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教育,讓您的寶貝能盡情探索自我】
「人塑造環境,環境塑造人」,這是孟母和每位家長深知的道理。
過去曾有非常多父母和阿凱一樣,為了寶貝的就學煩心,這邊要向大家帶來這項好消息:
高雄市三塊厝非營利幼兒園的籌備說明會還有最後一場!
時間: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19:00~20:00
地點:三民國小第一棟 一樓圖書館
報名:https://reurl.cc/WX420e
目前3~5歲班還有空位,有需要的家長歡迎盡速報名。
幼兒園秉持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的理念 #平等 #關愛 #合作 #助人,沒有既定的課本和家庭作業。以開放式教育和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為基礎,區分為六大領域: #身體動作與健康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培養孩童的 #覺知辨識 #表達溝通 #關懷合作 #推理賞析 #想像創造及 #自主管理 等六大核心素養。
阿凱也幫大家整理出三個非營利幼兒園的特點:
1.收費比私幼、準公幼便宜。
2.小朋友沒有寒暑假,家長寒暑假不用另外找保母或安親班照顧。
3.最晚可延托至6點。
相信您的寶貝在開放式教育及多元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將在學習中獲得全面發展,進而成為重溝通、講道理、能思考、懂合作、有信心、會包容的未來小小公民。
#父母的心阿凱最知道
#明日活動開放直接報名入學
#幼幼班可登記候補
#混齡班免排隊免抽籤直接錄取
#欲報名者請攜帶
#戶口名簿正影本
#預防接種卡正影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女人屐痕3:台灣女性文化地標【百年女史在台灣】新書介紹 訪問總策劃:陳秀惠 內容簡介: 歷史,不應該只是「History」, 而應該也是「Her story」! 十多年前,女性文化地標還如荒漠,「女人屐痕I」開啟推動行走女路的地標旅行,讓久遠飄渺的歷史故事接地氣...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在 林楚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楚茵已提案紓困NGO 避免疫情與捐款銳減遭雙殺】
長期監督立法委員問政表現的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 前天在記者會表示,疫情當前捐款減少又沒被納入紓困對象,呼籲政府應將 #非營利組織 納入紓困4.0補助對象。
在公督盟發聲之前,楚茵已在上週立法院 #財政聯席委員會 提出 #主決議 ,提請衛福部針對社福團體、社會企業及其媒合工作之團體研擬紓困補助措施。
本次衛福部提出的紓困4.0方案僅補助「近五年內曾受政府委託辦理社福業務」的社福團體,這樣的高門檻讓許多民間團體、政策倡導團體或基金會 #看得到卻吃不到,而在今年疫情衝擊下,捐款收入銳減又領不到紓困,將使得NGO財務嚴重吃緊,恐面臨營運中斷的危機。
現今不少社福團體、非營利組織係以政策倡導研究為主的,同時也提供工作媒合或其他相關服務。例如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的家事服務、提供語言學習服務的 台北市香港華僑陳就娣女士紀念中心(五語學堂) 等。楚茵平常也會使用非營利組織的服務,同時也受到不同政策倡議團體關注,舉凡社會企業、教育、公共政策、環境保護等。
非營利組織在現下社會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共同編織社會安全網外,也要共同找出最好的政策,當然,政府的紓困方案也不能漏掉這重要的一環。
#楚茵為NGO發聲
#社福團體紓困
#非營利組織紓困
相關新聞:
未納「紓困4.0」 民團:NGO成孤兒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570328
社企領不到紓困 甘樂文創轉型營運助弱勢學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616003627-260421?chdtv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書上市📖|#女性貧困
《女性貧困──負貸、漂流、未婚單親,陷入惡性循環的貧困女子》
◎日本NHK特別採訪小組
「#我哪裡還有什麼理想啊……」
──一個19歲女孩的心聲。
(父歿、母病,她打零工養活一家四口,借貸上學……)
大學一畢業,便負債二十年的學貸女孩;
深夜拖著行李箱,茫然無依的漂流少女;
半坪小窩,蝸居逾兩年,母女三人同為網咖難民;
單親媽媽最後的生存希望,是附設免費托兒的酒店……
這個社會,給了她們什麼樣的明天?
◨ ◨ ◨
〔#缺乏家庭支持、#缺少穩定工作、#缺席的社會支援〕
她們在人生起點就被剝奪了希望。
➡「#貧困」,不僅是沒有錢,更是指壓榨、漠視、孤立,以及教育、資訊等各項資源的匱乏──她們身處社會底層,儘管奮力掙扎,仍難以脫困。
◧ ◧ ◧
這些女性,可能化妝精緻,或是穿著普通學生服,不符一般對於貧窮的想像,但其實光是最低限度地「正常」活著,便耗盡力氣。然而,她們的聲音被僵固高牆隔絕,外界聽不到,便不去看見。
● 十六歲的漂流少女:「能活到三十歲就知足了。」(遭繼父性虐待,離家後,以援交為生。)
● 十九歲的網咖難民女孩:「無論對人生還是社會,我早已什麼也不期待了。」(母親離婚後崩潰,靠她打工養家,和同樣中輟的妹妹一天只吃一餐,寄居網咖。)
● 二十七歲的八大女子:「店裡的人和客人,像家人一樣地關心我。」(國中畢業後離家,與再婚的母親從此失聯。)
● 四十歲的單親媽媽:「我只能拿比自己慘的人來自我安慰。」(離開了家暴丈夫,獨力扶養兩個孩子,英語能力強,卻只找得到約聘工作。)
日本平均每三名單身女性,就有一人深陷貧困。而在臺灣,女性戶長的「家戶貧窮率」高於男性戶長,女性的平均薪資卻只有男性的八成六。
這是沒有終點的惡性連鎖:家庭關係斷裂、社會資源潰敗、穩定工作無望,年輕的單親媽媽孤立無援,或是投靠更邊緣的性產業;而她們的小孩長大之後,又繼承新的貧困家庭……
█ 我們真的可以將所有責任都推卸給
█ 這些默默努力的人嗎?
◨ ◨ ◨
【📷鏡頭之外,報導團隊的嘆息】
▘單親媽媽在經濟支援不足的情況下,會將貧困傳給下一代。貧困出身的孩子剛踏入社會,就已經輸在人生的起點,所以有人無論如何掙扎,也擺脫不了窮困。──戶來久雄(NHK報導局科學文化部副部長)
▘原本應該是最發光的年紀,卻在人生的起點,就已被剝奪了「夢想」與「希望」。──三村忠史(NHK報導局社會節目部總製片人)
▘家庭不穩定的女性容易早婚、早生小孩,而且早婚的人離婚率很高。她們缺乏在社會上通用的技能,要找工作也更困難。──村石多佳子(記者)
▘大街上隨處可見拖著行李箱的少女,背後竟是貧困的淒慘現實。她們奮力想掙脫,然而垂死掙扎的結果,卻是「漂流」在這社會上。──板倉弘政(記者)
▘單親媽媽的存在,正是女性貧困的象徵。──丸山健司(導播)
▘我無法對一個已經非常努力的人說加油。我甚至想說「你已經不用再努力了」。──宮崎亮希(導播)
◧ ◧ ◧
🔥🔥20位重量發聲,齊心推薦🔥🔥
──別以為「與我無關」,社會是相通相連的
【專文推薦✍】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林立青(《做工的人》作者‧工地監工)
張烽益(臺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強力推薦👍】
BigBrother大師兄(《比句點更悲傷》作者)
王婉諭(立法委員)
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王慧珠(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何素秋(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呂秋遠(律師)
李佳庭(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
杜瑛秋(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范國勇(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
覃玉蓉(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賀照緹(導演)
馮燕(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黃克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鄭國威(NPOst公益交流站共同創辦人)
鄭麗珍(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貧困不只是沒錢_更是教育資訊等資源的匱乏
#社會記者第一手深度採訪紀實
#女性貧困5月12日正式上市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女人屐痕3:台灣女性文化地標【百年女史在台灣】新書介紹
訪問總策劃:陳秀惠
內容簡介:
歷史,不應該只是「History」,
而應該也是「Her story」!
十多年前,女性文化地標還如荒漠,「女人屐痕I」開啟推動行走女路的地標旅行,讓久遠飄渺的歷史故事接地氣,如迷霧森林中的精靈,引導她鄉(herland)。現在,行走她鄉的「女人屐痕」之旅越來越夯,她鄉已在足下。這是一場重新銘刻地景的運動,讓城市的歷史記憶重建,讓台灣地圖再現女人的經驗,豐富台灣的地景。
本書紀錄曾在台灣這塊土地生活的女性面孔、身影,標示女人特別生活的地方,讓一向看不見女人的地圖,浮現女人的行腳,建立台灣的女性地景。這個概念與1970年代發展的女性主義地理學不謀而合,再現女人地表移動的經驗。
這些故事和地點如同指引台灣女性的「地標」(landmark),就像探險家通過某一區域時,為防迷失,仰賴地表獨特的地理現象作為辨識標誌。女性文化地標讓當代女性迷茫時,可以重新定位,找到方向。本書從台灣婦女歷史,翻找對台灣女性發展有開拓性的屐痕:
.日治時期台南「愛國婦人會」、90年代成立的大學女研社,以及鮮血中盛開的美麗花朵「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婉如的遇難,促使婦運姐妹推動一波波的人身安全運動,催生「性侵害防治條例」法案。
.百年前「女性經濟」開拓的腳步:苗栗通霄的女兒、苑裡的媳婦洪鴦,以傳授藺草編織技藝,使得女人因為具有經濟能力,而翻轉了在家庭、社會的地位;太加古道,有泰雅族婦女曾經走過的交易屐痕,她們赤腳翻越險峻山林,揹負著Dakin藤編的揹籃,揹載鮮蔬至太平山販賣,堪稱「創造小農經濟力」的始祖。
.膽識女突破限制,影響地方、人群:林媽利帶領的「馬偕血庫女子兵團」、蔡阿信和她的清信產婆講習所、小提琴教母李淑德精彩的人生、台灣第一代美聲女高音林氏好,以及澎湖第一才女蔡旨禪設帳授徒「平權軒」,提倡女權、試圖打破「男尊女卑」的傳統。
.讓已有紀錄卻不見女人身影的地景重新定調,讓男人背後的女人現身:無怨無悔成立愛愛寮,照顧窮人街友的「台灣乞食母」施照子。
總策劃簡介:陳秀惠
行政院性平委員、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台灣女性文化地標總策畫、文化總會副秘書長、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創會董事長,策畫《女人屐痕I》、《女人屐痕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NfEHP7dTR4/hqdefault.jpg)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在 彭婉如基金會表揚傑出居家陪伴員20181216 公視中晝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 ... <看更多>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在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查看更多有關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的資料 ; https://www.pwr.org.tw/news/1538 桃園報名專線:(03)3382991 · https://reurl.cc/zAxNWN ; https://www.pwr.org.tw/news/1602 台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