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缽音療服務說明更新公告
#價格與服務內容不變只是將音療做更深入的說明
#畢竟是當年寫的年代久遠
【服務說明】
前置約3-5分鐘的說明頌缽內容,也是個案可以提供希望加強的面向的討論時間。
音療過程中可能呈現盤坐於地的頭部音療部分;正躺於按摩床的正面音療;趴姿於按摩床的背後音療。
整個過程頌缽會經過身體各處,可能同時有單或多顆頌缽停留於身體上使用,在音療師的專業聽音判斷下,會為您挑選最適合不同部位的頌缽來加強&依照聽音與專業判斷做停留或手法上的調整。
【頌缽音療原理】
頌缽是一種不帶任何宗教意識的音樂療癒法(雖然外形有點像佛教法器,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頌缽音頻 協助回穩腦波、協調神經系統
頌缽能夠產生的振動頻率廣域且十分豐富,其中包含超聲波的部分。
頌缽的頌缽的超聲波震動經美國研究證實得以協助回穩腦波,有效降低電磁波或自我情緒對腦波造成的干擾,也因此大部分的個案在頌缽剛開始沒多久就會進入睡眠狀態(其實現在的生活模式讓身體處於長期疲憊狀態,又因電磁波干擾關係,造成較難進入深層睡眠。)
頌缽的頻率非常適合協助調節身經系統穩定,交感副交感神經的不平衡狀態、緊繃跟焦慮的情緒造成身體肌肉在放鬆時仍不自覺緊繃等,都得以在頌缽音療結束後獲得明顯改善。
.心靈療癒之聲 協助情緒修復讓心休息
頌缽的音頻對人體來說是很舒緩放鬆的音頻,當頌缽放在身體上敲擊的同時,聲波在體內來回震盪產生共鳴,在這個時刻我們得以被療癒之聲包圍,彷彿全世界只剩缽聲與自己,在音療當下找回久違的寧靜與跟自己內在完整獨處的時光。
有一位客人曾經推薦朋友來體驗頌缽時說過「頌缽音療很像你去跟心理醫師聊天痛哭後的那種釋然感,但又沒有哭」(感謝客人推間朋友前來還分享給我們 合十)
.頌缽震動 改善循環、溫和按摩內臟
頌缽的振動頻率範圍廣泛搭配上人體70%含水量的關係,頌缽與人體的共鳴度極高,因此音波的震動可以很溫和的深入臟腑、淋巴腺、女性乳腺、組織間液、關節軟骨區等等。
在水分快速的共振之下許多深層的、平時黏附在血管壁或內臟深處的不利代謝物質得以在這個機會搭著循環加強之機被順利排出,我們有課堂上的學員在先修班三日課程的第三日,分享敲缽練習後痛風的關節處疼痛明顯減緩許多。
.搭配筋膜肌肉紋理結構調整
在Oly自己有很嚴重的薦骨、髖關節受傷至今十多年,因為從小到大多次摔傷加上尋錯醫的慘烈醫療過程,導致髖骨的傷越來越言中幾乎可以說是很想放棄的狀況。進入身心靈後不斷致力於尋找解救自己坐痛站痛躺著也痛的臀部與右腳,他已多年無法快走超過十分鐘會極度脹痛,且拉扯到腹部筋膜導致排便不順跟經期時會有嚴重腹絞痛的情況。
在三年在Oly終於在中醫師的學生口中得知了一位傷科老師,在學習過後深感佩服老師的手法與療癒心法,又加上頌缽細微且快速的震動非常適合處理筋膜肌肉沾黏或張力不均現象,因此研究多時後將其內容整合成頌缽手法,得以在筋膜錯位、張力不均、肌肉束沾黏或錯位狀態加強手法處理。(小觀念建議:骨頭錯位大部分是骨頭周圍筋膜與肌肉張力不均造成扯力使其產生位移,故建議將肌肉筋膜互相調整至正確軌道上並解除沾黏現象即可使骨頭不會慣性移位。)
(Oly自己無法幫自己調整,已長期找老師與師兄學長調整筋膜狀態兩年,雖因實在太嚴重尚無痊癒但現已恢復大半。)
.總結
對於已成形的病痛(身病或心病),缽會將它舒緩,對於未成形的病痛,缽會協助身體排出壓力與負能量。
大部分的人在頌缽過程會睡著,您也可能在過程中貨回去後會有痠痛、麻、頭痛頭暈、皮膚特定部位起疹子等狀況出現。
通常這些是壓力釋放的現象,休息一兩天即會改善,而這同時也是身體提醒您某些生命課題需要被照顧,希望您能重視並感謝一切的身心症狀!
頌缽不止可以幫助身體,對心靈上的傷痛也是助益良多,敲頌的過程也可能帶來一些深埋已久的回憶,所以若想流淚,您不需感到害羞,也可放鬆心情與我聊天。
若身上有裝置生命維持裝置的(例如心律調節器)就不適合做音療,請尋求其他幫助您的方式。
目前不接受未成年(需監護人代為報名)或孕婦的個案預約哦!
【頌缽音療師】Olivia Oly
【費用】
100分鐘療程 3188/次,9000/3次(音療時間約為90分鐘)
160分鐘療程 4000/次,11000/3次(音療時間約為150分鐘)
【個案自備】
請務必請務必穿著寬鬆舒適且無硬物等衣物前來(鈕扣、拉鍊、鉚釘皆請避開,飾品請提前取下)
女性生理期請女性生理期請攜帶頁用夜用衛生棉更換
可於現場更衣間/洗手間更換衣物(女性可穿著無鋼圈貨於療癒前更換掉)
務必前後皆多喝水,頌缽完後身心皆會放鬆,腦波被調整放鬆後可能會有嗜睡情況(或覺得ㄎㄧㄤㄎㄧㄤ的XDD)
頌缽音療能量會在結束後1-2周持續深入調整,請保持正常作息並多補充水分電解質。
在此提醒,療癒到身體較為不通或有需要支持的地方時,在排出負能量的過程可能會醒來或會有前述排毒反應屬正常現象。
心理位移原理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量化「跑步經濟性」的另一條進路】
運動科學家在量化跑步經濟性時,使用的攝氧量和速度之間的關係,簡單來說:誰能用最少氧氣能跑出相同的速度,就代表誰跑得最有效率。也就是「單位時間內所用的能量」愈少,經濟性愈高。
兩星期前在香港參加研討會,主講者之一是來自瑞典的Dr. Fredrik,他設計出了一套能夠方便「量化跑步經濟性」的軟體「MotionMetrix」,硬體用的是XBOX 360的kinect來搜集數據。他運用他的物理知識來計算跑步經濟性(他是物理學博士),而且他的方法只需要40秒,相較於費時費事且硬體需求大的攝氧量測試,這種方法的確方便多了。
背後的物理原理他有公開講授,也有展示在每一份報告裡,這邊也分享出來(見附圖)。
先簡單定義一下圖中的名詞:
* 跑步經濟性 Running Economy,簡稱RE
* 總作功 Total Work,簡稱Wtot
* 彈力交換 Elastic Exchange,簡稱EE,或ε
RE = Wtot × (1 - EE)
力學能量的「總作功」(Wtot)是從三個面向來計算,分別是:
* 垂直振幅所作的功
* 肢體擺動時所作的功
* 水平位移所作的功
每次測驗只需40秒,我用4:17/km的配速跑了40秒後,系統算出我的EE是25.4% (他說袋鼠可達90%)。我每分鐘每公斤體重所使用的能量是:2.73 Jouels/kg/m。在同樣的配速下這個數值愈低愈好,報告的分類中只要低於2.7就進入菁英等級。
Dr. Fredrik另闢蹊徑,從力學能量 (Mechanical Energy)的觀點來量化跑步經濟性,非常有意思。在角度、力量和力矩的計算的準確度應該已達到某種程度的精確性,但在計算「免費外力」上的精度尚有待商確(因為沒有考慮到「重力力矩」和「落下角度」,我也找機會跟他提了),不過,我覺得方向是對的,對我很有啟發……當時聽到演講時心理驚嘆:「原來也可以這樣來運用!」
完成兩天的研討會和工作坊後,主辦人Chris和Oscar請我們在大排檔吃飯,Dr. Fredrik直說這是他這次來香港最棒的一餐。我和Dr. Fredrik也直接在街邊討論起力學和能量,我提出了一個分析的觀點,希望他能考慮到重力力矩的作用,他說他從來沒想過,會回去好好想想。我們也問他EE是怎麼直接透過動態的視覺分析算出來的,他委宛地說這是機密。但我真的好想知道XD!!這幾天只要有空就一直在想幾種EE演算法的可能……。
他在演講中的一句結論,我印象特別深刻:「只有角度而沒有力量向量的分析是意義不大的。」因為力矩需要有「力量」和「力臂」,只有角度是無法計算壓力的。這套系統被Chris與Oscar用在物理治療工作的診斷與預防傷害上,他們會去觀測各個關節。
要量測角度,才能確認「力臂長度」,有時雖然受力很小,但角度很大,(力矩大)會帶來較大的桿杆壓力;有時雖然角度很小,但受力很大。哪一種情況受傷風險高並不一定,要透過「力×力臂」來量化之後才能知道。他這套系統最厲害的地方在於,直接透過視覺影象分析就能計算各「支點」所受的「力量大小」,進而計算力矩,這也是Dr. Fredrik比較自豪的地方。
Dr. Fredrik從2012年開始研發……他說了這段辭職在家靠老婆養,創業到2014年賣出第一套之後才算確認這個工具被市場接受,目前持續優化、也持續賣到世界各地,年底將有第二代全新的產品上市。真的很佩服他,跨領域結合他的物理專業和對跑步的熱愛,為量化跑步經濟性與受傷風險這個問題提出了解法、製造成產品,又找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
當場看到資深的物理治療師Chris透過40秒分析出來的跑步或步態分析數據就能找出問題。Chris說這套系統很強大,應用空間很廣。
這是他們系統的官方網址,有興趣的可以進一步了解:https://www.motionmetrix.se
目前這套系統已在香港、上海、北京和世界上其他七個國家採用,包括菁英運動領域(聽Dr. Fredrik說北京清華大學相關科系也跟他採購了一套,看來數據上的精確度已被各領域肯定)。
心理位移原理 在 象徵與心靈-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沙遊與沙盤治療入門學習 ... 的推薦與評價
2.沙遊治療的發展與原理 3.榮格心理學簡介 4.從表達性藝術治療連續體理解沙遊/盤 5.投射性敘說沙盤治療 6.心理位移與沙盤治療 7.隱喻、外化與沙盤治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