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大小事 郭昭巖的事」❤
自新冠肺炎疫情升高至三級警戒以來,昭巖的服務並沒有中斷,也沒有停歇,這段時間有相當多與防疫相關的服務案件,昭巖都相當重視,也針對北市府處理疫情相關的政策與配套措施,提出建議,持續追蹤。自 5 月 12 日起,昭巖的服務處與研究室以線上服務方式,幫助萬華中正及台北市民解決防疫期間的大小事,以下為昭巖針對各項防疫服務案件的處理 (持續更新中)!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市民撥打服務專線:2305-4030。
== 7月(持續更新中)==
7/08 民眾陳情位於中華路之街友收容站,僅派駐一名保全,街友於一樓脫口罩抽菸群聚→請衛生局與警察局協助加強取締。
7/08 當事人於瑞士就學,校方通知須打莫德納疫苗方能回校,但目前類別排不上,亦無自費施打,業以繳納高額學費,請議員協助→請衛生局協助了解。
7/07 個案父母親持探親簽證來台,原去年4月離台,遇疫情延後迄今,父母親均年事已高,盼能在臺施打疫苗→請賴士葆委員、北市衛生局、民政局協助。
7/06 當事人投保兩間防疫險,但需要隔離通知書正本才能理賠,想請衛生局多開立一份遭拒→請衛生局協助開立證明以申請理賠。
7/06 中低收入戶個案領有身障補助,因重大傷病無法工作,協助申請補助→請社會局協助評估,如何支援。
7/05 維護市場防疫,請市場處協助西寧市場施打疫苗造冊。
7/05 維護市場防疫,請市場處協助東水街市場施打疫苗造冊。
7/05 環南市場攤販居家隔離,解隔日逾施打疫苗日→請市場處協助。
7/05 中南部貨車司機送貨至北農,需要PCR陰性報告→請市場處衛生協助陳情人。
7/05 艋舺服飾商圈陳情為復市準備,請普篩並優先施打疫苗→書面質詢市府相關單位,請產發局研議。
7/05 萬華某公宅群組頻傳住戶確診耳語,盼為住戶安排篩檢並消毒→請都發局安排並請相關局處協助消毒。
7/05 當事人於環南市場賣水果,親戚也在北農賣水果,本來有登記施打疫苗對象,卻暫停登記,盼了解狀況→請市場處協助當事人。
7/05 民眾撰寫電郵抗議北農董座防疫不力,茶藝館、艋舺公園與北車遊民恐為防疫破口,請市府儘快安置處理→請市場處、社會局、社會局協助回應市府防疫作為。
7/02 新北音樂補習班業者陳情盼爭取補助降低紓困貸款門檻並恢復一對一一對二小班制上課。→請新北市議員陳儀君協助。
7/02 華中里民盼向市府反映考量全里、萬華區普篩→請市府與衛生局研議。
7/02 民眾反覆咳嗽發燒想快篩卻排不到,聯醫也大多無門診,請議員協助→與和平院區聯繫,請民眾至中興院區快篩。
7/01 陳情人為超商業者,詢問中央歸於第七類疫苗施打對象的零售業,什麼時候開放施打?→請衛生局協助回覆。
7/01萬華區民防義警協助環南北農果菜市場之人流管制,盼納入優先施打疫苗名單→書面質詢請警察局、市場處、衛生局研議。
7/01 身心障礙就業者納第五類施打疫苗對象,懇請市府行文造冊→請衛生局秘書處研議。
== 6月==
6/28協助民眾洽詢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事宜→衛生局回覆,已施打完成。
6/28民眾父親胃出血,治療期間中風轉院卻遇到鄰床確診須隔離,請議員協助→轉介立委林奕華與衛生局協助關懷。
6/28民眾赴美施打疫苗返國卻要自費住防疫旅館,亦擔心增加防疫風險→請衛生局致電說明相關規範。
6/28急性血癌患者待急診室三日協助轉院→衛生局協助關懷,個案已轉院收治。
6/23北農員工完成快篩後卻未取得陰性證明→衛生局回覆23日起於萬大濱江採檢者當場開立證明,21-22日採檢者之證明由北農開立。
6/23萬華為疫情重災區,當地商家盼110年4-6月營業稅能免徵→請相關局處協助了解。6/22質詢要求市府針對萬華有特別紓困之加碼,獲市長承諾將有針對萬華特別復興之計畫。新聞連結
https://reurl.cc/2rzq34
6/21某學校先前確診完成隔離康復之員工,回工作崗位被要求提具陰性篩檢報告,認為被剝奪工作權→請衛生局、教育局協助當事人,業已完成篩檢。
6/21陳情人女兒因疫情失業又懷孕,申請不到紓困補助→請勞動局協助民眾了解紓困政策與管道。
6/18陳情人父親患重症每月須定期回診和平醫院,但因疫情和平醫院持續封鎖→請衛生局協助陳情人回診事宜。
6/18北市確診過世者家屬陳情北市未比照新北市發放10萬慰問金→6/22日質詢提出獲市長柯文哲承諾,捐款有剩餘將規劃。
6/16協助三水街艋舺攤商住戶約350名,向北市府陳情盼剝皮寮快篩站遷出→6/19剝皮寮快篩站功成身退
6/10同安街30巷內公園綠地因疫情,服勞動役者整理工作中斷,雜草叢生→請公燈處協助處理。
6/09市民詢問如何申請施打疫苗事宜→製作懶人包進行宣導,並洽衛生局詢問相關流程。
6/09屬低收入戶之單親母親因疫情關係收入頓減,生活陷入困頓→請社會局協助關懷,並列入寒冬送暖名單。
6/09一僱工因疫情,市場之五金攤停攤,頓失收入,生活無以為繼,又不符合紓困對象→請社會局協助協助,列入寒冬送暖名單。
6/07中華郵政工會台北分會陳情,透過議員向北市府爭取該會第一線外勤及窗口郵政人員,列為優先施打疫苗對象。→請衛生局發文向中央建議 7/01列擴大優先施打名單。https://reurl.cc/pgrEgb
6/07市民陳情孩子之私人托嬰中心未知曉政府紓困補助,停課仍向家長收取學費→請社會局協助了解紓困政策,及針對家長之補助方案。
6/04協請衛生局關懷於和平醫院候床之高齡80歲確診者→衛生局協助關懷。
6/04協請環保局針對萬華某里有多位確診者隔離之公共空間消毒→環保局協助。
6/04協請環保局針對艋舺三清宮旁桂林公園進行清消→請環保局協助。
6/03患慢性病陳情人建議西園醫院增設拿藥站供取藥→向衛生局反映,並與西園醫院溝通。
6/01協助安置於防疫旅館恢復健康之確診者,解除隔離回到社區→請衛生局協助安排。
6/01協助肺腺癌患者盼能儘速施打疫苗→請衛生局關懷並說明。
==5月==
5/13發函要求環保局加強萬華區公共環境清消→完成。
5/13發函要求教育局督導萬華區各級學校,附設幼兒園、南海實驗幼兒園完成消毒作業→完成。
5/13萬華區某里居民高燒於和平醫院急診室→衛生局協助關懷。
5/14發函要求環保局加強聯醫和平院區南門里、愛國里環境清消作業→環保局15日完成
5/14家長憂心剝皮寮快篩站鄰近老松國小,協助環境清消並協調停課→環保局、教育局協助。新聞連結:https://reurl.cc/7roY7l
5/16建議新北儘速啟動快篩站,提前部署以免雙北快篩者集中湧入萬華→新聞連結:https://reurl.cc/no0xz6
5/17協助萬華區某里確診者症狀加劇協助後送→衛生局協助關懷並入院。
5/17協助萬華區某里有鄰居確診後之租客自主隔離事宜→衛生局協助關懷。
5/17協助萬華區某里重症確診者後送病房→衛生局協助關懷並入院。
5/17建議北市府設立隱密篩檢站以助檢疫→請衛生局協助並回覆。
5/17協助萬華區某里確診者後送與了解了解PCR篩檢結果→衛生局協助關懷並入院。
5/18協助萬華區某里確診者,與同為確診長者同住→請衛生局協助關懷。
5/18書面質詢要求教育局盤點遠距教學設備,做好停課不停學準備。
5/19疫情衝擊要求市府與市場處研議公有市場、地下街攤商之租金減免紓困→北市府提出紓困計畫。新聞連結:https://reurl.cc/yEgO2a
5/19中正區某里社區有確診者,協助社區宣導防疫→請民政局里幹事協助。
5/20有外送業者拒送醫院,郭昭巖議員發起募物資慰勞醫護人員「萬華商家挺萬華、萬華人挺萬華」的活動,目前仍持續進行中→新聞連結:https://reurl.cc/3aLya8
5/20協助某私立托嬰中心老師了解PCR篩檢結果→衛生局協助關懷。
5/21協助新北永和確診者相關後送事宜→偕同新北陳儀君、邱烽堯議員協助。
5/21協助中正區某里公園綠地清消作業→環保局5/21已協助環境清消。
5/21協助萬華區某里確診者,家中有2子,後續隔離協助→衛生局與社會局協助。
5/22萬華遭標籤汙名化,郭昭巖呼籲市府要有疫後振興方案→新聞連結:https://reurl.cc/6alXL5
5/24協助萬華區某里募集漂白水以加強環境消毒→請環保局推薦廠商
5/25協助青山宮、西園路、貴陽街、環河南路1段週邊清消→請環保局協助消毒作業。
5/26協助萬華區某里確診者,居家待3日後送防疫旅館→衛生局協助關懷並入住防疫旅館。
5/27發函要求市府及財政局能針對補教業者陳情減免或緩徵印花稅→北市府提出紓困計畫。新聞連結:https://reurl.cc/9rXWgn
5/27發函建議北市府剩餘疫苗能優先讓萬華居民施打→由衛生局研議。
5/27協助某確診者因無病床能收治,待醫院走廊等待病房→請衛生局關懷並覓可收治之防疫旅館。新聞連結:https://times.hinet.net/news/23346164
5/27協助中正區某里社區有裝潢建商確診,協助環境清消→請環保局協助。
5/27有公司投保防疫營業損失保險,因負責人確診需停業,協助保險理賠手續→請商業處回覆業者,可自行登記停業。
5/27請都發局比照109年度針對北市出租國宅及社會住宅給予租金優惠紓困→北市府紓困計畫。新聞連結:https://reurl.cc/9rXWgn
5/28發函建議北市府第一波醫事人員施打疫苗能考量,萬華區牙醫師執業之高風險,納入優先施打事宜→衛生局研議後安排。
5/28書面質詢建議市府研議向民間租用,由民間搭蓋之集中檢疫所蓬戶帳,以解決醫療量能不足問題。
5/28萬華區某里確診女子希望確診之國一兒能一起於防疫旅館隔離以便照料→市府與衛生局協助後協助同住隔離。
5/31協助已打第一劑疫苗之女學生,了解赴美前是否能再打到第二劑,以及相關事宜→請衛生局協助了解。
#郭昭巖 #萬華 #中正 #防疫 #新冠肺炎 #服務不中斷
#防疫大小事郭昭巖的事
得戚書面語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73年李小龍驟逝】#請各位憶念他時 #想起他的天才 #他的藝術和他的魔力 #你對李小龍的印象是什麼呢
你欣賞過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等影片嗎?他的武藝和銀幕魅力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他生前所主演的幾部武打片中,
不僅以表演真實的「中國功夫」為其看家本領,
而且以發揚堅強的民族意識為其中心思想。
47年前李小龍處於巔峰時期,而突如其來的殞落,
伴隨著無數的傳說,在許多人的回憶裡隱隱閃著光亮。
圖說:李小龍太太琳達,昨晨帶著小女兒李香凝,扶靈柩返美,在香港啟德機場的走道上,前往停機坪。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73/7/26
攝影:李勇
#李小龍 #1940至1973
#每個男孩的房間裡都有一張李小龍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73-07-27/聯合報/03版】
李小龍魂歸極樂 未亡人欲語還休
淒風苦雨 七呎銅棺凌雲去
嘉禾公司 一手包辦身後事
【本報香港特派員李勇專電】李小龍妻子琳達,昨晨九時二十分,冒著凄風苦雨抵達九龍啟德機場,扶著李小龍的靈柩,登上西北航空公司○○四次班機,直飛美國,準備把李小龍的遺體,埋葬在西雅圖。
面現悲戚的琳達,拖著她的小女兒李香凝,肅穆的進入啟德機場大廈餐廳,在嘉禾公司老板鄒文懷及有關人員安排下,向包圍她的新聞記者,發表了一份中、英文的書面聲明。
琳達自始至終,默默無言,一切由他人擺布,鄒文懷在機場,指揮若定,吩咐該公司有關人員,匆匆以粵語及英語,把書面聲明迅速讀一遍,然後便由嘉禾公司一批龍虎武師護駕,簇擁著琳達進入機場閘口,把新聞記者全部擋在外面。
鄒文懷並沒有陪同琳達前往美國,隨行登機的有嘉禾公司的外籍經理莫根、攝影師陸正、李小龍拳術徒弟秦彼得,鄒文懷說:他在香港還有許多事要做,因為他們公司已把李小龍死後的一切活動,拍成紀錄影片,準備於廿七日晚間,在港九皇后院線與麗聲院線共十四家電影院公映。
鄒文懷已為這部紀錄片定名,稱之為「巨星的殞落」,分上下兩集,由於香港人對李小龍瘋狂的熱愛,預料這部紀錄片,將為鄒文懷賺進一大筆錢,香港影圈中人都說:鄒文懷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很好。
鄒文懷為了保持他這部紀錄片的獨有與完整,拒絕新聞記者與電視攝影人員拍攝許多感人的鏡頭,尤其在李小龍屍體從醫院運送殯儀館,與從殯儀館運送啟德機場的期間,嘉禾不惜派出大批龍虎武師,排成人牆,阻擋記者與攝影人員搶鏡頭。在所有到機場的人群中,最傷心的是李小龍之妻琳達,她穿著黑色長衣,神情黯然,面現哀傷,當嘉禾經理蔡永昌在宣讀她的聲明時,由於語音模糊不清,琳達兩眉緊皺,轉過頭去,狀似極不高興,但又無可奈何。
現抄錄琳達發表的英譯中文聲明如下:
「我深願香港報界及社會人士不再猜測我丈夫死亡前後的情況,雖然我們還未收到最後的剖驗報告,我個人毫無疑問的相信,他是死於自然,我本人不認為任何人對他的死亡應負咎責。」
「命運的安排,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唯一重要的事,是小龍已經離去,永遠不再回來,但是,他在我們的記憶中,在他的影片裡,是繼續活下去的,請各位在憶念他的時候,想起他的天才、他的藝術和他的魔力,對我們跟他熟識的人,他的言論和思想會永遠活在我們中間。」
「我知道香港人士愛護李小龍,對他替香港揚名世界的成就感到驕傲,所以,我懇請你們大家讓他平靜地安息,不要讓他的靈魂受到干擾,我本人和他的至親友好,都是這樣的想法,各位能接受這點心意,我就感激不盡了。」
琳達在聲明宣讀後,準備轉身離去,記者蜂湧而上,把她圍住,請她解釋聲明的內容,鄒文懷立即一馬當先,加以攔阻,用英語向新聞記者說:「琳達很傷心,不宜說話」。然後,把喃喃欲言的琳達,推向機場入口的地方,他左右的龍虎武師,便從兩邊走近,把記者攔住,以致記者無法攝影。
【美聯社西雅圖二十六日電】影星李小龍的遺體。他的美國籍遺孀琳達和兩個孩子的陪伴下運抵此間。在機場迎靈的有李小龍的母親和他的姊姊威廉夫人及弟弟羅伯特.李。琳達的妹妹裘恩.威爾森和母親麥庫羅奇夫人,和另外約廿五人在機場迎靈。
李小龍的遺體被安置在西雅圖的伯特歐斯殯儀館,準備於下週一舉行另一次喪禮。
得戚書面語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取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
各位朋友,晚安:
「身為父母,需要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如何說出內心需要協助的想法,不管是外在的或是內在的需求。」
過去傳統的教育,讓長輩很難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所以常常進行曖昧溝通,拐彎繞路地暗示自己的「想要」。有些甚至動輒使用責罵的方式,讓成年子女或老年配偶疲於奔命。
所以我跟銀髮族相處的時候,會很誠懇地說明表達的重要性。直接、清楚、具體,有「愛」也要說出來,親子在人生最後一段相伴,少點遺憾多點愛。
摘文是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剛好早上朋友也在留言處提問,所以我把這一篇找出來回應。真要執行,也不一定容易,也許用勁巧妙,也要幾個月才能生效。
祝願您,能重視心理健康,養腦練心長智慧!
*********************************
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
【文/ 蔡佳芬】
「○○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
「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
「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況。」她回答。
「這樣啊,病人有來嗎?依照規定,必須親自診察本人才行哦。」
「醫生,真的很抱歉。我想帶她來,但是她都不肯。我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掛自己的號,先來跟妳討論。」
高女士不停點頭、拜託,急得淚都要飆出來了。
上面這種情景,每個月總是會重複好幾次地出現在我的診間,我相信有不少的精神科醫師門診也有類似的經驗。
或許你發現自己的親友可能有精神、情緒問題或是失智等症狀,但不管怎麼勸說、哄騙、拜託,都難以撼動病患的抵抗,他們就是不願意來看精神科門診。
依照法規,醫師不能對於未曾親自診察的病患,給予診斷或是開立藥物。看著那些痛苦的家屬,我心裡雖然能了解,卻無法違規來協助。畢竟看病不能隔空抓藥,或是單憑想像。
之前有不少報章雜誌的記者前來採訪我,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勸病患就醫呢?
以下,我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對這類的長輩有幫助。
■ 方法一:順水推舟
有時,我們正面勸說無效,就必須要找一些順水推舟的機會。
因為老化的關係,長輩不免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小病小痛,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其實就是一個適當的時機點。
舉例來說,憂鬱症的個案,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食欲差、體重下降或者是失眠、多夢等現象。我們可以順著病人的抱怨,建議他們:「這種情況,應該要到醫院去看看醫生,說不定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又或「我們可以聽聽看醫師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夠促進胃口,改善身體的健康,讓自己睡得好一點。」
再舉例來說,焦慮症、恐慌症的病人會出現胸悶、心悸,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手抖、冒冷汗,覺得自己好像快要死掉這樣的症狀。
當長輩向你抱怨這些不舒服時,我們就可以順著他的話,勸說他到門診去接受檢查或是治療。
只要病人願意進到醫療院所來,就達成一半的目標。
記得進入診間時,要向醫師打個暗號,套好招。有經驗的醫師,一聽到陪伴者開的頭,就會有默契的點點頭,順勢安撫第一次來看診的長輩。
另一方面,醫師也會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因為對初診的個案來說,身體方面的檢查,也是鑑別診斷所必要的項目。
■ 方法二:買一送一
有許多親友為了要協助長輩接受精神科的治療,都會採取「同時掛號」的方法,也就是向長輩表示:「我也睡不好,我有點緊張,不敢一個人去看,我們一起去看,你陪我。」
這個方法是成功率不錯的一個招式。一方面可以讓長輩覺得並不是只有他自己這樣,另一方面,也可以營造出看精神科沒什麼大不了。
時常,我在門診聽到的對話是:「我今天沒有要看喔,我是陪他來的。他說一個人不敢來,所以我才答應跟他一起來。」
對於比較不容易建立關係的病患,有時候我會先對親友進行問診的動作,並且讓他在一旁聆聽。在過程中,親友就可以把相關的症狀述說一遍。
這過程有點像是網路上所謂鄉民常見的起手式,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如何如何如何,但其實是在問自己的問題。一樣透過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先暖身,等到時機成熟,醫師會鼓吹長輩:「既然都來了,就順便看一下。」或「排隊排了這麼久,等了好幾十分鐘,不看很可惜。」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藉由這個過程,先消除長輩心中對於精神科或是精神治療的一些誤解。
舉例來說,很多長輩認為憂鬱症的藥就是會上癮,或者認為藥物就是會傷肝、傷腎。親友可以藉機詢問醫師這些問題,好讓醫師有機會說明清楚。
之前某個病患天生就只有一個腎臟,於是非常擔心服用的藥物會有腎毒性,因此明明已經嚴重失眠,卻還是不敢就醫。恰巧她陪同另外一個親友來就診,聽到對方問我:「這個藥物會不會傷腎?」
我首先向對方說明:「腎臟功能可以透過抽血或是尿液檢驗來確保,還有就是現在的藥物有非常多不同的種類可以選擇,可以按照一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避免比較有風險的副作用。藥物的盒子裡也都有一張說明書,裡面其實有詳細記載;例如腎功能不好的人,這個藥可不可以使用、要不要減量使用、有什麼禁忌,都會寫在上面。如果還擔心的話,可以到藥局窗口去做藥物諮詢。」
聽到這些說明之後,那位原本站在親戚、朋友身後的長輩突然說:「醫生,我也想加號,我也要看診。」
■ 方法三:假傳聖旨
現在各地都有每年一度的老人健康檢查,這檢查時常都是熱門的項目。
現在的老人健康檢查內容,其實包含了兩個精神科的基本項目,一個是老年憂鬱症的篩檢,另外一個是失智症的篩檢。當然,也有一些自費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勸說長輩,以關心他、維護他身體健康為理由,先進行一個全身性的健康檢查。
通常這些檢查結束之後,都會寄送一份檢查的報告單或者是書面的資料到家裡,裡面會標示紅色的字,是表示需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或是建議個案到大型醫療院所,接受下一波的診察治療。
在我的門診裡,就有不少長輩是因為接受老人身體健康檢查之後,拿著這份報告到門診來諮詢的。
又或是親朋好友可以婉轉地利用幫忙長輩解讀報告的機會,試著說:「上面寫說你要到大醫院去做仔細檢查。」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長輩就醫。
■ 方法四:轉轉遇見愛
許多長輩平日患有身體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攝護腺肥大等等,長年都在內科或是家庭醫學科的醫師門診進行追蹤。他們多半與原來的慢性病主治醫師,保持著長久且良好的信任關係。
當長輩出現精神或者是身心方面的困擾,但是又不願意前往精神科就醫時,可以拜託這些與長輩有良好醫病關係的醫生們幫忙,請他們協助轉診,成功率會比親戚、朋友勸說,來得更高一些。
許多前來老年精神科門診就醫的銀髮族朋友們常常告訴我:「是某醫師大力推薦我來看妳。」還說其實這位醫師已經勸他來看我很多次了。他想到醫師非常的關心他,又講了這麼多次,覺得不來,好像說不過去,才鼓起勇氣到精神科門診來就醫。
我非常感謝這些內、外科醫師。他們平日一定是對自己的老病人觀察得非常仔細,看出對方可能有精神科方面的困擾,才會不停勸說,因為他們希望病人能得到更專業的治療。
■ 方法五:名人效應
長輩不去看精神科,有許多的成分都是因為汙名化的關係。
但隨著時代改變,長輩也會接觸到許多國內外新聞,因此,我不得不說,明星效應還是挺有影響力的。
我時常在演講中提到,以英國王子哈利為例,他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中,承認自己在母親離世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有憂鬱症的困擾。他在接受了許多年的精神科治療之後,才慢慢地走出來。後來,哈利王子現身說法,鼓勵與他有相關困擾的人勇於求助,勇於接受治療。
像這樣一個不愁吃穿的皇家貴族,也會遭遇到人生各種無常的打擊,但是他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哈利王子告訴大家,憂鬱症並不可恥,那是一種疾病,而疾病是可以治療的。
■ 方法六:實話巧說
長輩對於醫學名詞或是疾病的理解,常受到個人教育程度或是文化背景的影響,而有些自己的堅持與解讀。
在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為了減少長輩到精神科就醫的障礙,精神醫學界也做了許多努力。
有些醫院故意不用「精神科」三字,而改成「身心科」。有些醫療院所則是開立老年精神科門診,強調「老年」兩字,表示是為長輩設立。另外,也有醫療院所開設睡眠特別門診、記憶特別門診、失智特別門診等。在大型的醫院裡,也設有「整合門診」,裡面包含與精神科整合的門診。
建議在掛號看診前,先向各地方的醫療院所詢問,是否有上述的服務。
除了這些拐著彎的善意,真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是我們能正視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精神醫學也是醫學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完全的健康包括身心靈全面向,也不再以尋求精神科協助為忌諱。
不忽視、不歧視,看精神科不需要解釋。
.
以上文字取自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教你照顧長輩,不心力交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156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得戚書面語 在 香港式粵語詞的優勢,可以兩者兼得(普通話旁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再談 書面語 和口語,香港式粵語詞的優勢,可以兩者兼得(普通話旁述). 115 views · 1 year ago ...more. Carlos the OrganMan. 13.7K. Subscribe. ... <看更多>
得戚書面語 在 粵語協會 的推薦與評價
唔好講廣東話同平時作文用嘅文字係「口語」同「書面語」嘅分別,而係「廣東話」同「規範漢語/官話」嘅分別。 ... 【社長解字】「得戚」正寫其實係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