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生完仔至可以用避孕套,是如何產生的思想?】
施永青在專欄表示,要解決發達地區的少子化問題,「可以待一個人完成最基本的生育責任,譬如生育兩個孩子後,才可以有權使用避孕產品」,看來令人嘩然,但立論其實充滿施氏的個人風格。回到施氏自述的早期經歷,據說他在中學時已接觸馬克思主義,也短暫加入過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文革結束之後才轉投地產業。
一般事業成功的香港社會賢達,通常對經濟、法律、政治的看法相對「保守」,順世論的,他們對令自己成功的「社會生境」抱持天然的敬畏,所以不管是法律、風俗、政治,能不動就不動,就不要說「革命」。對一般人而言,社會就好像一部複雜而充滿臭蟲的電腦,「if it works don't touch it」。系統肯定有漏洞,但主要不是自己承受,大家就會超邏輯地維護 status quo。舉例,雖然泛民議員多年來與政權磨擦一年比一年大,但有好多年要討論財政預算案,他們也會反對派錢聲音,並拋出很多「公共理財哲學」理據,有趣的是反對全民派錢的人,通常又不會反對退稅,但歸根究底,一個以前「運行良好」的社會就會附帶維護 status quo 的強烈傾向。人人錢是甩皮甩骨,太過「民粹」,退稅卻是精緻政策。
所謂小政府大市場,都是中產社會繼承自港英時代的 status quo。
雖然上一個 status quo 亦有很多臭蟲,但動手去大改然後搞到電腦系統崩潰,歷史上也經常發生。施氏雖然也是成功人士,但人類社會對很多人來說,是可以改動,也要勇於改動。如果人類生兒育女的速度減慢,就威脅到國家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續存,所以就應該想想用雷霆手段,例如強制要生兩個兒女,才可以避孕。作為思想實驗,確實好像一下子就解決到困擾富裕地區的千年難題。然而這要如何執行?
避孕套是否要有一條法例去規管出售?是否要有一個部門,專門為市民辦理「已育有至少兩個兒女」認證?會不會有人未生仔而避孕搞到最終入獄?說到避孕套,很多人除了是避孕,更多是防範性病,鼓勵人用避孕套,也是一個公共衛生政策。鼓勵生仔和防治性病,孰輕孰重?如果為了鼓勵生仔,政策擾亂之下,令整體人口較難或較不願意戴套,而導致滿街性病橫行,會是一個好的結果?如果人口增加,但人口卻越來越不健康,這種國家會是強國還是弱國?
認為人類思想可以戰勝一切的想法,十分摩登,也十分馬克思。這種由 1789 年甚至更早就席捲世界的想法,中文的濃縮講法是「與天鬥其樂無窮」。這個「天」可以詮釋為自發、天然形成的人類社會秩序,革命就是用少數人類的意志,逆天改命,將世界改造成符合自己心意。安守本份的哲學家只會解釋世界,但有野心的哲學家都想改變世界。如果看見遍地窮人、富人剝削奴隸,這些現象,有人類以來就有,卻是罪惡而不公。哲學家有一天想通了來龍去脈,發現只要殺死富人和地主,將資源公有化,就可以達成「消滅剝削」的偉業。解決大問題,要有大權力,所以中間是不用談人權的,甚至某些人會被定義為不需要人權的 subhuman。
鼓勵生仔,是為了人類的續存,是大仁大義,但如果地球上有某個政府「貫徹執行」,可能會變成另一個 21 世紀的赤柬式災難。環保也是大仁大義。大部份人都會認同環保很重要,就算不是哀憐滅絕的其他物種,也會擔心長此下去,人類自己將面臨滅絕。於是就有人想出,如果有一個秦始皇不用講人權,不用尊重「一直以來」的人類政治經濟秩序,下令不能開冷氣,環保問題就彷彿彎道超車解決。
這就會變成特區政府為了防疫,禁止別人日間堂食,以為聰明解決問題,最終導致不少行業 (例如外賣步兵) 要在街上吃飯,日曬雨淋,連檯都冇張。政策可能還是 IQ 160 的人有份想出來,但你不要說荒謬,赤柬的高層大部份都是留法菁英知識份子。住劏房若沒有一點散熱工具,在香港恐怕並不人道。
中國人曾經為了「農業大躍進」而動員全國之力殺害麻雀,黨內的讚歌亦寫那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歷史性偉大鬥爭」,結果當然是麻雀死光之後,各種害蟲都很開心,次年就糧食失收。如果大自然的平衡很脆弱,那麼人類社會又是否經得起各種「實驗」的折騰?這些「實驗」不一定是大範圍的仇殺或者軍事行動,實驗可以小至「用一個名詞代替另一個名詞」,例如將「母親」以「性別中立」的名義改稱「生育人」(birthing people),亦可以為將來的巨變製造蝴蝶效應。
那麼富裕地區少人生仔,或者氣候異變環境污染這類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或者最接近現實的看法是,這些問題並沒有劃一齊整的解決方案,只能紓緩,不能「解決」。 Karl Popper 說的「細步社會工程學」(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不會帶來大成果,也不會成為時髦的國際政治運動學說,而是避免有人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導致一個影響更大範圍、更多人口的人為災難。當人們面對一些維度超過自己的問題,分辨到自己當下無法即時解決,亦是一種智慧,也是人類必需有的戒慎。
自從人類「覺醒」之後,就越來越不接受世界有事情是人力難以解決,越來越不接受有問題是人類未能想透。當遇到大問題,有人會承認自己無法解決,有人會更加受誘惑,「這樣的大難題,我卻有獨家解決辦法,once and for all」,而且為人類續存奮鬥,就像消滅剝削,多麼無懈可擊的理由。很多世界上的大邪惡,初衷都是發乎善心,再加上一些哲學家的驕傲。
同時也有30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理想混蛋-雞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只是在意,你有沒有一樣在意我。」 關掉倔強的矜持,打開誠實的想念。 看不見、說不出,卻隱藏不了的那句「我喜歡你」, 我都放在歌裡了,你聽見了嗎? 金曲入圍最佳新人 療癒系樂團 理想混蛋 鼓手 Look 溫柔獨唱全新代表作《我就想你》 2021.09.03 00:00 各大數位平台 情不自禁發行...
成 大 盧 達生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生完仔至可以用避孕套,是如何產生的思想?】
施永青在專欄表示,要解決發達地區的少子化問題,「可以待一個人完成最基本的生育責任,譬如生育兩個孩子後,才可以有權使用避孕產品」,看來令人嘩然,但立論其實充滿施氏的個人風格。回到施氏自述的早期經歷,據說他在中學時已接觸馬克思主義,也短暫加入過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文革結束之後才轉投地產業。
一般事業成功的香港社會賢達,通常對經濟、法律、政治的看法相對「保守」,順世論的,他們對令自己成功的「社會生境」抱持天然的敬畏,所以不管是法律、風俗、政治,能不動就不動,就不要說「革命」。對一般人而言,社會就好像一部複雜而充滿臭蟲的電腦,「if it works don't touch it」。系統肯定有漏洞,但主要不是自己承受,大家就會超邏輯地維護 status quo。舉例,雖然泛民議員多年來與政權磨擦一年比一年大,但有好多年要討論財政預算案,他們也會反對派錢聲音,並拋出很多「公共理財哲學」理據,有趣的是反對全民派錢的人,通常又不會反對退稅,但歸根究底,一個以前「運行良好」的社會就會附帶維護 status quo 的強烈傾向。人人錢是甩皮甩骨,太過「民粹」,退稅卻是精緻政策。
所謂小政府大市場,都是中產社會繼承自港英時代的 status quo。
雖然上一個 status quo 亦有很多臭蟲,但動手去大改然後搞到電腦系統崩潰,歷史上也經常發生。施氏雖然也是成功人士,但人類社會對很多人來說,是可以改動,也要勇於改動。如果人類生兒育女的速度減慢,就威脅到國家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續存,所以就應該想想用雷霆手段,例如強制要生兩個兒女,才可以避孕。作為思想實驗,確實好像一下子就解決到困擾富裕地區的千年難題。然而這要如何執行?
避孕套是否要有一條法例去規管出售?是否要有一個部門,專門為市民辦理「已育有至少兩個兒女」認證?會不會有人未生仔而避孕搞到最終入獄?說到避孕套,很多人除了是避孕,更多是防範性病,鼓勵人用避孕套,也是一個公共衛生政策。鼓勵生仔和防治性病,孰輕孰重?如果為了鼓勵生仔,政策擾亂之下,令整體人口較難或較不願意戴套,而導致滿街性病橫行,會是一個好的結果?如果人口增加,但人口卻越來越不健康,這種國家會是強國還是弱國?
認為人類思想可以戰勝一切的想法,十分摩登,也十分馬克思。這種由 1789 年甚至更早就席捲世界的想法,中文的濃縮講法是「與天鬥其樂無窮」。這個「天」可以詮釋為自發、天然形成的人類社會秩序,革命就是用少數人類的意志,逆天改命,將世界改造成符合自己心意。安守本份的哲學家只會解釋世界,但有野心的哲學家都想改變世界。如果看見遍地窮人、富人剝削奴隸,這些現象,有人類以來就有,卻是罪惡而不公。哲學家有一天想通了來龍去脈,發現只要殺死富人和地主,將資源公有化,就可以達成「消滅剝削」的偉業。解決大問題,要有大權力,所以中間是不用談人權的,甚至某些人會被定義為不需要人權的 subhuman。
鼓勵生仔,是為了人類的續存,是大仁大義,但如果地球上有某個政府「貫徹執行」,可能會變成另一個 21 世紀的赤柬式災難。環保也是大仁大義。大部份人都會認同環保很重要,就算不是哀憐滅絕的其他物種,也會擔心長此下去,人類自己將面臨滅絕。於是就有人想出,如果有一個秦始皇不用講人權,不用尊重「一直以來」的人類政治經濟秩序,下令不能開冷氣,環保問題就彷彿彎道超車解決。
這就會變成特區政府為了防疫,禁止別人日間堂食,以為聰明解決問題,最終導致不少行業 (例如外賣步兵) 要在街上吃飯,日曬雨淋,連檯都冇張。政策可能還是 IQ 160 的人有份想出來,但你不要說荒謬,赤柬的高層大部份都是留法菁英知識份子。住劏房若沒有一點散熱工具,在香港恐怕並不人道。
中國人曾經為了「農業大躍進」而動員全國之力殺害麻雀,黨內的讚歌亦寫那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歷史性偉大鬥爭」,結果當然是麻雀死光之後,各種害蟲都很開心,次年就糧食失收。如果大自然的平衡很脆弱,那麼人類社會又是否經得起各種「實驗」的折騰?這些「實驗」不一定是大範圍的仇殺或者軍事行動,實驗可以小至「用一個名詞代替另一個名詞」,例如將「母親」以「性別中立」的名義改稱「生育人」(birthing people),亦可以為將來的巨變製造蝴蝶效應。
那麼富裕地區少人生仔,或者氣候異變環境污染這類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或者最接近現實的看法是,這些問題並沒有劃一齊整的解決方案,只能紓緩,不能「解決」。 Karl Popper 說的「細步社會工程學」(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不會帶來大成果,也不會成為時髦的國際政治運動學說,而是避免有人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導致一個影響更大範圍、更多人口的人為災難。當人們面對一些維度超過自己的問題,分辨到自己當下無法即時解決,亦是一種智慧,也是人類必需有的戒慎。
自從人類「覺醒」之後,就越來越不接受世界有事情是人力難以解決,越來越不接受有問題是人類未能想透。當遇到大問題,有人會承認自己無法解決,有人會更加受誘惑,「這樣的大難題,我卻有獨家解決辦法,once and for all」,而且為人類續存奮鬥,就像消滅剝削,多麼無懈可擊的理由。很多世界上的大邪惡,初衷都是發乎善心,再加上一些哲學家的驕傲。
成 大 盧 達生 在 印度神尤遊印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莫迪廢鈔 #計時開始
桌遊一樣在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展出
開幕之後,反應比我想得要好
如果你今天還沒想好要去哪
歡迎來 #方域之外 #beyondterritory
對了,如果你手上有印度被廢除的500與1000盧比
可以交給展覽櫃檯
我們正在收集,作為11/7講座使用
敬請期待:)
方域之外的展覽
還有很多關於移動與邊界的討論
哪些跨越與無法跨越
那些區分你與我的故事
方域之外 Beyond Territory
展覽日期|2020.10.17 (六) – 11.14 (六)
展覽網址|https://reurl.cc/6lvqyk
策展人|蔡秉儒
藝術家|拉吉遜.查內施、塔帕斯.羅伊、丹增熱珠、蔡詠晴、李奎壁、尤芷薇+賴佩君
行政協助|范宇晴、金詩怡
視覺設計|魏妏如、陳彥如
文字翻譯|黃亮融、呂家瑜
燈光執行|何仲昌
多媒體技術|蔡宗勳
特別感謝|丹增茨旦
主辦單位|臺灣自由圖博學會、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
協辦單位|台灣圖博之友會、尼夫藝文協會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北市文化局
------------------------------------------
展覽論述|
邊界劃定了現代化主權國家權力所能及的範圍,在該範圍中,國家透過治理技術區分良劣,並且驅逐異己來維護自身的存續,被排除於外的流亡者,就成了今日世界裡最能體現生命政治的一員。
在歐洲難民潮當中,這批跨越邊界的流亡人士雖然喪失了行使政治權力的力量,卻透過其他方式撼動過去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從英國脫歐公投到唐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人們開始檢視自己分享權利的對象,透過民主機制與社群媒體,試圖找回舊時以血緣及地域為主的認同感。
展覽名稱「方域之外」,指出作用在邊界上、在政治與經濟競合裡以想像及行動展開的測量術。方域,意即「地方」、「國內」,20世紀初「方域司」是中國政府處理邊界領土糾紛的部門名稱。延續帝國主義的擴張與殖民勢力的影響,英國探險家麥克馬洪在測量西藏與英屬印度邊境時所描繪的邊界線,直至今日仍持續造成衝突。在這之中,是什麼描繪了地方的範圍,又是什麼區分出了我們與域外的他者?
丹增熱珠(Tenzing Rigdol)的作品來自於流亡藏人父親渴望回歸故土的遺願。他從西藏偷渡了20噸土壤,跨越中國、尼泊爾與印度三國邊境,最後抵達流亡藏人位於印度的政治中心,讓流亡藏人能夠再次踩踏在家鄉的土地上並說出自己的感受,過程被導演丹增茨旦拍攝成紀錄片,此次展出該紀錄片與偷渡土壤用的袋子。塔帕斯.羅伊(Tapas Roy)出生於躲避孟加拉戰火的船上,據藝術家的描述,早在母親的子宮時,自己就已經透過聲音經歷了戰爭,他試圖回溯自己的聲音記憶重現戰爭機器的真實樣貌。
但並非所有邊界上的流亡者都具備相似的特質,並且能夠在跨越邊界後再次組成群體。「共同體」的出現原與時空條件緊密關聯,在跨越邊界的同時,群體中的「我們」也隨之裂解、變異,即便重組,也無法再次成為跨越邊界前的「我們」。然而,也有被越界者所吸引的人,他們成為兩個族群中的異議分子,自由地遊走在族群邊界上。
紀錄片導演蔡詠晴,同時也是台灣最早的藏裔無國籍配偶權力倡議者之一。作品《札西男孩》出自2011年為流亡藏人學生開設的工作坊,她試圖引導他們思考來到印度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對於流亡社會所造成的衝擊,該片為流亡藏人學生當時在工作坊中共同完成的作品。拉吉遜.查內施(Rajnish Chhanesh)生活在族群衝突的德里社區,他關注於族群的歷史記憶,並且從自然中尋找靈感,以伊斯蘭細密畫的形式,傳達生活所見的衝突。
共同體雖然誕生於想像,但過程並非神秘而不可見,透過象徵性的交換,物品以超越價值的方式為施予者帶來聲望與地位;藉由資源的重新分配,權力也再次進行了重組並區分出不同的階級與族群,這些轉變直接反映在各種經濟事件當中。
長駐印度的記者尤芷薇與賴佩君合作,將2016年印度政府不預期作廢五百元與千元紙鈔的事件始末,與對於南亞的影響設計成桌遊,提點當中複雜的政治問題。李奎壁虛擬了名為「邊境」(TransBorder),負責各式跨國交易與旅行服務的公司,以無國籍者所建立的龐大非正規經濟網絡為藍圖,試圖在假造的資訊中還原流亡的原貌。
從2019年全球各地掀起的大規模民主示威風潮,到今日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激發的民族意識形態,展覽「方域之外」希望重新檢視當下,人與人之間游離而脆弱的共存關係。
成 大 盧 達生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只是在意,你有沒有一樣在意我。」
關掉倔強的矜持,打開誠實的想念。
看不見、說不出,卻隱藏不了的那句「我喜歡你」,
我都放在歌裡了,你聽見了嗎?
金曲入圍最佳新人 療癒系樂團 理想混蛋
鼓手 Look 溫柔獨唱全新代表作《我就想你》
2021.09.03 00:00 各大數位平台 情不自禁發行
2021.09.03 20:00 MV正式公開
各大數位平台收聽連結:
https://bestards.lnk.to/MissYouSo
理想混蛋 Facebook|https://reurl.cc/r8ZZ6Z
理想混蛋 Instagram|https://reurl.cc/zzrrY0
理想混蛋 YouTube|https://reurl.cc/GrXXAv
理想混蛋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Bestards
● 鼓手 Look溫柔獻聲獨唱 首次挑戰抒情曲風全創作
● 狂野外表原來「超純情」 看到喜歡的人居然說不出話
理想混蛋最新單曲〈我就想你〉,由鼓手 Look 獨挑大樑、包辦作詞、作曲及演唱。繼主唱雞丁在四月發布個人的 Solo EP 之後,這次以理想混蛋的團名回歸,將麥克風遞給了聲線極具特色的鼓手 Look。相信理想混蛋的歌迷「小混蛋」們並不陌生,擁有好歌喉的 Look 早在之前的專輯中就參與多首歌曲的演唱,但這次的曲風卻與以往截然不同。從先前展現的饒舌、R&B風格讓人驚艷,這次 Look 沉澱下來,用一首最誠懇的清新情歌,傳達想念與喜歡的心情。
Look:「我其實遇到真的喜歡的人的時候,是很害羞的。見到面的時候常常會只注意著對方、忘了表達自己內心想說的話,就連『我喜歡你』這麼重要的事情可能都會忘記說出來。」外表看似狂野熱情的 Look,把內心害羞的一面勇敢地寫成歌。「這首歌真的記錄著我喜歡著一個人的時候的樣子。」團員笑說平常看起來撩妹能力值最強、號稱理想混蛋「發電機」的他,居然也有這麼純情的一面。
抒情的曲風下,Look 略帶沙啞的聲線情感飽滿,搭配著清新的木吉他伴奏,開始娓娓道來這個關於「想念」的故事。亦甜亦酸的心情,透過和聲和樂器編排慢慢堆疊,將內心的錯過、遺憾、想起卻依然美麗的想法交織記錄下來。在這首歌裡面大家一定能聽見,自己也曾經這樣、傻傻想著一個人那種美好。
〈我就想你〉
我想要你在我身邊,
但距離怎麼看不清,
一陣秋風竄進了被窩。
又閉上眼睛,
自己說:「原諒那些我們錯過的事!」
心隨著時間滴答在漂流。
看著不同的生活裡,
找尋共同的記憶,
試著學會再相信愛情。
忘記了什麼時候,
開始把你說的每一句話放在心上,
才發現原來很久沒這樣。
閉上眼看天空,
看不見記憶中那種浪漫;
而是那說不出:
「我真的好喜歡你」的遺憾,
不是我懷疑,而是我在意,
我只是在意你有沒有一樣在意我。
到頭來,想著你的笑容是我最幸福的時候!
又同樣回到,
上一個下不停的大雨中,
左邊肩膀這次沒濕透。
我戴著耳機,
躲避著不同世界的人群,
再一次,聽可能和妳相同的旋律。
「你在哪裡?」「我想你!」
簡單的幾句不夠表明,
將所有思念藏在這支筆。
習慣了你習慣的:
每個傷、每個步調、每個「你不想要」。
人走了一樣什麼都還在。
閉上眼看天空,
看不見記憶中那種浪漫;
而是那說不出:
「我真的好喜歡你」的遺憾,
不是我懷疑,而是我在意,
我只是在意你有沒有一樣在意我,
到頭來,想著你的笑容是我最幸福的時候!
閉上眼看天空,
看不見記憶中那種浪漫;
而是那說不出:
「我真的真的好喜歡,好喜歡你呦!」
就算是過了很久,
回到那依舊,
情不自禁的想著你的笑容!
【音樂製作】
作詞 Lyricist:盧可沛 Look Lu
作曲 Composer:盧可沛 Look Lu
製作人 Producer:李宗軒 Alex Lee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姚書寰(姚頭) Johnny Yao
編曲 Arrangement:盧可沛 Look Lu/李宗軒 Alex Lee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郭哲成 Jerry Kuo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李宗軒 Alex Lee
貝斯 Bass:魔指根音王AKA特工/Sasha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盧可沛 Look Lu
和聲 Backing Vocal:盧可沛 Look Lu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李宗軒 Alex Lee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築流音樂 Raise Music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康小白 Shiro Kou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白帕斯混音工作室 BYPASS Mixing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李宗軒 Alex Lee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築流音樂 Raise Music
OP:好混蛋音樂有限公司 Bestards Music Co., Ltd.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ISRC:TWHE52100007
【影像製作】
Production Company 製作公司|GJ94 Film Studio
Executive Producer 監製|Ai Chen / Jizo
Lead Actress 女主角| 榮玉
Producer 製片|Ria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CCY / 祥哥 / 阿蛋
Director 導演 |BORU
1st A.D 副導演| Light Lin
D.O.P 攝影指導|Boru
1st A.C 第一攝影助理 |林易群
2nd A.C 第二攝影助理|鄭嘉 / 軒
Best Boy 燈光大助|黃信淵
Sound Crew & Mixer 收音 & 混音|孫梓軒
Costume Designer 造型師|Fi Lin
Costume Assistant 造型助理|Cindy H
Editor 剪輯師|Boru
Colorist 調光師|Boru
Credit intertitles 片尾字卡設計 | 俞佩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eYgf4ZkdR0/hqdefault.jpg)
成 大 盧 達生 在 盧秀燕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中33家必比登🍴
🌟🌟中區🌟🌟
1.范記金之園 :招牌菜為排骨草袋飯,飯於藺草草袋烹煮,飯香混合草香,風味獨特。
📞電話:(04) 2220-7388
🏠地址:台中市中區成功路170號單行道
2.富貴亭:80年在地老店,以鴨鵝料理為主,當歸鴨肉麵線、燻鵝肉最受客人歡迎,也有米糕、滷味等其它傳統小吃。
📞電話:(04) 2227-3001
🏠地址:台中市中區民族路121巷20號
3阿坤麵:阿坤是創辦人的名字,開店已有超過50年歷史,餐點是簡單的古早味乾麵、各類丸湯,被趣稱為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必比登得主。
📞電話:0955-923-877
🏠地址:台中市中區平等街142號
4.上海未名麵點:開業逾70年,堅持供應家庭風味的上海麵食。與製麵廠合作,供應獨家配方上海麵,以豬排麵最為人稱道,佐以醃蔥段,是獨有解膩風味。
📞電話:(04)-2225-0377
🏠地址:台中市中區市府路69號
5.沁園春:在地開業超過70年的江浙老字號餐廳,曾是臺中最高級的中菜館,於第四代接手後,融合新舊,開創餐廳新局。
📞電話:(04)-2220-0735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129號
6.富鼎旺豬腳:堅持本土豬腳,以醬油、紅蔥酥、糖和辣椒等代替一般中藥滷包,別有滋味。
📞電話:(04)-2225-3188
🏠地址: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560號
7.醉月樓:位於臺中知名景點宮原眼科,提供各式道地台菜,環境華麗、味道細膩。
📞電話:(04)-2227-1926
🏠地址:台中市中區中山路20號2樓
🌟🌟東區🌟🌟
8.陳明統爌肉飯:經營超過半世紀,以冰糖、甘蔗與秘製滷汁於手工陶土甕滷三小時的爌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電話:(04)-2281-2407
🏠地址:台中市東區忠孝路304號
9.木公麥面:麵條帶彈性,湯頭醇厚的各式麵點,特別推薦榨菜肉絲麵和排骨麵。
📞電話:(04)-2360-7737
🏠地址:台中市東區富貴街37號
🌟🌟西區🌟🌟
10.京華煙雲:單人套餐至多人宴席均可選擇,招牌為北方菜之香酥櫻桃鴨腿,特選花蓮櫻桃鴨烹煮;東北酸白鍋湯頭鮮甜暖胃。
📞電話:(04)-2372-5066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七街57號
11.淇里思:由印度籍廚師團隊掌廚提供南、北印美食,堅持選用印度當地香料,確保饕客可享受印度料理的原汁原味。
📞電話:(04)-2377-0007
🏠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47號
12.馨苑:提供份量小巧、少油鹽的台灣料理,熱門菜色為大甲芋頭與椰奶共同燉煮的芋奶鮮嫩雞骨球。
📞電話:(04)-2302-9989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06號
13.Gubami:為台語牛肉麵諧音,老闆原為法式餐廳主廚,透過西式料理手法,呈現臺灣經典特色美食。
📞電話:(04)-2376-3801
🏠地址:台中市西區存中街46號
14.陸園:特別推薦蔥燒鯽魚、寧式鱔糊、干貝絲瓜。
📞電話:(04)-2202-0061
🏠地址:台中市西區民權路248號
15.富狀元豬腳:特色是不添加中藥材滷包,透過醬油、冰糖等,把肉滷至琥珀色澤,晶瑩透亮。
📞電話:(04)-2301-3588
🏠地址: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203號
16.新月梧桐:以上海菜為主,餐廳裝潢饒富三0年代上海味,提供鱔糊、獅子頭、醃篤鮮等傳統江浙菜色及蘇杭涼菜。
📞電話:(04)-2378-3181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三街123號
17.咕嚕咕嚕原住民音樂餐廳:由排灣族老闆經營,店內主要提供香氣迷人的炭烤菜色,食材則多來自部落耕種或親採野菜。
📞電話:(04)-2378-3128
🏠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四街13巷2號
18.好菜Küisine:提供以臺菜為主的料理,但也有融合南洋咖喱、味噌等南洋與和風的菜色。
📞電話:(04)-2305-2933
🏠地址:台中市西區模範街24巷1號
19.饕之鄉:從路邊攤起家,小籠包、現點現做的綠豆沙鍋餅、麻辣乾麵、福州乾麵等,都廣受歡迎。
📞電話:(04)-2473-9267
🏠地址:台中市西區向上路1段353號
🌟🌟北區🌟🌟
20.鮮魚鱻蝦仁飯:30年老店,各式虱目魚料理如魚肚湯、滷魚肚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電話:(04)-2235-1186
🏠地址:台中市北區北屯路75號
🌟🌟南區🌟🌟
21.台中肉員:店內簡單的三款美食:肉圓、魚丸湯與冬粉湯,飄香 80餘年。
📞電話:(04)-2220-7138
🏠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529號
🌟🌟西屯區🌟🌟
22.可口牛肉麵:特別推薦的是以 30餘種中藥材熬煮湯頭的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
📞電話:(04)-2329-9789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路911號
23.曙光居:提供素、食料理,人氣菜色是以手工拉麵搭配辣醬與芝麻醬的「非常麵」。
📞電話:(04)-23292322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十八街104號
🌟🌟南屯區🌟🌟
24.三喜食堂:台菜新鮮海鮮,雞佛麻油燜飯清爽不油膩,黃金鰻魚酥酥脆可口。
📞電話:(04)-2473-1778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140號
25.東方龍:時尚台菜,招牌脆皮燒鵝,古早味筍干午仔魚。
📞電話:(04)-2252-3366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271號
26.台客燒肉粥:採用每天熬煮的大骨、雞骨湯入饌,味道清香;招牌菜秘方燒肉要用上逾十種醃料,現點現炸,香酥味美。
📞電話:(04)-2389-0880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二段722-1號
27.滬舍餘味:來自上海的老闆因為思念家鄉味,經過三年努力,終於研發出記憶中最地道的生煎包,此外還提供小籠包、蒸餃、燒賣等上海點心。
📞電話:(04)-2258-6111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537號
28.羅家古早味:提供各式麻油料理,招牌菜是湯底以雞骨與特級胡麻油熬製一天的麻油土雞腿湯。
📞電話:(04)-2386-1557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三段65號
🌟🌟北屯區🌟🌟
29.東山棧:傳統方式燒烤甕缸雞,精選2.5至3公斤的黑羽土雞,以龍眼木燒烤,皮香肉嫩。
📞電話:0911-457-718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一段380號
30.溫叨:店名是臺語「我家」諧音,提供古早味臺灣料理。餐廳為傳統紅磚三合院,內有古早床組、外有大院,用餐有傳統時節氛圍。推薦菜色為三杯料理、古法剁椒鱸魚、柴燒桶仔雞。
📞電話:(04)-2231-1699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太原3段191號
🌟🌟太平區🌟🌟
31.彭城堂:提供古早味臺灣家常料理,封肉刈包、川七炒牛肉是推薦菜色,也供應古早味豬油拌飯,飯後供應剉冰,令人有回家吃飯溫馨感。
📞電話:(04)-2351-1122
🏠地址:台中市太平區宜昌路377號
🌟🌟新社區🌟🌟
32.菇神:位於香菇盛產地新社,餐廳以各式菇類入菜,三杯猴頭菇、花菇肉燥飯、原木冬菇土雞雞湯等,都是推薦菜色。
📞電話:(04)-2582-2585
🏠地址:臺中市新社區協成里協中街287號
🌟🌟東勢區🌟🌟
33.牛稼莊:超過一甲子的東勢全牛客家料理,選用臺中在地黃牛,溫體送達,蔥爆骨髓、涼拌肚王是招牌菜色。
📞電話:(04)-25873488
🏠地址:台中市東勢區新豐街7號
💖盧秀燕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LuShiowYen
💖盧秀燕個人IG: https://www.instagram.com/lushiowye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ThiancxGYk/hqdefault.jpg)
成 大 盧 達生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帕奧 #盧碧春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憨吉
|剪輯助理: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東京帕運】check it 奧!不再傻傻分不清楚——帕奧入門介紹篇:https://bit.ly/3goXEJ6
→ 2016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桌球比賽:https://bit.ly/3sGiEje
→ 2016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舉重比賽:https://bit.ly/3DcpjXl
→ 2008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田徑比賽:https://bit.ly/3mq8v9i
→ 58歲身障桌球選手盧碧春 獲東京帕運門票! @東森新聞 CH51:https://bit.ly/3sCou5r
→ 關於「身障奧運田徑項目」你不可不知的10件事(下):https://bit.ly/3B4vISF
→ 楊川輝東京帕運最終戰!全盲跳遠風險高 未進沙坑恐扭傷腳:https://bit.ly/3gkujj1
→ Paralympics知多少?認識帕奧!認識十位台灣帕奧選手|帕奧歷史和由來+簡介十位中華隊選手+國外帕拉競賽推動|程銘志.盧碧春.田曉雯.林姿妤.楊川輝.劉雅婷.林亞璇.李凱琳.方振宇.陳亮達:https://bit.ly/384bPyD
→ 帕運點將/擲出一片天 劉雅婷連3屆叩關帕運:https://bit.ly/3j52tsO
→ 柔道》視力、聽力漸喪失 李凱琳在視障柔道摔出一片天:https://bit.ly/3ycjmpL
→ 《勇敢前行的生命之舟-帕運選手影像紀錄》:https://bit.ly/383nii3
→ 帕運/桌球程銘志車禍截肢!苦練拚到世界第一 誓言奪金牌:https://bit.ly/3mn2Ell
→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粉專:https://bit.ly/3B1igyY
→ 奧運還沒結束 台灣10位帕運選手熱身力拚奪牌:桌球男單世界排名第一受矚目:https://bit.ly/3D8g7Dq
→ 曾被拍成電影!身障游士陳亮達國內掃7金 首參加帕運享受比賽:https://bit.ly/3z5WrxA
→ 帕運/健力好手林亞璇「3歲胸部以下全癱」 苦練22年舉出世界11:https://bit.ly/3864u1u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jIzqk28f1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