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週報🔥20210808🔥
消防防疫再助功 黃明太議員協同麥克風少年蘇友謙 捐贈快篩試劑回饋鄉里 https://www.allnews.tw/news/22921
📍【路竹區】
🔺路竹區甲南里大智路與金平路兩旁樹枝過長抵觸到高壓電線會勘。
👉結論:
(1)台灣電力公司己將抵觸高壓電線的樹枝修剪完畢。
(2)後續沒有抵觸高壓電線的樹枝由養工處錄案辦理定期修剪。
🔺路竹區社東里510巷7號前反射鏡已經損壞掉落。
👉結論:已報交通局前往修復。
🔺路竹區文北里文化路193號與178巷增設路燈會勘。
👉結論:文北336燈桿由養工處再附掛一支路燈照明178巷口。
🔺路竹區新園里環球路與新生路路口,增設環球路左轉新生路專用綠燈。
👉結論:交通局儘速於案地增設左轉專用號誌
🔺路竹區社西里信義路293巷往大仁路兩邊雜草已經妨礙行車安全。
👉結論:已報相關單位進行修剪。
🔺路竹區下坑里福善段1216地號鄰邊排水溝與護欄會勘。
👉結論:全長約250米請里長協助取得土地使用同意書,再由水利局視經費編制辦理。
🔺路竹區鴨寮里復興路路樹阻礙行車視線。
👉結論:已報養工處進行修剪。
🔺路竹區金平路與一甲路路口上班上學時段車流量大不易左轉,於金平路左轉一甲國中方向增設一處待轉區,此路口可直接左轉或選擇二段左轉。
🔺路竹區甲南里大仁路584之18號前巷道每逢下雨就淹水,造成農損嚴重,民眾出入也非常危險,路面側溝工程已進行施工。
🔺路竹區竹南里福德街18及28號前增畫設黃網線會勘。
👉結論:福德街30巷與建國路66巷口可增畫黃網線、調整福德街30巷口處反射鏡
🔺路竹區社東里下社埤內污泥與雜草茂盛清楚會勘。
👉結論:分成兩段式清除下社埤內污泥與雜草,預計經費總共2仟萬,二至三年內完成。
🔺路竹區延平路第二停車場內樹木過高希望改善會勘。
👉結論:
(1)停車場內有七棵樹木過高且靠近民宅,颱風來時易產生斷枝砸落之危险,請交通局在9月底前將停車場內七棵樹木移植。
(2)文化路116號前的樹木上面有高壓電線,已請台灣電力公司修剪後才由交通局處理。
🔺路竹區社南里大同路513巷道交通改善會勘。
👉結論:
(1)巷道內固定無法移動之障礙物由養工處前往處理。
(2)巷道內非固定之障礙物由警察局與清潔隊處理。
✨接獲民眾通報於路竹區環球路與大智路交岔口,內側車道路面坑洞。 已緊急報請相關單位前往修復。(已搶修完畢)✅
✨接獲民眾通報於路竹區竹滬橋邊連日豪大雨,邊坡疑有坍塌情況⛔️
👉已緊急請派出所前往拉封鎖線,並通報相關單位修復。
📍【阿蓮區】
🔺阿蓮區中路大排,排水阻塞問題改善會勘
👉結論:阿蓮區中路排水為市管區排由水利局納入年度計畫辦理清淤,預計八月初進場。
🔺阿蓮區中路里中路段222711地號旁邊水溝護岸會勘。
👉結論:土溝現況長約4OO公尺,由水利局計畫改善倘若經費不足請邱議瑩立委幫忙向中央爭取補助。
📍【田寮區】
🔺田寮區七星里坔溪道路損害乙案。
👉經七星里呂革明里長向議員提出申請,在議員極力向市府養工處爭取下,220米的道路修復封層案己如期完工。
🔺田寮區崗山頭教會往崇德橋三叉路口,邊坡土堆滑落道路,影響用人之安全。
👉8/2已通知區公所及養工處前往搶修。
📍【茄萣區】
🔺茄萣區正順北路雨後出現嚴重破損
👉結論:
1.已先將破損周邊碎石清掃並設立三角錐警示。
2.已報養工處盡快進行修補。
地方要進步需要您一同來關心,歡迎加入社團一起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tai520/
議會質詢影音頻道
https://youtube.com/c/高雄市議員黃明太
路竹/湖內服務處
地址:路竹區中山路805號
電話:07-6968128
法律諮詢時間 每週六下午2點到5點
google map 導航聯結:
https://goo.gl/maps/RPaSwotHRsF8B3v7A
阿蓮/田寮服務處
地址:阿蓮區忠孝路269-6號
電話:07-6317566
法律諮詢時間 每週一下午5點到7點
google map 導航聯結:
https://goo.gl/maps/wWAifzYRM96ZjZ8KA
茄萣服務處
地址:茄萣區仁愛路二段151號
電話:07-6902679
google map 導航聯結:
https://goo.gl/maps/4L23bf7ZrThzxWV8A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德 生 教會 週報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事奉中的「完美」與「誠意」》
圖/文:蔡頌輝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67期,2021年1-3月: https://gointl.org/magazine-67.php#imission)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看到好多教會都用Zoom,唱詩的時候就從YouTube挑幾首詩歌,大家跟著唱,簡單得多,不如我們也這樣做。」
歐洲疫情惡化,宣教工場忽然宣布封城,團契同工們在會議中討論接下來線上主日崇拜的安排時,有同工提出上述建議。無疑,他的建議是最簡單、最及時、效果又不錯的方法。從YouTube上所選的敬拜詩歌都是專業的團隊製作的,無論唱功、演奏、錄音、帶領的技巧都比我們自己的弟兄姐妹親自做來得好。不單如此,這樣做還省了我們很多練習、錄製和剪輯的時間。這個講求「方便」的建議若可被採納,那其實講道環節也可以直接在網上找個適合的講道視頻來取代本堂牧者的講道。通常我們請外來的講員還要給講員費,現在不單這個可以省了,而且還能「請」到平時很難請到的「大講員」,他們隨便一篇講道都比很多本堂牧者精彩,那些原本花在預備講道的寶貴時間,還可以用來做更多的個別關懷、推展其它事工,或處理其它平時沒有時間處理的事務。何樂不為?再說反正無論是自己人或別人帶敬拜或講道,參加者都是一樣看屏幕,不是嗎?
不過,這個聽起來非常聰明的建議最後還是被作為牧者的我否決了。我堅持要有自己的敬拜團在鏡頭前帶領敬拜,然後透過預錄或直播的方式帶領參與線上聚會的弟兄姐妹一起敬拜。為什麼?答案很簡單,神子民事奉神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我們是看中哪種方法又容易、又好、又省事?還是我們看重那事奉是不是我們自己獻的?
不久前同一個老朋友聊起現在這種許多教會常用的敬拜模式時,他說:「這種能叫帶敬拜嗎?不就是播歌嗎?」我從社交網站上看到,有教會已經把原本帶敬拜的事奉,在線上聚會中改成了「選歌員」。
在繼續討論下去之前需先聲明,我能體恤許多小地方的資源有限。筆者所在的德國,就有許多較小的城鎮,那裡沒有華人牧者、信徒中也沒有音樂人才和設備,連聚會的地方也很受限(在學生宿舍或公寓裡),只有幾個基督徒在勉強維繫著團契生活,有些則透過國外的牧者定時給他們連線查經和禱告。在這些種種條件的限制下,他們使用YouTube播放詩歌作為敬拜,或從網路上播放講道視頻,我完全可以接受。我真心認為科技的發明大大彌補了網路之前的許多牧養上的缺口。然而,那些可以自己做得到的,我認為必須自己做。
科技的發明雖然提供了很多方便,可是人一但不警醒,就很容易濫用,而且扭曲了我們該有的心態。筆者還在宣教神學院教學的時候,就常發現學生大量拷貝網路上的資料當作作業交上來。還有一次,我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感覺到其中一段文字非常熟悉,於是把文字貼在谷歌上搜尋,結果發現那是我本人在網路發表的文章。學生竟然把老師所寫的東西當作是自己寫的交上來給老師!
尋求「既好又方便」與要求「自身所獻」是兩種不同的事奉心態,兩者的根源在於對完美和誠意的考量。
一、所獻的必須「完美」
無可否認,使用現成的作品比較「完美」,而好的品質的確是事奉者對事奉該有的基本要求。這讓我們直接聯想到舊約聖經中對完美祭物的要求。利未記論到祭祀條例時提到獻祭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祭物必須是沒有殘疾的(利一3,10,三1,6等)。這要求背後最的神學含義,就是反映出對神完美屬性的尊崇,正如一般被視為概述主題的經文所述:「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十一45)當亞倫的兩個兒子拿答和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向神獻上凡火的時候,神就降火把他們燒滅(利十1~2)。在第二聖殿時期,神透過先知瑪拉基責備當時的祭司,因為他們將瞎眼、瘸腿的、有病的、搶來的獻上為祭。(瑪一8,13)神對此深感恨惡,巴不得有人把殿門關上,不讓他們來獻祭(瑪一10),而且還說要把他們與祭牲的糞一同除掉(瑪二3)。
值得注意的是,聖經所要求的這些祭物都必須是獻祭者從他自己的所有中獻出來的,聖經從來就沒有允許獻祭者以別人的完美祭物取代(注意瑪拉基書對祭司的譴責中也提到了「搶來的」,參一13)。這可以從律法給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的要求差別看出來,有人獻牛、獻羊,較窮的人也可以獻斑鳩或雛鴿(參利一14)。換言之,神所要求「最好的」,是獻祭者的能力和所擁有的一切中的最好,而不是和別人比較之下的最好。這一點提醒事奉神的人,在考慮獻得好不好之前,必須先確保那是自己親手獻的。
二、所獻的必須有誠意
獻上一個「完美」的祭,和一個自身所獻的「最好」的祭之間的差別在於誠意。
想像你是一個很會做飯的人,有一天你要請人吃飯,你會不會去超市裡買一些冷藏的現成食品,放進微波爐裡熱一下然後請大家吃呢?除非是非常緊急的情況,大家要趕著吃,或一些重要的材料不足,不然的話,你豈不會盡自己的能力獻出最好的手藝?更何況事奉是做神國的工、敬拜是獻給神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堅持每週在自己目前的團契講道。在我到這裡服事之前,團契沒有牧者,弟兄姐妹就從YouTube選視頻來觀看。2017年我來了之後,除非有特約講員(但因為德國很缺華人牧者,所以很少有機會請外來講員),否則我每週都講道,連出差到其它城市或國外,我也提前把講道錄好發給同工屆時播放。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自認講道比別人好,而是我要求自己每次的事奉都必須「現做的」、新鮮的。疫情下,在線上請講員也比較方便,儘管效果差不多(大家都是對著電視或電腦看視頻),但我還是要求講員必須是現做的。
三、在不完美中求完美
討論至今,相信我們都可清除看出「完美」和「誠意」之間的輕重。如果可以做到既完美又有誠意最好,但那境界既然不容易達到,「誠意」務必是優先考量。不單如此,一個有誠意的事奉,必然會越來越完美。
以我們在疫情下的經驗為例,當德國開始宣布禁足令之後,我和資訊部同工便開始研究線上聚會的進行方式和技術問題。開始的第一週,我們在家裡作直播,但因為網路信號不佳,結果只能傳送歌詞和講道PPT畫面,現場錄像的畫面不動。後來我們商討後決定改用預錄,但是花了很長時間做後製,而且也出現許多狀況和錯誤。我們繼續改進,等到最基本的條件(字幕、聲音、畫面清楚傳達)達到之後,我們開始追求更美、更好的果效和更快速的製作方式。直到最近我們還在改進現場收音問題,尤其是多種不同的樂器同時配搭時,起初產生許多噪音和回音,於是我們為此而添購了新的器材,效果已大幅度提升。可見,當我們堅持「自身所獻」的時候,我們所獻的品質就越來越完美。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採取「方便」而「完美」的方式,我們永遠沒有學到這些技巧,也無法在這個事奉上長進。
筆者認識很多宣教士都是完美主義者,連我自己也是。一般而言,完美主義者給自己和別人增添很多壓力,而且可能帶來事奉團隊上的衝突,尤其在教會的事奉上,由於大家都不是受薪的,有時候還會有人因此而退縮,這些都是筆者親身經歷過的。事奉久了,這種心態也跟著有所調整。至今我仍然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對於自己的手做出來的東西都有一定要求,不僅僅是在美術上、音樂上、講道上、教學上、講義上,或者甚至只是週報上的排版和標點符號。以前,我會把對自己的要求也加諸在其他同工身上,但如今我已改變,學習從中去欣賞「不完美中的完美」。儘管成品不一定能達到專業的水平,但看見弟兄姐妹背後的心思、努力、代價、配搭,齊心把一件事做好,那些要比成品的完美更美!反之,如果一直使用既方便又完美的方式,會不會導致弟兄姐妹變得更加懶惰而不求長進呢?
願神常常提醒我們,也願每一個服事神的人常保持清醒的思考,知道到底在神眼中何為美。對我而言,我寧願獻一個跟別人相比之下不太「完美」的祭,也不要獻方便的祭。
德 生 教會 週報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幌子
也許你不會懂當你說勞基法修正以後我的天空心心都涼了〉◎ikilyk (洪丹)
#三小豬
用稻草蓋房子
颱風來
吹散了
用木頭蓋房子
被定為古蹟
自焚了
用磚頭蓋房子
縣長來
拆掉了
現在的我
跟大野狼住在一起
牠不願吃掉我
牠說房貸
還有很多
一起付
比較沒那麼久
社會更和諧了
我現在相信
從此以後
幸福快樂的生活
#重聽女神
樵夫告訴女神
我掉的是鐵斧頭
女神說
你如此老實我必須
獎賞你一些
加班時數
我掉的是鐵斧頭呀
女神緩緩沈入湖底:
「聽見了,勞工的聲音,我都聽見了」
#虎姑婆
好深好深的夜裡
乖乖的孩子睡著了
他們的父母
並不
虎姑婆來了
一口吃掉加班的父母
然後感性地說:勞工
是我心底最軟的一塊
肉
#作功德人
女媧補完天
八小時後輪大夜班
照著自己的形象
捏出許多泥人
都是女生
沒有男生
無法繁衍
行政院長聽見
人民叫苦連天
它勇敢地建議女媧:為了更美好的未來請妳
作公的人
#小美人魚
用聲音交換了雙腿
希望王子可以
回頭看我
取走我聲音的巫婆
說什麼也不願意替我
說
我只好在皇宮外徘徊
不斷播放錄音帶
巫婆忽地出現
罵我太不認真
當年她是怎樣走上街頭
叫賣
摻了毒的蘋果
說完她跨上掃帚
帥氣地
飛走
#小木偶皮諾喬
試問以下何者會莫名其妙變長?
1. 小矮人
2. 鼻子
3. 看色情影片
4. 工時
(複選題,除工時不倒扣以外,其餘答錯倒扣)
(原詩出自:https://www.ptt.cc/bbs/poem/M.1512725636.A.9EC.html )
--
小編鋼筆人賞析
〈當你說勞基法修正以後我的天空心心都涼了〉是PTT詩版唯一一篇「爆文」(指文章超過一百推的文章),這一篇2017年發的詩一開始會被推爆,是因為有人發現長老教會古亭教會週報上刊出了此詩,發到八卦版後,詩中直接辛辣的嘲諷使八卦版鄉民讚不絕口,於是他們來到PTT詩版推文「朝聖」,造就此詩唯一「爆文」的現象。
洪丹自出道以來一直以各種奇妙的諧音梗及嘲諷、爆笑詩作聞名。此詩作為洪丹代表作之一,之後改名為〈勞工童話〉。雖然此詩手法簡單,不過小編在此認為此詩仍有些值得注意之處,也就是透過解構童話,來諷刺執政者對勞工處境的話術。
雖然這種解構嘲諷的手法一直都有人在創作,不過本文認為近年來此類詩作的書寫,其源頭或許可追溯至《衛生紙+》。《衛生紙+》自2008年出刊後至2016年停刊為止,可以說是這幾年間影響力最大的詩刊之一。詩人鴻鴻透過此詩刊,希望能使詩參與社會。不過,相對於以前《笠》詩刊的鄉土路線,《衛生紙+》雖然仍抱持現實主義的精神,在手法上更傾向精簡的口語與後現代的解構技法,而鴻鴻所欲解構的,正是從黨國至之後執政者構築理想社會的口號。那些口號迴避、甚至違背實際現場的悲慘。
洪丹此詩作也隱隱呼應著鴻鴻與《衛生紙+》的理念,我們可以看見,詩中的童話指向的不僅是兒童時期想像的純真,也象徵著執政者描繪的願景,然而透過對這些童話的嘲諷、解構,這些詩作不僅好笑,也直接戳破執政者在勞工權益上的說一套做一套。或許正因為符合鴻鴻的美學與主題,所以此詩不僅收錄在其詩集《一點一點流光》,也收錄在出版《衛生紙+》的黑眼睛文化所出版的《我現在沒有時間了:反勞基法修惡詩選》。
此詩透過有趣與嘲諷的手法拓展了接觸此議題的讀者,也保留了當時反勞基法修法的觀點。當然,時至今日,重觀「勞基法」當時的修法,或許會有另外的想法。不過,此詩呈現當時許多知識份子與鄉民的想法,以此角度重觀,仍有其時代意義。
--
美術編輯: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超人氣aPTT詩選↗㊣☆ #洪丹 #勞基法 #ikilyk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2/2020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