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東日本大震災十週年 這張照片是十年前拍下的,311地震及核災之後的幾個月,東京發起自主節約用電和自律的新宿街頭。記得當時應該是晚上七點左右吧,理應是最燈火通明的時刻,卻一片漆黑。後來在當時的專欄裡,寫下這篇文章,也算一種歷史的紀錄了。這十年來災難從沒少過,願我們都好好的,繼續過關斬將。
/
【素顏夜色】
東日本大震災的那一天,東京交通癱瘓,流浪在街頭回不了家的我,因為手機沒電了,失去跟家人和朋友的聯繫。
所有在東京的人,那一晚都吃到了手機沒電的苦。走遍所有便利商店跟電器賣場,手機充電電池全部售罄。
早就被撤除掉許多數量的公共電話,一時之間顯得洛陽紙貴。
新聞畫面出來,報導日本人發生了這麼重大的事件,仍保持禮儀默默排隊等候打電話。其實,我更想知道的是這些排隊打電話的人,在手機沒電的情況下,他們怎麼能夠知道電話號碼呢?如果是我,我能記得住的電話號碼不會超過三組。也就是說,要是剛好一個沒開機、一個沒接、一個正在電話中,那麼,我在公共電話前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伍,最後也是白搭。
電話沒電時,你能夠記得住的電話號碼會是誰呢?我想你必須讓他們知道。原來,他們是多麼的幸運,被自己惦記著的。
地震過去兩個月了,有台灣朋友要來東京,還問我東京現在還有停電嗎?其實之前始終嚷嚷著東京要輪流限電,但最終只有東京外圍的區域像是武藏野市、八王子市、多摩市等地有限到電。這些也算是東京都,不過,並不包含在都內最主要的二十三區。二十三區完全沒有停電過。除了,東邊的荒川區。
我的東京朋友有人就住在荒川區,是都內唯一被限電到的區域。那陣子我跟他碰面時,他顯得相當無奈。
「這時候就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是什麼等級了。」
他自嘲。並要我這個沒停到電的人請他客,因為他是停電受災戶。
我家這裡雖然沒有停電過,但為了節約能源,熄滅掉不少路燈。從車站走回家裡的路上,夜裡原本就不怎麼明亮的,現在更暗了。好幾次我一不留心,都差點在人行道上踏空。後來果然在新聞上看到有殘障人士抗議,過度省電會丟了他們的命。
日本人是個集體意識強烈的民族。而且自發性很強。比方說,地震的第二天起,當我搭乘山手線時,就非常驚訝發現原本多到不行,花花綠綠的車廂廣告,竟然全都消失了。因為氣氛不符。商家也是這樣的。雖然東京最後並沒有限電,但為了將電力送到災區,許多商家都停止營業。即使後來恢復營業了,也縮短營業時間,同時自發性的不開啟戶外的看板大燈。這是日本人所說的「自肅」,意思就是自律、自我約束。
地震後的一個月,東京四處瀰漫在一股自肅氣氛裡。後來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因為大家都待在家裡不出門消費了,怎麼振興經濟呢?於是,集體行動的東京人一夜之間又忽然轉變方向,說不要過度自肅。重建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讓自己振作精神,繼續吃喝玩樂。當然最好是買東北的名產,喝東北的酒,到東北沒有受創的地方旅遊,那更是一舉兩得。
核電廠的問題到現在尚未解決,眼見夏天到來,電力吃緊的問題將再度浮現。
這陣子,電車裡的空調要不是轉高溫度,要不就是開窗戶替代冷氣。大概因為還是暮春初夏的季節,氣候仍涼爽,沒開空調的電車也不至於悶熱。
電車奔馳著,陽光灑落的車廂裡灌滿自然的風。我忽然在想,似乎從來沒在東京的電車裡吹過窗外的風吧。
街頭巷尾幾乎每個角落都隨處可見的自動販賣機,為了省電,有的熄掉照明,同時調高冷藏溫度與調降保溫熱度。突然發覺,這城市或許並不需要這麼多台販賣機的。
而原本在夜裡有如白晝的新宿,夜幕低垂以後,頓時就黯淡下來。像是卸了妝的,在夜裡露出久違的素顏。站在街頭的我,端詳許久,彷彿像是與不假裝飾的東京,初次見面。
商店外的看板沒有點燈,商店裡也減少了燈具的使用,但客人依舊進出著,老闆生意也照做。其實,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燈光嗎?素顏的東京,依舊運轉著,凸顯了過去那些理所當然的,全是資源的耗費。
地震以後,那天夜裡第一次去了澀谷。
車站前出名的十字路口,原本該是電視牆與招牌包圍的,此刻也黯淡下來。
站在鐵道橋下等紅綠燈時,身後是一間過去總是燈火通明的美式餐廳。店門上貼著一張道歉啓示,表示因為省電而減少開燈數量,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確實此刻的店裡昏暗了許多,但每張桌子都放起了蠟燭。薯條與漢堡,頓時也變成燭光晚餐。
熒熒燭火中,我看見一對年輕的情侶坐落地窗的角落旁,兩張臉靠得很近,就著燭光,不知道在看著手機裡的什麼。綠燈亮起,正當我準備轉開視線要離開時,瞥見其中一個人冷不防地偷親了一下對方。對方被嚇到了,下一秒,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素顏的夜色,那一刻,那角落,就是全城最燦亮的地方。
●創作於2011年。收錄於散文集《夢中見》
/
延伸閱讀:
●那天以後 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487666
●Podcast 那天以後回不去的改變 https://podlink.to/zwzpodcast
●台灣人 in Japan
上集-地震後歸宅難民 https://youtu.be/dCxlW6qUYH8
下集-台日關係劇變 志工活動 防災意識
https://youtu.be/UCAqIE2iMX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貞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創作《北城講古》這首歌的團體,甫在美國風光奪獎,用音樂讓國際看見台灣!為了撰寫這首歌,他們仔細考究台北的歷史,每一字句,都喚醒了那古老的記憶,期待用一首歌的力量,讓生活在這座繁華城市裡的人們,更瞭解屬於這裡的過去,也因此更喜歡雙腳下的這片土地。歌詞結合國語、河洛與客家話,如同這座城市的多元風貌,副歌...
「惦在東京的街路上」的推薦目錄:
- 關於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小草Grass 日々は楽し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小草Grass 日々は楽し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台語歌曲良一演唱惦在東京街路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良一唱惦在東京街路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蘇錦煌翻唱店在東京街道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蘇錦煌 - IPR 的評價
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小草Grass 日々は楽し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月了,2018最後一個月,大家還好嗎?😌
去年我經歷了低潮,身體也很多狀況,自己默默的去開刀,也只有身邊幾個人知曉,網路上,我更是習慣報喜不報憂。
從去年,我知道自己開始改變了,例如以前沒有安全感,什麼都想囤貨。舉凡保養品啊、化妝品啊,堆了很多也捨不得用,沒有自信去使用。錢也是,只會存,不會花。
長期追蹤我的人也許會發現,我跟其他部落客很不一樣的就是幾乎不買奢侈品。
也因此,我還寫了當時學習如何購物的心情文章😂。
總之,我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各種面向,審視自己,飲食、居住、心情、
還有,非常想談戀愛。
一年前的這時候,我很想談戀愛,甚至試著各種交友app相親,依然宣告失敗。
卻也在彼時,終於愛上了一個人。
原本還以為自己沒有愛人的能力,頓時有了躊躇又惦記的對象。
瞬間搞懂了好多電影故事為什麼那樣演,詩為什麼那樣寫,
原來真的是這樣啊,
戀愛的本質,原是無法控制的。
還記得,
一年前的今天,我跟家人在東京。
到了民宿已經是晚上11點,找了藉口跟我媽說有同學剛好也在附近,去聚一下就回來。
把行李放置好,幾乎是用跑的,
晚上,獨自搭車去找那時還不是男友的他。
在赤阪那裡的居酒屋街,即使只有20分鐘,我也還是來了。
12月的東京到處都是聖誕氣氛,
冷冷的空氣,口中吐著白霧,我們之間始終保持了30公分的距離。
居酒屋街很多燈飾,走在一起散步,我沒心情看那些燈。
以前出道當偶像,最大舞台3千人我也不曾緊張,只有遇到他才開始體會緊張。
約他見面時,連他的臉都不敢看,只盯著我的腳步試著跟他對齊。
緩慢走了一圈,沒講幾句話,我就又慌慌張張跑回車站搭末班車回新大久保。
那是我第一次跟他在東京見面,只有20分鐘。
也是第一次如此確實的奔走,
如此深刻的行動,
亦是一種恍惚的力量帶我前行:
好想見面。
嚴格來說,可能是我追他吧。
打電話也好,見面時聊天也好,
那幾個月,我受盡了躊躇的委屈,
如果要我再一次選擇,我想起來還真的會怕!🤔
一開始就很明確理解到自己跟他的不同。
他當時狀況也不好,相當封閉自我。
整個人灰灰濛濛,像是打結成一團的亂糟糟模式。
彷彿有很多東西被鎖在很深的地方,藏在一個盒子裡。
談話時總是沉默,講話原本就慢,這下更慢了。
我性子不算急,可是任何人跟他對照都算急。
每每講電話,我根本都在鍛鍊心智跟耐心。
儘管如此,也不知道為什麼,
就愛上這樣的他。
明明我自己身體狀況跟工作事業也兩頭燒,自顧不暇也毫無自信,
還是無法控制喜歡上他,好想幫他打開他的鎖。
幾個月,我告白了幾次。
有次覺得真的不行了,真的要被拒絕了,
我在路上邊哭邊跟他說:「你以後不要這樣了,要試著打開自己啊,不然如果遇上喜歡的女生怎麼辦? 未來總不能一直這樣吧? 」
然後他還是沉默。
天啊,想想我真的好可憐,追的好辛苦啊嗚嗚嗚。
還好,後來幾番波折還是在一起。
第一次牽手時,他把我的手放在大衣口袋,
這大約是2017最好的經歷,也是我自己給自己最好的收穫。
那些奔跑哭泣焦慮擔心喜悅,
竟然使我有了他。
在一起後,某天問他,是不是真的喜歡我?
可能我也被他那幾段沉默拒絕怕了吧?
這下更沒自信,才會問喜不喜歡的制式問題,顯得非常俗氣。
但是,
這題也算是戀愛女子們必問,所以我預想得知的答案大概也就那樣,
想不到他說了一大串:
「...其實我是很不相信有未來存在的人。可能是以前經歷的那些,失敗的經驗,讓我不會去說以後的事。
可是妳,我在想,也許跟妳在一起,就會找到答案吧?」
這真的是一大串了,
我當下聽完又哭了。
去年的我,經歷了許多低潮。
身體狀況有慢慢改善,也不停重新審視自己的變化。
其實很沒自信,所以依賴物質上的囤物,
也害怕自己異類,以為自己沒辦法愛上誰。
現在全都慢慢改變,
原來我真正需要並渴望的東西不多,只需留下最心動的就好。
最心動的,
是那個晚上獨自奔走搭末班車,卻只敢盯著步伐的時刻。
還有即便自顧不暇,也想把他打開鎖的時刻。
以及,那個不敢相信未來的他,卻選擇相信我的時刻。
膽怯又勇敢,
無法控制,
依賴著直覺、依賴著自卑又自信,
戀愛的本質,原是如此。
-----
🌹追蹤小草的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grass_xxxx
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小草Grass 日々は楽し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月了,2018最後一個月,大家還好嗎?😌
去年我經歷了低潮,身體也很多狀況,自己默默的去開刀,也只有身邊幾個人知曉,網路上,我更是習慣報喜不報憂。
從去年,我知道自己開始改變了,例如以前沒有安全感,什麼都想囤貨。舉凡保養品啊、化妝品啊,堆了很多也捨不得用,沒有自信去使用。錢也是,只會存,不會花。
長期追蹤我的人也許會發現,我跟其他部落客很不一樣的就是幾乎不買奢侈品。
也因此,我還寫了當時學習如何購物的心情文章😂。
總之,我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各種面向,審視自己,飲食、居住、心情、
還有,非常想談戀愛。
一年前的這時候,我很想談戀愛,甚至試著各種交友app相親,依然宣告失敗。
卻也在彼時,終於愛上了一個人。
原本還以為自己沒有愛人的能力,頓時有了躊躇又惦記的對象。
瞬間搞懂了好多電影故事為什麼那樣演,詩為什麼那樣寫,
原來真的是這樣啊,
戀愛的本質,原是無法控制的。
還記得,
一年前的今天,我跟家人在東京。
到了民宿已經是晚上11點,找了藉口跟我媽說有同學剛好也在附近,去聚一下就回來。
把行李放置好,幾乎是用跑的,
晚上,獨自搭車去找那時還不是男友的他。
在赤阪那裡的居酒屋街,即使只有20分鐘,我也還是來了。
12月的東京到處都是聖誕氣氛,
冷冷的空氣,口中吐著白霧,我們之間始終保持了30公分的距離。
居酒屋街很多燈飾,走在一起散步,我沒心情看那些燈。
以前出道當偶像,最大舞台3千人我也不曾緊張,只有遇到他才開始體會緊張。
約他見面時,連他的臉都不敢看,只盯著我的腳步試著跟他對齊。
緩慢走了一圈,沒講幾句話,我就又慌慌張張跑回車站搭末班車回新大久保。
那是我第一次跟他在東京見面,只有20分鐘。
也是第一次如此確實的奔走,
如此深刻的行動,
亦是一種恍惚的力量帶我前行:
好想見面。
嚴格來說,可能是我追他吧。
打電話也好,見面時聊天也好,
那幾個月,我受盡了躊躇的委屈,
如果要我再一次選擇,我想起來還真的會怕!🤔
一開始就很明確理解到自己跟他的不同。
他當時狀況也不好,相當封閉自我。
整個人灰灰濛濛,像是打結成一團的亂糟糟模式。
彷彿有很多東西被鎖在很深的地方,藏在一個盒子裡。
談話時總是沉默,講話原本就慢,這下更慢了。
我性子不算急,可是任何人跟他對照都算急。
每每講電話,我根本都在鍛鍊心智跟耐心。
儘管如此,也不知道為什麼,
就愛上這樣的他。
明明我自己身體狀況跟工作事業也兩頭燒,自顧不暇也毫無自信,
還是無法控制喜歡上他,好想幫他打開他的鎖。
幾個月,我告白了幾次。
有次覺得真的不行了,真的要被拒絕了,
我在路上邊哭邊跟他說:「你以後不要這樣了,要試著打開自己啊,不然如果遇上喜歡的女生怎麼辦? 未來總不能一直這樣吧? 」
然後他還是沉默。
天啊,想想我真的好可憐,追的好辛苦啊嗚嗚嗚。
還好,後來幾番波折還是在一起。
第一次牽手時,他把我的手放在大衣口袋,
這大約是2017最好的經歷,也是我自己給自己最好的收穫。
那些奔跑哭泣焦慮擔心喜悅,
竟然使我有了他。
在一起後,某天問他,是不是真的喜歡我?
可能我也被他那幾段沉默拒絕怕了吧?
這下更沒自信,才會問喜不喜歡的制式問題,顯得非常俗氣。
但是,
這題也算是戀愛女子們必問,所以我預想得知的答案大概也就那樣,
想不到他說了一大串:
「...其實我是很不相信有未來存在的人。可能是以前經歷的那些,失敗的經驗,讓我不會去說以後的事。
可是妳,我在想,也許跟妳在一起,就會找到答案吧?」
這真的是一大串了,
我當下聽完又哭了。
去年的我,經歷了許多低潮。
身體狀況有慢慢改善,也不停重新審視自己的變化。
其實很沒自信,所以依賴物質上的囤物,
也害怕自己異類,以為自己沒辦法愛上誰。
現在全都慢慢改變,
原來我真正需要並渴望的東西不多,只需留下最心動的就好。
最心動的,
是那個晚上獨自奔走搭末班車,卻只敢盯著步伐的時刻。
還有即便自顧不暇,也想把他打開鎖的時刻。
以及,那個不敢相信未來的他,卻選擇相信我的時刻。
膽怯又勇敢,
無法控制,
依賴著直覺、依賴著自卑又自信,
戀愛的本質,原是如此。
-\-\-\-\-
🌹追蹤小草的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grass_xxxx
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創作《北城講古》這首歌的團體,甫在美國風光奪獎,用音樂讓國際看見台灣!為了撰寫這首歌,他們仔細考究台北的歷史,每一字句,都喚醒了那古老的記憶,期待用一首歌的力量,讓生活在這座繁華城市裡的人們,更瞭解屬於這裡的過去,也因此更喜歡雙腳下的這片土地。歌詞結合國語、河洛與客家話,如同這座城市的多元風貌,副歌橋段則與本土歌仔戲巧妙結合,豐富了這首歌的曲風。
《北城講古》MV以復古手法,呈現台北過去的樣貌,也企圖透過這座城市發展的根基,強化人們對她的信心。不只懷舊,MV也加入了新潮的元素,以國外盛行的「跑酷」運動為概念,主角從過去跑到現代,古早味的建築、充滿人文的意境逐一浮現,濃厚了人們對這座城市的情感。
2010城市概念專輯【Open Taipei】一推出就受到熱烈的回響,不僅是在各大銷售榜上都有亮眼的成績,陸續推出的每支mv在網路上也都短時間內累積很高的點擊率,每一次現場演 出,總是讓民眾深深感動。
現在,邀請對這城市有夢想的市民們,到城市夢想音樂會聽音樂人唱出對這城市無可救藥的愛。
【Open Taipei 城市夢想音樂會】巡迴演出中! 詳情請至 http://0rz.tw/OQuub
【創作理念】
我們不斷說著這個城市多麼先進,多麼的新穎,但我們卻對這個城市的歷史一無所知,放眼望去,所有的歌曲都在說著這個城市的現況,但卻失去了人文面的關懷,要喜愛這座城市要從認識開始,請跟著我們的歌聲來認識你陌生的台北市。
【歌詞】
(客家話)
呀係台北 係捱介都市
捱介屋角介名就喊作 Taipei City
呀介都市 介開發 係當生趣
最早介時節係 無人要介盆地
一千多年前 台北沒漢人住
單淨係原住民喊做凱達格蘭
荷蘭西班牙先後來到台灣
毋過全 沒人要 去Taipei City發展
後來來到該十八世紀
河洛 客家人全部來到台北市
士林艋舺大稻埕 係發展介開始
閩客泉彰械鬥 全因為爭田奪地
變做都城 重心移向北方
日本介時 都市規劃 做介當強
有當多介建設 係該時煞青
呀就係台北介歷史 煞猛打拼
(河洛語)
彼片山 巷仔底老樹腳
咱兮記憶猶原留置遐
這座城市一工一工佇變化
用歌聲來保存古早兮身影
(河洛語)
草厝一間一間 起佇le台北湖邊
凱達格蘭歸千年前 就來到這屏
過了歸落世紀 台北湖已經無去
淡水河面頂 兮船 載著唐山移民
青山王 祖師爺 保生大帝
綴著咱兮祖先 守護著這塊土地
一年十二個月 不時就咧做鬧熱
大龍峒艋舺市街 拼場拼氣勢
現代化 對東京 來到台北城
菊元百貨店 買上sui兮新衫
來去新公園行行 西門町看電影
圓環好料隨恁食 好康兮攏佇這
啥物時陣開始 開始尋無古早味
老城門換頭改面 失去了意義
舊車頭毀毀去 新起嘛無咖sui
進步兮城市 毋倘給過去放未記
(河洛語)
彼片山 巷仔底老樹腳
咱兮記憶猶原留置遐
這座城市一工一工佇變化
用歌聲來保存古早兮身影
(普通話)
汰舊換新 這城市煥然一新
大家都在說著台北市有多麼的先進
但是 我們卻忘記那古老的場景
這文化一點一滴存 在那古老的相本
慢慢消失 我們忘記這城市
這個城市的生命與那動人的故事
冰冷的鋼筋水泥代替了先人血汗的歷史
他已經過去 漸漸的隨著時間流逝
失去那希望 人們選擇遺忘
這是個看似先進卻停滯不前的地方
需要的不是看似現代的建築樓房
而是一股改革 創新 的力量
歷史的足跡 不該輕易被抹去
若不懂得珍惜 要如何建設這片土地
創新的意義 不等於 破壞舊有過去
台北能變的更好 讓我們一起努力
(河洛語)
彼片山 巷仔底老樹腳
咱兮記憶猶原留置遐
這座城市一工一工佇變化
用歌聲來保存古早兮身影
(河洛語、客家話)
聽講住置這兮人咖有文化
汝講介毋係捱介屋角
聽講惦置這討趁咖好生活
汝講介毋係捱介屋角
市容亂七八糟是世界出名
汝講介就係捱介屋角
歐兜麥鑽來鑽去咱攏毋驚
汝講介就係捱介屋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JB31pGlNz8/hqdefault.jpg)
惦在東京的街路上 在 台語歌曲良一演唱惦在東京街路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