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臺文基書市場,買了好幾張J-POP(CITY POP為大宗)!這邊出攤的唱片行老闆都太好聊了吧XD 5/9還有一天!記得去繞繞挖寶!
/
真不可思議,台北居然有這樣的地方!
今天下午去 臺灣文學基地 逛了「臺文基書市場」,原本以為是一個以「日本」為主題的簡單小市集,但實際前往後才發現實在滿足。因為這個全台北最大的日式官舍群,整體氣氛實在太好了。
以三○年代的七座日式官舍為腹地,臺灣文學基地園區洋溢著滿滿日式氣息,去年剛整修完開放後,眾人才得以一窺其迷人樣貌。建築風格道地,園區內木頭地板與大樹、草地、防空洞相互輝映,行走其中雖無法誇飾地說「一秒到日本」,但其異國風情實在讓我很著迷。
而這個文學基地,每月份都會有一個名為「臺文基書市場」主題市集的舉辦,這回把主題聚焦日本,裡裡外外共有五十個攤位,舉凡書籍、唱片、雜誌(我的愛秋刀魚)、零嘴、咖啡、飲品、生活食器、植栽等,各個攤位都有其特色,身為一個J-POP愛好者的話,這回在三個唱片攤位大為淪陷,每一攤都讓我流連忘返。
沒有新歌的唱片行、Rotten Blues 爛調唱片 、失戀排行榜,三家風格迥異,但攤位上的J-POP都各有特色,「沒有新歌」老闆小風知識淵博,這回全J-POP的貨色從CITY POP到歌謠曲、演歌都有寶可挖。
爛調唱片老闆則是小室哲哉狂熱者,超好聊也超能聊,攤位上有那台我也愛不釋手的美麗CD Player可供試播及購買,帶貨卡司也有山下達郎、竹內瑪莉亞、大貫妙子等人的名盤可入手。
至於失戀排行榜則更妙,以老闆私人二手唱片與書籍為底,文學名作或類型名盤完全有挖寶樂趣,但老闆一樣直率好聊,光這三攤走一遭,我已經貢獻不少預算,在音樂的世界裡果然很容易交朋友啊。
逛完唱片在往基地後放走,草地上的市集則進入生活風格路線,今天有點烏陰飄雨,但涼爽的溫度走在草地上無比愜意,每一個攤位都讓人心醉,也充滿著可能繼續花錢的隱憂。
不只逛和買,目光所及是漂亮的攤位,還有日式建築當背景,我看著眼前的魔幻,還真的沒想到台北竟然會有這樣的地方,看來我對這座城市大概還需要多一點認識才是。
生活在這座城市,永遠都不缺新的話題新的場域,一個搭捷運就能前往,還能轉換情緒與心情的新場所,我想一定很值得前去看看。以往都只去華山的我,這回換個反方向前進,這一次的出發,我不僅認識臺灣文學基地,我甚至在周邊的小街巷繼續尋幽探訪,想著應該再找個好天氣,來拍拍照,走走逛逛,在這生活多年的城市,留下新的足跡。
/
●臺文基書市場|日式宿舍 · 文學散策
穿越時空回到1930年代的臺灣
穿梭在臺北最大日式宿舍群
體驗日式氛圍及了解臺灣文學百年故事
跟我們一起在日式宿舍來場文學散策吧
5/08(六) - 5/09(日) 12:00-17:30
參加單位:https://bit.ly/3aYCsXC
●臺灣文學基地
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
捷運:忠孝新生5號出口
公車:211、222路線 濟南金山路口站、606、214路線 金山泰安街口站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忘 憂 小 築 草地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陳黎《動物搖籃曲》的意象經營 ◎拉夫喇斯.璟榕
摘要
陳黎詩集《動物搖籃曲》中頻繁使用「女性」、「黑暗」、「冷」、「花園」等意象,營造他詩的世界觀。由此發先陳黎詩因為關懷著受苦難的人類,他不僅通過意象經營,反映他主觀的現實世界,他也藉由浪漫的想像與記錄,在詩中建築樂園提供讀者追尋。
關鍵詞:女性、黑暗、冷、花園、意象經營
一、前言
《動物搖籃曲》是陳黎(陳膺文,1954-)大學畢業後出版的第一本詩集,有別於前一部《廟前》是寫實的嘲諷,《動》的陳黎像是一個浪漫主義者,轉向對時間、生命抒懷,和想像世界的營建,他主觀的現實世界的形象、感受,紛紛投入隱喻的世界觀之中。本論文將從陳黎的意象經營著手,探究詩中反覆出現的意象:「黑暗」、「女性」、「冷」、「花園」的現實指涉;嘗試導出此意象群組建構的世界觀與詩人的思想有何連結。
二、《動物搖籃曲》的意象經營
(一)黑暗
在詩人的意象經營中「黑暗」作為一種「現實世界的形象」,不同的作品裡「黑暗」的指涉略有不同,例如〈囚犯入門〉陳黎將母親體外的世界比喻成監獄:「以後走道似乎愈來愈窄,並且黑暗,老實說它/是那麼的黑暗以至於我們的眼睛就像光天化日下兩隻亮著的燈泡一樣的無濟/於事,我們只是摸索,聽到似乎是水的滴落並且感到口渴……」,詩人控訴著世界是如此的黑暗,一旦踏入這個世界,人類在黑暗中便無法回頭,將被社會體制、肉體、時間給監禁。這裡的「黑暗」除了指涉世界,其實也是使人類於世界被動的生存之原因。
〈花園〉中的「黑暗」除了同樣表現人類的被動、無法掌握主體生命外,更強調一種人類的盲目特徵:「讓每一格方塊熟記各自的迷信跟歌仔戲內容/我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愚昧會在哪一面鏡子顯現/棋盤的四周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黑暗/而光,光不曾許諾我們半座的棕櫚花園」,詩人批判人類盲從制度、規範的心態,將世界比喻格格分明的棋盤,因為「黑暗」遮蔽了棋盤之外的空間,人類如同被控制的棋子愚昧地跟從,自甘受限於充滿稜角的世界之內。
較為特別的是〈更漏子〉裡的「黑暗」,它是一首焦慮時間流逝的題材,這裡的「黑暗」除了像是〈囚犯入門〉中人類無法掌握自我生命的意象,或是〈花園〉的受世界框架侷限的意象之外。〈更漏子〉的「黑暗」也象徵著肉眼無法見著,卻永遠虎視眈眈人類生命的「時間」。或許,「時間流逝」本身,在詩人的觀念裡就包含在令人無能為力、無法跳脫的「黑暗」的世界框架之中。
雖說《動物搖籃曲》陳黎將世界形容的如此黑暗,但他其實是期盼自己的作品盡可能地繼承「光」的形象,如〈戀歌二三〉:「這夜的黑暗,我或許可以辨認三顆星的去向/隔著冰冷的時間走廊/看整城淪陷在鐵器的寂靜裡不敢抵禦/你不見衣飾的形象在夜的中央,那般/自由地約束自己,好像一隻滿裝音樂的/水瓶,不洩漏一滴心事地呼喊/金屬的威脅由驚入硬/我紛擾的想像退卻為一堆碎片,離開光/掉落地毯……但我終將守住一道光回歸你的軌道/如果你的存在必須是我不能湮滅的理由」,儘管在詩人的想像中外在世界有著黑暗、像金屬般冰冷銳利、有時間的制約、無法自由吶喊的形象。但詩人仍想成為生命中美好光輝的守護者,除了藉著書寫闡釋他對生命的熱愛,也希望讀者能夠在詩世界裡短暫跳脫世間束縛。
(二)女性
若說「黑暗」是詩人眼中的世界形象,那麼「女性」則是詩人對人類群體生命狀態的投射。《動物搖籃曲》裡的女性大多帶著悲劇色彩,背負哀愁生存於這個世界,陳黎通過悲劇女性的形象呈現出人類的生存困境。如〈你不要以為月光沒有腳〉詩人化身為長腳的月光闖進「瑪奴」的空間,發現她的時鐘停滯的,且她正被慾望給纏繞:「絲質的胸衣剛剛墜落/瑪奴的男人不在家/它開始走下牆壁,跨過一張/年輕軍官的照片/停了的時鐘在一旁。枕頭。繡花巾。用剩的冷霜/不小心它碰倒一面銀盾。模範母親/一些灰塵跟著卸下/月光,月光它居然跌倒/鏡子一般清潔的胴體在床上/憂鬱的瑪奴手舞足蹈/一些不好的慾望在夜裏/需要洗掉」,事實上月光的移動正代表著時間的流逝,瑪奴停下的時鐘、冷霜未曾為抵抗青春的消逝,瑪奴就象徵著人類為時間逝去、與孤寂相伴的焦慮狀態。
〈斷崖上的母親〉陳黎以背對著公路與山谷望向大海的「山地婦人」,象徵著被世界遺棄卻無處申訴的人類。此處可見詩人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卻也無奈他們淒涼的生命經歷無人理解,甚至嘗試理解。詩末更是寫到:「對於尚在學習生育的/她的女兒/跟著她們的母親坐在斷崖上/看海,讀書/為偶然迷路的旅行人提供郵票地圖」,似乎也暗示這樣的生命狀態在不同時代、空間、身分中不斷地輪迴或繼承。
「山地婦人」相較於「瑪奴」某種程度上可說是看清了世界限制的角色,因為看清,但無力抵抗,她轉向大海向自然訴諸生命之苦,可算是對待生命憂鬱的一種方式。而〈房子〉裡的「情婦」則發現了一種不切實際的解脫方式:「說單純是一間複雜的房子的/他們的情婦也許就住在郵局隔壁/那意思是她們將很習慣在大清早收到風景明信片/在模糊不清的郵戳與問候間找到一片草地,一隊海鷗/或者一隻船/因為船是窗戶,窗戶比房子大」,情婦透過風景明信片與窗子,以複雜、忙碌的生活布置謊言欺騙自己,精神上脫離了房子的禁錮,然而從「因為島嶼的定義是四面被海水包圍/抽屜的定義是——丟了鑰匙就開不開」幾句便能看出,儘管她們佯裝生活精采,事實上生命卻依然脫離不了被禁錮。
(三)冷
在陳黎的意象經營中「黑暗」是對這世界形象的呈現,「女性」是世上悲苦人類的投射,「冷」的則是陳黎對於世界的主觀感受。同樣身為在黑暗世界受苦難的人類,他也試著奮力抵抗,嘗試熱愛生命,堅守那些生命裡即逝的美好,並捕捉進他的詩作之中。但同時他也體會到孤軍奮戰的寂寞,和無力扭轉世道的失落,因此「冷」雖說是一種觸覺的感受,但在陳黎的詩句裡卻又多一分孤寂與疲憊的意象。像是〈月下〉裡詩人運用鐘聲、黑白光影和「冷」,分別為聽覺、視覺與觸覺的營造一個孤寂的畫面:『「四更過了,冷啊。」/初落髮的和尚在井湄打水/拉起一截濕了的衣袖/他的廟宇,單寂地站在一邊』即使這只是一首擁有淒美畫面的抒情詩,依然能發現在詩人的意象群中「冷」被歸類為孤獨的意象。〈雪上的足印〉同樣是通過畫面的營造,孤單行走在荒雪之中,帶出「冷」孤獨的意象。同時,「因冷,需要睡眠/深深的/睡眠,需要/天鵝一般柔軟的感覺」,白雪的寒冷就像是人世的寫照,世界的「冷」也使詩人感到疲憊。
而〈火雞〉就明顯表現出詩人為何對於世界有「冷」的感受,「它火紅的肉垂凝有多少/寂寞的熱情/無語地站在世界一角/目睹愈滾愈大的黑色的喧囂/熟知它的荒謬,又無法釋然於它的苦難」,陳黎彷彿以火雞自喻,目睹世界的黑暗一再擴散,即使對於改正世界的荒謬與苦難懷抱熱情,然而,人類的冷漠卻令他感到落寞與孤寂:
它火紅的肉垂多像失火的淚珠
彷彿要融化整個世界的寒冷
背對一片冰雪的人類屋頂
向我吐露它的負擔
從「背對一片冰雪的人類屋頂」,也能發現「冷」除了是詩人對世界的感受,也是象徵著人類封閉的荒謬人性,甘願獨自面對人間苦難的雙重意象。
(四)花園
陳黎詩以「黑暗」、「冷」為他主觀世界的基調,但同時他也嘗試在作品中虛構一個光明世界讓人們去追尋或想像,也就是「花園」。《動物搖籃曲》中經常以「花園」比喻為無憂慮和無所限制的世界,如先前提到的〈花園〉中「棋盤的四周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黑暗/而光,光不曾許諾我們半座的棕櫚花園」,此處的「棕梠花園」雖是不被允諾的存在,但卻暗示了讀者有這麼一個跳脫限制的想像世界。而在〈戀歌〉也同樣揭示了在幻夢中、浪漫的想像中存在一個不被時間約制的巨大的花園:「要等到全城的花店把時間從鐘面摘走/我們的夢曾經是僅有的巨大的花園」
然而,憂傷的是從《動物搖籃曲》的作品中會發現,陳黎所說的花園似乎只可能存在兩個地方,一是「童年」,如〈秋天的曬穀場〉、〈在學童當中〉、〈在學童對面〉以及〈海岸教室〉能感受詩人以童真的雙眼看見了花園,因此在〈在學童對面〉這首詩中詩人以過來者的身分想對著孩童喊叫,要他們停留在那花園裡:
啊,我真想大叫
叫你們停在那裡:不追,不說
停在那裡
像任何一棵新樹
時間不必知道
饒舌的外國話不必聽懂
另一個進入花園的途徑,從與詩集同名的〈動物搖籃曲〉中,隱約能得知它只存在死後的安眠世界。
讓時間固定如花豹的斑點
疲倦的水鳥滑過水面輕輕滴下它的
眼淚像一隻離弦的箭需要落實
這是花園沒有音樂的花園灰濛濛的
大象沈重沈重地走過你的身邊並且請你
為蜂巢為沒有蜜蜂的蜂巢守望
三、《動物搖籃曲》的世界觀
(見貼文附圖)
經由上述黑暗、女性和冷三個意象,陳黎建立起《動物搖籃曲》的世界觀,通過世界觀的建構,使讀者認清人在黑暗的世界裡是多麼的軟弱,不僅無力對抗世界,甚至不知道要起身對抗。即使是詩人能夠看清黑暗不再盲目生活,並且如〈火雞〉「火紅的肉垂」想要融化整個世界的冷,但孤軍奮戰的寂寞與人類冷漠的雙重攻擊下,也會感到疲憊與失落。盡管如此,陳黎卻未曾放棄捕捉生命中短暫的美好,為人類找到生存的理由,在〈戀歌第四〉陳黎的自白:「我要用僅有的版權豐富每一夜的盲婦/讓們她粗硬不識字的雙手第一次感覺驕傲/大聲讀出每一字的珠璣:/就在你的心上/我的碑帖無須更多的拓印」,表明了他創作的目的,是要讓艱苦生存的人們體會生命的驕傲。
陳黎企圖在詩中建築一個想像的樂園,用「花園」的意象給予人們精神上的寄託。此外,他也藉由一些具體的角色意象,為悲哀的人類群體提供一個超脫生命苦難的形象。也就是「仙女和舞姬」。在「女性」意象的小節中已經提到,「女性」是悲苦人類群體的投射,詩人雖然也會利用其他角色象徵苦難的人類,如〈花園〉中的「庶民奴隸」或是〈動物搖籃曲〉裡的「動物」,但在《動物搖籃曲》的作品脈絡中女性除「悲苦形象」之外,陳黎又引薦了舞姬與仙女做為能飛行、舞蹈於世界之上的女性角色,一種超脫束縛的形象。在〈特爾菲的舞姬〉可以看出這樣的形象正式其創作的謬思女神:「他怎麼會懷疑那/婆娑的桃金孃常青藤不是身體/他怎麼會?那般細膩逼真的描寫/微笑,浮雕,種種神秘的事端/在那裡特耳菲的舞姬們把酒灑了一地/在那裡,一個少年他的魯特琴跟詩」舞姬婀娜、謎樣的形象不僅是陳黎詩中浪漫想像的具體化,這種形象更與其他作品中的悲苦女性形成強烈對比。
〈仙女是出色的舞者〉則更明顯地帶出超脫生命束縛的意象:「仙女是最美麗的婢奴:擺首,扭肩,急急為眾神紡織/斑斕的星雲都滑進你的織機,並且轉旋/何等奇幻的萬花筒啊!不斷不斷地變換圖樣/直到恨等於愛愛等於金塊,而整座宇宙/都只是她們壁氈的一部份……」,仙女的舞姿多樣、無所限制,好似整座宇宙都無法將她們禁錮。
然而,仙女、舞姬對於長期受世界箝制的凡人而言,卻是很難達到的境界,但陳黎仍以自己母親呈現人類跳脫生命框架的最大極限。「母親」作為女性框架中一個沉重的身分,在〈廚房裡的舞者〉母親卻透過小錄音機和華爾滋,化身〈仙女是出色的舞者〉的舞,者在侷限女性身分的廚房空間,以一種悠哉地形式精神上脫離了世界的束縛:「我忽然聽到一隻熟悉的華爾滋/自半暗的廚房傳來/看到仍然年輕的你抓著一台小錄音機/渾然忘我地舞著/冰箱在左/電鍋在右/我彷彿聽到櫥子裡的碗筷都齊聲拍手/為你伴唱/跟著番茄、檸檬/苦瓜、包心菜…」。透過母親與舞者意象的結合,陳黎提醒了讀者,儘管生命是沉重的包袱,仍然存在精神上的超然釋放。
四、結語
在陳黎的世界觀中,人類群體化身一個個悲苦的女性,受困於黑暗陰冷的世界之中。他的詩如一束光線,不諱言地照出黑暗中人類被壓迫於憂傷、慾望,恐懼時間流逝的生命狀態。但同時這束光也搜索著生命中的美好並捕捉,讀者沿著這道光看過去,那裏是陳黎建築的想像花園,有永恆的音樂、有舞者、沒有時間的束縛。雖說這座花園只存在童年的記憶,短暫的滿足,或深深的睡眠。但詩人卻透過文字記錄了下來,提醒著我們花園確實存在。詩人也透過各美好的意象,使我們在苦難的夾縫中看見能夠超脫生命的機會。
五、參考資料
(一)學刊論文
張芬齡,〈地上的戀歌──陳黎詩集《動物搖籃曲》試論,《中外文學》9卷2期(1980年7月)。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0.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黎 #動物搖籃曲 #意象
忘 憂 小 築 草地 在 鋼鐵媽媽的Andrew與山姆 Iron Mom’s Andrew & S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 菲律賓南遊記-環境篇🇵🇭
也許從小飄泊慣了,喜歡體驗各地風俗民情。剛結婚時,我跟山姆說:只要你有外派機會,我連非洲都跟你去。當然他幾乎都是短暫出差而已。我的美夢也隨著我身體的狀況而破碎。
一直到了我坐輪椅後,山姆有個機會去菲律賓工作,這件事其實也因為我而延宕了八年。我的醫生說,既然已經坐輪椅,就沒有搶救神經的即刻性,可以休戰,舉白旗幾年了。
所以我們南下菲律賓,每個好朋友各個為我擔心:妳確定妳要去?妳的身體?醫療?那邊的環境適合妳嗎?危險嗎?
因為我自己的身體狀況,再加上 Andrew 要上中班了,所以媽媽很認真的上網了解這個國家,和適合我們住的區域。我找到達義市(Taguig),是馬尼拉的新興區,最好的國際學校都在那邊。簡單來說,那邊就是一個空有其表的信義區。
去菲律賓一年,我們幾乎哪裡都沒去,離開達義市,到隔壁 8 公里以外的馬卡蒂(Makati),避開塞車時間,少說也要四十分鐘。正確的來說菲律賓沒有所謂不塞車時間。遇到下雨,就是災難,肯定淹水。而它們的雨季在 6-11月,幾乎天天下,下的雨是空氣中的污染。
週末,我們也難得出遠門,困在車陣中的時間比玩的時間還久。所以不要問我馬尼拉哪裡好玩,就在大雅台眺望塔爾火山,欣賞美麗的湖景和遠處的火山。我們只去了宿霧島,其實我一點都沒有想去那邊,心裡想去的是薄荷島,但因為之前的外籍看護(是的,我們還笨到帶她從台灣回菲律賓,但災難也是從那裡開始)是來自宿霧,我跟她說:因為她將近一年沒回家了,而且快過聖誕節了,所以我決定捨棄薄荷島,去宿霧。這樣妳可以回家看女兒,也可以帶女兒來飯店泳池和沙灘玩。但這是一個愚昧的決定:第一,因為我的關係,我們不潛水不坐船,只待在飯店,因此就像是花錢去住飯店。當然沙灘是很美,天空霧藍,但怕海、怕髒(沙=髒)的兒子一下就不想留在沙灘上了。第二,那個外勞小姐聖誕節還是要求一定要回家。我冒火了我,我說那之前為什麼不跟我說?(這是白問的,我知道)雖然薄荷島能做的事也差不多,但景色和住的飯店等級完全不一樣。
我們住家在那邊算是有規模的社區,只有兩房,但是房間、客廳、餐廳都非常大。兒子在家就可以騎著扭扭車當賽車一樣奔馳。「媽媽」如願的買了溜滑梯和跳跳床給他。
搬進去前,房東只願意提供冰箱、冷氣、洗衣機、烘衣機和簡單的沙發。我爭取了簡單的燈飾和電視,其它從窗簾(客廳和主臥都有一大片的落地窗,非常美,但是窗簾的布和尺寸,絕對不能錯)、餐桌、床、鞋櫃、書桌、化妝桌,能想像得到的家具,四輪鋼鐵媽媽自己搞定!我那時沒朋友,沒有資源,我就一項項在台灣就準備好。
山姆一月就先去了,住在宿舍,待我們三月過去後,先住了兩個禮拜的飯店,等我購買的東西都到齊,組裝好,來來回回基本的居住需要弄妥,我們才搬進去。
社區的環境優美,種植許多植物和花;有三區各有大人小孩游泳池;兒童室內遊戲室,依照年紀也有三區;室外遊戲區有兩個和一片草地。山姆上班的時候,我就帶著安築在社區裡面消磨時間,或是帶他下樓上游泳課。Andrew 上學後,媽媽們會相約一起吃早午餐,聊媽媽經。幫孩子們約放學或週末的 Play date。
很幸運的,住家附近就有一個花市,沒有什麼太高級的花,價錢也都非常便宜。但只要有花草,就能讓我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沒事就自己買花回家自己插。隨心所欲,自己看得開心,就是插花大師了。😅
聽起來我的日子似乎無憂無慮,很悠閒。但我在那邊有處理不完、爭取不完的事。我幾乎每天都有事:除了孩子、除了家裡,雜事多到浪費生命。菲律賓人基本上是個友善卻又有「自信」的民族。他們賺一天的錢,花一天的錢,沒有存錢的概念。萬一小孩開學,摩托車壞掉,突然需要多餘的開銷,就跟公司或雇主借。做起事來,推一下,動一下,推一下,動一下,沒有自己追問進度,是不會得到任何回應。修一個冷氣,他們願意跑四趟,收一樣的工錢。他們願意,我也沒輒,只是菲律賓沒有冷氣會崩潰!!!!
我在菲律賓學到的事就是:據理力爭!(強勢!不,是教育他們如何做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