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 那不是我的運動目標, 那是你的運動目標…》
由於在ACE HC課程中, 我們會使用角色扮演來進行很多的溝通面談練習. 可是因為都是同班同學, 每次換來換去還是一樣的熟面孔, 所以我靈機一動, 請一位健身房目前沒有運動習慣的行政人員當作客戶, 然後全班一起諮詢她
在開始之前我還特地告訴她, 就當自己, 別緊張. 覺得好就說好, 不好就不好, 甚至覺得不爽就走人!
於是就開始了公審 (?)
一開始, 我們會想要瞭解她的運動意願, 本人過去是否思考過運動, 以及曾經關的一些經驗. 後來在訪談中, 她表示其實他過去有買過私人教練課, 但是嘗試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放棄了. 我們接著想要了解放棄的原因, 她說
“因為我覺得我永遠達不到教練的要求, 壓力很大!”
由於她是負責行政工作, 每一天需要坐八到九個小時的辦公桌, 長期下來導致腰痠背痛, 體力似乎也變得比較差, 所以希望透過運動來改善. 可是她的教練幫他訂定的目標是”馬甲線” “蜜桃臀” 或是 ”硬舉超過自己一倍體重”. 雖然在過程中, 教練一直鼓勵她, 讓她想一想夏天到了走在街上的回頭率, 假如有一天所有的衣服都嫌太大, 甚至是老了以後會有多健康?
問題是這些都不是她在意的啊啊啊
她開始運動的原因就是為了改善痠痛與提升體力, 她希望感受到的是運動完之後的舒暢感, 回去改善睡眠品質以及上班效率, 可是教練每一次上課的體脂肪測量, 或是每一陣子的肌力測試讓她覺得壓力很大, 假如每一次的檢測看不到進步, 就會覺得非常對不起教練, 自己跟不上進度, 無法達到教練的期望, 後來就放棄了…
等一等.. 是不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達到教練的期望” !?!?!
要開始運動的決定不是她做的嗎? 運動的目標不是她已經有想法了嗎? 教練不是應該全力幫助她完成她的夢想, 怎麼到後來變成教練自己的夢想了呢?
很多時候, 由於教練有相當多的專業知識, 不斷的持續進修, 或是有豐富的訓練經驗, 慢慢地自我感覺超級良好, 而絕大多數會員要不是對於健身沒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就是觀念被一些媒體或是網紅洗腦, 因此教練認定他們本身什麼都不懂, 訓練課程由教練來主導即可, 會員本身不需要表達多意見. 又或是教練本人只接觸過一種專項運動, 因此不管接觸到哪一種需求的會員, 都很自然而然地利用單一的思路去幫他們設計運動方案
假如會員一開始就表示自己沒想法, 全部決定權交給教練; 或是他們自己的運動目標與教練的專項一致, 那麼大致上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不是, 那麼慢慢的就會出現一些衝突:
教練覺得會員不夠主動積極, 他的訓練計畫是如此的全面, 他的課程安排也是如此完美, 怎麼會員都不懂教練的苦心, 讓教練好像是自己的熱臉貼到了人家的冷屁股一樣.. 怎麼自己這麼不在意自己的健康呢?
而會員會覺得, 我跟你說我是來練健康的, 我也許是想減減肥肉, 可是我可沒說想要練成麼八塊六塊腹肌, 而且我看不出來每次這麼大的運動強度對減輕腰痠背痛有什麼幫助, 相反的每次練完第二天全身痛到走都走不動, 這反而會造成我生活的困擾吧..
“難道你的健康不值得投資嗎” 這句話好像在哪裡常常聽過… 喔, 對了, 像是XX產品在直銷的時候.. 可是, 我們常常在說服會員買課的時候, 也很愛用這一句話… (諷刺的是, 教練們往往對直銷不屑一顧), 但通常打動不了客戶的關鍵都不在於你產品本身好不好, 或是教練專不專業, 重點多半在於: 你說的健康與我想的健康不是同樣一回事!
撇除在一開始就對自己身體外型有具體要求的人之外, 一般來說會員在意的“健康”多半是無形的, 是主觀的. 比如說流流汗讓身體輕鬆一點, 減少疲勞感, 抑或是改善疼痛.. 但是教練認定的“健康”一定要是有形的, 必須從外觀明顯察覺得到的, 或是透過客觀評估可以取得數字的. 其實這兩個觀點都完全正確, 但是如同前述, 有時教練會認為自己就可以給會員一個明確的方向, 而或許有些會員在當下也根本搞不清楚狀況, 所以會員啥都別說了, 就照著教練的決定去做就好!
在缺乏互相理解的狀態下, 就會讓彼此的合作出現摩擦, 最後就是讓會員放棄了課程..
我們可以看出幾個問題:
教練缺乏溝通技巧或是耐心: 我們面對一個新的客戶時, 習慣性都會問”你有什麼健身目標嗎?” “減肥” “好, 來吧!!!” 一般的對話到這裡就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幫他們計畫在多久之內要狂瘦幾公斤… 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是”你是為了什麼想要減肥?” 人家說出來的只是一個結果, 但是我們更需要了解的是”為什麼?” 這才是最主要的內在動機, 假如是為了外型而減肥, 的確可以拿體為或是體重的數字來激勵他們, 但是假如是為了健康以及其他因素, 在意的點就完全不一樣, 我們鼓勵以及評估的技巧就是必要有所選擇. 然而他們都只是告訴教練 ”我想減肥” 而已啊
其次, 一般教練年紀都比較輕, 正是一個最在意本身身材外型 (或是力量) 的時候, 看看絕大多數教練每天po照片的內容就可以知道, 但我們會員的年紀有的時候會比教練還要在大一點, 對於他們而言, 在工作多年以後, 想法也慢慢改變, 也許仍然追求體型, 但可能已經退到第二順位, 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功能性. 但是我們往往會覺得我們喜歡的會員一定也會喜歡, 我們覺得重要的會員一定也該覺得重要, 進而不自覺得將價值觀強加在會員身上
當然, 客戶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絕大多數的時候,會員會認為教練是一個權威的角色, 應該是讓自己要盡量配合; 或是就算自己說了, 也會被教練狠狠吐槽, 那白不如不講; 又不然就是不想讓教練難做, 因此有了不爽只好自己吞下來…
我們不太應該怪會員 ”是你自己不說的, 這樣我們怎知道?”, 畢竟教練始終在運動安排方面是一個主導地位, 但過於主導的結果就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 失去同理心, 進而替會員決定一切, 而忽略了確認對方的意願
我們都受夠了父母說的 “我這都是為你好!”, 但感覺現在我們卻使用一樣的方式轉嫁到了運動的會員上. 想想當初這一句話在家裡發生了多少爭吵? 那麼現在呢? 成年人的學習是主動而積極的, 以內在動力為主導, 所以教練們需要少一點ego, 多花一點時間, 多了解一下客戶真正的想法. 人在做自己想要, 喜歡的事情時, 才會樂此不疲, 不是嗎?
愛康一擦靈 在 潔媽和女兒一起浪跡天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條路我走了幾千次,沒想到卻走成了困局,我知道路走到底的屋簷裡,等著我的又是另一場冰雨。
-
那天我收到一個私訊,一個我不認識的ID,傳了這麼一則訊息給我,我趕緊放下手邊的事情,跟她聊了起來,原來她說她是大媽的潛水粉絲,今天是第一次鼓起勇氣私訊我,因為她已經快窒息了,不知道可以跟誰說,雖說從來沒有留言跟我互動過,但追蹤我好幾年了,看了我寫的好多故事,總覺得好像真的認識我。而我因為這句話也感到拉近了我們彼此的距離,於是我們開始聊了起來。
-
原來她跟我的年紀差不多,也是年近半百的中年婦女,年輕的時候不顧家人反對嫁給現在的老公,多年來婚姻裡的苦楚,以前礙著面子硬氣,不願說,而現在媽媽走了,卻成了無處可說,她說有時跟好朋友一起時不是不想說,而是忍耐久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也怕被人看笑話,有時看著旁人聊著開心的話題,自己總是格格不入,才一搭話,現場就冷了下來,總感覺自己一開口呼氣,家裡長年的那股冷氣壓竟然也飄到這裡來,朋友問她怎麼了?是心情不好嗎?為什麼不笑?她才驚覺自己不對勁,明明跟好朋友聚會的時候,這已經是她煩悶日子裡最開心的事,最放鬆的時刻了。
-
她說,在回家的路上,她的腳步有如千斤重,這條路走了幾千次,沒想到卻走成了困局,路走到底的屋簷裡,等著自己的會不會又是另一場暴風雨?還是冰天雪地?而這條路竟然是回家的路,家,到底該是什麼樣子? 每天不是大吵大鬧就是冷暴力,好幾次想鼓起勇氣出走,每每最後又卻步了,想到自己已經年近半百了,人生還有機會嗎?
-
她說這幾年來一直想著,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還有沒有機會能有另一種可能,她也很想拋下一切去遠方看看,所以當年才會開始追蹤起我的故事,她也努力地想存點出走的私房錢基金,但沒想到新冠肺炎的關係,現在連作夢都很困難,她說:人真是奇怪,當時看著遊記,雖然自己還沒真正走出走過,但總覺好像距離沒有那麼遙遠,好像只要有哪天鼓足了勇氣,就能踏出去,一切就能成真,但現在好像連作夢都無法,根本不知道何時才能出國,但很好笑的是之前也沒法出國,基本上婚後的日子就沒有出過國了,或許妳聽起來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婆家的強勢凡事要聽婆婆的,否則怎樣難聽的咒罵都有,她忍下第一次之後就陷入迴圈,這些年是為了孩子活下來,否則她自己的人生早已生無可戀。
-
她問我: 潔媽,妳懂嗎?
我告訴她:說句實在的,我們都無法真正完全懂另一個人的人生,只能說人生有百百苦,否則嬰兒不會來到人間的第一件事,是哭。這閻浮提地球的人生還真是苦,生、老、病、死,沒有一個好受的,也沒有一個人能躲得過,如果少了老病的過程,那麼生命也就是曇花一現。我告訴她,我們只能多珍惜眼前。
-
珍惜眼前這句話約莫是很虛浮吧,她告訴我: 但人生裡已經找不到有什麼可以珍惜的東西,她的人生已經走到困局,沒有任何希望,每天看到鏡子裡就是一個了無生趣的歐巴桑,還能有什麼幸福可言,人生還有什麼機會?
-
我告訴她,若是這點,我真的懂,前陣子因為寫稿的關係,我整個生理時鐘大亂,每天半夜2點才上床,有時到了清晨4、5點才能睡著,而我還沒意識到,半百的我根本沒有熬夜的本錢,有一天第一次發現某眼的眼周旁開始出現細紋時,我還沒有警覺,還以為只秋日裡的乾燥,沒想到中年裡的細紋一出現,比真愛更真愛,細紋永遠不會離開妳了,而且一天比一天更深刻。
-
她告訴我: 真的耶,她也是這樣。失去青春的外表讓她惶恐,面對未來更沒有盼頭,雖然朋友們在美圖過的照騙下說她容顏依然如舊,但她知道事實是怎樣,她對中年若離開婚姻後的餘生不敢想像,有時她連走出門也感到害怕。
-
我們都是第一次走到中年,誰也不知道接下來的風景是什麼,年輕時代的雲霄飛車恐怕是折騰不起了。人生的追求各異,但起碼都希望日子過的快樂、能笑得出來。那種五年、十年後人生要到達什麼新高度,是高調的心靈雞湯,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能喝得下去。對平凡的自己來說眼前每一口呼吸的日子比較重要,基本上每個人的人生立足點、個性、家庭、背景都不同。要妳勇敢踏出去,不論幾歲都能活得很精采,那些安慰太蒼白,有些人生性就是害羞,你要他踏出去勇於多交朋友,拓展生活圈,她年輕就做不來了,現在陷在泥沼的痛苦中,還要她這麼做,只是讓他更恐懼更痛苦,不要宣揚同一種藥方來對待所有的人,那是來自社會單一價值觀的毒打,更大的情緒枷鎖。
-
親愛的,我們可以溫柔的對待我們自己,如果妳不想出門,那就別出去了,挑本好看的小說、找部好笑的電影,窩在妳覺得安心的小角落裡,慢慢自己舔舐傷口,動物本就有自己舔舐傷口的能力,我告訴她前陣子我看了一個視頻,一個年輕人帶著一條狗開車自駕旅行,那條狗在荒山野嶺被一台車撞到狂吐血,看起來快不行了,那個年輕人傷心又驚慌的到處找醫生,貌似約莫開了近百公里外的小鎮吧,才有醫生,但那個醫生沒法幫狗狗開刀檢查是哪裡內出血,因為他不是獸醫,醫生說這裡沒有獸醫,他問那寵物受傷了怎麼辦呢? 醫生告訴他:動物會自己痊癒。年輕人對於這個答案莫可奈何,看著天天陪伴自己相依為命的小狗,只剩無能為力。
-
但原來這世上真的有奇蹟耶,那隻狗竟然活了下來。話題聊到這裡,她告訴我不知道為什麼跟我講講話覺得好多了,雖然我沒有給出什麼了不起的觀點與建議,但就是心裡感覺舒服點了。
-
我告訴她,親愛的,或許那是轉移注意力的功效吧,我無法回答你的困境裡能有什麼解方的答案,因為我知道,人生各有各的難,有些事,妳必須自己想透,有些決定,妳只能自己做選擇。我知道妳現在感到無助,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選擇權放到旁人手裡,要學著自己做決定,勇敢一點,再壞不也就如此了?
-
她問我: 我還能再快樂起來嗎?
我回答她: 可以的。
她問我: 要怎麼做。
我告訴她我最近也正在練習,不要想明天,不要想未來,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現在正在做的這件小事上,就能移轉自己的注意力,忘卻壓在心頭上的不愉快,#專注力裡沒有煩惱的蹤跡。妳試試看,真的很好用。再來好好的把自己照顧好,讓自己的狀態可以維持的好一點,看起來更年輕一點,自己看了也開心,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多運動,如果世界恢復秩序的那一天,或許可以帶著樣貌回春的自己,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
我們說好了,一起多多運動,還有好好保養自己。
1) 一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
2) 每天早晚都要認真洗臉擦保養品。(其實很多人保養品買一堆,但都放著懶的擦,好像有買就有效一樣,千萬不可以!!)
-
經過她的同意,我分享了她的部分故事,也希望號召大家一起,看不到外面的光時,就把燈光焦點聚集在自己身上吧,換個方式陪伴自己,中年婦女一起變健康一起變美麗
-
要加入的,喊+1阿
還有,廣求大家不藏私分享抗皺聖品啊 (如果有廠商對自己產品很有信心真的能抗皺除皺的,歡迎跟我聯絡喔,一個真正有細紋的中年大媽,也沒有打過任何醫美,才能試的出來有沒有效阿! 妳們說,我寫這樣還有廠商敢跟我聯絡嗎?🤣🤣🤣 但3、40歲寫抗皺有感,細紋都消失了,對真正有細紋的大媽來說,太薄弱了啊,我3、40歲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抗皺.......)
愛康一擦靈 在 饅頭媽不是媽,饅頭大爺才是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當媽之前從沒想過自己會當媽⋯⋯當了媽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那麼有能耐可以當媽媽!
成為一位母親,著實不易!犧牲的不是單單只有時間、睡眠而已!
還有失去的青春、更要接受自己走樣的身材、金魚般記憶的腦袋...
面對的不是只有與另一半教養理念不同的摩擦、更不是只有上班與帶小孩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勞心勞力、還有對寶貝成長、健康一舉一動心裡的擔憂與壓力!
沒當媽之前,我也是個少女,我也有夢想,也有好多事想完成!
當了媽之後,不論身、心、靈都不再屬於自己!我只能說母愛的光輝與龐大,只有當妳成為一位母親時才能體會!
如果...再給我機會選擇,我還是會選擇成為一位母親,因為看到孩子的笑容與天真,你會知道,這一切是值得的⋯⋯
#母親真偉大
#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