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七點多,我又接到自來水排氣閥變「噴泉」的陳情電話,民眾心疼表示:不是缺水嗎?怎麼這兩天一直看到水這樣亂噴。
今晚我想跟大家聊聊,什麼是缺水。
撐了一陣子老天還是不賞臉,昨天農委會終究還是宣布台灣的穀倉—嘉義台南地區—明年一期水稻停灌休耕,而桃竹苗地區的水情也沒有改善,宣布停灌大概也是遲早的事情。
水和電都是生活基本維生的資源,我們可以從每天台灣電力系統的備轉容量來了解電力的需求量以及供給能力,判斷目前電力是充裕、吃緊還是有缺電風險,而且有數字可以計算出大約缺多少電,短期與長期要如何調度或開源,都有確實的數據可以做規劃。
然而水的數據就相對不明確,雖然有自來水公司的原水取水量,以及水庫庫容量的數字,但這些都無法直觀地讓我們知道水情是充裕還是吃緊,以及缺多少,甚至是民生、工業、農業各自缺多少水。
水利官員口中說的「缺水」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看新聞知道 #今年是台灣56年來第一次在5到10月的豐水期沒有颱風,也可以看網站知道石門、寶山、寶二的蓄水量不佳,也會聽氣象專家報明年5月梅雨季前水情都很不樂觀,但「缺水」其實是供應和需求兩個數量出現落差的概念。
所以稍微嚴謹一點的「缺水」意義,可能會是「#根據目前的水情和氣象預測,#如果現在不做開源或節流的緊急處置,#預計到明年五月梅雨季前的水量,#很可能會進入到水情燈號紅燈分區供水。」
基於這個預測,我們現在就必須採取某些開源或節流的方式,例如啟用戰備水井取水、使用緊急海水淡化設施造水、減壓供水、或停灌休耕,以避免走到紅燈限水。
奇怪的是,當我們民眾和農友配合做這些「不得不」的時候,政府總不說清楚到底缺多少水,往往僅強調供應端的不足,很少告訴或強制性地要求大家,應該如何抑制、降低用水需求以減少供需落差,進而能夠減少其他用水人必須犧牲的水量。
甚至很多時候,政府是 #把工業用水需求混在民生用水需求裡一起談缺水,#放大了供需落差,但是外界可能都無法得知這些更細緻的資訊,我們只能概略地知道現在缺水,所以農業要為民生用水犧牲,但工業一起被包含進去考慮的部分卻不清楚。
根據《水利法》第19條,當水源不夠供應給民生用水時,政府可以停止、撤銷或限制公共給水以外的其他水權,#以優先供水給民生用水,如果因此造成其他用水人損害時,政府可以提供補償,所以有了《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規定農業停灌的補償費用。
但是如果我們看《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的第一條:「經濟部為調處家用及公共給水與工業用水之用水人於枯旱或水源水量不足,需調用農業用水之水量時,因補償費用協議不成致生之爭議,特訂定本要點。」
怎麼補償啟動的條件從本來「水不夠民生用」變成「水不夠民生與工業用」了呢?這樣的要點沒有和水利法第19條扞格嗎?這次停灌我在和水利署官員討論水情時其實問過類似的質疑,水利署官員則是委婉地說,畢竟科學園區佔了台灣產值相當高,也會影響全球供應鏈,關係到多少家庭生計啊,因此優先給水的對象少不了他們。
其實如果政府能夠說明清楚缺水的供需狀況,並且也能夠提前課與其他用水人節水義務,而不是只有讓農業犧牲,社會也許比較能體諒,更願意共體時艱。
同時我們必須認清,以前覺得降雨稀少是「特例」,未來隨著氣候變遷,特例會越來越常發生,#我們整個社會對於水資源的供應與需求管理,#會需要從氣候變遷調適的觀點來通盤調整。
連續好幾週都跟大家談缺水,就是希望大家理解,#氣候緊急的威脅已經來臨,#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了。
————
排氣閥狂冒自來水 流近12小時
https://reurl.cc/EzMOqn
嘉南休耕01》水情告急,明年嘉南一期稻休耕1.9萬公頃,停灌補償措施出爐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42277/
Search
很可能會進入到水情燈號紅燈分區供水 在 天氣小觀:這不是梅雨季,可怎..瑪娃在電光火石 的推薦與評價
天氣小觀:這不是梅雨季,可怎..瑪娃在電光火石間
情感春季結束前,帶入的大氣壓軸應該是年度高空大戲東亞梅雨秀,
但現在竟然是瑪娃地面秀,
這不是梅雨季,可怎..可怎..風迷好不期待,絕不期待,
瑪娃颱風逼近,到底路徑如何走,
愛在電光火石間發生卻永駐於心
Love can touch us one time and last for a lifetime
原先模式預報太平洋高壓斷裂,瑪娃在台灣東南方直接偏東,
但春季的颱風和秋季的颱風轉向不同,
秋季的海溫支持太平洋高壓西伸,
春季的海溫反對太平洋高壓西伸;
但,別忘了,
春季的南亞高壓舉雙手雙腳支持太平洋高壓西伸!
模式預報未來一週,南亞高壓奮力北拱西風噴流,
東亞西風槽減弱,南亞副高順勢往東北推進東亞,
然後就跟太平洋高壓連起來!
這時候瑪娃颱風就在台灣東方,北部東北部嘩啦啦!留意雨勢!
不過,
西伯利亞又有西風槽要揮刀下來,瑪娃颱風逃不過西風槽二次刀。
因此,瑪娃颱風日、一、二這三天會有多"西"就很重要觀察了。
不過也由於南亞高壓奮力一跳,南亞副高挺進東亞,
因此,瑪娃颱風在併入西風帶之前和北方系統和瑪娃颱風的互動不多,
北宜的大雨主要是外圍環流,
而,颱風的環流雨非常受到山區尤其2000公尺的地形決定,
看來,北宜山區的雨量"不會少"。
瑪娃颱風這三天的一路西對南台灣影響不大,
瑪娃颱風後三天的轉北也是偶而背風低壓午後熱對流;
與一般夏颱不同是,瑪娃的西南氣流不會跟著北上。
因為,
南海的西南季風到現在根本還沒有機會進入東亞掃除冷空氣,
冷暖氣團的分界點還在南海北部。
換句話說,東亞還是地面高壓場,南海西南季風5月進不到東亞,等6月囉。
(以上供參,娃娃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50.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85242285.A.2EB.html
※ 編輯: daron (123.192.150.98 臺灣), 05/28/2023 10:51:54
現在看來可能不夠西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