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孩喜歡冒險犯難,就算吃過苦頭也樂此不疲?】
很多頭胎是女孩、第二胎是男孩的媽媽曾經告訴我,帶孩子一直是周而復始的餵奶哄睡、牽牽小手、唱唱兒歌,規律而安穩,於是就繼續勇敢的製造第二胎,
沒想到,兒子出生後才真正體會到何謂心力交瘁,尤其打從男孩學爬、學走開始,驚悚劇情就開始輪番上演,翻箱倒櫃,挖插座、拔插頭、玩剪刀、玩電扇…,愈是禁區,他們愈有興趣。
媽媽們的視線絲毫不敢遠離,神經分秒都得緊繃,這才領教到帶孩子太傷神。
的確,生養三個男孩讓我確信,冒險的特質確實是深深烙印在典型男孩的基因裡,似乎生來就是他們的印記。
.
(((冒險傾向,是典型男性與典型女性的區別特徵)))
咱家三男孩一路以來的肢體發展模式如出一轍:
才學會走路,不穩的腳步就開始一路衝,顯示他們內心「跑比走更過癮」的強烈慾念;
真的會跑了,上下樓梯就不再一階一階乖乖走,「三階併兩階的彈跳」才是基本步伐;
一旦到遊樂場玩耍,溜滑梯上不多時就會看到千奇百怪的實驗姿勢---躺、俯、側、衝,三小子總是大膽展現驚人特技,非得找出世界上最新奇刺激的溜滑梯玩法不可。
這一路走來,我心知肚明,典型男孩天生對開發自己的身體潛能躍躍欲試,挑戰極限的細胞如千軍萬馬,難以阻擋!
我在一次又一次飽嚐驚嚇之後,確實已練就一顆比一般父母更強勁的心臟,對咱家三個男孩成長中的諸多行徑,早已見怪不怪,尺度不由得愈放愈寬。
.
我記得小子之一六歲時在中庭嬉戲,突然發覺從花圃的磚頭圍欄上跳下來非常刺激,於是就開始在社區裡大力搜尋各種高度的磚頭圍欄,
他愈爬愈高,愈挑戰愈過癮,一位媽媽路過,還沒看到我,就急得上前去阻止,沒想到一轉身就瞥見我,對於我的神態自若大表不可思議!
我記得我回答道:「你擋不了他的啦,他每次跳,每次就會想一想他自己的極限!而且真的要跳到摔痛了,他才會停手的!」
果真,到了一個令我不可思議的高度時,小子一跳下去就哀哀叫,然後,終於服輸,自動收手!
我判斷這等嘗試尚不具有嚴重的安全威脅,於是就任由小子自行接受苦果而學著自我收斂。
.
研究兩性差異的英國心理學家傑夫.特雷齊曾提出:「冒險傾向可以稱得上是典型男性與典型女性的區別特徵。」
他提出,在人類遠古的生活中,男人要負責打獵、覓食,往往需要勇敢無懼、主動出擊,長期演化的結果,「手腳快於大腦、敏捷動作先於審慎思考」的冒險本能,已深深烙印在男性的基因深處。
.
(((典型男孩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環境的風險)))
除了源自演化的結果,典型男性天性中有一股假想自己是英雄的趨向,因此很容易在自我幻象中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環境的風險,與典型女性趨向保守觀察、被動等待的天性大異其趣。
這使得典型男孩往往是自己莽撞行事的受害者。
咱家三小子自學步以來,大小災難頻仍,真是防不勝防:牙齒撞斷,額頭撞成大腫包,玩玻璃用品掛急診縫針,被生鏽鐵片劃破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然而這些意外只是讓我血壓陡升的小插曲,三個蠻小子的膽大包天與衝動行事,還曾把我嚇到心跳快停止。
.
有一年寒假,娘家辦了一次旅遊,一行二十多人一下火車,才走進渡假村,就看見一小子頭殼鮮血直噴,我立即被嚇得六神無主。
在人生地不熟的台東,一陣兵荒馬亂,立即飛車送小子至數十公里外的慈濟醫院急救,止血、縫針、照X光,我緊緊抱著小子,全身不自主地顫抖,眼淚奪眶而出。
才短短幾分鐘,小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走在我後頭的這一小子,一進渡假村,望見廣場上不遠處立著一座金光閃閃的戰車模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爬了上去。
萬萬沒想到戰車的粗大砲管是可以活動的,才爬上去,鋼製的大砲管就往前旋轉,朝小子的後腦勺重種打下來,等我們發現時,小子已嚎啕大哭,被自己的噴血嚇得臉色發白。
頓時全家人臉一陣青一陣白,所有的玩興都消失殆盡。
真是皮啊,這個模型擺在那裡好幾年,從來沒人想過要爬上去,也不會有客人連check in的手續都還沒辦妥,就開始四處探險啊!
我這個媽媽萬萬沒想到,一個已經能走能爬、能自己過馬路的八歲孩子,還需要我隨侍在側的緊迫盯人?
那場可怕的意外真正讓我感受到,男孩真是難以預測的不定時炸彈,總是想要劃破寧靜,在無風無浪之中衝撞出驚濤駭浪。
.
(((男孩遭受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高於女孩)))
環境本身並不可怕,然而一旦結合男孩的冒險衝動,就變得危機重重。
由於典型的男孩普遍容易高估自己的實力,因此我的母親生涯始終沒辦法輕鬆平靜。
到了青春年少,男孩的理智也不會隨著日漸成熟的身軀而大幅進步。
每當看到驚悚的山難、水難事件,我就在心裡警覺起來,該如何面對三小子不斷向我苦苦逼求,准予放行他們參加各類暗藏危機的活動呢?
而無奈的放行之後,又該如何安撫自己揪結的腦神經細胞呢?
或許直到三小子長大成人,我都還得叨叨絮絮,要他們不要開快車,要他們不要喝酒上路,要他們不要熬夜放縱?
.
典型的男孩們不但容易假想自己是英雄,對勇於冒險的人物也莫名崇拜,重點不在於這些人物做的事情到底對或錯,而在於他們敢為人所不敢為!
因此典型的男孩們還有一個潛在的大危機,也就是當一堆男孩聚在一起時,稍稍受到帶頭英雄的鼓譟,很可能就集體做出更為驚悚大膽的蠢事,如:打群架、集體飆車、貿然闖禁區等。
以上原因造成男孩遭受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高於女孩。
然而無論急診、外科手術、抑或造成終生遺憾等案例屢見不鮮,也不論統計數據有多嚇人,都很難遏止男孩大膽冒險。
.
家有冒險小子,採取全面圍堵的方法,絕對是下策,父母除了要有超強的心臟,還要適度相信他們對自己身體之控制能耐,且必須從小建立嚴明的規定,更要把握住各種機會教育,讓他們認識危險。
.
(((在安全合格的場地裡,讓男孩正確地冒險)))
全然禁止男孩嘗試有創意的冒險行為,顯然會造就一個無法滿足搞怪欲望、處處搧風點火、騷擾他人的皮蛋。
最好的方法就是帶他們到真正安全的場地、在合格教練的監督與教導下,帶領他們正確地冒險。
愛在地上玩滑水,不如讓孩子去上溜冰課,戴好護具、向教練學習正確的動作與防衛方式;
愛從高處往下跳,就帶孩子到有著各種安全體育器材的運動公園,讓他們盡情發洩、探索體能極限;
喜歡到溪邊玩跳水,就讓孩子到合格的游泳池,在大人監督下安心嘗試。
安全的場所、適當的器材、正確的技術訓練和妥善的防護,是從事危險活動時的必備條件。
.
(((建立嚴明的行為守則,而且不輕易妥協)))
對不知天高地厚的冒險小子而言,「危險」這兩個字是不存在的!
當他們內心燃起尋求刺激的衝動時,興奮感必定會沖毀所有的理智。
因此,建立「不輕易妥協的規定」、「利用各種方式讓他們認識危險行為的後果」,是保障孩子安全的最重要法則。
兩歲時禁止碰插頭、插座、熱水瓶;
五歲時禁止單獨過馬路、一個人在公園遊玩;
七歲時禁止使用過於尖銳的刀具;
九歲時禁止下課後和同學在街上閒逛;
十二歲禁止和同學私約到溪河或海邊游泳;
十五歲不能沒有理由隨意外宿,或是從事未成年者被禁止的活動…………
這些要求雖然專制無情,但在孩子還不夠成熟,無法正確判斷環境安危的階段,為了保障他們脆弱的肉體、甚至心靈,以免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卻都是必要的規範手段。
典型男孩的心理成熟遠遠趕不上身體成長,明明身體已經強健有力,卻無法相對應的明辨事理,以約束自我,所以當然更需要明確的外力和他律,來幫助他們避開麻煩。
比如,孩子看到濕濕滑滑的地板還是要忍不住滑個幾下,就請他務必回家先戴好護具、頭盔;孩子放學之後隱瞞大人和同學四處遊蕩,就可能必須暫時取消幾天他下課後的自由時間;孩子老愛跑到窗口跳上跳下,就請他先坐在「隔離椅」上安靜休息幾分鐘。
.
(((給予足量的監督陪伴,挪去環境的危險因子)))
孩子的意外多半都是大人不在場時造成的,如果您家兒子每天都忍不住要把創意巧思用在冒險遊戲上,我們就只好認命地付出更多時間陪伴與監督,這也是為什麼教養男孩特別辛勞的緣故。
為了減輕負擔,父母也可以先為孩子盡可能挪去危險因子,像是在尖銳的桌角、椅角處做好防護;堅硬的牆面與地板要鋪上軟墊;用物品擋住或封住插頭、插座;
把刀子、三秒膠、打火機、尖銳錐子等危險物品隔絕在孩子的視線之外;把孩子常會靠近的窗戶鎖緊;把藥品擺在孩子拿不到的高處……等。
父母必須時時檢視環境,預想各種潛在的危險性,這樣就不至於總是要提心吊膽,也能放手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探索。
.
(((了解男孩控制肢體的能耐,避免無謂的擔心)))
給予仔細而足量的陪伴、多與孩子互動、投入他們的活動,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
我們可以很熟稔孩子控制自己身體的能耐與限度。
有些家長對於男孩的一舉一動都緊張過度,隨時喊著:「不准跑」、「不准跳下來」、「不准爬高」、「不准追逐」……這可能是因為爸媽對於孩子控制與運用身體的能力不夠熟悉所致。
如果我們常常陪在孩子身邊,觀察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身體來行動,比如在公園,他們是如何一點一滴建立起攀爬、跳躍、平衡的能力,
當我們眼見為憑,確信他們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肢體,那麼就有限度的成全男孩們吧!
讓身心狂野的他們不再被綁手綁腳,而能享受運用肢體的樂趣。
同時,沒有受過傷的孩子確實不懂得什麼叫做「害怕」,讓孩子親身經歷一些無傷大雅的小跌倒、小挫折,不啻是增強孩子評估安危的最有效方法。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漢光37號演習進入第二天,國軍第二作戰區今天清晨4點實施夜間機動演練,利用夜色掩護趕抵戰術位置,防止登陸的敵人進入花蓮市境內。此外,陸軍關渡指揮部則在淡水河部署M60A3戰車、雲豹甲車、迫擊砲,模擬敵軍試圖從淡水河口突入,直搗大台北,軍事專家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國軍簡化許多演練步驟。 詳細新聞內...
「戰車 砲 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部長 Gam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新聞] 13天後退伍!24歲士兵遭CM11戰車砲管擊胸 的評價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在進行戰車保養時,砲尾環意外脫落⋯⋯ #上報焦點#第八軍團 ... 的評價
- 關於戰車 砲 環 在 裝甲564旅2士官保養戰車爆意外砲管重擊傷重送醫 - Mobile01 的評價
戰車 砲 環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裝備升級囉!最新版 MAAWS 除了重量減輕,還搭配電子光學瞄具,將強化士兵在戰場上操作的靈活性!
#SAAB #M4 #MAAWS #輕量化
戰車 砲 環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洲陸軍「鑽石路」(Exercise Diamond Walk)演習,M1A1戰車、M777榴彈砲、「標槍」反戰車飛彈、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砲與榴彈機槍等武器實彈射擊,以第7戰鬥旅(7 Combat Brigade)為核心參演,不僅提供橫跨日夜的擬真環境,也安排多種作戰情境
戰車 砲 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漢光37號演習進入第二天,國軍第二作戰區今天清晨4點實施夜間機動演練,利用夜色掩護趕抵戰術位置,防止登陸的敵人進入花蓮市境內。此外,陸軍關渡指揮部則在淡水河部署M60A3戰車、雲豹甲車、迫擊砲,模擬敵軍試圖從淡水河口突入,直搗大台北,軍事專家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國軍簡化許多演練步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63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y6zMhgsmkQ/hqdefault.jpg)
戰車 砲 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漢光37號演習進入第二天,國軍第二作戰區今天清晨4點實施夜間機動演練,利用夜色掩護趕抵戰術位置,防止登陸的敵人進入花蓮市境內。此外,陸軍關渡指揮部則在淡水河部署M60A3戰車、雲豹甲車、迫擊砲,模擬敵軍試圖從淡水河口突入,直搗大台北,軍事專家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國軍簡化許多演練步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63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I8AXXZJEIg/hqdefault.jpg)
戰車 砲 環 在 部長 Gam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44 World 6-1 透明水管巡遊
7:02 World 6-2 搖搖晃晃幽靈船
14:59 World 6-3 點觸!謎樣的機關城堡
21:51 World 6-4 木筏叢林巡遊
25:03 World 6-A 阻擋者!斗斗王子
26:31 World 6-6 攻略!砲彈刺客要塞
31:17 World 6-5 暴風雪山
37:37 World 6-7 刺毛怪煤礦
41:15 World 6-神秘屋 投擲吧!神秘屋
42:18 World 6-戰車 庫巴軍和炸彈戰車
46:45 World 6-C 對決!分裂老大
這是我現在直播使用的設備喔!給大家參考囉~
▶️ 擷取卡 Cam Link 4K
- 可以將單眼數位相機變成視訊使用,大幅提高直播中人像的畫質以及觀影體驗
- 超簡單隨插即用!
DSLR相機相容表格https://www.elgato.com/en/gaming/cam-link/camera-check)
- 支援4K超清晰畫質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31VyW9
▶️ 鍵盤 K95 RGB Platinum XT
- 航空級鋁合金髮絲紋框架
- 業界頂級Cherry MX櫻桃機械軸(銀/茶/青)
- iCUE軟體控制全鍵RGB動態背光、巨集設定,6顆支援Elgato Stream Deck專用按鍵
- 耐用不沾髒污PBT雙料注塑鍵帽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xDqemV
▶️ 無線藍芽耳機 Virtuoso
- RGB燈效可自由調整、超耐用金屬框體
- 無線、USB、3.5mm 三種模式
- 獨家Slipstream無線傳輸技術,更穩更快更遠
- 16+小時電池容量
- 語音清晰、可拆卸、指向性麥克風
- 7.1環繞、50mm音效驅動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qDeaeq
.
🔔 訂閱主頻道:https://goo.gl/fhng5L
▶️ IG:bujo1104
▶️ DISCORD:https://discord.gg/AWMTN5k
▶️ LINE群:@qgs4748t
💰 贊助並幫助部長: https://goo.gl/IvPFMS
#超級瑪莉歐3D世界 #NS #部長gam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_CqK57x3CM/hqdefault.jpg)
戰車 砲 環 在 在進行戰車保養時,砲尾環意外脫落⋯⋯ #上報焦點#第八軍團 ... 的推薦與評價
24歲士兵保養戰車遭砲尾環重壓身亡八軍團致歉、 總統下令徹查--上報. 陸軍裝甲564旅2名士官兵,今天(21日)上午在屏... 羅亦承和其他7 人. ... <看更多>
戰車 砲 環 在 裝甲564旅2士官保養戰車爆意外砲管重擊傷重送醫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當時疑似因全姓士兵搭乘的戰車砲塔瞬間大幅度轉向,撞擊到蔣姓士官, 全姓士兵則遭到砲尾環擊壓,兩人均受重傷。 所以新聞內容寫的是這樣嗎.? ... <看更多>
戰車 砲 環 在 [新聞] 13天後退伍!24歲士兵遭CM11戰車砲管擊胸 的推薦與評價
13天後退伍!24歲士兵遭CM11戰車砲管擊胸 放棄急救留口氣返南投老家
蘋果日報
陸軍第八軍團所轄裝甲564旅蔣姓下士及全姓士兵,今(21)日進駐屏東三軍聯訓基地進
行戰車鑑定整備作業時,因CM-11勇虎戰車砲塔穩定系統異常,人員遭砲管和砲尾環撞擊
。擔任副車長的蔣員在戰車外腹部遭砲管撞擊挫傷、生命徵象穩定;但負責裝填手的全員
事故時在車內,遭砲尾環重擊傷及胸背部,當場失去生命跡象,裝葉克膜搶治,但出現缺
血性腦病變,「病況不樂觀」,晚間7點左右,經家屬同意放棄急救,將留最後一口氣返
回南投老家。
命危的全若堯24歲,義務役二兵,今年4月入伍,預計8月3日退伍,剩13天,家住南投縣
。枋寮醫院急診室值班醫師郭萬昌指出,全姓男子轉院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國軍總院心臟外科支援裝葉克膜,病人隨後轉高雄國軍總醫院,身上沒看到明顯的開放性
傷口,但是胸部和背部則有壓傷的情況。蔣晨鈺24歲,右下腹有挫裂傷,意識清楚。
全員傷勢嚴重,由恆春基督教醫院後轉至枋寮醫院加護病房時無生命跡象,經搶救才恢復
心跳,當時昏迷指數3,裝上葉克膜後轉送國軍高雄總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表示,全員
心肺均有壓迫性挫傷、肋骨骨折,嚴重氣血胸導致他創傷性窒息,已出現缺血性腦病變,
收治在加護病房,「病況不樂觀」。
國軍高雄醫院表示,全若堯傷勢嚴重,在家屬同意下,未拔除氣管內管,讓他留著最後一
口氣,在晚間七點左右,以救護車載離醫院,回南投信義鄉老家。
脫險的蔣晨鈺今年24歲,是志願役下士。恆春旅遊醫院指出,蔣男意識清楚,右側腹部挫
傷及擦傷約8公分縫合,也是轉往國軍高雄總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指,蔣晨鈺到院後,
經檢查還有些輕微後腹腔血腫,會送至加護病房觀察一兩天,蔣員意識清楚、生命跡象穩
定。
第八軍團政戰主任、上校林豐閔表示,上午三軍聯訓基地執行戰車鑑定整備作業,疑似砲
塔穩定系統異常,造成人員遭砲管撞擊,蔣姓下士狀況穩定,轉送國軍高雄總醫院,全姓
士兵仍在急救。此次鑑定作業,是為8月將登場的聯勇操演暖身、鑑測,和漢光演習無關
。
軍團政戰主任少將樓偉傑指出,兩位士官兵在做鑑定保養時,砲管不正常運作導致兩人受
傷,就是砲管尾部的部位砲尾環,肇因由司令部和軍團了解。
全員傷勢嚴重,由恆春基督教醫院後轉至枋寮醫院加護病房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當時昏
迷指數3,裝上葉克膜後轉送國軍高雄總醫院。
脫險的蔣晨鈺今年24歲,是志願役下士。恆春旅遊醫院指出,蔣男意識清楚,右側腹部挫
傷及擦傷約8公分縫合,也是轉往國軍高雄總醫院。
軍方事後發現釀禍的CM-11勇虎戰車編號9-20349,居然與2016年564旅在恆春進行聯勇操
演時,不慎墜溪釀成4死的CM-11戰車同一編號,離奇巧合讓人不寒而慄;對此,陸軍第八
軍團表示,2016年發生CM-11墜溪4死事件後,兵整中心將肇事戰車查扣,再撥發另一輛
CM-11戰車,並且沿用原本車輛編號9-20349,交付給裝甲564旅,今天同一編號車輛發生
事故,但並非當年同輛戰車,只是巧合不必過度聯想。
(地方中心陳宏銘、吳慧芬,政治中心葉家瑋/屏東報導)
https://reurl.cc/9Gde1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218.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life/M.1658403765.A.1E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