然天真的在聽著『小美人魚』這首歌,也不斷的給我們樂團鼓勵,即使身在病痛也能給人巨大的動力,讓我們樂團可以進而在她過世後加緊完成首張專輯作品,癡心的希望她在天國可以聽到我們的新專輯。有一天我們都會分開,真的好害怕好多事情,好多無法再一次經歷的事情,朋友你真的知道嗎!!!!!
2017年 感謝有你 !
2018年 請多多指教!
👬 雀斑樂團 :林以樂 蘇偉安 蘇偉博 蔡柏翰
2003 - 2008年 夏季熱,蚊子樂 、我不懂搖滾樂 、外星人的真相
2014 - 2017 年 不標準情人、楓港的小孩 We Wish You A Merry Xmas
雀斑Freckles 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dYpbKR
👀2017 精彩影像作品回顧 👀
✂️【 不標準情人 Impact Lover 】 MV
導演:Meuko Meuko 攝影剪接:劉哲均
https://youtu.be/J_5n9LXT5DM
✂️【 壞習慣 Bad Habits 】 MV
導演剪接:貓王(from 8iD)主視覺插畫:Chou Yi
https://youtu.be/eZ1z6t3oUQ4
✂️【 楓港的小孩 We Wish You A Merry Xmas 】MV
導演:朱旻修 攝影剪接:劉哲均
https://youtu.be/lLvUVByQPag
✂️【 知道嗎 Do You Know? 】 MV
導演攝影剪接:劉哲均
https://youtu.be/bhiS8xyMKJU
🎸〖 LIVE PEACE 〗w/羅尊龍 Angel Maybe
導演/攝影/剪接:劉哲均
https://youtu.be/-OxyJQxRjAA
🎸〖 LIVE PEACE 〗w/許正泰 火星物語
導演/攝影/剪接:劉哲均
https://youtu.be/niCet3cKs-8
🎸〖 LIVE PEACE 〗w/洪申豪 阿呆
導演/攝影/剪接:劉哲均
https://youtu.be/Rjgy7qAOIsc
🎸 不標準情人 錄音花絮PV
導演/攝影/剪接:劉哲均
https://youtu.be/9M0kE3dq0zI
🎵2017年 發行作品
《不標準情人 Imperfect Lover 》專輯
博客來:https://goo.gl/es86S3
五大唱片:https://goo.gl/Pwc6hA
佳佳唱片:https://goo.gl/asp1Di
誠品網路書店:https://goo.gl/5JWRvO
iTunes: goo.gl/De8OeR
Spotify : goo.gl/BXuX0A
KKbox : goo.gl/Jeb2TQ
Music : goo.gl/gVUcCJ
myMusic : goo.gl/YP4JmY
《楓港的小孩 We Wish You A Merry Xmas 》EP
KKBOX: https://goo.gl/TmHWdy
iNDIEVOX: https://goo.gl/MLTeSZ
friDay Music: https://goo.gl/hb6Q1U
Spotify: https://goo.gl/i3EErQ
iTunes: https://goo.gl/jNHKQv
my Music: https://goo.gl/5wXDgr
七吋黑膠已正式獨立發售。
廖文凱過世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當一個人能煩惱變老、變醜,是幸福的,然而生命中有許多限制,尤其當生老病死突然臨到,心理的恐慌難以言喻,多麼希望今天像昨天一樣平凡。親子天下嚴選作家#葉揚、數感實驗室創辦人 #賴以威、921受災戶小緁與資深相聲演員 #宋少卿 4個人生故事,述說經歷生離死別後,最要珍惜的是真實陪伴,相聚時刻。
00:00:00 作家葉揚:終止孩子的心跳,是最痛苦的決定
作家葉揚懷第二胎24週時,寶寶確認為愛德華氏症,將有嚴重先天缺陷,百分之八十五會胎死腹中,百分之九十會在一年內死亡,醫生建議終止懷孕。
葉揚回憶引產當日的情景,必須在母愛和現實間作出最天人交戰的抉擇。經歷了這人生巨大的痛苦,她深深感到生命的可貴與渺小,希望告訴所有產前失去孩子的女性,縱使沒有成功生下孩子,「母親」的身份永遠不會消失。
【採訪:李佩璇、蘇岱崙|攝影剪輯:曾千倚|照片提供:葉揚、葉揚著.大塊文化出版「我所受的傷」】
● 延伸閱讀 ●
(文字採訪)作家葉揚:即使失去孩子,媽媽的身份依然存在: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314-
終止懷孕的那天:35歲的我和6個月的妳,初見即永別: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212-/
給來不及長大的寶寶:我怕隨著時間過去,只剩下我會記得妳: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180-/
00:02:26 賴以威 夫妻:失去孩子的日子,愛從未遠離
十年前,數感實驗室創辦人賴以威從一通再平常不過的電話中,得知爸爸癌末,相處日子所剩無幾。2018年,命運再次捉弄人,父親節當天,1歲長子樂樂發燒送醫後,經歷加護病房的搶救,竟成永隔,最後確診為罕見的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病。
平常習慣與數學打交道的賴以威,以及同為創辦人的妻子廖珮妤知道,沒有任何一套科學理論可以解釋生命的脆弱與短暫。經歷2次至親驟逝,他們的人生體悟......。
【企劃:邱紹雯|文字採訪:諶淑婷|攝影:蕭凱堯、洪瑞琪|剪輯:蕭凱堯|平面攝影:楊煥世|封面設計:施雲心|照片來源:賴以威提供】
● 延伸閱讀 ●
失去兒子一年 賴以威:極度幸運,才能過上普通的家庭日常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996-/
00:08:34 921受災戶小緁:好想再跟姊姊說聲對不起
九二一大地震當下,小緁的家瞬間倒塌,被活埋的她聽著身旁的姊姊呼喚著她的名字直到氣絕身亡的那一刻,被親戚挖出後,父母已雙亡,留下她們姊弟三人和爺爺相依為命。
二十年的傷痛,永不可能被遺忘。
從高中懵懂少女被迫一夜之間長大成人,小緁經歷喪親之痛、獨立照顧弟弟,還要面對世人異樣眼光,在社工和先生支持下勇敢走到今日,建立自己的家庭後,以母親身份重新看待自己的經歷,若時光能倒流,最想跟不幸罹難的姊姊說聲對不起。
【採訪:李佩璇 黃怡菁|攝影剪輯:曾千倚|採訪協力: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中區辦事處|照片及影片來源:小緁提供(小緁家庭照)、財團法人九二一賑災重建金會、鄉親報─果然文化工作室、部份畫面翻攝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 攝影者:翁文俊
、林錫銘、呂秋明、杭大鵬、楊文財】
● 延伸閱讀 ●
921,20年後的你|小緁:現在耳邊好像還聽見,姊姊叫我的聲音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277-/
921,20年後的你|小志:爸爸唯一的舊照片,一直放在我的皮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291-/
921,20年後的你|走過餘震的每一天,不能把爸媽還你,只能與你作伴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0280-921
00:11:24 宋少卿一年內半內喪4親 :離別不是刮掉一塊肉
資深相聲演員宋少卿:「親友離世,那只是個離別,不是從你身上刮掉一塊肉,不是!」宋少卿經歷一年半內養父母、岳父、生母過世的打擊,除了感念養父母視如己出的恩情,更從悲傷中理解,人生要珍惜當下的緣份,不要到「兩眼一閉、兩腿一伸」再後悔。
【採訪、攝影剪輯:曾千倚|照片提供:宋少卿】
● 延伸閱讀 ●
一年半內痛失4位至親,宋少卿的悲傷與豁達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9652-/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m84QR89nzE/hqdefault.jpg)
廖文凱過世 在 五月天怪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愛的無所畏懼,愛的無可救藥,就算毀天滅地也要執著的守在你身邊,這是我的新歌毒藥,希望你們能在這首歌裡感受到狂人的溫柔與浪漫 . 只有愛你… See more. ... <看更多>
廖文凱過世 在 [情報] 怪獸FB/IG更新- 看板MayDay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LVK小凱, 我的吉他社學弟、我的吉他技師、我的好兄弟、好夥伴。 第一次失去你,是你跟我說你打算轉換跑道的時候,那時我沒有心碎,因為我知道你有更 ... ... <看更多>
廖文凱過世 在 男孩團、偶像團、天團;失控- 精華區out-of-contr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就是要當實力派偶像團!」主唱阿甩嘴邊泛起笑意,又捏扁了一罐台
啤。「破報訪問我們的時候,我這樣回答。沒有人希望自己破破爛爛的吧?沒
有人希望自己變醜吧?我們就是喜歡裝扮自己,我們就是長得現在這個模樣,
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男孩團、偶像團、天團;失控
by Quiff
原本這不應該是個訪問。我們沒有穿上西裝打好領帶,坐在長桌的兩端禮
貌性地點頭,尷尬微笑。熬夜過的早晨,透過屋簷散落的陽光顯得猙獰般
張牙舞爪。一些人席地而坐,趁著醉意上湧打開了話匣子。阿甩正巧是張
開嘴滔滔不絕的那一個,而我正巧是閉上眼點頭如搗蒜的那一個。說的人
聊到忘記上課,側耳的人聽到忘記睡覺。
阿甩自己說了些什麼?相信他也記不太得了吧。
◎拿著斧頭的人,Axeman
失控一直是個很ㄍㄧㄣ的樂團﹝笑﹞。
曾經有人說過我們表演時拍子不穩、點對得不準。好,聽到那句話後我們
花了整整一個禮拜每個人練團時都戴起耳機聽Click,拼命對點猛操。練到
再也沒有人會說我們拍子不穩的地步。長毛有次說我們的創作裡頭慢歌佔
了大多數,場子熱不起來。我們就卯起來做快歌,讓台下的觀眾聽了很
High,我們自己在台上唱得也爽。也許就是因為失控團員裡根深柢固的
「ㄍㄧㄣ」,連帶地影響了替代前任吉他手小花入團的小凱這麼拼命吧。
一開始小花同時軋了強辯跟失控兩團,在1999年的熱門音樂大賽我們兩團
都爭取到不錯的成績,小花的吉他功力也連帶地受到肯定。後來小花離團
專心經營他在強辯裡扮演的角色,於是我們找了以前在附中吉他社的學弟
小凱入團頂替。對他來說壓力當然會很大,因為小花的實力有目共睹。那
個時候也沒有太多時間讓他慢慢成長慢慢摸索,小凱只能在表演中學習經
驗。
他加入失控後的第一場表演,我們預定要表演四首歌。吉他伴奏的部份小
凱抓好了不說,小花編的Solo都很難,小凱也硬是咬著牙練起來。正式上場
表演時小凱表現出來的穩定性跟韌性都讓其他團員吃了一驚。
小凱現場表演的技巧跟實力經過考驗後取得了團員們的信任,剩下就是對
他創作部份的挑戰。有次我去阿帕辦事時剛好小凱上完課出來,看到我一
把拉住就說:「我剛剛想到一段和弦進行不錯,你來聽聽看。」
找了間沒人在用的練團室,拉把椅子吉他插上,小凱就這麼彈了起來。我
在旁邊聽著聽著,忍不住扯開嗓子就用Vocal跟他Jam了起來。唱完後我
說:「這首歌聽起來有沙漠的感覺。」《沙漠》這首歌就誕生了。
從《沙漠》這首歌就可以看出我們前後任吉他手小花跟小凱兩人決定性的
不同之處。小花的確是個很屌的吉他手,在技巧這方面實在沒話說。所以
他不會多花心思去雕琢太過細膩的表情,彈出來的音符就已經夠震撼了。
而小凱不一樣,所以他會在細節部份下功夫,編出來的東西很精緻。
◎失控與強辯,亦敵亦友
別人知道失控跟強辯的友好關係可能是在1999年的熱門音樂大賽,當時小
花匿名同時擔任我們兩團的吉他手,居然沒被抓包,而且兩團都進入總決
賽,得到不錯的名次。其實早從高中的時候我們幾個人都已經是很要好的
朋友了。我們的成員包括小花都是師大附中吉他社的成員,而當時強辯主
唱黃牛因為他表哥 ── 五月天吉他手怪獸是社團學長的關係,也常常跑來
一起玩。
現在小花雖然已經離開了失控,卻沒有影響到我們兩團間的友誼。失控跟
強辯的關係其實很像五月天跟脫拉庫那樣 ── 希望對方好,希望對方能成
長、能獲得成就,同時卻也不希望自己輸給對方。有點良性競爭的味道,
互相刺激、互相比較,再互相激發彼此的靈感。
◎是洋蔥,我用了洋蔥
我從來不是個信手拈來的創作者,可以渾然天成地同時譜出詞跟曲。對我
來說,詞曲的創作過程就像是拿著放大鏡來觀察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將一
點一滴的情感累積成音樂。而歌詞的部份總是在樂曲確定之後,再填上不
足的空隙。
失控的歌曲有80%是在Jam的情況下誕生。練團時我們會在阿帕連續Jam
四、五個小時,團員們用吉他、用鼓即興,我則用Vocal來加入即興。覺得
某一段偶然哼出的旋律不錯,就用MD錄下來反覆聽。我們會嘗試以各種不
同的樂風來呈現這段旋律,Modern Rock、Grunge,各種可能性都不放過,
Jam上三十遍、四十遍。直到嘗試出最適合的Style,這首歌才真正的完成。
看過電視節目「料理東西軍」嗎?現在的失控就有點像那樣子的狀況。小
凱雞毛他們就像是「特選素材」中的某某雞蛋名人、鮪魚名人,他們負責
找出最好的材料來,端在我面前。而我是錄影棚中的大廚,負責把這些最
好的雞蛋跟最好的鮪魚烹調成一道完美的菜餚。料理最後的味道都決定在
我的手上。
現在他們三個人在樂器的Backing上都讓我非常滿意,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
部份。我是樂團的主唱,歌曲好聽與否絕大部份都掌握在我手上。我該怎
麼把他們的吉他、貝斯、鼓調理出絕佳的味道呢?說老實話,現在他們編
得這麼好,我都有點不知道怎麼開口去唱了呢
(ya~~~我終於貼完了...一行一行貼 快累死我了....
不過............ 小凱 真厲害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h165.s118.ts30.hinet.ne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