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追著專業跑的進修人生】
'
次專科的問題,在多年後的今天又再來一次。跟生存相關的議題總是能激起共鳴,但我想先就心理師專業分化的這部份來做分享和討論。
'
#心理諮商相關研究所學生建議閱讀
#心理師專業分化
'
1. 專業分化的第一個關鍵:全職實習
心理師的服務範圍廣大,我會建議從大學開始,就需要多方的探索與了解,這有點像在做生涯規劃,你喜歡與哪個族群工作、認同哪個學派的人性觀,都是以你對自己有多少認識、對所學有多少了解為前提,大學、碩一、碩二在這部份下多大的功夫,碩二下選擇全職實習時就會對自己有多大的幫助,諮商心理師可以選擇的全職實習單位很多樣化,從社區機構、學校、診所、醫院都有,而專業分化的第一個關鍵期,就是全職實習,你在怎樣的場域,根據這個場域就會學到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是一定的,心理師碩三全職一整年會是將來就業的前哨站,包括專業人脈的部份也是在這個階段初步建立的。也有人生涯上已經底定,透過全職實習看看不一樣的場域工作,例如專輔教師選擇醫院或社區機構而非學校作為實習單位。
'
2. 專業分化的第二個關鍵:新手心理師的求職
就我對目前求職市場的了解,許多單位主管都會希望求職者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例如大專院校學生諮商中心主管會期待求職者會有大專院校的工作經驗。當主管們這樣的篩選,表示有相關經驗的人錄取率會相對地高。這等於是就業市場已經幫心理師做了專業分化了 ( 雖然不一定全部主管都會看是否有相關工作經驗 ) 。新手心理師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會慢慢地歸納出自己適合哪個區塊,從過去的經驗中自己喜歡和哪個族群工作,自己願意花時間、精神、甚至是金錢,來鑽研哪個心理相關專業領域。
'
3. 心理師的生涯發展
我會認為心理師的專業發展是從學生時期,持續不斷累積的事情,它不會是你考上證照或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就停止發展的,工作經驗與能力會積累,並透過個人反思、同儕支持、專業精進成為困難被取代的、獨特的心理專業能力。
'
不過談到這裡好像我又離題了,我的題目是「心理師,追著專業跑的進修人生」怎麼會花這麼多篇幅來講專業分化?這自然是回應諮商心理全聯會所提出的次專科。當我們深究心理師的專業分化、專業發展,會發現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而現在有人打算用"入法"的方式成立心理師的次專科,甚至看到高層認為這是社會責任問題,讓我極為訝異。
'
我過去花了好多篇文章來談心理師的社會處境、就業環境、實習議題。當我們了解心理師的生涯發展與專業分化,不用我說你也會發現成立次專科是多麼詭異的事情。好似很困難想像許多專業是靠經驗積累而成,而心理師在養成過程已經包含了這樣的基礎能力,只是在不同的領域會需要有不同的學習,因著地域蛻變成為不同的樣貌。
'
心理師到不同的領域自然會有不同的學習,但強制入法,對於剛畢業的新手心理師會是多大的負擔,過去我總希望新手心理師在專業學習上要量力而為,照顧好自己與自己所愛的人,但現在卻有人想要運用強制的力量,成為全台最大的"心理相關領域補習班",沒補過就很有可能失去在相關領域就業的機會,這實在太荒謬,即便我認為不太可能會通過,我還是要呼籲諮商心理師們正視次專科入法的議題。
。
我很不想這樣說,心理師們困難想像自己是專業的,老是被迫追著"想像中的專業"跑,到底是誰造成的? 而誰又在這樣的專業焦慮與生存焦慮中得利。
Search
心理諮商相關研究所學生建議閱讀 在 諮商心理師可以選擇的全職實習單位很多樣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諮商相關研究所學生建議閱讀 #心理師專業分化' 1. 專業分化的第一個關鍵:全職實習心理師的服務範圍廣大,我會建議從大學開始,就需要多方的探索與了解,這有點像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