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與互聯網+ 中國網創的大時代】
---Dreamcatchers論壇特約
Dreamcatchers的第二節分享會「Startups in China」由多位在內地創投與工作的嘉賓分享,談及現時中國內地的改變,當中尤以「新常態」以及「互聯網+」兩個關鍵詞最為重要。
分享會一開始,就由德勤中國華北區主管合伙人施能自點出「新常態」的意思,前者講述中國GDP增長放緩下的新經濟發展路向,由以基建等為主的方向變為支持互聯網創新與工業4.0 等方向。
為適應「新常態」的出現,Designer Time行政總裁就談及了「互聯網+」的出現,他代理的手錶的網上訂單急升近八成,生意以億計,他留意到互聯網+ 的開放,能讓基本與傳統生意可以再生,正如淘寶就正是以前的小販,「當網路可以移動,供求就會大增」,「只要你的概念能解決大多數人的煩惱,那就行了。」他又點名舉例指快的正是這樣的產物,又例如有一個幫忙餐廳訂位的網站,「如你在時代廣場排隊等位是很傻,你用那網站,它幫你訂好,你在商場可逛街,有位時間它在手機提示你。」
羅保投資公司總經理董鳳濤補充,現時在中國內地做科網創業是最好的時代,成本便宜,而且有很多年輕人有「瘋狂的想法」,在政府幫助下,部份地方做網創公司,租金還只需要一毫子一呎。智威湯遜-東北亞區執行創意總監勞雙恩也認同現時內地適合網創,「錢很多,法規問專业人士就可。」他們又即場提出一些概念給大家參考,「像在一小區的婆婆,她一醒來打開APP,就可以知道今天當區有沒有下雨,樓下的道路工程完成了沒有,附近STARBUCKS 是否有優惠,然後更不用帶錢,用微信一按就行,就像一個網上的社區中心。」
嘉賓討論時,更指「互聯網+」已不再是單純資訊性的平台,它改變了人類日常生活行為,即使如「快的」,推出時一直在燒錢,但它在燒錢背後改變了二億人的行為,探出了他們行為的意識形態與習慣,此等數據正是後繼的商機所在,燒掉了的數千萬根本無法相比。
現場觀眾亦好奇嘉賓是否有失敗的經歷,莊煥華就分享自己曾經單打獨鬥,下錯決定,藉此勉勵在座要找拍檔一起努力互想扶持。
講到最後創業,嘉賓都指即使環境多好,也要緊記自己目標,要有持之以恒不怕失敗的嘗試精神,方可成事。
#HKUDreamcatchers #內地創投 #新常態 #互聯網 #Entrepreneurship #Startups #Business #Technology #Creative #Media #Social #DesignerTime #快的 #彭博商業周刊 #TheUniversityofHongKong #香港大學 #新媒體 #新科技
Search
德勤香港合伙人 在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黎嘉恩、以及企業重組服務主管何熹 ... 的推薦與評價
德勤 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黎嘉恩、以及企業重組服務主管何熹達, ... 掀起全城熱話,炎明熹(Gigi)同曾比特一曲成名,獲香港同內地網民洗版式盛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