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訪談】韓星見面會主持人好當嗎?講錯一句話就會被罵翻!feat.曾寶儀
-
「只要做完功課,就會完全明白,我們為什麼為了愛聚在一起!」
-
前幾年韓星見面會相當盛行,幾乎每個禮拜都有韓星來台,當時還在當記者的我們,分為不同的採訪線路,總是看著韓線記者跑去機場接機直播、趕著跑不同的見面會、接著還要準備不同的專訪。
-
其實韓星見面會在台灣是一個很大型的活動,而韓星見面會主持人更是不好當,為了韓星來台,可能要把他背後的功課全部做一遍,例如演過的戲、上過的綜藝節目、發過的專輯,只要能多了解一點點,就能在舞台上更有信心。
-
很開心這次可以訪問寶儀姐,聊聊關於主持韓星見面會背後的辛苦,真心很敬佩這些付出,這些努力也相信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
在沒有韓星來台的這段日子裡,寶儀姐也開了一個新的網路實景節目《我們回家吧》,當中也邀請到千千、Lulu、隋棠等人,讓我們跟著他們一起回家吧!
-
【我們回家吧】播出時間
每週一MyVideo首播 / 隔週一SELF PICK YouTube 重播
-
#曾寶儀 #職業訪談 #韓星見面會主持人 #我們回家吧
【高畫質完整版影片傳送門】https://youtu.be/PO2-qj0m4E4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了這3招你一定也能做出超有水準的清蒸魚 今天真的是好冷的天喔~ 回家想要飯桌上 有熱熱的菜、有暖暖的心在等著 這樣就算再冷的天 也可以順利渡過吧! 其實今天一整天都窩在廚房拍攝 而鍋中熱熱的煮著小卷米粉 還有了溫暖的好友來串門子 雖然廚房外面的溫度只有8度 但還是一點都不覺得冷 我想這就是人跟...
我們回家吧2播出時間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了這3招你一定也能做出超有水準的清蒸魚
今天真的是好冷的天喔~
回家想要飯桌上
有熱熱的菜、有暖暖的心在等著
這樣就算再冷的天
也可以順利渡過吧!
其實今天一整天都窩在廚房拍攝
而鍋中熱熱的煮著小卷米粉
還有了溫暖的好友來串門子
雖然廚房外面的溫度只有8度
但還是一點都不覺得冷
我想這就是人跟人之間的溫度吧!
-
我喜歡看著朋友、家人吃著我做的菜
我喜歡自己可以為她/他們做菜
我喜歡跟她/他們一面聊天一面吃飯
不要怕雖然天氣很冷
但是記得只要我們的心是熱熱的
再冷的天氣都可以讓我們的溫暖笑容融化
今天的這一集小卷米粉
老劉會努力剪接然後放在過年左右播出
敬請期待特別來賓喔!當然不是小卷啦!
但是是一樣有著小卷米粉頭的可愛影后喔~
*今天用日本土鍋做小卷米粉真的好有質感喔~
而且這樣冷冷的天有土鍋整個幸福感都提升了!
*日本土鍋+橄欖油、醋開團的連結可以參考這裡喔👉https://www.facebook.com/veryred2011/posts/41385451761580
-
先來做做蒸魚吧~
今天影片中的清蒸紅條石斑魚
是我這段時間經常在家中做給嬌爸跟嬌媽吃的
連很不愛吃魚的老劉都說
這樣的清蒸方式很可以也很好吃他可以接受
所以他提議希望可以拍攝成影片
我想只要將影片中的這些蒸魚小技巧記下來
這樣不管你下次清蒸什麼樣的魚
都會做出有如餐廳一般的水準喔!
況且過年也快到了
就一起先來複習一下吧~
-
【清蒸紅鰷石斑魚 食材】
紅鰷魚300g
薑片7片
米酒1大匙
薑絲適量
青蔥1支
冰開水少許
紅辣椒適量
板豆腐2大塊
米酒1.5大匙
醬油1.5大匙
味醂1大匙
香油2大匙
*清蒸魚必學3招
去腥、大火蒸、燜一下
這大概是蒸魚比較重要的三個小技巧
-
#清蒸紅鰷石斑魚
#阿嬌 #愛 #美食 #料理
#嬌劉家香話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來做菜吧!
@來阿嬌生活廚房的IG追蹤喔:
http:www.instagram.com/charlene_lifekitchen/.
@請加入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veryred2011
我們回家吧2播出時間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抖音涉國安」vs.「疫苗用鱟血」。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疫苗用鱟血」獲得50.2%的票數,險勝0.4個百分點;這刷新了上次的紀錄,成為我們節目開播以來比數最接近的一次!
「鱟」這個字念ㄏㄡˋ,不是鱉喔!大家可能覺得鱟這種「活化石」,看起來跟「王蟲」長得差不多,但對牠實際上能做什麼相當陌生。我們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打針或接種疫苗的經驗吧?要確認這些醫藥用品安全無虞,其實都要靠鱟血的幫忙。
鱟流出來藍色的液體就是牠們的血液,因為裡面有銅離子所以呈現藍色,但鱟血的神奇之處並不在於顏色,而是牠們的血液裡有特殊的凝血劑,可以拿來揪出細菌,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具有這種功效的生物,牠們的血液就被科學家拿來製作成「鱟試劑」(LAL),現在醫藥界正在努力研發Covid-19疫苗,也是要靠鱟血從旁協助。
在鱟試劑發明前,科學家不知道該怎麼確定,新疫苗或藥物是否安全無菌,為了確定新產品沒有被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之類的汙染,過去科學家必須抓來一大堆兔子,把疫苗注射進牠們體內,看看兔子有沒有出現症狀,但自從鱟試劑1970年代誕生之後,完全改寫了製藥界歷史!檢測的時候,只要拿一點鱟試劑滴到疫苗或藥物上,如果疫苗裡有細菌,鱟試劑就會把細菌包起來,變成像果凍囊狀的樣子,鱟試劑雖然不能殺死細菌,但等於是一種「警報器」,挽救無數人和兔子的性命,所以鱟血也堪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液體之一,甚至被稱作「藍金」。
其實鱟試劑的製作真的不容易,捕撈外加放血作業,相當費時又燒錢,想做出1加侖(3.8公升)的鱟試劑,平均要耗費6萬美元,相當180萬台幣!業者每年都會捕撈50萬隻鱟,而每一隻鱟都會被抽出大約30%的血液,大家可能很難想像30%有多少,拿我們人類來舉例好了,體重60公斤的人,全身血量大概會有4000ml,如果你跑去捐血,規定是最多一次捐500ml,換算下來也不過12.5%,結果你把人家放血30%,不出鱟命才怪!所以放血的過程中,大約會有30%的鱟撐不過去,要7天後才能回家,而撐過去的倖存鱟就會被放回海中,但其實沒有人知道牠們能不能恢復健康,好好活下去。
而製藥業者當然堅稱這些鱟都會順利恢復原先的生活,但動物學家追蹤鱟的餘生後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有大約10%-25%的鱟在回家幾天後就會死亡。而且研究證明被放過血的鱟會身體虛弱、喪失方向感一段時間,母鱟可能還會有「不孕症」,出現產卵困難的現象,所以動物學家呼籲製藥業對牠們溫柔一點,好增加牠們的存活率,不然總有一天人類會無鱟可用。
拿美國來說,正常每年春天滿月的時候,會有成千上萬的鱟,爬上美國大西洋沿岸產卵,但是由於棲息地流失,再加上人類過度捕撈,導致過去幾十年來鱟的數量急遽下滑。1990年生物學家原本預估,在美國「德拉瓦灣」的產卵點,有至少124萬隻鱟,但這個數據到2002年也就是短短12年後,暴跌到33萬多隻,等於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不到。2016年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把美國鱟列為「易危」(Vulnerable),專家也預估,美國「鱟口」恐怕持續減少,預估未來40年內數量將暴跌30%。
而台灣的話,從前台灣西部的沙灘有許多鱟,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如今只有在金門可以找得到鱟的蹤跡,大概20年前,金門古寧頭西北海域的潮間帶,就已經被劃為鱟保育區,明令禁止抓鱟,用漁具或徒手都不行,當地也有取締小組不定期巡邏,同時會進行各項宣導教育、野放鱟寶寶等保育行動。總之鱟的數量真的岌岌可危,牠們明明就是存活了4億多年的活化石,比恐龍還要古老,結果遇上人類就GG了。
鱟血的使用,在這次肺炎疫情中再度成為焦點,但卻引發動保人士的抨擊。其實近年專家已經研發出一種,與鱟血原理相近的合成替代品(rFC),目前被歐美一些公司所採用,但是今年6月,負責美國製藥安全標準的公司又出來說,他們無法證明這種替代品的效果良好,因此需要繼續使用鱟血這種傳統的檢測,看來短期內,鱟被插吸管放血的畫面還會繼續上演。你們覺得為了救人類,讓動物賠上性命,這樣是合理的嗎?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我們回家吧2播出時間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現在防疫解封,到底是有絕佳的一手,還是一步自殺棋呢?
現在美國幾乎大部分的州都已經解除了防疫的禁令,最後一個康乃狄克州州在5月20號也開始逐步解禁。不過說是解除,其實很多都是在原本有時間限制的禁令到期之後,沒有繼續延展。總之就是說,美國已經漸漸的開始把人民放回街上,商店、企業、學校等等也都陸續開啟。
不過美國的疫情根本談不上緩和,除了少部分地區真的有趨緩之外,大部分的州還是處在一個高峰,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數字根本也沒掉下來。代表禁令的效果都還沒真的出來,為什麼要急著解封?
之前有說過美國比較多人沒有儲蓄的習慣,要是長期封城,很多人可能都會活不下去。月中的時候就有統計說,現在美國的失業率是14.7%,有三千多萬人都在領補助金過日子,之後最多可能會增加到有25%人失業。而且美國財政部長就有說,第二季的個人GDP的中位數可能會跌33%,再不趕快解封,就真的只能喝西北風。
而且美國封城等於經濟完全關機,這個時間一長是很嚴重的事情。又不是家裡電燈開關一撥就亮,都是要花時間暖機才可以真的新運作起來,而且關的時間越長,要暖機的時間就越久,現在都已經兩個月了。有些人失業的時間到一個程度,跟原本產業的關係就會越來越淺甚至到消失,之後也沒辦法馬上回到就業市場。企業關門久了,就算經濟重啟也辦法馬上恢復原本的業績,都要重低谷再往上慢慢爬。還有那種倒閉的更不知道要怎麼辦,本來在做老闆的都要出來找工作。
紐約時報的podcast daily就做了一則報導:在路易斯安那州有個四人家庭,兩個女兒的其中一個人有自閉症,免疫系統也有問題,生活常需要照顧。這對父母就拿房子去貸款借了一大筆錢開了一間餐廳。本來到今年開始名聲都已經累積出來了,沒想到結果突然今年三月疫情一爆發,客人也不敢來、員工也不敢來,最後就直接不能營業,弄到現在貸款都還不出來。
雖然現在路易斯安那已經解禁了。但也不是說就直接回到原來的樣子。現在法規規定,餐廳內用只能開放本來1/4的座位,他們就算坐滿最多也就是打平而已。之後等於是這陣子所有的努力都消失,全部都要重來,現在美國經濟一直在往下跌落,越早重啟經濟就能越早止跌回升啊。
而且除了經濟因素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宗教因素。
之前各種封城的時候,不是都說除了必要的設施之外都不能開放嗎?結果各種宗教的集會都被算成非必要,很多宗教場所像是教堂、寺廟、清真寺都要關閉,不能進行宗教集會。到現在美國人都忍不住了,覺得日子已經很苦了還不准我去教堂,這樣是要怎麼活。結果現在雖然逐步解封了,但是這些宗教集會場所解封的優先順位都比較低,就有很多人抗議說,現在可以去餐廳吃飯了,也應該要可以去教堂做禮拜了吧。
但美國真的做好解封準備了嗎?德州 5月1號命令就過期逐漸解禁,結果不久後確診人數飆到單日史上最高。這就是太早解封的結果啊,而且不只德州,其他地方都還有這種太天真的例子。
芝加哥有一間福特汽車的組裝廠,本來是說要大家回來上班。結果隔天就因為工廠裡有人確診,工廠就又關閉只能回家放假;佛羅里達則是有一個幫政府整理疫情數據的工程師突然被解僱,但被解雇的原因卻是疑似因為不願意配合政府造假疫情的數據,來幫解禁背書。要是他說的是真的的話,不就是說佛羅里達政府自己都覺得這個數字不行?
現在美國整個民族決定了寧願去承擔這些風險也要重啟,也只能希望他們能夠更加重視、更加強化現有的醫療系統。壓制好這一波感染,或者是準備好面對第二、甚至是第三波的爆發。你贊成在感染人數仍維持在高點地區解封嗎?快在底下留言分享你的意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