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故事》:沒多久就要結束了,許多回憶都會變得光彩奪目。
.
知名能樂師觀山壽三郎,受封為人間國寶。壽三郎的妻子早逝,他與三名子女的感情疏離。長子壽一不滿父親的冷漠,成年後離家獨立生活,放棄能樂,成為一名摔角手。長女小舞與熱愛饒舌樂的拉麵店老闆結婚,育有一子。小兒子踊介當上律師,與家人保持距離。壽三郎的養子壽限無,擁有能劇天份,礙於身份(血統)無法成為繼承人。壽一離家25年後,傳來父親重病消息,即刻返家,肩負起照護的責任。然而,72歲又重病的老爸,卻戀上年輕女看護小櫻,甚至揚言要把遺產全部留給小櫻,家庭風波再起...
.
「一旦放下了,就不是父子了。我在看護的工作現場,看過各式各樣的父母子女,無論怎樣扼殺自己,怎樣公事公辦,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不過就是把個屎把個尿,是無法顛覆這個關係的,也因此才會時不時,無可奈何地感到悲傷。」
.
到底是我運氣好,還是日劇水準真的高高高?宮藤官九郎擔任編劇的《我家的故事》,讓我看得捧腹大笑又忍不住悲傷落淚。明明是有點老土的情節:父親跟兒女間化不開的心結、壽三郎的失智症,引發健康與遺產分配的問題、壽一陷入:該要繼承家業成為能樂師,或是繼續擔任摔角手的兩難抉擇、神秘女看護小櫻的身世之謎,以及剪不斷理還亂的多角戀情,搞得觀山家雞飛狗跳、壽三郎決心在死前揭發隱瞞多年的秘密,帶來家族的強烈衝擊、壽一與弟妹間的嫌隙和怨懟日益升高、壽一與前妻由香爭奪兒子秀生的監護權,又該怎麼解決?
.
光看劇情摘要,以為《我家的故事》會是一部重口味(灑狗血)的作品,然而,影片整體調性比我預期的要輕盈許多,淚水沒那麼氾濫,戲劇衝突沒那麼排山倒海,劇集中段,喜劇感甚至壓過悲傷感。
.
《我家的故事》的好看,在於影片對傳統技藝的尊敬與宣揚,不懂能劇的朋友,可以在這部作品裡,學到些能劇小知識。《我家的故事》的迷人,在於壽一這個角色實在太有魅力:一個粗線條的人,性格有點孩子氣,不太懂得規劃未來,但極具行動力(像水一樣,能夠很快適應環境),與人相處相當直率,具有把散沙般的家庭與朋友給凝聚一起的能力(壽一本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
《我家的故事》的溫柔,在於劇中沒有壞人,只有受傷的人,受傷的人儘管對人與事有著不滿和埋怨,但這些抱怨的背後,藏著一顆渴望獲得家人或伴侶的關愛與肯定的心。《我家的故事》的精采,在於本片的演員群戲整齊,西田敏行、桐谷健太、戶田惠梨香等人,都有精湛動人的演出,飾演壽一的 #長瀨智也,則是光彩奪目,愛死他或木訥或粗心或正直或傻氣的模樣,影片看到中段,深深覺得壽一就是一棵大樹,很堅強地立在風雨前,幫親愛的家人擋住迎面襲來的大風大雨!
.
接著,來亂聊一些《我家的故事》雜感。
完整文章:https://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667300
快凝寶大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寒流後幾日,就是新年了。連假期間進校園,在冷清的文學院四樓長廊上,看見一隻死去的小小的燕子。
⠀
燕子躺在公共行政系教授的研究室門口,輕輕的,風大時稍稍晃一晃,修長的黑翅膀蓋住白色的身體,像是一片枯葉子,掩著一枚發霉的毬果。
⠀
⠀
◆
⠀
回想起來,研究所時我似乎沒在學校裡看過這樣的燕子。
⠀
時隔十餘年,再次回到校園,很多東西都變了。還是沒見到飛翔起來自由得近乎狡猾、近乎魔法的燕子,但到處都是鳥禽──現在的學校裡,已經成了鴿子的練飛場。文學院,共同科,人文學科這一區的建築物屋頂上,幾乎都棲停滿了灰撲撲的鴿子。
⠀
不同於燕子,鴿子倒是我以前唸研究所時就有了。但那時,頂多是久久看到路燈上落拓著停了一兩隻,轉頭張望的樣子,看上去有些茫然。或許是那樣的情境和當時的我們心境太像,又被附會了什麼自由平和的象徵,每次遇見,心裡常常是沉靜、同情的。
⠀
但現在完全不是這樣。寬闊的縱谷天空下,鴿子群不去別處,不由分說沿著文學院的簷頂屋脊停了一整排,咕咕噥噥,歡快熱鬧。「現在學校的鴿子啊,比我老家的鴿舍還多」,學弟這樣說,口中是輕佻、誇大的語氣,是那種青春而戲謔的快樂。(遠遠離開家鄉抵達這裡,對他來說,是一件得意的事嗎?)我凝視著鴿子一次又一次飛起,但哪也不去,盤旋著繞文學院飛過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群體龐大綿延無盡,像一條氧化的金屬鎖鏈,像一隻鏽唱針重複讀取著黑膠唱盤。沒有盡頭的日常練習,讓人看著不由有些不耐,但為什麼不耐?我卻說不出來。
⠀
這樣日復一日、重複軌跡的飛行,是現在天天瑣碎忙碌的我能夠做到的事情嗎?
⠀
鴿子持續飛行,給人與時間拚博的聯想。飛行,但哪也不去。若是那些年自認遲遲沒有準備好、而遲遲不願畢業(但同時又這麼恐懼出社會後日復一日的辦公桌人生)的自己,看到這樣群鴿繞圈飛行的場景,不知道會是什麼感覺。
說不定也沒有什麼感覺。對長久生活在都市裡的我而言,鴿子並不常見,賽鴿的鴿舍更是遙遠的童年記憶了:舉著紅旗子的人高高站在天台上,在陰霾、但更顯飽滿有力的天空底下,偶爾揮動,遠方的鴿群感應到什麼一樣低低飛近,掠空而過,像是受著魔魅的超自然力量招喚而來。
⠀
鄉下養鴿是為了賽鴿,賽鴿的用途則是賭博。文學院的鴿子──文學院裡停著的這麼多、這麼多的鴿子,能有什麼用途呢?
⠀
⠀
◆
⠀
鴿子多到一定程度,對衛生或許是有一點影響了。學校能處理手段不多,放毒或擊殺,觀感上都太殘忍。聽說想來想去,曾嘗試引入天敵,一度請人帶了訓練過的老鷹來驅趕鴿子。
⠀
大家都是口耳相傳,問了幾個學弟妹,其實都沒有親眼看過。只知道曾有這樣合理、但似乎有點好笑的事。為什麼好笑呢?一時也說不太上來。是覺得那種「人為模仿自然食物鏈」的做法太可笑了,還是覺得「以為這樣比較不殘忍」的心態可笑呢?
⠀
總之,老鷹的驅趕計畫最後失敗了。
⠀
我想像那樣習於滑翔的巨大禽鳥,在學院寬敞、但對牠而言實在還是太過狹小的上空,勉力拍著翅膀,撲飛追趕鴿群而不可得的樣子,有些不忍。老鷹沒有久留,聽說還曾一頭誤撞上學院大面透明的玻璃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追問過幾個朋友細節,大家不置可否的說說笑笑,把話題帶過。那就是一個非常有趣、合乎我們期待的故事吧?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嗎?
⠀
老鷹受傷,終於走了。鴿群在交頭接耳的鼓譟中,重新佔據了文學院設計典雅的屋頂。
⠀
很難說這樣一定是不好的。老鷹回去休息,去更大的地方做自己擅長的事。鴿群在美麗的文學院,繼續溫暖、快樂、安全的生活。日子一樣過去,很難說這不是一種各安其所。
⠀
學校最後只好在各間教室、各個研究室的窗台外側拉上了鐵網,避免鴿群逗留,衍生衛生問題。鐵絲太細太利,鴿子的腳爪無法久握。所以,原本敞亮的窗戶,現在看出去都是緊緻的鐵窗風情了。我每天進研究室,隔著窗戶觀望曾經熟悉、但疏遠太久的校園,像一個學畫、學書法的人,在輔助的格線上確認線條與顏色理想、確實的位置。
⠀
也很難說這樣一定是不好的。原先詩情畫意的大塊風景,現在看上去,都有精確的座標了。
⠀
⠀
◆
⠀
鐵網的網目大概是眼鏡的大小,密密注視著天空盤旋的鴿子。鴿子再也不能隨隨便便停在窗台上了。
⠀
記得以前唸研究所時,上小說家老師的課,老師講到精采處,真心在乎處,偶爾會停下來深思,看著窗台上孤獨的鴿子出神,鴿子往往也偏著頭注視老師,久久不動。修課的我們也停下來,窗外的風景也停下來,時間也停下來。
⠀
好好停下來,沒有為什麼。那曾經是我最喜歡的時刻。
⠀
但照這樣看,從前的那種狀態是不會再回來了。所有的窗台拉上鐵網,整個文學院像是武裝起來的堡壘。泊車困難的鴿子群,只能停到更上層熟悉的屋頂了。
⠀
屋頂也很好,只是不知道下雨的時候怎麼辦呢?花蓮的冬天那麼容易下雨。又冷又漫長的冬天,曾經帶給習慣南台灣陽光的我極大的絕望。躲進外套裡,房間裡,棉被裡,書本裡,濕氣如影隨形,讓人覺得無處可去。人都這樣了,何況是只能停在屋頂的鴿子呢?
⠀
窗台不能停,停地上總可以,例如,或許能躲進走廊裡避雨吧?我確實這樣想過,但很快就知道為什麼不可行───一天晚上,我走文學院的長廊去研究室,昏暗的燈光裡,不小心驚動了一隻雨天躲進走廊的鴿子,牠驚慌地在走廊和樓梯間拍翅亂飛,撲上頂燈、玻璃窗,又摔下來,四處找尋亮處想逃,或至少努力想停留在半空中、爭取時間找尋出口。我靠牆站著,大氣也不敢喘,注視著那隻絕望、瘋狂的鴿子。不是怕牠,是怕牠怕我。
⠀
或許也是有點怕牠吧?或許我也有點怕我。那樣以為自己受困、恐懼、而近乎瘋狂的樣子,我並不是陌生的。
⠀
天亮以後的校園裡,鴿群又排排站滿了學院的屋頂。雨繼續下,或許還要下整個冬天。鴿群咕咕咕咕,停留在文學院的屋頂,我仰頭去看,無法分辨飛禽的表情。
⠀
⠀
◆
⠀
學校其實還變了很多。單是文學院內就有許多不同。建築還是一樣的建築,但時間過去,不可能沒有留下任何證據。
⠀
文學院中的大樹長高了。印象中以前唸研究所時,樹梢大概只到二三樓的交界。以前我們創作所設置在英美系上,所辦位置在文學院三樓的西側,一出門,就可以看見中庭對面的中文系。但現在樹紛紛長高,已經完全看不到了。以前的東華中文系後來也改制了,叫華文系,併校後我還來不及認識的花師的朋友們來了,繼承下中文系的名字。
⠀
三個系佔據了文學院長長的ㄇ字型走廊。這次回來學校,我繞著走過幾次,有些迷惘,慢吞吞沿走廊看過一個個布告欄,像一個失去國籍的水手沿著海岸找尋港口。鴿子在文學院裡咕咕叫著,很熟悉。可是現在,我誰都不認識了。
⠀
長高的大樹上,現在棲著擅長學舌的八哥,非常神奇,像精通多國語言那樣,能夠多聲道用不同音色彼此唱和,好像在溝通,但也難以確定,畢竟牠們飛也不飛,整天就那樣勉力叫著。會不會是單純想發出聲音而已啊?
⠀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樹上幾乎沒有鴿子,沒有老鷹沒有燕子,就只有八哥。我有時研究室忙累了,出來趴在窗台看他們,整天鳴叫不休,站在枝頭迎風擺盪。他們似乎是以發出聲音這個行為本身為樂的。
⠀
很有趣,但好虛無。只是想想,牠們就是八哥啊,八哥做著八哥擅長的事,這有什麼不好嗎?
⠀
⠀
◆
⠀
只是,無論是從前唸研究所時,或者這次返校,印象裡,我從來沒有在文學院裡外遇見燕子。
⠀
學校後門外的小路上倒是四處都是燕子,個頭小小黑黑的,速度飛快,像是活的音符,樓房間低空穿梭,貼地飛行,突然拔高又急轉,彷彿轉音出色的爵士歌手似的。我有些佩服,燕子從來都飛得如此好看,從來沒有撞上人車樓房,最後總能輕輕巧巧落在細細的電線上。
⠀
分不出那是一種艱難高超的生存方式,或者單純炫技的遊戲。飛翔的燕子來來回回畫過空中,有時就這樣一整個下午,好忙碌,但乾乾淨淨什麼也沒有留下。
⠀
中午、或者傍晚買飯回租屋處,走在小徑上,總看見燕子就這樣來回在天空裡寫畫著無人知曉的符號,彷彿正興奮地連起空中隱藏的星星圖案,我常常興起羨慕的感覺──感覺那是什麼神祇正向我顯示某種充實、自由、又率性的生活方式,暗示我,勾勒另一種更理想的、更盡其在我的生命節奏。
⠀
但是除了羨慕,還能怎麼樣呢?人類無法飛行,這我已經知道很久了。
⠀
⠀
◆
⠀
燕子是夏候鳥,秋冬理應要往南飛走避寒,壽命約十年。這是我看見走廊上那隻死去的燕子後,回研究室上網查詢才知道的。(但那些在鄉間小路上亢奮飛翔的燕子,為什麼沒有離開呢?)
⠀
這次回來之前,我畢業離開東華,也已有十年之久。常常返校,找朋友,講座,更多是純粹旅遊,多半也挑在夏天。若無必要,真是沒有興致再經歷一次花蓮的冬天了。
⠀
但即使這樣,幾乎年年夏天回來的我,仍然對文學院裡的燕子毫無印象。
⠀
⠀
◆
⠀
隔日晚起,瞎忙一陣,入夜了才回到文學院。連假後的期末考前,走廊上師生皆臉色木然默默走路。
⠀
我上到四樓,刻意去看昨天燕子死去的地方。但整條走廊乾乾淨淨,淡淡反光,甚至連打掃的痕跡都幾乎看不見了。
⠀
死去的燕子消失了。我四下張望,一無所獲。鴿子在夜裡的文學院裡咕咕鳴叫著,有些委屈,像是摀著棉被偷哭的聲音,小小聲、低頻率的幼獸哀鳴一般,迴盪在夜裡的文學院。因為已經知道那是鴿子了,咕咕,咕咕,所以毫無恐怖的感覺,我靠著欄杆凝視一片漆黑的文學院中庭,只覺得好苦,好苦。
⠀
沒有在文學院看過真正活著飛翔的燕子,只看見死去的。還未想清楚那是怎樣的事,一天過去,死去的燕子也不見了。
⠀
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來到這個校園,自己大概總有一套說法,即使心裡其實並不一定那麼確定。不過想假裝條理分明、有意說得頭頭是道、引據證明自己收穫豐碩或所言不虛,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
但燕子從哪裡來,為什麼來,怎麼生活,因著什麼死,我完全不知道。
⠀
⠀
◆
⠀
我記得研究所時學校後門還沒拓寬的、窄窄的志學街,季節到了常有盤旋飛翔、特技演出一般的燕子。但太常見了,那時的我似乎從來沒有把那當一回事。
⠀
那時的我唸著文學,忙碌著學過很多奇異、艱難、與我無關的敘事技術。現在回想,收穫是真的,但不是我以為的那種。
⠀
燕子也是真的。只是我那時不知道。現在的我真想專注看看那隻死去的燕子。真想好好寫牠。可是來不及了。
⠀
新的一年前夕,一隻燕子死在公行系教授的研究室門口。屍體不知道是被連假結束後的清掃工人清理走,還是被貓狗或其他鳥類叼走了?想起《快樂王子》的故事,寒冬裡分送雕像上的寶石給窮人、因而錯過南遷時機而凍死的小小燕子。我想那不是真的,但那成就了故事裡最快樂、也最憂愁的部分。
⠀
故事裡,燕子死前輕輕的親吻了雕像,那讓我想起學校後門的長長巷子裡,燕子特技飛行的最後,輕輕迴身、降落在黃昏天空中的電線上的樣子。
⠀
⠀
◆
⠀
懷著感傷的心情,在研究室待到深夜。關燈離開時,意外看見窗外的鐵網上,卡著一小片鳥類脫落的羽毛。
⠀
這是新的。在研究室的窗前來來回回幾個月,我從未看過這片羽毛。實際上我沒有在這面窗景裡看過任何靠近的飛鳥。現在深夜裡看不清楚,但單就毛色來看,似乎是鴿子留下的。當然,也可能是別種飛鳥的。
⠀
那樣無法久棲的位置,在我不知道的某個深夜時刻,曾經有飛鳥撲翅趨近,嘗試停留。停著停著,或許痛了,最終只能匆忙選擇飛走。
⠀
說起來真是奇怪的感覺。我們全力避免飛鳥靠近所設的鐵網,竟然反而為我們全力避免的飛鳥,留下了奮力飛翔的證據。
⠀
⠀
⠀
⠀
─── 飛翔的證據/林達陽
⠀
⠀
⠀
⠀
⠀
§ 聯合副刊2021.04.09
快凝寶大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媽媽永遠等你】
慢慢來,我等你
因為我知道,或許這世界上除了媽媽,沒有人會再跟你說這句話。
因為我知道,所有的人都會催趕你,時間催趕你長大,而當你長大後,社會的眼光催趕你,世界的運轉催趕你。
所以我想在你心中埋下一顆名叫慢慢來的種子,有一天種子會茁壯成大樹,當世界快得讓你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慢慢來大樹會給你一個遮蔽的所在。
其實,寶貝你知道嗎,當你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跟你說過好多遍。
我等你。
寶貝我等你慢慢地長大,你要健康強壯,才能迎接世界給你的一切,而媽媽會先將我所有的一切給你。
我等你踏出第一步的瞬間,我等你喊第一聲媽媽的時刻,我等你自己拿餐具吃飯的笑容,我等你成功疊起積木的神情。
所有的等待都值得,因為那是刻印在心中的真實,讓我知道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不留任何遺憾。
無論何時何地,當你說出:「媽咪,等我!」
我會微笑告訴你,我等你,我永遠都等你。
---
去年9月,艷寶在4歲3個月時終於正式離乳,不用睡前奶。
我也就此從母奶親餵的道路上畢業,回想4年的種種,其實我真的沒有別人口中那樣的厲害,我也只是和所有傻氣的媽媽一樣,希望在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時候,盡情地給予。
沒想到高需求艷寶讓我經歷了一場,難以忘懷且無法複製的母奶親餵之旅。
在乍暖還寒的3月,4歲9個月的艷寶終於正式戒尿布。
還記得前陣子狼爸一邊上網買尿布,順口說了一句:「艷艷到底哪時才能晚上睡覺不用穿尿布?」
「等她準備好。」我說,一直以來我都是等她準備好,
從來沒有刻意去規範去戒除,時間到了,成長就是自然而然,我等艷寶準備好,因為我希望 #你的生命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決定權。
上週從台中出遊返家後,艷寶就說她晚上睡覺不要穿尿布了,第一天我和狼爸雖然表現的一派輕鬆,但是心中卻如臨大敵,做好半夜起來換床單的準備。
沒想到我們倆都低估了「成長」來臨的速度,它總是默默的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時候,讓你懷中那個小寶貝改變,讓身為父母的我們一時無法反應過來。
孩子的成長就像打鐵時敲擊出的火花,一瞬一亮一閃一滅,讓人驚喜的睜不開眼,期待最終的成果。
今天早上狼爸準備送艷寶去幼兒園,她穿好鞋子後,我準備幫她穿外套。
「麻麻,妳等一下喔~妳等一下喔~」她急忙先用小手掌抓起袖口,才要將手套進外套中。
「我等妳啊,妳慢慢來。」穿好外套後,我慢慢地幫她拉上拉鍊,再給她一個悠長的擁抱。
在媽媽這裡,妳用妳的速度,妳的步伐來走這個世界,我等妳。
---
#碧安朵育兒文章分享
【全世界最美的凝視與微笑】
https://reurl.cc/2bagxv
【有影子的地方,就有光】
https://reurl.cc/WEbE4D
快凝寶大樹 在 快凝寶大樹 :: 藥局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快凝寶大樹 | 藥局地圖. 快凝寶大樹 達昌公司 春天連鎖藥局 春天藥局ptt 康祥藥局 新竹健保特約藥局 石牌日春藥局電話 鄭金山 宇康藥局負責人. 相關資訊整理 ... ... <看更多>
快凝寶大樹 在 大樹藥局'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快凝寶 晶澈配方買2罐 送1杯高能果凍(黑糖口味) 穩優雙重穩定配方買1箱 送2罐 飲沛單罐 嚐鮮價$199 現在就到 · #大樹藥局,讓專業藥師推薦最適合你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