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會邀請【陶榮榕】主持人來參加我的直播
節目內容:(兩性話題)
直播時間:4月12日(一)17:00~19:00
直播地點:up直播:nv520438 (薰詩奈)直播間
歡迎大家來參加我們的直播節目呦!
以下是陶榮榕簡歷
…
學歷背景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諮商組
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東吳大學中文系
現任
樹德科技大學性教育推廣中心專聘講師
亞洲NGH催眠師協會理事
NGH催眠師
實習心理師
塔羅占卜師
講師資歷
雄獅集團內部講師
中華民國少數族群權益促進會活動講師
交通部觀光局紓困專案講師
擁有
美國NGH催眠師證照
中國二級心理諮詢師證照
精油諮商師認證
臼井聖火靈氣二階療癒師認證
中華民國中醫師檢考及格
其他資歷
雄獅集團欣傳媒副總編輯
金鐘獎最佳社區節目企劃製作主持人
社會建設獎最佳節目企劃製作主持人
卓越新聞獎最佳節目、主持入圍
22年台北正聲廣播電台記者、綜合節目製作、主持人
台北復興電台節目主持人
文化總會藝文活動主持人
行政院各部會公務人員行政革新演講冠軍
兩岸常用詞典編纂
雙溪文學撰述
雜誌編輯(聯合利華大中華地區刊物主編)
華語文教學
專長領域
性教育推廣、性諮詢、心理諮商、催眠諮商;
塔羅占卜、生命數字潛能開發、人際溝通與技巧;
節目企劃、製作、主持(教學);
活動企劃、主持;
大眾傳播技巧、新聞寫作、一般寫作(教學);
社會觀察、帶領團體工作坊。
#up直播
#薰詩奈主播
#陶榮榕
#直播節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 李基銘 實習主持人: 何佳芸、 高玉霖(國防大學新聞系學生) 本集主題: #陶藝創作展 陳妍臻 (Yan-Jhen Chen)專訪 細微末節間的重複現象 創作者陳妍臻來自苗栗,幼時於鄉間田野中成長,她的兒時記憶中,沿著家門口出來即面對著緩緩的山坡,另一邊則盡覽著廣大遼闊的稻...
復興廣播電台實習 在 郭岱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夜深了 你喜歡聽廣播嗎
我的新書 #失業100天 跑廣播宣傳
讓我懷念起大學時
就在校園電台 #政大之聲 實習
也去過台北電台、教育電台實習
跟著做節目、接 Call in
很幸運在中視時還跟 #白銀阿姨
學了幾堂正音課
這兩週跑很多電台節目宣傳(還有後續)
亞洲電台 西瓜哥哥李岳
環宇電台 Richard 543
復興電台 聽土地在唱歌(復興廣播電台節目)
漢聲電台 齊軒哥星月城堡
正聲廣播 宛志蘋台北在飛躍
正聲廣播 Ryan的星光音樂盒
下週一起還有飛碟電台新聞圈前輩彤雯姊
主持的現場節目 飛碟聯播網_生活同樂會
中廣偉文哥的 蔣公廚房
吳建恆哥的 娛樂e世代
真的很期待!
🎥失業 100 天故事影片
https://reurl.cc/pR9vr
🎥失業 100 天好友推薦
https://reurl.cc/GY5p3
📖購書由此去
📖博客來 http://t.cn/AiCP9YTz
📖金石堂 http://t.cn/AiCP9YTZ
📖誠品 http://t.cn/AiCP9YTw
#失業一時爽
#一直失業很不爽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全台書店熱銷中
復興廣播電台實習 在 水瓶鯨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第一本處女作──性愛履歷表】
每次,看到作者為自己第一本書的出版,表現出那種又忐忑又興奮的表情,我總是很羨慕。
因為我的第一本書在一種奇特情況下誕生,內容與書名更是搞笑。這和當年的我的工作有關。
那一年是1992年,魔岩唱片在仁愛路某個巷子裡成立,我們這一個小組原先在光復南路麥當勞後面公寓的滾石唱片上班,這個小組叫做「企劃編輯室」,是比較特殊的編制,和其它企劃小組不同,還有一個專屬美術設計。我們這一組一方面做唱片(主力是創作歌手,比如:羅大佑、陳昇、林強、黃品源等),同時每個月還要負責編一本雜誌,叫做:《滾石音樂雜誌》,A4大小、薄薄的一本,放在唱片行免費贈送。
嘿,別小看這本薄薄的雜誌,每個月真真實實印量有七萬本喔,因此球鞋啦、飲料之類的青少年廣告非常多,也因為我們的廣告業務射手女婉玲非常厲害的關係。
魔岩唱片成立時,我們這個小組都還不知道魔岩唱片要做什麼,就迷迷糊糊被轉移過來,換了辦公室,也增加了好幾個新同事,反正酒照喝、事照做、戀愛照談,大家沒想太多。
那時候,有個新同事叫做丹尼斯,擁有一台漂亮又新潮的Mac LCⅡ電腦,可以跑出很漂亮的統計調查圖表,還在使用286、386電腦的我們都覺得新鮮有趣,也不知道怎麼開始的,我設計了一個雜誌單元,叫做「搞搞新意思」,取名來自羅大佑〈皇后大道東〉的歌詞,就做起「青少年生活習性調查問卷」,我創造了一個假想的人物──丹尼斯同學,他是一個熱愛音樂、活潑又好奇、來雜誌社實習的學生。
「搞搞新意思」問卷,就是請讀者填寫之後寄到公司,沒有獎品、沒有費用,沒想到每個月有大批信件寄來,在桌上堆成小山,當然也包括幾封貼上粉紅色心型貼紙寄給丹尼斯同學的信。
我們都笑:「哎喲!丹尼斯的情書又來了!」
「搞搞新意思」單元,除了問卷,也包括我們設計的「無責任樂評」,邀請大哥李宗盛來寫歌曲評論,以及還有一個音樂新知的小單元,通常是丹尼斯或耗子這兩個雙子男來寫。一個寫西洋音樂、一個寫日本音樂。哦,耗子是我們的美術設計。
那時候的我,在雜誌上除了負責落板、編輯、催稿,還發明一個四格漫畫,化名叫做:值日生。哈哈。
好像說遠了,可是啊,這和我的第一本書誕生的氛圍是有連帶關係的。
我,確實沒想過我人生的第一本書是《性愛履歷表》,同時,因為自立晚報好友許佑生邀稿,我胡亂寫了一篇搞笑愛情文章,報社覺得非常有趣,幫我設立一個專欄,叫做《露骨女人心》,我其實沒那麼喜歡這專欄名稱,又覺得也可以,記得第一次在報上發表時,應該是用本名吧,專欄成立就變成筆名。
我的筆名「水瓶鯨魚」就在這混亂的時期取的,是因為要出書取筆名?還是因為寫專欄取筆名?先有蛋或有雞,真的忘光光。我唯一確認的是,私下寫文和職場工作,我很不願意混在一起。
倒是記得筆名是在魔岩辦公室決定的,當時想過好多個,最後懶了‥‥‥只確定這四個字很有影像畫面,水瓶既是星座也是物體,瓶子裡可以裝最大的魚是什麼魚呢?鯨魚。鯨魚會噴水,可噴到瓶外。很有趣的動態意象啊。然後,手寫一下,直排與橫排的筆劃美感,看起來都挺穩定,就這樣吧。哈哈哈。
就這樣,水瓶鯨魚這筆名持續到現在,25年了。不是網路時代才取的筆名,是非網路時代就存在。一堆人都誤會。
《露骨女人心》爆笑型愛情專欄,好像還滿受歡迎,陸續有電視節目製作人約我出來談寫綜藝節目短劇,還有找我寫電視劇劇本。我都當成交朋友去聊天,最後都拒絕了,我的工作重心還是在唱片公司,因為真的很忙,沒時間搞那些事。
接著,希代出版來找我出書,他們原本屬意──把報紙專欄《露骨女人心》變成一本書。我沒想太多,反正有稿子,應該可以吧,你們想出版,就出吧。
好的,原本我的第一本書,可能是《露骨女人心》,就怪我太愛聊天,喝咖啡時提到了《性愛履歷表》這個創意‥‥‥
對,哈哈,都發生在同一時期。
這一時期,我在做滾石雜誌的《搞搞新意思》、我在寫報紙專欄《露骨女人心》,我在跟室友們告別,室友們都搬走了,我因為太忙,打包裝箱好了,卻是最後一個要搬走的人,結果遇到搬進來的新房客‥‥‥在房子交接期最後一天,我和某個搬進來的新房客談起戀愛。
新房客,年紀比我大很多歲,離過婚,戀愛與性愛史很豐富,因為過度豐富,導致他提及A戀愛、B戀愛、C戀愛,婚前故事或婚後抓姦過程,都讓我搞不太清楚邏輯順序,這樣很難聊天接話。因此,我發揮閱讀西村京太郎列車推理小說的精神,設計了一個情愛慾望表格,請他填寫,便利於我們聊天和相處。
萬萬沒想到───────我把這問卷表格跟魔岩同事討論時,大家都充滿「想填寫、想回答」的慾望。說真的,當時我小驚嚇又覺好玩,原來每個人心底都充滿「私生活發表欲和分享欲」。
這種現象,放在如今的網路,就不稀奇了,對吧?!呵。
總而言之,因為我太喜歡聊天的關係,和來邀約我出書的希代出版人提及此事,我建議他們可以做這個題目、找人整理、出書,應該有賣點,而且他們有雜誌《小說族》,不是挺好玩?!我不可能在青少年體系的《滾石音樂雜誌》放這種問卷啊,但他們可以做做看。
希代出版人卻興奮地說:「很棒啊,妳來做,我們雜誌可以刊登問卷。就妳做吧。我們來出這本書。」
😮
這問卷,是允許匿名,但可暢談性愛幻想、性愛高潮、最美妙的性愛經驗地點。
《小說族》的問卷刊登後,回函如山一樣,甚至有人希望刊登本名,點點點。
同事們知道我要做這本書,大家興高采烈,全部匿名填寫表格、抒發情緒。熟悉的歌手們,一樣興高采烈,匿名參與。不過,仍有被我退件的人,我說:「不行啦!你的性愛經驗次數豐富到超過常人,這樣,會讓人認為這本書不可信任。」
性愛履歷表,就是一個可匿名的性愛經驗的問卷,在沒有網路的時代,無法大談特談或抒發個人性愛心歷路程的時代,踴躍參與者之多,我真的挺驚訝。
編輯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忙錄唱片企劃工作和做雜誌,覺得我的畫風不適合這樣的書,就找阿推來畫插圖。當然,就像「搞搞新意思」一樣,那一堆問卷,我做了統計報告,放在書裡。
我的第一本書《性愛履歷表》出版後,我,嗯,跟世界上所有內心忐忑的作者都不一樣‥‥‥與其說這是個人作品,不如說這是創意型產品,就像雜誌一樣。我仍繼續上班、繼續忙碌、繼續在戀愛中糾葛。完全沒做書的宣傳。
最特別的是,書出版後,許佑生邀我去上復興廣播電台一個節目,對,復興廣播電台,很正經的電台,我去了,談《性愛履歷表》。
兩周後,佑生又約我,提了兩大袋的信件,是節目播出後的聽眾來信,我拿回家,堆在地板上,小山一樣高的信件。各種奇言怪語,有辱罵的,有覺傷風敗德的,有真切喜歡的,還有說想認識妳、渴望交往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幾封是表明自己是醫生,想認識我,以及簡約告白。(在想什麼啊?!)
佑生說:「妳的信件數量,竟然超過劉德華。」
我呀,笑翻在沙發。
我的第一本書,書名是《性愛履歷表》。
1992年,不過是搞搞新意思。 😏
😄😄😄😄😄😄😄😄
※
特別要說明:當年滾石音樂雜誌雖是「免費刊物」,除了公司唱片宣傳稿,其他拍攝、文字、圖像都有付費的喔,雖然很低(當年算低,卻跟現在差不多,哈哈哈,唉),且從沒買斷版權。
因此也造就不少藝術創作人才,比如:陳孫華老師、莊平老師等。而當年他們都非常年輕、沒有經驗,現在都是大師。 ^^
這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事。
復興廣播電台實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 李基銘
實習主持人: 何佳芸、 高玉霖(國防大學新聞系學生)
本集主題: #陶藝創作展 陳妍臻 (Yan-Jhen Chen)專訪
細微末節間的重複現象
創作者陳妍臻來自苗栗,幼時於鄉間田野中成長,她的兒時記憶中,沿著家門口出來即面對著緩緩的山坡,另一邊則盡覽著廣大遼闊的稻田。尚未搬到那喧鬧的台北前,她的生活被大自然的環境所環繞著,無論是下課時撿取松果,在經常有昆蟲出沒的遊樂器材區玩耍、去學校後山探險、幫忙家裡農務等。
每逢週末假日,陳妍臻與姐姐們常花約3個鐘頭的路程,到十公里遠的外公家遊玩,從田野小徑直到水泥砌成的道路,常一路望著天空唱歌、聊天,閱覽大自然的景色,因而養成這不經意時顯現的習慣:她的目光總會不自覺得,找尋週遭自然環境間的細微變化。
陳妍臻就讀高職時,主修數位媒體動畫,當時因緣際會下進入了畫室,而開始了純藝術的學習。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陶藝的地方,因為在畫室裡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日子,日後進入大學時,便更加對陶藝及雕塑有著濃厚的興趣。大學期間的創作主題,陳妍臻皆以自己為中心發展,來感受家人、朋友及外在,給予她內心的想法,作為起初創作的養份。直到升上研究所後,她漸漸從過往的創作脈絡裡,挖掘到自己潛意識裡一直關注的題材。
喜歡攝影的陳妍臻,以拍照的方式將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捕捉起來,將鏡頭作為她的眼睛,把雙眼所看到的事物紀錄下來。但對於當下所產生的心情與情感,往往難以呈現在一個畫面中,內心的想像更是無法用影像的方式保存。創作,能夠使她心中所有想像具體化呈現,而陶瓷這媒材擁有可保存千年的特性,讓一瞬即逝的風景、甚至是記憶的消退,不會再因為時間而消逝。
親手捏塑的真實感 豐盈了自己
陶土是陳妍臻人生轉折的初始點,代表著新生。初次接觸陶藝時,她感受到這媒材竟充滿了能量,無論是土本身的韌性,或是她本身的力量,在施做的過程的捏塑、堆砌、刮土的動作,都讓她在其中感受到真實的自我。每一次的創作都代表著對自己新的認識,也包含著生活中所帶給陳妍臻的感動、體悟,還有挑戰。
「我不喜歡重複,而我的生活和創作中卻充滿了重複性。」陳妍臻每日從住家到學校之間往返的日常生活,就像是卓別林在《摩登時代 》中飾演的角色般,重複又乏味。即使不是在創作,她也常常輪播著同一首歌、同一齣電視劇,就像上了癮般的,即便她聽過、看過無數遍,還是得要撥放著甚麼,才能夠使她的內心感到安定,常常因為循環多次培養了慣性,如果一天沒有聽、沒有看,便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她跟重複不斷糾結著,於是她便開始從看似充滿重複性的生活裡,尋求微小的差異性。就如同安迪‧沃荷的《康寶濃湯罐頭》,是生活中常見的罐頭食品,也是經常在電視廣告中、大賣場出現的大眾商品,即便看似重複,其實仔細地檢視,當中必然發現有些微的差異。
習以為常的事情 未必如此
陳妍臻的創作動機,來自於某次與父親一起除草時的事件,當中對一種植物所產生的好奇,使她開始注意到:原來習以為常的自然生態象,都是以人為的角度,將它合理、想像化了,察覺了現實上與想像中的差異,當下的打擊也觸動了她,終於明瞭到自然之於她的意義。
當時她在山谷間看到許多樹木被藤蔓覆蓋著,好似自然編織而成的綠色地毯般,便慣性的將大自然的「美景」視為理所當然。陳妍臻描述了當下的情景,那時父親教她如何將野櫻花樹上的爬藤植物除去,她才驚覺一棵樹長得再好,若只要被爬藤植物纏住,爬藤植物會為了生存攀爬至樹木的頂端,包覆並阻礙樹木的生長,使樹木被攔腰折斷、或是見不到太陽慢慢枯死,無法長久存活。原來這爬藤植物名為「小花蔓澤蘭」,導致其它植物難以生存,影響了自然的生態。
關注日常生活的細微處
在我們的生活週遭,有許多細微渺小的自然生態,也許大家都曾和陳妍臻一樣,不自覺地用人為的慣性將自然的視覺表象加以合理化,將自然美景當作為生活娛樂的一部分,而遺忘其存在的根本價值與意義。陳妍臻也希望透過她的作品,能使觀者重新認識生活當中,對生態、對人們而言,最重要的小事。
陳妍臻簡歷:
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研究所 (碩三)
長榮大學 美術系-立體組 畢業
復興商工 美工科-電腦繪圖組 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