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神秘療癒力】
辦公室團隊是全新組合,我們很多都是老朋友,但在工作上卻是第一次合作,所以我特別安排和辦公室的夥伴們一起參訪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認識什麼是「馬匹輔助教育」、「治療性騎乘」?騎馬這件事難道只是上流社會的休閒娛樂或充滿娛樂性的動物表演嗎?我們在創辦人張明慧老師及阿信教練的引導下,深刻體會,與馬的互動過程,是另一種透過馬匹進行照顧人與自我覺察的工作方法,也透過這樣的過程,讓辦公室夥伴們更了解彼此。
我們先以呼喚馬、牽馬開始,不只是為了要培養和馬匹互動的勇氣,也在過程中透過張老師的引導討論,分析受過專業訓練的馬兒如何像鏡子般敏銳、精確地反映出夥伴們各自的性格與狀態。
當然我們也不能直接騎上馬匹。必須先在室內進行球上的肢體訓練,準備到某種「身心放鬆」的狀態,才能騎上馬匹,確保不會帶給馬匹過於沈重的壓力後才上馬,騎乘期間,馬兒的踏步也反映出我們的左右不協調、身體的僵硬。過程中一旦發現馬匹承受太多壓力時隨時中止騎乘或讓馬匹休息後再繼續,每個人騎乘時間不到15分鐘,中心的人員會嚴格控管每匹馬兒的一日工作量,給予良好的照護與休息時間。
整個下午的參訪過程中比重最多的,反而是學習如何讓身體放鬆的方法,在明慧老師的引導討論下,讓我們在瑜珈球上意識到自己身上積累成習的姿態。我們以為自己的身體狀態是「正」的、決策一定是對的,其實不一定如此,有時已經傾斜卻不自知,需要夥伴們的相互提醒與關照。
先前到黎明教養院參訪時,院長特別介紹院內的狗醫生如何幫助身心障礙的院生們減除敏感、降低身體張力、放鬆心理壓力。《借鏡德國:毛小孩的神祕力量─從歐美動物輔助治療看台灣動物福利》一書作者劉威良更在書中舉德國、歐美運用動物進行精神治療、兒童早期療育、老人照護等相關案例為例,分析動物如何帶給人們樂於分享、照顧的正面教育意義,及身心靈的陪伴與療癒力量,如何透過與同伴動物、輔助治療動物的關係,提高人們對動物權利與福利的意識。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則在本書推薦序中寫道:『當然,狗要從寵物或同伴變成「醫生」,還有許多條件要配合。譬如生物安全的維護,對其他同室病患的影響……等等。但我認為,那些問題都可以透過技術和管理來解決,但作者要強調的是:動物輔助治療的核心在於「人要接納動物,動物的正能量才能傳給人」。不是單純把動物輔助治療當作一種「醫療技術」,把「狗醫生」當成工具!也就是:動物輔助治療或動物輔助教育(Animal AssistantPedagogy, AAP),要能在這個社會發揮顯著的功能,需要社會整體對「動物」有好感才行!』
再回到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我們看見近期積極與早療協會、家扶中心、初英山文化交流協會合作,推動發展遲緩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社區老人的相關馬術教育與治療方案,相當值得我們學習與參考,重新檢視我們看待動物的方式,也找尋另一種人與動物正向互動的可能。
參考資料:
1. 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 粉專
2.《借鏡德國:毛小孩的神祕力量─從歐美動物輔助治療看台灣動物福利》,作者劉威良、繪者米奇鰻,白象文化出版,2017。
3. 馬的神秘力量 不同其他動物的另類治療 http://www.tanews.org.tw/info/15495
4. 花蓮這裡有社區騎馬日 老人家好開心 https://goo.gl/GiiaJJ
張明慧馬匹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動物的神秘療癒力】
辦公室團隊是全新組合,我們很多都是老朋友,但在工作上卻是第一次合作,所以我特別安排和辦公室的夥伴們一起參訪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認識什麼是「馬匹輔助教育」、「治療性騎乘」?騎馬這件事難道只是上流社會的休閒娛樂或充滿娛樂性的動物表演嗎?我們在創辦人張明慧老師及阿信教練的引導下,深刻體會,與馬的互動過程,是另一種透過馬匹進行照顧人與自我覺察的工作方法,也透過這樣的過程,讓辦公室夥伴們更了解彼此。
我們先以呼喚馬、牽馬開始,不只是為了要培養和馬匹互動的勇氣,也在過程中透過張老師的引導討論,分析受過專業訓練的馬兒如何像鏡子般敏銳、精確地反映出夥伴們各自的性格與狀態。
當然我們也不能直接騎上馬匹。必須先在室內進行球上的肢體訓練,準備到某種「身心放鬆」的狀態,才能騎上馬匹,確保不會帶給馬匹過於沈重的壓力後才上馬,騎乘期間,馬兒的踏步也反映出我們的左右不協調、身體的僵硬。過程中一旦發現馬匹承受太多壓力時隨時中止騎乘或讓馬匹休息後再繼續,每個人騎乘時間不到15分鐘,中心的人員會嚴格控管每匹馬兒的一日工作量,給予良好的照護與休息時間。
整個下午的參訪過程中比重最多的,反而是學習如何讓身體放鬆的方法,在明慧老師的引導討論下,讓我們在瑜珈球上意識到自己身上積累成習的姿態。我們以為自己的身體狀態是「正」的、決策一定是對的,其實不一定如此,有時已經傾斜卻不自知,需要夥伴們的相互提醒與關照。
先前到黎明教養院參訪時,院長特別介紹院內的狗醫生如何幫助身心障礙的院生們減除敏感、降低身體張力、放鬆心理壓力。《借鏡德國:毛小孩的神祕力量─從歐美動物輔助治療看台灣動物福利》一書作者劉威良更在書中舉德國、歐美運用動物進行精神治療、兒童早期療育、老人照護等相關案例為例,分析動物如何帶給人們樂於分享、照顧的正面教育意義,及身心靈的陪伴與療癒力量,如何透過與同伴動物、輔助治療動物的關係,提高人們對動物權利與福利的意識。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則在本書推薦序中寫道:『當然,狗要從寵物或同伴變成「醫生」,還有許多條件要配合。譬如生物安全的維護,對其他同室病患的影響……等等。但我認為,那些問題都可以透過技術和管理來解決,但作者要強調的是:動物輔助治療的核心在於「人要接納動物,動物的正能量才能傳給人」。不是單純把動物輔助治療當作一種「醫療技術」,把「狗醫生」當成工具!也就是:動物輔助治療或動物輔助教育(Animal AssistantPedagogy, AAP),要能在這個社會發揮顯著的功能,需要社會整體對「動物」有好感才行!』
再回到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我們看見近期積極與早療協會、家扶中心、初英山文化交流協會合作,推動發展遲緩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社區老人的相關馬術教育與治療方案,相當值得我們學習與參考,重新檢視我們看待動物的方式,也找尋另一種人與動物正向互動的可能。
參考資料:
1. 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 粉專
2.《借鏡德國:毛小孩的神祕力量─從歐美動物輔助治療看台灣動物福利》,作者劉威良、繪者米奇鰻,白象文化出版,2017。
3. 馬的神秘力量 不同其他動物的另類治療 http://www.tanews.org.tw/info/15495
4. 花蓮這裡有社區騎馬日 老人家好開心 https://goo.gl/GiiaJJ
張明慧馬匹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的好夥伴張明慧,在花蓮也在進行並推廣"馬術治療"。對自閉兒,過動兒,都有顯著的幫忙。
張明慧馬匹 在 誰來晚餐8 第27集與馬共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然而有人為了幫助小朋友克服情緒障礙,不但教他們騎馬,還自掏腰包養馬,為什麼呢?這集誰來晚餐就來到花蓮,帶大家拜訪這個養馬的家庭- 張明慧 和王 ... ... <看更多>
張明慧馬匹 在 [講座] 照顧親子關係中的自我與放鬆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講座講題:照顧親子關係中的自我與放鬆. ◎主講人:張明慧老師 ... 桌遊設計與應用於輔導與療癒、馬匹輔助教育. ◎時間:110年12月4日(六)13:00-16:00. ... <看更多>
張明慧馬匹 在 明慧老師- 台灣兒童發展協會馬匹輔助教育中心 的推薦與評價
明慧 老師: 一開始我們只是覺得想要嘗試一些新的幫助人的方法 , 那個時候做受暴受創的孩子, 所以我們就用了馬來試試看 結果發現成效很好 ⭐所以一開始我們只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