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Bloomberg重點摘要
<美洲新聞>
1.9兆美元經濟刺激方案在國會觸礁 美國總統拜登親自一一打電話遊說共和黨議員
美國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稱 民主黨可能繞過共和黨直接推進經濟刺激方案
川普與共和黨眾院領袖麥卡錫會晤 商定2022年期中選舉共和黨要取得眾院控制權的目標
美國聯邦審計局報告指出嬌生疫苗一獲美國批准緊急使用 可以立刻生產200萬劑
拜登團隊嘲笑川普搞砸疫苗分配 但到目前為止拜登對疫苗的分發計畫跟川普也沒多大不同
部分交易限制取消 GameStop週五盤前交易再度出現大漲
洛杉磯與長灘港口貨輪堵塞至前所未見的狀況 美國貨物進口最繁忙的門戶面臨瓶頸
新冠抗體藥物銷售大好 禮來迎來超越市場預期的第四季獲利
<歐洲新聞>
因供應短缺導致於緊張升高 阿斯特捷利康屈服於歐盟壓力公布了疫苗配送的合約
阿斯特捷利康與歐盟疫苗配送合約最大爭議 在於英國產線的產能可計入歐盟配送數量中
瑞士藥廠諾華簽署了生產輝瑞與BioNTech疫苗的合同 協助解決疫苗產能緊縮的問題
歐洲藥品管理局報告指輝瑞與BioNTech疫苗未出現新的副作用 且適合長者施打
羅馬尼亞收治最多新冠病患的醫院傳出火警 至少有四名病患身亡
Novavax疫苗在英國大規模人體實驗結果顯示89%的有效率 但在變種病毒肆虐的南非成效較差
倫敦九月以來規模最大的內資企業IPO 靴商馬丁大夫募得18億美元股價大漲
商界領袖點出脫歐後的困境 英國內閣大臣戈夫承諾"全力以赴"協助企業適應後脫歐時代
英國幫助企業度過疫情而發放的890億英鎊貸款 逾三分之一將減記處理
歐洲央行理事Makhlouf認為歐洲目前尚無降息的必要 但經濟前景黯淡的情況下不排除此一選項
全球最大的挪威主權基金拋售整個石油探勘和生產的投資組合 為擺脫化石燃料邁出一大步
<亞非中東新聞>
緬甸政局緊張引發政變疑慮 軍方指控選舉有大規模舞弊並有意撤銷憲法
香港2020年經濟成長全年萎縮6.1% 2021年上半年恐怕仍見不到好消息
逾30萬港人遷往英國 如此大規模的人口移動恐重塑英國和香港的未來
台灣2020年經濟擴張2.98%優於中國大陸的2.3% 30年來經濟成長首次超越大陸
美國向台灣和台積電施壓 要求設法解決全球車用晶片短缺的問題
中國計畫透過信託出售海航集團的非航空資產 剩餘資產將由國企擔任戰略投資者
在疫苗驅動下 印度可望在2022年實踐全年經濟成長11%
以色列全國30%人口已接種新冠疫苗全球第一 但醫療院所卻被感染變種病毒的病患擠爆
因受賄罪遭天津法院判處死刑的前中國華融集團董事長賴小民 已於29號執行死刑
張天津董事長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晚報: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認為香港仍有司法獨立,首次回應「司法改革論」】https://bit.ly/2X9b024
工作一天後,看看今天不能錯過的新聞:
1.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將於下週一(11日)離任,他今天出席離任前記者會,談及香港司法獨立、公眾對法治的信心等問題,也首次回應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此前提出的「司法改革論」。
- 就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等港中官員此前多次宣稱香港並無「三權分立」,馬道立指出在法律上香港擁有司法獨立、情況並未改變,但政治上他「不敢講,也不應該講」。
- 關於過去十年任內曾否受到香港或中國政府施壓、並且因應港中政府的喜好而作出判決,馬道立表示:「我如實回答,沒有。」
2. 香港運輸署上週推出新措施,當有人查閱車牌資料時,車主會獲得通知。就外界質疑措施妨礙傳媒查冊,特首林鄭月娥表示認為措施合理,不會影響新聞自由,毋需考慮為傳媒提供豁免。
3. 美國佐治亞州舉行聯邦參議員重選,結果將決定參議院控制權誰屬,現任總統特朗普及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均到當地拉票。
4. 紐約證券交易所於當地週一(4日)宣佈,停止針對中國三大國營電訊商的預託證券除牌程序。
5. 美國於當地週一(4日)開始為民眾接種第二劑「輝瑞 / BioNTech 疫苗」。
6. 英國上週更改衛生指引,批准將第二劑疫苗的接種時間押後,據報德國及丹麥也正考慮作出類似安排。
7.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黨委書記兼董事長賴小民因受賄、貪污、重婚等罪名,今天在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被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及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 小端也有玩推特,歡迎關注我們:@initiumnews
#端傳媒 #早報 #晚報 #WhatsNews
張天津董事長 在 Chea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吞吐量直直落是政府無能嗎
小時候在課本上,總是把高雄港吹上天,說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三啊,僅次於新加坡與香港,怎麼2019年只排名世界第15呢?高雄是不是在某黨的執政下,逐漸沒落啊…
#重點在產業轉型
先說重點,重點就是產業轉型,那些排名叫做「貨櫃吞吐量」,簡稱(TEU) TEU為20呎貨櫃單位,意指一個港口的貨運吞吐量,所以比的就是貨櫃,你出口體積越大,重量越重的東西,當然可以獲得較高的排名,那你覺得1噸的球鞋、成衣和100公斤的晶圓,哪個值錢呢?
現在台灣早就不幫人家下游的產品組裝,台灣只做關鍵零件,台灣科技廠一貨櫃的關鍵零件,從高雄出口到中國蘇州,可以做成幾個貨櫃的產品呢?
#新加坡香港為何吞吐量大
那我們來看看新加坡與香港,新加坡因為佔據地利之便,控制麻六甲海峽,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關鍵點,自然許多貨物會在那邊轉運。
而香港長久以來吞吐量能這個高,也是因為中國,中國世界工廠不是假的,人家就是人多、生產力高且腹地大,但過去中國碼頭尚未成熟,無法吞吐這麼大的貨櫃,所以只能依靠香港出關、入關,由香港進入到中國內地的各大城市。
#中國為何崛起 #霸榜多年
2000年後,中國的港口陸續完成建設,舟山、上海、深圳、廣州、青島等港口都已經現代化,還有一個重點2001年,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真正的成為世界工廠,自然就可以取代香港的地位,那香港的排名就會往下降了。
所以高雄、香港的退步是正常的,中國的腹地就這麼廣大,人就這麼多,跟他們比名次毫無意義。
#G8工業國無一入榜
我們看看2019年世界前十大港口
1.上海
2.新加坡
3.寧波舟山
4.深圳
5.廣州
6.釜山
7.香港
8.青島
9.天津
10.杜拜
看清楚了,八大工業國組織(G8),有哪個國家的港口上榜了? 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還有暫時被停權的俄羅斯;G8無一上榜,最接近的是第17的洛杉磯,比高雄還後面,歐美國家的勞工可快樂的,薪水太低-罷工(年薪465萬)、世足賽開打-罷工、歐冠杯-罷工,有看到他們在吵什麼吞吐量嗎?
這三十年來,經濟全球化後,大家開始了產業分工合作,那些先進國家不願意再做體積大、價值低的傳統產業,而是跑去做體積小、價值高的高端產品,所以貨櫃吞吐量是下降的,但反而出口總值是上昇的,
#高雄如何快速重返農藥
要提升高雄的名次很簡單,把台商都找回來,請不到人工作怎麼辦?只好請那些希望高雄重返榮耀的人相忍為國,為那些大老闆們做低薪、勞累的下游代工,那排名很快就能回來了
當然,依靠港口的服務,提升港口附加價值,也是很重要的,只是我對這產業不熟,希望強者能補充。
#直播預告
6/30(二) 19:00
Cheap將與時報出版的董事長趙政岷
直播對談葛拉威爾的新書《解密陌生人》
藉由著名的重大歷史事件
由張伯倫會面希特勒
那場著名的歷史騙局說起
來聊聊為什麼 我們總是被陌生人欺騙
又要如何看穿陌生人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2529800786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