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肉丸來自土耳其 #那土耳其肉丸來自哪裡?
2018 年 4 月,當世界各國摩拳擦掌、準備在俄羅斯世足賽一決勝負的時刻,瑞典官方推特 Sweden.se 突然發布了一條重磅消息:「瑞典肉丸事實上是 18 世紀國王卡爾十二世從土耳其帶回來的食譜。讓我們正視現實吧!」
消息一出,馬上就有瑞典人表示崩潰:「我的一生都是個謊言。」但也有狂熱的土耳其足球迷半開玩笑的說:「只要把 Zlatan Ibrahimović(瑞典足球明星)還給我們,我們就把肉丸這事忘了。」
但接下來就有一個問題了:卡爾十二世國王是怎麼把肉丸從土耳其帶回瑞典的?而瑞典肉丸如果是從土耳其來的,那土耳其的肉丸料理又是從哪來的呢?
🍳 一起做吧!#瑞典肉丸(Svenska köttbullar)
▩ 食材準備(約 40-45 顆肉丸)
【肉丸】
豬絞肉(細絞)|400g
牛絞肉(細絞)|400g
麵包粉|100g
洋蔥 |一顆
鮮奶 |110ml
雞蛋 |一顆
【肉丸調味料】
鹽巴 |1.5 小匙
黑胡椒|適量
肉豆蔻粉(Nutmeg)|1/4小匙( 可以去中藥房買)
眾香子(又叫多香果、牙買加胡椒,allspice)|適量( 瑞典口味,可省略)
#故事訂閱全新企劃 #內有肉丸的秘密與靈魂食材介紹
༉༉༉ 有深度沒難度!激簡單故事食譜
故事X塞呷 Sai-Jia ,歷史故事與料理食譜的跨界演出,每週六為您奉上一道手殘也做得出來的料理,結合知性、視覺、味覺的感官饗宴正式開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人都會問,視障人士點影相啊?」拿着相機興奮地拍攝燈飾的,正是視障人士郭健和Cathy,而郭健更只僅有一成視力,他們說:「我們會用僅餘的視力,也會用其他的感官幫忙探索四周環境,如用聽覺用聲音去辨別位置,用嗅覺去聞四周的味道,用觸覺感受溫度,再去聯想、創作,靠你在腦中的聯想,很多事和物其實都是無限...
感官世界雞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近期寫的PODCAST筆記,主題是討論Alain Corbin的《 大地的鐘聲》這本書,以及19世紀歷史學中的感官史。
1:32 前言:真跡的光芒
在19世紀以前, 人們看到作品的真跡會是痛哭流涕的。原因是除非你非常有錢可以周遊列國,否則不太能夠看到其他偉大畫家的作品。
4:55 19世紀與21世紀感官感動的差異
21世紀的我們,想要聽音樂只要在YouTube上面搜尋就可以直接聽到。但如果你是19世紀生活在鄉村的農民,那麼聽到同一首作品的感動是完全不同的。
5:27 1970-1980年代歷史學中的感官史
1970-1980年代,歷史學家開始關注以前的人到底聽到什麼?而對於以前的人又是什麼樣的意義。這個問題開始了新的歷史學的範疇,叫做感官史。過去的人聽到摸到看到時產生的感覺,與我們現代人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6:41 Alain Corbin的《 大地的鐘聲》
《大地的鐘聲》這本書談的是 19世紀法國鄉村的聲音狀況,當時人們最常聽到的音樂是唱詩班,接著是鐘聲。我們用今天的耳朵去聽教堂的鐘聲,可能會覺得很乏味有點單調,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鐘聲可以激起的榮譽感、屈辱感、擔心受怕的感覺是現今的我們難以想像的。
7:50 19世紀鐘對人們的重要性
19世紀的布列納堡有四口鐘,其中一口鐘被敲壞了。鎮長想要當做廢鐵賣掉,這樣可以獲得很多收入,例如:修建學校,給教堂買新的鐘,替自衛隊購買新的裝備,但卻引爆了人們的反對。因為即使鐘已經壞掉,大家還是對他有很多感情,要賣掉這口鐘時很多人衝進議會暴亂。
9:14 鐘聲的功能是讓人知道時間
為什麼鐘對當時的人來說這麼重要,除了人們對它有感情,還因為鐘具有強大的功能性,例如透過晨鐘、午鐘、晚鐘,讓人們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
10:11 敲鐘次數代表的不同意義
宗教的鐘聲包含:受洗的鐘、過世的喪鐘,例如:其中敲15下鐘,宣告男人死亡,但宣告女人死亡時只敲12下鐘,6下鐘宣告男孩以及女孩的死亡。而不同的地區,敲鐘的次數也會不同。
11:48 鐘有趨吉避凶的功能
敲鐘也有具有趨吉避凶的能力。人們認為持續去敲鐘,就會讓大雷雨比較快停歇。
12:30 鐘有凝聚眾人的功能
鐘也有凝聚眾人的功能。當時有個職業叫做鑄鐘匠,他會邀請村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村民可以幫忙搬東西,或有不需要的物品,就可以丟進熔爐裡作為鐘的材料。因為每個人都參與鐘的鑄造,因此大家都對它有一份感情。
14:03鑄鐘匠的重要性
很多村民會邀請鑄鐘匠到家裡款待他。有記錄是鑄鐘匠收到50多打的雞蛋,天天都有人炒雞蛋給他吃。因此,鐘的品質如何還是其次,而是在造鐘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付出,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集體記憶。
15:02 鐘有塑造村莊的自我認同的功能
鐘也塑造村莊的自我認同。聽不聽得到村莊的鐘聲,還有你的日常生活作息,是不是依據我們這個村莊的鐘聲來訂。如果你聽不到這個鐘聲,或者不願意依據這個鐘聲來過你的生活,那麼你就不是我們這個村莊的人。
18:25 政權和教權對於鐘聲的搶奪
當時的法國是政教合一,因此神父對於政治上的事務也可以有很大的發言權。18-20世紀,則是慢慢從政教合一轉而政教分離。而當時政權和教權的衝突,也表現他們在他們對於鐘聲的搶奪上。例如說世俗的節日要不要敲鐘,這個時候教會跟政府的意見就會無法互相配合。
19:30 鼓聲比不上鐘聲
如果有些鎮政府蓋不起鐘樓,就會和教會互相搶奪鐘樓的鑰匙。鑰匙到底是放在政府還是教會,是當時常常發生的衝突原因。例如有鎮長認為他和神父一樣都要配有一把鑰匙,可以上鐘樓敲鐘,這樣他才能宣告事情。但神父認為,如果他要宣告事情,不一定要敲鐘,敲鼓就可以了。但鎮長認為如果是敲鼓,就沒有人要來聽宣告的事情了。
23:20 鐘重要性的衰頹
20世紀初,有人提出如果不為死亡的人都敲一樣的喪鐘,就違反憲法的平等原則。鐘聲不再那麼重要,而且城市裡的夜貓子討厭鐘聲,早上聽到鐘聲等於是睡眠被中斷。他們認為寂靜是個人的選擇與權利。
26:00 撫平法國人恐懼的鐘聲
西蒙波娃提到她這輩子的特殊經驗,其中一個就是和鐘聲有關的。法國當時是受納粹控制,無法展示法國的三色旗,也不能有展現愛國的舉動。而在1944年8月,納粹解除控制時,對於波娃來說最能夠銘記這一刻的是當時教堂的鐘聲。
30:57 2020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的鐘聲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了火災,一年都沒有敲鐘。而2020年4月15日事隔一年的敲鐘,除了標誌火災一週年,還有給予人們在covid 19而封城的狀態一些希望。本來這時聽到的都是救護車的聲音,但卻在夜晚後來傳來巴黎聖母院的鐘聲。
西蒙波娃提到她這輩子的特殊經驗,其中一個就是和鐘聲有關的。法國當時是受納粹控制,無法展示法國的三色旗,也不能有展現愛國的舉動。而在1944年8月,納粹解除控制時,對於波娃來說最能夠銘記這一刻的是當時教堂的鐘聲。
30:57 2020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的鐘聲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了火災,一年都沒有敲鐘。而2020年4月15日事隔一年的敲鐘,除了標誌火災一週年,還有給予人們在covid 19而封城的狀態一些希望。本來這時聽到的都是救護車的聲音,但卻在夜晚後來傳來巴黎聖母院的鐘聲。分享近期寫的PODCAST筆記,主題是討論Alain Corbin的《 大地的鐘聲》這本書,以及19世紀歷史學中的感官史。
1:32 前言:真跡的光芒
在19世紀以前, 人們看到作品的真跡會是痛哭流涕的。原因是除非你非常有錢可以周遊列國,否則不太能夠看到其他偉大畫家的作品。
4:55 19世紀與21世紀感官感動的差異
21世紀的我們,想要聽音樂只要在YouTube上面搜尋就可以直接聽到。但如果你是19世紀生活在鄉村的農民,那麼聽到同一首作品的感動是完全不同的。
5:27 1970-1980年代歷史學中的感官史
1970-1980年代,歷史學家開始關注以前的人到底聽到什麼?而對於以前的人又是什麼樣的意義。這個問題開始了新的歷史學的範疇,叫做感官史。過去的人聽到摸到看到時產生的感覺,與我們現代人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6:41 Alain Corbin的《 大地的鐘聲》
《大地的鐘聲》這本書談的是 19世紀法國鄉村的聲音狀況,當時人們最常聽到的音樂是唱詩班,接著是鐘聲。我們用今天的耳朵去聽教堂的鐘聲,可能會覺得很乏味有點單調,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鐘聲可以激起的榮譽感、屈辱感、擔心受怕的感覺是現今的我們難以想像的。
7:50 19世紀鐘對人們的重要性
19世紀的布列納堡有四口鐘,其中一口鐘被敲壞了。鎮長想要當做廢鐵賣掉,這樣可以獲得很多收入,例如:修建學校,給教堂買新的鐘,替自衛隊購買新的裝備,但卻引爆了人們的反對。因為即使鐘已經壞掉,大家還是對他有很多感情,要賣掉這口鐘時很多人衝進議會暴亂。
9:14 鐘聲的功能是讓人知道時間
為什麼鐘對當時的人來說這麼重要,除了人們對它有感情,還因為鐘具有強大的功能性,例如透過晨鐘、午鐘、晚鐘,讓人們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
10:11 敲鐘次數代表的不同意義
宗教的鐘聲包含:受洗的鐘、過世的喪鐘,例如:其中敲15下鐘,宣告男人死亡,但宣告女人死亡時只敲12下鐘,6下鐘宣告男孩以及女孩的死亡。而不同的地區,敲鐘的次數也會不同。
11:48 鐘有趨吉避凶的功能
敲鐘也有具有趨吉避凶的能力。人們認為持續去敲鐘,就會讓大雷雨比較快停歇。
12:30 鐘有凝聚眾人的功能
鐘也有凝聚眾人的功能。當時有個職業叫做鑄鐘匠,他會邀請村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村民可以幫忙搬東西,或有不需要的物品,就可以丟進熔爐裡作為鐘的材料。因為每個人都參與鐘的鑄造,因此大家都對它有一份感情。
14:03鑄鐘匠的重要性
很多村民會邀請鑄鐘匠到家裡款待他。有記錄是鑄鐘匠收到50多打的雞蛋,天天都有人炒雞蛋給他吃。因此,鐘的品質如何還是其次,而是在造鐘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付出,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集體記憶。
15:02 鐘有塑造村莊的自我認同的功能
鐘也塑造村莊的自我認同。聽不聽得到村莊的鐘聲,還有你的日常生活作息,是不是依據我們這個村莊的鐘聲來訂。如果你聽不到這個鐘聲,或者不願意依據這個鐘聲來過你的生活,那麼你就不是我們這個村莊的人。
18:25 政權和教權對於鐘聲的搶奪
當時的法國是政教合一,因此神父對於政治上的事務也可以有很大的發言權。18-20世紀,則是慢慢從政教合一轉而政教分離。而當時政權和教權的衝突,也表現他們在他們對於鐘聲的搶奪上。例如說世俗的節日要不要敲鐘,這個時候教會跟政府的意見就會無法互相配合。
19:30 鼓聲比不上鐘聲
如果有些鎮政府蓋不起鐘樓,就會和教會互相搶奪鐘樓的鑰匙。鑰匙到底是放在政府還是教會,是當時常常發生的衝突原因。例如有鎮長認為他和神父一樣都要配有一把鑰匙,可以上鐘樓敲鐘,這樣他才能宣告事情。但神父認為,如果他要宣告事情,不一定要敲鐘,敲鼓就可以了。但鎮長認為如果是敲鼓,就沒有人要來聽宣告的事情了。
23:20 鐘重要性的衰頹
20世紀初,有人提出如果不為死亡的人都敲一樣的喪鐘,就違反憲法的平等原則。鐘聲不再那麼重要,而且城市裡的夜貓子討厭鐘聲,早上聽到鐘聲等於是睡眠被中斷。他們認為寂靜是個人的選擇與權利。
26:00 撫平法國人恐懼的鐘聲
西蒙波娃提到她這輩子的特殊經驗,其中一個就是和鐘聲有關的。法國當時是受納粹控制,無法展示法國的三色旗,也不能有展現愛國的舉動。而在1944年8月,納粹解除控制時,對於波娃來說最能夠銘記這一刻的是當時教堂的鐘聲。
30:57 2020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的鐘聲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了火災,一年都沒有敲鐘。而2020年4月15日事隔一年的敲鐘,除了標誌火災一週年,還有給予人們在covid 19而封城的狀態一些希望。本來這時聽到的都是救護車的聲音,但卻在夜晚後來傳來巴黎聖母院的鐘聲。
感官世界雞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野獸性!12星座男最看重妳的『身家or身材』】
不可否認地,多數男人確實是視覺系動物,容易被美的事物所勾引、傾倒,身旁若有美女經過,眼睛肯定默默跟著飄往那兒去,但全天下男人如此多,總不會只有「外貌協會」一族,當然也存在著懂看內涵,重視氣質多於美貌的男子,而你呢?希望自己的什麼特點被多留意些?
這次艾菲爾老師就要來給大家解答,十二星座男最看重對方的哪一方面,是身材、容貌,還是個性、家世?趕緊來看看自己心中的對象所在意的重點是什麼,由此可更瞭解對方,抓住TA的心,也請不忘分享給好友、閨蜜,趁機觀察心上人的喜好唷。
最看重『談吐』星座男
摩羯、金牛、處女
務實、憨直的土象星座,有時像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加上本身也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慢熟的摩羯男,對外溝通真的非他們拿手,此時如果搭配的對象又是屬於木訥型,那麼倆人相處時肯定特別安靜、無趣。也因此,他們相當重視眼前對象的談吐是否大方、得宜,甚至願不願意傾聽他人說話,都可以讓土象星座男子們感受到被重視與尊重,金牛男樂得享受彼此在一起的舒適感,愛挑剔的處女座男也沒得雞蛋里挑骨頭囉!如果你有這樣的特質,在他們眼中可是會大大加分的。
最看重『身材』星座男
白羊、獅子、射手
天生帶把火的火象星座,尤其是射手與白羊,雙雙熱情如火,一旦被觸動慾望感官,心中的那團火焰一點就著,迅速地熊熊燃燒,而什麼要件能點燃他們的慾望之火?想當然爾是眼前對象的好身材,射手男特別鐘意豐腴、肉感的女孩,覺得充滿曲線的體態最完美,最好擁抱;不同於射手男的是,獅子男則期待對方的身材婀娜多姿、凹凸有致,才能顯現出迷人的性感韻味,光是從他面前走過,靈魂就像是被攝走一般;而白羊男最容易受白皙、體型苗條的女生所吸引,正喜歡這樣的骨感美,對他們來說有一種魔力呢。
最看重『家世』星座男
天秤、水瓶、雙子
力求穩定關係的風象星座,骨子裡其實相當的「現實」,但可別誤會囉,這裡所說的「現實」並不是貶義,而是他們會為了維護好兩人的關係,期望不要因為外在的世俗問題而使感情受到阻礙,其中最重要的因子正是經濟,深信著「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為了讓愛情與麵包兼得,他們最注重的正是對方的家世背景,不是妄想著能爽當駙馬爺,而是相信這樣除了能夠體現穩當的背後經濟財源,也能夠間接看出對方的性格養成,為了彼此的關係維繫,「麵包」還是很重要的,得放在首位才是。
最看重『顏值』星座男
巨蟹、天蠍、雙魚
屬於情感派的水象星座,絕對是「外貌至上」!尤其是天生顏值擔當的雙魚座,要封他們為「外貌協會會長」一點也不為過,選女友時超重視顏值,不一定要濃妝艷抹,或是穿的火辣火辣,而是天生外表就要有魅力所在;舉例來說,巨蟹座喜歡看一個人的眼睛好不好看、勾不勾人,而天蠍男則特別在意女孩的唇形性感與否,看了是不是特別吸引人,雙魚男則是重視臉型的美,以及五官立不立體等,三位簡直是顏值控來著,唯有高顏值的女孩,方能吸引到這三大星座的男性的注意呦!
感官世界雞蛋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很多人都會問,視障人士點影相啊?」拿着相機興奮地拍攝燈飾的,正是視障人士郭健和Cathy,而郭健更只僅有一成視力,他們說:「我們會用僅餘的視力,也會用其他的感官幫忙探索四周環境,如用聽覺用聲音去辨別位置,用嗅覺去聞四周的味道,用觸覺感受溫度,再去聯想、創作,靠你在腦中的聯想,很多事和物其實都是無限大的。」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瑞士最靚學校】30萬一年酒管學校讀啲乜?同總統子女做同學 五星級宿舍有情侶房 (果籽)( https://youtu.be/0fspyD1XI7s )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
【肥瘦戀人】戀上肥妹不被看好 愛情魔力令蒲友變乖仔「我喜歡她已足夠」(果籽)( https://youtu.be/-tjOom7O7iM )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 https://youtu.be/ZRxuvymM7j4 )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
#視障攝影師 #感官探索環境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感官世界雞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家有沒有發現,大便急的時候,急了一會又不急,接着又會急,如此循環不息呢?外科專科醫生張浩然解釋,大便急跟小便急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前者是在肛門附近的感覺,源於當直腸有大便去到肛門邊的時候,肛門邊三個肉墊的感官細胞就會知道是時候大便。但是人類發展到在社會裏要有文化,我們不會一急就去廁所。我們為了要忍,會收縮肛門的括約肌,同時亦間接收緊內裏的括約肌,更會不自主的收縮盆底肌,大便就會因收縮的時候被壓回去,走回腸的上面,那麼我們就沒有急的感覺。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流浮山蠔民】養香港蠔50年收成等三年半 良叔獨撐蠔田捱到殘:阿仔唔接手冇人做 (https://youtu.be/zb-rYILQZms)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九龍城老粥店】廣東撞粥賣足71年 結業再重開 第三代傳人:有信心保持招牌 (https://youtu.be/NA460vTgiq4)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急屎忍一陣就唔急 #屎的循環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感官世界雞蛋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教養之道】
小朋友由呱呱落地那天起,就開始透過各種感官接觸和認識世界,與外在環境互動。感官若發展得好,他們較易成長為有安全感、有自信、專注力強而情緒平和的人。可是,現今教育過份講究衞生和安全,嬰兒刺激少了,感覺也鈍了。「感覺統合」運動,就是透過刺激嬰幼兒的感官,訓練他們的大腦更好地整合外界訊息,對未來的學習大有好處。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