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我有多囊性卵巢症,才會這麼胖啦!」
到底是多囊造成肥胖
還是肥胖造成多囊
到底是情愛的糾葛,還是命運的糾纏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卵巢是女生體內的卵子工廠
每個月固定會生產出一個成熟卵子
當工廠製造過程出問題
不良品就會堆積在生產線上
一堆不成熟的濾泡卡在卵巢裡面
卵子出不來,造成月經不規則、停經
這些不良品還會分泌雄性荷爾蒙
讓人家變man長痘痘、長體毛、雄性禿、鮪魚肚
這些症狀統稱為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有超過一半的患者會因為胰島素阻抗
身體細胞沒辦法正常利用能量
乾脆全部轉成脂肪存起來
跟一般女生胖屁股、胖大腿不一樣
多囊卵巢症候群會胖在肚肚
讓你不用中樂透,直接變成小腹婆
內臟脂肪飆高,血糖血脂出問題
🙋♀️「你看,我會胖就是因為多囊造成的!」
👩⚕修但幾勒!我還沒說完~
雖然肥胖看似多囊性卵巢的副作用
但肥胖同時是造成多囊的元凶!
過多的脂肪細胞會分泌荷爾蒙
整天去卵巢工廠搗亂、抑制排卵
還會讓身體發炎、加成胰島素阻抗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肥胖之間
存在著可怕的惡性循環
不能以為是多囊造成,就放著給他胖
如果多囊患者可以減重5-10%
荷爾蒙失調的情況就能夠改善
月經變規則、也就能夠自然受孕
🙋♀️「我都吃很少也有運動,就是瘦不下來!」
👩⚕吃很少,但有吃對嗎?
有運動,但運動量有夠嗎?
很多人都說自己吃很少
但每天都喝飲料
用炸物零食這些垃圾食物取代正餐
是很少沒錯,但熱量爆表啊xD
運動也不是每天做
或只是散步、瑜珈這些低強度的運動
維持身心健康很可以
但要達到減肥效果可能還差那麼一點
✨✨✨✨✨✨✨✨✨✨
【多囊患者減肥飲食3原則】
🍚低碳水:
減少麵食、麵包、甜點、含糖飲料
主食以全榖雜糧為主,並控制份量
🥬高纖維:
多吃蔬菜、適量水果(不是果汁)
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有助穩定血糖
🚫少油炸高熱量:
不要用油炸物取代正餐!!!
如:炸雞、鹹酥雞、薯條、洋芋片
隱藏版:餅乾、月餅、湯圓、麵包
之前聽過有患者一餐只吃10片洋芋片
說他吃很少但怎麼瘦不下來...
這些都是空有熱量,沒啥營養的食物
不是完全不能吃油,而是可以選擇
魚油、亞麻油、堅果等好的油脂
✨✨✨✨✨✨✨✨✨✨
不管有沒有多囊,減肥原則都差不多
不要把肥胖原因歸咎於基因、體質
養成正確飲食習慣、規律運動
才能打破肥胖和多囊間的惡性循環❤️
惡性高熱基因 在 逆齡抗癌汪郁榮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補紀錄2019台灣醫抗衰老暨微創美容春季年會
個人簡略心得與反思
#女性私密
台灣在女性私密處的回春與微整還不是很受重視,一方面由於衛服部開放相關醫材與機器偏向保守,很多在國外已經大量使用且安全有效的療程進來台灣的時間相對較晚,也可能亞洲女性在相關話題較為保守,因此即使有很多人有需求,但不知如何開口,也不知道去哪邊可以得到需要的治療資源。
薇薇電波、脂肪填補、玻尿酸與膠原蛋白綜合注射,對於漏尿與改善私密處外觀、緊實都相當有幫助。薇薇電波的安全性、施作的舒適度與有效度是我在臨床經驗上覺得相當不錯的。
#功能醫學
功能醫學是個非常大的議題,與其他醫學領域也有很多交錯與相輔相成的效果。可以預見這絕對是未來越來越重要的趨勢。但這部分在醫院訓練過程幾乎是沒有,年輕醫師得靠自我修習與多方加強自身能力以及能夠綜合分析評估,才能做好功能醫學。過去在醫學生時代就思考過西醫似乎無法解決許多病患需求,在我自己接觸芳療、自然醫學、免疫療法以來,首先最大的獲益是能夠去理解病患的想法與增加同理,許多疾病確實在現代醫學主流只能靠西醫有效治療,而西醫也是功能醫學的基石,不可偏廢,而有功能醫學能力的西醫師絕對能提供更多溝通與正面輔助。
功能醫學相關或涵蓋交疊領域:精準醫療、基因檢測、再生醫學(包括PRP、免疫細胞幹細胞)、各種血液檢測(包括各項免疫指數、重金屬農藥毒素、癌症預測與追蹤相關…)
幾乎可以說一個人如果有足夠財力並能盡早了解有這麼多先進的預防醫學,在同樣的體質條件下,各種難治重症與癌症的預測丶與一旦確診的輔助療法都將大幅提高一個人的有品質壽命。
#麻醉
由於近來又有知名醫美發生疑似麻醉惡性高熱而病患致死,因此學界對於麻醉風險管控更加重視。我個人認為非必要的麻醉能不要就不要,因為麻醉的風險很多時候無從預測,並非一個健康無特殊疾病無特殊家族史的年輕人就可以輕忽麻醉風險,若要全身麻醉一定要審慎評估。
然而消費者端也要能夠理解,麻醉很多時候可以帶來「輕鬆舒適一覺醒來就好」,但背後就是必然要承擔高一些的風險。如果今天消費者要接受的治療或醫美項目是可以清醒合理完成,那消費者就要能夠接受一些的不舒適,診所端提供沒有全身麻醉下的其他對應措施,雙方溝通好,也許是對病患最最安全的。
#AI人工智能
擔心工作會不會被AI取代其實是全球性的話題,連放射科醫師、皮膚科醫師都會擔心影像進步,是否在未來會被AI搶走飯碗。當日本已經有研討會在討論「太空醫美」這個領域時,可以想見未來的時代醫學/醫美絕對是與大數據、多領域必須有所重疊的。醫療的行銷一向受到較高的檢視與規範,而AI不僅讓許多療程更快速與系統化,與行銷也脫不了關係。讓自己的能力多元、抱持著AI是來協助自己而不是來搶奪自己的飯碗,才是面對AI浪潮該有的心態。除非您的專業是自身領域前1%的tip(而不只是top),且您有莫大的信心有很高的門檻不會輕易被取代,否則與時俱進、持續學習,樂於接觸新科技絕對是未來任何一個不想被淘汰的從業人員(醫師自然也是)都要做到的。
#多領域整合
#持續學習與統整
惡性高熱基因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惡性高熱較好發於男性,男女的比例約是2:1,目前已知至少有6個基因與惡性高熱有關。雖然惡性高熱是顯性遺傳,但患者於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受影響,必須遇上特定因子才會被觸發,使鈣離子源源不絕地流進到肌肉細胞內,導致惡性高熱。最常見的觸發因子是用於全身麻醉的麻醉性氣體及去極化肌肉鬆弛劑,所以這些患者要接受全身麻醉時要特別謹慎,並需要先與醫師討論以其他藥物麻醉的可能性。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只有麻醉會導致惡性高熱喔!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帶有這類基因的人若在大熱天運動,亦容易使疾病發作而喪命。1980年代就有個19歲軍人於行軍時產生熱衰竭並陷入昏迷,當時醫院測得的肛溫高達攝氏42度,最後的基因檢測就證實年輕軍人具有惡性高熱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