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魔力轉圈圈💞💞💞
今天一整天的甩尾課有點太充實
我不誇張從10點上到下午5點
到現在回家了還有點暈感
真心感謝甩尾師傅 SDC 台灣失控安全駕駛&漂移賽車培訓 王昱仁教練認真教學
雖然很愛練肖話(喂)
他說是為了讓氣氛不要太嚴肅🤪
今天使用的車子是Toyota 86
是一台許多玩家都很熱愛的後驅小鋼炮
SDC針對每個人不同程度專業教學
像艾莉絲一整天從基礎的定圓
也就是Donut開始練起🍩🍩🍩
接著大圓小圓綜合款
最後來到繞8
學著快速做出重心轉移並且飄移
一整天下來又對後輪驅動車子有再深入的了解
然後越來越後悔把BRZ賣掉這事😫
因為經過課程後更懂得在失控之中學會人車一體
掌握住方向盤以及油門、轉速的脈動
失控安駕飄移課程不只是針對喜愛競速的玩家
對於一般用路駕駛來說
學會失控狀況中能快速將車子修正
回到正確且安全的行車路線
術業有專攻
為了更加精進自己的駕駛技術
真的是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再學習
歡迎大家下次跟我一起當同學
#教練真的很重要
#有人有興趣一起上課學習嗎
然後影片過幾天會發出來給大家驗收一下
看看艾莉絲到底有沒有進步😎😎😎
後輪驅動車 款 在 TVBS 地球黃金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難道這是傳說中的 #芭比粉 嗎?💕
有沒有男性車友們想挑戰一下?😆😆
可以當一下 #肯尼 呀!((誤🤣🤣🤣))
-
速報🔥與車神同行 https://reurl.cc/VX3Ekb
後輪驅動車 款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省大佬司機] 傻傻分不清 - 淺談汽車驅動
車輛的驅動模式基本上分為三種:前輪驅動 (Front Wheel Drive) / 後輪驅動 (Rear Wheel Drive) / 四輪傳動 (All Wheel Drive / 4 Wheel Drive),車廠根據不同的車款定位賦予驅動方式造就不同的駕駛樂趣,在此要先說明,每個驅動方式都各有優缺點,沒有誰比較厲害,而是要以老司機們的用車習慣與綜觀用途考量來選擇較適用的驅動車款。
前輪驅動 (Front Wheel Drive):你可以想像就像小時候玩的推車,兒伴從前面拉,動力是直接透過發動機作用於前輪的,這時前輪既要負責動力輸出又要負責轉向,對轉向的精準度是會有所影響的 (當然,本田的 Type R 例外) 也因此前驅車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車頭,車身配重較為不佳,所以加速過彎時一但前輪突破抓地極限後,就容易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會感覺車頭往外推 拉不回彎心,也就是俗稱的「推頭」 (踩油門時,重心會往後輪跑,此時前輪略輕,前輪與地面的接地面積減少,不利於轉向),不過前驅車失控之後也相對容易救回,只需收油門就可回到原有的軌跡上 (重心往前輪跑),在車室空間上大部分相對寬敞也靈活使用,因為使用較為緊湊的變速箱&主減速器且不需要中間的傳動軸&後差速器 (可透過後座中間地板有無隆起來做簡易判別),從機械上來看,前驅車的傳動組件較少 且輕,相對才能壓低成本反應在便宜的售價上,但也因為緊湊的前軸空間,無法再塞入更大尺寸的引擎,且更大的馬力的只會造成更多的「轉向不足」也因此即便車廠靠著新的懸吊設計有效減輕了缺點,創造出像是本田 Type R 或是 Ford Focus ST 這類性能與操控都相當優秀的前驅車款,但前驅車款仍然有其動力極限,因此不會是重度操控性的最佳的傳動方式。
後輪驅動 (Rear Wheel Drive):後輪產生動力來驅動汽車前進,是需要通過傳動軸連接發動機和後輪的,也因此勢必會犧牲一些車室空間降低了日常實用性,此外,由於前置後驅車款的驅動輪沒有較大的負重將車輪壓在路面上,因此後輪的循跡性相對之下會比較差,但中置引擎以及後置引擎的後輪驅動車款則比較沒有這種問題,一般來說市面上高端車種大部分為後輪驅動 - 可容納較大排氣量引擎,但車身尺碼也會較大,擁有較好的車身配重50 : 50,至於為何後輪驅動被視為駕駛樂趣的象徵呢?首先,後輪驅動讓前輪只需單純的負責轉向,因此可擁有更靈敏的轉向反應,後輪只需專心的輸出較大的動力,而不會對車輛的操控產生負面影響,而如果是前置後驅的配置,由於引擎在車頭,後輪承受的重量更輕,因此一但突破抓地力極限,就會造成「轉向過度」也就是俗稱的「甩尾」這時就需要反打方向盤讓車輛回正,這時又會產生俗稱「漂移」的動態駕駛技巧,車子的動態極限也相對更高,光是看到這裡是不是也跟著熱血起來了!當然,要當帥哥是要付出代價的,更大的駕駛樂趣也伴隨著更大的風險,後驅車一但失控要救回也較為困難,需要更成熟的駕駛技術。
四輪驅動 (All Wheel Drive / 4 Wheel Drive):在汽車動力的發展歷史上,四輪驅動最早可追溯至西元 1903 年,一開始多半應用在卡車上,後來擴展到越野車與一般車,但真正發揚光大則是 Audi 在 WRC 越野拉力賽場上,使用的 Quattro 四輪傳動系統取得優異戰果而聞名。回過頭來看前驅與後驅雖然各有優缺點,但以動態穩定性和輪胎抓地力,兩者都不盡理想,因此四輪驅動似乎是一種更好的解套方式,四輪驅動主要又分為 AWD 與 4WD 兩個種類,簡單來說,兩者的差異是 AWD 通常用在一般道路以及輕度越野的車款上,車載電腦能夠依照路況自行調整四輪的動力分配或者自動切換在四輪傳動與二輪傳動 ( FWD 或者 RWD ),以達到維持最佳的輪胎抓地力;而 4WD 通常結構較為簡單,四輪傳動與二輪傳動 (通常為 RWD ) 模式也通常是以手動切換,這種四輪傳動系統常見於重度越野車款或者貨卡車型上,在操控性上通常較為中性或者略偏轉向不足,因此近年來車廠在開發四輪驅動時都會刻意將後輪動力輸出比例調高一些,來營造出偏向後輪驅動的動態特性,同時又有四輪驅動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但這種驅動方式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通常在前後軸都會各有一支差速器,而越野需求更大的車輛甚至會有兩支傳動軸,這增加了傳動系統上結構的複雜度與重量,同時也反應在成本售價上 ; 在動力傳輸方面,引擎得輸出動力到四顆輪胎上,而四輪接地面積較二輪驅動的車款多出了一倍,這就是造成全時四輪傳動車輛油耗較大的不變宿命。
#前驅 #後驅 #四驅 #AudiQuattro #4WD #選擇適合你的驅動方式 #TypeR #Focu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