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卻永遠隔著一層膜
#凌駕於現實的真實
近期兩位新銳作家同時推出新作,林新惠的短篇小說集《#瑕疵人型》(時報出版思潮線)融合賽伯格(Cyborg)元素的超現實神祕氛圍,穿梭在人與非人之間的想像中,大膽提問:究竟誰比較冰冷。朱嘉漢則繼《禮物》之後推出長篇著作《#裡面的裡面》,以現代語彙雜揉台語文,揭開不為人知的台共家族故事及白色恐怖時期祕聞。
新書出版之際,紀州庵文學森林與時報出版聯合舉辦「虛構人物補完計畫—林新惠x朱嘉漢新書對談」,邀請嘗試於虛構探究真實的兩位作家,以著名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故事核心為題,剝離肉身,讓人與人的界線瓦解,討論小說的虛構、歷史的虛構、生活的虛構,本文是對談菁華。
(引文)人們往往覺得歷史是一個無庸置疑的東西,但我們該如何確認自己所認知的歷史是真是假?這讓人聯想到電影《#銀翼殺手》中的先進人造人瑞秋,她覺得自己是人類,但最後才發現自己的記憶是別人灌輸的。我們的記憶究竟是被誰虛構的呢?虛構我們記憶的傢伙可能不是人,是機構、組織、權力。《裡面的裡面》的敘事者虛構了一個人物來呈現歷史,但到了故事結局,小說人物也虛構了一個敘事者,期許著未來也有人能夠說說他們的故事。
林新惠補述道,這讓人聯想到學者林麗君所認為的,千禧年後的台灣小說創作者都有高度的自我反思性,敘事者會不停地檢討歷史的不可再現與可靠性──我們真的在寫當時的歷史嗎?我們可以無限逼近著當下,卻永遠隔著一層膜。
作家來襲,虛實交鋒,AT力場全開👇🏻👇🏻👇🏻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Follow 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
「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Re: [分享] 美空軍Youtuber BFM座艙視角-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Re: [分享] 美空軍Youtuber BFM座艙視角-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時報出版思潮線- #活動側記#虛構人物補完計畫 文 曹馭博 ... 的評價
- 關於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Sigma 14mm f/1.4 DG DN Art 評測報告|超古冠今星野攝影 ... 的評價
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 齐泽克评武汉|清晰的种族主义元素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歇斯底里:https://mp.weixin.qq.com/s/8G7o1gfNJ6kO9hVt4LrvcQ?fbclid=IwAR3V0_ay2mZJws2S9fbjYbF-1cKDqIyxh5ug3TycjY00glcrjt27LiRV5qY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哲學
─────
你知道有哪些好書特別適合瘟疫時期來讀嗎?或者,你讀到知名左派學者,斯洛維尼亞社會學家兼哲學家齊澤克(Slavoj Žižek)討論武漢肺炎的文章了嗎?
你知道他以「武漢假日」(Holiday in Wuhan)來形容這場史無前例的封城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
這是伊格言老師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而哲學家齊澤克討論此次瘟疫的文章,我們同樣把全文連結放在頻道資料處。
上一集我們討論了賈德‧戴蒙的名著《槍砲、病菌與鋼鐵》,旁及同類的以色列學者哈拉瑞(Yuval Harari)近年的暢銷著作《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等書。
伊格言說,這與當下流行的「大數據」概念其實有著相當程度的呼應;而類似的巨觀角度也使我們獲得了不同的視野。
然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武漢封城後十幾天,我們讀到了更不一樣的看法──〈齊澤克評武漢〉。
這篇文章題名為「清晰的種族主義元素到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歇斯底里」──顧名思義,「種族主義」正是齊澤克討論的重點之一。
文章可略分為二大部份:第一部分,齊澤克直接指出了,對新冠肺炎的恐懼,其實明顯夾帶著西方對中國的偏見與歧視。
他這樣寫:
冠状病毒遍布所有新闻,我不会假装成一个医学专家,但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事实终止于何处,意识形态从何处开始?**
远比武汉肺炎糟糕的流行病正在发生,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其他传染病,为什么我们固执于这一种?
显然,一个极端的例子是1918-1920的流感大流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估算死亡人数不低于5000万。
似乎此处种族主义妄想(racist paranoia)作用显著──回顾种种幻想(fantasy):在武汉,一个中国妇女活剥蛇皮,还有喝蝙蝠汤。......
齊澤克質疑,為何導致更多人死亡的流感並未引起如此巨量的關注?他提出二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當然就是西方對中國的偏見了──一種「在武汉,一个中国妇女活剥蛇皮、喝蝙蝠汤」的偏見圖像。
這類「種族主義妄想」明顯加深了這個世界對中國的歧視,與既存刻板印象疊合,將中國設想為一個完全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齊澤克這樣說有道理嗎?
伊格言說,首先,我們大概無法認定它純屬無稽。畢竟西方對東方的刻板印象其來有自,並非虛構;說這樣的刻板印象加深了人們對新冠肺炎的恐慌,其實是有道理的。
然而另一方面,齊澤克拿武漢肺炎與流感相比,倒是坐實了他自己「我不是個醫學專家」的自述了──
截至目前,WHO已將此次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上修至3.4%;而即使是在瘟疫流行之初,我們也已確知,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與重症率雖然比不上SARS,但至少也是流感的數十倍之多。
換言之,對新冠肺炎的恐慌根本也是理所當然的。只能說,齊澤克在此處的論斷是有些偏頗了。
而關於此次瘟疫引起巨量關注的原因,齊澤克也提出了第二個理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關鍵評論網專訪伊格言: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BOrC-jcSM9pE3iOFSBGmLUQo49QVp20TCGbyCRaBgC2iHMkT0AyDwjwI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1/11/%E6%B7%B1%E6%B7%B5%E4%B9%9F%E5%87%9D%E8%A6%96%E8%91%97%E4%BD%A0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上一集我們談到美國影集《破案神探》,Mindhunter。主角霍頓‧福特訪查全美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然而在一次面對韋德校長的疑案中,福特探員懷疑韋德校長對孩童搔癢的行為,顯然有孌童癖的嫌疑,堅持舉發校長。而這項指控導致了韋德校長的清譽與人生毀於一旦。
伊格言說,《破案神探》為我們具體展示了福特探員的聰敏、果決與粗暴──同時亦是知識的粗暴與人的粗暴。因為,某些時刻,當確認犯罪與否(或犯罪的「潛在可能性」)高度依賴於一個人的內心動機之時,你怎麼,就能那麼有把握呢?你是不是,總把人想得太邪惡了呢?你是不是,在與「人性惡」的深淵的拉扯對視中,不知不覺,自己也變成了深淵、變邪惡了呢?
你是不是對自己下判斷的能力,太有把握了呢?
伊格言舉了一則大家都聽過的禪宗故事作例子:老和尚與小和尚在河邊巧遇一個正待渡河的美貌女子,老和尚二話不說,背起女子渡河;隨後兩造道別,繼續趕路。但小和尚卻一路心神不寧,質問老和尚此舉是否犯戒。道行高深的老和尚倒是輕描淡寫:哦,你說她嗎?我都已經把她放下了,你還背著嗎?
年輕的福特探員是不是有些類似這位年輕小和尚呢?堂皇以正義之名,斷定他人的善惡。他的判斷當然也很可能是對的,但問題是,他也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是對的。弔詭的是,古老的禪宗故事,卻令我們想起當下的自媒體與社群時代──鍵盤柯南,網路公審,斷章取義,每個不相干的凡人如你我,忽然都擁有了參與審判的權力。你路見不平,拔刀就砍;但你是否曾懷疑,自己是不是有時候過度投射了自己的不滿或傷痛?或者有時候,只是為了發洩了自己的憤怒與嗜血呢?
法國小說家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llebecq)在小說《一座島嶼的可能性》中,把藝術家分成兩類:革命派和裝飾派。故事中,性情溫柔的藝術家文森沮喪地說:
革命派是那些能夠承受世界之粗暴的人,並能以一種更激烈的粗暴來對抗它。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種膽量。……我完全意識到我作品倒退的一面;……在來自造形藝術評議會的一位女孩的目光中,我讀到了輕蔑……我馬上明白到,她把我當成了一個有殘疾的、有病的小孩子。她沒錯,我確實是一個有殘疾的、有病的小小孩,不能夠活在世界上。我無法承受世界之粗暴;我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
文森是天生的裝飾派,他當不成革命派。但究竟革命是什麼呢?我們或許很難回答,但我們可以很確定革命「不是」什麼。毛澤東的名言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對,革命是會流血的、是打砸搶、是毫不手軟的、是殘忍無比的。此時你可能殺紅了眼,不分青紅皂白;或者,更趨向於惡的是,殺戮的目的已不在於打擊敵人,而是為了刷自身的存在感,或發洩自己的嗜血與破壞慾。看似高舉正義之大纛時,我們也變成了深淵本身......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Re: [分享] 美空軍Youtuber BFM座艙視角-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 《allen970893》 之銘言:
: https://youtu.be/E_HUrfQqUmA
: FM中Extended trail exercise的狗鬥,Extended trail exercise是讓飛官去練習跟了解
: 怎麼使用追逐曲線跟動態機動來保持攻擊的位置,可以看出飛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當的
大概看嚕影片,這個是在介紹很基本的BFM架次
影片中總共3個PASS,分別是:
1.9000呎攻擊(9K Offensive BFM)
2.6000呎防禦(6K Defensive BFM)
3.6000呎防禦(6K Defensive BFM)
都是所謂的Perch set up,在Basic-Course架次中,對空的前幾課就要開始打BFM,從攻擊
、防禦、到等勢。
等勢便是你說的「對頭通過然後開始打」
*從以前所謂的1 circle/2 circle,到現在對離軸飛彈的戰術動作還有概念都不太一樣
基礎的BFM架次與攔截過後,才會循序漸進到較複雜的攔截、BVR、多機空戰運動、2對1攔截
、空戰戰術…等等。
你說的「Extended trail exercise」,現在沒有特別做這個課目,B-Course的BFM第一課會
有Missile to gun exercise,練習你的”Switchology”(左手右手的雷達、武器切換,還
有帶桿等多重感受)以及你的目視判斷
(訓練你熟悉一下距離感)
但通常到二代機,你也已經算是成熟飛行員,就算是換訓這也只存在於課目中的很小一部分
,通常直接進Perch set up直接開打
F5會做「piccolo excercise」,簡單來說也是訓練你從飛彈到機砲,手指頭電門的轉換。
因為很像在吹樂器按按鍵之類的(?),所以在F5時這樣叫。順便練你的追瞄。
: Lee一開始是先做G力的暖身,第一階段先轉90度彎拉4~5G,沒有問題的話在做第二階段
: 轉180度彎拉5~9G,這時就可以聽到飛官做Hook呼吸的聲音
影片左下角出現課目「Gx」
理解成G exercise/G check/G awareness
總之就是在每一次訓練時,進入空域範圍就會先做G力警覺。
目的是「使飛行員熟悉G力感受、測試飛機性能(例如抗G回充、氧氣情況)、AGSM的動作」
而我上所述的武器電門轉換,我通常會在G check的時候直接操作,原因後述。
「G warm up , In place 90 right/left 」
兩架從平行的位置(Line Abreast / LAB隊形)轉90度變成前後,後位機就可以在轉的過程
切換Dog fight mode 鎖前位機,測試9M cage/uncage 情況,再回到Nav mode。
Standard程序,對地是轉90度、再轉90度,4-5、5-5.5個G;對空90度、再轉180度,4-5、5
-7個G。
影片中G check帶到7個G,如上所述,是對空G check的Standard;再者是因為掛載的關係。
仔細看,同時在影片中也有說到,他掛載內側油箱,內側油箱空油前的G限是到7G。
: 1. Perch setup(這個階段都還沒開始狗鬥毆)
: 兩機先設定好兩者之間的距離,通常是3k、6k或9k,單位是呎,攻擊者會平行或略落後防
: 禦者
前面提到LAB隊形,橫間隔4000呎到18000呎,這是一種很普遍常見的戰術隊形
影片中打9K(呎)約為1.5NM(浬),所以LAB擺2NM
Check 45度之後,攻擊機會開始對前位機做Pure pursuit(突進壓縮距離)
所以你會聽到像影片中「Countdown」
「1.9、1.8、1.7、1.6、1.5 Fight On」
1.5NM開打也就是所預設的9K距離
突進過程攻擊機會加速調整到進入速度,並且利用位置來調整與前位機偏角的關係,以期進
入時能達到正確的場景(Picture View)
: 3. Maneuver phase(狗鬥開始啦)
: 防禦者要儘量讓攻擊者”追不上”,而攻擊者要想辦法縮短跟防禦者的距離到達武器有效
: 射程1000呎,攻擊者要交互使用lag/ lead reposition來縮短距離
:
: 第一場Lee是當攻擊者,距離設定9k,有高度和G力限制,狗鬥過程中不得低於10000呎,G
: 力不得大於7,不過Lee沒有在高度降到10000呎前縮短跟防禦者之間的距離到1000呎,所
: 以對手勝
這邊仔細聽,他們第二個PASS要開始前有做OPS check,油量檢查
他說接下來就能夠做更高G力的動作了(狂喜),「但還差400磅」
仔細聽他報油量時7.5(“seven point five”,2號機也有回他油量)代表7500磅,而單座機
空油7160左右,所以它的油箱內還有400磅的油,要等到這400磅的油耗完才能大過7G
: 第二場是Lee當防禦者,距離設定6k(結果Lee說這次距離較長???),沒有G力限制
Set up的距離,能夠剛好是最完美的,因為在飛Perch set up時,若帶有教學意味,你要讓
攻擊以及防禦者能在最正確的場景去練習他的操作
落地歸詢才有依據,也才能從正確場景去衍生之後會遇到比較激烈的纏鬥運動
不過距離的差異,可能會從初始LAB的距離、Check turn後前、後位機的G力或速度沒有保持
好,等因素影響
: 高度不得低於10000呎,這次Lee是成功逃脫了
:
: 第三場還是Lee當防禦者,跟第二場一樣的條件,不過這次Lee就沒有成功保持距離了
: 3. 談到跟DCS差別,在遊戲裡拉G完全不用考慮自身身體的負擔,更重要的是目視目標的
: 能力,DCS玩家可以帶頭部追蹤器來改變視角,基本上頭部還是朝前,但飛官們不但要一
: 直扭頭,甚至要轉整個身體才能向後看,同時還要抵抗G力的影響
**以上以下都是非機密內容***
這影片滿不錯的,內容都很基本
不過同時由於很制式淺顯,裡面的場景、Picture View都相對單純
不過很適合大概瞭解在做什麼
沒有看到兩方很激烈的操作防禦(Aggressive Deny defenser)
補充:
1.訓練的時候要注意飛機G力限制,除了BFM之外,另一個很容易超G的課目,就是對地攻擊
,因為你要做安全脫離,它有G力限制,沒注意的話,很容易一帶G力脫離帶到超過彈體或飛
機G限。
飛行員看到超G之後,就會下來找專業檢視DVR、逐幀回放,有個規範是超G當下那個秒數定
格,前後多少幀數也要超G,就會是專業認定超G。
飛機要進廠做結構檢查,避免潛在結構損傷。
當然作戰不在此限。
2.如上所述這影片是基本的Perch set up講解,而BFM其中眉角很多。
而不只是等勢好玩,Perch set up認真打也很有意思
我小時候也有過長機Perch防禦,我當攻擊機,打到我變成防禦機的情況(QQ)
長大之後換我從防禦機,找到對方犯錯,反過來用120KIAS、45度仰角拽到攻擊機後六點,
過過乾癮
3.攻擊和防禦都需要耐心,等待對方犯錯,成熟飛行員在視距內纏鬥雖然是電光石火,但也
是度秒如年
生理、心理還有你的操縱意識都會有所影響
4.影片中有提到個概念我也覺得滿重要的,關於戰鬥機飛行員,你會先認識這架飛機、學習
它、操縱它
接下來你成為僚機,你要熟練各種戰技,飛到長機要你飛到的位置;接下來你要訓領隊,你
會發現要從B-Course學的最基礎的BFM開始練起
但這時候你已經不是以前在飛BFM的那個FNG(Fucking new guy),你要開始懂得更多,去
帶領僚機飛完這批,告訴他你的建議
接下來你要開始掌握怎麼樣教學、帶飛
然後你就會在飛機上熟練的邊講解邊飛飛機,接下來就只差當一個YouTuber了(並沒有
以上拋磚引玉,望不吝賜教,大概提到些想法,其他後續有想到的再回文一起討論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2.42.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7937089.A.B43.html
※ 編輯: n0venblue (39.12.42.157 臺灣), 06/28/2023 15:29:11
術業有專攻
我也很喜歡看酷酷的影片,然後有業內人士專業分析
就是hjfreak說的攻擊機衝出被防禦機反過來打
影片中在6K防禦會聽到「對方overshoot」
這就是防禦機最希望見到的場景
希望攻擊機能量沒有掌握好,不僅沒有射擊機會,還讓出空間讓我鑽到後面
拿3K set up做舉例,初始一Fight On,後位機就已經滿足剛(GUN)人三條件之二:IN PLANE
, IN RANGE,只差IN LEAD
也就是說他在射程內、同平面,只要往前一帶取前置,讓槍線穩定,摳槍就會一堆子彈傾瀉
在前位機身上
同理防禦機一開始就會做很激烈的脫離平面(往下拽),憋攻擊機(向攻擊機用力帶),這時只
要攻擊機沒有掌握好Re position(重新取開或保持好距離)
就會被憋出角度
咬著這角度,後燃器開,45度仰角感覺有點要進入相反操作區,你就能維持著約莫100KIAS
的速度從攻擊機旁邊橫移到他後面
你會看到他目瞪口呆
你說得沒錯,不過TTS也算是比較舊的雷達,現在可以同時鎖超多個目標,再一個一個按順
序射死他們
(而且所有目標都能很精準地持續鎖定)
不過比較細節就不贅述了,老話一句,Viper的提升已經不只是一個檔次了
※ 編輯: n0venblue (39.12.42.157 臺灣), 06/28/2023 16:38:29
問題很好哦,這也是大部分人會有的誤解。你提的幾個議題可以分開來討論:
Viper確實可以一次鎖定很多架,你也能自己區分你的射擊清單,等等飛彈從誰開始打
而另一個問題是,科技這麼進步,為什麼還要BFM呢?
我們從戰場態勢來聊聊看
在兩方都有戰場警覺的情況下,我們從遠打到近,都會是對頭的態勢
(在討論這東西,就算不涉及機敏,也有很多專有名詞或是概念很難用比較普遍的文字來示
範,我儘可能白話一點,請多擔待,當作聽故事!)
**如上所述,雷達跟飛彈讓你能夠很遠就看到對方,但你也不一定要打,對方可能騙你的彈
然後轉走
同理,飛彈是有PK值的,視距外接戰越遠打,他只要扭一下你就殺不死他(比如100公尺,
航向變化可能10度就夠閃了;50公尺30度;25公尺90度)
而問題來了,他閃完你的飛彈你就少一顆,他就轉回來繼續衝過來
怎抹辦?
同樣的,你飛彈出手,也只能夠知道「飛彈的時間到了」,而不會目視確認「他已經死了」
於是,真正的視距外接戰,會有很多很嚴格的接戰條件,以及領隊的判斷,來節約你的彈藥
***當你要防守一個區域,絕對是對方同時間要打死你之外還要攻擊你的重要目標,所以他
們一定會有很多很多架次衝進來搶一個TOT window去弄死你還有你要防護的目標
無論是對地導彈他衝到一定範圍內、或者是距離較近的對地炸彈,有導引無導引都一樣,他
也要衝進來弄死你
只要突破這些區域,你防守的任務就算失敗了
所以在你很認真看著高空有威脅飛機的時候,同時思考以及數學計算,並指揮僚機各種戰術
位置,來確保能射死對方、不被他們騙、不讓自己被射死之外
你的防線也隨時會被低空圖穿的壞蛋,還有從莫名其妙地方拉升的壞蛋威脅到
你要做的就是儘速解決他
(相對而言你在做攻擊的時候,也很有可能在兩方視距外飛彈都打完或者你用一些ALE-50影
分身之術、刁鑽的角度、趁他不注意從低空鑽過去,來避開他對你的攻擊)
此時距離的壓縮可能會到很近
而這時候攻擊方就要衝進來把你的重要目標、或是你必須要遏止的防線給突穿,你只能對他
做BANZAI戰術(沒錯就是那個萬歲的玉碎)
而不是只再用遠遠的飛彈去撈他,因為衝進去視距內是符合你所設定的接戰比(到這距離你
不能再退了,你一定要打死他)
此時你必須要確認他一定死亡不然就是你死掉,你一定要「目視確認戰果」,報出來KILL而
不是飛彈的TIME OUT KILL
你一樣要進去攔截,他如果有警覺,一對頭你們就進入等勢BFM
***回到現實中,BFM本來就是最基本的戰技,它是在B-Course裡面很基礎的課程
(當然它也可以很刁鑽)
這個架次課程能夠讓你更熟悉飛機的性能,培養你的操作信心
視距外接戰的很多戰術動作基礎也都是從BFM開始建立的
第二個現實是,很多時候上去對應敵機都是「不明機」場景你攔截上去後,去做驅離
這時候他對你做激烈動作,你要保護自己或驅離他,這不就是1vs1 BFM嗎?
灰色地帶進入到突發狀況,試想這兩種情況:
1.會從敵我中線的飛機開始交戰
2.兩邊的飛機知道等等要打仗囉,我們先回機場,洞八洞洞時間到大家起飛,從彼此最遠的
地方開始視距外接戰
哪一個會比較合理?
現代戰爭真的要摒除視距內作戰的機率,還會有ROE的問題,詳情請洽越戰美軍
BFM之於刺刀,我覺得是蠻有趣的比喻,但真的差太多拉
※ 編輯: n0venblue (39.12.42.157 臺灣), 06/28/2023 17:24:23
沒錯,這也是F2T2EA的邏輯,放到很小裡頭很重要的一件事:戰果確認
假如在視距外,你報出飛彈TIME OUT call,戰管能告訴你的只有目標的Vanished或Faded
也就是說雷達會看到目標消失,你如果對著他你的雷達也會看到目標閃爍、消失,但這時候
通常你射完視距外你都會是背向他
不過目標消失,有可能因為他變成碎片,回波還在空中逐漸消散;
也很有可能對方反轉180度用大俯角從3萬呎倒扣到1萬甚至更低,讓你的雷達脱鎖,悄悄從
旁邊蛇進來
你也許能用飛彈包線、距離和對方的動作來判斷他是不是真的死了,但假如對方也很聰明,
低空蛇到一旁,你這時轉進去繼續看高空層其他目標,他飛彈出手就變成你沒有任何警覺和
反應
不過如果對方為了躲你的飛彈一直不敢進來,你也不用消耗彈藥,因為他也沒辦法威脅你的
目標
而當對方進到很近很近,符合你所律定的接戰比(無論是距離近到飛彈他絕對不可逃逸,或
者是已經到了無可挽救的距離)
你要做的就只能盡可能逼近他,用盡方法生存,擊落他,進入目視戰果的辯證
為什麼在接戰時近到一定距離,我們的接戰比會變成1:無限(我只要還剩一架,無論對方有
多少架,我都要殺進去)
碰到這個線我就要回頭BANZAI,提高我武器的PK值、而且退無可退(對這個任務我已經拉不
出縱深)
這和最一開始的任務目標和指揮官企圖有關係
... <看更多>
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時報出版思潮線- #活動側記#虛構人物補完計畫 文 曹馭博 ...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卻永遠隔著一層膜 · #凌駕於現實的真實 近期兩位新銳作家同時推出新作,林新惠的短篇小 說集《#瑕疵人型》(時報出版思潮線)融合賽伯 ... <看更多>
我們可以無限逼近當下 在 Re: [分享] 美空軍Youtuber BFM座艙視角-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 《allen970893》 之銘言:
: https://youtu.be/E_HUrfQqUmA
: FM中Extended trail exercise的狗鬥,Extended trail exercise是讓飛官去練習跟了解
: 怎麼使用追逐曲線跟動態機動來保持攻擊的位置,可以看出飛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當的
大概看嚕影片,這個是在介紹很基本的BFM架次
影片中總共3個PASS,分別是:
1.9000呎攻擊(9K Offensive BFM)
2.6000呎防禦(6K Defensive BFM)
3.6000呎防禦(6K Defensive BFM)
都是所謂的Perch set up,在Basic-Course架次中,對空的前幾課就要開始打BFM,從攻擊
、防禦、到等勢。
等勢便是你說的「對頭通過然後開始打」
*從以前所謂的1 circle/2 circle,到現在對離軸飛彈的戰術動作還有概念都不太一樣
基礎的BFM架次與攔截過後,才會循序漸進到較複雜的攔截、BVR、多機空戰運動、2對1攔截
、空戰戰術…等等。
你說的「Extended trail exercise」,現在沒有特別做這個課目,B-Course的BFM第一課會
有Missile to gun exercise,練習你的”Switchology”(左手右手的雷達、武器切換,還
有帶桿等多重感受)以及你的目視判斷
(訓練你熟悉一下距離感)
但通常到二代機,你也已經算是成熟飛行員,就算是換訓這也只存在於課目中的很小一部分
,通常直接進Perch set up直接開打
F5會做「piccolo excercise」,簡單來說也是訓練你從飛彈到機砲,手指頭電門的轉換。
因為很像在吹樂器按按鍵之類的(?),所以在F5時這樣叫。順便練你的追瞄。
: Lee一開始是先做G力的暖身,第一階段先轉90度彎拉4~5G,沒有問題的話在做第二階段
: 轉180度彎拉5~9G,這時就可以聽到飛官做Hook呼吸的聲音
影片左下角出現課目「Gx」
理解成G exercise/G check/G awareness
總之就是在每一次訓練時,進入空域範圍就會先做G力警覺。
目的是「使飛行員熟悉G力感受、測試飛機性能(例如抗G回充、氧氣情況)、AGSM的動作」
而我上所述的武器電門轉換,我通常會在G check的時候直接操作,原因後述。
「G warm up , In place 90 right/left 」
兩架從平行的位置(Line Abreast / LAB隊形)轉90度變成前後,後位機就可以在轉的過程
切換Dog fight mode 鎖前位機,測試9M cage/uncage 情況,再回到Nav mode。
Standard程序,對地是轉90度、再轉90度,4-5、5-5.5個G;對空90度、再轉180度,4-5、5
-7個G。
影片中G check帶到7個G,如上所述,是對空G check的Standard;再者是因為掛載的關係。
仔細看,同時在影片中也有說到,他掛載內側油箱,內側油箱空油前的G限是到7G。
: 1. Perch setup(這個階段都還沒開始狗鬥毆)
: 兩機先設定好兩者之間的距離,通常是3k、6k或9k,單位是呎,攻擊者會平行或略落後防
: 禦者
前面提到LAB隊形,橫間隔4000呎到18000呎,這是一種很普遍常見的戰術隊形
影片中打9K(呎)約為1.5NM(浬),所以LAB擺2NM
Check 45度之後,攻擊機會開始對前位機做Pure pursuit(突進壓縮距離)
所以你會聽到像影片中「Countdown」
「1.9、1.8、1.7、1.6、1.5 Fight On」
1.5NM開打也就是所預設的9K距離
突進過程攻擊機會加速調整到進入速度,並且利用位置來調整與前位機偏角的關係,以期進
入時能達到正確的場景(Picture View)
: 3. Maneuver phase(狗鬥開始啦)
: 防禦者要儘量讓攻擊者”追不上”,而攻擊者要想辦法縮短跟防禦者的距離到達武器有效
: 射程1000呎,攻擊者要交互使用lag/ lead reposition來縮短距離
:
: 第一場Lee是當攻擊者,距離設定9k,有高度和G力限制,狗鬥過程中不得低於10000呎,G
: 力不得大於7,不過Lee沒有在高度降到10000呎前縮短跟防禦者之間的距離到1000呎,所
: 以對手勝
這邊仔細聽,他們第二個PASS要開始前有做OPS check,油量檢查
他說接下來就能夠做更高G力的動作了(狂喜),「但還差400磅」
仔細聽他報油量時7.5(“seven point five”,2號機也有回他油量)代表7500磅,而單座機
空油7160左右,所以它的油箱內還有400磅的油,要等到這400磅的油耗完才能大過7G
: 第二場是Lee當防禦者,距離設定6k(結果Lee說這次距離較長???),沒有G力限制
Set up的距離,能夠剛好是最完美的,因為在飛Perch set up時,若帶有教學意味,你要讓
攻擊以及防禦者能在最正確的場景去練習他的操作
落地歸詢才有依據,也才能從正確場景去衍生之後會遇到比較激烈的纏鬥運動
不過距離的差異,可能會從初始LAB的距離、Check turn後前、後位機的G力或速度沒有保持
好,等因素影響
: 高度不得低於10000呎,這次Lee是成功逃脫了
:
: 第三場還是Lee當防禦者,跟第二場一樣的條件,不過這次Lee就沒有成功保持距離了
: 3. 談到跟DCS差別,在遊戲裡拉G完全不用考慮自身身體的負擔,更重要的是目視目標的
: 能力,DCS玩家可以帶頭部追蹤器來改變視角,基本上頭部還是朝前,但飛官們不但要一
: 直扭頭,甚至要轉整個身體才能向後看,同時還要抵抗G力的影響
**以上以下都是非機密內容***
這影片滿不錯的,內容都很基本
不過同時由於很制式淺顯,裡面的場景、Picture View都相對單純
不過很適合大概瞭解在做什麼
沒有看到兩方很激烈的操作防禦(Aggressive Deny defenser)
補充:
1.訓練的時候要注意飛機G力限制,除了BFM之外,另一個很容易超G的課目,就是對地攻擊
,因為你要做安全脫離,它有G力限制,沒注意的話,很容易一帶G力脫離帶到超過彈體或飛
機G限。
飛行員看到超G之後,就會下來找專業檢視DVR、逐幀回放,有個規範是超G當下那個秒數定
格,前後多少幀數也要超G,就會是專業認定超G。
飛機要進廠做結構檢查,避免潛在結構損傷。
當然作戰不在此限。
2.如上所述這影片是基本的Perch set up講解,而BFM其中眉角很多。
而不只是等勢好玩,Perch set up認真打也很有意思
我小時候也有過長機Perch防禦,我當攻擊機,打到我變成防禦機的情況(QQ)
長大之後換我從防禦機,找到對方犯錯,反過來用120KIAS、45度仰角拽到攻擊機後六點,
過過乾癮
3.攻擊和防禦都需要耐心,等待對方犯錯,成熟飛行員在視距內纏鬥雖然是電光石火,但也
是度秒如年
生理、心理還有你的操縱意識都會有所影響
4.影片中有提到個概念我也覺得滿重要的,關於戰鬥機飛行員,你會先認識這架飛機、學習
它、操縱它
接下來你成為僚機,你要熟練各種戰技,飛到長機要你飛到的位置;接下來你要訓領隊,你
會發現要從B-Course學的最基礎的BFM開始練起
但這時候你已經不是以前在飛BFM的那個FNG(Fucking new guy),你要開始懂得更多,去
帶領僚機飛完這批,告訴他你的建議
接下來你要開始掌握怎麼樣教學、帶飛
然後你就會在飛機上熟練的邊講解邊飛飛機,接下來就只差當一個YouTuber了(並沒有
以上拋磚引玉,望不吝賜教,大概提到些想法,其他後續有想到的再回文一起討論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2.42.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7937089.A.B43.html
※ 編輯: n0venblue (39.12.42.157 臺灣), 06/28/2023 15:29:11
術業有專攻
我也很喜歡看酷酷的影片,然後有業內人士專業分析
就是hjfreak說的攻擊機衝出被防禦機反過來打
影片中在6K防禦會聽到「對方overshoot」
這就是防禦機最希望見到的場景
希望攻擊機能量沒有掌握好,不僅沒有射擊機會,還讓出空間讓我鑽到後面
拿3K set up做舉例,初始一Fight On,後位機就已經滿足剛(GUN)人三條件之二:IN PLANE
, IN RANGE,只差IN LEAD
也就是說他在射程內、同平面,只要往前一帶取前置,讓槍線穩定,摳槍就會一堆子彈傾瀉
在前位機身上
同理防禦機一開始就會做很激烈的脫離平面(往下拽),憋攻擊機(向攻擊機用力帶),這時只
要攻擊機沒有掌握好Re position(重新取開或保持好距離)
就會被憋出角度
咬著這角度,後燃器開,45度仰角感覺有點要進入相反操作區,你就能維持著約莫100KIAS
的速度從攻擊機旁邊橫移到他後面
你會看到他目瞪口呆
你說得沒錯,不過TTS也算是比較舊的雷達,現在可以同時鎖超多個目標,再一個一個按順
序射死他們
(而且所有目標都能很精準地持續鎖定)
不過比較細節就不贅述了,老話一句,Viper的提升已經不只是一個檔次了
※ 編輯: n0venblue (39.12.42.157 臺灣), 06/28/2023 16:38:29
問題很好哦,這也是大部分人會有的誤解。你提的幾個議題可以分開來討論:
Viper確實可以一次鎖定很多架,你也能自己區分你的射擊清單,等等飛彈從誰開始打
而另一個問題是,科技這麼進步,為什麼還要BFM呢?
我們從戰場態勢來聊聊看
在兩方都有戰場警覺的情況下,我們從遠打到近,都會是對頭的態勢
(在討論這東西,就算不涉及機敏,也有很多專有名詞或是概念很難用比較普遍的文字來示
範,我儘可能白話一點,請多擔待,當作聽故事!)
**如上所述,雷達跟飛彈讓你能夠很遠就看到對方,但你也不一定要打,對方可能騙你的彈
然後轉走
同理,飛彈是有PK值的,視距外接戰越遠打,他只要扭一下你就殺不死他(比如100公尺,
航向變化可能10度就夠閃了;50公尺30度;25公尺90度)
而問題來了,他閃完你的飛彈你就少一顆,他就轉回來繼續衝過來
怎抹辦?
同樣的,你飛彈出手,也只能夠知道「飛彈的時間到了」,而不會目視確認「他已經死了」
於是,真正的視距外接戰,會有很多很嚴格的接戰條件,以及領隊的判斷,來節約你的彈藥
***當你要防守一個區域,絕對是對方同時間要打死你之外還要攻擊你的重要目標,所以他
們一定會有很多很多架次衝進來搶一個TOT window去弄死你還有你要防護的目標
無論是對地導彈他衝到一定範圍內、或者是距離較近的對地炸彈,有導引無導引都一樣,他
也要衝進來弄死你
只要突破這些區域,你防守的任務就算失敗了
所以在你很認真看著高空有威脅飛機的時候,同時思考以及數學計算,並指揮僚機各種戰術
位置,來確保能射死對方、不被他們騙、不讓自己被射死之外
你的防線也隨時會被低空圖穿的壞蛋,還有從莫名其妙地方拉升的壞蛋威脅到
你要做的就是儘速解決他
(相對而言你在做攻擊的時候,也很有可能在兩方視距外飛彈都打完或者你用一些ALE-50影
分身之術、刁鑽的角度、趁他不注意從低空鑽過去,來避開他對你的攻擊)
此時距離的壓縮可能會到很近
而這時候攻擊方就要衝進來把你的重要目標、或是你必須要遏止的防線給突穿,你只能對他
做BANZAI戰術(沒錯就是那個萬歲的玉碎)
而不是只再用遠遠的飛彈去撈他,因為衝進去視距內是符合你所設定的接戰比(到這距離你
不能再退了,你一定要打死他)
此時你必須要確認他一定死亡不然就是你死掉,你一定要「目視確認戰果」,報出來KILL而
不是飛彈的TIME OUT KILL
你一樣要進去攔截,他如果有警覺,一對頭你們就進入等勢BFM
***回到現實中,BFM本來就是最基本的戰技,它是在B-Course裡面很基礎的課程
(當然它也可以很刁鑽)
這個架次課程能夠讓你更熟悉飛機的性能,培養你的操作信心
視距外接戰的很多戰術動作基礎也都是從BFM開始建立的
第二個現實是,很多時候上去對應敵機都是「不明機」場景你攔截上去後,去做驅離
這時候他對你做激烈動作,你要保護自己或驅離他,這不就是1vs1 BFM嗎?
灰色地帶進入到突發狀況,試想這兩種情況:
1.會從敵我中線的飛機開始交戰
2.兩邊的飛機知道等等要打仗囉,我們先回機場,洞八洞洞時間到大家起飛,從彼此最遠的
地方開始視距外接戰
哪一個會比較合理?
現代戰爭真的要摒除視距內作戰的機率,還會有ROE的問題,詳情請洽越戰美軍
BFM之於刺刀,我覺得是蠻有趣的比喻,但真的差太多拉
※ 編輯: n0venblue (39.12.42.157 臺灣), 06/28/2023 17:24:23
沒錯,這也是F2T2EA的邏輯,放到很小裡頭很重要的一件事:戰果確認
假如在視距外,你報出飛彈TIME OUT call,戰管能告訴你的只有目標的Vanished或Faded
也就是說雷達會看到目標消失,你如果對著他你的雷達也會看到目標閃爍、消失,但這時候
通常你射完視距外你都會是背向他
不過目標消失,有可能因為他變成碎片,回波還在空中逐漸消散;
也很有可能對方反轉180度用大俯角從3萬呎倒扣到1萬甚至更低,讓你的雷達脱鎖,悄悄從
旁邊蛇進來
你也許能用飛彈包線、距離和對方的動作來判斷他是不是真的死了,但假如對方也很聰明,
低空蛇到一旁,你這時轉進去繼續看高空層其他目標,他飛彈出手就變成你沒有任何警覺和
反應
不過如果對方為了躲你的飛彈一直不敢進來,你也不用消耗彈藥,因為他也沒辦法威脅你的
目標
而當對方進到很近很近,符合你所律定的接戰比(無論是距離近到飛彈他絕對不可逃逸,或
者是已經到了無可挽救的距離)
你要做的就只能盡可能逼近他,用盡方法生存,擊落他,進入目視戰果的辯證
為什麼在接戰時近到一定距離,我們的接戰比會變成1:無限(我只要還剩一架,無論對方有
多少架,我都要殺進去)
碰到這個線我就要回頭BANZAI,提高我武器的PK值、而且退無可退(對這個任務我已經拉不
出縱深)
這和最一開始的任務目標和指揮官企圖有關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