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電動車,也是東馬私人界唯一一輛的車子,Nissan Leaf~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體驗一下 Nissan Leaf 這輛全天候電動車子,看看到底裡面藏了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輛 Nissan Leaf 今年1月就滿 3年的車齡了,目前仍然被其第一位車主使用中。
據我們了解,此款車在2014年購買時,其汽車稅並沒有被政府抽很多,因為當時政府鼓勵人命購買節能、環保車,售價是18萬馬幣。如今售價已有不同,因為多家了 GST 。
至於 Nissan Leaf 在駕駛操控上是否有和普通車有差別?其實這輛全日本進口的 Nissan Leaf 超有質感,隔音效果也不錯!開起來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它是完全沒有引擎聲!
電動車都是使用馬達來操控的~~~~~跑起來真的很有力!而且靜靜的,真的是讓沒開過電動車的車主很不習慣。
#環保車
#電動車
#第一次開電動車
#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報名參加 World Youtuber School,學習用 Youtube 創造收入!
https://goo.gl/eZ3znX
訂閱我的Youtube
http://goo.gl/YHuUDB
訂閱我第二個Youtube頻道
http://goo.gl/tyeuha
面子書專頁
https://goo.gl/qQ1f14
生意合作請聯繫: mrhee87@gmail.com
any business enquiry email : mrhee87@gmail.com
關鍵字:hee wei seng, 許惟勝, QCCS, 青菜汽車評論, 改裝汽車, toyota vios, 手排 vios, 手排車, 手排萬歲, 手牙車, 廢話, 搞笑汽車, 搞笑生活, 美里人, 砂拉越人, Sarawak, Miri,開車會說的廢話,馬來西亞華語汽車評論,華語汽車頻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Hee Wei S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青菜汽車評論第48集 QCCS 全天候電動車,也是東馬私人界唯一一輛的車子,Nissan Leaf~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體驗一下 Nissan Leaf 這輛全天候電動車子,看看到底裡面藏了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輛 Nissan Leaf 今年1月就滿 3年的車齡了,目前仍然被其第一位車主使用中。 ...
「我也沒開過hybrid車」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Hee Wei Seng Offici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Hee Wei S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心得] 現代kona hybrid油電-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心得] TUCSON L半年心得and看車感想-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週末才用車該買hybrid嗎? (第2頁) 的評價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請有開過Lexus的油電混合車至少五年經驗的大大 的評價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Hybrid油電車維修、電池更新| 請問神大車友~小弟我最近 ... 的評價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RAV4 Hybrid省油沒樂趣!Kuga ST Line太耗油!油電+渦輪 ... 的評價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Re: [新聞] BMW 負責人:手排的存在已沒有任何意義PTT推薦- car 的評價
- 關於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Re: [問卦] 牛頭牌CC 到底神在哪? 為啥一堆人買? 的評價
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Hee Wei S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青菜汽車評論第48集 QCCS
全天候電動車,也是東馬私人界唯一一輛的車子,Nissan Leaf~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體驗一下 Nissan Leaf 這輛全天候電動車子,看看到底裡面藏了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輛 Nissan Leaf 今年1月就滿 3年的車齡了,目前仍然被其第一位車主使用中。
據我們了解,此款車在2014年購買時,其汽車稅並沒有被政府抽很多,因為當時政府鼓勵人命購買節能、環保車,售價是18萬馬幣。如今售價已有不同,因為多家了 GST 。
至於 Nissan Leaf 在駕駛操控上是否有和普通車有差別?其實這輛全日本進口的 Nissan Leaf 超有質感,隔音效果也不錯!開起來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它是完全沒有引擎聲!
電動車都是使用馬達來操控的~~~~~跑起來真的很有力!而且靜靜的,真的是讓沒開過電動車的車主很不習慣。
#環保車
#電動車
#第一次開電動車
#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報名參加 World Youtuber School,學習用 Youtube 創造收入!
https://goo.gl/eZ3znX
訂閱我的Youtube
http://goo.gl/YHuUDB
訂閱我第二個Youtube頻道
http://goo.gl/tyeuha
面子書專頁
https://goo.gl/qQ1f14
生意合作請聯繫: mrhee87@gmail.com
any business enquiry email : mrhee87@gmail.com
關鍵字:hee wei seng, 許惟勝, QCCS, 青菜汽車評論, 改裝汽車, toyota vios, 手排 vios, 手排車, 手排萬歲, 手牙車, 廢話, 搞笑汽車, 搞笑生活, 美里人, 砂拉越人, Sarawak, Miri,開車會說的廢話,馬來西亞華語汽車評論,華語汽車頻道
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心得] TUCSON L半年心得and看車感想-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發表了zinger的關箱文
https://www.ptt.cc/bbs/car/M.1676542185.A.1C2.html
購車過程中,都是以zinger作為基準考量。
我是2021年底開始看車,一直看到2022年3月下訂。
文長,慎入
=====購車考量=====
1.後勤與妥善
身為每天到處開車跑的人,我很怕沒有車子開。
冷門的進口車,聽過很多維修經驗,都需要待料很久,不敢買。
儘量以國產車,或是零件充足的進口車為主。
2.SUV
家人都喜歡SUV坐起來的感覺,儘管我個人喜歡開車對操控有要求,
比較喜歡旅行車,還是以家人為優先。
3.空間
ZINGER真的空間太大了,希望新車空間感不要縮水太多。
空間感無法後續改裝處理,買下去就確定了。
4.山路
我們全家還蠻常上山的,希望車子在山路好開。
5.隔音
隔音好,高速公路行車質感會比較好。
6.價格
預算是120萬上下
=====看車感想=====
LEXUS NX200,Ford Kuga,MAZDA CX-5
Ford Kuga快速道路的穩定度and隔音很好。
LEXUS NX200,MAZDA CX-5動力稍微差一點,自然進氣引擎,油門要踩下去才比較有感。
不過質感很好,坐在裡面蠻舒服的。
這3台車,空間感比較差。
和朋友談過,他說現在車子質感要好,
內裝都會做得比較滿,空間感就會比較差一點。
也因為空間感,這3台車並沒有特別吸引我。
購車的當下,MG還沒正式發表,所以沒有考慮MG的車。
三菱Outlander
身為多台貨車車主,還是去看了中華三菱老朋友。
Outlander的空間真的很大,隔音也很好。
可惜整體科技真的落後同級競爭對手太多,油耗也是硬傷。
如果有4WD和第三排需求,這車可以考慮。
事實上,我也曾考慮過買二手的Outlander,價格也都還蠻漂亮的。
不過對中華三菱要死不活的樣子,感到心寒。
買他們家貨車買這麼多台,也支持夠了。
-----分隔線-----
Rav4 5代,CRV 5代,Tucson L NX4
這三台是我購車過程中比較的重點。
運氣很好,三重蘆洲一帶的汽車展示中心,都讓我去試了喜歡的路線。
我的路線,台64,下觀音山,開2km山路到土雞城回程。
市區,高速,山路,都可以試的到。
Rav4 5代
這車在市區開真的很舒服,不過一上山就原形畢露,山路不太行。
坦白說,Rav4 5代在山路的操控,比我之前的ZINGER還要差。
但我朋友買Rav4,又花了10萬改裝底盤避震器後,操控就好非常多了。
快速道路超車,CVT變速箱轉速拉高,聲音很威猛,但速度感不太行。
Rav4省油,妥善後勤好,這個有口碑。
真的對速度和操控沒有要求,市區偏多,RAV4是好選擇。
CRV 5代
我試完RAV4的隔天,試了CRV,CRV真的有夠會跑。
本田的操控還是有水準,山路還是快速道路超車,油門踩下去的反應好太多了。
空間的應用,人體工學很就手,本田的後勤也很好。
CRV試完,我是真的蠻喜歡的。
唯一的問題是隔音真的比較糟,後續改裝的幫助不大。
再加上當時6代快要國產化,若當時有6代的話,我可能就下定了。
CRV 5代雖然產品週期快到了,還是很有競爭力,
我朋友不等6代也買了,他開了很滿意。
Tucson L NX4
會去試韓國車,是因為搬家後購買家電時,發現韓國家電真的進步很多。
我以前幾乎都買PANA的家電,相比LG,PANA的進步很慢。
而家族親戚使用手機,買國產手機幾乎都2年就壞了,但三星手機都活過3年。
加上朋友的推薦,就給了韓國車機會。
試乘Tucson L,我對車的基本要求都具備了,單項都不是最好,但都有達標。
山路好跑,車子隔音安靜,高速行路有質感,空間感足夠。
操作介面,新世代的比較繁複,但我當下認為應該可以習慣。
我太太非常喜歡Tucson冷氣的Diffuse模式,算是亮點。
但當下我還是沒有辦法下決心購買,畢竟要買一台韓國車,真的要想一下。
會下決心的原因,除了懂車的朋友推薦,另外就是2022年4月傳出要漲價。
加上要等車,先付訂金也可以取消,就下定了。
=====購車和使用心得=====
價格
我是購買頂級有天窗的版本,GLT-B。
南陽賣車都不二價,全台都是折價3萬,送一些小東西。
我大致查了一下行情,折價最多到4萬,但沒車交,業務也賺不到錢。
台北濱江所林靜葳小姐,服務過程很盡心,認真不油條,還讓我試駕了2次。
知道快漲價,也有提醒我要儘快下訂,最後我沒有殺價訂了車。
我個人做生意,最討厭會吵有糖吃的生意模式,透明公開省得比價。
在社團裡,有看到業務為了成交壓低價格,用改裝洗客人。
或是明明沒車,卻要求客戶先匯錢對保,讓業務掛業績.....
台北濱江所林小姐,從頭到尾都是老老實實的和我講實話,我比較喜歡這樣。
保養
保養的里程,車主手冊記載第一次是1千km,之後每1萬km保養一次。
實際進場做1千km保養,原廠保養貼紙是建議5千km,和手冊不同。
我問過業務,業務說保養廠擔心每1萬km保養一次,
可能會超過1年,所以建議每5千km保養。
我第一次保養1千km,第二次6千km,結果保養完,貼紙寫下次保養1萬1千km。
所以原廠手冊都是寫假的?
韓國車目前都是向歐洲車看齊,1萬km保養一次很正常,到底南陽原廠為什麼這樣建議?
反正我打算全部看車主手冊建議來保養了。
截至今天為止,我跑了近8千km,保養2次。
前三次免工資,有預約有折扣,每次花費3千元。
通病
接至今天為止,在fb社團上沒有特別看到重複性的通病。
偶而有車友新車出保,但沒看到特別的通病。
變速箱
我認為TUCSON L的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是這台車難上手的關鍵。
先說結論,如果你沒有手排車的底子,市區開的多,常遇到塞車,買一般自排會比較好。
我個人長期開手排貨車,對於檔位和齒比搭配有經驗,上手很快。
一般開手排車,快停下來的時候,會同時入空檔踩煞車,停下來比較平順。
這車可以跟車跟到煞停,tucson的跟車邏輯是......
踩煞車,快停止了,入空檔。
在車子要停下來前的一瞬間,一檔和煞車同時作用。
我會感覺到一檔突然切掉的頓挫感,不太舒服,但我太太說他沒有感覺到。
如果是自己開,沒用跟車系統。
走走停停時,建議前車動了之後,再鬆煞車跟上。
鬆了煞車,電腦會判斷車主要前進,會半離合補油門,
但這時候又踩煞車的話,電腦補油門把轉速拉上來,車子也會有頓挫。
好,我知道雙離合器變速箱很煩,但歐洲車的調性都是這樣。
有疑慮,不想適應學習,換日本車比較適合,cvt的平順感真的很棒。
跟車系統
先說結論,跟車真的要用全速域的,這樣塞車會變得很輕鬆。
我原先很排斥使用跟車系統,我個人判斷路況的反應比較快。
TUCSON L的跟車只能判斷前車的狀況。
我自己開,前車的前車亮煞車燈,我通常就鬆油門了,但跟車系統沒這麼聰明。
跟車系統一定要等到前車和自己距離過近,才會踩煞車。
坦白說違反我個人開車習慣,我還是需要適應。
目前覺得跟車系統最好用情況,是車多,但車流順暢穩定的狀態。
或是塞車,大家都慢慢開。
假日出遊的回程,跟車系統確實減輕我不少負擔。
車道置中,車道維持
這兩個功能分別開關,超過60KPH時,車道維持才會啟動。
車道置中,慢慢開也會幫你修正。
市區道路狀況比較複雜,閃機車,閃左轉車輛,車道置中會干涉我打方向盤。
車道維持,則是超過60KPH時,太靠近邊線會修正回來。
一般在市區開車,我會關掉置中。上高速再打開,車道維持長期開著。
主動安全煞停
TUCSON L的主動安全煞停,在市區蠻容易被機車誘發出來。
譬如說我停車在路邊要切進車道,有時候只是鬆開煞車,還沒踩到油門,
安全系統雷達掃到左方有機車快速移動,自動煞車就會煞住了。
新車到手,我從路邊出來被主動煞停過幾次,現在切出來的安全距離都抓很遠。
我是覺得他安全係數抓得很高,開這車,漸漸也被馴化了。
另外下陡坡,速度稍微快一點,車頭往下,
雷達掃到地板會以為是障礙物,也會自動踩煞車。
前面煞停等紅燈,慢一拍煞車,會響警示聲。
總之是一台希望車主安全的車,開了半年,習慣了。
燃油
關於燃油的選擇,車主手冊載明,歐洲以外的地方,使用RON91 or AKI87以上的汽油。
換句話說,理論上在台灣用92無鉛汽油就ok。
但這車的壓縮比是10,原廠業務和維修師傅都建議用95以上。
那為何原廠和業務都建議用95+?
我的看法是,萬一車子壞了,對方沒辦法幫你負責,
那建議用號數高一點的,對建議者來說比較安全。
我自己使用92,95,98,三種汽油使用上沒有特別差異。
油耗
這車是1.6的4缸渦輪車,配乾式DCT的7速變速箱。
純高速,我都可以跑到15+km/L,有一次還跑出17+km/L.....
油耗只有之前ZINGER的一半。
不過市區就大概只剩10+km/L,平常都接送家人,市區居多,這麼大的車,油耗我OK。
近8千km,我累積的油耗平均是11km/L,大部分都用SMART模式開。
車載系統
fb社團反應,偶而連接手機會當機,我自己遇過一次。
關車機電源,重新打開後就正常了。
由於車機螢幕在中控台的中間偏下方,開車時的視線不容易看到,
還要低頭喵一下,個人也覺得不友善。
我買了一個冷氣孔旁的手機架,位置比較高,導航看手機,視線不太需要刻意移動。
但車機螢幕位置唯一好處,是開車時視線比較不會被螢幕的光線干擾。
關於開車視線問題,可以參考這個影片。
https://youtu.be/RmaAk2CZxCE?t=323
音響喇叭
TUCSON L原廠喇叭不太行,聽聽一般流行歌曲還ok。
低音開重一點很糊,人聲還可以,勉強ok。
之前zinger花了1萬2改喇叭音響,比目前的TUCSON L好上不少。
不過TUCSON L使用4個月之後,喇叭好像被我run開了,低音比剛開始好了些。
但也只有好一點點。
這個車隔音好,換個喇叭,效果應該不錯。
自動遠近光燈,自動雨刷。
有次開台7乙,飄雨起霧,車子電腦自己處理大燈和雨刷,我少做很多事。
不過朋友的SKODALED矩陣式頭燈,那個功能真的很厲害,TUCSON L差多了。
煞車,外胎
TUCSON L的煞車行程蠻淺的,需要適應一下。
雙田的車子,行程比較深,要踩到中後段煞車力比較明顯。
考量到TUCSON L原廠配胎很化石,抓地力不好,煞車連帶受影響。
TUCSON L原廠的外胎,車主幾乎都在罵。
輪圈
18吋,5孔114.3,中心孔67.1。
原廠輪圈數據,7.5j,ET51,重13.5kg。
改裝建議數據,8.5j,ET40~45。
考量到化石原廠外胎,之後應該會胎圈一起換掉。
-----分隔線-----
山路操控
農曆年前刻意去跑了一趟106山路,由於是雨天夜跑,
純粹測試,不強調速度,勉強跑了個16分37秒。
關於山路駕駛,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https://www.pttweb.cc/bbs/car/M.1615739900.A.7FD
https://www.pttweb.cc/bbs/car/M.1601047968.A.7BD
Tucson L有扭力轉向的問題,如果我出彎太早補油,方向盤會被扯一下。
以前開FR的ZINGER,後輪頂多滑一下,不會扯方向盤。
CAMRY前驅,動力太小,沒這個問題。
Tucson L一定要確實出彎才能踩油門,沒辦法快出彎前提早踩。
小排量渦輪,起壓很快,用這個優勢可以把時間補回來。
但原廠渦輪管的彈性太好,膨脹後才會起壓。
跑山時,問題就明顯了,進彎前收油門,引擎還會有一道衝力。
收油門,引擎動力沒有馬上跟著切掉,這會困擾我的煞車點判斷。
原廠渦輪管,起壓後膨脹,收油門還是會有壓力。
而Tucson L常常有人反映在低速時,渦輪反應慢,我思考過的原因.....
這車的渦輪大概1500轉起壓,算是很早。
但有些人開車比較溫吞,油門踩很淺,轉速低於1500轉,
2檔上坡上到一半,電腦判斷要降檔.....
一降檔轉速拉高,渦輪起壓動力上來,車子很衝。
而原廠渦輪管的彈性太好,轉速剛到1500轉,
還要等渦輪管膨脹,這個才是渦輪反應慢的主因。
之前有網友在團改裝矽膠渦輪管,大概近1萬,我沒跟團。
改矽膠渦輪管,低轉速比較不會渦輪遲滯,該起壓就起壓。
不會因為渦輪管膨脹,起壓變慢。
我目前還沒有打算改裝,但我相信改裝後,對操控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天到了休息點,檢查一下車況。
胎壓沒有上升,一路上也沒有亮esp的燈,ABS也沒有出來過.....
真的跑得很輕鬆,Tucson L還有很大的空間。
這種渦輪車,只要進彎前確實煞車,出彎油門敢踩,速度都很好保持。
NA車要顧慮的事情比較多。
我有把電控切油門關掉,所以太早補油門會扭力轉向。
ESP也有開著,下雨天不要太拚。
Tucson L的迴轉半徑比ZINGER多10cm,但實際跑起來,
在菁桐那一段連續彎道意外的輕鬆。
應該是新車過彎會夾內側輪,讓整個動態變得比較靈活。
整體山路跑起來,還算是滿意。
-----車禍維修-----
車子大概開了3個月,
很不幸的被逆向的機車撞壞了左邊後照鏡,直接請保險公司處理。
我請認識的板烤廠出險,更換了防刮材質,還有後照鏡,
中間沒有等太久,大概一個星期就維修完成。
當初買國產車,就是希望後勤充沛,維修快,覺得這樣的速度可以。
-----改裝-----
我目前唯一改裝的是外廠的3D環景,原廠的環景要價3萬多,外廠2萬出頭。
讓我選擇外廠環景的原因,是外廠環景同時整合了4個鏡頭的行車紀錄功能。
原廠環景,"沒有行車紀錄"。
裝了原廠環景,還要再另外加裝行車紀錄器,我覺得很鳥蛋,於是選了外廠。
原廠環景的好處,是操作可以直接用車上的觸控面板操作。
而外廠環景,都只能另外用遙控器操作細部功能。
這個購車前務必確認清楚,建議是先看過外廠環景再做決定。
-----結論-----
Tucson L算是一台很有個性的車,從外觀和設計上都是。
必須先接受特別的設計,才有辦法考慮這台車。
小排量渦輪引擎+雙離合器變速箱,
這個配置在國產車不多見,開慣自排車的人需要多考慮。
倘若擔心這樣的動力配置,會造成將來的維護困難,
Tucson L未來會有一般自然進氣+6速自排的編成,也可以考慮。
=====大致心得如上=====
在車板講自己買韓國車的心得是一件難事,
買車半年來,陸陸續續整理出來的心得,留給有緣人參考。
我其實沒有特別說哪一台車最好,或是很爛,大家重視的點不一樣,符合自己需求就好。
Tucson L買到現在,我使用上算是很滿意,未來有任何狀況,也會如實告知。
我不覺得是Tucson L好到沒有缺點,只有自己能不能接受而已。
但這段時間介紹朋友去看,大家一致的感覺就是,韓國車進步非常多。
如果要買車,去看看韓國車會有不同想法,
不見得一定要買,當作是開開眼界感受一下。
2023/03/04(六)19:00,木柵動物園的車聚,我可能會晚點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和我講一下,到現場聊看看。
--
事情懂得多
自然有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15.9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7759927.A.C22.html
客貨車,好處很多啦,懂得就懂。
當下問,全台200台配額,已經180人下訂。
考量到進口車的後勤,也沒看過實車,就放棄了。
比起5千km保養一次的車,1萬km保養一次,價格還在我的負擔範圍內。
5代畢竟是上個世代的產品,但還是很多優點。
全車雙層膠合玻璃和檔火牆隔音,這個沒辦法自己弄。
汽車出廠的先天隔音佔了90%,後天的隔音工程效果很有限。
為了給家人比較舒適的空間,也為了自己開車的開心,買了新車。
而事實上,Tucson L的方向燈比很多貨車都高。
我的作法是,提早打方向燈,避免後車太近沒看到。
淘寶有方向燈閃爍器,可以整合車尾的LED燈,我覺得不錯。
車主手冊我看了整整一個晚上,有夠厚。
但監理所似乎已經察覺到這車很容易被誤認了,可以用電話申訴,不用現場驗。
方向燈的話,不是內行人其實看不出來是改裝。
畢竟內裝比較好,車子會重些,多少都會這樣。
我看其他比較豪華的SUV,油耗也不太漂亮。
SUV油耗要漂亮,就只能選油電or柴油了。
目前看起來,等車也是半年,我很討厭排隊,等待時覺得很煩。
沙灘本來就是很容易中招的地形。
省點零用錢存一下好了。
我沒去淨車啦,才會遇到髒東西,喵的。
再講一次,我做生意開過很多客貨車,不在乎啦。
滿街客貨車,CRV也客貨車,KUGA也客貨車,
X-TRAIL也客貨車,OUTLANDER也客貨車,URX也客貨車,
ZINGER也客貨車,中華廂車也客貨車,toyota town ace也客貨車。
但唯一不一樣的是,韓國車才會遇到你這個髒東西啦。
林杯花了一百多萬分享心得,都給你這髒東西弄臭了。
會擔心的話,就不要裝。
畢竟這個車上市一年多一點,說不準,要持續觀察。
版上有一說,是現代的油電車比較容易積碳。
實際使用,寫細一點,給大家參考。
不喜歡,不要買來為難自己。
買來才發現問題,真的來不及。
我問過熟悉的板烤廠,台灣進口車零件穩定的就那幾家,其他都要等。
周邊好幾個朋友,進口車遇到鈑烤維修,都修了一個月。
建議大家保個代車險。
擋風玻璃貼紙,刻意寫5千km,我覺得會增加保養次數。
油電車還是買日本品牌,技術比較成熟。
我個人認為,歐洲車的精華是高速巡航。
若常常開高速公路,歐洲車跑起來真的讚。
韓國車是走歐洲車路線的,這次購車有感受到高速巡航的優點。
5代CRV對我來說,唯一的缺點就是高速巡航的質感了。
相信6代CRV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真的很棒了。
慢速跟車跟到停,覺得煞車蠻重的。
車友分享可以把跟車距離拉長一點,煞車會比較早比較輕。
但我的安全距離常常被人切,跟車系統煞車煞更多。
試車就是單純試汽車啦。
看了一些資料,這顆乾式雙離合器變速箱,有加厚來另片。
實際開起來,變速箱起步有點頓,感覺得到有刻意保護。
近年為了妥善率,這類雙離合器變速箱都有做改良,可能會比較耐用。
當初無法立刻下決心,也是因為TUCSON L的變速箱。
如果很怕雙離合器變速箱,建議你等看看自然進氣+6速自排的TUCSON L。
當然不是完美無缺,但我知道的人都蠻正面評價韓國車。
希望福特能好好處理。
台64線的大彎,用120開下去也蠻穩的。
觀音山一小段山路,也好開。
只能安慰自己現在技術成熟,可能會比較耐用。
要修,也會比較便宜。
這兩天我特別測試過,詳細回復。
TUCSON L的車道維持,低速時就會幫忙修正方向盤。
TUCSON L的車道偏移,60kph以上啟動,當車子快靠到邊線時,
會有警示聲,同時方向盤會自動修正離開邊線。
TUCSON L的車道偏移不只是有警示,同時也有方向盤修正。
事實上,南陽有車,但沒有晶片,沒有行車電腦。
所以會在展間看到實車,但車上沒有電腦,不能開。
南陽的交車流程,一定是領牌後,車子才會進整備廠加裝配件。
我的業務,通知我付錢領牌,加裝配件後拿車,一個星期。
但有社團有人遇到匯了錢,貸款對保領牌後,
業務才說缺了零件不能交車,又拖了幾個星期,這個就很誇張。
於是有人傳出是業務刻意先掛牌貸款,衝業績。
這件事情據說反應給營業所所長也不了了之。
我自己購車過程中,對於南陽總公司等車的流程很不滿。
這樣的不滿,大部分等車的人都有,也有人就直接解約的。
可惜渦輪森林人沒有了。
下手之前多看,好過下手之後後悔。
旅行車兼顧空間和操控,夢中情車。
Focus Wagon也是相見恨晚。
至於LV2.跟車,福特和現代兩者的不同,我就沒有涉獵了。
很多細節需要長時間的使用才能分辨。
Outlander的空間大,二手價格便宜,養車容易,預算型的朋友可以考慮看看。
後來他又追加了主動式防傾桿.....改完的RAV4底盤回饋很正點。
我認為RAV4的車體是不錯的,就是那個避震器的調性,很軟哩~
當車道維持跟車道偏移,沒有抓到道路標線時,
我不確定其他牌子的車有沒有警示聲。
但TUCSON L只能從燈號得知是否有作用。
※ 編輯: ddar (114.34.141.110 臺灣), 03/05/2023 21:24:16
... <看更多>
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週末才用車該買hybrid嗎? (第2頁)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 你從來沒有擁有過油電車, 建議你買油電車! 我(就)是沒開過油電車, 也知道一年跑沒幾公里, 還是買油電車. 只因為, 沒開過油電車. 開過油電車, ... ... <看更多>
我也沒開過hybrid車 在 [心得] 現代kona hybrid油電-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先上圖
家裏早期從Nissaan Quest,後來Volvo 休旅車,馬自達以及lexus ct200系列都開過。每台車妥善率二手價不大一樣,我也知道韓國車有些人看不上眼,10幾年前真的蠻爛的XD,但這幾年越來越好了,然而,開車還是以感覺為主,買自己喜歡的,如果又考慮品牌跟二手價,就會少了很多選擇。
【 大方向需求 】
-油電車
-Lv2主被動安全>動力>外觀>後座空間>>車廂空間>妥善
-有國外撞擊測試加分,安全且優先考慮六安以上車款
-馬力120hp+、扭力20kgm+
-外觀:suv/cuv/白色
【 試駕 】
CC/Altis 油電
兩台開起來車室空間差不多,後座空間幾乎一樣,差別在地盤高度跟後車廂空間,Altis雖比起CC不晃,但內裝我們都不太喜歡,油電價格兩者都要85萬以上(含車美式),動力普通,最大的考慮是還是在安全性。同場試駕Toyota C-HR 尊爵AWD進口車,安全性提高很多,但是動力扭力實在不行,跟家人去試車時,上高架橋時油門一踩…嗯 謝謝再聯絡,後座空間非常有壓迫感(身高178cm)。rav4油電價格也考慮過,但車格太大就沒考慮了。
Golf 230 eTSI智能特仕版:
輕油電動力系統,可能是車子比較輕,動力還不錯,操作靈敏,IQ Drive很細膩,只是車內空間對我來說有點小,進駕駛座時有點彆扭,輕油電好像是新的混合動力,不太熟悉也是疑慮之一,內裝、排檔桿部分蠻現代化的,很精緻。
kona N Line/hybrid:
以前在美國時韓國車蠻常見,開過其實不差,但就是設計有點過時,比較常開大cc數的肌肉車,反正當時油價便宜。一開始就鎖定KONA系列,到展間hybrid被借走了,就先試Nline,反正車格差不多,試駕時,疑!不愧是歐系地盤的設計,跟家裡Volvo感覺有幾分相似,過彎側傾小,198匹動力表現兇,LV2主被動完整。接著試了油電版本,起步快,怠速蠻舒適安靜,有ct200的感覺,馬力雖然沒有nline那麼大,但整體表現不錯,老婆也蠻喜歡
的,完整的lv2也是加分選項之一,雖然安全帶是紅色太太有些介意XD
【 決選 】
Altis/cc:
雖然業務很熱情,但是車美仕要加8萬???!又不想裝外廠,最在意的點還是安全性問
題跟內裝普普,而且油電版東加西加快90萬,然後也太多人開了。
Golf 230 :
業務好像很挑客人,好像是自家的車最好,車要等口條又油,價格很硬,但最主要還是態
度問題。
kona hybrid:
每家店其實業務參差不齊,遇過acc不會開的業務,後來車版有人推薦他的業務,話不多但感覺出來誠懇,講話不油,也有可能剩沒幾台車,加上是上個年度的車,折價竟然跟Toyota車種差不多?!還是進口的,就下訂了。
自費升級項目:
FSK全車冰鑽 前檔F60 其餘F40
車牌選號2000
丙式25xxx
贈品:三寶、前後行車紀錄器、鑰匙皮套X2、ETG車牌辦到好。可能有現車的關係,從簽
約到交車非常快速
【 開車心得 】
1.操控
141P/27kgm,馬力看似普通,但混合動力的緣故,踩下去有隨傳隨到的爽度,在操控表現上指向性明確。尤其林口坡跟環河上升交流道,不用踩深即可維持原本速度,表速110-120車子不晃,過彎不側傾 。打S檔時,駕馭的操控感當然盡在不言中,開起來有2500cc的車感覺。連開Volvo的老爸覺得底盤調教不錯,包覆性不錯,主觀上車室安靜 , 以這價格來說,隔音很不錯,基本上聽不太到旁邊機車的聲音,除了原廠胎噪音有點高,還有天
花板隔音不太好,下雨天時蠻大聲的。
2.主被動安全
2.1全速域ACC
跟車可跟到停,3秒內前車移動會自動跟上,超過3秒則後輕踩油門或res扳一下即可前進
,搭有電子手煞車能Auto hold,讓駕駛輕鬆不少,車道偏移會警示且拉回,整體來說Hyundai smartsense算細膩,嘉偉的影片也有提到現代的主動安全系統還不錯。跟車距離1~4格,靈敏度有slow、normal、fast可選擇,在高速行駛時遇到前方車切入切出,都能正確的加減速,車道維持置中,鏡頭的都判斷也聰明。
2.2 其他安全功能(取自官網)
LDW車道偏移警示、FCW前方撞擊警示、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含行人偵測功能)、LKA車道偏移輔助、BCW盲區偵測警示、LCA車道變換後方警示、RCCW後方交通防撞警示和DAW駕駛疲勞警示、LVDA前車駛離提醒等兩項新功能。
3.省稅金省油
1.6 油電系統省油又省稅金
冬天市區約26 km/L,高速約23~24km/L
夏天開冷氣市區約24km/L,高速約22~23km/L油箱因為油電的關係,縮小到36L,加滿大概可開780KM。
4. 小優點
車側盲點偵測
車內音響可以調整為前後左右
頂部太陽眼鏡收納
關門聲紮實
NCAP5顆星
6顆安全氣囊
keyless
迎賓燈
油電電池可充電瓶
【 缺點 】
後座空間有點小:
以CUV來說後排空間算是剛好而已,比家裡的Mazda稍微大些,但是後座的果嶺還算平整,駕駛座調整我身高179舒服的空間,後座大於還有一個拳頭。我的身高坐進去不會有壓迫感,後座椅面夠深大腿支撐性不錯,椅背角度不會太挺,會覺得小是因為放了提籃,前面副駕空間就不行了。行李箱空間則希望再大一點。
其他缺點
1.沒有手機無線:只好用CarPlay無線盒子配上ESR無線充電,但通話會延遲1-2秒
2.配備拔太多:國外Hybrid車款有通風座椅、儀表板中間彩色變黑白、車機尺寸國外10.2
5寸
3.冷氣沒豐田那麼冷
4.喇叭聲有點小聲
5.屁股設計有點太多(主觀意見)
後勤有待確認,群組有看到3~4萬公里就有積碳問題,清洗積碳第一次清洗免工資,但是藥水要自己出錢,我知道車子會積碳是正常的,但是3~4萬就出現這問題實在不合理,尤其第二次後就要自費,舊款IONIQ車主 平均發作里程在12~20萬公里,但是Kona這麼低的里程就積碳真的讓我蠻擔心的。
【 總結 】
整體來說,以這個價格配上主被動安全跟油電系統相當不錯,尤其現在油價漲的非常高,
加滿油$850可以開快800km,大家在意的電池也有保固,16萬公里跟8年看誰先到。
因為電池在底部穩定,過彎穩定,有時要小熱血也可以輕鬆達成,這車在台灣真的很小眾
,好處就是不車聚XD。車子要開自己喜歡的,個人認為外型車頭霸氣好看,如果積碳問題
原廠好好處理,這絕對是一台小家庭實用的好車。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70.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58756729.A.D1A.html
※ 編輯: yellowsayshi (1.161.70.37 臺灣), 07/25/2022 21:58:48
※ 編輯: yellowsayshi (1.161.70.37 臺灣), 07/25/2022 22:15:47
※ 編輯: yellowsayshi (1.161.70.37 臺灣), 07/25/2022 23:00:56
※ 編輯: yellowsayshi (1.161.70.37 臺灣), 07/25/2022 23:03:00
※ 編輯: yellowsayshi (1.161.70.37 臺灣), 07/25/2022 23:57:02
灣
現代真的要好好珍惜油電車主啊,不要一手好牌 結果胡亂打
※ 編輯: yellowsayshi (223.140.131.100 臺灣), 07/26/2022 12:31:39
※ 編輯: yellowsayshi (1.161.81.14 臺灣), 07/26/2022 15:19:51
※ 編輯: yellowsayshi (118.160.67.24 臺灣), 08/10/2022 13:49: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