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種聽寫。 "
【#小日子九月號 張雍 創意現場專欄】
要成為攝影師,你得先學會將視覺轉化成聽覺的傾聽
by 張雍 Simon Chang
心理學家弗洛依德 (Sigmund Freud) 曾建議他的學生們去學織毛衣,主因忙碌的雙手能幫助心理醫師在傾聽時能更專心。仔細試想,在聽他人說話時,那彷彿會自主思考的雙手,不總是下意識地就是要找些事情讓傾聽的心思無法專一? 攝影最困難之處,其實並非光影、線條或構圖的掌握 - 而是傾聽。而相機的設計巧妙地解決了弗洛依德的顧慮 - 雙手忙碌於對焦與光圈調整之際,攝影者那好奇的心思恰好有機會專注在琢磨眼前故事的紋理。
二十五歲時離開了家鄉,搬到捷克開始學習全然陌生的捷克語。除了文法活潑的斯拉夫語之外,同時也深入當地生活感受東歐攝影語彙的思維邏輯。對照語言學習以及在布拉格電影學院修習攝影的經歷,彼此間竟有種惟妙惟肖的聯繫。
學習新的語言,聽、說、讀、寫不外乎是漸進的順序,然而初學捷克語時,那些上方頂著勾勾或一撇符號的特殊斯拉夫字母,諸如: á, č, ď, é, ě, í …等,光是想要聽懂對方大致的語意和發音,便掙扎了好一番氣力。同時間也以布拉格為據點,頻繁穿梭於捷克各地進行攝影故事的收集;英文是自己唯一流利的外語,然而鄉間小鎮居民們除了母語捷克文,老一輩捷克人只通德文或俄語。始終好奇不同環境裡人們的故事與處境,然而當具體的語言剎那間被剝奪了那想當然耳的實用性,我反而更加倍努力想要”聽”出一個什麼端倪、熱切渴望知道眼前新朋友們當下的心情、過往回憶、未來的期盼、喜好甚或秘密 – 如同幫一部還聽不懂對白的電影劇情想辦法配上字幕、替鏡頭前邊那群令我著迷的各式角色,透過細膩的感應甚或天馬行空的想像逐格配音 (dubbing)。
適逢每個熱切”想要聽懂”的當下,那些快門與光圈的旋鈕,讓手裡那台相機看起來像極了某種少了天線的收音機 – 各項微調的嘗試只求調整到故事能被順暢地聆聽、可被清晰辨識的正確頻率。如此將視覺轉化成聽覺的練習,是十五年前搬到歐洲開始學習全新的語言時所意外發掘的驚喜,迄今始終樂此不疲。
在台灣所接受的攝影教育總讓自己急躁地搶著發言,往往尚未將故事先用眼睛打量仔細便匆忙按下快門,迫不及待想要知悉結局 - 畢竟那是個講究標準答案、追求效率、強調競爭評比的氛圍,制式規格與量化生產是過往經濟奇蹟勝出的邏輯,很可惜,並不是個對攝影友善的環境。異鄉生活與四處旅行,我學會如何透過攝影來聆聽,不再急著找出答案,更遑論人事物當下的樣貌很可能只是一個什麼的結果,並非原因,每個獨立的個體更蘊藏著獨一無二的謎題。選擇透過攝影來聆聽,更能格外自在地將心底琳瑯滿目的提問,瞬間轉化成一幅幅具體的光影和定格的秘密。
靜下心來聆聽,似乎讓原先只顯影在二度空間的影像就此有了心跳與呼吸。
2010 年搬到巴爾幹半島北端的斯洛維尼亞,語言學校的老師說,就聽說讀寫的角度看來,斯拉夫語的書寫其實單純 – “只消寫下你所聽到的那個字”,沒有中文抑揚頓挫的四聲語調、更沒有破音字或諧音。這個”寫下你所聽到的那個字”的事實,不也正是攝影聆聽的本質? 好似童年小學課堂上的聽寫,從老師所覆誦的一個成語、某個字、或一個詞,聽到後再默寫出來,那是求學階段最開心的回憶之一,闃然無聲的教室裡,國語老師不疾不徐地唸出每一個字,邊聽邊想像著那個字的輪廓、搜索專屬於那某個聲音的意象,試著用方才削尖的鉛筆一筆一劃刻滑過那預先寫好姓名與座號的隨堂試卷紙。
遙遠記憶裡,那鉛筆筆尖劃過紙張默寫時的聲響,像極了相機內部正雀躍地開闔著的快門 - 兩種聲波不約而同地描繪出當頻率被準確銜接時的悸動與歡欣。
攝影也是種聽寫。
不過就是透過眼睛來擁抱故事原本的樣子,進而允許比較沒有偏見的聽覺甚至 - “直覺”取代常為過往經驗與成見所蒙蔽的雙眼,讓每張照片有機會成為一個被聽見的”字”;接著再從諸多深刻且真誠的”字”當中,重新排列組合,進而羅列出一首首獻給生活與存在的詩。
我們自以為我們擅長聆聽。人們卻鮮少將傾聽視為一門需要時間與耐性去學習的技能,透過四目交會的攝影,從對方的角度來傾聽、試圖理解彼此的相同或差異的成因,在這個愈顯瘋狂也分歧的世界,不是種顯得更珍貴且必要的練習?
張 雍 Ljubljana, Slovenia 09.08.2018
http://www.oneday.com.tw/%E3%80%90%E5%BC%B5%E9%9B%8D%E3%80…/
「德文特殊字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Simon Chang 張 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教學] 特殊字母快速打法- 看板M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如何在iPhone 德文鍵盤上輸入ß字母? - 語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德文字母表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PTT.CC 的評價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德文字母表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PTT.CC 的評價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德語發音16👉德文字母v的發音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尚毅教育中心德文入門班(現金班) #可使用電子消費劵德語(德語 的評價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德文字母怎麼打、德文字典、德文發音練習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德文特殊字母 在 德文字母怎麼打、德文字典、德文發音練習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德文特殊字母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語言
沒有哪個語言比誰強。
「謙卑」與「善意」才是溝通的關鍵。
而 #傲慢最難溝通!
我們學習語言,學到的不該只是語言優勢,而是「兼容優勢」。會講哪國語言,哪個程度,都不是這人是否能「吃得開」的重點,懂得溝通與對話,才是幸福的關鍵。
人長大了,該更溫暖,更包容。
語言,也該跟著溫柔起來!
#不能只長年歲不長智慧。自勉。共勉。
週末瘋狂出差行程,短短幾天從柏林跑到科隆跑到根特跑到安特衛普,不斷在中文、英文、德文三語之間切換,崩潰行程幸好都遇到好老闆,工作愉快。
在比利時打卡,引來失聯老同學,原來住在Gent很多年了。老同學請吃飯,介紹了幾位在比利時的台商。他們都學了荷語,說了不少荷語對台灣的影響,例如,原來「甲」的單位,就是源自荷文akker,台灣曾是荷蘭殖民地,台語用荷語的尾音,因此才有「甲」這個面積單位。
語言真是學不完,最基本的學習態度,仍是謙卑,這幾年真的常遇到很多很愛說自己「德文好」「英文好」的人,實測結果都是吹牛,嚇死人。荷蘭文我聽會呆滯,但用讀的,以德文、英文來代換,猜到的機率很高,反正這輩子實在是很難有機會學荷文,聽聽荷文對台語文的影響,非常有趣。
今天就聽說台灣以後要推行「雙語」,我不知道政策的細節,但我只想說,「雙語」不是浪漫的語言想像,而是需要充滿痛苦的外語教育改革。還有,台語呢?我大學教了三年的家教、兒童美語,後來來柏林又是家教命,教了不少學生英文,有個最明顯的家教心得是:除非家裡有特殊的雙語環境,且家長極度堅持雙語環境,否則一般人,若是沒有一個堅實的母語概念,然後去學外語,就會兩語皆毀。
我國中三年、高中三年,遇到的英文老師,英文都非常差。我當然知道有很多很棒的中學英文老師,但我剛好倒楣吧,遇到的全都是英文很差的老師。但我就自學啊,我是鄉下小孩,當年彰化的英文資源不多,我堅持不肯去上那些鬼英文補習班,就是聽空中英語教室、讀英文書刊、聽美國音樂、聽ICRT,自學。真的是自學,高中跟我同班的同學都記得吧?我們的英文老師有情緒的罣礙,是個可愛的人,但英文教育一塌糊塗。記不記得那可怕的試卷?他出題,兩百多題,都是手寫,一堆選擇題,誰都看不懂,誰都不會寫,對語言教育毫無幫助。但我就自己來。
18歲到輔大英文系念書,才發現,我連ABCDE這些字母的念法,都是錯的,連字母都念錯啊,A原來是長音,我以前都是唸「ㄟ」。從頭來,繼續,開學第一週,我們就讀William Faulkner,瘋掉,讀不懂,但繼續。
老同學說學荷文的趣事,因為在比利時,也該學點法文,學來學去,到最後一團亂,想死啊。但在比利時生活,必須推自己一把,得學就得學。
隱私,不能具名老同學,但他同意我說這件事:他是同志,先生是荷語區的某大學的教授。先生是個荷語人,我問他比利時荷語、法文雙語切換的教育,他說自己沒問題,但其實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自由切換語言,很多人也不想要學另外一個語言。以根特為例,其實就是荷語,標示也基本上看不到法文(有特例,我看到幾個,但的確大部分都是荷文)。
反正,語言這事,是學心胸寬大,是學認識世界。我外語只會英文時,看世界就是英美角度,我現在有辦法讀德文,看世界就有了德文角度,覺得我這個狹窄的彰化孩子,似乎有了一點寬敞的契機。
所以最惹人煩的就是認為自己會外文,就很厲害的,就看不起其他不會外文的。學語文若沒學到一點謙卑,真是可惜,傲慢最難溝通。
說回比利時同志婚姻,比利時很早就有同志婚姻,同志也可以領養小孩。台灣不是一天到晚希望攻佔國際媒體頭條嗎?很希望「讓台灣被看見」(拜託饒了我)?「雙語」絕對不會上國際新聞,婚姻平權了,保證每一國都是頭條處理。
老同學說,台灣家人知道他在比利時結婚了,對象是男的,就逐他出家門。他「無家」,遺憾,但他說,「逐」是家人的狹隘觀點,他自己對人生的解讀是,這是他長大「離」家。長大了,知冷暖,抵歧視,就這樣。
德文特殊字母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微冷 [上面的盒子=大寫]
各位讀者好!
科宅有時候在生活中就是會遇到莫名其妙的契機去頓悟一些事情。
這次的契機是這個圖:這是活版印刷鉛字工「撿字」時用的木盒子,所謂撿字就是把需要用到的鉛字撿一撿,收集齊才能排成版。
盒子裡,每一格就是一個字母,好像今天我們的鍵盤一樣。
然後我就頓悟💡了。「大寫字母」,除了叫做 CAPITAL LETTER,也可以叫做 UPPERCASE LETTER,典故就是這樣來的啊。
解釋一下喔,upper case 就是「上面的盒子」。
因為在一般文章中,大寫字母比小寫少出現,所以常用的小寫字母放離鉛字工比較近、大寫字母(和一些少用的特殊符號)則只好放在離他較遠的格子裡。這樣手比較不會痠嘛!
相對的,小寫字母就是 lowercase letter 了。
「欸科宅,退步了喔,這則冷知識不能代替冷氣。講點更冷的拜託拜託。」
好好好,念在夏日炎炎。話說除了這兩個低賤的平民百姓在用的字之外,高等人自有一對單字來形容大小寫,他們就是 Majuscule [念作:馬甲是Q] 和 minuscule[念作:迷你是Q]。說高等也沒有多高等,只是法國人的拉丁用詞罷惹。意思是「比較大的」和「比較小的」。
「可是沒有人會在意這個啊。」
嗯,可是我得了一種不分享沒有人會在意的事情會難受想哭的病,正是相得益彰。因此,我必須幫這則冷知識畫蛇添足:
我們都知道在東方發明活版印刷的是北宋的畢昇,之後日耳曼人古騰堡在十五世紀獨立再發明了一次。而古騰堡身上有個冷知識:那就是他根本不姓古騰堡(Gutenberg),一切都是騙人der,他的原姓是基恩斯弗拉希(Gensfleisch),但因為不雅,便改用家族所在地名古騰堡當姓氏。
基恩斯弗拉希(Gensfleisch )哪裡不雅呢?原來在德文裡發音相近的 gans 是鵝,fleisch 是肉,古騰堡先生的原姓是鵝肉先生。
查到這裡我鬆了一口氣,因為法文裡 gens 的意思是人......
「這有什麼了不起,臉書的創始人的名字在德文是糖山(zucker berg)的意思呢?」
嗯?好像天氣太熱了,一直聽到幻覺在跟我講話XDDD 總之今天的冷知識就這樣啦,我是科宅,我們下次見。
德文特殊字母 在 如何在iPhone 德文鍵盤上輸入ß字母? - 語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請問有人會嗎?因為在整個德文鍵盤上都找不到。 - 德文. ... <看更多>
德文特殊字母 在 德語發音16👉德文字母v的發音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老麥0-B1德語課】👉無須再花錢購買其它教材👉課程無時間限制,隨時複習👉隨時隨地登入觀看視頻課程👉每課皆附有單字表👉輕鬆學習最道地的實用 德文 👉 ... ... <看更多>
德文特殊字母 在 [教學] 特殊字母快速打法- 看板MA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一般來說非英語系的語言常會出現一些比較特殊的字母
例如:ä ß ü (德文)
但是一般我們語言都只會用英文或中文
如果突然需要打別的語言時這些特殊字母可能需要切換到別的語言
現在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
首先語言要先選成英文
再來長按住有特殊字母的字例如a
就會出現這樣的框框
之後你就可以選取你要的字母
P.S 在BBS上似乎不適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32.162
※ 編輯: AndyTsai0714 來自: 111.255.32.162 (03/06 23: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