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選篇
心靈故事兩則
同一問卷不同答案
上課了。老教授走進教室,對同學們說:「我受一家機構委託,來做一項問卷調查,請同學們幫個忙。」問卷?比上課有趣多了。問卷發下來,同學們一看,只有兩道題。
一、他很愛她。她瓜子臉,彎彎娥眉,面色白皙,美麗動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車禍,痊癒後,臉上留下幾道大大的醜陋疤痕。你覺得,他會一如既往地愛她嗎?
A、他一定會;B、他一定不會;C、他可能會。
二、她很愛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穩,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產了。你覺得,她還會像以前一樣愛他嗎?
A、她一定會;B、她一定不會;C、她可能會。
同學們很快就做好了。問卷收上來,教授統計發現:第一題有10%的同學選A,10%同學選B,80%的同學選C。第二題呢,30%的同學選A,30%的同學選B,40%的同學選C。
「看來,美女毀容比男人破產,更讓人不能容忍啊。」教授笑了,「做這兩題時,潛意識裏,你們是不是把他和她當成戀人關係?」「是啊。」同學們答得很整齊。
「可是,題目本身並沒有說他和她是戀人關係啊。」教授似含深意地看著大家:「現在,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第一題中的『他』是『她』的父親,第二題中的『她』是『他』的母親。讓你把這兩道題重新做一遍,你還會堅持原來的選擇嗎?」
問卷再次發到同學們的手中,教室裏忽然變得非常寧靜,一張張年輕的面龐變得凝重而深沉。幾分鐘後,問卷收了上來,教授再一統計,兩道題,同學們都100%地選了A。教授的語調深沉而動情:「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亙古綿長,無私無求,不因季節更替,不因名利浮沉,這就是父母的愛啊!」
年輕朋友們似乎應仔細想想這問卷故事吧!
一個故事四個結局
一家公司要招聘十名職員,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面試、筆試,公司從三百多名應聘者中選出了十名佼佼者。發榜那天,一名青年看見榜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絕,回到家中便懸樑自盡,幸好家人及時發現,這個青年沒有死。正當他仍陷於悲傷之際,從公司却傳來好消息:原來這青年被取錄了,他的成績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由於電腦的錯誤,導致了他的落選。
這是故事的前半部。後半部就是同一個故事發生在不同國家的後續發展。
發生在日本:當公司得知這個青年曾因落選而懸樑自盡時,決定不錄用他,原因是公司老闆認為:如此小的挫折都經受不了,這樣的人在公司是幹不成大事的。
發生在美國:正當這個青年和家人因失而復得大喜過望之際,各大洲的知名律師紛紛致電甚至來到他家中,千方百計鼓勵這青年控告這家公司,讓公司支付巨額的「精神賠償費」,並表示願充當這青年的辯護律師,律師費就在獲得賠償費後按百分比分成收取。
發生在德國:正當這青年大喜過望之時,他的父母却堅持反對自己的兒子進入這家公司,他們的理由是:這家公司連這種事都會發生錯誤,進入這家公司不會有前途。
發生在中國:正當青年大喜過望之時,他的父母從商店買來錦旗和獎狀。他們來到公司,遠遠望見公司的老闆便跪了下來,滿含熱淚地說:「多虧你救了我們的兒子,我們家世世代代銘記你的大恩大德。」
這故事讓人們思考不同社會的文化與思維的差異,而中國人所反映出的文化思維則是:至今仍無法擺脫做奴隸的心態,仍不是一個自由人。
懸樑自盡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李怡)
居溫哥華的Tommy Tong,在我談淪陷區生活的文後留言:「真實見證。於廿多年前曾做印刷工作!某天早上有一老者拿了一本手寫小說來打價,他說成品後免費派閱。我在午飯時揭閱之。內容是老者感恩汪精衞在偽滿區,生活設施充足,飲食充裕,治安完善!能令他們得以安逸生活。印此小說感謝汪精衞並為他平反。」
我不懷疑侵華時期的日軍殘暴,但汪政權力圖在淪陷區為老百姓建立緩衝,則不能輕易否定。戰後承受漢奸罵名,不止是汪政權的頭面人物,更包括許多當時與汪政權有關連的人。他們或有利己目的,但也不排除有「曲線救國」之心。
淪陷時期的文學、電影,已有不少人書寫。唯獨淪陷時期的舞台戲劇活動,寫的人較少。但實際上很重要。在淪陷區,由於日本對英美宣戰,電影院沒有了西方的片源,加上拍電影投資大,國產片蕭條,電影院紛紛改為劇場,話劇就有了空前發展的空間。中國劇運在抗戰期間,無論淪陷區或國統區,對社會都有重要影響。終戰前一年,上海的重要劇團多達20家,更有不少跑碼頭的劇團,在各地輪番演出。
2015年臺灣大學戲劇系教授邱坤良發表長篇論文《附逆與抗敵:汪精衞政權的戲劇界》,是至今讀到較全面和不帶成見地對這時期話劇活動的論述。
這篇論文的最後段落提到:「與日軍或汪政權有關的戲劇工作者,李萍倩、張善琨、屠光啟戰後並未成為『漢奸』,至於戴策、周雨人、李六爻諸人下落不明,連他們的生平資料也隱晦不清, 他們在終戰已經離開人世?隱姓埋名,平安過日子?皆值得做後續研究。」
這裏所講「生平資料隱晦不清」的一些人,在我童年記憶中,有兩人是我家的常客,與父親關係非比平常。一是戲劇家和劇評家李六爻,另一是在汪政權任高官的戴策。在邱坤良這篇長文中,我還看到我父親那時的名字——李炎林。
邱文說,「1942年成立的南京劇藝社(南劇),同仁不乏左翼的上海戲劇協社成員(如戴策、李炎林),算是較專業的戲劇團體,可視為汪政權的代表性劇團。」南劇社長戴策,1940年汪政權成立時,在外交部長褚民誼底下擔任僑務局長,被外界視為褚的四大金剛之一。1942年4月,南劇演出由李炎林導演的莫里哀《偽君子》。南劇每月接受汪政權補助。南劇曾演出由重慶國民政府文化高官張道藩寫的劇本,顯示「南京與重慶意識形態的差異,並不太反映在戲劇舞台上」。
1943年初,南劇推出《怒吼吧,中國!》是明顯配合日軍和汪政權反英美的「大東亞共榮圈」國策的話劇,但夾帶民族意識。劇終在群眾高呼「打倒美英帝國主義,東亞民族聯合起來,中華民國萬歲,東亞民族解放萬歲!」台後齊唱《參戰歌》的歌聲中,結束全劇。
劇本根據俄國劇作家特列季亞科夫的原著,由周雨人、李六爻、李炎林等人改編,李炎林導演。李六爻任主角。
戰後,汪政權被指為漢奸集團,由外交部高官戴策當社長並接受汪政權補助的南劇,特別是參與演出《怒吼吧,中國!》的主要成員,為避「反漢奸」風潮,隱姓埋名是很自然的事。我記得父親帶我看過演出,但後來父親都不再提起那時的事。顯然是當時認為「光彩」而戰後被社會普遍認為「不光彩」之故。戰後他棄用李炎林之名。李六爻改名李書唐,跟從父親到北平,後來又一起來香港。我與李伯伯交往很多,他1967年在香港懸樑自盡。戴策1949年後來過香港我家暫住,後來去哪裏,就不知道了。
懸樑自盡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詩 ◎楊華
一
人們看不見葉底的花,
已被一雙蝴蝶先知道了
二
深夜裡──殘荷上的雨點,
是遊子的眼淚呵!
三
落花飛到美人鬘上,
停一刻又隨著春風去了。
落花、美人、春風同是無意中相遇。
四
秋天像美人,是無礙他的瘦。
秋山像好友,是不嫌它的多。
五
人們散了後的鞦韆,
閒掛著一輪明月。
--
◎ 作者簡介
楊華(1906 — 1936),原名楊顯達,楊位、楊華、揚花、器人都是其筆名。台灣屏東人,生於台北。青年時代曾任教私墊,1919年後,受五四運動影響,一生堅待用漢文寫作,詩歌和小說都充滿控訴精神,對台灣人的苦難懷有同情之心,1926年開始創作,1927年因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被捕下獄,1934年參加台灣文藝聯盟,1935年發表《一個勞動者的死》和《薄命》兩篇小說,1936年5月30日不堪貧病懸樑自盡。其詩短小精悍,文字樸素,自然優美,受冰心、梁宗岱影響,詩作有《黑潮集》、《心弦》、《晨光集》等,共計200餘首。
--
◎小編一尾賞析
楊華的詩作曾多次被選入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的國文課本中,從詩作本身其實不難理解被選入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理解〈小詩〉這五首組詩。
其一,身處日治臺灣並同時受中國五四運動影響的詩人,其詩作仍倚靠意象的經營為主,文字本身仍保有古典詩精煉的特質,同時也受到了日本俳句的影響,若單以當代的眼光來看就詩藝本身實難理解,這首詩能夠被選入課本的原因,單由於這首詩於1926年獲《臺灣民報》徵詩獎第二名,兼具了華語詩歌發展歷程初期的一種代表,彰顯了這首詩在文學史的價值。
其二,回到這首詩本身,這組小詩的共同特點是藉由自然景物來比喻人生的境遇和心境,幾乎所有在詩第一句所營造的意象和譬喻在第二段都得到了答案,這樣簡單且深具意象的詩句,對新詩入門的讀者相較友善,且也打破了一般人對於新詩都艱澀難懂的普遍印象,同時也可設想對於學貫古今的國文教師來說,這也是一篇便於教學且相對好操作的新詩。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如此,在許多過往過往國文課的經驗裡一到現代選文就好被當作「文言文比較難,白話自己回家看就懂,考試不會考」而默默跳過的課程呢?到了這個禮拜的最後一天,歡迎大家在留言和我們分享自己過去在國文課上到現代詩選的課堂經驗。
--
美術編輯:浩瑋
圖片來源:浩瑋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24.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國語課本詩選 #詩在課堂 #小詩 #楊華 #一雙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