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徐哲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06 #華納音樂 數位發行 https://wmt.lnk.to/Grandma #容顏 #Grandma (客語版本) 詞:徐哲緯 Voter Hsu / 曲:徐哲緯 Voter Hsu 過忒五月節那年夏天 是捱最尾一擺見妳个面 妳笑笑地站在門前 看等捱越行越遠 看到妳那張皺...
「張念平教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蔬食記者·阿芳FunFoo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徐哲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黃韋綸A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基督教論壇報- 張念平是桃園大溪榮美長老教會張以諾牧師之子 ... 的評價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張念平ig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張念平ig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張念平ig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張念平教會 在 張念平ig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張念平教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長群組,人類進步的階梯
--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朋友,你覺得自己孤陋寡聞嗎?你害怕自己落後於時代嗎?你擔心自己見識淺薄嗎?你想學最新、最尖端的科技嗎?你想瞭解中醫、西醫嗎?你想掌握社會民生最完整的資訊嗎?你想知道方針政策最新動態嗎?你想治好選擇恐懼症嗎?你怕錯過折扣優惠嗎?你希望隨時隨地有人給你網購的連結網址嗎?你想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人生知己、事業夥伴、投資方向嗎?你想在孤獨的時候,有人陪你八卦嗎?你想在煩惱的時候,有人比你更慘,讓你開心開心嗎?
那你必須加入一個家長群組。
這是一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扁平化組織。和其他群組不同,它起點就高。不管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的,大家屬於「以娃會友」,同呼吸共命運,從一開始就自帶戰友情、自來熟。
在這種以愛之名的大前提下,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別管是拉票、按讚的,還是殺價、湊人數團購的,以及花式彩虹互誇的,都散發著同僚間才有的默契,讓人欲罷不能,退群組不得。用不了多久,你就逐漸領略到家長群組的另一種魅力了。
我自問精通天文地理哲學心理,熟讀唐詩宋詞和勵志文學,情商智商同時在線,身材勻稱,體重沒破百,在公司裡幫老闆搭過橋、在家裡為配偶填過坑。應付一個家長群組,我覺得沒有問題。於是我把自己放在網路上的大頭貼重新液化濾鏡了一下,信心十足。
一進去才發現,大家的大頭貼都透露著一股成功人士的味道。連他們給孩子取的名字,我都讀不對……我突然沒自信了。
更沒自信的還在後面。
也許你剛當上家長的時候,覺得「我家小孩真好啊,聰明健康好看,像我」。當孩子走進校園時,你又滿懷信心:人生漫長道路的第一步,快樂地去成長吧,孩子。感覺自己的教育理念真的很先進,理性又科學,我應該是這個世上最典範的父母了吧。
後來才發現,孩子邁進學校那一步,不是人生的轉折點,我邁進家長群組的那一步才是。孩子還是那個孩子,我們變成了更優秀的我們。
家長群組才是一個大千世界,顛覆之前所有育兒的優秀理論與實踐,泯滅一切曾有過的「我帶孩子帶得最好」的信念。只需要○‧○一秒。當看到別人家爸爸媽媽給孩子做的「每天十六小時每週計劃工作表」時……我輸了。在那一刻我就知道:家長群組,將是我學習做人的第一步,也是學當爸媽的啟蒙平台。
用不了三天,你就會發現,它不僅是學習上的伴侶,還是一個包含了家政服務、社區通知、難題解析、醫療諮詢、致富祕笈、烹飪養生、脫坑指南、升學攻略、試聽課QR Code分享、買一送一秒殺等綜合性高密度多管道的福利平台。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不知道。不進家長群組,我還以為自己是教育能手、育兒標兵、百科全書、人間指南;進了家長群組,才發現原來我是一個廢物。
你家修補陽台,缺點防水塗料?家長群組裡吼一聲。梓瑄/紫萱/子軒媽媽上次參加學校文化節時做兵馬俑,可能正好剩了一小桶防水漆,立馬快遞到你家,還附贈了使用說明書──以及她家堆不下的三十六套兒童小說。
家裡抽油煙機的止回閥老化了?隨口在家長群組裡問了一句,子明/梓鳴/子銘媽媽會給你發來止回閥的高檔圖片和原理詳解,以及離你家最近的五金店老闆的通訊ID,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放假日,哪家醫院有兒科門診?群組裡吼一句,四五十個標準答案同時出現,包括專家特別門診的價格、排隊的平均時長、專家門診特色評比、網上諮詢平台QR Code……一應俱全。最後在標準答案中得分最高的紫涵/梓涵/子寒媽媽,會給出這家醫院的路線導航、從哪條路的哪個門可以開進去、幾號停車場的哪個方位車位最多,並附贈一張精緻的手繪地圖。
我非常感動,我加入了一個好人好事求助群組,它的打開使用率最高,成了手機裡眾多生活教育類APP的唯一競爭對手。在家長群組,你曾經靠撐竿跳都搆不著的大老闆、大主管、大咖們,和你平起平坐,有事沒事問你:在嗎?能拍一下今天的作業嗎?……
在家長群組裡,沒有身分地位之分,只有互相請教:在嗎?能把你家孩子的英語考卷拍一張給我嗎?……每天群組裡的三百多句「謝謝」和「不客氣」以及「我們是溫暖的一家人」,構成了最偉大的人間真善美。
家長群組開闊你的視野,提升你的眼界,拔高你的格局,磨平你的稜角。曾經學校和老師沒教會你的,家長群組一一幫你灌輸得明明白白。在群組裡,我沒什麼存在感,感覺我一身的天文地理人文哲學造詣,在這個群組裡毫無用武之地。
我努力地想要創造點話題,來一展我的超能力,摩拳擦掌時刻準備。
一個媽媽求教一道數學題,我開心極了,剛拿起筆,只見已經有四五個解析完整、步驟清晰的答案PO了出來,貼心點的還附上語音版講解。
有人在群組裡請教暑假旅行路線。我剛陷入美好回憶,準備向他介紹目的地,突然看到有人已經推送了詳細的目的地旅行攻略,附帶著打折門票的領取方法和坑人景點項目列表,還貼出了優秀當地導遊的聯絡QR Code……
不進家長群組,還以為我們家相當文藝,能寫文、會彈琴,讀得懂《快樂王子》王爾德,唱得了周杰倫。進了家長群組,發現原來我仍是一個粗人。
冷不防地,家長群組裡,秀才藝說來就來。提琴、長笛、管風琴、豎琴、爵士鼓、烏克麗麗、電吉他玩得走火入魔,一人玩兩種樂器的比比皆是,個個爐火純青。
後來談起文藝這方面,我都不好意思開口。書法、繪畫、雕刻,群組裡唯妙唯肖,技藝超群。我在一個孩子的畫中,同時看到了西方繪畫線條和東方美感筆觸。孩子寫作文我就不提了。別人家的孩子動情的散文和小說,經常使我感到望塵莫及。
只有進了家長群組,你才知道,「承認自己普通」和「承認自己的孩子普通」,這兩件事勢在必行。
成年後,最大機率結交到人生摯友、後半生知音的場合,應該就是家長群組了。如果一起經歷人生最艱難的義務教育完整階段,你們的友誼將金剛不壞,至死不渝,化成灰都緊緊抱在一起。
家長群組終於讓中年老母們返老還童,重新體會小學生鬥嘴的快感。你兒子揪我女兒裙子,把釦子拉掉了──小事情小事情。你女兒把我兒子的橡皮扔到窗戶外面去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哦,聽說是你兒子先把我女兒的鉛筆藏了起來──不懂事,我教育她。哈哈,大概是因為你女兒上課老是拿鉛筆戳我兒子──沒事了沒事了。
我也不太理解當代老母鬥嘴的邏輯,那是又怕她不吵,又怕她亂吵。不看效果,只講禮儀,真好。
家長群組是知識的海洋。聊天嗎?為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吵架兩小時的那種……
這就是家長群組的奧妙之處,它讓你永遠都不會給自己打一百分,讓你永遠進步,拋棄原來那個混沌的自我,向著更高、更深的遠方拓展。如果人人都進入家長群組,互相扶持、共同進步,那麼人間將會更美好。
家長群組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羨慕了嗎?
首先,你得有個孩子。
.
本文摘自
《#了不起的硬核媽媽》
.
作者:格十三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本來想要再介紹跟憂鬱症有關的書,後來覺得先介紹這本也不錯,可以幫助紓壓解鬱。
作者的上一本大作,在版面上也曾經介紹過。作者試著以幽默的筆調,描寫「媽媽」這個角色所見的視野。
這種作品不多,特別值得珍惜!
祝願您,能體會到歡樂也可以是一種心態!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張念平教會 在 蔬食記者·阿芳FunFoo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消費滿350元就送瑪格麗特披薩⚠️
布佬廚房XOneDayBio 28天素人大挑戰
One Day Bio 每日有機純素保養 organic & vegan beauty
☀️超優惠的活動 一定要來分享一下
新店蔬食餐廳布佬廚房跟素食保養One Day Bio合作,10/31前參加 #28天素人大挑戰 活動 ,到布佬廚房消費滿350元就送 #瑪格莉特披薩 乙個(市價$280元)。
🌟這次的優惠活動到10/31結束
票劵可以使用持續到年底12/31
活動詳情放我最下方可以
也可以看部落格詳細分享
👉🏻 https://www.walkerland.com.tw/article/view/307491
如果有想嘗試使用素食保養品跟精油
可以趁這次的超值優惠活動入手喲
-------------------------------
布佬廚房的披薩都是現做現窯烤超美味
🔹瑪格麗特更是最經典的口味
如果是吃全素也可以換布佬廚房得過全國炒飯王優選的🔹黑松露炒飯(超推薦)
先來分享這次吃的滿桌美食
布佬廚房的餐點含有五辛
點餐前可先與服務人員說明素別
像我是不吃五辛不吃雞蛋 但可接受牛奶
餐點部分可做客製化調整
這次點了布佬沙拉(百香果醬)、巧達起司餃、黑松露炒飯、瑪格麗特披薩、百香果蘇打、焦糖瑪奇朵
這次吃全部的餐點都好喜歡💕
🔸布佬沙拉使用百香果醬搭配超多種新鮮的蔬菜
滿滿滿的蘿蔓,上面在灑上乳酪增加味蕾的層次
新鮮南瓜還保有清脆,很難得能吃到南瓜帶點硬的口感,還能吃到鮮甜滋味
還有上面的芝麻葉,口感搭配得十分融洽,百香果沙拉口味清爽
看起來不起眼的一顆一顆小小的是紅藜麥,讓這盤沙拉健康滿分
🔸巧達起司餃讓我非常驚艷
第一次吃到這樣中西合併的如此完美的菜色
用餃子皮包上巧達起司,裡面還有放新鮮的九層塔片,就算拍完照在吃還是酥脆又香
裡面的巧達起司加上九層塔片的還有外面蕃茄丁的加持,濃郁不膩的滋味
✨來布佬廚房必點!
🔸黑松露炒飯香氣實在太濃郁
參加過全國炒飯王優選的作品真的很厲害,一直以來只吃過松露燉飯,第一次嘗試松露炒飯,好友點的時候我還想說不太看好它,沒想到如此美味!
每一口吃進去的是粒粒分明的米飯濃郁的黑松露香
還有加入茭白筍丁、香氣濃郁的菇、還有香酥芋頭薄片及芝麻葉
只能說也是布佬廚房必嘗試的美味料理✨
🔸瑪格麗特披薩是這次布佬廚房跟OneDayBio合作的餐點
只要消費滿350就送一個,不限次數喔!
活動期間來都可以兌換,真的好划算!!
這次的活動真的是買到賺到
是目前OneDayBio合作最優惠的店家
可以購入好用的素食保養品搭配好吃的蔬食,超棒的活動!
瑪格麗特就是經典中的經典
布佬廚房以窯烤非常知名
焗烤披薩類都是現做進窯烘烤
又香又好吃,還很有儀式感
尤其週末假日很適合到布佬廚房用餐
位在新北市的近郊,周邊綠意盎然
很有療癒的感覺!
感覺吃完美食還能療癒身心
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庭園景觀餐廳
⚠️台北布佬廚房 瑪格莉特披薩兌換劵⚠️
✨使用時間即日起至-12/31
消費滿350元可兌換使用乙張,不與其他優惠併用。不限內用外帶使用。
💛💛💛💛💛💛💛💛💛💛
另外分享這次使用的純素有機精油
5瓶都是單方精油
紅檜精油、黃檜精油、香杉精油、香樟精油、肖楠精油
這5瓶比較屬於木質調的香氛精油
點上感覺好像來到森林裡吸收芬多精的感覺
🔸先分享 紅檜、黃檜精油 兩瓶精油
其實這兩種叫我聞出差別很真的有點難度
也都稱為檜木
不用用途卻不太相同
味道差不多效果卻是差很多
全球有7種檜木種類
生長在台灣的只有黃檜跟紅檜
紅檜是放鬆使用
有寧靜平和身心的效果
比較適合用在平常上班壓力的紓減
睡覺前滴幾滴精油也有住入眠
🔸黃檜跟香衫精油是提升專注力的效果
適合在看書、寫作或是辦公的時候搭配使用
我寫新聞的時候常常會有焦慮感
有時候寫不出東西的時候
就會使用精油輔助調節我的心情
有時候花香調膩了就能換木質調
也會有不同的心情
🔸香衫精油
有淨化的效果
適合在運動後拉筋的時候可以搭配舒緩跟淨化
最近我在練樓梯負重訓練
到家我就會點上香衫精油
開始放鬆半小時的時間
再去洗澡讓身體疲勞消退
只留下好的訓練效果
🔸肖楠精油
這瓶精油是所有精油裡面味道最濃郁的一瓶
一打開不太適應它的香氣
稀釋過後會較好
這瓶比較特別是可以用在冥想 放鬆跟瑜珈正念練習時搭配使用
會更加分快速進入冥想
跟檀香的用途相似
許多宗教會廣泛使用
而且這種香氣非常稀少寶貴
台灣肖楠的香氣也最為內斂溫和的木質調香氣
全部精油是純素 天然 純植萃取的品牌
絕對可以安心使用在日常生活中
帶給每日上班下班的忙碌生活中一絲放鬆與療癒
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跟喜歡的香氣來搭配
讓每日有機緩解的忙碌的生活步調吧😌😌
⬇️有興趣可以到官網查看
☀️官網 https://www.onedaybio.com.tw/
#vegan #onedaybio #每日有機 #我最有植感的樣子 #28天素人大挑戰 #台北蔬食餐廳 #純素精油 #布佬廚房 #紅檜精油 #黃檜精油 #檜木精油 #肖楠精油 #香衫精油 #香樟精油 #精油 #精油推薦 #芳香精油推薦 #無動物實驗 #布佬廚房新店 #新北蔬食
張念平教會 在 徐哲緯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 #華納音樂 數位發行 https://wmt.lnk.to/Grandma
#容顏 #Grandma (客語版本)
詞:徐哲緯 Voter Hsu / 曲:徐哲緯 Voter Hsu
過忒五月節那年夏天 是捱最尾一擺見妳个面
妳笑笑地站在門前 看等捱越行越遠
看到妳那張皺皺个面 深深个痕 過按多年
吃飽睡足不捨得 教會捱做人實在無欺騙
雖然捱離開屋下按多年 妳陪我个心 還是日日站同邊
現下个妳在天堂那邊 寄分妳个思念 不要掉了
無捱陪妳過年過節 想妳個暗埔頭就看妳个相片
現下个妳在天堂那邊 不使再各目汁漣漣
捱會煞猛過每一年 等我們重逢 見面个時節
捱知道捱這生人 一定會好好來 記得妳 慈祥个容面
看到妳那張皺皺个面 深深个痕 過按多年
吃飽睡足不捨得 教會捱做人實在無欺騙
雖然捱離開屋下按多年 妳陪我个心 還是日日站同邊
現下个妳在天堂那邊 寄分妳个思念 不要掉了
無捱陪妳過年過節 想妳個暗埔頭就看妳个相片
現下个妳在天堂那邊 不使再各目汁漣漣
捱會煞猛過每一年 等我們重逢 見面个時節
捱知道捱這生人 一定會好好來 記得妳 慈祥个容面
===================================================
製作:台北城市科技大學 流行音樂產業學系
Dept. of Pop Music Industry, TPCU
音樂總監:許恒瑞 Henry Hsu
技術指導:李心鼎 Sin Din Lee
製作人:林伯璋 Lance Lin
編曲人:林伯璋 Lance Lin
吉他:李子維 Wei Lee
錄音:蔡沂儒 Eru Tsai
混音:林伯璋 Lance Lin / 蔡沂儒 Eru Tsai
母帶後製:WAM Pro Audio
企劃統籌:C德(張志瑋) Sting
平面攝影:徐彥騰 Geoff Hsu
攝影協力:林家宇 Ash Lin
美術設計:劉冠群 James / 黃郁倫 Ellen
化妝髮型:采君 Chole
造型:朱彥豪 Yen Chui / 高燦榮 Ben Kao
經紀:秩立娛樂工作室 Truely Entertainment Studio / 林怡珍 Jennifer Lin
發行 :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Warner Music Taiwan Limited
===================================================
𝄞 POP radio Fm91.7
週一至週五 晚上11pm~1am
音樂咬耳朵 / DJ 哲緯
░► 徐哲緯 ◄░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che.way2/
☑Fc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nlyvoterhsu/
☑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rzdnbLVcBv546AJwBlvqQ
☞ POP Radio APP下載收聽:http://www.olis.com.tw/popradio/
☞ 官網線上收聽:https://goo.gl/uA2U5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s-M2gI8aUI/hqdefault.jpg)
張念平教會 在 黃韋綸A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黃韋綸Youtube頻道 : https://ppt.cc/fW20gx
「記憶中的那片純白,多麼希望我們不曾走散。」
Alan 黃韋綸 白色戀人單曲[純白]
願用全世界,交換你的愛。
直到,我們再也回不去那一刻。
終於,明白心中最珍貴的存在。
------------------
▶︎ 數位收聽 純白 White
https://futureseed.ffm.to/alanwhite
------------------
原來,錯過是為了教會我們如何想念一個人,
是為了讓我能永遠記得你笑容裡的無瑕純白。
Alan 黃韋綸,沈澱一年潛心創作,與鋼琴對話寫下數十首歌,經過時間的洗鍊益發成熟。繼首張EP[你還想他]誠懇暖心感動歌迷,再次邀請生命樹_小王子,製作最新單曲[純白],將滿懷遺憾的情感溫柔包覆,讓韋綸富含溫暖的聲線,成為雪地中融化冰雪的最暖擁抱。韋綸期許自己能不斷突破自我,邀請新銳作詞人蕭尚侑、吳易緯攜手創作,深掘情感寫下「我願用全世界,交換你的愛。」為戀人們唱出心中的至真摯愛。
[純白] MV由導演蘇聖執導,影像概念思索眼見為憑的存在所代表的含義:「白不是真的白,而是因為先有了黑。」兩個空間中黑色與白色的韋綸相互共生,當韋綸按下黑鍵的那一瞬間,黑色空間有了白色光線照下,呼應韋綸堅持創作的信念:「如果我們的未來,就像鋼琴的黑鍵白鍵,永遠分隔一線,我會繼續不停地彈奏下去。」
純白
詞 / 蕭尚侑 吳易緯
曲 / 黃韋綸
照片停格那年 追逐的白雪
記憶只剩空白 時間
天臺懸掛 那雙白色球鞋
雨淹沒 夏天
白紙畫過黑線 暈染成灰階
現在依舊清晰 可見
黑鍵白鍵 永遠分隔一線
彈奏才 交會
我願用全世界 交換你的愛
怎麼現在才明白
好想陪你 看滿山純白
可惜黑夜 推著落葉 飛散到未來
我願用全世界 交換你回來
別放棄對我期待
把手放開 以為那是愛
直到眼淚停不下來
直到想念才明白
輕聲耳邊呼喚 我名字的臉
為什麼會消失 不見
黑鍵白鍵 永遠分隔一線
彈奏才 交會
我願用全世界 交換你的愛
怎麼現在才明白
再次盛開 記憶的純白
卻等不到 流星再次 墜落那片海
我願用全世界 交換你回來
別放棄對我期待
把手放開 以為那是愛
直到眼淚停不下來
你的無瑕純白
直到想念才明白
直到想念才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錄音著作編號ISRC Code:TW-Z75-21-07091
作詞Lyricist | 蕭尚侑 Chris Xiao / 吳易緯 Wu I-Wei
作曲Composer | 黃韋綸 Alan
製作人Produce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編曲Arrangement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 鄭聿 Yu Cheng@植光土壤音創
和聲編寫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 | 林正 Jan Lin
和聲Background Vocal | 林正 Jan Lin
木吉他Acoustic Guitar | 鄭聿 Yu Cheng@植光土壤音創
弦樂編寫Strings Arrangement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 愛啟動@小N Let's Love@n
小提琴Violin | 愛啟動@小N Let's Love@n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混音室Mixing Studio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Mastering Produce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 | 陳陸泰(A-Tai)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Mastering Studio | 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OP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SP | 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音樂統籌Production Supervisor / A&R監製A&R Directo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製作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 | 鄭聿 Yu Cheng@植光土壤音創
企劃統籌Marketing Supervisor | 吳易緯 Wu I-Wei @植光土壤音創
企劃協力Marketing Assistant | 王韻茹 Sophie Wang @植光土壤音創
媒體宣傳Media Promotion | 林佳芬 aiine Lin @植光土壤音創
視覺設計Visual Design | 吳颿 Van
形象攝影Photographer | 楊世全 Yang Shih Chuan
數位發行Published by | 星火眏画有限公司 Fiery Star Entertainment Ltd.
音樂錄影帶導演 Music Video Director | 蘇聖
導演助理 | Hami
製片 Producer | 李婷婷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 劉威廷
攝大助 First Assistant Camera | 黃偉根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 | 用力拍
燈光師 Graffer | 楊景浩
燈光助理 Electrician | 宋志威 陳育民
燈光器材 Lighting Equipment |貞寶影業
藝人造型 Artist Stylist | 林羿伶 Doris
藝人彩妝 Artist Make Up | 平平
藝人髮型 Artist Hairstylist | UNDER hair (Tim Liu) UNDER hair (Sean)
平面側拍 Still Photographer | Yang shih Chuan 楊世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黃韋綸 Alan Music | https://futureseed.ffm.to/alanh
黃韋綸 Alan Face 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lan0709
黃韋綸 Alan Youtube | https://ppt.cc/fW20gx
黃韋綸 Alan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alanh0709/
黃韋綸 Alan E-mail | azero6215@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EuX0f4WO-Q/hqdefault.jpg)
張念平教會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一隊港產天團MIRROR,成功令港女們由追韓星變回追港星,一批有心有力的「迷媽」,更成立媽媽專屬的鏡粉後援會,帶埋仔女齊齊追活動,買周邊,排隊十小時只見偶像一面,香港人,很久未笑得如此開懷,壞時代裏追星,彷彿成了集體的情緒出口。
「臨時收到消息,MIRROR今天下午在旺角有扭蛋活動,我們現在趕去,你在哪?」4月某個早上,收到媽媽鏡粉群組管理員、32歲的Catherine來電,立即更衣拎相機出發,跟這位素未謀面的受訪者追星。打開她們今年年頭新開的粉絲Telegram群組,未讀訊息幾千個,原來昨夜已在熱烈討論今天追MIRROR的策略,如何內應外合,先拔頭籌見到12子。
早上11時,烈日下在旺角某商場外已圍了百多人,外表細細粒、打扮年輕的Catherine特別易認,她說9時排隊頭的成員霸了好幾個位,有剛湊完仔女上學的,有趁lunch time瞞着老闆趕來的,也有剛被老公以電單車送過來的幸福師奶。媽媽們一呼百應,比同場少女更狂熱。這邊廂,年輕時追開星的迷媽忙着給意見,研究MIRROR從哪個出口現身,追蹤着12子的IG猜測到場時間;那邊廂忙着交換剛花了兩天搜刮的MIRROR封面雜誌,順道投訴一下,如果阿仔默書再退步就不帶他看演唱會。
現場又熱又吵鬧,我只覺暈眩,但偶像出場時,即使距離千百丈遠,卻莫名地欣喜若狂。記者在一遍尖叫聲中完成了第一次追星體驗。為何只見到幾分鐘甚至只是背影,都已覺值得?「看見喜歡的事物,就能釋放某種壓力,而且能影相畀阿仔阿女睇。」矮小的Catherine應該很難看到甚麼,卻瞇眼滿意地笑了,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着剛拍的直播影片。
孩子想追星 「努力考好呈分試」
「她追起上來很瘋狂,是黐線的!有一次在房中看Chill Club頒獎禮,我在房中做功課,她突然尖叫,MIRROR拿組合獎時又叫,見到Jer和教主又叫。」提起媽媽的瘋狂程度,子女不禁捧腹大笑,直指她迷妹指數有10粒星。
港媽Catherine在追看全民造星時已留意MIRROR,正式「落坑」變成忠粉,卻是受8歲的兒子迦諾和11歲的女兒迦稀所感染,「其實是女兒『荼毒』我,本來我對MIRROR一無所知,但前陣子工傷放假,身邊的朋友和仔女都叫我看《男排女將》,又說《全民造星》好正,於是就開始翻看ViuTV的節目。」無限斜棟有限公司、考有feel、 晚吹、Chill Club……一家人對ViuTV節目如數家珍,連原本沒興趣的爸爸,跟老婆馬拉松式看過《全民造星1》後都喜歡上MIRROR,雖不至於陪跑追星,但至少不會投訴。
Catherine笑言開始時只陪仔女追星,「我女兒很想入MIRROR fans club,她最喜歡Jeremy,一直想知道他的最新消息,我怕她年紀太細亂入group會說錯話,就陪她一起加入後援會。」 對TG、IG一竅不通的Catherine入齊12子的fans club收集偶像情報,MIRROR演唱會飛一票難求,Catherine除了準備好幾部iPad、電腦和電話搶飛,也特別在fans club為女兒抽飛,「抽到飛那天我們都開心到尖叫。不過我跟仔女約法三章,例如要努力考呈分試才能去,最後除非嚴重失手,否則我都會讓他們去看。」
我們小時候總會喜歡一些明星,聽情歌喊濕一個枕頭才叫青春過。Catherine的少女時代卻一片狼藉。母親在她4歲時自殺離世,父親忙工作,自小她得倚賴親戚照顧,寄人籬下,爸爸亦在她15歲時因末期肝癌離開了,她孑然一身,搬離從沒有愛的家,心卻一直空洞,「那時我開始半工讀,識了班朋友,早上返工,夜晚就落disco蒲。」飲酒、吸毒、尋開心,過了一段天花亂墜的日子,「身邊有些朋友因為吸毒後不願返工,甚至因為玩毒品而出事,有一刻覺得不能繼續墮落,惟有自救,就找些事寄託。」那年側田的歌陪她度過了艱難的階段,「側田真的救了我,那時我很喜歡他,但我基層家庭出生,拎綜援,平日生活已拮据,我有畀錢加入側田歌迷會,但沒閒錢追活動。」
曾是蒲妹染毒癮 追星夢未圓
「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側田的《命硬》是Catherine跟前夫的愛情寫照,「我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前夫是獨子,成長於小康之家,他家人難免覺得我不是好的媳婦。」本想歷劫還是在一起,然而婚姻生活波濤洶湧,二人最終分開,子女跟Catherine一起生活。
「我本身已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到最後也未能為仔女提供一個跟親生爸爸一起生活的完整家庭,但想讓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小時候我缺乏關顧,不想他們因為缺乏愛而行差踏錯。」一起追星成為親子活動,圓夢之餘也想讓他們明白,追星也是種身教和學習過程,同時在偶像奮鬥故事中彌補自己過去的空白,「跟他們一起追,一起瘋,希望關係親密一點,長大後他們有甚麼都跟你說。」
Catherine學舞十多年,鍾情跳Jazz,更考過CSTD(澳洲聯邦舞蹈教師協會),在舞蹈學校教過跳舞。她天生一把好嗓子,學校、教會合唱團總有她身影,然而只得146cm高的她常被笑像小儀,「中學比賽時很緊張,唱歌時常反白眼,就給人恥笑拿你來做笑話,自此不敢再參加比賽,因為沒人真正欣賞我把聲,由小到大我都自卑,覺得明明有才能,但永遠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Catherine鼓勵子女發展自己興趣,迦稀由小喜歡跳舞,就讓她學舞。
迦稀和迦諾以前愛韓星K-pop,但文化語言成為追星障礙;直至MIRROR出現,除了外表與才華,也迷上全民造星參賽者的追夢歷程,一班素人經歷無數次失敗才成功踏上舞台,「姜濤說自己沒朋友,因為以前是個胖子,可能都觸動到我兒子,因為他也是個小肥仔,但努力總會成功。所以他想學跳舞,之後會去偶像AK(Anson Kong)開的學校試堂。」迦諾擺出AK的招牌手勢,笑嘻嘻話要參加第18屆全民造星。
媽媽組粉絲團 照顧小鏡粉
今年1月,Catherine加入由一班媽媽組成的粉絲群組MIRROR HK Mama Fans Club,每天交流偶像情報甚至親子資訊,因為正職是CS公關姐姐,她擅長跟別人溝通,在群組中活躍度高,很快成為副會長,協助舉辦應援活動,例如到《男排女將》拍攝場地「瑜家廚房」用餐;到Jer《狂人日記》拍MV的雲吞麵店朝聖,近期大家密鑼緊鼓為MIRROR演唱會製作應援物品。除了相約買偶像周邊產品,媽媽們會分工合作走勻各區尋找有MIRROR訪問的報章雜誌,跟一般追星族最大的分別是,很多場合她們也帶同孩子,年紀4歲至十多歲的大小鏡粉,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親子活動群組,互相照應。
過程中Catherine看見很多小朋友獨個追星,有工人姐姐帶同8、9歲女童出活動,也有些小學生獨個兒街上蹓躂,有時Catherine不忍心就會主動照顧小鏡粉,跟小朋友和少女打成一片,「重要的是識到一班朋友,大家都是有經歷的母親。雖然已不是妹妹仔般年輕,但現在可告訴別人,做媽媽也可以有鍾意的偶像,也可去追星。」問迦稀有個跟自己一起瘋狂的媽媽,會感到幸福嗎?內斂女孩想推搪了一會,才娓娓道出:「我覺得她很厲害 ,很少媽媽會這樣做,多謝你這樣不尋常地跟我們一起追星,不尋常得非常好。」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全民造星 #AnsonKong #男排女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5ssx077jqw/hqdefault.jpg)
張念平教會 在 張念平ig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梁文音2016年與在教會工作、小她4歲的張念平步入婚姻,夫妻倆經常透過社群網站大方曬恩愛,現在卻突然傳出離婚消息震驚各界,但其實回看兩人的IG、臉 . ... <看更多>
張念平教會 在 張念平ig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梁文音2016年與在教會工作、小她4歲的張念平步入婚姻,夫妻倆經常透過社群網站大方曬恩愛,現在卻突然傳出離婚消息震驚各界,但其實回看兩人的IG、臉 . ... <看更多>
張念平教會 在 基督教論壇報- 張念平是桃園大溪榮美長老教會張以諾牧師之子 ... 的推薦與評價
張念平 是桃園大溪榮美長老教會張以諾牧師之子,曾在印尼攻讀神學院,返回台灣後,回到母會擔任傳道與青年領袖。與梁文音的相識則是在一次⋯⋯ 加論壇報line好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