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甯父親、前台大教授張志銘為了替女兒澄清,主動回應本刊,表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家中庭訓,相信女兒的為人處事。」
【「取財有道」是家訓 張鈞甯父力挺女兒清白】
http://bit.ly/2ARK9fH
★ 鏡週刊 LINE@ 獨家不間斷 ➜ goo.gl/iDHii2
張志銘教授 在 中天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張鈞甯遭民眾質疑與母姊3人居住台大宿舍的合法性,爆料者指出,她父親張志銘是台大教授,與張母多年前離異,已搬離台大宿舍住在新北市,但張鈞甯母女3人仍住校方提供給父親的宿舍。張鈞甯錯愕:從小住到大,合情合法。
族長說:該還的,還是要還啦~
新聞連結:
http://www.ctitv.com.tw/news_video_c17v147427.html
張志銘教授 在 林岱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立法委員林岱樺辦公室新聞稿
【年金改革 高雄勞工大集合 心聲講出去】
台灣近年來老年人口增多,少子化,造成勞保基金財務黑洞,未來面臨破產。台灣的勞工朋友辛勞工作數十年後,還要擔心退休老本。首先執政黨在規劃年金改革方案,並未跨黨派、跨領域與民眾溝通;形成資訊不對等,政府並未將資訊清楚地跟勞工說明。
有鑒於此,立委林岱樺在3月13日特別邀請林萬億教授、行政院年金小組成員和高雄各大工會代表,在勞工局獅甲會館舉辦年金諮詢會,一方面請專家學者說明行政院版和民進黨版的內容,另一方面請高雄勞工發表意見給政院年金小組成員,促使政府部門真正聽到高雄勞工朋友的心聲。
會中許多勞工代表發表意見,高雄總工會理事長張志銘表示有關勞保年金之問題應招開國事會議;應保障勞工退休年金最低限制應為18780元;若要做改革,應所有保險制度一同進行改革。高雄市產業總工會江建興理事長表示政府應撥補資金,且應入法,政府之缺失不應由人民負責;提升至19%,並無考慮到人民是否能夠負擔;為何僅提高勞工繳納費率,此政策是否僅顧及財團而無故勞工之利益?
林萬億老師的回應為:(1)高雄市工會團體總工會張茂昌理事長所提出,老人多,領者多,繳交之保金多,領出少之問題,若不改革,未來年輕勞工所負擔將更多,應支持微調,而非保持原狀。(2)雇主若以18780元為最低限額,許多雇主會有以多報少之狀況,在此呼籲雇主請不要以多報少,所得替代率若太少,未來勞工將更艱苦。(3)行政院提出之方案所得替代率為54.25%,此方案提出之替代率過少,應反對。(4)退休年齡若下修至60歲,現在的年輕勞工將領更久,會造成水庫不足之狀況。(5)勞保局計算有錯誤,不應以勞保局發出之文宣欺騙勞工。(6)行政院提出之軍公教版本,以15年來計算為實,10~15年來說,勞工所得替代率降太多(尤其製造業),勞工會更艱苦。勞工薪資未調,回到14年前薪資,以四萬五千來做為最高計算無四萬五千以上。(7)資方要負起責任,費率若提高,資方相同會增加負擔。最終還是其大能夠永續經營,能讓後代子孫減少負擔。
最後林岱樺表示,勞保年金議題應由政府召開國事會議,並應邀請跨黨派、部會及民間團體共同參與,此次諮詢會議已跨出政府、民進黨及民間團體共同討論的第一步,也證明大家都可以很理性的對話,希望政府不要排斥與民間團體共同討論,並應多方接受民間所提各樣版本,以為參考。
新聞聯絡人:顏佳琪0912-771-579
張志銘教授 在 靠北民進黨- 台大教授怒轟綠營執政,搞出一個缺德世代 的推薦與評價
就你們台大最多你身為教授要檢討嗎? 4 yrs Report. 張志銘, profile picture. 張志銘. 不然那些個古字演變而來的是繁體字而不是簡體字. 4 yrs Report. ... <看更多>
張志銘教授 在 Re: [問卦] 張鈞甯有被豆導帶套蠻幹嗎? - Gossiping - PTT生活 ... 的推薦與評價
張走演藝圈算是興趣的第一篇推文也有人說了張的背景不錯爸爸張志銘在台大教書政界實力不是沒有張當初出道雖然是小 ... 5樓 → cwind07: 那年代的台大教授你以為很一般? ... <看更多>
張志銘教授 在 [通識] A24 西方人文學導論張志銘- 看板NTUcourse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2-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張志銘
δ 課程大概內容
按照課綱,以在人文學上有重大貢獻之人物帶出該時期
之人文學發展脈絡,但是老師永遠跟不上課綱進度,所
以雖然列了很多,我有印象的人物大概只有柏拉圖、西
賽蘿、盧梭和康德、馬克思這幾個。還有像是狂飆運動
、文藝復興也常常提到。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3.5-4★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助教會給檔案或紙本(超多超厚,中英皆有,但我猜沒幾個人有看)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原本是2節授課+1節討論課,結果第一次開人文學的教授
因為發下了全簽的豪語,導致人數太多,而助教只有一位
,因此討論課改為分組上台報告。
教授授課則是ppt+激動的板書。
開學時教授跟我們保證只要你上課聽得懂,就不需要動筆
超任何筆記,他會給檔案。結果要考試時發現老師ceiba上
不會給完整版的ppt,只有大綱what the hell!
可能因為我個人第一次接觸哲學相關的課程,我實在是
完 全 聽 不 懂 他 在 說 什 麼 (但我盡力了)
可能是我比較沒有慧根吧(嘆氣)後來上課對我來說就是
認真記筆記(要用電腦才夠快)→恍神→發現老師開始跳針→
決定小睡一下→醒來的時候老師剛好進入下一章節。
或許是因為第一次開這樣的通識課,老師自己也有說還在
摸索課程的難易度。而有些較艱澀困難的部分,老師就會
試圖用多說幾遍的方式讓學生聽懂...但是對我來說,真的不
會因為多聽幾遍就懂,頂多記住幾個專有名詞而已。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前面說過我對這門課多沒有慧根了吧,但是拙劣如我最後
還是拿了A。不過這個A的確得來不易,我花了很多時間去
問老師及助教問題(但聽完還是沒幫助),問到他們記住我
,我猜是有給我一點同情分(吧)。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期中期末+每組每周小報告(約2千字上下即可)+一個個人
2-3千字報告
期中考因為課趕不完取消,期末開書考,好像是五擇二,
有知識題也有純問個人感想的申論題。
小報告聽起來嚇人其實不然,因為一組都有10個人,以2人
為單位輪流做,一個人一學期只需做兩次。題目只要跟前一
周授課內容有關即可,很free,只要自述有道不會太誇張就
有基本分了。另外助教美洲上台的組別是用抽點的,意思是
沒抽到你就可以走了。我自己是常常偷溜啦:P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直到學期末真的太多人曠翹課,助教才開始點名。不然教授
是不care這些的。
Ψ 總結
雖然loading不重,但如果是對哲學沒感覺的人,建議別修,
不然真的很痛苦...
至於甜不甜,我沒有問過其他人分數所以不知道,我也很好奇
老師到底給得甜不甜?我自認很拚(雖然都聽不懂)也就拿A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206.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407408262.A.B5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