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敏科的門診,咳嗽、鼻塞、鼻涕倒流與眼睛癢原本就是過敏兒最常見的症狀。 但是有時候,會遇到家長因為觀察到小朋友頻繁眨眼,先帶去眼科被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點了好一陣子的藥水,卻沒有改善,所以緊張的帶著小孩來看診。
仔細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抽動Tic (妥瑞症的表現之一)而不是原本以為的過敏性結膜炎! 另外有些孩子,因為久咳不癒或是原本就有氣喘使用藥物控制良好,卻突然怎麼吃藥小咳始終無法停止,來看診詢問咳嗽的表現後,診斷為抽動(Tic)導致發出像咳嗽的聲音,詳細解釋後,家長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過一段時間之後,孩子的症狀就不藥而癒。
#抽動與妥瑞症
※ 抽動(Tic)在中文上並無適當的翻譯,是指會出現反反覆覆不自主運動或是聲音的疾患。
症狀就如它短促的英文發音,呈現快速而短促的不隨意動作或語音。
※ 妥瑞症 (Tourette syndrome) 簡單來說是指十八歲以前,並非由藥物或其他疾病造成,出現具備動作的抽動( motor tics ) 跟聲語的抽動 ( vocal tics ),通常一天發生多次,或間歇發生在一年的某段期間,而症狀持續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就可以診斷。
簡單的動作型抽動包括 : 快速而短促的眨眼睛、歪嘴巴、裝鬼臉、搖頭晃腦、點點頭、聳肩膀、搥手、頓足、凹凸肚皮、吐口水等,即臉部肌肉,手腳抽動及關節等部位的不隨意運動突然、短暫的無意義動作。門診最常見的是眨眼睛跟皺鼻子/倒吸鼻子,也是跟過敏症狀最容易混淆的動作型抽動。
簡單的聲語型抽動包括 : 快速的發出沒有意義的聲音與吵雜聲。例如:清喉嚨咳嗽、尖叫、豬叫聲等。 複雜的聲語型抽動甚至出現重複別人的話,口出穢語(猥褻或是攻擊字眼)的表現。
#如何區分是過敏還是抽動呢 ?
※頻繁眨眼睛:
區分過敏與眼皮抽動的最重要線索就是觀察有沒有揉眼睛的動作!
即便是大人,眼睛癢起來常常也無法克制揉眼睛的衝動,更何況是孩子。 直接詢問小孩是不是因為眼睛癢所以一直眨眼,常常會被誤導。
若小朋友的眨眼睛通常在放學後累了一天時更明顯,看起來眼皮是用力抽動不是輕輕的眨,或是已經給予眼藥水甚至口服抗過敏藥物還是沒有改善,都要懷疑不是過敏性結膜炎,而是動作型抽動。
※久咳不癒:
過敏咳嗽通常睡著還會出現,常常一咳就連續多聲,有時會帶痰聲,多半比較用力。
抽動的咳嗽,比較輕咳甚至像喉嚨發出怪聲音,睡著就完全消失,這些都是可以輔助判斷的重點。
※皺鼻子或是用力倒吸鼻子:
如果有揉鼻子/摳鼻子,出現鼻水或是因為倒吸鼻涕造成的咳嗽,比較像過敏的症狀。
也可以嚐試給予鼻過敏藥物治療,無法改善就要考慮是抽動的症狀。
抽動的症狀,小孩可以短時間靠自主意志壓制,所以試著讓孩子回答問題或是當孩子專注聚焦於某件事物時會看到症狀的短期消失,都是可以作為參考。
#抽動或是妥瑞症需要治療嗎?
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接納孩子的症狀,家長特別是阿公阿嬤千萬不要給太大的壓力,也不須制止,因為壓力、制止及過度興奮會讓症狀更嚴重。
通常三個月內原本的症狀就會消失,但後來可以轉變成另外的症狀。
除非抽動或妥瑞氏症已嚴重影響到父母或孩子本身的日常社交生活,才考慮使用藥物治療,如果能適應其奇怪的不自主動作,其實不需藥物治療。
通常於青春期達到高峰,之後有1/3的妥瑞兒會完全緩解,1/3的妥瑞兒症狀會些微緩解,1/3的妥瑞兒症狀會持續到成年。
隨著年紀增長,妥瑞兒愈懂得如何去掩飾或修飾症狀。 學會如何放鬆,防止因疲倦引起症狀的加劇及適當的正向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有部分病人需要靠藥物的幫助來減緩症狀,目前已有較新型藥物 ( Aripiprazole ),可以給予病人症狀緩解以及減少過去藥物常見帶來的副作用。
家長必須知道,當診斷出抽動/妥瑞症之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因為這些孩子常常會合併所謂的共病症,包括: ADHD「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OCD 「 強迫症」、「 學習障礙」和「行為障礙或對立性反抗疾患」。 如果有出現這些共病症的表現,就應該就趕快尋求專業的醫師進行諮詢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覺失調 專題 - 董富賢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www.FindDoc.com 問題一:Rebecca的爸爸已去世多年,媽媽的生活一直比較正常,但最近突然變得沈默寡言。有時會聞到怪味或聽到奇怪聲音。出街時會覺得途人都在看自己,很不自在。這是思覺失調嗎?0:19 問...
強迫症藥物副作用 在 ĒSEN 你的醫生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是不是也有失眠問題呢? 今天接讓ēSEN來帶你了解失眠的類型跟治療方法!
💡了解睡眠?
睡眠是人體恢復日常所消耗的體能、重組情緒與記憶的方式。一般來說一天約需6-8小時的睡眠。
準備好!科普時間到了!�正常的睡眠結構中,約莫1.5小時是一個完整的週期,根據腦波活動與眼睛的移動,又可拆分為「快速動眼期」與「非快速動眼期」。
睡眠的前半夜以熟睡期比例較多、不易被吵醒。後半夜快速動眼期時間則較長,夢也
的產生多數在這時發生。
———————————————————
💡什麼是失眠?
「失眠」就是對自己的睡眠狀態不滿意(在台灣的長期失眠率高達15%)。
失眠可分為「入睡困難型」、「睡眠維持困難型」、「早醒型」,但大多數人都為混合型。失眠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白天做事的效率。
👤生理方面:可能引發粥狀動脈硬化、罹患心血管疾病,也可能造成血糖與免疫調控失常。
❤️心理方面:容易疲倦與出現負面情緒劇增等症狀,進而導致憂鬱症、過量藥物濫用或酒精使用、認知功能變差等。
———————————————————
💡失眠的原因?
失眠的成因有許多種:簡單劃分為生理與心理
👤生理原因:多是疾病與藥物引起。疼痛性疾病會讓患者痛醒、呼吸道疾病或肥胖的患者則會因呼吸困難而驚醒。若有內分泌和代謝相關障礙,如月經期、更年期、糖尿病等,也必須注意自身的睡眠品質。
❤️心理原因:精神疾病如憂鬱、焦慮症所引發的失眠,可能進一步的表現為神經衰弱、強迫症、抑鬱等。由於失眠症狀又通常會引發心情憂鬱、緊張、易怒、焦慮和精力不足,導致患者陷入惡性循環。
———————————————————
💡治療:
思考失眠的治療時,可分為非藥物與藥物兩個方向。
非藥物治療: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睡前習慣、定時的睡眠習慣、避免白天長時間的小睡、規律的運動增進新陳代謝、紓解壓力。
藥物治療:在醫生協助下搭配藥物治療。使用安眠藥物時,盡量選擇副作用較少、不影響白天精神之藥物,並以短期使用為原則,不可過度依賴。
(小提醒:懷孕婦女、飲酒者年長族群、腎臟肝臟疾病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也不可自己隨意改變藥量與藥物種類哦!)
全文可以到官網上看哦!
趕快分享 和@為失眠而受苦的朋友吧🥰
#esen #esenfrd #esenfriend #esen你的醫生朋友 #你的醫生朋友 #醫生朋友 #失眠 #睡眠 #睡眠週期 #憂鬱症 #焦慮症 #睡眠問題 #睡眠品質 #睡不著覺 #預防醫學 #醫療衛教
強迫症藥物副作用 在 YANKI DIN 丁可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發現貓隻、猴子、兔子及小獵犬等動物會被注射、餵食或強迫吸入實驗藥物以測試毒性,當中的副作用包括嘔吐、內出血、發燒、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有些工作人員未經訓練,動物不時遭到暴力對待,且在實驗過程中沒有獲得任何麻醉或止痛藥。
SOKO動物福利組織成員米倫(Friedrich Mülln)表示,那些動物被帶走殺死時,甚至還搖着尾巴,狗狗仍在渴望被人觸摸。猴子的待遇就最不堪,實驗室會挑選體型細小的獼猴,牠們被關在狹小的籠內,大部分都出現強迫症傾向,一直不停原地轉圈。」
#動物權利 #LIVESMATTER
強迫症藥物副作用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思覺失調 專題 - 董富賢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www.FindDoc.com
問題一:Rebecca的爸爸已去世多年,媽媽的生活一直比較正常,但最近突然變得沈默寡言。有時會聞到怪味或聽到奇怪聲音。出街時會覺得途人都在看自己,很不自在。這是思覺失調嗎?0:19
問題二:聽說用藥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等的副作用,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方法?1:08
問題三:坊間有傳長期與精神病患者一起生活,自己患精神病的可能性會增加,這種說法有根據嗎?1:50
問題四:精神病畢竟是一個敏感話題,是否有方法可以更好地讓懷疑患病的家人求診,同時又不會影響家人之間的關係和信任?(FindDoc 健康資訊)2:19
查詢醫生資訊:
http://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2g-agaBr0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GikSo6xpKOKNTz8iviGqF6tforA)
強迫症藥物副作用 在 憂鬱症藥副作用有哪些?服用抗憂鬱藥物變胖是真的嗎?|昕頤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昕頤診所/專業心理諮詢/台中精神科/台中身心科/恐慌症/失眠/憂鬱/身心症/身心科看診經驗/台中西屯身心科/焦慮症台中/台中強迫症. ... <看更多>
強迫症藥物副作用 在 OCD Club 強迫症俱樂部- 強迫症的藥物治療...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 SSRI: 腸胃症狀(噁心或腹瀉)、坐立不安、睡眠干擾(失眠、明顯的夢境)、容易出汗、性功能副作用(性慾降低、延遲射精、延遲高潮等) · 2、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