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了
#城市人的生活習慣也該改變了
城市裡的每一份子,對環境保護應該更用心。
根據統計,城市消耗70%能源,製造70%垃圾,也是溫室氣體重要排放來源。過去人們對於經濟成長的追求,往往是以大量生產、消費為導向,不斷推高對資源的需求。
在2020 年 #循環缺口報告研究中(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0),全球天然資源 #年消耗量已經突破1,000 億公噸,回收再利用的循環率卻只有8.6%。現在,翻轉思維的時刻到了。
今年,臺北市產業局發起「企業出題,社企解題」 #暖心創新挑戰賽,由企業提出 #減塑、 #環境保護、 #用藥安全、#永續生活 及 #具社會責任的消費等社會議題,交由社會企業提出解方。
所謂 #社會企業,就是用企業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組織,他們不以營利為唯一目標,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全台灣有超過3成的社企在台北。我們希望和社企聯手,一起減緩這個世界的沉重負擔,讓環境生態的不可逆有機會扭轉。
在今天的成果發表中,我看見許多永續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如何#避免過度包裝、讓 #資源循環再利用, #宜居永續城市是台北施政願景,我們會繼續努力運用有限的能源與資源、營造市民友善宜居環境, #邁向更永續的明日城市。
#Circular Taipe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2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sCZ2zPHsAb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循環缺口報告研究中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2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sCZ2zPHsAb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洋洋灑灑數萬字,多達200項措施,能否為香港帶來藍天和希望,卻是見仁見智。民生方面,除了向輪候公屋基層家庭提供津貼等個別措施,未見太多新意新猷,部分措施流於「濕碎」。行政長官表示已覓地330公頃,足以應付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現實是短中期土地供應缺口依然巨大,當局並未填補多少。港府提出要積極參與國家內外雙循環格局、融入大灣區發展,中央亦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便,可是香港能否好好把握機遇,加快創科發展、提升航空樞紐地位,還須拭目以待。香港社會撕裂,政治對立嚴重,《施政報告》在修補裂痕方面着墨不多,如何團結港人「重新出發」,仍是一大問題。
蘋果頭條
至少250人感染武漢肺炎的「歌舞群組」,仍然輻射式擴散,未有遏止迹象。最先爆疫的灣仔舞廳Starlight Dance Club,學舞者非富則貴,為何釀成數以百計人染疫,且不論平民抑或上流名人,齊齊中招?《蘋果》翻查衞生防護中心資料,發現該「疫廳」牽涉多條傳播鏈,其中數名患者懷疑是「播毒」的關鍵人物,連環引爆舞廳疫情、名媛遭殃。首位關鍵人物是第5547號病人、居於九龍塘大廈的64歲女子。她11月19日發病,報稱病毒潛伏期間,曾到過新蒲崗越秀廣場新光宴會廳,該場所的第5568號病人、住元朗七星崗村的61歲女子,早於11月2日發病。
東方正論
傳聞被中央打回頭而需重做的《施政報告》,拖延逾月後昨日發表,奈何仍然不脫炒冷飯本色,重中之重的拓土建屋毫無寸進,遑論突破思維,不過是重複過去推出的措施,拋出一堆數字自我貼金而已。唯一德政算是工商舖終於撤辣,為救市行出正確一步,但住宅物業何時減辣或撤辣,仍是遙遙無期。工商舖撤辣的消息,本報早在本月初已有獨家報道,現在終於落實,反映港府總算順應民意。事實上,金管局今年8月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意即減辣,但做一半不做一半,救市作用輕微,始終都要全面撤辣。
星島社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她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時,首先交代月初赴京向中央爭取惠港政策的七大成果,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航空樞紐、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同時打通大灣區交通經脈,落實「港車北上」、支持優化落馬洲/皇崗口岸「一地兩檢」等;消息透露,除了皇崗口岸外,羅湖口岸亦會推行一地兩檢,使大部分陸路口岸未來過關都會更為方便。《施政報告》亦推出青年就業計畫,由政府資助二千名近兩年畢業的大學生到大灣區工作,月薪高達一萬八千至二萬六千元。林鄭月娥強調,內地經濟快速反彈,香港享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可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經濟社評
第4波疫情失控大爆發,特首林鄭月娥繼公開宣稱應對疫情是頭等大事,昨在施政報告中也確立清零目標,惟落實措施卻欠奉,還否定全民強制檢測,形容為口號式。既然已將清零列為控疫目標,社會期望,亦要求林鄭特首及她所領導的政府,上下一心,盡快交出路綫圖和時間表,並全力探討研究,推出具體及有行動的計劃,切勿只講不做。在施政報告公布前,市民都期望林鄭會提出具體振興經濟、紓民困和控疫措施。可惜昨日所見,內容欠缺石破天驚的新猷,中央的惠港政策,可為香港帶來新機遇,融入大灣區發展,是香港未來發展重要方向,但這些措施都屬遠水,難以救爆疫近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CZ2zPHsAb4/hqdefault.jpg)
循環缺口報告研究中 在 不可不知的2020循環經濟趨勢 - 名家評論- 工商時報 的相關結果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市場供應鏈斷鏈的危機,事實上,長期而言,資源耗竭才是真正地球的最大危機。「2020年循環缺口報告」(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0) ... ... <看更多>
循環缺口報告研究中 在 製造業推動循環經濟轉型的能力發展探討 的相關結果
「2020年循環缺口報告」(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0)指出,全球對於天然資源的消耗量首度超越1000億公噸,而原物料循環率卻只有8.6%,這也凸顯了 ... ... <看更多>
循環缺口報告研究中 在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基金會提出循環過渡指標架構,使循環度變得 ... 的相關結果
該公司的《 2019年循環缺口報告》量化全球經濟中物料的存量和流量,並顯示原料採取和最終處理物料之間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意思就是:930億噸左右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