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節自林妏霜〈配音〉(短篇小說),
#公開分享 #在分享時複製一段觸動你的句子,可抽同名小說集。
(與昨天的篇章各抽各的,歡迎讀者兩篇都分享。)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4.
配音的工作讓K可以把自己藏的好好的。她豐沛的感情只存在於別的創作者那些想像的虛構的世界裡,她自己則與現實裡的事物幾乎無涉。她覺得自己只是個穿著衣服的隱形人。
現實裡她能不說話就不說,她從配音裡學到的,即使主角和路人甲有一樣的聲音特質,也沒有人會在乎路人甲的存在。除去配音工作時,她不過是個比路人甲存在感更為薄弱的人。什麼你是自己人生的主宰,她從來不相信。
今天K到一家新的餐館吃飯,服務生殷勤地介紹菜單,她聽著沒說話只有點點頭指一指,她從他臉上又看到那種一時間不知所措,好像自己該為了其他人與眾不同的殘缺負責的表情。可她又不是真的與眾不同。
幸好資本社會已經發展出許多不用說話的地方,例如書店,24小時的便利商店,DVD出租店,只要挑選好商品然後到櫃檯結帳就好了。
她總是一個人,只要基本需求就夠了,她聰明到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屬於她的,久而久之在現實世界裡她也失去了表達自己的慾望。
像她有些同事,配音工作久了,已經不像生手一樣戰戰兢兢抓情緒,對台詞,一切都得心應手了,反而失去了當初的熱情。畫面不斷跳出來分他們的心,自己的存在與虛構的存在卻有了扞格。要不抹銷自己的存在:重複的音調,沒有新意的聲音表情,成了機械地說話的空殼;要不辭去配音工作不再為畫面上那些表情作翻譯。當然不是每個人最後都一樣。像她,就以為配音工作是她在世上唯一可以依賴的,出口。
6.
K常常有那種長期旅行的人的錯覺,分不清今天與昨天的天花板,雖然她從來沒有真正旅行過。今天她沒有工作不用到錄音室去,所以她就躺在床上多睡一會。醒來的那一刻,她一時之間沒有辦法分辨出現實或夢境,到底自己現在在哪裡?有一種莊周夢蝶的哲學感覺。
同事抱怨她像穴居的原始人,竟然沒有任何可以立即聯繫她的方式,沒有傳真,電話或手機。她知道,她只是不想被找到,被迫加入一些無趣的交際;她也不明白人怎麼能在錄音室裡幾個小時不停地說話之後,又對著話筒說話。何況,那種半生不熟的情誼,初次通話時的尷尬,她也不知道怎麼面對。漸漸地,大家相信她不願意被打擾,也沒有人在工作時間以外找過她了。
K正坐在客廳裡看租來的電影,當她不用進錄音室時這就是她平常的生活。
這部法語片在講一個不幸女人的經歷,她在一開頭就把自己吊死了,美麗的腳指頭在空中盪呀盪的,這當然是假的,是戲裡的戲。但K覺得這是她人生的隱喻,一個明顯的暗示。最後,女人經過許許多多的偶然與巧合,走過了傷痛,有了新的愛情。電影裡一直重複著一句話:
(越大的不幸,越值得去經歷。)
關掉電視,K覺得好悵惘。人生真的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嗎?她很懷疑。
越大的不幸,越值得去經歷?她覺得這只是事情發生了,不得不面對的安慰而已。
儘管傷痛可以過去,痛苦的經歷如果可以不要,還是不要吧。何況,她從來就不是個幸運的人,如果的如果從來就沒有在她身上實踐過。
她坐在沙發上伸伸腰,找了一件長袖外套,打算出去透透氣。
8.
最近K老是做著一個夢。她夢見自己到了一個陌生的小鎮,小鎮裡所有人都用黑紗蒙面,露出來的那雙眼睛,明顯對她有敵意。她不知道自己到這裡來做什麼,所有人都輕輕的推擠她,漸漸的圍過來,這時有人問她:你是誰?她竟然一句話也答不出來,只有不停地落淚。然後天空中不知何時降下了一條巨大的繩索,把她們全都束緊,綁在一起,面紗被風揭開,結果每個人都是她自己,長的一模一樣,有一樣怨懟的眼睛,但是有些人的嘴巴縫滿縫線,有些人就是沒有嘴巴,有些人在同一位置只剩一個窟窿,大家都一樣流著淚,說不出一句話。
她總是在這時候驚醒,並且試圖不去分析夢境的意義,她已經非常明白夢境和現實的分際。
或許因為長期的疲倦,近來她總感覺有東西在她體內騷動,有時像在輕輕刮著內裡,有時像在她體內不停地轉身,若不是不可能,她真要懷疑要誕育出什麼了。
K走在路上,覺得這個世界充斥著虛偽的畫面,冷漠的聲音:那些惱人的機械聲,尖銳的人聲,這麼多聲音的喧嘩。或許就是這樣對聲音特別敏感,才在大學畢業之後毅然決然地投入配音的工作吧。
有時候她也會像這樣在街上散步,關心那些與她共同存在的風景。看看街上的行人,櫥窗裡的物事。她發現每個人都在試圖表達自己,用顯眼的外表,形體,動作,說話的語調。像櫥窗裡擺放出的美麗照片,那些故作姿態。她總是看著看著就好疲倦,太多人太多表達了,太急切被理解,把生命折磨得好擠迫。
看著看著,她會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她的人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像一組拍壞的照片,人物背景都模糊成一片,誰都可以在那裡面;或是一張詭異的照片,肩膀上搭著一隻多出來的手,而那個不存在的人依然僅僅捏緊她的肩頭。
那個已經不存在的誰,仍然捏痛了她,毀壞了她人生的情節、其他的可能。或許像電影般有天會有一個探射燈直直從她頭上砸下來。
一個穿著花裙的小女孩在她面前奔跑,蹦蹦跳跳地快樂著,突地被路上一個突起的路磚絆倒,遂大聲哭泣起來,跟在後面的父母心焦地跑上前詢問檢視寶貝的傷口。
(一切都可以是虛假的,這些聲音是可以以配音的形式呈現的,父親的母親的女孩的)
當K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時,她感覺自己是過於疲累了。所以她只好提早結束在路上的閒蕩。
#阿默 誦讀
#吳宛馨 手書
#6月5日時公布抽中者
#感謝作者捐助
阿默為「聲音無限廣播劇團」CV,造訪工作室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iceinfinity18/
《配音》購書網址(網路書店上正在特價優惠):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550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林小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什麼不能查? 為什麼民進黨議員要阻礙社會大眾求知的權利? 災民需要知道真相! 捐助善款的民眾需要知道真相! 全台灣的民眾都想知道真相! 若無愧於心,必定沒有什麼好阻礙的~ 感謝影片製作者kvenlin授權上傳。 😘韓家軍情報小兵加LINE好友:@jzs0389i https://line.m...
感謝作者捐助 在 高雄林小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不能查?
為什麼民進黨議員要阻礙社會大眾求知的權利?
災民需要知道真相!
捐助善款的民眾需要知道真相!
全台灣的民眾都想知道真相!
若無愧於心,必定沒有什麼好阻礙的~
感謝影片製作者kvenlin授權上傳。
😘韓家軍情報小兵加LINE好友:@jzs0389i
https://line.me/R/ti/p/%40jzs0389i
感謝作者捐助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9日)下午正式控告周玉蔻女士,刑事自訴周女涉犯洩密及加重誹謗罪,民事具體求償新台幣1487000元。
我在提告前發表宣言,提告不只為了我和全家人的清白,也為台灣的輿論環境掃除空污,為台灣的新聞工作者爭回被敗壞的尊嚴!
很遺憾有網友到現在還在扭曲,說什麼我提告「洩密」等同承認周女士的指控是真的?!我講得明明白白,「洩密」指的是周女士在地檢署公布前,就已多次洩漏「戰時管用」這四個和後來新聞稿上相同的字。連我被問訊時都沒看到的資料,周女士從何得知?她說不是檢調,而是被問訊的軍人?那事情就更嚴重,周女士可以直通「軍事機密」?
至於周女士所謂「有500萬台幣等值的外幣匯入王炳忠父親帳戶,用來為中共發展組織、訓練軍隊」的不實指控,在我揚言提告後,周女士回應「北檢起訴書可茲佐證」。但且不論1月2日北檢發布的是「偵結新聞稿」而非「起訴書」,該新聞稿從頭到尾都沒有周女士所說500萬等值外匯的內容,周女士憑空捏造,無中生有,已是不爭的事實。
早就不記者多年的周女士,頂著「資深媒體人」頭銜胡謅亂咬,已是法院認證的誹謗慣犯。就在我提告後兩小時,法院判決周女士污衊馬前總統收受頂新獻金案,周女士須賠償百萬並登報道歉。這位周女士可說是一犯再犯,法官諄諄訓勉可見並無效果,請求法院從重量刑。
-----------------------------------
本人並發表宣言如下:
所謂「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周女士,早已不是記者多年,卻沉迷不實爆料不思悔改,一旦被告就以採訪自由推託責任,不僅信口雌黃傷害他人,更敗壞全體新聞工作者名聲,踐踏台灣媒體人尊嚴。
周玉蔻周女士,是中華民國法院認證的誹謗慣犯。從郭台銘先生的「三億男案」,到馬總統新台灣人基金會遭受到的不實指控,法院都已判決周女士敗訴賠償,公開道歉。周女士汙衊馬總統收受頂新二億元案,更經法院判決定讞,誹謗有罪,周女士沒有以坐牢自證清白的氣魄,低調易科罰金,飛奔英國,閃避媒體。
法官說,希望她爾後記取教訓,謹慎處理,本於專業給予民眾正確的事實認知,量刑不必從重。很遺憾的,周女士顯然仍無悔意,更不願改頭換面、重新做人,直到今天,依然如馬總統所言,「口沒遮攔、恣意汙衊、從不查證、毫無責任」,故請求法官從重量刑,並准許本人之具體求償新台幣1487,000元,作為本人家人之精神撫慰,以及捐助公益回饋社會,購買弱勢團體產品與大眾分享。
周女士總以對方是財團或總統為由,塑造自己被打壓形象,但本人在她面前絕對是小人物,因為早在我還在讀小學時,周女士就已是驚動社會的話題人物,掌握媒體顛倒眾生。身為大人物的周女士,有資格可憐我這個小小政黨工作者,但我不敢可憐周女士,只敢努力透過我的提告,為所有可敬的新聞工作者爭回尊嚴,為台灣被汙染的輿論環境掃除空汙,為我個人及全家人的清白討回公道!
王炳忠
中華民國107年1月9日
(感謝陳麗玲律師一路相挺!並感謝到場關心的民眾及媒體朋友們!)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