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阿姨、叔叔您們好,我的胎名叫做龍之介,
是這個粉絲團的新成員,今後請多多指教!🙇🙇🙇
我阿母NANA還沒想好要怎樣教育小孩,
但她想當個自由自在的媽媽❤
================切換身分================
然後,我寫了非常~~~長(真的很長!!!)一篇文章記錄了這一路以來的過程,
特別想獻給「不想生」以及「還沒生」的未婚、已婚朋友,當然已經為人母的朋友也很歡迎,希望我的故事能帶給大家一點啟示。
↓↓↓
☆新成員★懷孕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雖然有些人很容易就懷上了......
https://jpolkrjb.exblog.jp/32253655/
================AND================
Sorry今天資訊量有點多,
因為簽證關係,過幾天我必須快閃前往韓國一趟,
七、八兩個月對我們來說是個事情非常多、很忙碌的兩個月,
這次因為有金孫在身,被當成最高保育類動物,所以全程有護花使者——翁罵&阿爸照護,
也就是說我要跟公婆一起隔離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在這段期間還是會更新我的第二次韓國隔離生活(這次真的是翁罵隔離餐了吧🍲🥚🍑🥘🍯)
大家也可以趁我不在的期間慢慢看上面網址這篇落落~~長的文章補進度。
接下來的生活會有很大的改變(吧?),未來再慢慢跟大家分享:)
#終於能跟大家分享惹
#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伏波山進入公園,黃琉璃瓦蓋的仿古牌坊建築上方的正中位置,有楚圖南先生手書“伏波晚掉”的匾額,令人頓生詩情畫意。院內種植花木,曲折有致,步移景換,妙趣橫生。廊前置亭,亭內存放著一口“千人鍋”,直徑1米,高約1米,重約1噸,它與還珠洞入口處左側的古鐘同為定粵寺的法器。古鐵鐘高2.5米,徑1.7米,重25...
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下 在 市政老師傅 陳萬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平鎮國民運動中心開幕 完成鄉親交付任務】
等了八年,終於,大家期盼的平鎮國民運動中心終於在3/28開幕試營運了,這個在我平鎮市長任內大力推動,在呂玉玲第一屆立委任內,就費心向教育部爭取經費,將當時平鎮市最適合的一塊公有地保留,留給21萬的平鎮市民作為運動休閒之用。歷經了四次選址、五次會勘,期間也協助向教育部體育署、當時桃園縣政府送了無數次的申請文件,終於在103年平鎮國民運動中心終於審查通過,成功向教育部體育署爭取2億元,桃園縣政府2億元,共4億元的工程經費興建,3月28號的正式開幕,我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下了,總算完成鄉親交付的任務。不過大家還得繼續努力,還有更多鄉親的囑託要完成!
#好立委繼續拚
#平鎮國民運動中心開幕試營運
#歷經四次選址五次會勘
#爭取教育部2億桃園縣政府2億經費
#看得到做得到我服務你最周到
⭐【看本篇FB原文】
→https://reurl.cc/OrZ8r
⭐聽見她的聲音【Youtube訂閱】
→https://reurl.cc/51NWM
⭐傾聽你的聲音【LINE】
→http://line.me/R/ti/p/%40kkf9227x
=========
也歡迎加入我的Line生活圈~
#陳萬得Line生活圈 🙇| https://ppt.cc/fmwE6x
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下 在 市政老師傅 陳萬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平鎮國民運動中心開幕 完成鄉親交付任務】
等了八年,終於,大家期盼的平鎮國民運動中心終於在3/28開幕試營運了,這個在我平鎮市長任內大力推動,在呂玉玲第一屆立委任內,就費心向教育部爭取經費,將當時平鎮市最適合的一塊公有地保留,留給21萬的平鎮市民作為運動休閒之用。歷經了四次選址、五次會勘,期間也協助向教育部體育署、當時桃園縣政府送了無數次的申請文件,終於在103年平鎮國民運動中心終於審查通過,成功向教育部體育署爭取2億元,桃園縣政府2億元,共4億元的工程經費興建,3月28號的正式開幕,我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下了,總算完成鄉親交付的任務。不過大家還得繼續努力,還有更多鄉親的囑託要完成!
#好立委繼續拚...
See More
心中的一塊大石頭落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伏波山進入公園,黃琉璃瓦蓋的仿古牌坊建築上方的正中位置,有楚圖南先生手書“伏波晚掉”的匾額,令人頓生詩情畫意。院內種植花木,曲折有致,步移景換,妙趣橫生。廊前置亭,亭內存放著一口“千人鍋”,直徑1米,高約1米,重約1噸,它與還珠洞入口處左側的古鐘同為定粵寺的法器。古鐵鐘高2.5米,徑1.7米,重2524公斤,鑄造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為悼其父所鑄。定粵寺建於1651年,用於宣揚明朝叛將孔有德協助清朝平定兩廣的功勞。還珠洞不是位於伏波山的山腹,古時只有臨江三面有洞口,要坐船才能進入,後來人們在西面和南面開了兩個洞口,這才可以從陸地步行入洞。洞內高4米~6米,寬 6米~8米,總長120余米,面積600餘平方米。該洞名為“還珠”源於幾個傳說,說法不一,其中一個是講述當年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南征交趾國得勝班師回朝,用船運載買來的薏苡回中原作為藥用,有人誣告他運的是從合浦搜刮來的珍珠,於是他就當眾把薏苡倒入了伏波潭裏,以表明自己的心跡,讓這些所謂的“珍珠”流還合浦。還珠洞分上下兩洞,“如層城夏道”,佇立臨江的東口,可望遠近的青山、江中的瀛洲、蒼翠的樹林,深不見底的碧波幽潭。唐代的佛教徒們在洞中塑了不少佛像,一般能辨認成形的有239奠,加上斧鑿痕跡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尊之多,成為唐代崇尚佛法,佛教盛極一時的標誌。還珠洞中的鎮洞之寶當屬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刻於石壁上的自畫像,像高1.2米,其身著古衣冠,定抱大袖,右手伸二指,若有所指,邁開右腳,作行走之勢,神態自若,風度瀟灑。像的上方有宋高宗的御筆像贊:“襄陽米芾,得名能書,六朝翰墨,漁獵無餘,骨與氣勁,妙逐神俱,風姿奕然,縱覽起予。”米芾的墨寶流傳後世的不多,因此這幅自畫像顯得彌足珍貴。試劍石位於洞中臨江的東口,“懸空而下,狀若浮柱,去地一線不合”。傳說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與作亂犯境者在還珠洞中談判,談至僵局,馬將軍拔劍而起,劍光一閃,竟將巨大的石柱貼地削去寸余,對方為之色變,立刻答應退兵。“退多遠?”“退一箭之地!”馬援轎釘截鐵地回答。對方自以為得計,二話沒說便表示同意,並親筆在箭杆上寫下“箭落為界”的字樣,伏波將軍登上伏波山,只見他弓如滿月,箭似流星,一箭射穿了三座山,直飛到作亂犯境者出發的地界才落下,對方見將軍如此神勇,只好悻悻地退回了他們的老巢。曾有讖云:“岩石連,出狀元”說的是只要這塊石頭每與地面相接觸一次,桂林就會出一名狀元。“狀元石”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