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人國族認同調查顯示,超過七成自認是台灣人,然而,對比上期中國人認同上升2.2個百分點,對此,游盈隆點出兩項原因...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想像的共同體 #台灣人認同 #游盈隆 #民族認同 #台灣民意基金會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心得] 《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散佈與起源》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S1Ep.12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人是什麼民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三餘書店TaKaoBooks - 【夜餘選書】《想像的共同體:民族 ... 的評價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場奧會,激起台灣的「想像的共同體」,台灣人是否會邁向「民族主義」的道路?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
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兩岸關係 #東京奧運 #小S #中國台北 #想像的共同體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桃園電影節公布片單 精選「大手牽小手」等5部闔家觀賞電影
以「愛」出發 幽默溫馨 不同角度看世界
瑞莎力推:沒有任何事比愛的力量還要大 愛可以度過所有問題
桃園電影節公布「大手牽小手」片單,精選5部適合闔家觀賞的電影作品,皆以「愛」為出發點,親子觀影也能感受到滿滿暖心。影展正式開幕前,10/3在國泰置地廣場戶外電影院播映以棒球與親情為題的熱血電影《棒球英雄小聯盟》。影展大使瑞莎主動挑選出推薦片單,包括動保議題的開幕片《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以及「大手牽小手」單元中的《小小的回家願望》、《弟弟追著恐龍跑》瑞莎:沒有任何事比愛的力量還要大 愛可以度過所有問題。
瑞莎11年前以烏克蘭人身分來台發展,近年來升格幸福媽咪,償投身於台灣韻律體操訓練,以愛與溫暖為出發點的「大手牽小手」片單,讓她格外有感,包括來自奧地利的《小小的回家願望》,以孩童角度描繪車臣難民的現實生活,時而幽默、時而溫馨;《弟弟追著恐龍跑》中,患有唐氏症的弟弟,如何以獨特觀點教會哥哥用不同角度看世界。《小小的回家願望》 (2).jpg瑞莎表示:「看完《小小的回家願望》,覺得自己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在疫情時期特別適合給大家看,我們必須堅持,沒有可以比愛的力量還要大,我也很喜歡《弟弟追著恐龍跑》,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特別的地方,但『愛』可以度過所有問題,這兩部很有愛的電影,推薦給大家。」
身為影展大使的瑞莎,這次也盡責地化身催票大使,聽到桃園電影節票價,笑喊:「謝謝桃園有這麼棒的活動,一張票才70塊,大家趕快去買票,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可以全部票買下來嗎?」
來自奧地利的《小小的回家願望》,改編自Monika HELFER的同名小說,描述8歲奧斯卡、13歲姊姊莉莉跟母親相依為命,身為車臣難民的他們,因媽媽自殺未遂被送進醫院,兩個孩子雖不用遣返,但必須透過政府暫時安置,安排到不同的寄養家庭生活。天真的孩子們一心想要回到媽媽的身邊,用盡各種方式打聽媽媽的下落,希望用他們的愛以及溫暖的話語,克服一切障礙,讓一家人團圓。導演阿拉什.里耶長期關注難民議題,這次改以孩子的角度描繪,兩位童星的精彩演出令人驚艷。
《弟弟追著恐龍跑》描述小時候的傑克相信父母所說,覺得患有唐氏症的弟弟傑歐,有如漫畫裡的超級英雄,然而長大後的傑克,卻對弟弟感到丟臉,對外假裝自己沒有弟弟,也不敢喜歡的女孩面前承認。本片改編自賈柯莫‧馬札里歐(Giacomo MAZZARIOL)的暢銷同名自傳小說,故事真實描述比他多了一對染色體的「特別」弟弟,降臨到他的世界,他曾說:「我花了12年才學會用我弟弟的眼睛看世界,我真心覺得,那個世界還不賴。」幽默溫馨風格拿下2020年義大利電影金像獎大衛青年獎、歐洲電影獎青年觀眾票選獎,並獲得義大利銀緞帶獎最佳新人導演提名。
《哈囉世界,我來了》結合紙雕、攝影及2D繪圖而成的逐格動畫,白斑狗魚希望成為水底之王;幼小的蜻蜓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火蠑螈則想離開水面透透氣,動物們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是生命共同體,也努力著追逐牠們自己的夢想。片中製作超過110隻動物模型,共有76種動物,43種植物、4種菇類,所有模型皆以古董書的紙張所做成。「透過此動畫,我們試著理解每個動物的世界觀,並開始學習多元觀點。靜靜觀賞著大自然,拋開成見與刻板印象,超越所有生物階層意識,虛心接納成為世界的一份子,熱愛生命。」
《彼得與狼》以真人動畫影片方式呈現,描述彼得如何在其他動物朋友的幫忙下智取大灰狼的故事,巧妙融合現場音樂和動畫,又充滿文字設計和編排的藝術趣味,於2014年獲金玫瑰獎最佳美術獎項肯定。片中也邀請義大利籍指揮家丹尼爾.加蒂(Daniele GATTI)帶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實景演出,丹尼爾.加蒂現任馬勒室內樂團藝術顧問。
短片《動物狂歡節》則描述每天晚上,父親都會講睡前故事幫助兒子入睡,孩子總是選擇有點嚴肅,有音符、管弦樂隊照片和動物圖畫的《動物狂歡節》。看似簡單的故事,經過父子兩人想像力變得生動,搭配樂團的現場演奏,一個個動物有了自己的出場主題曲。音樂具體化動物的形象,讓整部影片鮮活動人。
2020桃園電影節將10月9日到 10月23日舉行,共規劃7大單元、超過75部國內外精采好片輪番上陣,更多影展訊息請密切關注桃園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tyff.taoyuancf.org.tw/)和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ff/)
文章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面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邀請你想像一個情境哦,下個月你有個很重要的升遷考試,如果考過了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機,對你的未來會很有幫助;可是如果你考不過的話,之後的機會可能就大大的減少。
雖然你不想要現在就開始杞人憂天,但是如果真的失敗了,那你想想看,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這樣的沮喪會持續多久呢?
現在的問題就是,你幫自己預估一下你會沮喪的時間,如果跟你很不幸的,真的沒有考過,實際沮喪會花的時間相比,你覺得哪一個時間會比較長呢?
你覺得是自己預估的沮喪時間會比較長,也就是說,你會以為自己難過很久,但事實上沒有那麼久;還是你的預估跟實際的沮喪時間,是一樣長的?
又或者是你實際會沮喪的時間,會更長一些,也就是哦,原本你覺得你自己不會沮喪那麼久,但事實上你會沮喪很久很久?
你的選項是哪一個呢?你可以想一下哦,即使人在遭逢失敗,我們都會有在主觀感受上,受到打擊的感覺。
但事實上,一個遭逢失敗的人,並不會像自己所想的那樣,沮喪得這麼久,而且你心情平復的速度,也會比想像中快得多。
這樣的心理傾向,無論是面對考試考差的學生,還是因為車禍導致身體殘疾的人,都是一樣的。
事實上呢,當事人並不會如自己一開始所想的,會痛苦的那麼久,這樣的心理現象稱為「心理免疫系統」。
「心理免疫系統」給了我們對於面對痛苦經驗的耐受性,去補償我們負面的感受,像這種心理上的屏障,對我們面對不確定,而且無情的現實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實不光是面對沮喪的負面情緒是這樣,其實當你面對到成功,或者是一雪前恥的經驗也是一樣的。
有這種一雪前恥念頭的人都會覺得「如果我能夠感覺雪恥,感覺一定會非常的痛快」;但事實上,當你真的揚眉吐氣之後,成就感並不會像你原本想的這麼樣的強烈。
同樣的,經過心理學的實驗告訴我們,不只是一雪前恥,包含我們在比賽當中贏得獎金、告白成功…,這些感動跟快樂的程度,其實都沒有你原本以為的這麼強烈,或者是能夠持續這麼久!
所以呢,「心理免疫系統」對我們來說,它可以說是一個調和的系統,你會難過,但不會難過這麼久;你會開心,但也不會開心的這麼誇張。
然而為什麼我們當一切都還沒發生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自己經過了某些打擊,一定站不起來?
或者是自己達成了某些里程碑,人生就從此不會有任何的煩惱跟遺憾?這樣的想法,其實都是一種影響力的偏誤!
我們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很容易放大它們發生之後,可能對我們造成的情緒影響,那麼我為什麼要跟你分享這個呢?
我想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我們面對的是同樣的時局,我們面對疫情這麼不確定的狀態底下,我們常常會覺得那個黑暗似乎沒有盡頭。
甚至於如果你的產業、你的工作,受到這次的疫情很大很大的影響,你都會覺得可能經過這一次你再也爬不起來,你再也沒有辦法翻身了!
我想或許在你主觀世界裡的真實,真的是如此!可是如果我們放長時間的維度,我們放大生命的眼光,你想一切真的無法度過嗎?
或許當我們回觀人生當中的很多困境,在那個當下,你也覺得這一關一定過不了;但是你不也活到了現在,聽到了這一段分享啊!
在這我就想到我很喜歡的一句話,那就是「老天爺不會給你,超過你能力的挑戰」;然而呢,尼采也有相對應的說法,叫做「凡殺不死你的,都會讓你變得更堅強」!
我想我不會假裝我真的懂你的困境,或者懂你現在的辛苦,然而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或許我們都不是你。
但是你必須要相信,你可以度過這一切,如同你在過往的歲月當中,所遭逢的挑戰,你不也走到了今天嗎?
所以談到這裡,我要發自內心的跟你說一聲,加油!我們一起挺過去,或許對於現在的你來說,當有人告訴你保持「平常心」,你會覺得這是一句幹話。
但事實上,如果回到人的心裡,你我都有心理的免疫力,「平常心」並不是一句幹話,也不是不痛不癢的安慰;而是你本來就有的東西,。
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以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希望你能夠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線上課程是【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程集合了我多年在表達上面的經驗和實作。
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眾,特別在這個時代裡面,我們可能都需要透過遠端的工具,讓別人能夠知道我們想傳遞的。
然而也因為如此,少了面對面的豐富,跟多元的訊息交流,所以他就非常考驗我們是否有足夠好的表達能力。
【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而且也有很多朋友跟我回饋,給他們很大的幫助,你加入了嗎?
希望你能夠一起加入、一起學習,也希望你在面對這個時代,能夠在人與人之間,都需要保持距離的狀況底下,把自己說清楚,讓別人能夠懂你。
詳細的課程資料,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那麼今天就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S1Ep.12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人是什麼民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集重點:- 民族, 是人們想像出來的- 民族的起源在南美洲- 歐洲大陸的民族主義大爆發- 非洲與亞洲的民族主義居然要歸功於殖民政府?- 台灣人是中華民族 ... ... <看更多>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三餘書店TaKaoBooks - 【夜餘選書】《想像的共同體:民族 ... 的推薦與評價
【夜餘選書】《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班納迪克. ... 有人說台灣人一直有族群認同的問題,這是當初讀《想像的共同體》的初衷,我想了解什麼是民族 ... ... <看更多>
想像的共同體台灣 在 [心得] 《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散佈與起源》 -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每週一書更新:https://abababalabiba.pixnet.net/blog/post/318092187 -----
(不過這本書很難啃我讀了兩週不止QQ)
近來發生了許多關於民族認同的事件,
不論是被迫道歉,或是舉報他人懷有不法的民族認同,
又或是兩派網友彼此嘲笑對方的民族認同等,
民族認同這個話題在選舉前後總是特別易燃,
一點星火就達到了燃點,延燒不止且燒得火烈。
在台灣,構築自己的民族認同想必是個得花上比較多時間的工程,
到底自己從何而來,要往哪去,是什麼人,都得在數種對抗的聲音中理出自己的思緒。
日前《想像的共同體》作者 班尼迪克‧安德森辭世,
聞眾多朋友表示遺憾,才得知有此一書。
困惑於近日風風雨雨,希望能藉本書解惑。
不過本書畢竟是遍及全球的社科院教科用書,內容紮實而艱澀,
作者文采頗豐,各式人名的隱喻讓我難以理解,旁徵博引的廣度也讓人咋舌。
(譯者吳叡人對於本書的導讀中提到,作者主修西洋古典研究,與英法文學。
而西洋古典研究意味著必須通曉古希臘文與拉丁文。而作者除母語英文外,
至少還精通德文、法文、印尼文、泰文、菲律賓的塔加洛文與西班牙文。
由此可見作者引用各地小說與報紙期刊的廣度是如何的難以想像。)
由於要探討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相關的文史考證必不可免,
若能通曉歐洲史、近代東南亞與美洲,閱讀起來或許會有更多共鳴。
雖然我不具備上述能力,無論是語言能力或是文史背景,依舊覺得本書讓我收穫甚多XD
----------------------------------------------------------------------------
本書中的民族主義的定義:
「它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
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並不是一種如「自由主義」或「法西斯主義」的意識形態,
比較適合的解讀是可以把它當作血緣或是宗教這類的概念來理解。
民族主義是想像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民族的成員,有辦法認識這個民族的所有成員,
但民族的成員卻能輕易的想像他們之間彼此是聯結的。
套入近日的例子中,有位藝人於中國受訪時說道:「不用分那麼細,我們都是中國人。」
因而受到了抨擊。
受到抨擊的原因或許是,抨擊他的人想像與該位藝人是聯結的,具有同樣民族認同的,
且能想像一位具有「台灣人」民族認同的人在那個場合是否會進行這樣的言論。
如同能夠想像一位根本不存在的熱血台灣人會痛罵那位藝人的行為。
民族也被想像為一個共同體,雖然一個民族內部可能依舊存在著不公平的情況,
最終民族依舊被設想為一種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的情感。
這種情感在過去兩個世紀,驅使了數以百萬計的人甘願為民族犧牲或進行屠殺;
也可見於各式民族無名英雄的紀念碑。
而印刷資本主義也參予實現了,在相同時間下(同時性),建構一個共同體的可能。
書中舉例印尼民族主義者的於1924年的小說《黑色的賽瑪琅》:
「 七點鐘,週六晚上;賽瑪琅的年輕人在週六晚上從來不待在家裡的。但是今晚
卻看不到一個人影。因為竟日的滂沱大雨把路面弄得又濕又滑,所有人都待在家裡了。
因為壞天氣和村落裡面的泥濘的道路使得一切都失色了。那些向來總是擠滿了各式車輛
的主要道路和行人絡繹不絕的步道都被遺棄了。
賽瑪琅被遺棄了。一列列瓦斯燈的光線直射在閃亮的柏油路上。一個年輕人坐在藤
椅上看報紙,突然間一個文章標題映入眼簾:
『繁榮─窮困的流浪漢因風雨日曬病死道路旁』
這個年輕人被這篇簡短的報導所感動,他可以想像那個人在路旁瀕死時所受的痛苦。
然而另一刻他的憤怒又指向產生這種貧窮,卻讓一小群人致富的社會體制」
賽瑪琅、因為下雨而泥濘的道路、瓦斯燈、藤椅等資訊,產生令印尼讀者熟悉的地景,
而文中的年輕人,則意指一個屬於印尼讀者的年輕人,隱含著他是這個「想像的共同體」
的其中一個成員,甚至不需要指名他的名字。
印刷語言創造了一個統一交流的場域,使得原本無法互相交談的人們,能夠意識到彼此
也就是這廣大的讀者群的存在。
作者在本書有一個常用的意象:朝聖之旅。
古老的宗教共同體的外部邊界,舊是依照人們究竟從事哪個朝聖之旅來決定的。
若沒有這種形式的共同體的概念,則馬來人、波斯人、印度人和土耳其人同時出現於麥加
就會令人費解。他們彼此間甚至無法交談。
但他們有共同的朝聖目標,他們都是穆斯林。
為什麼美洲的民族主義國家,他們的國土範圍與當初被殖民的行政單元會疊合,有部份
原因是因為他們經驗了相同的朝聖之旅。
例如美洲出生的白人(歐裔海外移民),想要在殖民母國爬到重要的官位,是不可能的。
他們升遷的過程,也就是他們身為官員的朝聖之旅,其終點或頂峰,通常是殖民地當地的
最高行政中心。這些有相同經驗的旅伴,宿命關係被這個行政單元給綁住了。
縱然語言、宗教、家世或禮節各方面都與歐洲那端的人相似,卻無法有一樣的旅途。
而印刷資本主義,報紙這類的商品,在各個殖民地內發行時,除了報導殖民母國的消息,
還包含了船舶何時到港,殖民地當地各物品的時價以及殖民地的政治任命,將這些訊息
(這個價格與那個任命)串起來的因素是殖民地的行政結構本身。
造就了這些船舶、價格,以及官員主教的任命,都共同歸屬的一個想像的共同體。
而民族也是可以被建造的,19世紀的歐洲當中,出於行政的理由,這些王朝紛紛選定
某種方言做為官方國家語言。當時王朝的領域範圍與各地方言通行的區域並不一致,
底下的居民充滿異質性,為了能夠保存王朝的權力,特別是他們從中世紀開始累積的
廣大的、多語的的領土之統治權的手段。
例如沙皇將底下充滿異質性的居民「俄羅斯化」,將其稱為「官方民族主義」
作者是謂:「將民族主義那又緊又短的皮膚撐大到足以覆蓋帝國龐大身軀的手段。」
本書中一直提及民族主義是「想像的」。
民族主義或許要學會具有想像力,並且遺忘某些事情。
那些英國光榮的民族史的「大憲章」、「光榮革命」等,進入了全英國的教室中。
而當初強迫約翰王接受大憲章的男爵們根本不說「英語」,而且他們也沒有任何一點
自己是「英國人」的概念,可是他們卻在七百年後英國的教室課堂裡面,
被視為早期的愛國者。
而語言的一致性也不是民族主義的必要要件,1891年,在首度紀念許維茲Schwyz,
歐布瓦登Obwalder,和尼德瓦登Nidwalden三地聯邦六百周年的慶典當中,瑞士政府
「決定」了以1291年為瑞士建國的日期。(或許又是民族主義必須有想像力的一例)
這樣遲了六百年才做的決定,暗示了瑞士民族主義的特性並非它的古老,而是它的現代。
作者認為1891年才是瑞士民族主義的誕生日期。
而瑞士的官方語言是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與羅曼語。瑞士的官方語言來自
強大的鄰國的語言。由於這個國家的落後、難以接近的地形與可利用的資源匱乏,使它
能夠免於被更強大的鄰國兼併。
而又由於瑞士被夾於法國、義大利與德國之間,貿然將任一語言指定為官方語言的政治
風險太高,但境內通行的多語言卻無礙於這個想像的共同體的形成。
民族主義的需要的不是某種特定的語言,而是能夠通行於印刷資本主義的語言。
-----------------------------------------------------------------------------
原本想依照書中的順序依序做摘要與心得來完成這篇,但由於本書內容太紮實與困難,
怕這篇文變成落落長又缺乏可讀性,也因為許多部分消化不良,所以就跳過沒有分享了。
以至於書的前半部佔了本文相當大的比重。
但個人覺得書的前半部比較精彩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84.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53705335.A.904.html
※ 編輯: zxc1018 (123.195.84.162), 01/25/2016 15:31:34
現代統治者與知識份子的騙局這個看法滿有趣的!
原本看到官方的民族主義這個章節一直期待會有這樣的批評出現說
原本這本算是比較好讀的XD 那另外兩本會讓人有點卻步呀
也謝謝學識淵博的版友們推薦了這麼多書,要讀完肯定是個大工程~
※ 編輯: zxc1018 (123.195.84.162), 01/26/2016 13:17: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