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4小時 3.30 緬甸/泰國 🇲🇲🇹🇭】
「什麼空襲還是大屠殺?泰國軍隊什麼都沒看見。」暴力血腥全面失控的緬甸軍政府鎮壓,自上周六的「軍人節慘案」後,政變迄今已知至少510人慘死。而起義反政變的各路少數民族武裝,目前也正遭遇緬甸正規軍憑藉空軍優勢強力轟炸。然而根據邊境的緬甸難民、NGO與獨立記者的說法,全力支持緬甸軍政府流血鎮壓、甚至默默為鎮壓軍團補給軍糧的泰國政府,29日派兵封鎖了泰緬邊境,並將境內的數千緬甸難民「驅逐回緬甸鎮壓區」——儘管泰國外交部矢口否認,並辯稱「媒體說法沒有公信力」,但各種來自於第一線的證據影片,卻都證實了泰國武裝軍人確實正在驅逐難民,甚至否認邊境彼端的鎮壓威脅,「緬甸現在『非常安全』,所以泰國才沒有理由接受這批『所謂難民』!」
.
截至3月30日清晨為止,緬甸2月1日政變累積的平民死亡人數,至少已達510死。其中,在死傷最慘的327軍人節大屠殺後,數千名示威者周一再次湧現在第一大城仰光的街頭,並再度遭到軍隊與警察以「致命火力」猛轟鎮壓。
.
根據《路透社》與新加坡《亞洲新聞台》所取得的前線影片,已完全無視於道德尺度的緬甸軍警,不僅只使用真槍實彈、步槍、機關槍來「肅清」街頭上的無武裝示威者;繼警察於周六朝平民人群使用「手榴彈」後,軍方29日更在仰光西城的南達貢區,使用了RPG火箭砲「轟炸街頭示威者」。
.
除了都會區的軍警劫掠商家、沿街掃射、四處縱火與清鄉搜捕之外,緬甸軍隊也持續朝派出戰機空襲、配合重型火砲的地面進逼,持續與泰緬邊境反對政變、聲援示威者的少數民族武裝「克倫民族解放軍」激烈作戰。
.
克倫軍與緬甸政變軍的激烈纏鬥,自周末開始也讓數十個克倫邦農村遭遇了緬甸空軍的「報復性轟炸」,無辜的平民傷亡與戰鬥砲火的節節逼近,於是引爆了克倫邦逃往泰國的邊境難民潮,在短短72小時內就有1萬4,000名平民,躲入泰緬邊境避難。
.
然而在政變初期,一度對入境難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泰國政府,卻自周末起開始緊鎖邊境,除了禁止新一波難民渡河入境,29日更派出武裝兵團驅逐民「返回緬甸」。
.
「他們不應該在泰國滯留,因為緬甸那邊『非常安全』沒有明顯的戰爭威脅。」泰國政府的難民潮憂慮與「節流」手段,就字面理由來看合情合理,因為在疫情當頭、經濟率況的現況下,全世界也沒有那個國家有餘力收容數萬人的戰禍難民;但就政治立場來看,泰國政府——特別是軍系首相帕拉育本人——自2月1日緬甸爆發政變後,於公於私就不斷「支援」著緬甸軍方的奪權行動,因此其面對緬甸鎮壓屠殺與難民危機的事不關己,亦引發民間非常強烈的民怨與憎惡...
.
#緬甸 #緬甸政變 #泰國 #泰緬邊境 #難民 #帕拉育 #軍政府 #HearTheVoiceOfMyanmar #翁山蘇姬 #whatishappeninginmyanmar #myanmarprotests
「戰鬥民族由來」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南南自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Re: [問卦] 俄羅斯戰鬥民族是笑話嗎-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戰鬥民族是怎麼誕生的? 【俄羅斯的歷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戰鬥民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俄羅斯戰鬥民族-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俄羅斯戰鬥民族-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俄羅斯戰鬥民族-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Re: [問卦] 俄羅斯戰鬥民族是笑話嗎PTT推薦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戰鬥民族由來 在 [問卦] 俄羅斯戰鬥民族是笑話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戰鬥民族由來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戰鬥民族在高雄】與【左營、鳳山的一哥之爭】
現在我們覺得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但其實在清領時期的台灣,有著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的說法,而早期最動盪不安的便是現今的高雄地區,兩座縣城四度被攻陷..
那麼我們從左營與鳳山的高雄一哥之爭說起..
#左營與鳳山的高雄一哥之爭
上一篇文章,我們簡單介紹了打狗到高雄,也提到左營是高雄最早的行政中心,而鳳山是後來的行政中心,但其實左營和鳳山之間的行政中心變動也歷經好一番波折,用現代話講,有點類似為了爭奪高雄一哥,吵了上百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到左營,有一個著名景點叫做「鳳山縣舊城」,為何鳳山的城牆會建在左營?
#左營的發展
為了解答這問題,時間回到明鄭時期,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為糧食傷透了腦筋,因為鄭成功以為台灣物產豐隆,足以養活上萬大軍,實際上餓都快要餓死了,沒辦法只好把軍隊四散到各地開墾,也就是軍屯。
#左營成為縣治所在
今天的左營就是如此開發,這也是相傳左營地名的由來,說明了左營的開發與與軍事有關,當時陸路不發達,河流又湍急,最快的移動方式就是海運,而左營附近有萬丹港,附近有有龜山、蛇山當屏障,所以明鄭相當重視,左營也成為了打狗最早開發的地方之一。
清朝把台灣納入版圖後,把今天高雄與屏東的平原地區,畫了一個行政區名為鳳山縣,而縣治就是左營,當時叫做興隆庄。
#鳳山
但左營畢竟是軍事興起的城鎮,大家還是比較常往下埤頭跑,下埤頭就是今天的鳳山區,因為下埤頭位於台南府城與阿緱(今屏東市)的中間,是一個交通重鎮,鄉民們也希望把縣城搬到下埤頭,這件事情吵了很久,但都不了了之,直到發生了一件事件..
#戰鬥民族登場
清代的台灣就是一塊修羅之地,會來到台灣的人幾乎都是在原鄉活不下去的鄉民,經歷黑水溝與瘟疫的洗禮,能活下來的人可說是戰鬥民族,他們又大多單身,所以只要遇到官吏貪污還是什麼不平的事情,就會揭竿而起,可不是上街抗議而已。
所以台灣那時真的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每當造反時,首要目標就是縣城,而清政府不知道哪來的白痴邏輯,認為蓋城牆容易被叛軍利用,所以堅決不在台灣建城,結果就是毫無防禦,很容易被暴民打下。
#朱一貴事件攻破鳳山城
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鳳山縣城興隆庄就被佔領,隔年平亂後,在慘痛教訓下,鳳山縣城不得不築城自保,不過材料簡陋,土製的頂多在外面交了刺竹林,但仍是台灣第一座城,1760年又在四門增設砲塔加強防禦。
#林爽文事件再度攻破
蓋這種簡陋的城,完全是把戰鬥民族看沒有,1786年林爽文事件,響應林爽文的莊大田攻下左營鳳山城,雖然隔年清兵收復,但不久又被叛軍攻下,兩年後才由福康安獲得最後勝利。
#縣城遷至下埤頭
在連年戰火摧殘下,鳳山土城早就面目全非,官員都覺得鳳山土城旁邊有座山,叛軍容易經山攻入城內,易攻難守,又覺得這地方多兵災,是個不祥之地,於是把縣城遷到了下埤頭(鳳山區)。
#兵鋒再起
縣城這個頭銜,就像是小衰神一樣,誰套上誰倒楣,1795年林爽文事件才平定不久,台灣鄉民就因為物價飛漲又起來造反,陳周全、陳光愛在鳳山起義,雖然不久就被平定,但也亂了好幾個月。
#鳳山縣城再度淪陷
1806年海盜蔡牽、吳淮泗又攻陷鳳山縣城,還佔領長達80多天,大家這時又想起了舊縣城左營的好,想說那邊有兩座山可以倚靠,而下埤頭根本無險可守,於是縣城又搬回了興隆庄(左營),並記取教訓,蓋了更為堅固的石牆。
#左營縣城淪為蚊子館
但這座新城完工後,原本在下埤頭辦公的知縣、官員,嫌左營太偏僻沒人煙,大家還是喜歡在下埤頭辦公,所以造成了縣府明明在左營,但實際都在下埤頭辦公的怪現象。
#鳳山再度成為縣城
1847年,官員上奏後終於在道光皇帝同意下,認可下埤頭為縣城,這才讓鳳山縣一哥之爭告一段落,這也讓新蓋的左營新城成了蚊子館,讓其大半完整保存至今,也就是今天我們熟知的「鳳山舊縣城」。至於下埤頭的鳳山縣城,後來被日本人拆光了,只留下一座城門與三座砲台,這些古城也默默敘說著那時的故事。
#當時鳳山有多恐怖
由此可知,興隆庄與下埤頭,左營與鳳山的打狗一哥之爭,原因就在於強悍的台灣暴民,且鳳山縣的環境非常惡劣,1696年,鳳山縣府派了一百人到下淡水(今天的萬丹、東港)一帶警戒,結果無一人生還,沒人知道發生什麼事,又根據康熙末年出版的《鳳山縣志》記載,位於鳳山縣轄下的下淡水,九任巡檢八人死於任上,整個鳳山縣除了鄰近府城的區域外,基本上其他地區屬於「無政府狀態」,這時都已經距離清政府統治台灣十餘年了,可見當時鳳山縣是多麼恐怖。
#高雄一百
而歷經百年來的發展,鳳山縣後來變成了高雄,成為了南台灣第一大城,台灣的工業重鎮。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106年推動「再造歷史現場─左營舊城見城計畫」,歷經多年文史調查、公眾考古與再現工程,於日前完成左營舊城東門護城河重新通水,還原城牆水岸風貌,在「高雄」之名誕生百年的2020年,為保存城市歷史記憶又添一筆珍貴資產,並持續進行中。歡迎大家來到高雄,走訪左營舊城,閱讀隱藏在這座城市的各種故事。
更多 高雄一百相關活動訊息可至 文化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粉專查詢。
戰鬥民族由來 在 南南自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花木蘭,八個顛覆三觀的歷史真相
作者:馮學榮
電影《花木蘭》將於9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今天,我跟大家說一些關於花木蘭的有趣歷史。本文無意吹捧、也無意評價電影《花木蘭》,而是借這個話題,和大家談一談一些有意思的歷史事實。
木蘭姓「花」是徐渭杜撰
是的,在歷史上,木蘭本不姓「花」。最早記載木蘭的歷史文字,就是《木蘭辭》,是一首敘事詩。在《木蘭辭》中,木蘭是沒有姓的,只有一個名字「木蘭」。翻遍古代的歷史資料,也沒有任何可靠資料,記載了木蘭的姓氏。
也就是說,在中國的歷史上,沒有誰知道木蘭姓什麼。
那麼,既然沒有人知道木蘭姓什麼,木蘭的姓氏「花」又是怎麼來的呢?答案令人啼笑皆非:是明代文學家徐渭,給木蘭安的姓。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木蘭的時代過去差不多一千年之後,到了明朝,出了一個文學家,名叫徐渭。徐渭將這首敘事詩《木蘭辭》,改寫成一個雜劇的劇本,名叫《雌木蘭替父從軍》。在徐渭的這個雜劇裡面,女主角木蘭有這樣的台詞:
「……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吾父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
可見,在這個雜劇里,木蘭聲稱,她姓「花」。
在明代,徐渭依據《木蘭辭》改編的這個雜劇《雌木蘭替父從軍》,非常流行,當時風行大江南北,而雜劇裡面的女主角「花木蘭」形象,也深入人心。所以,久而久之,中華大地的廣大老百姓,也就認可了:木蘭姓「花」。廣大人民群眾一旦認可了木蘭姓「花」,你再想去糾正,那就難了。這,就是木蘭姓「花」的由來。歷史,就是這樣有趣。
木蘭是鮮卑人
關於木蘭的另一個歷史事實就是:木蘭不是漢人。是的,你沒有看錯,木蘭不是漢人,木蘭是鮮卑人。
在中國的歷史上,花木蘭生活的國家,叫做「北魏」。北魏不是一個漢族國家。北魏是鮮卑人的國家。鮮卑人,是當時的遊牧民族。木蘭,不是漢人,她是遊牧民族。木蘭是鮮卑人,任何漢化的木蘭形象,都和歷史事實,是不相符的。
可是,儘管木蘭是鮮卑人、不是漢人,由於鮮卑族在後來的歷史長河裡,逐漸融入了中華民族,所以我們說,木蘭仍然屬於中華民族的女英雄,這樣說,大體上其實也是成立的。
「木蘭」是鮮卑語
然而,同樣有趣的是:
不但木蘭這個女孩子不是漢人,而且即使是「木蘭」這兩個字,也不是漢語,而是鮮卑語。「木蘭」是鮮卑語單詞,拉丁化讀音是Umran,在鮮卑語裡面,是「富裕」的意思。而且更有趣的是:Umran在鮮卑語裡面,並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一個姓。
換句話說,「木蘭」並不是那個女英雄的名字,而是她的姓,而至於她的名字是什麼,沒有人知道,已經失傳了。歷史,就是如此的顛覆三觀。
木蘭服務的是鮮卑可汗
木蘭當時參軍服務的,也不是中原的漢人皇帝,而是當時的鮮卑族皇帝。這一點,在《木蘭辭》裡面,是有明確記載的,我們來看看《木蘭辭》的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
我特意把「可汗」兩個字塗紅了,大家看到了嗎?可見,木蘭當時從軍服務的,不是漢族皇帝,而是當時的鮮卑族皇帝「可汗」。在中國的歷史上,漢人的皇帝是從來不叫「可汗」的。只有遊牧民族的皇帝,才會叫「可汗」。
木蘭參加的是遊牧民族戰爭
當年,木蘭代父從軍,她加入的,是北魏的國家軍隊,打的那場戰爭,是「北魏」和「柔然」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是遊牧民族「鮮卑」和另一個遊牧民族「柔然」之間的戰爭。憑什麼這樣說呢?
目前大多數的學者認為:《木蘭辭》裡面講述的木蘭參加這場戰爭的路線,跟歷史上鮮卑族和柔然族的那場戰爭的路線,是一致的、吻合的,我們看看《木蘭辭》的相關原文:
旦辭黃河去
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
……
是的,《木蘭辭》裡面的「黃河」、「黑山」、「燕山」等詞,記述了當時這場戰爭的地點,和歷史上鮮卑族和柔然族的那場戰爭的爆發和戰鬥地點,是一致的。
所以,目前多數學者一致認同:木蘭所參加的戰爭,就是歷史上鮮卑族和柔然族的那場戰爭,而那場戰爭,和中原漢人的社稷,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鮮卑族和柔然族的來歷
那麼,鮮卑這個民族本身,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答案是:
鮮卑族,起源於西伯利亞,遠祖遊牧為生,有不少學者認為,「西伯利亞」的「西伯」和「鮮卑」,其實是同一個詞源,這也正是它們讀音非常近似的原因。換句話說,俄國人嘴裡說的「西伯利亞」,很可能就是「鮮卑利亞」的意思。這也說明了鮮卑人的祖先,是生活在西伯利亞的。
西晉滅亡之後,鮮卑族南下,占據了中國北方部分地區,建立了「北魏」這個國家。而鮮卑的死敵柔然,則是崛起於蒙古高原以及蒙古高原以北地區的遊牧民族,柔然強盛之後,和鮮卑打仗。不過,後來柔然滅亡,和鮮卑無關,柔然是被突厥滅亡的。
柔然滅亡之後,它的殘留血脈,四處逃散,有一部分血脈和其他血脈混在一起,演化成後來的蒙古人。也就是說,柔然和後來的蒙古人,有血緣關係。
柔然強盛的時候,侵犯北魏,這就是為什麼北魏的「可汗」,要徵兵打仗,而木蘭上的那個戰場,打的就是柔然人。
北魏在哪裡
那麼讀到這裡,讀者你也許會問:木蘭當年所報效的那個國家「北魏」,它在哪裡呢?答案是:
歷史上的北魏,位於今天中國的山西、河北、河南、內蒙古一帶。或許你會說,山西、河北、河南什麼的,難道不是我們漢人的地盤嗎?是的,但是在木蘭的那個時代,鮮卑族統一了華北,並建立了北魏。
換句話說,在木蘭那個時代,山西、河北、河南這部分區域,被鮮卑族占領了、被劃入了北魏的國土,那裡的漢人,也接受了北魏這個鮮卑族國家的統治。
不過,依據北魏的國法,當時北魏國境裡的漢人,是專門務農的,不允許參軍。在當時的北魏,參軍打仗,都是鮮卑人「壟斷」的。當時的北魏就是這樣:漢人務農養國,鮮卑人騎馬保衛國家。
再後來呢,北魏分裂了,所以後來在歷史上,這個國家就沒了,於是,山西、河北、河南這些地盤,才又回到了中原漢人政權的手中。
鮮卑族為何消失了
那麼,既然木蘭是鮮卑人,為什麼「鮮卑」這一支民族,後來在世界上消失不見了呢?答案是這樣的:
在不斷戰亂的歷史長河裡,鮮卑族大體上,分裂為三部分:
一部分融入了柔然、契丹等北方民族。
一部分融入了漢族。
一部分則演化成為其他的民族,例如我們今天的錫伯族。中國今天的錫伯族同胞,鮮卑人的後代
是的,我們中國今天56個民族之一的錫伯族,多數學者都認為,應該是鮮卑族的後代。其實聰明人一看就明白了:「鮮卑」和「錫伯」,其實也是同一個鮮卑單詞的不同漢字音譯而已,你對比一下,發音是不是很像?
而更重要的是,錫伯族他們也聲稱:自己是鮮卑人的後代。今天中國的錫伯族人口共有20萬左右,他們分布在黑龍江、遼寧、新疆等地。
哪些漢人的祖先是鮮卑人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慕容」這個姓,中國有許多漢人是姓「慕容」的。「慕容」,就是一個典型的鮮卑族姓氏。也就是說,中國姓「慕容」的,其祖先並不是漢人,而是鮮卑人。
在歷史的長河裡,「慕容」姓,又分支出來一個「慕」姓,一個「容」姓。所以,你認識的姓「慕」的、姓「容」的,很有可能其實也是鮮卑人的後裔。
還有一個很典型的姓氏,叫「尉遲」。「尉遲」,也是鮮卑人的姓氏。你比如說鳳凰衛視的主持人「尉遲琳嘉」,他的戶口本上寫的是「漢族」,其實,他是正宗鮮卑人的後裔。
唐朝有一個將軍,名叫「尉遲恭」的,就是我們中國門神畫上經常出現的那個大鬍子武將,尉遲恭,也是鮮卑人。尉遲恭雖然是唐朝的武將,服務於唐王李世民,但是,尉遲恭不是漢人,他是鮮卑人。貴為門神的唐朝大將尉遲恭其實不是漢人,而是鮮卑人
同樣,「尉遲」姓融入漢族之後,也有後人把「尉」字省略了,只留下一個「遲」字,作為姓氏。所以,中國姓「遲」的,基本上也是鮮卑族的後代。例如唱《鐵窗淚》的那位歌手遲志強,他,很有可能就是鮮卑族的後裔。
————————————————————————————————————————————————————————————————————
作者介紹
馮學榮,中國當代作家,男,1979年出生,廣東陽江人,現居香港。
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
代表作品:《日本為什麼侵華:從甲午戰爭到七七事變》。
戰鬥民族由來 在 戰鬥民族是怎麼誕生的? 【俄羅斯的歷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俄羅斯的歷史並不長,短到明朝建立時,俄羅斯還沒有以獨立的國家出現那麼戰鬥民族是怎麼誕生的?參考資料:用地理看歷史:大航海時代戰鬥民族俄羅斯為何 ... ... <看更多>
戰鬥民族由來 在 戰鬥民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戰鬥民族. 1.3K likes. . 1.3K followers ... 戰鬥民族正妹Liraley Keltskaya ,日俄混血冇得輪! 姓名:Liraley Keltskaya ... 【俄羅斯人被稱為戰鬥民族的由來?】 ... <看更多>
戰鬥民族由來 在 Re: [問卦] 俄羅斯戰鬥民族是笑話嗎-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