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痛 #用對護膝更省力】
#我發表在8月號常春月刊的文章 #歡迎分享轉貼
諮詢/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張自強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雙和醫院復健部職能治療技術組長 林睿騏
《當膝關節疼痛不堪,跨出一步都很艱難!此時該使用護膝、拐杖等輔具了嗎?該如何挑選合適的護膝等輔具?如何使用才能保護與支撐膝蓋、避免二次受傷?讓輔具發揮最大功能?讓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告訴您。》
#使用護膝等輔具的重要性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雙和醫院復健部職能治療技術組長林睿騏表示,當關節很疼痛、正在發炎、紅腫熱痛,此時應以多休息為主,減少活動為宜,只戴護膝也不夠,必須就醫查出病因並接受治療。
若是退化性關節炎或膝蓋穩定度不夠,需要保養關節,那麼在行走及站立時若有拐杖及護膝協助分擔身體的重量,就比較不易引起關節發炎,動作品質比較好,相對也比較不易跌倒。
林睿騏表指出,護膝主要有有兩項功能:保護與支撐。若是膝關節病變初期,套上護膝即可有效保護膝蓋,減少膝關節發炎與再次受傷的機會,增加保護膝關節的效率。雖然戴著護膝可以讓走路距離拉長,但不代表可以怎麼走都不痛,到達一定時間還是會造成膝關節疼痛。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說明,輔具顧名思義是「輔助」的效果,沒有需要時不會建議使用,因為穿戴輔具時會限制膝關節活動。
護膝主要是保護作用,為避免惡化及二次受傷。此外,使用輔具因壓縮肌肉組織,所以肌肉與關節並非百分之百在活動,對於治療與肌肉強度的訓練並無直接效果。
#何時會使用到護膝?
張自強表示,使用護膝應視膝關節疼痛的原因而定,若是撞到,暫時紅腫熱痛,痊癒之後可能也不需要輔具。但若是退化性關節炎或其他關節疾病原因,造成膝蓋前方髕骨相鄰的肌腱組織病變,都可能造成膝關節疼痛,此時須先由醫師診斷並使用及X光確診,確定骨骼是否有發炎、位移、長骨刺之類的病因。
若是在紅、腫、熱、痛的急性期階段,需要冰敷以減低傷害,醫師可能會施打類固醇或玻尿酸等方式來治療。急性期過後由醫師根據病人的狀況,轉介給職能治療師評估,了解個案的問題及需求,再安排最適合病人使用的護膝。
配戴護膝等輔具可讓肌肉組織比較緊密地接合在一起,以限制關節的活動度,盡量避免過度屈曲或伸展(overstretch)的姿勢,使膝關節的活動在比較正常的角度範圍內,以避免二次傷害。至於是否需要搭配拐杖,須視其行走的狀況而定。
#護膝需要時時刻刻使用嗎?
張自強提醒,由於護膝會限制肌肉的活動,所以不適合一直戴著,休息、不活動時可卸下輔具;況且戴護膝時會覺得有保護就一直走動,反而不會注意到膝蓋是受傷的,過度使用膝關節而不自知。
#如何選擇護膝?
選擇護膝要視關節炎的嚴重程度而定。張自強、林睿騏說明護膝大約可分三種,首先是當膝關節疼痛狀況沒有很嚴重時,使用伸縮性「全罩式透氣護膝」即可,價格在一千元以內,但不一定剛好有適合使用的尺寸,且用久了會鬆弛;有的會加入遠紅外線材料,則價格會稍高,重點是要選擇合適患者使用的尺寸。
第二為整套式有魔術沾可調整鬆緊及角度,會比較符合個人需求,且前方髕骨有開洞式設計的「開洞式護膝」,讓髕骨不會受太多壓迫,價格大約一、兩千元。
比較嚴重時可使用第三款「可調式膝關節護具」,大腿及小腿各有鐵條支撐,膝蓋雙側邊有可彎曲的鐵條以利行走,既分散身體重量,又讓膝蓋可小範圍彎曲,但不會過度屈曲,且可避免膝蓋過度伸直,可活動自如。其好處是站立時,大小腿有鐵條撐住身體的力量,讓全身重量不會壓迫到膝蓋。另有一種往大腿及小腿延伸更長的膝關節護具,兩種的價格大約在五千到一萬元之間不等。
#使用護膝的成果如何?
張自強再次提醒,穿戴護膝不是為了治療,而是為了保護及避免二次傷害,以及限制膝關節的活動,休息時可拿下,活動或運動時穿戴。同時需依治療師建議的訓練活動,以強化骨四頭肌及小腿肌力等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提早使膝關節的功能正常化。
至於護膝用到何時可以功成身退?林睿騏認為,急性期時還是要多休息,急性期過後若病情好轉,就可以不用戴護膝,若仍有疼痛,還是需要使用護膝。
#當膝蓋不痛時 #運動或走路還可以用護膝嗎?
林睿騏表示,若是慢性關節炎,或是退化性關節炎者,不論是否還有疼痛,為避免再次受傷或再次發炎,可能需要一直使用護膝,特別是行走時需要戴著。甚至到了某些階段可能需要更換形式,支撐性要更強一些,以及搭配使用拐杖。退化性病人還得調整其日常生活作息的方式與姿勢,例如避免會造成疼痛的姿勢,以其他姿勢來取代等等。
#護膝不是綁得越緊越好
林睿騏提醒,臨床常見病人或家屬以為護膝綁得越緊越好,認為這樣支撐力才夠,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因為綁越緊,血液循環越不好,反而易造成腫脹。正確方法是調整到適合鬆緊度,活動時不會鬆脫,也不會緊到讓人感覺不舒服。
因此選購合適的尺寸很重要,商家會以病人的腿圍來判斷,但若戴上去不舒服會太鬆就不要勉強,應更換尺寸。若是可調式產品則為one size,可使用魔術沾來調整。
此外,若是原本戴起來剛好,卻突然變緊了,有可能是腿部腫脹,這是一個警訊,應該讓腳多休息,並試著做些抬腳動作以消腫。
#護膝要記得清潔
林睿騏強調,須注意護膝的清潔,按照說明書註明的清潔方法。因為護膝接觸身體,而身體會流汗並有油垢,因此必須更換清洗,若是長時間使用,建議備用兩副,換洗輪流使用。
張自強提醒,若護膝髒了,萬一接觸身體的地方有破皮或受傷,就會造成感染。
#正確使用護膝 #才能發揮最佳功能
張自強強調,護膝要正確使用,才能發揮其功能,在職能治療師的評估及教導下,能選擇最合適的輔具,以正常的使用方式,發揮輔具最好、最大的效果。
此外,護膝「不是越貴就越好」,而是經由試戴、調整適當鬆緊度,整個功能性搭配得宜,才是好的護膝,職能治療師可給予病人最適合的建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真是一個令我非常激動的時刻!就在 #新黨24週年黨慶大會 倒數幾個小時之際,由我和林明正 、侯漢廷 、蘇恆幾位同志共同錄製的新版《大地一聲雷》終於出爐了!非常感謝小軒老師與我們一起合力改編新詞,譚健常老師耐心指導我們這幾個沒音樂底子的青年軍合唱錄製,完成了我人生第一部親自參與灌唱的作品! 譚老...
「我發表在8月號常春月刊的文章」的推薦目錄:
我發表在8月號常春月刊的文章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真是一個令我非常激動的時刻!就在 #新黨24週年黨慶大會 倒數幾個小時之際,由我和林明正 、侯漢廷 、蘇恆幾位同志共同錄製的新版《大地一聲雷》終於出爐了!非常感謝小軒老師與我們一起合力改編新詞,譚健常老師耐心指導我們這幾個沒音樂底子的青年軍合唱錄製,完成了我人生第一部親自參與灌唱的作品!
譚老師和小軒老師伉儷,是享譽兩岸乃至華人世界的知名音樂人,他們創作的歌曲往往有濃厚的民族情懷,如「夢駝鈴」、「古月照今塵」、「三百六十五里路」、「故鄉的雲」,還有鄧麗君演唱宋詞的《淡淡幽情》專輯中的「幾多愁」、蔡幸娟的「東方女孩」、鄧妙華的「牽引」……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歌曲。十年前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因為幫新黨助選而有幸與譚老師伉儷見面,至今難忘當時欣喜若狂的心情!沒想到在我將滿三十歲的前夕,竟還有幸能勞駕譚老師為我們新黨後輩改編曲風、灌錄製帶,真的是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更讓我內心激動不已的,還有世代的傳承,以及在新的情勢下,我們這代人激發出的又一股新的思想、新的力量!《大地一聲雷》1994年問世時,新黨剛滿一歲,而我也才七歲剛上小學。我特別讀了當時作詞者小軒老師在新黨月刊上發表的文章,娓娓道來那時新國民黨連線出走成立新黨,引領有志之士呼群保義的時代浪潮。當時新黨率先看出國民黨領導人走的是台獨路線,中國國民黨已經變質,只有另立新黨才能救國家,然而多數老國民黨員仍迷信黨國圖騰,未能識破國民黨已被一個日本人借殼,反倒責罵新黨「叛黨」,直到 #李登輝 與 #司馬遼太郎 之間「台灣人的悲哀」對話流出,李登輝台獨思想終於昭然若揭,也才還給新黨清白。
如今我們青年一代合唱《大地一聲雷2》,又是另一次台灣前途面臨重大轉折的關口,二次呼群保義的重責大任,也落到了我們肩上!同樣的場景,又一次湧現一群頂著國民黨招牌的人來罵我們分裂,然而現在已不只是 #中國國民黨 被借殼,就連中華民國都已經名存實亡了!當年新黨的創黨元老被罵「受國民黨栽培卻背叛國民黨」,而如今我們則沒有任何國民黨情結及包袱,因為我們從沒吃過國民黨半滴奶水,至今唯一參加的政黨就是 #新黨!
今年六月海峽論壇時,我和 #洪秀柱 主席在晚宴上碰面,她對我說,如果柱柱姐連任主席,一定把我們幾個新黨青年軍找回國民黨,我則透過臉書回應,其實我們幾個並沒有回不回國民黨的問題,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國民黨。也許有朋友怪我說這句話,對柱柱姐稍嫌失禮,但這的確是我內心真實的感受。當時她在海峽論壇的開幕式上,說到自己一生為黨國奮鬥,特別引用南宋詩人「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詩句自況,我可以體會她的心情,也深深地為之動容!然而,我也必須說,生在1948國共內戰的柱柱姐,或許能就此為黨國「抱香死」;但生在1987兩岸開放的我,則要勇敢去開創屬於我們這代 #中華兒女的新時代 。
冬來嶺上一枝梅,葉落枯枝總不摧,探得陽春消息近,依然還我做花魁!
#新黨二十四週年黨慶大會 8/20星期天下午2點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二樓卓越堂)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我發表在8月號常春月刊的文章 在 科學月刊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AI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2021-01-07 14:39 聯合新聞網/ 常春月刊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文/鍾碧芳近來,數位科技正逐步與醫療緊密 ... ... <看更多>
我發表在8月號常春月刊的文章 在 科學月刊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AI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2021-01-07 14:39 聯合新聞網/ 常春月刊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文/鍾碧芳近來,數位科技正逐步與醫療緊密&nbsp;... ... <看更多>
我發表在8月號常春月刊的文章 在 科學月刊ptt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AI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2021-01-07 14:39 聯合新聞網/ 常春月刊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文/鍾碧芳近來,數位科技正逐步與醫療緊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