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聽Bob Dylan的《Desolation Row》湧起一股莫名的觸動,感覺就像走過了一條漫長的荒涼之路。頭兩句不知怎的讓我想到最近的香港:
They’re selling postcards of the hanging
They’re painting the passports brown
他們販售吊刑的名信片
他們把護照髹成啡色
然後我便分外留神聽接下來發生甚麼事:
The beauty parlor is filled with sailors
The circus is in town
Here comes the blind commissioner
They’ve got him in a trance
One hand is tied to the tight-rope walker
The other is in his pants
And the riot squad they’re restless
They need somewhere to go
As Lady and I look out tonight
From Desolation Row
美髮店擠滿了水手
馬戲團就在城後
然後來了一個特首
他們將他發入吽竇
一隻手綁住走鋼線高手
另一隻插在褲袋裡頭
還有防暴警察全在煩躁無休
他們需要某個地方抖抖
像這位小姐和我遍夜尋求
由荒涼之路口
然後找到哪裡去?似乎是酒館。
Cinderella, she seems so easy
“It takes one to know one,” she smiles
And puts her hands in her back pockets
Bette Davis style
And in comes Romeo, he’s moaning
“You Belong to Me I Believe”
And someone says, “You’re in the wrong place my friend
You better leave”
And the only sound that’s left
After the ambulances go
Is Cinderella sweeping up
On Desolation Row
灰姑娘,她似乎幾開放
「講嗰個就係嗰個。」佢笑咗
然後將雙手插進後袋
貝蒂戴維斯的風格
然後來了個羅密歐,佢喺度呻吟
「你係屬於我㗎我相信!」
然後有人話:「你來錯地方喇朋友,
你最好離開。」
然後唯一留低的聲音
在救護車走了之後
是灰姑娘的掃地聲
在荒涼之道上
我很喜歡這一種講故事的歌,因為這才叫做「吟遊」。當現在的歌失去了這種吟遊性,就空餘下一堆感質。我們已經不再用灰姑娘來形容負責打掃地方的女人,我喜歡這樣的形容,但設定跟原著是反轉的:掃完地,一到十二點,她就準時穿回自己的玻璃鞋。
然後已經好夜好夜了:
Now the moon is almost hidden
The stars are beginning to hide
The fortune-telling lady
Has even taken all her things inside
All except for Cain and Abel
And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Everybody is making love
Or else expecting rain
And the Good Samaritan, he’s dressing
He’s getting ready for the show
He’s going to the carnival tonight
On Desolation Row
現在月亮就快都看不見
繁星也開始隱淡
占卜未來的女人
甚已將她的所有東西收起
所有除了該隱和亞伯
以及聖母院的鐘樓佗俠
人人都在做愛
或其餘的在等雨
然後有個好撒馬利亞人,他在換裝
他已經準備好出騷
今晚他將會前往嘉年華
在荒涼之道上
突然輪到《哈姆雷特》的女主角奧菲利亞登場:
Now Ophelia, she’s ’neath the window
For her I feel so afraid
On her twenty-second birthday
She already is an old maid
To her, death is quite romantic
She wears an iron vest
Her profession’s her religion
Her sin is her lifelessness
And though her eyes are fixed upon
Noah’s great rainbow
She spends her time peeking
Into Desolation Row
現在奧菲利亞,她就倚在窗旁
我真為她擔心
在她廿二歲生日時
她已經是一個老女僕
對她,死亡是幾浪漫
她穿了一件鐵的背心
信仰就是她的自白
白活就是她的罪名
雖然她已定睛望着上方
那道挪亞的偉大彩虹
但她仍是費上時間來偷望
那條荒涼之路
而你有沒有聽過愛恩斯坦拉小提琴?這一個卻不是那一個,因為他太潦倒了:
Einstein, disguised as Robin Hood
With his memories in a trunk
Passed this way an hour ago
With his friend, a jealous monk
He looked so immaculately frightful
As he bummed a cigarette
Then he went off sniffing drainpipes
And reciting the alphabet
Now you would not think to look at him
But he was famous long ago
For playing the electric violin
On Desolation Row
愛恩斯坦扮成羅賓漢
帶着他車尾廂的回憶
在一小時前才經過這裡
和他的朋友、來自善妒寺的僧侶
他看起來不染得可怕
尤其在他討煙的時候
接着他走去嗅着水喉
叨唸着字母
現在你不會想望到他
但好耐之前他都風光過
奏着電子提琴
在那荒涼之路
從荒涼到荒淫?
Dr. Filth, he keeps his world
Inside of a leather cup
But all his sexless patients
They’re trying to blow it up
Now his nurse, some local loser
She’s in charge of the cyanide hole
And she also keeps the cards that read
“Have Mercy on His Soul”
They all play on pennywhistles
You can hear them blow
If you lean your head out far enough
From Desolation Row
猥褻醫生,他將他的世界
藏在一隻皮杯裡
但他所有無性的病人
他們正嘗試吹起它
現在他的護士,某個本地的失敗者
她是山埃孔的話事人
而她亦藏了一張卡片寫着
「願主垂憐他的靈魂」
他們全都玩着尖哨
你可以聽到他們在吹
如果你把頭傾得夠遠
從荒涼之道
卡薩諾瓦是意大利聞名的詩人情聖,這一段特別令我着迷:
Across the street they’ve nailed the curtains
They’re getting ready for the feast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 perfect image of a priest
They’re spoonfeeding Casanova
To get him to feel more assured
Then they’ll kill him with self-confidence
After poisoning him with words
And the Phantom’s shouting to skinny girls
“Get Outa Here If You Don’t Know
Casanova is just being punished for going
To Desolation Row”
對面街他們已釘上帷幕
他們已準備好一場盛宴
《歌聲魅影》
牧師的完美形象
他們用湯匙向卡薩諾瓦灌藥
讓他稍為有安全感
然後他們用自信來殺掉他
之前用文字毒害他
然後魅影向瘦削的女孩們喊道:
「如果你不知道就請你們離開
卡薩諾瓦已經受罪因他
前往荒涼之道。」
接下來這一段,我懷疑是在描寫納粹的集中營:
Now at midnight all the agents
And the superhuman crew
Come out and round up everyone
That knows more than they do
Then they bring them to the factory
Where the heart-attack machine
Is strapped across their shoulders
And then the kerosene
Is brought down from the castles
By insurance men who go
Check to see that nobody is escaping
To Desolation Row
現在午夜所有特工
和超人類團隊
出來圍住了所有人
因為知道了不該知道的
然後把他們帶到工廠
那裡有心臟病機器
綁在他們的肩膊上
然之後那煤油
從城堡裡帶下來
有人會以防萬一
檢查一下看看是否無人能逃
逃往荒涼之路
Bob Dylan這首歌可能戲仿了英國詩人ES艾略特的長詩《荒原》,這首詩的一大特色是沒有人能看懂一個字——每個字都懂,湊起來卻不成意思。之前跟大家介紹過的艾茲拉龐德,勉強把《荒原》翻改成可讀的版本,加了很多註腳,務求令世人讀得通它的真意。這個情節,Bob Dylan也收錄在《Desolation Row》第九節裡面:
Praise be to Nero’s Neptune
The Titanic sails at dawn
And everybody’s shouting
“Which Side Are You On?”
And Ezra Pound and T. S. Eliot
Fighting in the captain’s tower
While calypso singers laugh at them
And fishermen hold flowers
Between the windows of the sea
Where lovely mermaids flow
And nobody has to think too much
About Desolation Row
讚美歸於尼祿的海王星
鐵達尼啟程於黎明
而每個人都發出喊聲
「你到底站哪一邊?」
而艾茲拉龐和ES艾略
在船長的塔上決鬥
卡利索普歌手取笑他們
漁民手執鮮花
在大海的窗戶之間
那裡有可愛的美人魚流過
此際沒有人想太多
關於那荒涼之路
是的,Bob Dylan是在模仿ES艾略特式的混亂,而在最後一節揭曉了混亂的原因:
Yes, I received your letter yesterday
(About the time the doorknob broke)
When you asked how I was doing
Was that some kind of joke?
All these people that you mention
Yes, I know them, they’re quite lame
I had to rearrange their faces
And give them all another name
Right now I can’t read too good
Don’t send me no more letters, no
Not unless you mail them
From Desolation Row
係呀,我尋日收到你嘅信
(大概在門鎖壞了的時候)
你問我最近過成怎樣
是一個需要笑的笑話嗎?
全部這些你所提及的人
係呀,我知道佢哋,佢哋都幾無趣
我需要重新構建他們的臉容
給他們全都搞混了名字
此際我已經不太擅於閱讀
不要再寄更多的信給我了,不要
除非它們是你寄自
於荒涼之路
聽過這麼多段,就像走完了一段漫長的荒涼的路,有一種想哭的感覺。Bob Dylan的音樂經常都給予的這種荒涼感,只有經歷很多的人才會有這種感覺,寫得出這種詞,流下了這滴淚。
作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禁獵童話III:七法器守護者」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海德薇 內容簡介: ◆入選文化部106年「年度推薦改編劇本書遴選」推薦重點IP!釜山國際電影節詢問度破表、名揚國際! ◆各大書店暢銷榜熱賣!改編計畫熱烈洽詢.當代華人「都會奇幻」代表作品第四集完結篇應各界要求加寫中!...
德薩羅人魚作者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
2018-10-19影音檔
出版社: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本集主題:「禁獵童話III:七法器守護者」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海德薇
內容簡介:
◆入選文化部106年「年度推薦改編劇本書遴選」推薦重點IP!釜山國際電影節詢問度破表、名揚國際!
◆各大書店暢銷榜熱賣!改編計畫熱烈洽詢.當代華人「都會奇幻」代表作品第四集完結篇應各界要求加寫中!
◆「靈療師」海德薇精選十二款「魔藥」調製配方.內頁特典超值收錄!
在女巫鎮塞林的七角樓一役後,內鬥的四位童話傳人暫時放下仇恨共同進退,但卻有人出賣了他們的家族/法器秘密,引起第三世界恐怖份子的眼紅緝捕。「美人魚」後代玫芮迪絲(玫兒),在澳洲黃金海岸無憂無慮生活的原罪「淫慾」希妲之女首當其衝落入敵方精心設計的陷阱,幸好即時被「白雪公主」凱特琳救出,七大家族的當代成員:阿娣麗娜、尼可拉斯、潔絲敏、賽門、李歐、凱特琳、玫兒正式於香港聚首!
然而,由上一代所引發的「獵巫」血案讓眾人彼此心存芥蒂,難以在索亞之書尋找起源真相、對抗緝捕等大事上取得共識,加上無法輕易對希妲犯下的過錯釋懷,而對玫兒亦產生無法自制的偏見與敵意。綽號「麻煩精」的玫兒個性調皮,表面不在乎在其他人的緊繃關係上搧風點火添亂,實際上自小被母親遺棄的內心卻是無比寂寞,渴望著「家人」的感覺……
童話繼承者們腹背受敵,才決定要涉險潛入教廷大本營梵蒂岡,尋找與凱特琳有一段過去的幹部莎拉修女協助翻譯索亞之書內的秘密,卻接連遭受恐怖份子穆薩與要為七角樓之戰中身亡的「血腥瑪麗」復仇的女巫姊妹們襲擊。在部分同伴不幸落入女巫手中後,玫兒等人更被迫進行麻州諾福克監獄劫囚的危險任務以交換人質──囚犯正是凱特琳之母、前一戰的幕後黑手伊莎貝!而根據情報,沉寂多年、傳說中的教廷正規部隊「聖騎士」亦將重新啟動,全面剷除與「上帝之善」所不相容的「原罪」!最糟糕的是,童話傳人發現他們賴以禦敵求生的王牌法器似乎會隨著使用次數的累積而讓他們的原罪本性逐漸加深、劣化人格、失去自我……
面臨隨時全滅的絕命危機,童話家族間卻還是立場壁壘分明、宛如一盤散沙。玫兒更在女巫的塔羅占卜中得知自己的明日是「一片空白,沒有未來」……難道她會是最先戰死的成員?年紀最小、也最不受歡迎的罪人之女該如何在繼承「美人魚匕首」後鍛鍊武藝、增強戰力,甚至成為連結眾人的潤滑劑、團結童話家族的關鍵人物?而在一次次的出生入死中,玫兒也漸漸意識到自己的感情歸屬,決定誠實面對……
作者簡介:海德薇
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在行銷廣告領域打滾十餘年,曾任媒體採購、廣告文案與產品經理人。基於對創意和文學的熱愛,榮獲2014年舉辦的時報小說賞佳作,亦分別於2014、2015及2016年入圍信誼幼兒文學獎文字創作組。
筆名「海德薇」取材自哈利波特的貓頭鷹Hedwig,作者深深著迷於奇幻小說和魔法世界,身體力行研習起水晶能量,並完成超世紀療癒系統(Trans-Era Healing System)修業,取得高階療癒師資格,甚至擁有自己專屬的魔杖。
現在持續天馬行空做白日夢、以及孜孜不倦耕耘文字中。
德薩羅人魚作者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化的神秘面紗 歐洲文學裡的鬼故事】
臺灣歐洲文化論壇4 「歐洲文學裡的鬼故事」2016年5月21日於臺北紅館舉行,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大學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與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聯合主辦。冀望透過多角探討歐洲文化議題,將歐洲文化研究帶出校園,邀請大眾一同豐富臺灣歐語文化的底蘊,同時促進與歐洲駐臺文化單位的合作與交流。
本次論壇主題旨於歐洲文學裡的鬼故事,聚焦於俄國、德國與法國文學中的魔/鬼故事,發掘人們對於超越死亡的可能想像與鬼故事的定位歸類。首先由法國在臺協會學術合作與文化處長博凱(Nicolas Bauquet)致詞揭開序幕,期望日後臺法間交流更加蓬勃,並預祝活動順利成功。此外,臺灣大學張淑英國際長對於參與活動的舊雨新知表示感謝之意,更寄望借由此論壇能更有效推廣第二外語與文化。
本次活動的主持人為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簡潔教授,三位主講人分別為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鄢定嘉副教授、東吳大學德國語文學系謝志偉教授與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吳錫德教授。三位講者透過精彩的演講,帶領觀眾一探俄德法國文學中鬼魅的想像。
鄢定嘉以「主題與變奏——從歐洲人魚傳說到俄國文學中的『盧薩卡』」為題,爬梳「盧薩卡」(rusalka)的源頭與發展歷程。斯拉夫魔鬼系譜相當龐大,民間傳說與文學作品中便可見一斑。當中最為常見的盧薩卡以不同的面貌展現於傳說與作品中,主要可歸納為兩種形象:一為浪漫美麗的金髮女子,源自於西歐水妖傳說與人魚故事;二為斯拉夫文化中既有的女落水鬼或夭折的嬰孩等女鬼形象。民間故事中的盧薩卡形象多變且歡愉迷人,鮮有恐怖色彩,而俄國文學中則以長髮美女形象為主。自十九世紀初俄國浪漫主義文學開始,盧薩卡的形象融合歐洲人魚想像與本土民間傳說,故事情節亦相當多元,包含負心情郎、親情糾葛、人鬼戀情與恐怖驚悚等。在俄羅斯的繪畫與音樂作品也經常出現盧薩卡的形象,顯示在俄羅斯人集體淺意識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透過梳理文學作品中盧薩卡的形象,更能理解斯拉夫文化與歐洲文化的兼容並蓄。
謝志偉則以「理性掛彩・感性掛帥的世界——淺談德語文學裡的『不輸鬼』」為題,生動活潑地介紹鬼魂在德語文化圈的討論與德語文學中的代表意義。鬼魂存於生死之間模糊的界限,在德語文化中,鬼魂因怨/願而歸來。自啓蒙時期開始,理性主義掛帥的德語文化圈中,鬼魂的討論與書寫卻未隨科學除魅而消失殆盡。哲學家如康德、叔本華,乃至於作家如歌德、霍夫曼等人皆曾著文討論鬼魂。大多數人並未否定鬼魂的想像,將之視為疾病投射,抑或自我創造。針對鬼魂蓬勃討論的現象,他指出歐洲進入科學啓蒙時代後,科學將過去自然的神秘與敬畏解魅,致使人們轉向探問死亡與生命的解釋,鬼魂的想像亦活躍發展。此外,他以幽靈船為例,借由該傳說的理性解釋與文學作品中的詮釋想像,說明鬼魂在德語文學中被賦予不同意涵,借題發揮,作為社會批判或道德象徵等功能。
吳錫德的講題為「法國文學裡的鬼靈」,深入淺出地介紹法國鬼故事的發展與特色。由於法國晴朗天氣與「活在當下」的生活哲學等緣故,法國本土鮮少有鬼靈故事,多自國外流入,德國霍夫曼的影響尤為深刻。法國的鬼故事常被歸為「奇幻小說」(roman fantastique),除了表現手法「粗暴」且敘事自成一格外,大量寫實中加入一超自然現象也是此文類之特色。故事中的「鬼靈」並非真正的鬼魂,而是作為隱喻,進行社會批判或表現人類恐懼等。借由不尋常的事件,與現實世界秩序產生斷裂,進而揭露人們的恐懼,凸顯「陌生恐懼」(the uncanny)與非善(le mal)的事物,也常作為規避當局查禁的表現手法。透過雨果的《鐘樓怪人》與勒胡《歌劇魅影》兩例,法國文學的鬼靈並非妖魔鬼怪,實為具「超自然力量」的人類,且多作為娛樂與警世的借喻之用。
座談討論由簡潔主持,講者與觀眾互動熱絡,除了針對講座內容之回應、提問外,也包含文化觀察與在地鬼故事連結。
最後,臺灣歐洲聯盟研究叢書新書《歐洲聯盟文化政策之脈絡與實踐》發表會,由臺灣歐洲聯盟中心陳淳文副主任、臺大出版中心湯世鑄總編輯、專書主編劉以德所長與專書作者之一張淑英教授分享本書編撰的努力與心得。集結全國十二名歐盟與歐洲研究學者共同創作,期盼借由本書能對歐盟文化層面研究有所貢獻。再者,從論壇活動至研究叢書,對於推廣歐洲文化研究能提供不同層次的發展與資源。本論壇共計約兩小時四十五分,共計有超過二百位觀眾參與,集結了跨領域的學術力量,在熱烈的掌聲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陳奕汎 撰)
德薩羅人魚作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禁獵童話III:七法器守護者」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海德薇
內容簡介:
◆入選文化部106年「年度推薦改編劇本書遴選」推薦重點IP!釜山國際電影節詢問度破表、名揚國際!
◆各大書店暢銷榜熱賣!改編計畫熱烈洽詢.當代華人「都會奇幻」代表作品第四集完結篇應各界要求加寫中!
◆「靈療師」海德薇精選十二款「魔藥」調製配方.內頁特典超值收錄!
在女巫鎮塞林的七角樓一役後,內鬥的四位童話傳人暫時放下仇恨共同進退,但卻有人出賣了他們的家族/法器秘密,引起第三世界恐怖份子的眼紅緝捕。「美人魚」後代玫芮迪絲(玫兒),在澳洲黃金海岸無憂無慮生活的原罪「淫慾」希妲之女首當其衝落入敵方精心設計的陷阱,幸好即時被「白雪公主」凱特琳救出,七大家族的當代成員:阿娣麗娜、尼可拉斯、潔絲敏、賽門、李歐、凱特琳、玫兒正式於香港聚首!
然而,由上一代所引發的「獵巫」血案讓眾人彼此心存芥蒂,難以在索亞之書尋找起源真相、對抗緝捕等大事上取得共識,加上無法輕易對希妲犯下的過錯釋懷,而對玫兒亦產生無法自制的偏見與敵意。綽號「麻煩精」的玫兒個性調皮,表面不在乎在其他人的緊繃關係上搧風點火添亂,實際上自小被母親遺棄的內心卻是無比寂寞,渴望著「家人」的感覺……
童話繼承者們腹背受敵,才決定要涉險潛入教廷大本營梵蒂岡,尋找與凱特琳有一段過去的幹部莎拉修女協助翻譯索亞之書內的秘密,卻接連遭受恐怖份子穆薩與要為七角樓之戰中身亡的「血腥瑪麗」復仇的女巫姊妹們襲擊。在部分同伴不幸落入女巫手中後,玫兒等人更被迫進行麻州諾福克監獄劫囚的危險任務以交換人質──囚犯正是凱特琳之母、前一戰的幕後黑手伊莎貝!而根據情報,沉寂多年、傳說中的教廷正規部隊「聖騎士」亦將重新啟動,全面剷除與「上帝之善」所不相容的「原罪」!最糟糕的是,童話傳人發現他們賴以禦敵求生的王牌法器似乎會隨著使用次數的累積而讓他們的原罪本性逐漸加深、劣化人格、失去自我……
面臨隨時全滅的絕命危機,童話家族間卻還是立場壁壘分明、宛如一盤散沙。玫兒更在女巫的塔羅占卜中得知自己的明日是「一片空白,沒有未來」……難道她會是最先戰死的成員?年紀最小、也最不受歡迎的罪人之女該如何在繼承「美人魚匕首」後鍛鍊武藝、增強戰力,甚至成為連結眾人的潤滑劑、團結童話家族的關鍵人物?而在一次次的出生入死中,玫兒也漸漸意識到自己的感情歸屬,決定誠實面對……
作者簡介:海德薇
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在行銷廣告領域打滾十餘年,曾任媒體採購、廣告文案與產品經理人。基於對創意和文學的熱愛,榮獲2014年舉辦的時報小說賞佳作,亦分別於2014、2015及2016年入圍信誼幼兒文學獎文字創作組。
筆名「海德薇」取材自哈利波特的貓頭鷹Hedwig,作者深深著迷於奇幻小說和魔法世界,身體力行研習起水晶能量,並完成超世紀療癒系統(Trans-Era Healing System)修業,取得高階療癒師資格,甚至擁有自己專屬的魔杖。
現在持續天馬行空做白日夢、以及孜孜不倦耕耘文字中。
德薩羅人魚作者 在 「原耽存檔」No 42. 德薩羅人魚By 深海先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文帶有濃烈的恐怖色彩,對海洋未知的探索,主角德薩羅對研究人魚的執念,引發一系列的故事。描寫的埸面有不少血腥,加上含有核原料和生物武器的元素,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