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英國後我看見的東西 #希望自己大學就知道的事 #希望自己高中就知道的事 #希望自己一出生就知道的事 #文超長慎入
另外打了一篇關於前面分享半路出家的矽谷軟體工程師的文章,不然那邊已經很長了,還要另外看完很長的心得,應該很累。
不知道大家看完了故事的想法是什麼。
看了作者的粉絲頁,顯然也是非常有人氣。其實我想說的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像是幾年前的我,看了以後大概會覺得,這條路是遙不可及的吧!
雖然作者一直提到自己只是個普通人,自己是半路出家,自己艱辛的路程,但在台灣已經可以說是人生勝利組了。
來英國後,很多想法都改變了,以前看不見的東西,或者覺得遙不可及的東西,現在好像都沒那麼遙遠。
從小名列前茅、考上台大化工,這要是發生在我家,大概已經會是讓我爸媽可以到處去說嘴的事情。不知道該說這是城鄉差距還是因為我們是井底之蛙。
這邊並不是想要戰什麼,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每個人的能力也不同。一路走來我一直覺得,看看身邊的人,總是覺得自己大概是在作夢或者無比幸運吧!
就像作者說到,在矽谷,自己身邊的人都是名校畢業,血統純正之類的,其實看到以後我都很想說,難道在台灣你不是名校畢業,血統純正嗎0.0? 在台灣,你已經是在台灣的頂端了,所以看見的東西跟其他人不一樣。應該說,現實生活中,就好像線上遊戲裡的世界一樣,當你在新手村的時後,遇到的人都是低等級的人,然後當你到100等之類的,你身邊的都是100等的強者,這個時候如果出現了110等的人,你就會覺得對方很強之類的。(雖然這個比喻可能不太好。)
不知道為什麼,「#小池子裡的一尾大魚」,這句話一直讓人想起,即使我根本已經記不得到底是哪一本國文課本裡面的哪一個作者寫到的,我只記得是作者的爸爸跟他說的,但這句話一直烙印在我心中。(小時候沒有好好念書沒關係,只要記得有用的句子XD)
其實我從來都沒去過美國,我也不知道矽谷長什麼樣子,或許是待在英國很安逸,在劍橋的生活很安全又舒適,人家又常說什麼劍橋就像是歐洲的矽谷之類的,所以我也沒有特別想去美國生活(觀光可能可以考慮)。
還記得念研究所的時後,有人和我說,他覺得在英國找工作其實滿容易的,比美國容易多了(比較級),但那個人後來回台灣了。可是對當時的我來說,在英國找工作已經是萬般艱難了,聽起來當然也是覺得很刺耳,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我又能怎麼樣?沒有任何的相關工作經驗,大學也不是理工科的。(說真的連在英國都沒有人認為歷史系畢業會跑去寫程式,一般他們文科的就會一路在文科世界打轉居多)
我記得當時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我去買了他們高中的數學課本,因為即使是畢業生等級的工程師的工作,都要考簡單的數字能力測驗(有點像我們國高中數學那樣),對很多人來講可能輕而易舉,但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練習。
來英國以後,發現長期留下來工作的人,幾乎也是台灣頂尖大學畢業的人居多,多到可以組成同學會、校友會等等之類的,當然這也是好事,代表來英國工作生活的人真的好多好多。有時候自己也會想,自己看見的世界真的改變了很多,以前在大學的時候,身邊的人幾乎沒什麼人想出國,大家都說我們都是一科殘廢才會考上這間大學.......即使學校有好多交換學生的機會,大部分的學生卻只會申請去大陸,因為不用考多益。光是畢業要多益成績這件事情,就搞得大家很苦惱。
反觀這些在台大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真的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那些在台灣頂尖大學生活過的人們應該會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他們總是一直朝著像往國外生活的目標前進,或者嚮往去更遙遠的地方生活,挑戰困難的工作,因為身邊的人都是如此,這些事情也看起來是如此的平凡。
然後,以前在我的大學,當你跟其它人說你想出國念書時,大家只會跟你說「加油」,除非你家有錢,不然根本不會有多少人想像我一樣,堅持去搞什麼留學貸款,然後一路走到現在(遙遠的還款道路)。但之所以會這樣,也是因為當初去聽了一堂通識課,通識課的國文老師是東華博士班的學生,他說了原本自己都看好留學貸款要出國,最後還是留下來了,以及我的國中班導,他的夢想是出國念美術,他說了自己以前很努力兼兩三份工作,存了錢,很想出國,最後還是把錢在台北買了間小套房,然後結婚生子。那些人的遺憾,都成了我心中的動機,就是,難道像我們這樣的背景,就沒有機會達成夢想嗎?那這樣我老的時後會和他們一樣後悔嗎?
在台灣似乎已經沒什麼翻身的機會了(當時我是這麼想的),畢竟當你已經上了大學,念到了大三、大四,基本上事已成定局,出社會工作以後,更難去翻轉你原本的局勢。
從來我都不覺得,自己可能在寫程式或在電腦相關方面特別有天份,我也覺得看文件很煩,我喜歡看動漫、打電動、逛街、吃美食,和大家一樣,也不是一個工作狂(除非我做自己很喜歡的事情),常常也覺得好煩喔,為什麼薪水不能多一點。
我沒辦法像那些很厲害的人一樣,一直想要讓自己變強,一路拚到矽谷,或者一直想往上爬,一直努力精進自己(大部分時候我努力的學習或看書,也只是因為現實所逼)。常常我只是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也許是有點安逸耍廢的日子。
我想要說的事情很多,但總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很多事情是非常無比複雜的。這些事情牽扯到,台灣整體的社會發展、政治社會文化、教育,階級複製,產業。並不是只是單純的,小孩能不能考上好學校以及出國念書工作,跟家庭背景的關聯性而已。
而且這件事情,並不是只有發生在台灣,是發生在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國家,即使英國也是如此。
如果出生在一個鄉下地方(例如基隆市),爸媽只是很普通的人,普通到可能會跟你說,好好念書,考上台大,然後看你的科系是什麼,假設是文科可能叫你考公務人員,假設是理工科可能就會一路支持你念書,尊重你的決定,即使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你在做什麼,如果是商科就會希望你找間穩定的大公司進去工作。 如果是女生,可能快要三十歲了就會希望你快點結婚,或者有穩定對象就會趕快希望你結婚,如果是男生就會問你,有沒有交女朋友,幫你準備聘金聘禮娶老婆。
如果你考上了清大或交大的理工科,畢業後進去聯發科或台積電或竹科大廠,爸媽也會覺得很驕傲,然後你可能在那邊沒日沒夜的工作,努力存錢買房子,希望賺錢好好孝順辛苦的爸媽,或阿公阿嬤。漸漸地你成為了科技新貴,你很努力地賺錢,為了要給家人好的生活,結婚生子之類的。
如果考上了普通或所謂後段的國立大學,家裡也會覺得,還好是國立大學已經很努力了,然後也是想辦法進入大企業工作,或中小企業,走類似的人生。
如果考上了私立大學,或者所謂的排名不太好的大學,家裡也是會覺得,好了,這樣也沒辦法了,那就趕快學習一技之長,看看能不能找份穩定的工作做做,也是努力朝向和前面兩條路的人生前進。
看完自己打的文字以後,都覺得可以畫一個流程圖了。
然後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可以跳脫這個流程圖? 追求自己想過的人生,甚至會想到我要出國,我要挑戰世界的舞台?大部分的人畢業以後都還在還大學跟研究所的就學貸款,過著每天上班下班 加班熬夜的生活。
我覺得自己算滿幸運的, 家裡不用靠我養家活口,另外也因為我的阿嬤總是告訴我他去夏威夷旅遊看到的事情、去美國旅遊看到的事情(好像退休以後跟我阿公兩個人跟著宗親會一起去的),後來我阿公掛了以後阿嬤常常懷念,但也是因為這樣讓我很想知道世界長什麼樣子。
(阿公阿嬤都沒念過什麼書,因為戰亂,家裡貧困,但阿公很努力自學,算是識字,後來阿嬤才去念了補校,學國語)
反觀我的爸媽,雖然念到了五專、大學,但是卻非常無比的保守,總是希望我找個好人家嫁了(最好家裡有房子),然後考公務人員,沒事不要念研究所,念那麼多書幹嘛。
即使我們家是這樣,但從小學到國中,我們家已經比同地區的大部分的同學的家庭環境好很多了。
小時候也常常有書可以看,要買參考書、自修、課外書也可以買,甚至小學還可以去芝麻街美語學了快兩年,已經比其他同齡的小孩好很多了。
從小學以來,家裡也已經有電腦、印表機,這些東西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那些東西,我也沒辦法用ADSL,也不懂網路的重要性,也不懂電腦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由此可見,我大概比同地區的一些小孩,更有機會跳脫那個流程圖。
接著,即使沒有考上台北的明星高中,也進所謂的基隆第一志願,爸媽雖然不太高興,也就算了。高中時期,我的課業表現也不太好,也不太想去上學,也覺得念書很煩。學測考得不好,指考也沒好好念書,其實到現在我也不懂,當時為什麼念不下書呢?即使一直去圖書館,即使一直和同學揪團念書,即使知道自己應該要努力考上台大。
另一方面,高二的數學老師說,高一的數學老師沒教好,高一的數學老師說,國中的數學老師沒教好。但事情是,時光也沒辦法倒轉,他們說那些也沒什麼用,所以我數學學測和指考還是考得很爛。
其它科目,英文也普通,我最喜歡的還是國文跟歷史,但國文我偏偏又很討厭現代散文和現代詩,不知道為什麼.......比較喜歡的大概是作文吧!
剩下喜歡的是美術,可是除了美術課以外,平常也沒什麼機會可以接觸到,根本不可能跟其它學過畫畫的同學比,更不用想說去考設計系那類需要術課考試的系。
於是大學就自己填了喜歡的歷史系,就這樣了。
然後爸媽又吵著叫我轉系轉學,說什麼歷史系畢業會沒工作(這句話自從我考上歷史系以後不知道聽了幾百萬遍),我說可以去博物館啊! 也是公務人員啊! (之後他們就一直叫我考公務人員)。
我媽一直想要我念財金或會計系,其實商科我實在沒甚麼興趣,比較想念的大概是國際企業或者資管、企管那類的。我一直對電腦很有興趣(當時認為),然後因為不知道從哪個時候就想要創業之類的,或想當高階經理人,所以想念個國際企業(其實也不知道裡面在幹嘛)。
後來就雙主修了國企,經歷了一些挫敗,其實到最後自己也覺得沒什麼興趣,應該說覺得那些,商業策略滿有趣的,但實際上還要念會計、經濟、財務管理,然後一大堆分組報告,也覺得那些東西都很主觀。期間也是滿心灰意冷的,但是為了混個文憑,出社會好找工作以及對爸媽交代(畢竟他們還是給了微薄的生活費),還是得努力混到畢業。然後也覺得自己應該去努力弄個實習,參加了華碩校園CEO那個計劃,然後從此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價值的廉價工讀生,又一次心灰意冷。
然後緊接著又推甄研究所失敗,韓國交換了半年學生回來,只好先隨便找份工作做,一邊準備來英國念書。
期間,我的代辦一直擔心我會放棄,他說很多人工作以後就放棄出國念書了。當時我心裡想,怎麼樣都不可能放棄,要是放棄我就要一輩子領28K了。期間也經歷了在外商公司看到的人情冷暖,台灣人被外商壓榨,高階主管幾乎都是海外外派,看似著在外商公司工作的光環,實際上領著28K還要犧牲生活品質。
寫著寫著連我自己都在想我的人生怎麼這麼悲慘,同時還要跟當時男友的爸媽吵架,我爸媽吵架,各種吵架,當時男友的爸媽也是傳統型的,想要找乖乖牌媳婦伺候他們,又覺得我配不上他們兒子,各種搞破壞搞分手,搞到兩家爸媽都一直吵架,搞到我媽都要去報警= =(大概跟台灣鄉土狗血劇情一樣)
還好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很重視感情的人,因為當時工作累得跟狗一樣,還要準備考雅思,擔心留學貸款,根本已經無法分心去搞那些事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馬斯洛的基本需求都滿足到,自己都快要餓死累死了,怎麼有辦法去思考其它的問題,什麼自我成就。(雖然胖子說那些心理學大師都沒有科學根據 不足採信就是了)
在這樣的狀況下,也是一路上很慶幸得自己果斷的做出一系列的決定。
如果現在要來回顧說,希望自己大學就知道的事情,或者希望自己高中就知道的事情,好像也不算太多.........因為如果當時就知道很多事情,今天大概也不會一路走到這裡,做出那些決定吧! 如果我一開始就念了資工系,可能就會去普通的公司當工程師,領著比做海運多一點點的薪水,過著偶爾去吃大餐、打桌遊、加班的小確幸生活,然後跟男朋友結婚生子之類的我猜.......
如果要說希望自己以前就知道的事情,我大概會說,希望自己在Durham念書的時候,努力一點,認真一點,以及剛畢業去工作的時候,積極進取一點,努力的跟同事多social 一點(雖然這個也很難啦!) ,然後多念一點英文,法文,多認真做一點事情?
目前回顧自己過去的人生,大概只有在英國這段日子覺得要改進,在台灣的日子其實都覺得是必經之路啊!
其實來留學的時後,認識的朋友們,有滿多都是家裡本身條件還不錯,爸媽也希望他們出國留學。有一個日本朋友和我說,以前有些霸凌他的人會說,還不都是因為他家有錢,所以可以去澳洲念書,可以去英國念書,可以好像有成功的人生,其實他根本什麼都不會。
所以我也不想說自己好像很努力之類的,別人都不努力,我相信那些家庭背景比較好的人,也是很努力的在他們的路上走。
也看過很多人,雖然家裡不錯,也不會跟家裡拿錢,一路打拼。
就像那些考上頂尖大學的人,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覺得他們優秀,也是因為他們可能從小就是很認真努力的人,所以才名列前茅,可能我們在打電動的時候,在看漫畫的時候,他們都在家裡念書,當然也有很聰明的人,可以邊打電動看漫畫、參加各種活動、興趣,還是考上了頂尖大學。
我並不喜歡去做人跟人之間的比較,因為被什麼好比的,胖子也常說,他並不覺得劍橋大學畢業的學生有比其他人優秀,就只是他們可能比較幸運,可能從小環境薰陶,可能就是家裡有錢念了私立學校,可能就是剛好面試官喜歡他們? 各種可能性,但絕對沒有誰比誰優秀這件事情。(大概自從二戰以後他們很怕這種優越感?!)
這篇文章我主要想表達的還是,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視野就會不同,所以那個作者上了大學,就像小池子裡的一尾大魚,他的每一段挫折,也都是因為小池子裡的大魚去了大池子或者大海,遇到其它更大的魚,所以才會有這種感覺。
可是如果把他放回台灣這個小池子,他已經算是超級超級大魚了!
所以即使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廢,自己跑到某個小池子裡可能會變成大魚?!
應該說我常常寫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所以才說是廢文XDDD 看得懂了人大概就看得懂吧!哈哈哈
從今天開始是女朋友韓國網劇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條條大路通羅馬 #大膽出走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嗎
#你走的人生是你的還是別人的 #關於我的人生 #文長慎入
還記得之前看讀了一些換日線的文章,時常覺得很感慨。感慨大部分的文章,說的並不只是在國外的所見所聞,更多的是,台灣的年輕人應該大膽出走。
以前我以為所謂的大膽出走,是有一天自己還會回到台灣貢獻自己所學。就像19世紀的留學生,到西方國家學習科技、社會、民主制度,把更好的技術、觀念帶回東方、帶回自己的國家,讓我們的國家更好。
然後現在我們所謂的大膽出走,是出走了再也不回來了。
其實來了英國以後,自己一直在想,自己為什麼來英國?
如果我當初沒有來英國,或者當初畢業後回台灣,我會後悔嗎? 雖然現在說這些,也沒有人知道,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哪條路比較好?
如果你問幾年前的我,我當然會說,當然要出國啊! 留在台灣要幹嘛?一輩子領低薪?一輩子被說是魯蛇? 被說是爛草莓? 然後結婚、生小孩?
從小我就是一個,在台灣社會算很叛逆的孩子。總是希望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可是越長大越發現,還是只能走,乖乖念書,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的路。
從高中開始,我已經意識到所謂的社會階級。前三志願的高中永遠找前三志願的高中辦聯誼,學校的老師總是和我們說,要好好念書以後才能考上好大學,嫁一個好老公,像我們之前的學姊,念了台大法律系,老公也是台大法律的同學,一個是法官、一個是律師,天作之合,加上老公家裡也有錢,家裡有給房子、還讓他們可以時常出國遊玩。
考上大學後,家裡還是繼續持有「念歷史系能幹嘛?」「為什麼不念台北的學校?」「為什麼不考轉學考?」
雖然自己很不想承認,但真的覺得很不甘心。心理的OS是,如果可以念台大我也想念台大啊! 啊就是沒考上你想我怎樣? 我承認我的確沒有很認真念書,我的確花了很多時間在看日劇、看動漫、打電動,和朋友出去圖書館念書也是有看沒有懂。因為我根本不想念啊!
從小,我喜歡閱讀,我喜歡學習新知,但我真的很不喜歡念學校的課本、念那些無聊的論語、古文(我只喜歡故事或小說,像是牡丹亭、鏡花緣那類的)。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科學,直到國中我還是很喜歡物理化學,但我很討厭數學。討厭數學也是因為,計算很無聊,我不是很擅長計算,我是個很粗心的人,總是計算錯誤。但在台灣,計算錯誤就是全錯,沒有人會看你計算過程,知道你其實懂這題數學,而給你分。只要最後的答案錯,就錯。(後來我知道,在英國你並不會因為計算錯誤就全錯,老師會根據你的內容而給分,代表你其實還是知道怎麼解題的,程設也是一樣的,會根據你寫的內容而給予部分計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念了國中、高中、大學,我會越來越討厭念書,越來越覺得,念書也只是為了考試。小時候我喜歡幻想,自己成為各式各樣的人。我想成為探險家、想成為考古學家(我有恐龍的考古玩具組)、想成為科學家、想成為發明家。到了國中,我想成為創業家。到了高中,我只想考上國立大學(排名越前面越好,什麼系都好)。到了大學,我只希望自己可以考上研究所(排名越前面愈好,科系最好好就業)。
大四上學期,申請了幾所台灣的研究所都沒上,但大四下已經申請要到韓國交換,也無法用考試的方式考上。當下真的覺得很崩潰,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很迷惘,也很不甘心。我當時問了男友,我該怎麼辦?其實大部分的時侯,我都是一個,很自我中心的人,只有很崩潰的時候才會問男友。他也說,他不知道。我當時的男友,是個家裡幫他他把人生都安排好的人,即使他想反抗也反抗不了,所以他乾脆也不反抗,反正這樣比較舒服。他大我兩屆,和我一樣,他不喜歡念書,家裡還是幫他請了很貴的英文家教,逼他唸英文。和我一樣,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所以不太認真地念書,考上了和我一樣的大學,唯一不同的是,他數學很好,實際上問他喜不喜歡數學,他也不知道,只是好像念起來很輕鬆,比英文好念,所以念理工科。他念了資工系,原因只是比電機好念,他喜歡走輕鬆的路。研究所繼續在我們學校念,進了輕鬆的Lab 一切都只是因為,比較輕鬆,但還是得找個理由說,「喔~也是因為我對演算法比較有興趣啊!」我們的興趣都是這樣而來的。
我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和我們一樣,都那樣迷惘,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能從眼前幾條看起來好像可以走的路,緩緩往前邁進。
在自己沒有研究所offer這件事情的打擊後,我突然想到之前某場演講的老師提到,自己原本有打算申請留學貸款出國這件事情。於是我立刻Google了留學貸款,找了關於留學的文章,預約了留學代辦,和男友說,我要去英國念書。他當下也覺得很突然,畢竟我所有事情都是這麼突然決定的。然而,當你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任何東西的時候,當然會想背水一戰。我就只是,想要從狹縫中找出一線曙光而已。至少當別人問起我未來要幹嘛時,我還可以說,「我其實打算出國念研究所。」這樣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很有未來,很有上進心,其實就只是因為,我想不到其他可以走的路。
從韓國交換回台灣後,我更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出國,因為回台灣後,我發現,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工作。我當時還沒有錢可以出國,雅思也還沒考到,連自己都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辦法出國念書,還是只是個障眼法。
期間我也掙扎了很多,覺得自己對不起男友,覺得自己很自私,把兩個人相處的時間都拿來弄出國的事情。當身邊穩定交往中的朋友都邁入婚姻時,自己還在想自己要出國念書。家裡也曾經希望我們可以先結婚,但我總覺得,結婚後我就被綁住了。曾經我很嚮往結婚,我也一直很喜歡看婚禮相關節目,但真的要認真思考結婚的問題時,我卻覺得害怕。一來,我和男友的家人相處得並不融洽,二來,男友一直以來也夾在,家人和我之間的兩難。他家就是傳統爸媽幫小孩把一切都準備好,房子、車子準備好,小孩長大結婚,孝順爸媽那種家庭。連房子都幫他買在他爸媽家附近,就是傳統式的大家庭概念。
男友的媽媽說,我是個沒有家庭觀念的人。或許吧!我爸媽也時常說我很不孝,沒大沒小,不尊重長輩。或許真的是這樣吧!但也是因為這樣,我才能夠不顧一切的飛來英國,一個人在這裡生活。
剛來英國時,我還以為,我畢業後會在英國工作一兩年,然後回去台灣和男友結婚,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我也沒想到我就這樣跟他分手了。實際上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分手,我只是想擺脫自己原本在台灣的一切,重新開始吧!或者說,不分手我沒辦法堅定的留在英國。
曾經有段時間是,你會想,自己為什麼不是英國人?自己為什麼要花比其他人好幾倍的努力,達成他們一出生就有的東西? 為什麼台灣人要花這麼多努力,來到別人的國家工作,努力進入別人只是普通生活就可以進入的公司? 其他英國人也只是,普通的出生、長大、念了自己喜歡的科系、念了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大學,畢業,找了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工作,一邊做著自己還算有興趣的工作,下班或假日經營自己的興趣。而我們卻要,歷經一大堆的辛苦,內心的掙扎,跑來這裡,很努力的,爭取別人原本就有的東西。
我不是一個很會經營感情的人,我總是很自私的站在自己的立場想。只是因為男友沒有不顧一切的衝來英國找我,我就這樣拋棄他,感覺真的很自私也很殘酷。但拋棄他也是代表,我拋棄了以前的自己。
對於現在的男友,我也很自私,還是一切為了自己的未來找想,要求男友無私的支持著自己,不論自己未來要留在英國或台灣,都應該要順著我,因為我拋棄了過去的自己。時常我覺得他把我當成和他一樣的英國人,但我還是台灣人。我總是覺得,我無法成為英國人,因為我就是台灣人。我不知道其他和我一樣在英國生活的台灣人,或其他國家的人,是否也有這樣的認同問題。一方面想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不希望他們把我當成外國人看待,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就是台灣人,一輩子都是台灣人。
我喜歡follow很多部落客,打開我私人的FB,上面都是在不同國家生活的台灣人的粉絲頁,這樣才有很多不同的人生可以供我參考,讓我思考自己要的是哪一種。
可是啊!當我打開自己的粉絲頁,發現大家私訊我都是,看了你的粉絲頁,讓我也想看你一樣,也想去英國念書,也想念資工所,也想離開家,也想在英國生活等等的訊息。我想到的是,為什麼大家嚮往我的人生呢? 即使我依然是如此迷惘? 一直說「不想後悔」,也是因為已經選了,後悔也沒有意義。但你沒選,你也不知道會不會後悔,人生就像賭博一樣,你永遠不知道,也不能重來。就像某個換日線作者的文章提到,成功的人,只是做了比較好的選擇。
對於「成功」的定義,我也一直在想,難道我這樣是成功了嗎?只是因為我成功地來到英國留學、成功的留在英國工作,成功的從歷史系畢業生轉職程工程師,這些就是大家想要的嗎?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看到現在的我,或許會說,這絕對是我想要的。可是現在的我,會說,「你確定嗎?」
就像高中讀了辛棄疾的詩,「少年不識愁滋味」當時我想,我能理解什麼是愁滋味,因為我不是普通的少年。但過了十年,自己真的才能理解,為什麼小屁孩是小屁孩。
現在偶爾會想像,自己在台北工作,每天過著加班到八、九點的日子,然後和同事去吃完晚餐抱怨完回家洗澡睡覺,假日可以和朋友去唱歌或去華山逛逛的日子。沒有錢,只能租個小套房,和男友過著月底就要吃土的日子,但百貨公司特價還是亂花錢,反正下個月又會有錢。沒有存款,買不起房子,反正結婚可以住在男友家給的房子,被罵不孝媳婦也無所謂,可以拿他們的錢,在家耍廢,一個月領三萬多的薪水,錢都花光光也無所謂,有小孩的話在讓他們出錢養,或讓他們顧。
想像起來,除了一般人好像會努力當個好媳婦跟婆家打好關係以外,其他都和我身邊同年紀朋友的人生差不多了。
可是啊! 現在的男友和我說,你忘了你的粉絲頁,還有很多人是看了以後,「想來英國闖蕩,想擺脫自己原本的生活,想成為女性工程師的嗎?」
的確,這也是我以前沒想過的,我的粉絲頁,讓很多女生,突然想成為工程師,現在更努力成為工程師。我的粉絲頁,讓原本對海外生活卻步的人,更努力想到國外生活。我的粉絲頁,讓原本以為,只有念了Top University或者有錢人的小孩可以來國外念書、生活的人,有了更多的動力與藉口可以奮力一搏。
一直以來,我想說的只是,我就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並沒有比較聰明、並沒有比較優秀,我只是運氣比較好,遇到很多願意幫助我的人,不管是前男友還是現在的男友,我的代辦、我在Durham沒見過面的學長、我學校的Career Advisor 我的Super Visor, 我在Durham的一切朋友,我在台灣的一些朋友,大家都是這麼願意相信我,我可以做到一切我想做的事情,僅管大部分的決定都只是我臨時下的目標。突然打算出國念書、突然某一天和男友說,我要留在英國工作,突然某一天說,我絕對不要回台灣,突然有一天說,我絕對要成為工程師。一切都只是我任性,隨意做出的決定。
謝謝一直以來都有在看我寫的廢文的粉絲們,我相信你們都是比我更優秀、更有才華、更努力的人。所以你們,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想走的路,即使那條路充滿一大堆不確定性,即使你依然迷惘,但不管走哪條路,最後都是自己說了算,就像我一直以來,都在安慰自己,自己走的是最好的路,也是因為「不想後悔」,不管你今天留在台灣生活,不管你今天來到英國生活,一定都有屬於你自己的路。
我希望你們都可以過得很好,但我不希望你們覺得,複製我的道路,就會過得好。這也是我害怕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你是你,我是我。我們都不一樣的人,
或許很多部落客、很多粉絲頁想表達的是,「像我一樣吧!」尤其很多美妝部落客、或者代購、代言產品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形象生活要塑造,就像youtuber、一些成功的名人,大家看了他們的影片、文章、書籍,想要和他們一樣成功。尤其是那些標題「如何減肥成功」「如何成功賺大錢」「如何成功在海外找到工作」「如何成功脫離低薪」
老實說,這並不是我一直以來想要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所以你們可以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我能做的,只是提供資訊。
很多人會來問我說,你覺得我該去英國工作嗎? 即使是這點,我也不能真的回答你,因為我不是你,我不認識你,更不知道你為什麼想來英國工作,更不認識未來的你。
也很多人問我關於留學的事情,老實說我也不是代辦,也不是學校代表,也不是你。當你問我「你覺得我該去英國留學嗎?」說真的我也回答不出來,甚至你問我學校的選擇,其實我也只能盡我所知道的回答你,而我知道的也只是代辦告訴我的。
某天當我和我的代辦聊天時,她告訴我,很多人寧願相信網路上的部落客也不願意相信代辦說的話,因為他們都覺得代辦會騙他們,部落客不會。但你們想想,部落客難道會比代辦專業嗎?如果有一個人因為在英國留學受到霸凌,於是告訴大家,來英國留學你都會受到霸凌,不要來,你就因此不來了嗎? 我也看過有換日線的文章提到,約克大學種族歧視很嚴重,有什麼英國社交淺規則,尤其我們是「黃皮膚的亞洲人」,那種formal dinner的場合不是給我們用的。但當我和念約克的英國同事聊天時,他說根本沒有這一回事,他自己的女朋友也是台灣人,他也認識一大堆在約克念書的台灣人和其他亞洲人。
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你們可以好好為自己的未來Google,相信你們會做出對自己最正確的決定。
從今天開始是女朋友韓國網劇 在 金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暗黑系勸世文又來了,
沒有判斷力,只是盲目喜歡韓國男生的人請自動關閉。
今天不砲韓男,就砲台女。
身為一個台灣女生,
怎麼這樣說同樣是台灣的女生?
我相信應該有正義魔人想引戰,
但請你把故事聽到最後,
再決定要不要戰吧。
我的一個友人,傳了幾張照片給我。
跟我分享他認識的韓國男性友人
登上了某個非公開社團的文章。
然後他把女生貼的文章
跟他韓國男生友人的對話傳給了我看。
就這樣我們忍不住白眼翻到差點翻不回來。
剛好最近又有韓國男生友人問我:
『是不是只要是韓國男生,台灣女生就愛?』
他太認真地問了這個問題,
所以更增加我的憤怒。
事情是這樣的,女生是個20幾歲的台女。
不會韓文,絕大部分使用英文溝通。
感覺起來女生很喜歡我朋友的韓國男生友人。
而那個韓國男生年紀也是20幾歲,還是個大學生。
總之兩個年紀都很輕,
怎麼認識的我也沒有過問。
只是會想翻白眼的原因是因為搞了半天
女生一直很積極的希望嫁韓國人
甚至對韓國男生抱有非常美好的幻想
看完內容我當下覺得他可能認為整個街道都是我的戀人的程度了。
當然別人的戀愛不甘我的事情,
只是同時看到了朋友的男生友人的回話,
當下才覺得:
就是因為有這樣鼓吹韓國男人多好多棒,
有個歐霸彷彿像個勝利者一樣到處炫耀,
但是不懂韓國文化也不懂韓國男生,
更連韓文都不會的女生
就這樣旅遊豔遇搭訕、聊天交友app認識
認識了就覺得I'm falling love
女生這麼主動,甚至因為想念這個男生,
於是去找他。
結果男生的朋友問了那個男生:『什麼?女友嗎?』
男生的回答是:『NOPE!』後面又補了一句:
『只是女性友人,我沒有女朋友阿。』
當然這一切都是韓文,
然後女生因為不懂韓文,
所以根本不懂自己被婊。
我一直覺得這個字眼太重了,
可是卻又真心覺得看完女生寫的東西
再對照男生部分的說詞
除了這個字眼好像沒有更適合的
『拜託不要對所有外國男人發花癡』
你可以對藝人發花癡
你可以對演員發花癡
但拜託你不要對一般路上的韓國男人發花癡。
不要旅行的時候藉著問路、問時間,
跟一大堆你覺得帥的韓國男人要聯絡方式
這在韓國叫做『없어 보여』、『싸게 보여』
中文叫做『讓人看不起』、『看起來很廉價』。
連韓國女生都會搞밀당(欲擒故縱)了
他們都不想被當成"很廉價"了
可是,這些對韓國男生充滿幻想的女生
為什麼非得把自己搞成這樣?
我也想過同為女人何必為難女人。
但我覺得這幾年來,這種狀況越來越嚴重。
看了韓劇、聽了K-POP、來韓國旅遊看上眼就搭訕,
或是因緣際會認識了韓國人也沒深入了解,
只是因為外表!!!!!!!!
就這樣各種我覺得真的很膚淺的因素愛上一個人
但往往都只被對方當玩玩的對象
或者根本就不是備胎只是被當朋友
然而這些女生根本不自知
甚至到處炫耀說自己有個韓國歐霸男友
接著鼓吹更多女生,
...나참....어이가 없다.
一個旅行的充電是很棒的,
只是抱持著這樣期待的台女
愛情、豔遇都很美好
可是男人有時比我們想的還聰明
當我們覺得男人好像很單純之餘
男人也是有腦會思考未來跟發展性的。
只有短暫火花的愛情,
就只能拿來刺激生活
無法長久發展
更何況你只是個住在台灣的台灣女生
除了阿公阿罵都會講的"歐霸"以外
根本不會其他韓文的情況
你是要拿什麼讓她認真跟你談戀愛。
身為女生要揣摩男人的心理
最常做的就是假設我是個男人我會怎麼做。
這樣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後,
我發現我是個男人,肯定是最接近韓國垃圾男的類型。
所以也大概是這樣,因此對於那些台女口中的垃圾男心裡特別了解。
恩,因為我如果是個男人,我肯定是個垃圾。
當然前提是我就算不是大帥哥,
至少某種程度上還是普通人,
打扮後也很有型的條件的帶把兒。
我想有很大一部分也跟我有不少韓國男生友人也有關係。
當然不是每個韓國男生都很垃圾,
甚至有很多男生本質其實是好男人
可是女生給了他可以垃圾的條件跟藉口。
我身邊就有對一些女人而言是垃圾
然而對女友而言卻是好男人的男生。
這就是여사친(女性友人)跟여친(女朋友)的差異。
你成為一個可以讓她上床、接吻的女性友人
你以為經過一晚,你們的關係變得不同,
你覺得彼此是戀人了
但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把睡一晚看得這麼重要。
不管有沒有睡,陪了你逛一兩天,也是盡了道義了。
真心把你看得這麼重要,他會想辦法在你在的時間挪出所有時間陪你,
而不是放下你一個人去旅行。
不管他是要上班還是上課,他會想辦法讓你參與他的生活。
他也會對你的生活感到好奇,希望融入彼此的人生。
這是個聽起來很簡單,實際需要一點時間去感受與了解的階段。
而往往女生也許因為氣氛、感覺對了就直接愛上對方。
很多時候我不推薦對韓國不了解的女生
對韓國男生的憧憬而一心只想釣到韓國男生。
因為韓國是個很現實的社會。
從小到大競爭升學,讓他們從小就意識到社會的現實。
所以不管男女都會看外表,
對於認真交往對象的擇偶條件也會有所思考。
如果你只是短期旅遊、短期念三個月的語言學校、一年的打工度假
你冷靜地想想,你是個男人,
你都知道這個女生待的時間就是這麼短。
你自己不會去思考該怎麼走下去嗎?
因為語言溝通是個問題,所以無法有太多太深層的溝通
因為女生在韓國沒有工作,
所以長久而言經濟層面某種程度男生要負起責任。
當朋友的女友是韓國女生,
有著正常工作,彼此能夠正常溝通時
我卻要面對一個各方面都有考驗的感情狀態
那身為一個帶把兒,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享受當下吧"。
時間到了,她要回家就放她走掰掰。
這段時間內很開心就好。
我問過身邊真正帶把兒的小垃圾們,
為什麼明明不喜歡這個台灣女生
可是卻還是不會拒絕
讓她勾著手一起親密合照上傳
等到朋友問了在否認
但同樣又被突破盲腸了:『男生把照片撤下FB阿,
是女生單方面在高調。
更何況女生這麼主動了,
沒有推掉的理由』
我稍微又垃圾了一點,因為除非真的是網紅程度(?)
真的大家都認同的正妹我才會忍受這麼多不便的程度
跟完全不會韓文又住國外的外國女生交往。
因為他夠漂亮可以讓我炫耀(欸#)
當我發現身旁的韓國男生也會拿出女友說嘴
"我女友很正點"
"我女友在XX大公司上班"
"我女友很聰明,英文超好"等
許多女友炫耀文出來後才讓我發現
韓國男生真心會看女生各方面條件再選擇是否認真交往。
女生,特別是年輕的女生會覺得只要有對方的存在就好,
可是愛情真的沒這麼簡單。
我覺得在韓國的社會,愛情同樣會看各種SPEC
身旁認識的30代歐霸也說他之前碰到台灣女生跟他搭訕要KAKAO TALK跟FB。
他因為自己有女友,所以禮貌性的因為對方是女生才給了,
不過因為自己有女友,因此並沒有多想什麼。
只是對方只會英文,溝通本身就有限,
可是還是很主動的時常發KAKAO TALK給他,
他說他覺得台灣女生好像很愛韓國男生。
連他去台灣旅行都碰到不少台灣女生示好。
也因為這樣我經常隱藏自己是外國人的身分,
不是因為我對自己的國家感到可恥。
而是因為一但被知道自己是外國人,
很可能又會被當成是可以隨便對待的女生。
所以與其一開始被看得很廉價,
我也學會一開始就很清楚的表明自己待在韓國很久了,
從言語中讓對方了解不要想唬我=_=
他們會在跟你面對面的當下對你非常非常好
僅有比較少數的男生會比較直接
發現你只是旅遊或是短期來的人就自己飄走。
大部分還是會笑笑的跟你繼續講話。
只是,時間久了,他們感受到現實,
發現語言不太通、文化差異久了也變成隔閡與沒有同感、
住的也遠,反正也不會常常見到面就主動消失。
當然你也不要覺得他願意跟你到台灣就可以安心.......。
因為我就有幾個朋友在對方到了台灣後
幫他把一切安排好以後,對方生活完全穩定了以後
再把對方甩了=_=
而且幾乎是100%身邊的例子都是這樣........。
還有一個是某個時期在台灣以韓國歐霸著稱小有名氣的男生。
我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幾乎碰到的都是男生同事
生活中也有許多韓國男生友人
我覺得即使真的很垃圾的男生還是有他真摯的一面
只是你是不是值得他以真摯的一面付出的那個女生
還是你只是那個給他有機會垃圾的藉口?
恩,我覺得我在碰到帶著輕浮笑容問我
『台灣女生這麼愛韓國男生,那你也是囉?』
應該會被我狠瞪。
有時,矜持真的是某種程度上必要的。
不然,真的會被看輕。
有時垃圾不是單方面的錯誤
而是你讓他可以這麼垃圾的理由了
#韓國 #台女
#B型女的日韓走跳人生
➖➖➖➖➖➖➖➖➖➖
⚠B型女的日韓走跳人生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btype_girl
💕PO日常生活雜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