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這幾天很溫暖地稱讚我的畫,
我是這一兩年,才開始學著幫圖上色的
然後啊,我的畫畫,其實是在一團爛泥巴裡開出的花。
說是花也有點不好意思,但就是在一團慘澹裡長出的禮物。
這個故事有點長,但我很珍惜它。
大一下學期是我人生很不好過的一段時間。
家裡破產,在學校又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其實從大一開學沒幾天就發現到了,
自己怎麼努力都做不好表演這件事,沒有一堂課找到著力點,
每一份作業都在在顯示自己在這所學校裡有多突兀
上課倍受挫折、下課又要擔心沒剩多少錢可以吃飯
所有在青春時期會被定義為悲慘的事件不斷發生
負面情緒每天刷出新高
然後啊,就在一堂選修的傳統音樂課堂中(看我記得多清楚)
老師那天在台上幹嘛我完全不知道,
因為那堂課我就是一直在畫畫,一直在畫畫
用一隻可能是我當時身上唯一最潮的配件
---那時人手一隻的uni 0.38黑筆
沒有打任何草稿,只是讓線條不停地自行發展
畫過但覺得不適合的線條,就再想辦法將它融入
就這樣,一直畫到下課。
隔壁同學起身收東西時,瞄到我的畫,說了一聲「妳畫得很好耶」
那是我近一年來,唯一收到的一個肯定
然後才發現,筆記本上的畫,似乎有種自己獨特的樣子
是我之前沒有畫出過的模樣。
但很諷刺的是,往往在心情很不好時,畫出的畫更是有它奇異的生命力
就這樣,難過時畫一畫,沮喪時畫一畫,
當時的畫真的就是吃暗黑的養分出生的。
所以,我不上色。
不擅長、不喜歡、很抗拒。
就只有白紙加黑線條,最多就是是在有色的卡紙上用單一色筆作畫,或是白紙黑線條,再選某個部位上單一顏色。
就是這樣,最多了。
能在心平氣和與開心的情緒下畫畫,是很多年後的事了。
還曾經很想幫出版品畫插畫
於是把作品帶在身上,不要臉的逢人就問哪裡有機會
現在想想,好佩服當年的自己,
也好可惜的覺得那份對繪畫的自信和勇氣,似乎有點陌生了
終於在2009年幫一本介紹CSI特殊英文名詞的書,畫了內頁插圖
至今還是很感謝願意讓我一圓插畫夢的時英出版社吳心健大哥
但也發現自己在有限定的主題下,似乎就不知道從何著手了
怎麼畫都有種說不出的尷尬,
這大概就是人家說的,要把興趣當飯吃時,會遇到的第一個瓶頸
後來在畫畫上就有點退縮了,繼續當個主持人
一年畫個一、兩張,或是,很多年才畫一張
疫情真的會喚醒人去做一些很遙遠的事
開始試著訂了主題去練習畫畫,
然後關於配色這件事,竟然也慢慢長出來了
閱讀有個很雞湯的講法,就是「你忘記的都成了你的氣質」
我不知道以讀書來說是不是能成立,畢竟氣質是多麼虛無的事
但對於配色,這說法似乎可以
看久了,就能在心裡「感覺」出協調性
我最大的配色學習,大概就是這幾年陪小孩看卡通吧XD
其中阿奇幼幼園跟Ben and Holly都好喜歡,Pinterest也是有好多美圖
加上使用電繪,就可以無限試色,嘗試各種搭配
每一張大家看到的圖,其實都是我反反覆覆的配了好久,也還在繼續摸索中
人在每個時期都會長出一些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但在還沒到達的我們是不會知道的
即便再黑暗再破碎的事情,也都會有他們的養分在
再陰暗再無助的地方,都放著一份禮物
前幾天好友很自責地跟我說,她常覺得自己盡了全力,卻還觸不到完美。
我說
『也許所謂的完美,是不完美的事,再加上妳在裡頭所學到的事,這兩部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
我們都在不完美中,繼續學習,
而在路上總有那麼一份禮物,等著你親自打開。
#看懂CSI #林姮均說說話 #CHUN
悲慘英文名詞 在 Sonia小萱。工程師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程師-我的外語學習經驗分享//
#要掬把淚的故事啊😭
不知道大家出社會後有沒有增進外語能力的經驗跟計畫?
前陣子在限動分享了我休假在家在使用英文線上學習課程
結果意外好多人敲碗求介紹🙈
在介紹我私心愛用的學習平台前,先來聊聊我出社會後的
👉🏻「工程師外語學習經驗」吧!
外語學習這件事姐真的也算是經驗豐富
講起來可以掬兩把淚說上一晚的慘烈😩
在鴻海的時候,
工作關係需要面對日本供應商。
但姐偏偏不會日文,卻身為一線負責人,
所以每次開會都要倚賴對方翻譯幫忙傳遞訊息
也因此,
跟廠商開會往往兩三個小時以上起跳
不但耗時,而且姊就是滿肚子悶!
超級不爽!!!
賭爛的不是廠商、而是自己
畢竟日本廠商派來的都是技術研發,
同樣身為RD,如果能順利對談一定能更清楚了解技術資訊
透過業務翻譯,不但會錯失很多訊息
#常常業務也不知道專有名詞怎麼翻
#或是聽不懂原理亂翻一通
更重要的是
常常日本人講完後、供應商們笑成一團
然後我這邊一頭霧水黑人問號!?🤷🏻♀️
心裡忍不住偏激的想著:
「對方該不會偷偷在講我壞話吧!!!」🙈
#身為客戶的直覺反應
所以當時毅然決然地決定去學日文!
好搞清楚供應商是不是在偷講我壞話!!!😤
#對姐就是這麼膚淺的原因開始我的日文之路
剛開始學日文時,姐報名了面授課程
殊不知這是我踩的第一個雷!💣
大家也知道,進入職場後還願意重拾書本
不外乎是工作急迫需求或自己心甘情願想學習
#不然畢業那天就恨不得一輩子不讀書🤷🏻♀️
這跟學生時期往往是被父母「逼著學習」的態度完全不同
但偏偏面授課程最多的就是學生!!
#對姐在裡面根本就是老阿姨
學生的專長就是課後不複習又不愛寫作業,仰賴著年輕真好的真理
所以每次老師上課進度都被那些沒做功課的同學拖延
每次老師叫人上台寫黑板答題
正常寫一題要三分鐘,沒複習的學生就是要耗上15分鐘😩
姐每次都在台下狂翻白眼!!!
只差沒代替她們繳學費的父母給他們send tree pay(台)🙄
上課等待這些人浪費的時間
都比老師上新進度的時間還多🤷🏻♀️
後來覺得實在太浪費時間浪費錢
於是乎開啟了「線上學習平台」的體驗之旅
不得不說線上學習平台真的拯救了我的人生
不用再被固定時間束縛住👍🏻
不用怕突然加班趕不及上課、更不怕臨時出差浪費學費
半夜想上課都可以隨時預定
而且!
只用語音系統的線上學習平台
在家穿條四角褲搭吊嘎啊都不會有人理你
#對我都穿睡衣在家閒晃上課超愜意
‼️但我不知道,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選了一家真人1對1的學習平台
這是我第二個滑鐵盧的開始💣
真人學習平台其實選擇很豐富
👉🏻但第一關就是你要挑選一位「老師」
平台上名單琳瑯滿目,高矮胖瘦各種學經歷背景都有
#完全讓你享受皇帝翻牌子的樂趣
我第一個就挑選了一個知名學府畢業、更曾在大學日語系授課的女老師
‼️沒想到第一天上課就讓我印象超深刻!!
那時我還是個「大家的日本語第一本」的小菜菜
唸句子還不流暢,更不要說對話了
結果那位女老師,全程一直跟我用日文對談
在我反映我還聽不懂後
「全程她都用超不耐煩的語氣在教課」😑
甚至在我唸錯或頓點時,直接發出「嘖嘖嘖」不耐煩的聲音
或許是這位老師平常沒接觸這麼初階的學生吧
但那次上完課
我崩潰大哭了一場!!!😔
沒錯,還記得那天將近晚上11點
👉🏻關上電腦的那剎那我崩潰大哭了
覺得自己很沒用、老師不耐煩的態度更是讓我挫折😔
其實我知道沒有人天生聽得懂外語
但是那次的經驗,讓我對線上1對1真人課程充滿了恐懼
後來更換了三四個老師,才找到比較適合我的選擇
#但找老師過程也浪費了不少學費課堂數
#完全拿學費買經驗的概念💸
購買課堂數用完後,我就沒有再續約了
導師品質落差造成的打擊真的不小。
轉換工作後,不再對應日本供應商
但工程師的生活,外語能力一樣非常重要
✔️不論客戶或是供應鏈往往都有英語系國家的人
✅這也讓我一直有想補強英文能力的念頭
畢竟英文從畢業以後就一直沒再增進、久沒用也越來越生疏啊
#以前還能每年出國順便練習英文現在更沒辦法了
有了學習日文的慘痛經驗後,這次挑選英語學習工具讓我更小心留意
也更懂自己要的是什麼
最後我選定了這家
✅「VoiceTube Hero 線上英文課程」
對、就是上次跟大家説我私心愛用的英文學習平台
這家不但能依照你外語能力進行分級學習
而且針對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有趣影片可以學習
不是1對1真人授課沒有實質壓力
影片課程又活潑有互動性!!!!
不論是搭公車的時候、或者是等女/男朋友消磨時間時
隨時隨地登入都可以練習英文👍🏻
是我目前用過最喜歡的一家英文線上學習平台無誤
但這篇字數太多我再介紹下去都可以寫論文了!🙈
下一篇再詳細圖文分享給大家囉!
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鎖定!
#你們也有悲慘的外語學習經驗嗎
#趕快分享給我吧
悲慘英文名詞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特區的「劏房」,英文是什麼?本地英語傳媒,都譯為Sub-divided flats,或者Partitioned flats。
中西文化的隔閡就在這裏。「劏房」是本地粵語,這個名詞有一些窮寒之味,一個「劏」字,最為傳神。英文的Sub-divided flats,壞在太正經,太正式,沒有「劏房」那一層畜牲不如的居住環境的「意境」。
「劏房」之下,還有更悲慘的「籠屋」,索性就是Cages,外國的報紙來做過圖片新聞專輯,貧病交煎,睡在籠子裏,白天去拾荒,把籠子鎖好,完全非人生活,也成為遠東的獵奇一景。
以前的「咕哩」和「賣豬仔」流行於十九世紀末,是奴隸時代的詞彙,跟「劏房」一樣,屬於同一「文化系列」。生活就是文化,文化沉積下來,就是歷史,英文千百年來,收錄了許多東方詞彙,像Kowtow,沒有辦法,磕頭真的只有音譯,叫着叫着,Kowtow是什麼,看看就明白了。劏房是Ripped room,終有一天,全世界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