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就該這樣吃》
#這是一個人不可貌相的故事
#上輩子的緣分這輩子在我嘴裡重逢
話說姊昨晚才在這大力讚揚五桐號的芋芋鮮奶有多好喝,
結果今天一早就看到五桐號的小編在下面留言:
「不好意思,為了改良成更好的版本,這款我們現在已經停賣了,敬請期待2.0喔!」
WT🌼!!!
我有沒有看錯?
停賣!?
停賣!?
停賣!?
乾我好不容易愛上你,
結果你現在跟我說你沒有愛人的能力了,
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傷心的事嗎?🤦🏻♀️
-
Fine!
姊也不是個這麼難恢復的人,
所以今天一下班,
我就立。刻。去。買。了。兩。杯。茶湯會!
#變心變很快
一杯紫米紅豆拿鐵、一杯紫米芋香拿鐵,
果然熱熱喝會快快好,
一買到這兩杯,
我覺得我又康復了!😌
-
一回到家,
溫尢看到這兩杯,
突然見獵心喜的說:「我想吃湯圓。」
#WHAT!!??
行動派中人的動作就是如此迅雷不及掩耳。
姊都還沒反應過來,
他就立刻用下單Zara的秒速煮了芝麻湯圓,
煮好之後,
兩顆用紫米紅豆拿鐵當湯底,
兩顆則丟進紫米芋香拿鐵裡。
#咦這什麼三小概念
#我心底充滿疑問
我小心翼翼的抱著懷疑態度試吃,
這才發現......
乾我懷疑個屁啊!!!
一入嘴才曉得,
這搭配簡直就是水乳交融的美好新境界!!
濃郁的拿鐵搭上略顯口感的紫米,
把Q彈的湯圓襯托得恰到好處,
當芝麻餡流出來的那刻,
紅豆和芋頭的作物香氣剛好一併繃開!!!
#直接炸裂了我的味蕾和每一吋感官啊啊啊
靠!
怎麼可以這麼搭!!!😱😱😱
#三兩下我就把整碗吃光光了
我打從心底認定,
他們上輩子一定是夫妻,
而這世在我嘴裡重逢,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這首詞的圖像就該是這碗湯圓!
好了我不能再說了,
這次我只能改呼籲茶湯會......
.
.
.
#敢給我停賣試試看💢
-
#對了點無糖就夠甜了
#畢竟本人已經夠甜不能再甜了(喂)
茶湯會 TP TEA
五桐號WooTea #也麻煩你早點出2點0好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80的網紅黃宇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沒有算過,自己一天變成別人幾次呢? 不再有誰只擁有一張臉了。這個時代我們不得不花時間重新整理每一個自己,穿脫帳號如此容易,幾乎是一種無限試穿的權力。我們樂於、但也因而忽略試穿時的我們往往並不覺得那些衣服屬於自己,不知不覺,鏡子裡的你擺出不是你的表情也變得沒有關係。 該如何抵抗,擁有許多臉的每...
忒煞情多意思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轉寄 【一夜激情過後…】
《文章有點長,請耐心看完。不看也無所謂,若有人不喜歡這篇文章儘管忽略或把我刪除朋友,但請不要在我的版上發起筆戰,恕在下不會回應~謝謝!》
關於服貿協定,我的了解可能不比你多。
對於學運抗爭,我不想也無從加以置喙!
我只想說幾個我經驗中的故事…
一、時間回到2008年~
這一年,兩岸直航正式開通,
因緣際會下,隔年我和合夥人承辦了所有大陸航空公司在台的開業活動,
也和所有第一批陸航駐台的幹部結成好友!
某日泡茶閒聊,
我問一位陸航老總:「你們為什麼不在開業結束後趁勢再推出一波行銷活動?」
「大寶你別整了!搞啥營銷啊?」
「我搞個營銷活動能增加我台灣分公司百分之幾的銷售?台灣分公司又能佔到我們總體營業額的千分之幾?」
「大寶~台灣市場沒這麼大!我們光是國內(中國大陸)就飛不完啦!」
「咱們不就是配合政策嘛?我不飛台灣無所謂!可要沒兩岸航班,你看看華航和長榮要咋辦?」
★ 寶語錄:
1.大陸航空公司根本看不上你台灣市場!
2.兩岸直航真正獲利的是華航、長榮、復興和台灣的觀光、旅遊甚至風景區的小吃、租車業者!當然,還有日月潭的阿婆茶葉蛋…
二、2010年10月25日中午~中國銀行台北代表處正式成立
活動撤場結束,傍晚五點半,在當時國貿大樓的中行辦公室閒聊。
我問某位中行高級幹部:
「未來除了完成兩岸貨幣清算的任務,在台灣還有那些業務重點?」
「徐總,你這話就說對了,我們就是配合政策嘛!要不我們在台灣還能有啥業務?」
「你們金管會限制我們要不就開分行,要不就參股台灣銀行!可是分行只能設一家,參股台灣銀行最多只能5%!全台灣金融業加起來一年的營業額,還沒有我中國銀行多咧!我要加你5%幹啥?」
「不過我倒真的很佩服你們台灣的銀行!我們在國內光是賺利差就至少3到4個%,你們台灣利差不到1%銀行還能賺到錢?確實牛!」
★ 寶語錄:
1.大陸銀行業也看不上你台灣市場!
2.兩岸各項協議,其實台灣獲得的條件多半都比陸方優惠,也遠高於WTO的優惠規定!
3.即使隨便一家大陸銀行的資產就超過全台灣所有金融業的總合,但是他們還是認為台灣的金融服務業很厲害!所以有啥好怕?台灣的服務業還是很有競爭力滴…
三、2012年9月某日午餐~台北市東區某家茶餐廳
LuLu姐點了70元的火腿蛋三文治套餐,
餐飲送上桌,三文治只有兩片麵包夾著一個荷包蛋和一片火腿,沒有生菜也沒小黃瓜;
奶茶也不是傳統港式茶餐廳的絲襪奶茶!
我當場拍照並立馬發了微信…
北京一名曾經多次駐台的央廣記者回道:
「寶哥你抱怨啥啊?咱們北京一般小店,單一個火腿雞蛋三明治就要15塊人民幣啦!」
「人家還給你們附上奶茶,難不成你還想有碗煲湯啊?」
隔了兩個月我到上海開會,
朋友公司的職員們中午替我們一起叫盒飯(便當)。
我點了一個人民幣25元的三寶飯~
打開一看,只有叉燒、油雞和燒鴨這三寶,完全沒有配菜!
而且因為外送距離超過5公里,
一個便當還得加人民幣3塊的外送費用!
★ 寶語錄:
1.台灣薪資沒漲是事實!不過比起世界各國及大陸沿海的一線城市,台灣的物價真的不貴!
我公司附近的鳳城燒臘一個三寶飯便當台幣85元,有三樣配菜還加半顆滷蛋呢!
2.千萬不要因為媒體三不五時的炒作譙政府再自己嚇自己…
四、2013年11月~上海
三年前在台北偶然接待了大陸來的一個小伙子,當時他在北京做金融和地產開發。
一年多前轉去上海發展,
又增加了高端會所以及高檔義大利餐廳的投資項目。
幾年來一直要我去北京、上海時一定要告訴他!
這趟是先到北京再轉上海。
因為行程很滿,一入住酒店他便自己開著奔馳350來接我,
去他位在市區的房子(因他自己還另住在浦東一處豪宅)和他母親還有姨媽吃了頓家常飯。
晚上各自有飯局,十點多又讓司機開了麵包車來酒店接我去夜店MUSE~
一走進店裡最大的包間,我的台灣朋友已經在裡面等候多時。
之後餐飲小食、公關小姐、一打一打的香檳和人民幣200、200的小費…
出手闊氣不在話下!
那一晚,花了不少錢!大夥兒開心也都喝大了…
隔天早上八點,小伙子電我:
「寶哥,不好意思你還在休息吧?」
一大早接到電話讓我嚇了一跳:
「我早起來了,在洗澡!倒是你~昨晚不是喝大了嗎?還爬得起來啊?」
「沒事兒!我平常不管喝到多晚,周一到周五都是七點起床,八點進辦公室!習慣了...」
他,34歲,身家人民幣好幾個億!
中國名牌大學畢業,歐洲商學碩士,
英文、西班牙文和義大利文說、寫流利,法文也是couci-couça(馬馬虎虎),
他每天早上八點以前到辦公室幹活兒...
這趟到上海,還和我的外甥女見了面…
(不是親的啦!別再問了我警告你)
回題~
其實這個外甥女是我們去考察上海世博會時山西館的禮儀小姐,
1989年生,身高174,山西大學藝術學院主持系畢業(好了~大家滿意了吧)。
她在世博結束後回山西運城老家,隔年就畢業了,
隨即進入浦發銀行運城分行工作。
幹了半年後調派香港分行,學習國際經驗,
半年後,又再度調回運城分行。
回到運城又工作了一年,
由於不是金融本科系畢業,她深覺自己專業知識不足,
便在去年辦理留職停薪,考上了太原大學金融法規研究所碩士班!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
她在辦理留職停薪之前,
以兩年的工作資歷,在浦發銀行運城分行平均月薪已高達一萬八人民幣!
各位同學,你沒聽錯!
不是北京、上海,甚至不是杭州、深圳, 是運城哦!
你聽過這地方嗎?
★ 寶語錄:
在立法院議場內喝啤酒、在行政院蕭家淇辦公室偷吃太陽餅的同學們,你家比他們有錢?你學歷或學識比他們好?你求學或就業比他們更認真?還是更敬業?
未來你打算靠什麼優勢和這些阿陸仔競爭呢?
五、2014年2月27日~澳門
晚上看完「水舞間」,走出新濠天地,一行4人打算去市區「豆撈」吃個火鍋宵夜。
只是一場秀將近2000名觀眾同時散場,根本搭不到Shuttle也叫不到計程車!
一路往前走,忽然看到路邊一輛計程車剛下客,急忙上前攔住~
「師傅,豆撈去不去?」
「豆撈OK吖!150喇!」
「有冇搞錯吖?豆撈60塊都不用吧?」
「大佬,你哋係台灣人啋?你咪打冇問題!睇睇~冇車喇!」
一眼望去,還真的不可能叫上車了!
想想~反正進了賭場100塊港幣也上不了桌,隨便啦!
上了車司機打開話匣子,
「你哋咪嫌貴,澳門現在乜都貴喇!」
「你們澳門政府不是每年都有發錢?小孩讀高中、65歲老人看病也都不用錢?」
「叼~澳門現在房價直逼香港吖!10年房價漲了20幾倍,年輕人誰買得起房吖?」
「可是你們賭場、觀光客這麼多,錢好賺啊!」
「可係東西貴吖!現在大利來記豬扒飽一個就要48喇!而且到處都是觀光客,人擠人,你哋要來住嗎?」
★ 寶語錄:
1.比起世界各國和港、澳、大陸沿海城市,台灣的房價真的還不算貴(除非你工作不到10年卻執迷不悟,非要買台北市仁愛路的房子~我會不會被朱鞋恆列入明年十大惡人?)!
2.即便台灣即日起通過博奕條款,現在要開始搞賭場也搞不過澳門、星、馬了!同學們,你還要反服貿嗎?
3.回程我們一路散步到更遠的新葡京,最後坐回喜來登酒店只花了港幣50元!!!台灣有計程車敢索討三倍的車資嗎?叼~混蛋澳門計程車司機!
六、2014年3月4日~台北101大樓
一早約了台北101大樓租賃部主管,
陪同寧波市企業參觀台北101大樓辦公室並詢問租金價格。
其中一位寧波餐飲大亨~鄭董,
年紀很輕,今年也只有34歲,他要我叫他三炮兒就行!
這位鄭三炮兒在寧波專攻美食廣場,
旗下有28家品牌餐飲分布在寧波各個百貨商城,
自己還在寧波獨資租下一整棟商城,規劃成好幾個樓層的美食廣場!
出乎我意料之外,三炮兒並非富二代,
而是家中務農本身學工程,白手起家的小富商!
巧的是,他和我還都是浙江省溫嶺縣的小同鄉呢!
多了這層關係,話匣子一開就關不上了…
「三炮兒,您這趟來是打算服貿過了之後在台北搞美食廣場唄?」
「寶哥,咱們那套在你們這兒搞不起來!」
「高端餐飲台灣確實不及國內,但咱們那兒現在搞簡約、反貪,越高端的餐飲死得越慘!」
「但要說美食廣場、平價小館兒,台灣確實比國內要精緻、注重細節,這菜裡頭也更多故事和創意!但這市場可就…嘿嘿…小了點…」
「那你這趟來就是純旅遊、參訪考察?」
「那不可能~我這趟是來學功夫!學做台灣香腸和珍珠奶茶…」
「這玩意兒在國內不已經忒多了?還有啥好搞的?」
「您不懂!這台灣香腸和珍奶都被大陸人做爛了!大陸的香腸一咬下去都是粉,珍奶裡的珍珠也不 Q,裡頭全都是添加物!」
「我就是要來學這香腸和珍奶咋做的?我不需要做得像台灣這麼好,就能有一半口味,我回寧波都能賣到火了!」
★ 寶語錄:
即便服貿協議准許陸資來台投資餐飲、美髮等行業~
1.人家在大陸隨便都能賣更高的價錢,根本不屑來台灣賣個物美價廉!
2.台灣即便是士林大香腸、50嵐泡沫紅茶都是料好實在,你去大陸吃吃看小攤?
所以沒啥好怕的,老百姓不必自己嚇自己!除非你家的服務或商品原本就有問題(我不是在說X王或髮樂騎哦…)
七、2014年3月24日凌晨
我的一位好友~
10幾年來多次駐台的大陸記者,
凌晨兩點半發了一則微信:
「今夜,注定无眠,记录新闻现场。
台湾青年学生大声喊:反服贸,
可是他们所了解的服贸,仅仅是懒人包所描述的一个哈哈镜扭曲的服贸。
同为四小龙的韩国,今年要签署第12个FTA;
与韩国经济结构八成相似的台湾,还在为一个大陆多项承诺优于WTO的协议裹足不前。
我爱的台湾,如同它的道路名称: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而不是如这几天的占“议场”攻“行政院”行为:暴力、人云亦云、非理性。
“立法院”的主席台正上方,
孙中山先生的头像被挂上占领多少小时的字样;
“行政院”的对面不远,是纪念孙中山先生到台湾足迹的逸仙公园。
想来中山有知,也该当哭!」
★ 寶語錄:
大陸人對台灣的觀點固然未必窺得全貌!慚愧的是~
這一場美其名為學生運動的抗爭,身為台灣人的我,竟然也完全看不懂!
八、2014年3月24日中午
1994年我初任職台視新聞部的前幾年,
不時會去立法院串門子、和國會助理們喝咖啡、打撲克比十三支!
中午突然想到:
立院附近一家昔日經常去吃早餐玩牌的簡餐咖啡不知有沒有遭到波及?
於是就打了通電話,問問老闆還好嗎?
「你們店還好吧?」
「沒事啦!就是破了一塊玻璃,一堆垃圾,然後沒辦法做生意而已!」
「怎麼會?人這麼多,應該生意很好才對啊!」
「好個屁!這裡每天這麼多人送吃的喝的?學生還不是什麼都吃哦,比較差的都剩一堆沒人要吃!不要錢的都吃不完了,誰還會自己花錢來喝咖啡吃東西啊?」
「那你怎麼辦?」
「大前天就拉鐵門回南部看我老杯老母啦!我看不用等服貿通過大陸咖啡店來削價競爭,再搞一個星期我就自動倒閉了…」
「不說了!我要載我爸去醫院看病了…」
★ 寶語錄:
同學們,當你滿腔熱血認為在創造歷史,勇敢地扛下這一代台灣人的理想時,
這些老老實實養家活口,沒有遠大理想只有人生小小願望的人,
他的小小願望卻已經隨著立法院、行政院的玻璃窗,
粉碎在原本應該是溫暖的三月春陽下…
後記:
1.我從來沒想過當林覺民或秋瑾或黃興之類的人,我知道自己是什麼德性!
但是我絕對欽佩任何一個胸懷大志的青年才俊,願意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
於黎明破曉之際,從容赴義之前,以鮮血寫下~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或「秋風秋雨愁煞人」等隻字片語,
感人肺腑,流芳百世…
既然有心當烈士,那就別在警察強行拖離,擦破了點皮就給我靠伯靠母!!!沒出息!!!
2.本人從前天(六)起床後即痛風發作,舉步維艱,
一個人待在家裡幾乎想用爬的去上廁所!
今天稍微好點一拐一拐來辦公室,擱著一堆正事沒做,拉里拉雜寫這麼一大堆…
其實,我真的好想摸摸你們的臉,委婉地告訴每一位同學:
六四天安門時我也和你們一樣剛大學準備考研究所,
一樣好熱血,一樣是憤青!
當年採訪老兵包圍國民黨部時,
遭到如我父親一般的老兵吐口水、丟寶特瓶,
也被鎮暴警察的水柱沖得飛了出去!
從地上爬起身時不知臉上是被噴溼了還是哭花了…
只是,彷彿就在昨天的熱血憤青~前天犯痛風了!
文青也好憤青也罷,
就在不經意的光陰流逝中~我老了…
你看那時間如風~
告訴我們人生太匆匆(李宗盛和盧冠廷唱的,沒聽過了吧)...
時間真的很快,好好回學校念書,多學點東西吧!
他日回首,這場不論你覺得這場有沒有意義的抗爭,
你會發現只成就了那幾個帶頭的同學,
無疑地,他們將會代表民進黨競選公職!
而你們呢?
或許留下了自以為是青春狂狷的無悔記憶,
不過現實社會裡,有哪個企業或老闆會用搞學運抗爭的員工呢?
除非,你真的能力過人!
可是,昨晚我看了一夜的電視新聞,
你們當中99%的人也只會手勾著手躺在地上耍賴!
有骨氣一點的,被警察拉開後還會堅持不起來,
更強悍的嘴裡再高喊幾聲「要民主!要和平!退回服貿!」
然而一旦詞窮,也只是歇斯底里大叫「警察打人!」
當然,還有不少是被警察拉起來後就自動拍拍屁股走人...
說真的,要做出這些動作不需要唸大學,
國中畢業的關廠工人做得會更好,
因為他們的生活壓力更大,手臂更有力!
警察也是台灣人,警察也是人生父母養,
你能想像秋瑾或陸皓東被捕的時候高喊「清兵打人」嗎?
或者乾脆就把訴求改為陸委會出機票,
讓民進黨各大天王陪大家搭商務艙赴北京,
在天安門廣場前靜坐絕食抗議~
然後再高喊「老共不鬆手,誓不回台灣!」
如此一來,舉國上下必定視各位為台灣之光~勇敢的台灣人!
之後也會將各位風光大葬,入祀忠烈祠,
並記載於史書及國中小學課本,後世子孫永懷感念…
同學們,回家吧!
別再讓你的父母擔心,國家空轉,
好好培養自己的實力,打趴高麗棒子!
把勇敢台灣人的滿腔熱血揮灑到世界的舞台上…
忒煞情多意思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於面對生死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你有機會陪伴臨終者,
互動中所發生的事,自然會教導你生死的學問
《存在─非存在:用全部的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等狀態,讓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只是站在某一邊而已。》
集中意識去抓取任何意念;而不抓不取、讓意識行雲流水,
讓身心得以自在,這就是好事。
師友們!請掌聲歡迎余德慧教授的演講。
今天的講題是:「面對生死的姿態」。
你抬頭一望,只見滿園的櫻花盛開,
好美啊!(你假裝自己說了這句日文。)
園內坐滿了聽演講的人。
你決定靜靜入座,不急著跟老師打招呼。
你要好好領受這場美麗相逢。
「面對生死的姿態」
面對生死的最佳狀態,就是讓現實和非現實都能並存並且感受之,能自由出入其間;進入現實,你當然在乎自己;進入非現實,你就不在乎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現實與非現實的轉圜之間;活著,就是在這兩邊轉動;亦即,生和死早就和我們發生關係了。
演講者: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每每談及生死,長輩們總要怨我「哪壺不開提哪壺」,顯見大家都不太願意去談論生死;這是可以理解的。死亡這件事落到言談上,總是怪異;誰也不願見到一天到晚把死亡掛在嘴邊的人,多不健康啊!但在這裡,我們還是要問:為何禪師在修行時要參破生死?參破生死又是何意呢?
《貪生─怕死:臨終者往生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憂懼,他們不是被死亡嚇死的;真正被嚇到的反而是周遭的活人。》
長年在安寧病房工作,只消一閉上雙眼,我腦中就會浮現許多陪伴多時的亡者身影。由於工作環境使然,我常覺得不舒服,若是病了,便有醫師和練氣功的朋友極力勸我不要再進出安寧病房,就怕我的氣被吸光。這當然是朋友關心我的好意,但我本身倒不太在意;反正去或不去,最終都是死路一條,有何差別?所以我還是繼續在安寧病房服務。
因生病而觸及生死大事,我意識到:該是面對問題的時候了。坊間有很多書籍告訴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生死;但是,「面對」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而「勇敢」又是什麼意思呢?
無庸置疑,絕大多數人一想到行將就死,都會害怕不已。美國生死學專家,同時也是知名的精神科醫師庫柏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年輕時就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會貪生怕死,但後來也都會接受死亡。接受本身並不困難,問題在於:接受是怎麼發生的?真有「接受」這件事嗎?
正因為死亡令人害怕,所以人們致力於尋求不害怕死亡的方法。然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說,我們若不害怕死亡,根本就過不了死亡這一關;換言之,要經過死亡這道關卡,就一定會害怕。海德格認為,死亡是一個巨大的空洞,所以一定會引起人們的憂懼害怕。其實,害怕是好現象;若是不害怕,就不會轉動;只有害怕才能促進轉動。
住進安寧病房的人,大致心裡已有數,餘生將在病房中度過;有些家屬會在一旁竊竊私語:「現在直直地進來,一定會滿面愁容地橫著出去。」但依我們在醫院長期陪伴所見,橫著出去的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憂懼,他們不是被死亡嚇死的;真正被嚇到的反而是周遭的活人。這之中的奧妙在於,臨終者走上臨終之路時,已經在轉了;還沒走上臨終之路的人,則還沒有轉。臨終的人轉了,就很自然地過去了,不會有擔憂;周遭的活人因為還沒有轉,所以擔憂不已。
活人和臨終者最大的不同是:活人還想繼續活下去,而臨終者已經走在臨終的路上,是親自以行動在轉。因此,若是活著的人對臨終者說,你的時候快到了,你就要走了,臨終者會憤怒;若是勸告臨終者「你要放下」,臨終者會感到被汙辱。因為,臨終者是以實際行動,用全副生命在轉動,而活著的人只是嘴巴上說說罷了,臨終者當然無法接受。
《轉動─空無:臨終者的腦細胞已經少到無法理解「我」的過程,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害怕死亡。死亡的空無感是人類的想像,它從未真實存在過。》
那麼,什麼是「轉動」?臨終者為何會轉動?
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每位臨終者最後都有一個機會背對社會、不理會社會,彷彿轉著轉著,就背對了社會。這種現象,我們名之為「背立轉向」。每一個人病沉到某種程度,便會自然地放棄社會性勾連,也會開始不在乎世間的聲名、地位與角色。經常看到一些知交滿天下的病人,在進入病沉之後,就會在病房門口掛起「拒絕訪客」的牌子,一堆訪客的花籃與卡片凌亂地擺在門外;它們的主人早已進入內在轉動的境界,真正陪伴他的只有夢幻與破碎的回憶而已。
這種轉動,他人無從察覺,是疾病讓臨終者自然地去接受;也許臨終者只是昏睡或是虛弱地躺在床上呻吟,但是轉動的旅程已經開始。只要細心地陪伴,便能發覺臨終者的心思轉動得很快;今天才說:「我要堅持下去,奮鬥下去!」明天可能就說:「都到這個地步了,要放下走了。」他們的情緒轉變就在瞬間。
這主要是兩個機制使然。首先,是腦細胞的大量死亡,才講過的話可能沒多久就忘了;其次,在腦細胞死亡的過程中,患者已不太能理解社會意義,他自己也被掏空了。因此,其實不必太掛念臨終者生前念念不忘的心願,一切都是此一時、彼一時也,沒有一句話是長時間有效的。他們可能上一刻感到痛苦,下一刻又覺得舒服多了;這種轉動一直持續進行著,難以預料,也無法預料。
明白臨終者會有這種轉動,對周遭的活人而言,不啻是個福音;既然會忘,就會忘記生死,因為腦細胞已經少到不知生死為何物了。就像動物瀕臨死亡,也不太容易反省自身即將面臨死亡。人類在大腦最健全的時刻會考慮生死,但在進入死亡的過程時,就進入了無法理解「我」的過程;既不知我的存在,就意味著不害怕死亡。這也許是老天所設計的自動的熄燈號。有了這項安全機制,對死亡何懼之有?
然而,對活著的人而言,這個熄燈號畢竟是可怕的。重點是,我們並不瞭解臨終者的意識狀態,沒有必要假裝自己很懂,而要去教導臨終者如何面對生死。相反地,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該如何面對生死?既然我們沒有這個轉動過程,並且要繼續活在「我」的世界中,就必須知道這個核心問題:我們面對生死的姿態是什麼?
海德格說,死亡是一種巨大的失去、巨大的空無,大到我們的心智無法面對;因此,想到死亡便會不由自主地害怕。我要反駁這項說法。事實上,只有僅少數的人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把死亡當成空無。因為,尚未經歷死亡,就無法體會何為空無;而當死神降臨,你已無法感覺,何知空無?
換言之,死亡的空無,根本是人類的想像;當你看到別人垂死,便設身處地想像自己也可能不再存在、不能再這樣和那樣。但是,畢竟一切都是想像;即使真的發生了,你也了無知覺,這種害怕的感覺自然無從發生,那個想像中的空無根本不會來到。更確切地說,那種空無根本不會被你感受到;你現在所感受到的,是想像中用來恐嚇自己的空無,它從未真實存在過,你根本從未有如此經驗。
只要確定面對死亡的憂懼是自己想像出來的;那麼,轉個身,聽首快樂的歌、讀點宗教的勵志文章,可能就快活起來了。想想天國之美、想想極樂世界,甚至是乘願再來,可能就不怕死了;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憂懼中恢復過來。
既然這個空無不存在,海德格的理論自然要被推翻。他說,因為死亡的空無巨大得可怕,所以讓人願意轉變,變成為一個真摯、願意聽從良心召喚的人,不再過著欺騙的生活。根據這個論點,人們寫出了許多文章。《讀者文摘》就曾刊載一篇,內容描述:美國一名牙醫被醫生判定只剩十年可活;於是,牙醫立即把診所關了,去實現多年的願望──當一名木匠。這類文章透過網路傳播出去,啟發了很多人;於是,有老師辭掉工作去環島旅行,汲汲營生的人不再為生活打拼而去實現夢想等等。當然,這類文章勉勵人要自我實現、忠於自己,也彷彿像童話般有著美好的結局。
但是,海德格這個理論在近年來的各種研究討論上,都不斷被挑戰和懷疑。結果是,上述這些因為害怕死期將近而變得真摯過活的人,其實並沒有處理掉他們對死亡的問題,死亡不會因為真摯生活而改變或停止。也許有人會說,心願已成,死而無憾;但是,問題其實並非這麼簡單。
牙醫改行去當木匠,即使這是他最喜歡的工作和身分,過不了幾年,仍有厭倦的時候;接著,「我要做什麼?」的困惑便會襲捲而來。顯然地,這只是童話式的結局,不能再有續集;否則,王子和公主可能走上離婚一途。換言之,以這種「遮蔽法」要簡單地蓋過死亡這個複雜的問題,並不恰當。
《錯認─失算:我們不斷地「錯認」而做了錯誤的行為,這些行為讓我們往相反的路上走,然後因失算而痛苦;卻也因此,讓我們從沉迷中醒悟,瞭解到真正的事實。》
那麼,有其他解決死亡疑慮的方法嗎?
我們都還活著,就表示我們還擁有自我意識。雖然許多宗教譴責「我」的意識阻擋人生的解脫之道;但不可否認地,這個「我」的確存在。
人有可能縮小自我、或者消解自我,然後瀟灑地走嗎?這個嘗試是失敗的;因為,絕大多數人只縮小了一段時間後,沒幾天自我又恢復了。就像每天揹著二十斤米到山上送給窮困的居民,每回都感動地落下淚來;但連續幾次過後,就不會再流淚了。
我們總是企圖尋找一個解決死亡疑慮的根本辦法,但這個辦法始終不存在;當我們企圖處理它,就會造成荒謬的結果。換言之,解決疾病和死亡的這個「針對性」一旦發生,結果一定是荒謬的。這是很重大的轉折。
舉例而言,有人虔信某種解脫生死的宗教,每天虔誠地讀經、聽開示,反省教義並不斷修為,一心一意企圖解脫生死。這樣求道心切的努力是很了不起;只可惜,把努力正好放到錯誤的位置上了。這就好比一隻被放進透明乾淨玻璃瓶裡的蒼蠅,牠望見瓶外的極樂世界或天國近在眼前,便一心飛往目的地;卻不斷撞壁,怎麼也到不了。
在安寧病房,我們最害怕看到極聰明的人;聰明的人知道自己生命將盡,會不斷追問如何才能解脫生死,獲得身心大安樂。一般沒讀什麼書的阿公、阿嬤並不會問這個問題,他們糊里糊塗地就走了;但聰明的病人會保持著高度精明的意識,他們自我要求不昏不昧,希望能達到一念往生的境界。但是,這樣的信念在安寧病房就顯得難以理解和諷刺;原因在於,他們愈是集中心念想往生所欲之處,便會感到距離愈遠、愈無法到達,與經書所說的「含笑九泉」差別愈大。
這是因為,他們用全副意識僅僅抓取一種名為「修行」的東西,是「抓」來的;但是,真正的死亡過程是「放」。愈是集中強烈意識面對死亡,就愈是無法到達目標境界,完全適得其反;這種行為叫做「錯認」。
我們對我們的人生,不斷地進行「錯認」而做了錯誤的行為;這些行為造成了虛假的想像,讓我們誤以為得以解脫或朝解脫之路邁進;事實上,是剛好往相反的道路上走。
明白被錯認所誤之後,我們就真能及時採煞車、懸崖勒馬嗎?還是做不到啊!如何能不錯認呢?當一塊石頭還未進行雕琢之前,誰都說它是一塊石頭;但當它被雕成藝術品或某人的石像後,你會說這是什麼作品或直接說出人像的名字,雖然本質上它還是塊石頭。
直接說出作品名稱或石像所代表的人名,這個行為就是錯認,我們要回頭認識它的本質。然而,這也只是理論上的說法,事實上本質是無法認識的。所謂本質,就是隱藏看不見的;從未有任何物質是以本質面貌為人所見。石頭不過是簡單的物質例子,尚有更為抽象的精神層次,如何捕捉本質呢?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要被我們的錯認所誤導。曾有一篇刊在《中國時報》的讀者投書,作者提到她公公生病了,緊急送醫後,公公就此病逝在醫院。作者不解地問:「現在的醫學不是很發達嗎?」她理所當然地認為生病要就醫,但壓根兒沒想到人會這麼死去。這就是被錯認所誤導的真實案例。作者失算了,但這個失算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失算讓我們痛苦,痛苦才讓我們從沉迷中醒悟,才可能瞭解真正的事實。
換言之,錯誤本身也是一個墊腳石,人就是靠錯誤這塊墊腳石轉身。失婚的女性一定很能理解:當初滿心歡喜地嫁給對方,全心全意甚至不顧一切地付出所有;等到婚姻失敗、結束一切後自己變得一無所有時,才醒悟到女人也應保有財產和獨立的能力,才能站穩雙腳。這個慘痛的經驗,未必讓女人害怕婚姻,但她不會再重蹈覆轍,會保有自己的獨立能力;若有第二次婚姻,通常會更健康而真實。
這就是真真實實的學習,不是口頭上的理論,也不是價值、主義這些高渺的目標,一切按步就班。面對死亡,我們可以按步就班、務實地一步一步來,不必再談超生了死的闊論。
《反社會─修行: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艱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
依上所述,很顯然地,刻意的修行因為針對性太高會犯下錯誤;一個人練氣功,就算練得再勤、再好,同樣都得面對死亡,只是遲早罷了。這樣的用功,與其說是修行,無寧稱之為運動。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呢?找到一位上師、在一個靜僻之處修習大圓滿法呢?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就得以修行?
一般傳統中的修行,已有刻板的意識形態,即建立在既有的宗教價值觀上。如台灣的佛教徒,每日念佛、誦經,早晚課,行禮如儀;南傳佛教看到台灣這種修行現象都不覺莞爾;「佛經是用來念的嗎?」他們感到疑惑,不能理解為何要誦經拜懺、還要固定念多少遍等等。
南傳佛教徒把自己的身體當道場,用乞食托缽的方式來對治世間財富的貪執,並觀察身體脈輪的運行來修行;他們笑我們的道場是,哪家素菜有名就哪家香火鼎盛。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但我寧願不去批評各種所謂的「修行」方式;因為,錯誤有錯誤的好處,正確有正確的壞處。
為何要念誦《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內容是釋迦牟尼佛介紹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以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等。不就是佛教的文獻報導嗎?每天念誦它,與念新聞稿何異?但錯有錯的對處。念誦佛經,就完成了念誦這件事。就只是念,與理解其中深義無關;正因為念誦本身不具意義,所以我們能不思考;大腦不運動,就不會起心動念,集中意識去抓取任何意念;而不抓不取、讓意識行雲流水,讓身心得以自在,這就是好事。
西藏白教祖師、家喻戶曉的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人跡罕至的大雪山獨自苦修成道。一日,他的妹妹到山上探望哥哥,見哥哥全身衣衫襤褸,就做了一個套子,想讓哥哥至少將下半身的私處覆蓋住;哥哥對妹妹說,依這個道理,那應該再做十個套子,將十根手指也套住才對。這段對話所揭示的意義是,修行的最大敵人其實是社會觀感。
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如唐朝天台山高僧寒山和拾得,他們起初在寺院裡從事低下的伙夫工作;直到有人發現他們深藏不露時,他們立刻離開寺院遠去,就是不願沾染社會的價值觀。這不是矯情,而是修行。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部分是順應社會、有些部分是抵抗社會;依此判斷,就能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部份是在修行。
《無常─有常:有常一旦被建立,其建立當下便開始銷毀,即磨滅有常而呈現無常;人生,就在有常和無常間來來去去。兩邊始終在往來變動。》
後來,海德格重新反省問題時也提到,人要真正地不在家,才能獲得治療的機會。中國人向來主張安身立命,讓一切在規律中、掌握中進行,即生活在「有常」之中,最後的目標是歸屬於社會圓滿;然而,「有常」的最後,仍要面對死亡這個「無常」。若是不在家,便會隨時在動盪不安的「無常」挑戰中受苦,受苦才能保持不斷的覺醒,才有治療的機會,才是修行。因此,修行就是面對無常,跟是否誦經或觀察脈輪、能量的運行毫無干係。
真正的修行,就是透過不安、偶然、痛苦、不能肯定和預料的事情來打擊和警惕自己;但這是一般社會價值觀所力求避免的。沒人願意如此,卻不是我們所能控制和決定;這才是人生的實相。有些天災人禍就是莫名其妙地發生了,不發生只能說是僥倖、是幸運;但幸運與否,其實並無界限。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禍相倚,才是事實。
十多年前台北市的一場火災,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有對夫妻開車行經新生南路,他們拉下車窗,愉快地吹著風、聊著天;不料,路旁的麵包店突然爆炸,一片烤麵包用的大鐵盤就這麼天外飛來,大小竟剛好通過車窗飛進車內,咻地橫切過先生的脖子!你可以說這類意外太罕見了;沒錯,發生機率確實微乎其微,但它就是發生了,這確是人間實相。換言之,「偶然」在人生中佔著重要的地位。
為何我們希望有常?厭惡無常?是誰使生命變得有常且快樂?其實就是人類這個腦袋。從這個觀點看來,人類還真不愧是萬物之靈;因為,我們的智力讓我們能夠凝聚許多事物,並使它顯得可長久永續、顯得有常。例如:感情和婚姻關係容易生變,於是人們用財產、子女、倫理道德、婚姻規則等,把夫妻兩人緊緊綁在一起,以穩定婚姻關係。又如一個組織或國家,會建立各項制度使其永續經營。很可惜地,我們並不能找到任何國家或企業能夠永續千秋萬世;即便中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其間仍經歷多少改朝換代、明爭暗鬥、淌流多少革命鮮血。
沒有千秋萬世的存在!但我們似乎不願放棄這個執著,因為人類喜歡透過意志,企圖維持穩定狀態,繼承者則會改變前人所努力的穩定狀態,以求自我彰顯;換言之,後繼者用自己的有常推翻前人的有常。我們每個人都苦苦地維持著短暫的有常狀態;但事實上,個人能維持的部分和時間都非常有限。就大方向來說,一切從未停止變動。因此,我們的生命狀態是大無常包著小有常,兩者並存。其實並不矛盾,兩者之間的變化正是要點所在。
有常一旦被建立,其建立的當下便開始銷毀,即磨滅有常而呈現無常;是有某種恆定性,但恆定性會遭破壞,且永遠無法明確地算出其維持時間。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會甘於處在無常動盪中,任它刮風下雨而不躲避。人生,就在有常和無常間來來去去,而非站在無常或有常的一邊,因為這兩邊始終在變動。
若能看清自己的真實處境,就能知道你的右手是你活著的生命,左手是你的死亡;兩手並存,你就在中間,是一個轉圜,並不歸屬任何一邊。亦即,在你的生命中,就含有巨大的死亡因素。支持你存在的因素中,很多是屬於不存在的;不存在透過各種方式,支持著你的存在。因此,我們所見到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不是實相,都有部分被遮蔽,因為我們看不到非存在、非現實的東西。
生命的積極性就是要活著;在右邊待久了,自然會消極,就轉到了左邊。我們就在這兩邊轉圜。白天努力生活,是有為、是積極;夜晚休息睡眠,就是無為、是消極;然而在睡夢中,可能因為某個夢境的啟發,讓你又想有所作為,於是又積極有為了。人生本來就是在兩端轉圜,千萬別企圖一分為二,這是不可能的。
《存在─非存在:用全部的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等狀態,讓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只是站在某一邊而已。》
雖然明白了死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死亡是非存在的,沒有人經歷過並能告訴我們它是什麼。那麼,我們如何和非存在共處?
非存在不是一般所指稱的靈魂或鬼神。當我們談論神或鬼時,只是語言上的想像,我們從未見過他們,只不過有些人依稀有某些感應。這類可感受到卻見不到的,我們就稱之為「非存在」,如磁場就是典型的非存在。你到某些地方特別感到身心舒暢,但你看不見讓你身心舒暢的來源,甚至用儀器也探測不出來,但就是感應得到,這就是非存在。修行的第二個要素,就是和非存在共處。
原本我們只相信科學,相信眼見為憑;但現在願意和非存在共處,相信個人的存在是由於某些非存在的力量所支持著。儘管如此,我們不明所以,不能用大腦理解,只能直覺地感應,這就是宗教上常說的佛恩或神恩。基督教有一首歌叫「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其中有一段歌詞是:「我曾迷失,如今尋回;我曾盲目,今得看見。」(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他不說他到底看見了什麼,因為重點不在所看到的對象,而是「看見」這個動作。當你張大眼睛全神貫注地去看,反而看不到,因為那太刻意了。心理學界在進行精神分析時,曾以「依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來說明。
在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的父親是一國之君。在他呱呱墜地時,國王前去請問太陽神阿波羅關於孩子的未來;不料,得到的回答是:這孩子將來會弒父娶母。國王當然不能讓此事發生,便下令要大臣先挑斷王子的腳筋,然後交給牧羊人將之棄於荒野,讓野獸奪去王子的命。沒想到,好心的牧羊人見嬰兒可憐,就用藥草治癒了王子的腳傷後,再偷偷送給鄰國的國王當義子。從此,依底帕斯順利長大,並成為一位翩翩美少年。
有一天,伊底帕斯也跑到阿波羅神殿詢問自己的前途。阿波羅告訴他,他將來會殺了父親並且娶母親為妻。聽到這樣的神諭,依底帕斯惶恐極了;他認為,父親待他極好,母親也慈愛有加,怎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於是,他決定離開祖國到鄰國去。途中,伊底帕斯遇上一個老人家驅車迎面而來,粗魯地趕他讓路;他氣不過,上前揮了一記猛拳,竟打死了老者。他卻不知,這位老者就是伊底帕斯的生父。
當時忒拜城正遭逢詛咒,伊底帕斯順利解開詛咒之謎,當上國王,並依循慣例迎娶在位的王后為妻;這位王后就是他的親生母親。沒有人知道這件荒誕情事的真相。
只不過,有了新國王之後,國運並未就此昌隆,反而天降大火,不斷焚燒這個國家。對這莫名其妙的天災,伊底帕斯真是又氣憤又挫敗,便再去請示阿波羅神消除天災之道;神諭說,是因為有人做了罪惡的事,才導致天災不斷。伊底帕斯發誓要揪出這個罪犯,將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脫出來。他一路追查下去,最後竟查出自己就是這個天災的罪魁禍首。他當場便以利劍刺進自己的雙眼。
這個故事被精神分析界重新討論,並且涉及生死問題。這個悲劇的開端肇始於神諭。神諭是什麼?神諭意味著「知道」,並且會應驗;所以,伊底帕斯的父王決定殺死親生兒子,以防止神諭應驗。這個看似依邏輯進行的合理行為,卻開起了後來的不幸遭遇。一切都源自於「知道」;知道後就採取行動避禍,就有了後來的悲慘結局。
伊底帕斯的情形也是一樣;他若不去問阿波羅神,就會留在義父母身邊,也就不會有後來弒父娶母的結局。偏偏他「知道」,所以選擇離開國家,防止神諭應驗。他們父子的合情合理行為,卻正好造成悲劇的發生,即便弒父娶母的錯誤是在全然不知情的狀況下發生。這就是錯認。
很多人相信紫微斗數、生辰八字、風水五行等命運之說而喜歡算命,在困惑之時希望藉算命指點迷津,企圖對生命有相當程度的掌握;或許應該反過來說,就是在這樣的企圖之下,才有命運之說產生。我以為,也許我們某種程度上能掌握命運,但其實並不需要掌控它,就讓命運以模糊的姿態呈現吧!愈是想把命運分析得清楚透徹,我們的人生愈是無救,只會製造出更多絆腳石,這也大凶、那也不宜。
至於求神拜佛到底有沒有效?我認為很難說。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在求神拜佛的當下放下身段,謙虛以對。能放下身段,就有益於修行;若是下意識地強求神佛的庇佑或加持,這是不存在且無效的。
基督徒真正的祈禱,是真心誠意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上帝,而不是指揮上帝依你的願望而行;能真正如此祈禱的人,「必然得著」。我們沒有權利去掌控生命;我們卻總是膽大妄為地去認識,而且充滿了認識的障礙,以致認賊作父。
雖然如此,也不必如一般佛教所主張的去掃除妄見,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不斷以妄見去認識,然後不斷經歷失算、失望、絕望,如此一路經驗到底才有翻身之時。這也是修行,等於是越過了意志和意圖;當你意圖的對象無法被掌握,你才能翻轉,才有新的境界產生。
伊底帕斯所以會刺瞎自己的雙眼,是因為他明眼所見到的都是錯誤,這就是精神分析上所說的「blind seeing」。亦即,當你看到石雕像,你會說這是某種雕像;只有當你瞎了眼睛,用手去觸摸時,你才會說出它的本質──石頭。這表現了兩種存在方式,一是用大腦、認知去得知,另一是用生命直接去感受而得知;修行就是指後者。修行是用你的全部生命去體驗風、體驗雲、體驗無常,包容偶然、有恆、幸福、不幸福狀態,讓左右手間的有常和無常來來去去而置身其中,並不是只站在某一邊而已。
修行蘊藏著非存在和非現實,是透過感應而非認知;換言之,若你遵照著經書所言去行,那是依著認知,就像伊底帕斯依著神諭去進行一樣,這不是修行。修行是日常生活中任何一種順境或逆境發生、讓你歡喜或讓你憂愁,能讓你感應到存在與非存在同時具在的狀態。這有點類似於藝術,我們能感應到藝術品本身呈現之外的領悟。
當你看見孤兒寡母陷於困苦中,會產生惻隱之心,這也是一種修行;你會發現,你就在「存在」和「非存在」這兩個異質空間中,而且它們來來去去。非現實的異質空間,其實類似老莊思想的被動和無為。例如,你突然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症,而且可以預見自己的死期;在這種狀況下,你反而能意識到另一種存在;而這種存在,會緊緊地附在我們的身體裡,比從前更清楚地顯露出來。
比方說,一個人罹患癌症後,首次反省到從前忙於工作而疏於陪伴母親。他回想起母親對他的種種慈愛和付出,並聯想到:他一旦離去,母親將何去何從?事實上,這些事都尚未發生,只是患者的想像而已;但是,就在這個當下,修行已經開始了,患者可能因此忘記自己的事業、忘記自己的病痛。
因此,修行不是一心一意地求生死解脫;修行在日常生活中已非常細微地發生,是一種生命行事的轉變。而生命行事的轉變,是一種「反面」,是社會的反面;有時也是一種放棄,放棄過去追求的價值。
《自然─解脫:面對死亡是一種修行,應該保持它的不確定性,對它的日期和想像表示糊塗,而不要對其做任何針對性的預測、想像和分析,這樣才是自然。》
面對生死的姿態就是要修行。我們必須瞭解到,生和死是同時存在的,生是充實,死是充實的支持點。我們的所有,都是從死亡中充實或虛構出來的;因此,我們的所有可能是虛的,但「虛」有其存在價值。靠著虛的失算和失望,我們才能了悟其背後有些真正的存在;雖然看不見,但感應得到。
面對生死的最佳姿態,就是讓現實和非現實並存,感受它並自由出入其間──進入現實,你當然在乎你自己;進入非現實,你就不在乎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現實與非現實的轉圜之間。活著,就是在這兩邊轉動;亦即,生和死,早就和我們發生關係了。
至於前世今生、輪迴等問題,我做了相當長時間的研究,初步得到的結論是:會想透過前世來瞭解今生,無非想知道我們到底是誰;當我們只談這個看得見的我時,總覺得單薄,就想把那個非存在的、看不見的我加進來設想,於是就加進了一些過多、甚至是捏造的東西,來豐富和滿足我們的想像心理。
雖然我催生了《前世今生》這本書,也為之寫序,但我從不說我贊同它。我認為, 這是一種文化生產;既是生產,能生產藝術,為何不能生產三世因果呢?但是,若真要問明是真是假,那就問呆了!
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某人能夠精準地預測死亡,一定要有高深的修行才具備此能力。我卻認為,人生最不該做的事,就是預測死亡。死亡是一種無常,是不能預測的;若能預測死亡就是修行,那我只能說,大部分的醫生都能預測死亡,他們是否便有高深的修為?
醫生預測死亡,目的是要提醒家屬預作準備;但是,我寧可勸人不要做這種預測。因為,面對死亡是一種修行,應該要保持它的不確定性。若是貪戀世間的美好,非常不想死,就會覺得死亡比預期來得早,因而產生痛苦;反之,若是不想活了,死亡反而比想像中來得遲,就會因此不耐煩。我們應該對死亡的日期糊塗,對死亡的想像表現糊塗;應該糊里糊塗地去死,而不要對它做任何針對性的預測、想像和分析,這樣才是自然。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些年很流行談「生死學」,這是一門探索「生」與「死」的學問。其實,上不上「生死學」課程,對於面對生死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你有機會陪伴臨終者,互動中所發生的事,自然會教導你生死的學問;尤其,若有機會陪伴年輕的臨終者──如癌末病人,你將意外地發現,這樣年經的生命在面對死亡的無常時,竟是那般地堅定。
不要相信教育,生死學應該是反教育的;因為,教育是一種約束,但生死學是一種解脫,應該讓一切自然地發生,而非在課堂上講述。
(本文為演講整理)
書名:真巧!我們都是人
作者:財團法人泰山文化基金會 策劃
出版社: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出版日期:2009年7月初版1刷
2010年6月初版4刷
忒煞情多意思 在 黃宇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有沒有算過,自己一天變成別人幾次呢?
不再有誰只擁有一張臉了。這個時代我們不得不花時間重新整理每一個自己,穿脫帳號如此容易,幾乎是一種無限試穿的權力。我們樂於、但也因而忽略試穿時的我們往往並不覺得那些衣服屬於自己,不知不覺,鏡子裡的你擺出不是你的表情也變得沒有關係。
該如何抵抗,擁有許多臉的每個人所醞釀的、沒有臉的惡意?從憤怒到詰問、再從共情回到對真實的思索──我們都聽過無數次「把握當下」,卻不一定明白把握當下真正的意思,是對自己專心。
你多久沒有對自己專心?睽違兩年,黃宇寒帶來新專輯第一首歌,也帶著她對音樂的新理解,讓人跟著她的聲音輕輕想起:真誠從來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對別人誠實是一種美德,對自己誠實是一種自由。
-
《虛空現下 Return To Reality》實體通路&數位串流持續更新中🔗:https://linktr.ee/ReturnToReality_han
《社會現象 Social Phenomenon》 Official Music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160KcTIZk
《虛空 Fake》:https://reurl.cc/yeyA2D
《係無 Isn't it》:https://reurl.cc/AR13xY
《影戲人 Theatrical》:https://reurl.cc/EZKQOR
《下夜 Midnight》:https://reurl.cc/Rbdka6
《太陽系 Solar System》:https://reurl.cc/l5LY3A
《和天空問好 How are You》:https://reurl.cc/2o4Q5n
《夢 Dreaming of You》:https://reurl.cc/351M8j
《繼續走吧 Keep Going》:https://reurl.cc/L71nYK
-
〈現下 Living in the Moment〉
詞 Lyricist:黃宇寒 Huang Yu Han。
曲 Composer:黃宇寒 Huang Yu Han、張天偉 Myles Chang、逄捷 Chieh Pang、卞宗仁 John Pien、曾景崧 Relaxx Tseng。
(客語、羅馬拼音、華語)
白白紅紅个花
pag pag fungˇfungˇge faˊ
朝晨䟘床 毋知拜望幾多儕
zeuˊsiinˇhong congˇ mˇdiˊbai mong giˋdoˊsaˇ
大大小小个人
tai tai se se ge nginˇ
逐日煞猛 毋怕困難幾多儕
dagˋngidˋsadˋmangˊ mˇpa kun nanˇ giˋdoˊsaˇ
放尞 分 自家輕鬆一下
biong liau bunˊ qidˋgaˊkiangˊsungˊidˋha
伸 下腰 疲勞 全毋見忒了
cunˊha ieuˊpiˇloˇqionˇmˇgien tedˋliau
看 管他怎麼想
我的世界我的人生 就由我 我自己去闖
到處去逛逛 對路邊的花草發發牢騷 又何妨
城市的喧囂 晝夜爭吵
釋放出去 讓自己 被太陽踐踏
閉上眼獨享 去感受微笑 因為我活在 當下
世界繁榮鬧熱
sii gie fanˇiungˇnau ngied
內心理想 亻厓緊尋就尋毋到
nui ximˊliˊxiongˋngaiˇginˋqimˇqiu qimˇmˇdoˋ
生活無閒直掣
senˊfad moˇ hanˇ ciid cad
操心操勞 愛去享受現下
cauˊ ximˊcauˊ loˇoi hi hiongˋsu hien ha
啊 放尞 分 自家輕鬆一下
a boing liau bunˊqidˋgaˊkiangˊsungˊidˋha
伸 下腰 疲勞 全毋見忒了
cunˊha ieuˊpiˇloˇqionˇmˇgien tedˋliau
看 管他怎麼想
我的生活我的腳步 就由我 我自己去踏
到處去繞繞 跟天空的候鳥學學飛翔 又何妨
田野的豐饒 花兒風騷
展露出去 讓自己 被春風撥撩
閉上眼祈禱 去感受擁抱 現在我活在 當下
(中文翻譯)
白白紅紅的花朵
早晨醒來後 不知道拜訪了多少人
大大小小的人們
每天都非常勤奮 不管困難有多少
放假休息 讓自己輕鬆一下
伸懶腰 疲勞 全部瞬間消失
世界繁榮鬧熱
內心理想 越找就越找不到
生活忙得不可開交
操心操勞 該去享受當下
阿 放假休息 讓自己輕鬆一下
伸懶腰 疲勞 全部瞬間消失
-
*音樂製作團隊*
製作人 Producer:林易祺 LNiCH。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郭冠鑫 Attis。
編曲 Music Arranger:黃宇寒 Huang Yu Han 、張天偉 Myles Chang、逄捷 Chieh Pang、卞宗仁 John Pien、曾景崧 Relaxx Tseng。
和聲&和聲編寫 Chorus & Chorus Arrangement:黃宇寒 Huang Yu Han。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張天偉 Myles Chang。
鍵盤 Keyboard:卞宗仁 John Pien。
電貝斯 Electric Bass:逄捷 Chieh Pang。
爵士鼓 Drums:曾景崧 Relaxx Tse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林易祺 LNiCH、郭冠鑫 Atti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給樂音樂 Gather Music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林易祺 LNiCH。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給樂音樂 Gather Music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林易祺 LNiCH。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Matty Harris @ Class A Mixing and Mastering Studios。
專輯創作室 Music Composing House:節律音樂 R N' M Music Studio。
-
*影像製作團隊*
導演Director:吳尚融 Rong Wu。
繪圖Illustration:洪丞志 Jack Radi。
字型設計Graphic Designer:王申Shen Wang。
-
這哪位音樂工作室出品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09年補助。
-
▶更多 黃宇寒Han 相關資訊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uhanmusic/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utehanhanhuang/
Youtube........https://goo.gl/1xrAzN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dqdq212/
Twitter..........https://twitter.com/cutehanhanhuang
忒煞情多意思 在 劉文正《你儂我儂》 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出自元朝管道昇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