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是電影《寄生上流》中的一句經典台詞,道出社會底層階級的無奈與悲哀。
收到 聯經出版 這本《贏家全拿》的新書書稿時,看完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這句話~
其實我也想到了電影《征服情海》裡的湯姆克魯斯,一開始不知道被什麼沖昏了頭做出這種違反商業利益、資本主義的事,寫下了文情並茂的備忘錄希望拯救體育界,結果被釘的滿頭包~
(因為我怕沒人知道這部老電影就沒寫進推薦序了XD)
重點是,不管我們對於資本主義有多美好的想像,我認為不要盲目的崇拜任何人、事、物,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更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從反面去思考資本家對於這個世界帶來哪些影響與改變!
以下是推薦序全文
也可以直接點進網站,比較好閱讀
https://pse.is/S8U5H
在資本主義的無限擴張下,資金氾濫造成實體資產的價格高漲,卻只有擁有更多資本的頂層階級可以享受到好處。電影的劇情反映出整個世界的縮影,有錢人愈來愈有錢、窮人愈來愈窮的結果不只是貧富差距的問題,更衍生出更多潛在的社會與經濟問題。
我並非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一種罪惡,因為它是支持成長與創新的動機,當付出的人能夠有所獲得,才有辦法吸引更多人加入市場,打造良性循環機制。過去的市場機制由「看不見的手」來進行自動平衡,讓原本的大政府改為輔助的角色,制定規則讓市場中的參與者有所依循,並且藉由創新與行銷手段來爭取盈利來累積資本。直到現在,卻轉變為由資本家制定規則,影響力甚至可以超越政府。
這些大聲吶喊改革與創新重要性的資本家,沒有想過問題的根源其實出在自己,也或許是被刻意忽略,將改革作為掩蓋利益的最佳工具。擁有過多的資源持續創造額外的財富,並且將思想變成鞏固權力的商品與工具,支持特定的公共議題,讓社會導向於有利於他們的氛圍。掌權者可以定義何謂良善,有哪些事情對這個世界是有利的,我們的價值觀受到資本家的影響,逐漸改變信仰,堅信這些慈善行動創造的是全人類的雙贏局面,值得所有人跟著他們一起支付高昂的成本來交換。
舉例來說,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谷歌、臉書等企業一年花費在政府遊說的金額皆超過千萬美元,為的並不是創造更自由的競爭環境,而是有利於自身業務的擴展法案。美國財星五百大企業中,將近五分之一的公司稅率低於平均。在面對監管壓力下,多數企業並不是進行良性的溝通與配合,而是盡全力透過海外避稅、支付鉅額的遊說費用來避免承擔社會責任,將這些「省下來」的應盡義務再拿出來回饋社會,建立企業的良好形象。
矛盾的是,矽谷風險投資家彼得‧提爾(Peter Thiel)認為成功的企業必須在市場上取得壟斷,並且持續地擴大壟斷規模,排除一切可能的阻礙,擊退競爭對手來極大化利潤。光是這點便和他們推崇的目標背道而馳,因為壟斷所帶來並不是更自由與平等的競爭,而是剝削與抑制創新。過去的創新是階層流動的重要因素,如今流動性卻被凍結了。要知道真正的平等並不是分配上的平等,而是機會上的平等,在機會一開始就被扼殺的情況下,這樣的目標又該如何實現?
即便知道了問題的核心,也只有極少數企業家會願意犧牲利益,在企業核心價值中納入「價值共享」的概念,不以壓縮成本與擴張利潤為主要目標,而是以資源的妥善分配與整個價值鏈的共榮為己任來進行規劃,才有辦法在過程中讓每個階段的參與者都可以享受到成長的果實,最後為整個社會帶來繁榮的力量。反過來說,完美的投資標的就是選擇擁有不可攻破護城河的公司,市場把焦點擺在盈餘成長,卻忽略了企業應具備的使命,創造額外的價值來追求成長,提升生產力與薪資所得,而非全球化與股東權益至上的理念。
《贏家全拿》這本書點醒了我們,許多華麗包裝下的真實故事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美好。不僅是商業世界與投資市場的扭曲,包括國際關係、種族與性別平等、疾病與貧窮等重要議題上,我們都可以看到一樣的情況,是哪些原因造成贏家全拿,弱者卻無力反抗的局面?藉由理解作者的主張獲得不同於主流的聲音,反思當前的資本主義與菁英主義盛行所產生的問題,也唯有去理解問題的本質、擺脫不切實際的迷思與拋棄虛偽的口號,才有辦法實事求是做出真正的改變,達成更美好世界的目標。
征服情海備忘錄 在 John Wu 孟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由於颱風天無所事事,吃完晚餐不小心昏睡了一陣,導致現在睡不著,所以忍不住像電影「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一樣,打一篇關於教師節的備忘錄。
大家也許知道我開始回到學校上課,目前就讀輔大音樂所爵士音樂組,主修爵士鼓。
在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演奏爵士了,當時台灣爵士樂的教育資源非常的少,身為一個工學院畢業的非科班出身的鼓手,想要轉換跑道至音樂系就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當時的音樂教育體系並不那麼認同鼓組的演奏是一門足以像古典樂器一般專業的領域,不論是爵士或是任何其他曲風。除了主修古典打擊組,就只能學習音樂科技,音樂學等等其他領域才可以進入台灣的體系就讀。沒想到這樣子一等,等了整整快10年,終於有主修鼓組的類別能夠讓我就讀。而很幸運的在這十年之中,我能夠繼續在音樂這條路上努力著,如今總算有機會完成這個對現在的同學們而言如此垂手可得的夢想。但是我知道為了這個機會,我等了十年。
而重新回到學校讓我對學習,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一路上我遇到了很多稱得上是貴人的老師們,也由於我持續的在教課,所以我會說。我也遇上了很多稱得上是貴人的學生們。
從一開始教課我就認定不是每位學生都可以成為職業的樂手,因為我知道這有多麼不容易,甚至我會說 It's gonna hurt like hell. 況且成為職業樂手也讓我們的生活失去了很多東西,畢竟人生還有那麼多值得學習的東西。而我們就像個孤獨的運動員,有那麼多的東西是我們必須花費如此多的時間才讓身體記得這些細微的動作,我們不僅僅訓練技巧,我們花了更多精神訓練著我們的內心。雖然教出職業樂手的學生並不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很幸運的真的教出了幾位在樂團界很活躍的鼓手,我會說,教導到他(她)們是我的榮幸。
不過,讓大家藉由學習鼓這個樂器重新認識自己,是我最感到欣慰的事情。我們一起設定目標,一起從無到有,讓自己學習到面對困難並且突破它的方式。很多時候我發現其實每個人需要的是只是多一些的信心,以及一種循序漸進的引導。YouTube 無法給你信心,網路論壇無法給你引導,你需要的是一位好老師,活生生的人,關心你的人。因為,一位好老師能夠看見學生看不見的,好的那一面。
我很幸運,在我人生迷惘的時候都可以遇到好的老師,讓我可以持續的提升自己,並且堅持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謝謝我的每位老師們在我自己看不見的時候看見我了,我也期許自己能像他(她)們一樣努力的去看見學生們看不見的,好的那一面。
對學生而言我也許是老師,但是我知道更多時候,我學到的比我教導的更多。
最後,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繼續喜歡音樂,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好的耳朵,更好的音樂素養,雖然目前為止我們看不到終點,但是身為推廣者的我們會繼續努力,希望大家搭上我們這班列車,一起去欣賞更美的風景。
謝謝每位教導過我的老師,謝謝每位來找我上課的學生。
祝大家教師節快樂。
征服情海備忘錄 在 [好雷] Jerry Maguire -征服情海-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內文大爆雷、結局雷,若不喜者請斟酌閱讀。
*個人觀點甚多,不同意者請海涵。
結束畢業考後,直奔圖書館五樓看DVD。
最想看的就是,由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主演的電影《女人香》
(Scent of a woman)。可惜的是,它早被借走。待看觀影清單沒帶在身上,
我左思右想,到底要看哪部好。
終於,我腦海中閃過了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的笑容,
接著又出現他輕吻芮妮齊薇格(Renée Zellweger)的畫面──
決定!就看《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吧!
*網誌圖文版:https://chihni.pixnet.net/blog/post/31291274
看過本片或是知道本片存在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部電影有幾句非常經典的台詞。
像是:You complete me、You had me at hello或Show me the money!
但基於我實在太喜歡〝You had me at hello〞這句台詞,
因此還是把介紹主力放於本作之愛情面。
【Loyalty&Trust】
《征服情海》若依故事內容來分類,不大能完全被歸類為『浪漫愛情劇』。
因為心靈勵志、令人熱血沸騰的片段佔本作不小比例。
而本片裡,有一貫串劇情之主題,就是──忠誠。
眾所皆知,忠誠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觀念。
你必須對家庭忠誠,你也必須對工作忠誠,更重要對自己忠誠。
忠誠來自一個信念,那信念便是──信賴。有了信賴,就會有了忠誠;
而有了忠誠,就會有信賴。兩者為一體,無法分割。
Jerry Maguire因為自己旗下的運動員受傷,前往醫院探視。
那名運動員的兒子心疼老爸總是受傷,而眼前這位經紀人叔叔卻只顧眼前利益,
不懂他和媽媽所擔心的到底為何事。
小男孩朝Jerry罵了句髒話。聰明如Jerry,他立即明白並深切了解到,
為何小男孩對自己如此不滿。
是夜,他輾轉難眠,無法入睡。他想起當初進這行的初衷,他覺醒了!
他必須對自己的真心『忠誠』。
因此,他寫了一篇落落長的感想文(雖然別人都只當那是備忘錄)。
然而,處於利益至上的公司是無法也不願顧及理想者的自我陶醉。
Jerry被開除了。為追逐對自身的忠誠、對客戶的忠誠,他昂首闊步離去,
身旁唯有一隻小金魚(無法確定這隻魚是否自願),
及一個認為他能夠啟發自己的會計單親媽媽跟隨Jerry離開公司,另起爐灶。
Jerry對於初衷的覺醒,是本片裡最初對於『忠誠』的表現。
而桃樂絲對於Jerry這個男人,則是另一個忠誠的表現。
再看到Cuba Gooding, Jr.所飾演的美式足球員,Rod Tidwell,
面對孤掌難鳴的Jerry,他始終願意讓自己的事務交給Jerry打點。
相對於另一個客戶Cushman隨風轉舵的態度,使Rod對Jerry的信賴(忠誠)更顯清晰。
到底是信賴建立於忠誠之上,還是先有忠誠才會有信賴?
這就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般難解。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於人際關係上,這相當重要。
【Encouragement&Inspiration】
來談談本片男女主角,Jerry Maguire和Dorothy Boyd吧!
簡單來說,Jerry Maguire看似Tough、陽光,但他其實是個sensitive guy。
而Dorothy Boyd看似柔弱,表面上一無所作,卻是一位堅強剛毅的單親媽媽。
當這樣性格的兩人相遇,組合起來並不差。
Dorothy可以在Jerry脆弱時支持他、鼓勵他,絕對挺他到底;
Jerry則可使Dorothy得到啟發,並疼愛她的孩子,使兒子能夠擁有一個像爸爸的朋友。
相輔相成,該是幸福美滿。
但因為Jerry實在太過sensitive,且怯於表露出己身脆弱,
(可由Jerry在情緒低潮時幾乎不怎麼哭泣,都是以憤怒咆嘯的方式去發洩這點得知)
才使Dorothy決定放手。
劇情發展至後段,來了個大挽回。
不大哭泣的堅毅男兒,在心愛的女人面前落下懊悔的眼淚,
並對他說:『You complete me』。但女子卻要他『Shut up』,男人傻住,
直望著眼前的妻子。
這時,妻子感動地說了兩次:『You had me at hello』他們擁抱,
決定牽著對方的手直到天荒地老。
真正被鼓勵及被啟發的角色,其實是調換的。
Dorothy啟發了Jerry,使他意識到當自己成功時,
卻無人可分享自己的喜悅是一件多麼心酸的事。
因此,Jerry終於願意打開自己的心,向Dorothy釋出自己的需求與脆弱。
而Dorothy當初也是由於見到這樣一個充滿幹勁的男人真切地鼓勵:
「大家少賺點錢沒關係,重要是願意對客戶多付出」,進而迷戀上Jerry。
鼓勵者與被鼓勵者、啟發者與被啟發者,這個部分是相當有趣的橋段設計,
值得細細再三品味。
【You complete me&You had me at hello】
前述提到的三句經典台詞,擇其中兩句在本段作述。
還記得Dorothy追隨Jerry之後,兩人一起搭乘電梯,
不久卻有一對情侶進來的那段場面嗎?
男人對女人比出性暗示的手勢。Jerry尷尬問道,妳知道那手勢是什麼意思嗎?
Dorothy僵硬地回答,我姑媽教過我手語,那意思是──妳完整了我。
相當引人發噱的橋段。
> *感謝網友Naturegood(靈魂的重量)是針對上述作的修正與補充:
> 那位男性比的手勢完全沒有性暗示,就是"你使我完整"
> Jerry只是沒話找話而已,Dorothy表情則是突然離職還在緊張
> Jerry : I wonder what he said. (手語男離開時有打招呼)
> Dorothy:My favorite aunt is hearing impaired.
> He just said:"You complete me."
Dorothy的這句話,最後讓Jerry拿來作最強而有力,且最能打動芳心的告白。
這不僅使劇情頭尾呼應,也令Dorothy,甚至螢幕前的觀眾都知道,
Jerry確實有把Dorothy放在心上。
個人認為,本片最浪漫的一句話,非『You had me at hello』莫屬。
身旁的友人看到這段還落下感動的淚水。
當女人對男人說出這句話時,就能知道她對他有多著迷、有多喜愛。
打從他一開口,她的心就已經完全被他佔據。
雖有種電光石火的感覺,但那份感覺卻不是會那麼迅速那麼輕易消散。
沒有任何其他要求或理由,只因她真的愛他!
片中的Tom Cruise和Renée Zellweger也都非常迷人。
尤其Tom Cruise的Jerry Maguire,那股自信、那份拼勁、那樣耀眼,令人目不轉睛。
而飾演Dorothy的Renée,身穿黑色小禮服的那段場面,
每個鏡頭之下的她既甜美又動人。尤以Jerry挑弄輕吻Dorothy的部分,
Renée全身上下皆散發著性感氣息,看來特別誘惑。
觀影完畢後,我和友人都相當喜愛這部電影。
電影台間或撥映這部電影,起初我也是在電視上看到(但從後段看起)。
愛情、友情、信任、激勵,都為本片的組合元素,但卻沒有一項是必然走向。
就如同人生,許多件事混雜在一起,促成了多樣化的箇中滋味。
當然,你可以把它歸類為勵志片,也能說它是愛情劇。
但我確定,這部電影確實帶給了我每方面或某方面的一些Inspirat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9.240
※ 編輯: yukibara 來自: 220.137.5.206 (05/26 18: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