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速報醫學
別來無恙:再談恙蟲病
恙蟲病如未正確診斷及適當治療,
嚴重時可能導致昏迷、肺炎、心肌炎或休克。
未治療之個案死亡率可能高達60%,
但若投予適當的抗生素,死亡率可降至1%以下。
--------------
問題一:請問恙蟲病會傳染嗎?
答覆:恙蟲病是一種由立克次體病原引起的疾病。立克次體病原寄生在恙蟲若蟲的體內,經由叮咬而傳染給人類,此病不會有人傳人的感染,患者不用隔離。
----------------
2017年初,疾管署報告了屏東縣三地門大母母山發生19人同行的登山隊伍中,6人同時染患恙蟲病的群聚感染事件。憶起約二十年前筆者所屬的大學登山社也曾在大鬼湖會師之後,數名隊員感染恙蟲病,在急診留觀高燒了幾天才被前往照會的筆者診斷出來。依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2018年)截至3月底,國內已有67例恙蟲病病例確診,個案感染地以台東縣(20例)最多,其次為花蓮縣(15例)。臺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於每年4~5月病例開始增加(部分是因為清明節的掃墓活動),6~7月為高峰期,全國各縣市均有恙蟲病病例報告,但以澎湖縣、臺東縣、花蓮縣、南投縣及金門縣個案較多。
--------------
叢林斑疹傷寒
恙蟲病的正式名稱是「叢林斑疹傷寒」(scrub typhus)。恙蟲是一種小蜘蛛(mite蟎),又稱為恙蟎,台灣地區主要病媒種類為地里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e)。恙蟎在若蟲時期必須寄生在老鼠等山野小型哺乳類的體表吸血維生,登山者如果從附近經過,便有可能受到恙蟎叮咬而傳染致病。尤其是在東南部及離島中級山,對登山者是很大的威脅。
可能因為氣候變遷,台灣近年病例數及發生地區有增加及擴大的趨勢。起初以夏季東南部及離島為主,現在演變成全島全年皆有病例發生。恙蟲病在世界地理上的分布呈現三角形的區域,從日本北部至澳大利亞北部及巴基斯坦等地所構成,稱為Tsutsugamushi triangle,甚至喜馬拉雅山區也有恙蟲病的報告。
---------------
恙蟲病的臨床症狀
恙蟎的體型非常小,難以用肉眼辨識,咬人時也沒有任何感覺。其潛伏期約9~12天,許多山友可能在下山後才會發病,因而忽略了病因來自登山活動中的暴觸。主要臨床症狀有:
(1)持續高燒39℃以上:頭痛、全身痠痛,結膜炎等,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但恙蟲病的發生季節與流感不同。
(2)叮咬處近心端局部淋巴結發炎腫大:比如說,手被咬,腋下淋巴結腫大;腳被咬,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3)焦痂(eschar):類似我們被蚊蟲叮咬後又抓破的傷口結痂,但是恙蟲咬傷的傷口不痛也不癢。大約有50~80%患者可在被恙蟲叮咬處發現焦痂,是此病重要特徵。但是並非每個患者都會出現焦痂,所以找不到焦痂並無法排除恙蟲病的診斷。
(4)出疹:發燒第4~5天起,可能軀幹會出現紅色斑疹,繼而擴展至四肢及臉部,但數天後即消失。
-------------
問題二:請問恙蟲病是否難以診斷與治療?
答覆:恙蟲病的診斷與治療並不困難,難在醫師要想到這個病。
-------------
恙蟲病如未正確診斷及適當治療,嚴重時會合併昏迷、肺炎、心肌炎、休克等現象。未治療之個案死亡率可能高達60%,但經投予適當的抗生素之後,死亡率可降至1%以下。患者康復後對同型株立克次體會產生長期的免疫反應,但對異型株只有短暫的免疫力。若在數月內受到異型株感染只會產生溫和的症狀,但超過1年後感染異型株,則會產生典型的疾病症狀。若恙蟲病已為地方性疾病,生活在該地區的人,可能會感染多次恙蟲病,但之後通常為輕微或無症狀的感染。
----------
恙蟲病的診斷與治療
如果是在登山後感到不適,就醫時務必將登山史(地點、期間)告訴醫師;如果發現身上有類似蟲咬傷之傷口,亦應提醒醫師檢視。臨床症狀和抽血檢驗恙蟲病立克次體抗體,均可協助診斷。治療方面,四環黴素(tetracycline)及偉霸黴素(doxycycline)均有效,新一代的quinolone藥物包括levofloxacin及moxifloxacin,在臨床上對恙蟲病的治療效果也不錯,雖然通常服藥兩天就會退燒,但用藥仍必須持續7~10天才能停藥,以避免停藥後又復發。
----------
如何避免恙蟲叮咬?
恙蟲性喜濕熱、植被茂密的環境,高危險區是東南部及離島的中級山,以及較少人跡的小山,時序則以每年的4~7月為高峰期。
登山中應注意不要在叢草濃密處停留過久,不要在草叢中宿營或將營地附近的雜草砍除(必要時噴灑殺蟲劑)。行進間穿上膠鞋或登山鞋、綁腿、長衣褲及工作手套,同時在衣物及身體暴露處定時塗抹或噴灑蚊蟲嫌避劑(含敵避DEET的防蚊液)。並於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避免被恙蟎附著衣物而叮咬。如果發現身上已經有被不明蟲類咬傷的傷口,局部塗抺抗生素藥膏(如新黴素Neomycin)可減少發病機會。如果要通過已知感染率很高的山區如中央山脈南南段及蘭嶼等離島山區,可考慮口服偉霸黴素(doxycycline)預防,劑量是200mg每週服用一次,但下山後仍要持續服3~4週。
預防用藥部分應向旅遊醫學科醫師諮詢並請醫師開立。
文/賴育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端午節即將到來,除了吃粽子應景外,許多家庭仍保有傳統的習俗活動,例如:正午立蛋祈求未來一年鴻運當頭;又或是懸掛艾草、菖蒲;掛香包或擦抹、甚至飲用雄黃酒來驅毒避邪。只是你知道嗎?雄黃內含有毒的化學成分,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引發中毒!究竟怎麼做才最安全?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林中英博士替你解答! 喝雄...
恙蟲咬傷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意外是罹患疾病、細菌感染、器官老化衰竭等身體內在原因以外之其他外來性、突發性(偶然性)、意外性(不可預知性)因素所造成。必須要符合以下四個要件,造成傷害損失或死亡,意外險才會賠償:一.非疾病老化。二.外來性。三.突發性---偶然性、急迫性,加上即時性、猛爆性。四.意外性,不可預知性。」
[保險醫學]恙蟲病是一種意外或疾病?
為什麼說恙蟲病是一種意外?臨床上,明明恙蟲病就是一種法定傳染病,當然就是疾病。
意外險三要件
意外是罹患疾病、細菌感染、器官老化衰竭等身體內在原因以外之其他外來性、突發性(偶然性)、意外性(不可預知性)因素所造成。必須要符合以下四個要件,造成傷害損失或死亡,意外險才會賠償:一.非疾病老化。二.外來性。三.突發性---偶然性、急迫性,加上即時性、猛爆性。四.意外性,不可預知性。
在此特別要強調的是猛爆、突發性發作的「突發性」,突發性是短程衝刺所需要的猛爆動能。 突發的意思:迸發;爆發,有1.突然的,未預見到的; 急躁的,倉促的; 快的,迅速的; 急劇;2.爆發3.射精4.隨想5.爆發。突發的意思:迸發;爆發。迸發;忽然爆發。可見若是經過一段潛伏期,像愛滋病,六個月後才發病,只能說是疾病,但若被感染針頭刺到,發生猛爆性B 型肝炎則是意外
突發性除了偶然性,還要加上即時性
恙蟲病當然是被外來性的恙蟲咬傷,但意外除了偶然性,還要考慮有沒有突發性,包括急迫性,即時性,猛爆性者才能算意外。恙蟲的咬傷,裡面的立克次試體造成的病變,通常潛伏期9至12天後才開始發病,顯然並沒有突發性。
基本上就有如被蚊子咬到感染登革熱或瘧疾一樣都是疾病,特定蚊子咬了以後登革熱的病毒,或是瘧疾原蟲跑進體內血管才會發病,但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才會發病,所以恙蟲病、登革熱、瘧疾這些外來性的昆蟲咬傷,因為沒有急迫性突發性,所以都被認為是疾病。不像被毒蛇咬傷之後馬上溶血或麻痺,甚至死亡,發生這種突發性的病變才是意外。
高山病的意外還要加上意外性(不可預知性)
但腦出血中風雖然有急迫性,但是因為沒有外來性,而是腦部血管本身有粥狀動脈硬化病變或動脈瘤(內在的疾病或老化),血管發生破裂才會腦出血,這當然就是疾病;而高山病又大不同,雖然也是外來的高山因素,但是對某些人來說,本身並無病變,高山環境下突發性的發生肺部、腦部水腫,造成呼吸困難,意識不明死亡,因為沒有內在的疾病或老化,而是不可預知性,所以才叫做意外。
復按在有多數原因競合造成傷殘或死亡事故之情形時,依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1816 號判決意旨,應側重於「主力近因原則」,以是否為被保險人因罹患疾病、細菌感染、器官老化衰竭等身體內在原因以外之其他外來性、突發性(偶然性)、意外性(不可預知性)等因素作個案客觀之認定,並考量該非因被保險人本身已存在可得預料或查知之外在因素,是否為造成意外傷殘或死亡事故之主要有效而直接之原因(即是否為其重要之最近因果關係)而定,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103年保險上易字第3號判決可資參照。因考量該非因被保險人本身已存在可得預料或查知之外在因素,為造成意外傷殘或死亡事故之主要有效而直接之原因,更佐證判定高山病為意外的共識,急迫性(偶然性)及意外性(不可預知性)要件的重要性。
恙蟲病咬傷並非意外
所以意外的條件必須一定要同時符合外來性、突發性及意外性(不可預知性)才能成立若是沒有急迫性、突發性,而是醞釀一段時間,或經過一週以上甚至六個月潛伏期後才發作,並非不可預知性,就無法視為意外。即使是細菌感染,就像海洋弧菌感染,一被刺傷瞬間發病死亡為意外,但若院內細菌感染造成術後傷口發炎化膿,是疾病;又如有人被針頭戳到,猛爆性肝肝炎發作死掉,算是意外,若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潛伏期約為15至50天(平均為28至30天)後A型肝炎才發作,不過有點黃疸疲憊而已,只是疾病。
恙蟲病咬傷後潛伏期約為6至21天,通常為9至12天才開始發病,發病時症症狀為猝發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eschar)、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http://www.cdc.gov.tw/diseaseinfo.aspx…)。
可見恙蟲病並不符合突發性(偶然性)及意外性(不可預知性),應與登革熱,瘧疾一樣屬於疾病(法定傳染病),並非意外。
恙蟲咬傷 在 下港的囝仔, 蔡金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提醒您:高雄市發生二位登山客至柴山遭恙蟲咬傷,其中一位不治,非常嚴重,請大家務必小心,如因登山遭不明蚊蟲叮咬,請多加留意。
恙蟲咬傷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端午節即將到來,除了吃粽子應景外,許多家庭仍保有傳統的習俗活動,例如:正午立蛋祈求未來一年鴻運當頭;又或是懸掛艾草、菖蒲;掛香包或擦抹、甚至飲用雄黃酒來驅毒避邪。只是你知道嗎?雄黃內含有毒的化學成分,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引發中毒!究竟怎麼做才最安全?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林中英博士替你解答!
喝雄黃酒當心中毒
對於傳統民俗,林中英博士回應,民俗當然有其經典存在,以前我們會說「早端午、晚中秋」,也就是端午時節布置雄黃酒祈雨,就能五穀豐收;而祈福儀式用畢的雄黃酒,則會抹在小朋友、嬰幼兒身上,希望能防止蚊蟲並達到驅邪的效果。
然而,上述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林中英博士進一步說明,雄黃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及二氧化二砷,也就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而民眾製作雄黃酒時,可能會去藥房買雄黃粉,加熱後經化學反應會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喝雄黃酒有損人體健康,甚至可能引發中毒。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也補充,網路曾盛傳「吃砒霜可以美白」,也是萬不可輕易嘗試的事。
林中英博士指出,有機砷對人體無害,也是身體所需;砒霜屬無機砷,但微量的無機砷可透過維生素C作用轉變為有機砷。因此建議大家,一天可吃一至兩碗的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C,增強自身抵抗力及抗氧化力。
雄黃可以驅蛇嗎?
去郊外旅遊、露營或爬山時,雄黃也常被用來當作驅蛇、驅蟲的法寶,但真的有效嗎?林中英博士回應,以科學根據而言,蛇的嗅覺並不靈敏,基本上不可能聞到或接觸到雄黃粉。蛇類主要依靠氣流及溫度判斷外界,因此灑雄黃粉或雄黃酒並沒有什麼功效。
譚敦慈老師也表示,根據消防隊資料,雄黃跟石灰基本上都沒有驅蛇的功效。她也特別提及,現在很多人會到郊外「放生」蛇類,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容易造成他人及生態的傷害,千萬別這麼做。
在郊外如何正確避蛇?
林中英博士說明,到郊外雜草叢生之處,建議穿著長袖長褲、雨鞋,同時不要誤信錯誤資訊,最重要的還是做好生活居家環境的清潔,才是最安全且簡便防範蚊蟲及蛇類的方法。若不幸遭蛇類咬傷,應立即送醫。
譚敦慈防蛇、防蚊蟲小撇步
1、穿著長袖長褲。
2、噴含有「敵避」成分的防蚊液,可減少蚊蟲叮咬。
3、做好居家清潔,避免堆積雜物
4、陰暗、潮濕處如水管、浴室及鞋櫃等,要小心可能躲藏蛇類。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6月號《靠吃就能健康瘦》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810
【相關影片】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天然防蚊3招:咖啡、香草、丁香
https://youtu.be/ep9SB-5x9lY
防黴=防癌!食物發霉不能切除︱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TxhMiJJFDoA
【相關文章】
譚敦慈的安心廚房:電鍋無毒清潔、不鏽鋼鍋挑用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235
亂摘路邊草藥小心吃進毒!譚敦慈3原則自製青草茶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198
塑化劑增加罹患乳癌風險!譚敦慈5多1少抗塑毒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855
#雄黃 #驅蛇 #砒霜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恙蟲咬傷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時序入春,清明假期也即將到來,許多家庭會到郊外走春踏青、掃墓等,但千萬要小心「蟲蟲危機」!隨著天氣逐漸炎熱,這時節就是「恙蟲」孳生最旺的季節,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於每年4至5月病例開始增加,6至7月則為高峰期。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就指出,恙蟲病容易延誤治療,因此死亡率高達6成!
恙蟲病早期症狀像感冒
顏宗海醫師指出,許多急診、內科醫師都有類似經驗,從3月到7月這個區間,尤其是清明時節,恙蟲病的案例就會特別多。他說明,被恙蟲咬到一陣子後,患者皮膚會出現「焦痂」,而距離發病的潛伏期大約有9~12天。
「早期症狀與感冒沒什麼兩樣。」顏宗海醫師提及,恙蟲病的早期症狀包括頭痛、發燒、畏寒等,但若是沒有及早治療,最後就可能導致包括肝臟、腎臟或呼吸等多重器官衰竭,甚至還會引發腦炎,統計發現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老師也補充,早期就有很多將恙蟲病誤以為感冒,而沒有及時治療死亡的案例。
恙蟲病的治療
顏宗海醫師說,在醫學上恙蟲病的治療十分簡單,若確診是恙蟲感染,只要給予特殊抗生素-四環黴素,例如: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很快就能痊癒。他說,通常醫師看到患者身上有「焦痂」出現時,就會先行投藥,同時抽血看相關檢驗是否為陽性,但若患者沒有及早就醫,就會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恙蟲病的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顏宗海醫師表示,無論是去掃墓、野外踏青還是登山等等,最好選擇穿著「長袖衣褲」,此外,也可以擦一些像是敵避(DEET)的防蚊蟲藥劑,避免蚊蟲咬傷。譚敦慈老師也提醒,衣褲的袖口部分盡量束緊,而裸露在外的部分,則要記得按時補擦防蚊液。
「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警覺,?顏宗海醫師強調,掃墓、踏青回家後,若出現發燒的症狀,就要特別小心有可能是恙蟲病,提早就醫檢查。
防恙蟲病小撇步
從事野外活動時,盡量穿著長袖衣褲。
裸露在外的皮膚可噴點「敵避」,避免蚊蟲咬傷。
若後續有類感冒症狀,盡快就醫,並提醒醫師是否有罹患恙蟲病的可能性。
【更多"譚敦慈的防毒教室"影片】
生活中的汞危害,你會不會中毒?︱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5W6yHzFdGY4
鉛無所不在!如何不受"鉛"累?︱顏宗海醫師
https://youtu.be/iFjr0sPUjM8
防範無形殺手,一氧化碳中毒︱黃文宏醫師
https://youtu.be/wWqZQVsOQZ8
【相關文章】
清明掃墓別犯這些禁忌!高燒別當中邪…小心這病上身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683
恙蟲病旺季來臨,焦痂、高燒、頭痛是徵兆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299
別拍!避免隱翅蟲、恙蟲致病的預防絕招看這邊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626
#譚敦慈 #顏宗海 #恙蟲病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恙蟲咬傷 在 老葉的生物化學- 【掃墓時留心恙蟲】 古人總說「別來無恙」 的推薦與評價
【掃墓時留心恙蟲】 古人總說「別來無恙」,就是說別給恙蟲咬了。 恙蟲病(Scrub typhus or bush typhus)主要是經由某些恙蟎的品種,特別是主要在濃密的灌木叢植被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